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余天∶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 孤独地转个不停
苏芮∶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潘越云∶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甄妮∶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候鸟出现它的影迹
李建复∶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 依然存在的消息
林慧萍∶玉山白雪飘零 燃烧少年的心
王芷蕾∶使真情熔化成音符 倾诉遥远的祝福
黄莺莺∶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洪荣宏∶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陈淑桦∶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 抛开记忆中的童年
金智娟(娃娃)∶谁能忍心看他昨日的忧愁 带走我们的笑容
王梦麟∶青春不解红尘 胭脂沾染了灰
李佩菁∶让久违不见的泪水 滋润了你的面容
费玉清∶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齐豫∶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郑怡∶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 孤独地转个不停
江蕙∶日出唤醒清晨 大地光彩重生
杨林∶让和风拂出的音响 谱成生命的乐章
*合∶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重唱)
苏芮∶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齐秦∶(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青春的骄傲 )
余天∶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苏芮∶(真心的面孔 青春的骄傲)
余天/苏芮∶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曾经一度有人说这首歌是为了反盗版而创作的,并且越传越真,风叔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都很相信这个传言
反而这首歌创作的初衷,渐渐被人淡忘,甚至遗忘了
借着这个机会,风叔来八一下多年来一直想详细写写的这首传世华语经典——《明天会更好》
时间线先回到1984年,当时非洲爆发大饥荒,英国的十多位大牌歌手录制了歌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用这首歌的版税为非洲饥民募集救灾资金,非常成功
美国歌手也不能落后啊!于是两大天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创作了《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1985年1月28日,迈克尔杰克逊借助自己强大的号召力,邀来45位著名歌手,在全美音乐奖颁奖之后,来到位于洛杉矶A&M录音室,用一个晚上录制出了这首歌
1985年3月7日,哥伦比亚唱片发布了《天下一家》,轰动全球,最终筹集善款6000万美元
《天下一家》的成功,让台湾的音乐人们,也想策划一首群星合唱的纪念歌曲,不仅为台湾省光复40周年,也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而歌
这件事的召集人,落在了张艾嘉的身上。张艾嘉在港台娱乐圈的号召力和好人缘,让她能胜任这样穿针引线的协调工作
张艾嘉于是找罗大佑写了词,但词一拿过来,就傻眼了,明明是要一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歌曲,罗教父却照他惯常的风格,写得比较灰暗,怎么办?
制作人李寿全牵头,找了一群作家文人和音乐人,共同把词改得阳光正面。这些共同改词的人,个个都是大名鼎鼎,包括张大春、许乃胜、李寿全、邱复生、张艾嘉和詹宏志
这次清晰版MV的作词,写的是“罗大佑等”,没办法,名字太多了
那,准备好咯,我们穿越时空34年,来一句一句认认这些当时最红的台湾歌手都是谁——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蔡琴)
蔡琴唱第一句并不是因为她大牌,而是她的声音最低沉,后面的声音又一阶比一阶高,蔡琴当时28岁,刚刚和导演杨德昌结婚,并从海山唱片的民歌手身份,跳到飞碟唱片开始真正做流行歌手,那年她刚凭《此情可待》专辑爆红,并马上就要出那张经典的《蔡琴老歌》了,30多年过去了,蔡琴的影响力依旧不衰。这几天的蔡琴,终于“破功”参加综艺节目,在网综《这样唱好美》中亮相
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余天)
不想提这个人,过,下一个(估计笔者是台湾人😜蓝绿很明显fr Vivian卓卉勤)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苏芮)
那时苏芮33岁,台湾最红的女歌手,她31岁才出了自己第一张普通话专辑并一举成名,你去看《明天会更好》的幕后阵容,罗大佑、李寿全、陈志远、张艾嘉,都是她专辑的核心幕后阵容,苏芮第一张普通话专辑分两个版本,《苏芮》(飞碟发行)和《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宝丽金发行),区别是后一张多了一首《酒干倘卖无》虽然大器晚成,但苏芮爆红之后感情和歌路都比较坎坷,好在她的歌曲在大陆影响力颇广,现在偶尔到大陆拼盘商演,都足以让她过得很好,这也是让人欣慰的事,苏芮刚刚在甘肃的拼盘商演海报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潘越云)
阿潘潘越云被称为“声音的情人”,时年28岁。那个时候她是滚石的当家(开山)歌手,1985年则是她事业的第一轮巅峰期,那年初她刚出了一张《时间女子》,唱出罗大佑写的经典《痴痴地等》
录《明天会更好》的前后,她的新专辑《相思已是不曾闲》正在紧张筹备快要出街,这张唱片入选台湾著名的“百佳唱片”之列,实际上,厉害的阿潘有六又二分之一张唱片入选“百佳”,傲视所有女歌手,而那二分之一张(其实应该是三分之一才对)唱片,就是那年底发行的《回声 三毛作品第15号》,2018年开始,阿潘和齐豫展开“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三毛、齐豫、潘越云《回声》演唱会”,从台北小巨蛋出发,走过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福州、新加坡等城市,最近的一场是2019年8月在广州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甄妮)
在粤语和普通话领域都是天后的甄妮,那个时候已是红了十五年之久的巨星,之后她中途只有1990年代中期到后期短暂休整过,其它时候都相当活跃,唱红金曲无数,后来甄妮还自己出了一个独唱版的《明天会更好》
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李建复)
当时26岁的李建复,是台湾民歌时代的风云人物,他最为传世的一首歌和一张唱片,就是《龙的传人》了,这首歌在大陆还红了两次,一次是1980年代中后期,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是李建复首唱的,第二次是新世纪龙年,李建复的侄儿王力宏的翻唱,李建复当时的走红程度,远超后来他的侄儿王力宏,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李建复已经结束歌手生涯,远赴美国留学了,他之后投入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中,曾任新浪、雅虎等公司高级职务,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大陆工作,2018年,《龙的传人》40周年,李建复和女儿李友珊,侄儿王力宏做了一首《龙的传人肆拾年》李建复在每个时代都抓住了“风口”,这是前几天他和好友黄韵玲在大陆某付费音频节目录制现场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林慧萍)
虽然当时只有22岁,但玉女掌门人林慧萍已出了八张唱片,并拥有多首大金曲,她是台湾1980年代初期最成功的效仿日本包装方式而大红的女歌手,模仿对象是松田圣子
《明天会更好》后,林慧萍还红了十年,后来远嫁美国而离开歌坛。2002年后渐渐复出,但仅是隔几年开演唱会,最近一次是2017年
使真情溶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王芷蕾)(第二句洪荣宏和声)
王芷蕾时年27岁,当歌手已经八年时间了,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刚从飞羚唱片跳槽到飞碟唱片,并推出了经典专辑《王芷蕾的天空》,其中的主打歌《台北的天空》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金曲,风叔第一次落地台北桃园机场,耳机里放出的就是早就存好的《台北的天空》
年底,王芷蕾趁胜追击出版了《翩翩飞起》专辑,那张专辑中她首唱了后来原作者童安格拿回去唱红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1988年,王芷蕾和老公移居美国,中间仅推出过福音唱片。2007年,她在老同事聚集的丰华唱片推出了《我们的天空》专辑并开了演唱会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黄莺莺)
为啥别的歌手都只有两句,而黄莺莺有四句,理由就是,她是大牌中的大牌,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34岁的黄莺莺刚好要从宝丽金跳到飞碟唱片。黄莺莺之所以传奇,是因为她几乎是唯一一个从“上古”黑胶时代女歌手,转身成为唱片工业流行女歌手,并且最为成功的例子,2012年的《摇篮曲》据说是她的收山之作,2015年黄莺莺在台北开了“留住你我的故事”演唱会,本来是开一场,但开票太好,又加了一场,虽然并没有说这是告别演唱会,但她今年已经68岁,唱了半个世纪,也该好好休息了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洪荣宏)
时年22岁的洪荣宏很容易被认成王杰(王杰当时还没出道)。他的父亲是“宝岛歌王”洪一峰,他19岁就出了代表名曲《一把小雨伞》,曾是获金曲奖闽南语男歌手奖最多的人,被称为“闽南语歌坛王子”洪荣宏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出片,这是今年的新碟
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陈淑桦)
时年27岁的陈淑桦当时还在EMI,第二年底正式过档到滚石,开始她无比辉煌的“都会女子代言人”时代,台湾首张销量破百万的专辑《跟你说,听你说》成为她事业的顶点。可惜她1998年因母亲去世而完全退出演艺圈,至今无人能唤回,哎,只要她过得好,就好
谁能忍心看那昨日的忧愁,带走我们的笑容 (娃娃金智娟)
那时候只有21岁的娃娃,19岁就担任丘丘合唱团主唱,被称为台湾摇滚女声第一人。唱《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单飞不久,一直要等到六年后,她才进入罗大佑麾下,并被李宗盛打造成为深情都市女子,唱着《大雨》和《漂洋过海来看你》树立个人强烈的风格
1996年娃娃结婚,暂别歌坛,生下一儿一女,2007年才重返歌坛
她前几天还在上海和北京开唱,非常成功
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王梦麟)
时年29岁的王梦麟,出租车司机出身,是民歌时代最红的男歌手之一,《雨中即景》、《阿美阿美》和《木棉道》 都是他的名曲,后来他还当过主持人,因为性格很直率,冲动打人而入狱了好几年,王梦麟比较近的出现,是今年8月女儿远嫁比利时的婚礼上,和民歌时代老伙计赵树海、施孝荣等上台表演,近年来王梦麟经常参加各类民歌怀旧演唱会。这是9月在新加坡的演出
让久违不见的泪水,滋润了你的面容(李佩菁,王梦麟第二句和声)
李佩菁被称为月亮歌后,因为《我爱月亮》大红,但后来却因为医生误诊造成下半身瘫痪,所以录《明天会更好》是坐着的
李佩菁的人生太凄凉,身体瘫痪后,被父母压榨财产,一起走过三十年婚姻的前夫出轨多年后来离婚,演出机会很少多年没有稳定收入……今年3月更传出她服药自杀被救的消息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费玉清)
好多人硬是没有认出费叔叔来,那就再上一张特写,看清了吧(估计还是不敢相认哈哈)
费叔叔一人独享七句歌词,也是因为最后这副歌音太高,真还得他来唱。那年他刚好30岁,声音状态是巅峰。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费玉清刚刚推出经典的《梦驼铃》不久,即将再出一张中国风浓郁的《星夜的离别》
多年来,费叔叔一直坚持中国风歌曲的流行化实践,成为歌坛常青树,2019年他展开巡回告别演唱会,11月6日到7日台北场之后,要退得“干干净净”,愿费叔叔退隐后养鸡养鸭,悠然南山,开开心心!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齐豫)
最后一段压轴开场的,是齐豫,那年齐豫姐姐28岁,已出版了四张个人专辑,正在和潘越云录制《回声》专辑,这张唱片是台湾第一张CD唱片,滚石编号RD-1001 2019年齐豫参加了华语顶级歌手节目《歌手2019》,状态好得超越当年,尽显唱将风范。前不久经由张艾嘉牵线,齐豫演唱了杨凡导演的全新动画片《继园台七号》主题曲《流金岁月》
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郑怡)
台湾歌坛早年的美声级高音,齐豫之外,郑怡也是一个天籁般的存在。时年24岁的郑怡,民歌时代一首《月琴》技惊天下(风叔的“落山风”之名就出自这首歌的歌词),进入主流歌坛后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也传唱一时。她录《明天会更好》时,刚推出了《苏醒》专辑,还在打歌期,之后休息了两年。1987年借着《想飞》展开另一段歌坛旅程。1990年代初期郑怡淡出歌坛,后来成为知名电台主持人,之后又移居加拿大开面包店,近些年断断续续有出来登台,今年的11月16日,她将在台北展开个唱,票一出来就被抢光,可见当年的受欢迎程度
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江蕙)
没想到,二姐江蕙的普通话也唱得字字珠玑,江蕙还用多介绍吗?永远无敌的闽南语第一歌后,成就无人能及,有人评价她“不仅是闽南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也成功塑造了台湾女性典范”
2015年,二姐举行“祝福”告别演唱会,25场门票当天被哄抢一空,网络购票一度造成主机宕机,连周杰伦结婚的新闻都被她盖过了周董还去当了演唱会的嘉宾,当年周董还没出片的时候,是江蕙慧眼识珠唱了他写的《落雨声》并大红
让和风拂出的音响,谱成生命的乐章
杨林
杨林,又一个充满回忆的名字。其时20岁的杨林已经出了五张唱片,是综一唱片力捧的玉女歌手,唱《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出了后来在大陆传唱度很高的《玻璃心》
综一当年有多捧杨林?还专门找大师侯孝贤为她量身打造了一部电影《尼罗河女儿》,并演唱主题曲
杨林在1990年中期走成熟性感女人路线,其实还蛮成功的,但之后就退隐当画家,对演艺圈完全没兴趣了,嗯,美人你开心就好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大合唱打拍子的是著名制作人李寿全老师,他担纲制作的经典太多了,得专门开贴来讲才行
苏芮、王芷蕾、潘越云、黄莺莺背后的那些歌手,你认得谁呢?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苏芮 (齐秦和声)
看苏芮多么大咖,不仅有单独领唱,副歌还有这么多单独的唱段
有意思的是,那时25岁的齐秦,和《明天会更好》几乎同时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狼的专辑》,这张唱片有多经典,80后之后的朋友可以和爸妈聊个天
至于齐秦小哥的另两首经典《外面的世界》和《大约在冬季》,那得是近两年后的《冬雨》专辑了
喔对了,缘起自《大约在冬季》的同名电影,将于11月15日大陆上映,齐秦会出演自己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余天/苏芮和声)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大合唱(齐秦、苏芮和声)
坊间多年来其实流传着一个画质一般的MV,新老两个版本有很多镜头是不一样的
开篇音乐,老版MV是一群歌手拍唱片封套照片的场景,虽然画质很渣,但也能看到在美军俱乐一起唱过歌的好姐妹JULIE苏和Tracy黄依然姐妹情深一起拍唱片封套,新版前奏就是录音棚的镜头,看到当年才29岁的罗教父,也是太珍贵的画面了吧!老版的结尾镜头有着无穷的宝藏,李寿全和罗大佑两位大师陪着齐秦唱和声,一不小心就入镜的李宗盛,当年还是27岁的小李。他前面的那位是女歌手赖佩霞,她如今是平头造型,继续来考古认人
马来西亚华人女歌手成凤和来自印尼的华侨歌手文章,当时文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和《故乡的云》刚刚推出半年多,可惜之后都被别人在大陆春晚唱红,那时刚刚新婚的蔡琴爽朗大笑,巨肺天后甄妮被捕捉到的笑容瞬间,二姐江蕙和小哥费玉清(这个能认出费叔叔了吧)民歌时代最受欢迎的男女歌手王梦麟和齐豫、新版MV最后一个镜头是回到极珍贵的罗大佑画面,教父伸出满意的大拇指
那些主唱的大牌歌手之外,也请记住这些歌手的名字,他们之中有的后来成为巨星,有的就消失了
小松、小柏、王日升、文章、包伟铭、成凤、江音杰、百合二重唱、李碧华、李宗盛、何春兰、芊苓、巫启贤、吴大卫、林禹胜、林淑蓉、邰肇玫、施孝荣、岳雷、唐晓诗、徐乃麟、徐玮、姚乙、麦玮婷、许慧慧、陈黎钟、黄慧文、张清芳、张海汉、童安格、杨烈、杨耀东、廖小维、罗吉镇、赖佩霞、钟有道、蓝心湄
这张稍微清晰一点的大合照,有的人比《蒙面歌王》还难认,反正我是找出了巫启贤和童安格,你呢?
《明天会更好》是做公益嘛,所以很好协调各大唱片公司的权益,后来由蓝与白唱片拍到了发行权,最后的600万新台币唱片收益,都捐给了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之后传说这首歌是为了反盗版而制作的,其实初衷真不是台湾版黑胶的封面,台版黑胶封底,这是港版封底,其实就是发行公司不同而已,当年港版的收益是捐给了儿童合唱团,也是善事一桩。
《明天会更好》当年出的是单曲唱片,所以A面就这首歌和一个演奏曲版本,B面是松江儿童合唱团的版本和伴奏曲
松江儿童合唱团这个版本是钢琴伴奏,很清新,不过传唱度不算高
正是因为这张唱片附录了伴奏曲,在那个没有卡拉OK的年代,它才会被两岸三地各种活动庆典晚会广泛采用
当年蓝与白唱片出版的磁带版(李寿全签名版,一衣小姐提供)
这首歌的编曲陈志远先生,编了无数的华语金曲,已于2011年去世,被他一手发掘的黄磊,在陈志远去世那天发誓,永远不再唱歌了
《明天会更好》对作者罗大佑来说,也是一首带着酸甜苦辣的歌曲,甚至影响到他的人生轨迹,不过多年后,教父应该是放下了
最后来看罗教父2018年巡演,在南京站唱的这个版本的《明天会更好》吧
自动播放
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
愿少年的心,和大地一起,光彩重生!
文/落山风 https://news.ifeng.com/c/7r73nrwbr6l
余姚 城 际 在 Vivian卓卉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蔡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余天∶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 孤独地转个不停
苏芮∶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潘越云∶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甄妮∶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候鸟出现它的影迹
李建复∶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 依然存在的消息
林慧萍∶玉山白雪飘零 燃烧少年的心
王芷蕾∶使真情熔化成音符 倾诉遥远的祝福
黄莺莺∶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洪荣宏∶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陈淑桦∶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 抛开记忆中的童年
金智娟(娃娃)∶谁能忍心看他昨日的忧愁 带走我们的笑容
王梦麟∶青春不解红尘 胭脂沾染了灰
李佩菁∶让久违不见的泪水 滋润了你的面容
费玉清∶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齐豫∶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郑怡∶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 孤独地转个不停
江蕙∶日出唤醒清晨 大地光彩重生
杨林∶让和风拂出的音响 谱成生命的乐章
*合∶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重唱)
苏芮∶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齐秦∶(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青春的骄傲 )
余天∶唱出你的热情 伸出你双手 让我拥抱著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著青春的骄傲
苏芮∶(真心的面孔 青春的骄傲)
余天/苏芮∶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曾经一度有人说这首歌是为了反盗版而创作的,并且越传越真,风叔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都很相信这个传言
反而这首歌创作的初衷,渐渐被人淡忘,甚至遗忘了
借着这个机会,风叔来八一下多年来一直想详细写写的这首传世华语经典——《明天会更好》
时间线先回到1984年,当时非洲爆发大饥荒,英国的十多位大牌歌手录制了歌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用这首歌的版税为非洲饥民募集救灾资金,非常成功
美国歌手也不能落后啊!于是两大天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创作了《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1985年1月28日,迈克尔杰克逊借助自己强大的号召力,邀来45位著名歌手,在全美音乐奖颁奖之后,来到位于洛杉矶A&M录音室,用一个晚上录制出了这首歌
1985年3月7日,哥伦比亚唱片发布了《天下一家》,轰动全球,最终筹集善款6000万美元
《天下一家》的成功,让台湾的音乐人们,也想策划一首群星合唱的纪念歌曲,不仅为台湾省光复40周年,也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而歌
这件事的召集人,落在了张艾嘉的身上。张艾嘉在港台娱乐圈的号召力和好人缘,让她能胜任这样穿针引线的协调工作
张艾嘉于是找罗大佑写了词,但词一拿过来,就傻眼了,明明是要一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歌曲,罗教父却照他惯常的风格,写得比较灰暗,怎么办?
制作人李寿全牵头,找了一群作家文人和音乐人,共同把词改得阳光正面。这些共同改词的人,个个都是大名鼎鼎,包括张大春、许乃胜、李寿全、邱复生、张艾嘉和詹宏志
这次清晰版MV的作词,写的是“罗大佑等”,没办法,名字太多了
那,准备好咯,我们穿越时空34年,来一句一句认认这些当时最红的台湾歌手都是谁——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蔡琴)
蔡琴唱第一句并不是因为她大牌,而是她的声音最低沉,后面的声音又一阶比一阶高,蔡琴当时28岁,刚刚和导演杨德昌结婚,并从海山唱片的民歌手身份,跳到飞碟唱片开始真正做流行歌手,那年她刚凭《此情可待》专辑爆红,并马上就要出那张经典的《蔡琴老歌》了,30多年过去了,蔡琴的影响力依旧不衰。这几天的蔡琴,终于“破功”参加综艺节目,在网综《这样唱好美》中亮相
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余天)
不想提这个人,过,下一个(估计笔者是台湾人😜蓝绿很明显fr Vivian卓卉勤)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苏芮)
那时苏芮33岁,台湾最红的女歌手,她31岁才出了自己第一张普通话专辑并一举成名,你去看《明天会更好》的幕后阵容,罗大佑、李寿全、陈志远、张艾嘉,都是她专辑的核心幕后阵容,苏芮第一张普通话专辑分两个版本,《苏芮》(飞碟发行)和《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宝丽金发行),区别是后一张多了一首《酒干倘卖无》虽然大器晚成,但苏芮爆红之后感情和歌路都比较坎坷,好在她的歌曲在大陆影响力颇广,现在偶尔到大陆拼盘商演,都足以让她过得很好,这也是让人欣慰的事,苏芮刚刚在甘肃的拼盘商演海报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潘越云)
阿潘潘越云被称为“声音的情人”,时年28岁。那个时候她是滚石的当家(开山)歌手,1985年则是她事业的第一轮巅峰期,那年初她刚出了一张《时间女子》,唱出罗大佑写的经典《痴痴地等》
录《明天会更好》的前后,她的新专辑《相思已是不曾闲》正在紧张筹备快要出街,这张唱片入选台湾著名的“百佳唱片”之列,实际上,厉害的阿潘有六又二分之一张唱片入选“百佳”,傲视所有女歌手,而那二分之一张(其实应该是三分之一才对)唱片,就是那年底发行的《回声 三毛作品第15号》,2018年开始,阿潘和齐豫展开“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三毛、齐豫、潘越云《回声》演唱会”,从台北小巨蛋出发,走过上海、北京、武汉、南京、福州、新加坡等城市,最近的一场是2019年8月在广州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候鸟出现它的影迹(甄妮)
在粤语和普通话领域都是天后的甄妮,那个时候已是红了十五年之久的巨星,之后她中途只有1990年代中期到后期短暂休整过,其它时候都相当活跃,唱红金曲无数,后来甄妮还自己出了一个独唱版的《明天会更好》
带来远处的饥荒无情的战火,依然存在的消息(李建复)
当时26岁的李建复,是台湾民歌时代的风云人物,他最为传世的一首歌和一张唱片,就是《龙的传人》了,这首歌在大陆还红了两次,一次是1980年代中后期,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是李建复首唱的,第二次是新世纪龙年,李建复的侄儿王力宏的翻唱,李建复当时的走红程度,远超后来他的侄儿王力宏,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李建复已经结束歌手生涯,远赴美国留学了,他之后投入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中,曾任新浪、雅虎等公司高级职务,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大陆工作,2018年,《龙的传人》40周年,李建复和女儿李友珊,侄儿王力宏做了一首《龙的传人肆拾年》李建复在每个时代都抓住了“风口”,这是前几天他和好友黄韵玲在大陆某付费音频节目录制现场
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林慧萍)
虽然当时只有22岁,但玉女掌门人林慧萍已出了八张唱片,并拥有多首大金曲,她是台湾1980年代初期最成功的效仿日本包装方式而大红的女歌手,模仿对象是松田圣子
《明天会更好》后,林慧萍还红了十年,后来远嫁美国而离开歌坛。2002年后渐渐复出,但仅是隔几年开演唱会,最近一次是2017年
使真情溶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王芷蕾)(第二句洪荣宏和声)
王芷蕾时年27岁,当歌手已经八年时间了,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刚从飞羚唱片跳槽到飞碟唱片,并推出了经典专辑《王芷蕾的天空》,其中的主打歌《台北的天空》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金曲,风叔第一次落地台北桃园机场,耳机里放出的就是早就存好的《台北的天空》
年底,王芷蕾趁胜追击出版了《翩翩飞起》专辑,那张专辑中她首唱了后来原作者童安格拿回去唱红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1988年,王芷蕾和老公移居美国,中间仅推出过福音唱片。2007年,她在老同事聚集的丰华唱片推出了《我们的天空》专辑并开了演唱会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黄莺莺)
为啥别的歌手都只有两句,而黄莺莺有四句,理由就是,她是大牌中的大牌,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34岁的黄莺莺刚好要从宝丽金跳到飞碟唱片。黄莺莺之所以传奇,是因为她几乎是唯一一个从“上古”黑胶时代女歌手,转身成为唱片工业流行女歌手,并且最为成功的例子,2012年的《摇篮曲》据说是她的收山之作,2015年黄莺莺在台北开了“留住你我的故事”演唱会,本来是开一场,但开票太好,又加了一场,虽然并没有说这是告别演唱会,但她今年已经68岁,唱了半个世纪,也该好好休息了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洪荣宏)
时年22岁的洪荣宏很容易被认成王杰(王杰当时还没出道)。他的父亲是“宝岛歌王”洪一峰,他19岁就出了代表名曲《一把小雨伞》,曾是获金曲奖闽南语男歌手奖最多的人,被称为“闽南语歌坛王子”洪荣宏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出片,这是今年的新碟
谁能不顾自己的家园,抛开记忆中的童年(陈淑桦)
时年27岁的陈淑桦当时还在EMI,第二年底正式过档到滚石,开始她无比辉煌的“都会女子代言人”时代,台湾首张销量破百万的专辑《跟你说,听你说》成为她事业的顶点。可惜她1998年因母亲去世而完全退出演艺圈,至今无人能唤回,哎,只要她过得好,就好
谁能忍心看那昨日的忧愁,带走我们的笑容 (娃娃金智娟)
那时候只有21岁的娃娃,19岁就担任丘丘合唱团主唱,被称为台湾摇滚女声第一人。唱《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单飞不久,一直要等到六年后,她才进入罗大佑麾下,并被李宗盛打造成为深情都市女子,唱着《大雨》和《漂洋过海来看你》树立个人强烈的风格
1996年娃娃结婚,暂别歌坛,生下一儿一女,2007年才重返歌坛
她前几天还在上海和北京开唱,非常成功
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王梦麟)
时年29岁的王梦麟,出租车司机出身,是民歌时代最红的男歌手之一,《雨中即景》、《阿美阿美》和《木棉道》 都是他的名曲,后来他还当过主持人,因为性格很直率,冲动打人而入狱了好几年,王梦麟比较近的出现,是今年8月女儿远嫁比利时的婚礼上,和民歌时代老伙计赵树海、施孝荣等上台表演,近年来王梦麟经常参加各类民歌怀旧演唱会。这是9月在新加坡的演出
让久违不见的泪水,滋润了你的面容(李佩菁,王梦麟第二句和声)
李佩菁被称为月亮歌后,因为《我爱月亮》大红,但后来却因为医生误诊造成下半身瘫痪,所以录《明天会更好》是坐着的
李佩菁的人生太凄凉,身体瘫痪后,被父母压榨财产,一起走过三十年婚姻的前夫出轨多年后来离婚,演出机会很少多年没有稳定收入……今年3月更传出她服药自杀被救的消息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
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费玉清)
好多人硬是没有认出费叔叔来,那就再上一张特写,看清了吧(估计还是不敢相认哈哈)
费叔叔一人独享七句歌词,也是因为最后这副歌音太高,真还得他来唱。那年他刚好30岁,声音状态是巅峰。录《明天会更好》的时候,费玉清刚刚推出经典的《梦驼铃》不久,即将再出一张中国风浓郁的《星夜的离别》
多年来,费叔叔一直坚持中国风歌曲的流行化实践,成为歌坛常青树,2019年他展开巡回告别演唱会,11月6日到7日台北场之后,要退得“干干净净”,愿费叔叔退隐后养鸡养鸭,悠然南山,开开心心!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齐豫)
最后一段压轴开场的,是齐豫,那年齐豫姐姐28岁,已出版了四张个人专辑,正在和潘越云录制《回声》专辑,这张唱片是台湾第一张CD唱片,滚石编号RD-1001 2019年齐豫参加了华语顶级歌手节目《歌手2019》,状态好得超越当年,尽显唱将风范。前不久经由张艾嘉牵线,齐豫演唱了杨凡导演的全新动画片《继园台七号》主题曲《流金岁月》
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郑怡)
台湾歌坛早年的美声级高音,齐豫之外,郑怡也是一个天籁般的存在。时年24岁的郑怡,民歌时代一首《月琴》技惊天下(风叔的“落山风”之名就出自这首歌的歌词),进入主流歌坛后的《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也传唱一时。她录《明天会更好》时,刚推出了《苏醒》专辑,还在打歌期,之后休息了两年。1987年借着《想飞》展开另一段歌坛旅程。1990年代初期郑怡淡出歌坛,后来成为知名电台主持人,之后又移居加拿大开面包店,近些年断断续续有出来登台,今年的11月16日,她将在台北展开个唱,票一出来就被抢光,可见当年的受欢迎程度
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江蕙)
没想到,二姐江蕙的普通话也唱得字字珠玑,江蕙还用多介绍吗?永远无敌的闽南语第一歌后,成就无人能及,有人评价她“不仅是闽南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也成功塑造了台湾女性典范”
2015年,二姐举行“祝福”告别演唱会,25场门票当天被哄抢一空,网络购票一度造成主机宕机,连周杰伦结婚的新闻都被她盖过了周董还去当了演唱会的嘉宾,当年周董还没出片的时候,是江蕙慧眼识珠唱了他写的《落雨声》并大红
让和风拂出的音响,谱成生命的乐章
杨林
杨林,又一个充满回忆的名字。其时20岁的杨林已经出了五张唱片,是综一唱片力捧的玉女歌手,唱《明天会更好》的时候,她刚出了后来在大陆传唱度很高的《玻璃心》
综一当年有多捧杨林?还专门找大师侯孝贤为她量身打造了一部电影《尼罗河女儿》,并演唱主题曲
杨林在1990年中期走成熟性感女人路线,其实还蛮成功的,但之后就退隐当画家,对演艺圈完全没兴趣了,嗯,美人你开心就好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大合唱打拍子的是著名制作人李寿全老师,他担纲制作的经典太多了,得专门开贴来讲才行
苏芮、王芷蕾、潘越云、黄莺莺背后的那些歌手,你认得谁呢?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苏芮 (齐秦和声)
看苏芮多么大咖,不仅有单独领唱,副歌还有这么多单独的唱段
有意思的是,那时25岁的齐秦,和《明天会更好》几乎同时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狼的专辑》,这张唱片有多经典,80后之后的朋友可以和爸妈聊个天
至于齐秦小哥的另两首经典《外面的世界》和《大约在冬季》,那得是近两年后的《冬雨》专辑了
喔对了,缘起自《大约在冬季》的同名电影,将于11月15日大陆上映,齐秦会出演自己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余天/苏芮和声)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大合唱(齐秦、苏芮和声)
坊间多年来其实流传着一个画质一般的MV,新老两个版本有很多镜头是不一样的
开篇音乐,老版MV是一群歌手拍唱片封套照片的场景,虽然画质很渣,但也能看到在美军俱乐一起唱过歌的好姐妹JULIE苏和Tracy黄依然姐妹情深一起拍唱片封套,新版前奏就是录音棚的镜头,看到当年才29岁的罗教父,也是太珍贵的画面了吧!老版的结尾镜头有着无穷的宝藏,李寿全和罗大佑两位大师陪着齐秦唱和声,一不小心就入镜的李宗盛,当年还是27岁的小李。他前面的那位是女歌手赖佩霞,她如今是平头造型,继续来考古认人
马来西亚华人女歌手成凤和来自印尼的华侨歌手文章,当时文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和《故乡的云》刚刚推出半年多,可惜之后都被别人在大陆春晚唱红,那时刚刚新婚的蔡琴爽朗大笑,巨肺天后甄妮被捕捉到的笑容瞬间,二姐江蕙和小哥费玉清(这个能认出费叔叔了吧)民歌时代最受欢迎的男女歌手王梦麟和齐豫、新版MV最后一个镜头是回到极珍贵的罗大佑画面,教父伸出满意的大拇指
那些主唱的大牌歌手之外,也请记住这些歌手的名字,他们之中有的后来成为巨星,有的就消失了
小松、小柏、王日升、文章、包伟铭、成凤、江音杰、百合二重唱、李碧华、李宗盛、何春兰、芊苓、巫启贤、吴大卫、林禹胜、林淑蓉、邰肇玫、施孝荣、岳雷、唐晓诗、徐乃麟、徐玮、姚乙、麦玮婷、许慧慧、陈黎钟、黄慧文、张清芳、张海汉、童安格、杨烈、杨耀东、廖小维、罗吉镇、赖佩霞、钟有道、蓝心湄
这张稍微清晰一点的大合照,有的人比《蒙面歌王》还难认,反正我是找出了巫启贤和童安格,你呢?
《明天会更好》是做公益嘛,所以很好协调各大唱片公司的权益,后来由蓝与白唱片拍到了发行权,最后的600万新台币唱片收益,都捐给了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之后传说这首歌是为了反盗版而制作的,其实初衷真不是台湾版黑胶的封面,台版黑胶封底,这是港版封底,其实就是发行公司不同而已,当年港版的收益是捐给了儿童合唱团,也是善事一桩。
《明天会更好》当年出的是单曲唱片,所以A面就这首歌和一个演奏曲版本,B面是松江儿童合唱团的版本和伴奏曲
松江儿童合唱团这个版本是钢琴伴奏,很清新,不过传唱度不算高
正是因为这张唱片附录了伴奏曲,在那个没有卡拉OK的年代,它才会被两岸三地各种活动庆典晚会广泛采用
当年蓝与白唱片出版的磁带版(李寿全签名版,一衣小姐提供)
这首歌的编曲陈志远先生,编了无数的华语金曲,已于2011年去世,被他一手发掘的黄磊,在陈志远去世那天发誓,永远不再唱歌了
《明天会更好》对作者罗大佑来说,也是一首带着酸甜苦辣的歌曲,甚至影响到他的人生轨迹,不过多年后,教父应该是放下了
最后来看罗教父2018年巡演,在南京站唱的这个版本的《明天会更好》吧
自动播放
青春不解红尘,胭脂沾染了灰
愿少年的心,和大地一起,光彩重生!
文/落山风 https://news.ifeng.com/c/7r73nrwbr6l
余姚 城 际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一行》创刊30周年纪念
徐敬亚
《一行》,就是那本刚刚还摆在我们桌上的“外国”杂志吗,就是那个一袭白衣皂靴的黑脸汉子吗,就是那一行行飘飞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秘幽灵吗……30年了,当鸡毛蒜皮也变成文物之际,我们翻开记忆,辨认它走过的每一页白纸,如同紧盯着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也老到有资格纪念30年前的事儿了吗。
30年有多长?二战光复到文革中止,几乎30年——内中的起伏逆折纠结,漫长得像100年;1889光绪帝亲政到五四,整30年——多少兴亡,多少荣辱,像跨越了古今百代;从五四到四九,又30年——刀光剑影,血肉贲张,如同天和地全翻全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从东方移动到西方。30年,人类的沧海桑田里足以容纳一个甚至几个王朝。
我不会去管什么狗屁文学史。我们是360行中最末的一行,我们是一行人中要么走在最前面要么走在最后面的那一行。我们只是摸着自己的脉,走回不耻于史的记忆。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那不是官府的告示和文书。那是我们自己人凑的银子,自己攒的力气,是自己的纸自己的墨,自己写的诗,印上了自己的青葱生命与灵肉,那是一代人30年的刻痕与编年。
缘起:它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30年前,诗歌猛然大热!
先是朦胧诗用一个又一个瞬间点燃了中国。之后数年,官方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围剿——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好产品+好广告”的巨大营销盛况。哪个民族能遭遇攀爬血泪上升的快感,又有哪个国家舍得用一版一版白银为诗歌积年累月地推销。
对于当年诗歌,无论你怎样学术,也只能被迫使用“盛况”这个虚幻形容。中国历来没有理性与数据。几十年了,即使在大数据里人们只能也找到这一条:“全国2000多家诗社和千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哈哈,上述统计,是我1986年举办“两报大展”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刊上转抄后发布。没想到,这组数字便成了后来被不断频繁引用的最权威数据。
权威总是可疑的。没办法,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东西太多了。
不管怎样,它总算给了我们一组煞有介事的阿拉伯。我现在不关心诗集,我要的是民刊。按上述统计“打印加铅印”两种诗刊,总数99种。与“两报大展”公示的64个流派基本吻合。但,这些年我不断发现,当年被大展遗漏的诗人和流派太多太多了!
怎么办,八十年代的诗歌民刊、民报,到底有多少?
被当事者们模糊过的历史,后世能够给予补救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收藏。
目前,中国两大诗歌民刊收藏馆,一个是“世中人汉诗馆”,一个是姜红伟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按收藏者统计的数据之大,足以令我们这些过来者震惊。
世中人汉诗馆内收藏的非公开印行的刊物约3000种( 时间不限于八十年代。品类为综合统计)。这个数字是世中人刚刚微信发给我的。世中人称,他几乎攒全了《一行》,只差两期,严力已答应帮他补全。哈哈,这本宝贝杂志已经珍贵得达到历史邮票的地位了。
“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的收藏。按姜红伟发布的统计:全国大学生各类诗刊、诗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大约300余种。此外,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中学诗歌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大约200种。请注意:中学生社团报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品类。
好了,按上述两家诗歌馆的藏品计:八十年代诗歌民间报刊,种类应不低于500种。
明晃晃的收藏品,以物理性的真实,无声地保留着历史,如同出土文物,考古证据般的权威性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统计这些遥远的数据,只是为了给《一行》杂志的出世,考证一个宏大的诗歌背景。我们的面前是:煌煌500种民刊,泱泱500乘N首诗、500乘N行诗……
现在,我让一束强光只照亮那一行。
相比于500家群峰并起的民间报刊,《一行》铺起摊位的时候,那个风起云涌的集市即将打烊——直到1987年,几乎在现代诗盛行于中国的10年后,这一行才在遥远的地方出现。但由于它混血般的出身和纯净编风,这本杂志犹如一只最强的聚光灯照亮了中国未来十多年诗歌的血灰色天空,在500家报刊中,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发轫:一种美国式的AA制艺术公社
1987年5月,诗画刊《一行》在纽约创刊。
然而,无论从诗还是从画的内在视角,都纯属诗画之外的偶然——虽然历史向前挪了百年,大清国的年轻子民对遥远大陆的神秘向往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窥究竟的愿望几达历史之最。一批又一批以留学方式远抛他乡的窥视者们,不经意地裹带了浓度不低的诗歌因子。正是生存背景的移动,意外地带来了中国现代诗一次额外的分蘖。
作为《一行》的主创者及灵魂的严力,在苦苦的海外生存两整年之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体内的诗歌发酵,又在一座城市中与未来的合伙人相遇,并以合并诗画的恰当方式升华了一批流亡艺术家共同的内心愿望。OK,一个以汉语、汉文化为纽带的团体、一家以中文诗歌为主体的艺术季刊就登场了。
在500家民刊中,这无疑是一家萌芽过晚的两栖诗刊。但谁也没想到在随后13年中,与大陆层出不穷但屡屡短命的民刊相比,《一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韧性。从1987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25期(1994年之前为季刊)。加上全国各地诗人在每年的《一行》周年的10期纪念年刊,整整35期《一行》杂志,横跨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在与新世纪相交后,完成历史使命般地恰当停止在一个明暗之间的节点。
《一行》之所以能够完成了13年跨国绵延,并不事声张地成为彼时中国诗歌的高端集散地,有三点独特的内在依据:
1、主导传统:朦胧诗派与星星画派的宿将合流
诗歌辈份很高的严力,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朦胧诗的一个艺术载体。空降异邦的孤独生存,使这位留学者几乎完整保留了此流派的执着、纯真的使命感信息。于是,朦胧诗的后期传播与升华,并不是由北岛、芒克等原创者完成,而恰恰是那位当年《今天》中的小兄弟,作为老牌诗歌的记忆载体,化成一柄得天独厚、飘扬过海的蒲公英。同时,严力的另一个《星星》画派的老牌双栖身份,使他准确地迎合了纽约这座诗画合璧的留学城市,并把这两股相得益彰的棉纱,搓成了一根美妙缠绕的长绳。正是主创者严力内心中诗画的高远传统,使《一行》自认死理地严格秉持着最高的诗歌准则,以一种国内混乱诗界无法达到的清静、单纯的高标,非世俗地照亮了一盘散沙的现代诗,成为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集结舞台。
2、艺术公社:美国式的AA制诗画基金
和大陆现代诗人凌乱的生存相比,纽约人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正人君子者流。稳定的生态背景,极易使人产生按部就班的稳定节奏,这与国内诗人们朝不保夕的动荡形成强烈对比,这其实是《一行》杂志恬淡、从容、持久的、类似哲学般的大背景与大依据。此外,《一行》杂志独有的、AA制的集资模式,使它具有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合伙人的某种艺术公社味道:20几位成员每个季度拿出一天的工资,有的每季度出50元,有的100元,还有两个医生,因为工资高,出200元——一举解决了每期1000册、1500美金的印刷费用。这真是纽约人才能想出的集资方式。应当记住这些被称为“离人”的名单:严力、王渝、郝毅民、艾未未、张伟、秦松、李斐、非马、斯仲达、艾伦金斯堡、安晨、王福东、姚庆章、方家模、张宏图、邢菲……严力说,有的成员每三个月甚至拿出5天以上的工资。
近代,有军事学家拆解战争的制胜因素时指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不仅是战略与战术,更常常是武器的较量,甚至是给养与后勤的比拼。当土八路们背着粮袋生火煮饭的时候,装备精良的八嘎牙路们吃的却是美味快餐与刚发明出来的鱼肉罐头。同样,在《一行》以丰盈稳固的资金运作之际,大陆的游击战士从来没逃脱艰苦卓绝的挣扎。《一行》创办4年后,由芒克、唐晓渡主编的《现代汉诗》横空出世。这个与《一行》并驾齐驱的著名民刊,最终倒在了日益匮乏的白银面前。作为其编委,1994年,我代表深圳出资1000元,由欧宁主办编辑了最后一期《现代汉诗》,宣告分封制式的各城市轮流作庄方式的中止。
因此,《一行》证明:由若干合伙人共同集资的、同仁式的基金方式,可能是中国现代诗民刊的长治之道。
3、代理人制:类似现代营销的集散中心
勤勉而谦逊的严力曾写道:“在一行漫长的道路上,国内各地诗人组织及策划稿件的负责人包括:莫非、贝岭、李松樟、瓦蓝、梁晓明、伊沙、肖沉、古冈、孟浪、付维、朱凌波、杨春光、蓝皮等,没有这些诗人在创作之余的努力,一行就不可能完成如此的使命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正是上述中国现代诗中坚力量的加入,使《一行》形成了一个遍及中国的集稿中心与发行基地。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当年都是一个恒星与行星环绕的诗歌星座。这种弟兄般的借力,由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十几个省市的辐射,北京、杭州、天津、大连、西安、长沙……这相当于《一行》在中国大陆同时开办了多省市的派出机构。诗人之间的江湖传播,常常以几何基数发展。
据严力的精确统计:“13年间《一行》共集结了780位大陆、港台及海外诗人、画家。其中港台及海外诗人160名,中国大陆诗人535名,插图或插画作者85名。”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几乎涵盖了当代两岸几地华语诗人的大部。这并不包括大量暗中的名单。大凡有据可查、显现出来的事物永远不是全部。可以想见,在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存品背后,它的外围是一个多么大的隐形落榜者与庞大的阅读群体。
值得后世研究者们注意的是:《一行》不但形成了海外向大陆的派出,代理诗人们甚至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扩展与再生的能力。只要严力一声令下,或者代理者们一个漂亮的建议,一本冠以“一行”全部符号标识的刊物便在大陆上印刷发行。当然,施发号令的严力还需要在纽约为这些印刷物寻找美金赞助。据严力统计,这些总名为“周年纪念版”的《一行》共策划、出版、发行了10种,自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0年。这件事有点怪,仿佛一个总部设立在纽约的海外诗歌出版社,莫名地赐出了一个个“书号”,代理者便获得了一种加盟者的主体地位,以《一行》的名义进行工作。这样的出版发行事实,证明当年的《一行》已经产生了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效应与加盟店的色彩。
在我写此文的昨天,身在纽约的严力通过微信发来一句话:“这是众人的一行史,是众人的一行诗。”
这是实话。没有一批诗歌力工、诗歌买办、诗歌编外股东,就不会有《一行》这家以最小诗歌细胞命名的民刊10多年的风行天下。
辉煌:那条窄路上的一束强光
我很喜欢本文标题中的“了不起”三个字。
今年春“红皮书”再版,我写了一篇名为《一本了不起的书》的再版序言。我说:“一切了不起的事物,如同英雄。首先必备基础性的优秀因素,同时它还必须意外地得到历史的青睐。”
1987年创刊,《一行》已显不同凡响。
我可能是大陆较早的见者。从大胡子孟浪手里接过《一行》创刊号,见惯了民刊的我仍然为之一震。黑白分明的设计,使它那么洋气,那么现代,又那么另类。深圳与香港人熟悉的电脑繁圆体表明了它确凿的海外华侨身份。更有一堆又一堆没人细看的英文,让人想象着华尔街的阔绰与体面。在当年,我们哪里知道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们精致而艰难的生活。在大陆青年人心目中,只要沾上了USA的人似乎百分百全是富翁。而严力、非马、艾未未、马德升、孟浪、郁郁、黑大春、李冰、金斯堡……这些诗人、画家的集体亮相,标明了这是一家语言标高线非常敏感的现代杂志。
两年之后,一场从天而降的精神核爆吞噬了一切。《一行》开始发光。
1、在最黑暗的时刻,它上演了辉煌
“1989,肉体般致命的一击,重重地落在心猿意马的诗群上……内在背景被突然抽离,热度浓浓的脏器突然空空如也。诗人们一刹那站在原地发呆,“想”和“写”在根本方式上发生了犹疑……几乎所有的人暂时放下了笔,四散而逃,怀着凄苦、破败、无聊的心情……一种模模糊糊的倒塌,一种自怨自艾的无奈与悲凉,缓缓而升……人文主义的脖颈,在苍凉中微微挺起……诗的力度,在病弱中出现了一股伤残雄性的气息……”(本人作《隐匿者之光》)
那一年,诗歌江湖崩盘。鸟与兽一哄四散。而此时,创刊两年的《一行》刚刚完善了它与大陆现代诗各路英雄们的秘密联络图。
就在大陆地下民刊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一期又一期的《一行》仍然如约而至。在诗人们遭受着复辟的革命词语重度侮辱的岁月,它像一行黑白分明的光,跨过太平洋那苦难之水,照亮了国家与诗歌共同的那条窄路。
那是一束丝毫也没有中断的强光,处于鼎盛期的《一行》,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充当了一次诗歌的诺亚方舟。随着《一行》在各省市的推广人逐渐到位,这本杂志在最黑暗的时刻达到了它的辉煌。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本杂志带给诗人们的慰藉。它带来的几乎是死亡中的生命暗号,它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苦闷的日子,只要天空中还有一行鸟在飞行,也足以使黑云重压下的天空充满了弹跳的想象。
这是一次诗的幸运,也是族类的幸运:所幸的是,世界毕竟不只一个大清朝。所幸的是中国诗歌预先在远方埋伏了一彪人马……
2、它参与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自救
“被我称为“灰暗而平庸”的乏味的九十年代,可能恰恰是伟大的10年!……历史的辉煌都是英雄们创造,历史的创伤却是由平民百姓一天天愈合……整个九十年代,它的确是用一种正常生活困境中的苦闷感,默默消化着前朝的一切!”(本人《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
1989之后的数年内,大陆一片萧杀。那是一段中外精神反差最大、意识形态对抗最激烈的岁月。仿佛从天而降的《一行》,带着一种异邦的人文尊严与艺术公正,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中国诗人的诗歌集散地,甚至精神家园。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官员们哪里知道,再次引导精神航标的仍然是那些落魄的诗人。在禁锢的精神重压下,在窘迫的生存逼迫下,诗人一天天收拾着破碎的心情,重新编织着内心的秩序……翻看一下那些年的《一行》可以看到,无论老诗人还是新诗人们的作品中,充满细节的生活画面在苦涩中一点点缓慢升起,大量的日常经验一天天回归生活,而新鲜的口语逐渐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行》参与救助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履历。这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而是诗人的自救。像一块高挂在天空的诗歌告示,在中国现代诗被扼住喉咙的那些年,《一行》持续地发出它的独唱,带领着它从千百件诗稿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人。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流亡作家赫尔岑曾在伦敦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并出版《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当时那些刊物也曾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与这类流亡回流的政治宣传品迥然不同的是,《一行》的出版印刷基地虽设在异国,但它的作者与读者却都是百分百的华语诗人。它不是流亡者的观念输入,而是一种与母体息息相融鱼水关联。从刊物属性来说,《一行》不是一本大陆的民刊。同时,它也绝不是一家纯种的美国杂志。它发动的所有自拉自唱的战争,主战场其实一直在中国大陆。它只是把指挥所放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它有点像中国现代诗伸向海外的一只手,它收集的仍然在自己的雨水,然后它把这盆水再次泼回到中国的大地。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能再次发生吗——中国现代诗在美国安装了一台诗歌的透析机,由一支支自来水笔制造的汉字划痕,乘着飞机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似乎经过了某种化学药剂的过滤与溶解,它们再以铅字的形式飞回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沾到了某种仙气与灵光,用来医治这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一行行诗,一个个最微型流亡因子,在两大半球之间往返飞行、航行,经年累月,周而复始。
3、它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现在想,很有意思。《一行》独有的,不过是纽约的编辑与印刷,这一点儿小小的特殊身份,当年产生了无限的神秘感。不过是几张普通的纸,由于其背后的巨大普世权威,获得了诗人们由衷的信任。在举目无亲的九十年代,《一行》就这样成为现代诗一位海外归来的阔绰亲戚。据严力介绍,乘机飞回来的,只是作者的两本样刊。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每期满满的8大箱《一行》仍在向这块大陆缓缓移动——那是经严力周旋,由纽约佩斯大学东亚历史系主任郑培凯先生资助的海运美金在移动。它们要两个半到三个月才能抵达中国。
奇怪的是,《一行》似乎从来没有被阻拦。它那莫名的假洋鬼子的出身和道貌岸然的纯艺术姿态,使它带上了一种类似外交官一样不可侵犯的神秘。它的存在,使人充满了想象,而想象往往通向神秘。有人曾跟我说,严力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背景啊。
在那些最难忍受的日子,在“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现代诗歌像注视着凶器”(严力)的险恶年代,这本刊物给中国诗人签发的“诗歌签证”,使囚禁者以另一种方式越洋布道,如同在蜡纸上一行行刻写黑暗中的《挺进报》。
说到挺进,我一直敬佩《一行》的艺术定力与对诗沉浸的深度。只有《一行》自己知道,它必须怎样不挺进而才方得挺进。它默默地进行着战略上的自我说服与修正。在身边最严厉、最嘈杂的国际声浪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秉持着一种纯正的艺术理念,以一行行诗纠正着世界。这使《一行》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道场:一次在国际背景下的华语诗歌盛宴
我相信,即便没有《一行》,中国现代诗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一行》,是中国现代诗一个时空跨度最大的“道场”。假如没有《一行》,汉语诗歌至少缺失以下三种局面:
1、罕见的诗歌道场:中国地下诗歌几代人同时在场
《一行》的意义是,它不仅使诗通过了那条忧伤的窄路,顺畅地维系着应有的水准。同时,《一行》着意推举了一批新诗人,对下一个世纪的口语诗歌产生了首发式的推动。
在《一行》连续35期、横跨13个年度的版面上,即使不是职业的评论家,读者也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由朦胧诗→第三代→口语诗→下半身……之间的流派过渡线索。
创刊之初,《一行》的主力诗人阵容,仍然包含着一些朦胧诗和海外的老牌诗人作为支柱。很快,以孟浪、默默、黑大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开始更多地占据舞台。再后来,伊沙、萧沉、梁晓明等口语诗人逐渐渗透而出。最后,下半身的诗人沈浩波等出现……也包括九十年代大放光彩的俞心樵。通过《一行》,也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转变轨迹,如于坚,如王小妮,如韩东。
在中国现代诗门派分争的当年,很少有刊物能形成民间与知识分子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汇集。同时,中国地下诗歌几代诗人的同时在场的版面,也显示了《一行》道场的最大包容。这的确需要一统天下的纯正诗歌气场。
2、惟一的诗画道场:口语诗与现代画的大合奏
对口语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之功,应首推《一行》。
当年,它一度作为中国第一权威诗刊,对口语诗的兴起充当了某种国家级伯乐的功效。而使诗人的年龄不自觉地呈现着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嬗变。
这些,并非《一行》有意为之。以严力为主体的编辑小群体,既不在国内的诗歌圈子之中,也没有足够的大陆诗歌经验,他们所秉承的是对中国现代精神本质的把握,对汉语诗意的执着寻找。高标与公正,这两点编辑宗旨一旦祭起,刊物上呈现的必然是大陆诗歌的原始自然生态。
从诗歌美学上看,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主潮。而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对繁琐修辞的屏蔽等,正是口语诗的主导观念——这恰与《一行》的美术画风相吻合。严力、艾未未、马德升、曲磊磊等“星星画会”的主力画家赴美后,画风一直不断趋于抽象与超现实。正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志同道合,才造就了中国当代诗人与画家在《一行》上演绎了一场历时数年的现代诗画大合奏。
3、国际艺术道场:华语诗歌几大版块的融合
朦胧诗后,中国现代诗与国际社会产生了更多的接轨。但在《一行》之前,华语诗歌的几大版块,从来各自孤岛,各行其是。
《一行》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诗歌艺术道场。这个以诗歌为主凝点的刊物,以其足够的磁力,牢牢地吸附了中国大陆、港台、东南亚及部分国际诗人的创作。
今天,重新浏览《一行》那洋洋780位诗人画家的作者名录,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史诗级的名录”。这是一张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华语文学地理版图。在电脑上,以五号字排版,它仍然达5页之多。当年,它不但发表了大陆地下诗人的作品,还包括了严力、艾未未等星星画派主力画家的最新画作,还有国际诗人金斯堡的诗,甚至崔建具有冲击力的歌词也是第一次在《一行》上发表。形成了大陆、港台、国际诗人、画家们频频的同台演绎与融合。
伊沙说得好:“《一行》的使命在于度过黑暗期!它起于民刊兴旺之年,止于网络兴起元年,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诗歌大任!”台湾诗人陳克華写道:“于当时我这个蛰居台湾的年轻诗人而言,无宁是打开了阅读和创作的一扇视野开阔的窗,知道了华文现代诗的诸多样貌。”
在这个意义上,《一行》称得上一本真正的国际诗歌杂志。几个大型汉语地理创作源的汇集,不是人为的邀稿、拼凑,而是出于一种千载难逢的时空凝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跨国的诗歌盛宴,后世几代人都不容易出现了。
显性的历史,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变态。
1986年由我发起并主持的“两报大展”,以典型的、惊悚的方式,冲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禁锢,人为地使第三代诗人集团性地一夜间登上了诗歌舞台。现在看,这一暴动般的诗歌推广事件,不但基本结束了官方出版对于现代诗的封锁,也使中国现代诗一惊一乍的急切心理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因此大展之后的几年,诗歌水面一片平静、一片生长。数百家民刊民报相安无事地新陈代谢。
历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一惊一乍,一种是安步当车。
安步就是两次惊乍的连线。在惊乍之间,流淌的就是正常的日子。正是在那些平常中一点点积累着不平、不常,才注定着下一次的历史惊厥。一条河流不可能全是瀑布与急流,在两条瀑布之间,就是历史的基本身份,是它的稳态。《一行》,像它的简约、朴素、多方向的命名一样,正是以最基本的诗歌单元,一行一行地稳步书写着历史。
人间不太公平。爆炸性的大展,不但充分震荡了诗界,甚至还不断得到后世的宠爱。2006年起,大展不断地被纪念,20周年、25周年、30周年……真是纪念得让人嘴软笔软,连我这个早年爱出风头的人都不得不惊呼:“写诗人的这件事儿,不可能没完没了纪念下去吧!”(《大展30年后说》载《诗歌月刊》2016-11)。
没办法,历史总是偏爱惊涛拍岸。而隔岸观火的后世人们,又总喜欢围观那些祼露着的伤口。这也是我执意要为《一行》写一篇长文的内心动因。仿佛为了洗清那莫名受宠的主观故意,仿佛为了从不公正者那里讨回一点过时的歉意。
2000年,《一行》中止。
我相信,它仍然活着。那一行黑白分明的大雁,只是恰如其分的收拢了翅膀。在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后,默默地与诗、与生活、与生存构成特殊的同步。
一定有一座纪念碑,向这本了不起的杂志致敬。它可能是声音的,可能是语言的,也可能是默默的,通向记忆的深处。
2017-7-3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