眼見為真!請大家看清楚,看仔細囉~~ :) - 這是更完整的加強版.....
光看過去15天以來的風力發電即時發電量統計資料,就可以很清楚的體會到,台灣地區的東北季風開始發威了!
至於太陽能光電的發電量,還是默默地在每天日出日落之間,繳出很忠實、規律的亮麗發電量成績單。
再對照最下端兩項現階段台灣電力調度機制中最主要的彈性調度即時反應以及儲能應用 - 抽蓄式水力發電的抽蓄發電與抽蓄負載的即時運轉狀態,以及運轉的分佈時段,就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每一天整個台灣用電量的變化規律以及日常電力調度模式。(圖一)
稍微解釋一下,所謂抽蓄發電(Pumping Generation),意即放水發電,以因應用電尖峰時段的電力調度發電所需。相對的,所謂抽蓄負載(Pumping Load),意即抽水儲能,以因應用電離峰時段缺乏調度彈性的傳統大型基載核、火力發電機組無法即時快速降載運作,因而導致的電力過剩的問題,並且將電能轉換為水位高低差之間的位能,待來日尖峰用電時段作為電力供需即時彈性調度時,透過抽蓄發電放水發電,再將位能轉換回電能來供應尖峰用電所需,以如此型態反覆的循環運作。
台電目前主要是透過抽蓄發電的放水發電以及抽水儲能的方式來調節電力供需之間的動態平衡,同時也作為穩定整個電網電壓平穩,保持供電品質的主要工具之一。除了現階段的水力抽蓄發電,台灣正在以明快的節奏開始佈建新世代的電力供需即時反應、彈性調度能量,其中最主要的項目就是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至少590MW規模的各式儲能電池,來搭配、強化目前水力抽蓄發電所擔任的兩大電力輔助功能的能量。
此外,依照目前的發展步調來看,到明年的這個時候,無論風力發電或是太陽能光電發電的尖峰發電量,比起今年這個時候,都各自可以增加至少一個反應爐的發電量,這是每天一步一腳印真真實實正在發生中的事實,請大家拭目以待並給予支持! <3
PS. 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沒有看過台灣電力供應面組合當中的兩項重要發電項目 - 燃氣發電以及汽電共生發電的實際即時發電狀態統計資訊,因此,也特地在此附上與上述再生能源發電和水力抽蓄發電統計資訊同一時段中,台灣燃氣發電以及汽電共生發電視覺化的實際即時發電狀態統計資,供大家做參考。
尤其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汽電共生發電在過去15天當中的每天即時運作動態變化頻率狀態,再回過頭來看看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發電過去15天當中的實際即時發電量變動狀態。(圖二)
最後再看看我們台灣每一天實際的電力需求在一天當中每一個時段的動態變化狀態。(圖三、圖四)
大家是否觀察到,原來我們的用電狀態每一分一秒都在快速的變動中,因此用電需求根本就不是大家想像中理所當然地呈現一條平順的水平線的狀態,而是有如心電圖那樣,分分秒秒都在動態變化中不停的跳動變化。
正因如此,我們的電力供應勢必也要隨著用電端的快速變動,以最有效率、最經濟、最具彈性、而且對於環保生態影響最小的方式,作即時反應,來配合用電端的動態電力需求。電力調度真的是任重道遠的一項管理工作,但是我們長期以來都有辦法一步一腳印的克服各種挑戰,讓台灣在電力供需平衡上,繳出一份很亮眼的成績單,蠻有意思的,但的確值得大家的肯定與鼓勵,不是嗎!
電力供需即時運轉資訊原始來源:
台灣電力公司官網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2&cchk=8c59a5ca-9174-4d2e-93e4-0454b906018d
「台灣電廠即時機組發電量」網頁
https://apan1121.github.io/powerInfo/
♡
#KC
任重道遠任意思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眼見為真!請大家看清楚,看仔細囉~~ :)
光看過去15天以來的風力發電即時發電量統計資料,就可以很清楚的體會到,台灣地區的東北季風開始發威了!
至於太陽能光電的發電量,還是默默地在每天日出日落之間,繳出很忠實、規律的亮麗發電量成績單。
再對照最下端兩項現階段台灣電力調度機制中最主要的彈性調度即時反應以及儲能應用 - 抽蓄式水力發電的抽蓄發電與抽蓄負載的即時運轉狀態,以及運轉的分佈時段,就可以很清楚地掌握每一天整個台灣用電量的變化規律以及日常電力調度模式。(圖一)
稍微解釋一下,所謂抽蓄發電(Pumping Generation),意即放水發電,以因應用電尖峰時段的電力調度發電所需。相對的,所謂抽蓄負載(Pumping Load),意即抽水儲能,以因應用電離峰時段缺乏調度彈性的傳統大型基載核、火力發電機組無法即時快速降載運作,因而導致的電力過剩的問題,並且將電能轉換為水位高低差之間的位能,待來日尖峰用電時段作為電力供需即時彈性調度時,透過抽蓄發電放水發電,再將位能轉換回電能來供應尖峰用電所需,以如此型態反覆的循環運作。
台電目前主要是透過抽蓄發電的放水發電以及抽水儲能的方式來調節電力供需之間的動態平衡,同時也作為穩定整個電網電壓平穩,保持供電品質的主要工具之一。除了現階段的水力抽蓄發電,台灣正在以明快的節奏開始佈建新世代的電力供需即時反應、彈性調度能量,其中最主要的項目就是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至少590MW規模的各式儲能電池,來搭配、強化目前水力抽蓄發電所擔任的兩大電力輔助功能的能量。
此外,依照目前的發展步調來看,到明年的這個時候,無論風力發電或是太陽能光電發電的尖峰發電量,比起今年這個時候,都各自可以增加至少一個反應爐的發電量,這是每天一步一腳印真真實實正在發生中的事實,請大家拭目以待並給予支持! <3
PS. 相信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沒有看過台灣電力供應面組合當中的兩項重要發電項目 - 燃氣發電以及汽電共生發電的實際即時發電狀態統計資訊,因此,也特地在此附上與上述再生能源發電和水力抽蓄發電統計資訊同一時段中,台灣燃氣發電以及汽電共生發電視覺化的實際即時發電狀態統計資,供大家做參考。
尤其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汽電共生發電在過去15天當中的每天即時運作動態變化頻率狀態,再回過頭來看看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發電過去15天當中的實際即時發電量變動狀態。(圖二,請見留言欄中的圖檔資料)
最後再看看我們台灣每一天實際的電力需求在一天當中每一個時段的動態變化狀態。(圖三、圖四,請見留言欄中的圖檔資料)
大家是否觀察到,原來我們的用電狀態每一分一秒都在快速的變動中,因此用電需求根本就不是大家想像中理所當然地呈現一條平順的水平線的狀態,而是有如心電圖那樣,分分秒秒都在動態變化中不停的跳動變化。
正因如此,我們的電力供應勢必也要隨著用電端的快速變動,以最有效率、最經濟、最具彈性、而且對於環保生態影響最小的方式,作即時反應,來配合用電端的動態電力需求。電力調度真的是任重道遠的一項管理工作,但是我們長期以來都有辦法一步一腳印的克服各種挑戰,讓台灣在電力供需平衡上,繳出一份很亮眼的成績單,蠻有意思的,但的確值得大家的肯定與鼓勵,不是嗎!
電力供需即時運轉資訊原始來源:
台灣電力公司官網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2&cchk=8c59a5ca-9174-4d2e-93e4-0454b906018d
「台灣電廠即時機組發電量」網頁
https://apan1121.github.io/powerInfo/
♡
#KC
任重道遠任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慢飛天使需要你--參訪杏誠早療中心》
#認識杜醫師
早期療育,在臺灣是指針發展遲緩兒童的治療計畫,是我臺灣社會探索時觸碰到的對自己來說較為生僻的課題之一,會接觸到早療,是受一門必修課的啟發。
任課老師希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接觸體現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報告主題,因此,我便有機會跟著大家一起參訪了臺北的杏誠早療中心。
當受訪者杜婉茹治療師瞭解到同組有我,和另一位來自四川的交換生時,她便更詳細耐心地向我們介紹:
「關於判斷小朋友是否應做早療這件事,每位臺灣家長都會在孩子出生後拿到一本發展手冊,可在政府機構架設的網站內對照小朋友的無論是精細或粗大的動作,判斷他們的認知發展情況。若較同年齡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的,其實都是需要接受早期療育的族群。」
臺灣在近二十年中,已經通過衛生、教育、社會三個面向包括健康檢查、預防注射、教育宣導等使得本土早療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另一方面,目前臺灣社會中,早療兒童被標籤化的情況依然存在,家長與社會大眾仍需提高對早療的認識;而早療相關醫務人員人數不足、地區醫療條件差異甚遠等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
杜醫師表示,臺灣早療的持續進步需要我們向社會傳達更多的聲浪。
在正式採訪中,組員問了很多專業的問題,也獲得了來自專業人士的權威解答,但我並不是要再寫一篇早療論文呀,而是想要記錄有關一名普通早療醫師的工作日常心路歷程。
#送你一朵花
杜醫師帶我們四處參觀,走廊的盡頭舖了天藍色泡沫軟墊、塗著暖色油漆、地上撒滿玩具、裝潢得春意盎然的,是「兒童物理診療室」。
我問:這是什麼年齡段的人群在使用呢?杜醫師回答:12歲以下孩童。「那他們喜歡嗎?」她猶豫了一下才點頭。
「可以跟我分享與孩子們互動具體場景的例子嗎?」
她說,「嗯,像有自閉傾向的孩子,比較難以對外在環境有所感知,缺乏對他人面部表情和語言內涵的理解能力,例如你皺眉,他不知道你在擔心、在生氣。再比方說,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他人看到的,你說你要他手上的花,他會把這朵花放到自己的面前,而不是給你,因為他認為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小花成像,也同樣出現在你那裏。」
雖然被稱之為「自閉」,但我總覺得,他們的世界裏並沒有自私自利的概念,聽起來,他們更像是模糊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只有自私的人,才會有清楚的界線才對。
「那你們會怎樣幫助孩子們呢?」我的意思其實是治療手段是什麼,但聽了上面的那番話,我已經開始避免使用這個詞。
「謝謝你。我們目前有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跟語言治療,還有寵物治療、音樂治療。方式是會設計很多具體的情境,來引導他們。例如我會嘗試告訴他我今天的心情,讓他閱讀我的情緒。在我向他要東西的時候,我會把他的手慢慢地拉到我的面前,這是告訴他,給予的時候,要放在對方而不是自己的面前,讓他體會他是他,我是我。」
聽起來簡單的過程,醫師們卻要通過大量而漫長的重複性實驗,來製造刺激以扭轉孩子們的固化認知,「修正」原本的行爲。這要求每一位服務者巨大的耐心與毅力。
#理智與情感博弈中的自我定位:演員
疲憊似乎無處不在,這份工作並不只是要求邏輯、理性與專業能力,更考驗對人性的共情和共鳴。
我向醫師分享自己「去育幼院做義工,結果同理心泛濫哭個沒完」的雷人經歷,並請教她在工作過程中如何情緒管理呢?
她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其實自己更像一個「演員」,設定不同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們進行模擬體驗。而自閉孩童對情緒感知能力較低,這就要求他們在表達任何事物上,都極力地誇大自己的情緒、語氣、動作,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如果小朋友主動對自己笑,主動把花給你,或達到某一象徵性進步的時候,你的角色還會是演員嗎?有沒有什麼高光時刻呢?
「唔,當孩子們做到的時候,我會打從心底為他們高興,這時便毫不掩飾自己的正向情緒,因為孩子其實很需要被不斷肯定,需要我們給他補足信心。將喜悅自然流露,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我們就像一把鑰匙
哪一個孩子是你印象最深、
讓你有成就感的呢?
杜醫師開始回憶,她第一份工作期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一個自閉男孩,最後,在男孩自己、家人支持和早療系統三者共同努力下,他進步得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說發生了蛻變。現在那個孩子於高職就讀,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了,還因數學天賦異稟,代表臺灣參加國際競賽,拿了第一名回來。
我想起自己曾認識的一位有亞斯伯格傾向的學長,他就沒那麼幸運,他沒有得到及時和完整的幫助⋯
杜醫師卻告訴我:「其實早晚並不是最重要的。臺灣的定義是六歲之前是治療黃金期,但如你所見,我們這裏有年紀更大得多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就像一把無形的鑰匙,任何時候,只要找到了每個孩子心中的鎖,轉動鑰匙,就能夠打開他們塵封已久的世界。」
哇,像埋在地下的寶藏那樣嗎?
轟隆隆地重見天日...
#家人
我們在走廊裏遇到一位成年男子,他表情不自然歪斜,肢體難以自持,正在大家的輔助下做邁步訓練。家人在前,醫師在後,他被守護得很好。
看到這個場景,我問醫師,你們會關注家人的情緒嗎?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承擔這一切的,除了本人,還有他們的家人,尤其是父母。
「是的,像這位先生因突發車禍轟然倒下,媽媽在整個過程中悉心照料,無怨無悔,很是辛苦。我們會關照家人心理健康,因為家人才是最常和孩子直接接觸的人,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家人潛意識中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孩子,對療程產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為了孩子盡早康復,對家人的心理調適和強度建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是的,早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樹立正確認知。有的家長認為早療是孩子生病了、不正常、不如人,這都不利於孩子的恢復。我認為現代社會中沒有所謂的正常或不正常,只有二者的線性關係,看站在哪一條線的哪一位置上罷了。」
#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份工作呢?」
她坦言,一開始當然是因為考上了沒得選,但正式入職後,才真正瞭解行業所要求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為何,才熱愛這一份工作,才發現臺灣的早療發展還任重道遠,而她,願意為之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她說其實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和孩子們相遇,彼此介入生命,在形形色色的故事裏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那您會一直做下去嗎?」
杜醫師沒有絲毫的猶豫:「會啊!」
我被她明朗又堅定的笑容打動了。
我很羨慕。因為這份事業不只是讓自己安身立命,更是服務社會大眾、給無數孩子和家長帶來希望。
杜醫師在最後表示,其實我們還做得還遠遠不夠。由於經濟各縣市的差異,某些地區的早療發展相比臺北還有諸多不足,例如缺乏具專業的醫師和健全的設備等。而她相信,冰山融化的第一步,便是社會大眾願意主動瞭解早療,形成對早療的正確認知,方能不耽誤孩子、不二次傷害孩子,讓他們可以在友善的環境下成長。
杏誠復健診所為孩子們設計的「兒童治療日記本」的封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加油!」我很高興,能在此次輕鬆的訪問過程中,感受到臺灣社會對少數族群的關懷和友善。
參訪結束以後,我們小組利用搜集的資料和拍攝的影像內容製作了一個時長為三分鐘的早療科普短片,學期末時,為老師和同學進行了完整的報告,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希望借由杜醫師的經驗分享,讓更多的人願意瞭解早療師的職業,在未來能夠投身其中,像她一樣,在打開一把一把心鎖的同時,找到自己人生的寶藏。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