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肥胖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死亡風險!】- 中年人慎防「代謝懸崖」隱藏三高威脅:「英國牛津大學」日前發表的一項分析研究發現,患有代謝基礎疾病,例如:肥胖症(BMI超過40者)、糖尿病、嚴重哮喘、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心臟病、肝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都會增加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這一項研究結果並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註1】。
肥胖是加重許多疾病的風險因子,甚至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肥胖症同樣會增加死亡風險!日前英國牛津大學曾經發表一項分析1千7百萬成人結果發現,有逾1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或相關併發症。而國內新陳代謝科醫師則提出呼籲,台灣45歲以上有高達一半人口有過重及肥胖問題 (BMI 大於27),因此必需提高警覺!
■英美官方皆已將「肥胖」列入易演變為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因子
「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新陳代謝科 許惠恒醫師表示,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英美官方皆已將「肥胖」列入易演變為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因子。舉例以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簡稱PHE)引用的ICNARC統計來說,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中,加總輕度到重度肥胖者可達38.5%,而美國紐約市區醫院也分析出37%的確診者為肥胖者。
■男性、女性中年後都恐面臨「代謝懸崖」,背後隱藏三高慢性病威脅
許惠恒醫師表示,無論男、女性,中年後都恐面臨「代謝懸崖」,因隱藏在代謝症候群背後的潛在威脅就是三高慢性病,若不及時注意,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將高出正常人2倍、高血壓4倍、糖尿病6倍,不可不慎!(資料來源:【註2】)
■「代謝症候群」:腰圍越大等於內臟脂肪囤積過多,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越高:代謝症候群目前仍只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的總稱,而非是一個疾病,因此在診斷上仍應依其所具有的各個危險因子進行臨床診斷。
「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
(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
(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高血壓治療藥物。
(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治療糖尿病藥物。
(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或是服用醫師處方降三酸甘油酯藥物。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 性<40mg/dL、女性<50mg/dL。
以上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
■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
▶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遺傳因素約佔20%。
▶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與過量飲酒習慣的人容易有代謝症候群。
▶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血糖上升,長時間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資料來源:【註3】)
■遠離「代謝症候群」要訣:
▶「攝取均衡飲食」
為了遠離代謝症候群,提醒除了要固定量腰圍,還要攝取均衡飲食與維持固定運動,包括:蔬果、全穀雜糧與蛋白質等,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在主食部份,建議將全穀雜糧提高到二分之一以上;而蔬菜攝取標準為最少每日5蔬果。
▶「維持固定運動」
運動則建議進行阻抗型運動,並搭配攝取優質蛋白質,有助增肌減脂,同時提升肌肉量也可提升身體代謝率,遠離代謝症候群威脅
▶「固定量腰圍」
「腰圍」大小是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機率的方法之一
(資料來源:【註2】)
■預防「代謝症候群」,五大絕招要做到
▶第1招:聰明選、健康吃:運用「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
▶第2招:站起來,動30: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
▶第3招:不吸菸、少喝酒。
▶第4招:壓力去,活力來:轉移憂慮,適當發洩,如運動、聊天、閱讀、唱歌、寫日記、運用幽默感。改變對於事件的看法,正向思考,尋求家人朋友協助。如果前面的方法您都嘗試過了,還是沒有用的話,建議您 勇於尋求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諮商協助。
▶第5招:做檢查,早發現: 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檢查。
(資料來源:【註3】)
■全面建構健康體位生活與文化指導原則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肥胖是各類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台灣男性成人的肥胖/過重盛行率即達到50%,女性成人也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國人肥胖/過重盛行率雖趨於穩定持平,但肥胖、重度肥胖、腹部肥胖,協同糖尿病盛行率的比例卻均在持續增加中;顯示,以控制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的肥胖防治策略,有其限制;重新檢視並提出關鍵的「健康體位」概念,始能對症下藥。
▶ (免費電子書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全面建構健康體位生活與文化指導原則】:https://bit.ly/31KF5bl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Williamson, E.J., Walker, A.J., Bhaskaran, K.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related death using OpenSAFELY. Nature 584, 430–436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521-4
∎【註2】:
( PO 新聞)「研究:肥胖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死亡風險!中年人慎防「代謝懸崖」隱藏三高威脅」:https://bit.ly/2QIPbTG
∎【註3】: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https://bit.ly/3hLHp7B
➤➤照片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金門縣政府 )「金湖鎮衛生所「代謝症候群防治班」邀您加入 跟三高說Bye Bye」: https://bit.ly/3bgZA2k
∎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何謂代謝症候群?】:https://bit.ly/2QGPlen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全面建構健康體位生活與文化指導原則:https://bit.ly/3lI3hTR
∎新版運動指引:https://bit.ly/2QNBi6Y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肥胖 #代謝懸崖 #代謝症候群 #健康體位
台中榮民總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何謂 呼吸系統疾病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胃酸過多、胃酸逆流怎麼辦?- Paulina Yu
胃酸倒流可大可小!除火燒心外,胃酸倒流症狀還有咳嗽、吞嚥困難、聲沙甚至背痛。但由於胃酸倒流的症狀,跟一般病痛症狀相似,所以,很人都會誤以為是其他病痛而忽略其嚴重性!其實,胃酸倒流也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其中肥胖人士就最容易患上胃酸倒流,食無定時、壓力以至睡姿等日常生活習慣,也是造成胃酸倒流的幫兇!營養學家 Paulina Yu 將為你解開與胃酸相關的種種迷思:運動紓緩胃酸倒流、睡姿可導致胃酸倒流、喝牛奶紓緩胃酸過多,並分享如何揀飲擇食,透過改善日常習慣來避免、紓緩胃酸問題。
何謂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英文學名 Gastroesophageal acid reflux disease(簡稱 GERD),又稱火燒心(Heart Burnt)或胃灼熱,簡單來說,胃酸倒流是胃酸不正常地流到食道而導致食道發炎和引起痛症。
胃酸倒流成因
為甚麼胃酸會不正常流到食道?這是因為食道與胃之間的「自動門」失靈!營養學家 Paulina 解釋:「這道自動門其實是食道與胃中間的一組肌肉,稱之為『下食道括弱肌』,每當我們進食時,食物會經過食道來到門前,這時候自動門便會自動打開讓食物進入胃中消化,隨即又會關上,以防止消化過程中胃液和食物倒流到食道,而胃酸倒流就是因為自動門長期打開沒有關上,以致酸液流進食道中。」另一個胃酸倒流的成因是胃部受到巨大的壓力,當胃內部的壓力上升,便會壓逼到胃部上方的「下食道括弱肌」,而「下食道括弱肌」在長期受壓下便會變得鬆馳而導致胃酸容易湧上。
胃酸倒流有哪些症狀?
由於食道沒有黏膜保護,酸液很容易會把食道灼傷。而患上胃酸倒流,一般都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 胸口灼痛,感覺有如火燒心
· 吞嚥困難
· 上腹痛
· 長期咳嗽
· 聲音沙啞
· 哮喘
· 酸水湧上口腔
反酸、燒心、胃灼熱屬胃酸過多症狀
常說胃酸倒流,其實胃酸是甚麼?人的胃部之所以會持續分泌胃酸,是因為適量的胃酸可幫助消化和殺死細菌,而胃酸分泌的多與少是由身體一個複雜的機制操控著,胃酸的量不能多亦不能少,必須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而胃酸過多症狀有以下 3 種:
1. 反酸
即俗稱的「反胃」,由於胃酸分泌過多而引上進心,所以會引致嗝酸的情形,起因一般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慢性胃炎等。
2. 火燒心
上腹部或下胸部有一種如燒灼般的疼痛感覺。這是因為胃酸倒流而刺激到食管黏膜,所產生的胸骨後的灼熱感,常見於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
3. 胃灼熱
胃部會感到不適或有種胸悶的感覺,是胃酸分泌過多或胃黏膜對酸性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症狀。
可能導致胃酸倒流的原因
營養學家 Paulina 表示很多人誤會以為只有胃酸過多的人才會出現胃酸倒流,但其實兩者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是以下幾種人會較容易有胃酸倒流情況出現,要多加留意!
1. 肥胖
由於肥胖細胞同時會導致肌肉肥大,過於肥大的肌肉會令到胃部受壓。
2. 進食過量
一次過進食過量食物、進食時太快太急,同樣會令胃部受到過大的壓力。
3. 吸煙飲酒
煙和酒都會令「下食道括弱肌」的肌肉變得鬆馳。還有朱古力、薄荷、咖啡或抗抑鬱藥同樣有鬆馳作用,所以進食這些食物,特別是服食抗抑鬱藥的人同樣屬高危一族。
牛奶可紓緩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不單會影響生活,嚴重起來更加令人難以忍,如果不幸有胃酸倒流情況可怎麼辦?營養學家 Paulina Yu 建議:「進食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如牛奶、雞湯、骨湯、熱薑蜜等都有助紓緩胃酸倒流。雖然牛奶有助紓緩胃酸倒流,但切記,對牛奶敏感則要避免飲用,否則牛奶只會令胃酸倒流情況更嚴重。」
為甚麼胃酸倒流會引起咳嗽?
很多患上胃酸倒流的人都會出現咳嗽的情況,這是因為當胃酸倒流湧上,刺激到喉嚨和食道時引致起的敏感症狀,而導致有咳嗽的情形出現。
胃酸倒流會導致背痛?
胃酸倒流除會引起咳嗽,有些人更會出現背痛的情況,其實所謂的背痛,是來自橫隔膜的痛楚。在不停咳嗽的情況下,橫隔膜會出現疼痛的感覺,而橫隔膜就在背脊位置附近,所以才令人誤會是背痛!另外亦有研究顯示,一般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同樣有很大機會患上胃酸倒流!
正確睡姿可紓緩胃酸倒流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睡姿跟胃酸倒流同樣有密切關係。營養學家 Paulina 表示:「有測試顯示,對有胃酸倒流的人來說,左側睡有助減輕症狀,這是由於左側睡時下食道括弱肌會處於較為緊閉的狀態,相反,仰卧和右側睡會令『下食道括弱肌』放鬆,這會增加患上胃酸倒流的機會或令胃酸倒流的情況變得更嚴重」。所以睡覺時最好保持左側睡姿。另外盡量把頭部墊高,枕頭的適當高度應為 6 吋至 8 吋,高度會因人和不同病情而有異。
運動紓緩胃酸倒流的迷思
營養學家指,基本上運動與紓緩胃酸倒流沒有直接關係,但對肥胖一族來說,多做運動的確可以有助紓緩胃酸倒流,因為隨著脂肪的減少,胃部所受到的壓力也會相對地降低。
防止胃酸過多、胃酸倒流的方法
胃酸倒流和胃酸過多的問題大多源於生活和飲食習慣,想預防以上述問題,營養學家有以下建議:
1. 很多人因減肥而出現胃酸倒流情況,所以不要刻意減少或控制食量;
2. 首先戒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進食速度太快、進食肥膩食物等;
3. 減少飲用含氣泡、帶酸性的飲品(如汽水、咖啡)。一旦要飲用,盡量揀選低酸性的咖啡;
4. 避免胃部帶來壓力,盡量不要穿著緊身褲;
5. 飯後不要做倒立運動,避免造成胃酸倒流的情形。
原文:Bazaar
#健康
何謂 呼吸系統疾病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肺是人體很重要的器官,支配著我們的呼吸,若肺部出現任何疾病,輕則影響呼吸系統,重則直接剝奪性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我們除了要照顧衛生,也要採取預防措施來增強肺功能。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名醫林佩蓁中醫師來談談秋天如何養肺防疫。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為何秋天要養肺?
2.何謂秋燥,有何症狀?
3.中醫保肺的方劑
(1)百合固金湯
(2)生脈散
4.養肺注意事項
5.養肺穴位「取穴、按摩法、功效」
6.『潤肺防疫』 蓮子百合羹
7.潤肺茶飲
8.潤肺五大食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cypt-w49o/hqdefault.jpg)
何謂 呼吸系統疾病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溫泉2021 | HOME SPA溫泉浴 | SPA水療 | 醫師讚水療 | GSPA
懶人洗澡機、懶人運動機 , GSPA結合氣泡超音波、遠紅外線及超氧負離子(臭氧)等三大功能 , 可以達到內部溫熱、全身按摩、深層洗淨、運動保健和美容美體等五大好處 . 讓水療科醫師告訴您水療的功效 .
追踪更多的水療好處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aleader/
想要了解更多
台灣➡︎羅老師 0916230121
馬來西亞➡︎林博士 0169175256
何謂「水療」?
在現在的康復中,水療的應用越來越廣,水中運動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和康復手段,但在一般觀念中,一說到水就會想到游泳,洗浴等,那麼什麼是水療呢?水療對人體有哪些影響呢?
什麼是水療?
水療(Hydrotherapy ,HT):包括體內水療和體外水療,通常所指的水療是體外水療。他是利用水的溫度、靜水壓、浮力和水中所含的化學成分,以不同方式作用於人體而治療疾病的方法。
水中運動療法則是水與運動的結合,利用水的特性使患者在水中進行運動訓練,來治療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法。
水療對人體的影響
1、對皮膚的影響:皮膚受到水的溫度、機械和化學刺激等的作用,除了影響體溫調節、新陳代謝、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外,還影響內分泌免疫功能等。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水療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水的溫度、持續作用時間及刺激強度。
3、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水療通過神經性反射對患者呼吸次數和深度產生影響。
4、對肌肉的影響:溫熱作用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提高肌肉工作能力,減輕疲勞。因此溫熱水浴常配合按摩和體療來治療運動器官疾病。
5、對血液成分的影響:全身水療能引起血液質量的變化,比重、黏稠度增加,血紅蛋白增加14%,紅細胞增加百萬以上,白細胞也有增高。
6、對泌尿系統的影響:腎臟血管與皮膚血管對刺激的反應相似,不同溫度的水療,對腎臟及汗腺可引起不同反應,溫熱刺激,能引起腎臟血管擴張。從而利尿。
7、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全身水療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因溫度不同而有差異,皮膚有豐富的感受器,溫度刺激由心神經傳導中樞,引以各系統的反應。
8、對汗腺分泌的影響:在熱水浴的作用下,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大量汗液,有害代謝產物及毒素也隨之排出。
9、對新陳代謝的影響:新陳代謝與體溫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體溫升高和氧化過程加速的情況下,身體基礎代謝率增高,組織溫度降低時,基礎代謝率則降低。
HOME SPA愉快
#泡澡 #泡溫泉 #浴缸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VSqvF_ar4/hqdefault.jpg)
何謂 呼吸系統疾病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溫泉2021 | HOME SPA溫泉浴 | 紀老師談水療 | 醫師讚水療
懶人洗澡機、懶人運動機 , GS-380結合氣泡超音波、遠紅外線及超氧負離子(臭氧)等三大功能 , 可以達到內部溫熱、全身按摩、深層洗淨、運動保健和美容美體等五大好處 . 讓紀老師(方岑)和專業的內科醫師、婦科醫師、克奈普水療學院院長一一為你解說 .
想要了解更多
台灣➡︎羅老師 0916230121
馬來西亞➡︎林博士 0169175256
追踪更多的水療好處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aleader/
何謂「水療」?
在現在的康復中,水療的應用越來越廣,水中運動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和康復手段,但在一般觀念中,一說到水就會想到游泳,洗浴等,那麼什麼是水療呢?水療對人體有哪些影響呢?
什麼是水療?
水療(Hydrotherapy ,HT):包括體內水療和體外水療,通常所指的水療是體外水療。他是利用水的溫度、靜水壓、浮力和水中所含的化學成分,以不同方式作用於人體而治療疾病的方法。
水中運動療法則是水與運動的結合,利用水的特性使患者在水中進行運動訓練,來治療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法。
水療對人體的影響
1、對皮膚的影響:皮膚受到水的溫度、機械和化學刺激等的作用,除了影響體溫調節、新陳代謝、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外,還影響內分泌免疫功能等。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水療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水的溫度、持續作用時間及刺激強度。
3、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水療通過神經性反射對患者呼吸次數和深度產生影響。
4、對肌肉的影響:溫熱作用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提高肌肉工作能力,減輕疲勞。因此溫熱水浴常配合按摩和體療來治療運動器官疾病。
5、對血液成分的影響:全身水療能引起血液質量的變化,比重、黏稠度增加,血紅蛋白增加14%,紅細胞增加百萬以上,白細胞也有增高。
6、對泌尿系統的影響:腎臟血管與皮膚血管對刺激的反應相似,不同溫度的水療,對腎臟及汗腺可引起不同反應,溫熱刺激,能引起腎臟血管擴張。從而利尿。
7、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全身水療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因溫度不同而有差異,皮膚有豐富的感受器,溫度刺激由心神經傳導中樞,引以各系統的反應。
8、對汗腺分泌的影響:在熱水浴的作用下,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大量汗液,有害代謝產物及毒素也隨之排出。
9、對新陳代謝的影響:新陳代謝與體溫有著密切的關係,在體溫升高和氧化過程加速的情況下,身體基礎代謝率增高,組織溫度降低時,基礎代謝率則降低。
HOME SPA愉快
#泡澡 #泡溫泉 #浴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x9UVduebGw/hqdefault.jpg)
何謂 呼吸系統疾病 在 潭子-佳佑診所- [最新消息] 肺功能儀器檢查說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儀器測量肺部功能來「定量」呼吸系統的異常,常見包括測量空氣進出身體的流速、 ... 手術的可能性與危險性全身性疾病合併肺侵犯的早期診斷☆何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