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進入三十歲以後,「生活」突然變成一件很有「存在感」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自己覺得,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的我,其實沒有在「過生活」,只是在「求生存」。
我的性格倔強好勝,也頗有危機意識。從讀書做報告開始,總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凡事都盡自己的力做到最好;讀研究生時,給自己蠻大的壓力,有輕微的失眠及心理問題;寫論文時稍有挫折,但也做出了(至少)自己滿意的作品;畢業後求職算是挺順利的(在別人看來),總算不需擔心「生存」的問題。然而,「求生存」的模式似乎沒有轉變。
一個人陷在「求生存」的模式中,不一定是因為他的「生存」真的有大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這個人自己的思維沒有改變。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有太多的「目標」需要達成,如果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似乎就成了無能或失敗的人,毫無價值,連我都會看不起自己。因此,我得追求更高層次的「生存」,才能讓自己活得「踏實」一些。
開始工作後,就一直很忙,忙著證明自己的能力,生活品質沒什麼改善;談了戀愛,沒有修成正果,反過來質疑自己的人格是否有缺陷。除此之外,還發生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迫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發現,如果不把「求生存」的思維徹底拋棄,我還是會不斷重複現在的生活模式,坐困愁城。
當我們起心動念,覺得「非得要得到這個東西」或「達成某個目標」心裡才會踏實的時候,其實我們就不自覺地陷入「求生存」的模式,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抵抗心中對於「生存危機」的焦慮。如果我們不能先讓自己「心安」,要如何擺脫這種求生模式呢?(注意:是要真的「心安」,而不是又陷入「求心安」的模式。)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疫情這兩個月期間,我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獨居生活,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突然多出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調整自己生活的作息。因為幾乎不與他人互動,所以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哪些事情是為了滿足別人、取悅別人而做的?而哪些行為又是純粹為了自己喜歡而做的?
不管做什麼事,都回到「最初做這件事的動機」,來反思它的意義。如此檢視之下,頓覺過往很多行為都十分荒謬:為何要強迫自己穿不喜歡的衣服、穿不合腳的鞋?為何要用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去說服他人?為何要耗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去處理毫無意義的紛爭?為何要在意那些惡意的評論、無情的冷眼?以及,為何要委屈自己跟不合適的人在一起?
對三十二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當然,我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但前提是我得先重視我自己的感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去迎合他人。總歸一句,「好好照顧自己」,優先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了,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做其他的事,帶著真正喜悅的心去幫助他人。
現在,我會在下午時給自己泡一杯手沖咖啡,讀自己想讀的書,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我每天都花一些時間把環境整理得井井有條,給植物澆澆水,跟他們說說話;即使一個人在家,我也會穿舒服的襯衫,撒上一些自己喜歡的香水,這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因為實在太害怕孤單了;但現在我想說,一個人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曾說:「孤獨,不在山裡,而在市區裡;不在一個人時,而在眾人群聚時。」
——原來,為了配合他人、迎合他人,迫使自己過著偽裝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孤獨;當一個人懂得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能量充滿的時候,那就不是孤獨了,是「圓滿」。
—
本文受到布蘭達&極簡維尼「極簡單身極品一人樣:獨處也是需要學習的能力,享受一個人的極品時間」的啟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PgmyTGbWU&t=181s]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你有 哪種植物系 人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孩的畫】(15)
(第1~8 集)http://bit.ly/3pP3w0e
(第9集)http://bit.ly/2O3N4M4
(第10集)http://bit.ly/3aWE2K8
(11)http://bit.ly/3b1mexw
(12)http://bit.ly/37UzDFI
(13)http://bit.ly/3kwWM5X
(14)https://bit.ly/3swLe5s
「幹嗎?!你們不是要找她嗎?她就在你們前面啊!」我指向何千娜大喊。
不料,壓在我背上的警察,抓住我的手臂往後一扭,關節咔勒一聲折到背後,手腕還被扭往詭異的方向。
「現在以擅闖民居、意圖傷人、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拘捕你!」
「我哪有…」還沒說完,警察便用索帶將我雙手綑在背後,要我跪在地上等警車到來,這是現在警察對待犯人最常用的方式。
何千娜跟隨一個女警返回屋內記錄口供,我放眼看進屋內,一個女性站在玄關內,頭部和雙手都用繃帶包紮住。
她、她是慧妍吧?
所以…她們兩個都沒有失蹤嗎?
剛才警察從屋內衝出來,連想都沒想就將我拘捕,這個明顯就是圈套…
「喂!妳不是要跟我說故事嗎?」我跪在前園大喊。
何千娜只回頭看了我一眼,便走進屋內。
警車來到,我被送進警局,以有預謀跟蹤及意圖犯案的罪名落案起訴我。
「我聽到你們說何千娜失蹤,才擔心她的安全闖進她屋內,她畢竟是我客人的女兒啊。再加上,她們兩個根本沒有失蹤,是你們設計去陷害我!」
「你真的以為這麼簡單嗎?」警察拿出他們搜集的證據,拘捕我的證據非常充分。
原來,這就是何千娜要跟我說的「故事」。
只是,這個故事由警察轉告給我罷了。
根據何千娜的口供指出,我多次慫恿有躁鬱症的父親以安眠藥餵食還是七歲的她,在父親死後,在殯儀館內向她的家人拿取聯絡資料。
為了逃離我的瘋狂跟蹤,何千娜才被逼退學,並搬到與慧妍同住。而我卻在學校意圖索取她的動向。警察向相關校工問過,的確真有其事。
由於當年何千娜年紀太小,只得七歲,不懂得報警。所以直到四年後才將這些事說出來。
由於已事隔四年,也不能憑單方面證供將我拘捕,警方決定設一個局,引蛇出洞。明顯,我就是這條蛇了…
警察派人打電話給我,說何千娜與慧妍失蹤。另一方面,警察早就知道我會與認識的診所醫生聯絡,拿取何千娜的住所資料,所以加裝了偷聽裝置。只要我打電話給醫生,警察就立即知道。
難怪,當天醫生的說話這麼隱晦,還勸我不要再查下去,原來就是這個原因…
想深一層,的確這件事有很大的漏洞,即使何千娜與慧妍失蹤,警察又怎可能會找一個四年前的心理諮詢師?
我跟他們解釋清楚,這一切都是何千娜的詭計。
「哈哈,警察先生,我想你誤會了,你們都中了那女生的計。聽好了,有一張圖畫,預謀了她的復仇計劃。她想幫母親報仇,第一個目標是慧妍,所以你們也見到了,她的臉部有嚴重燒傷…」
「慧妍在記錄口供時跟我們說了,那次是意外,這幾年一直靠千娜照顧。」警察。
「……」我錯愕了一下:「不、不、不、不~你們錯了,是千娜逼她說的。你們一定要看看我整理的筆記,還有那張恐怖到不行的圖畫。筆記上寫了,千娜有可能是人格分裂,也有可能是陰陽眼,但…哈哈,我是心理諮詢師,我不太相信鬼怪學說,所以…何千娜有人格分裂!對!沒錯…它們在我外套裏,你們有拾到我的外套嗎?」
我說到一半,警察再打斷我的說話。
「我們有在前園外牆找到你的外套,但裏面什麼都沒有。」
「什麼?!…」我頓了一下:「一定是何千娜藏起來了!她就是這樣的女孩,不要緊,我畫給你們看,這張圖畫我已經看過上千次,所有細節我都記得一清二楚。」
警察猶豫了一陣子,用孤疑的眼光看著我,最後還是給我一張紙和筆。我將那圖畫像複製一樣畫出來。
「看到吧?我在電話裏的就是這棵有人臉的樹,這肯定是用來埋葬慧妍的。」我還把何千娜的預謀犯案圈出來。
「謝謝你。」警察將我的圖畫和筆收起來:「謝謝你幫我證實了你助手的證供。」
「我的助手?她已經辭職了,她怎麼了嗎?」我。
「我們需要搜集多方面的證供有找過她,她說因為覺得你變得愈來愈恐怖,才會辭職的。」
「我恐怖?怎麼可能?我從來不會罵她。」
難道…助手也是何千娜的同黨嗎?不可能…我在第一次見何立邦的時候,她就已經跟我工作了。
「這是她在你辦公室拍下的照片,她說你在地毯下放了用雞血寫的符,還養鬼仔,有一個有血的八卦放在她桌底,所以她懷疑你有精神病。」
「我有精神病?!」我激動得站起來,馬上被身後的警察壓回椅子上:「我是怕何千娜的母親冤魂來辦公室向我索命,我才……」
說到一半,我凝住了。
「你剛才說,你是心理諮詢師,不相信鬼神。」警察一臉嫌惡地說。
之後,不論我再解釋什麼,他們都聽不進去,明顯將我當成瘋子。草草錄完口供後,便帶我進行一系列的精神科檢測。
擅闖民居,有計劃意圖傷害他人,由於並未真實犯案,就算被判有罪,刑期也不會太長…
更糟糕的是…我的精神報告…
這一切,都是她害的。
從一開始被動地與何立邦每星期見面一次,變成主動約見,那刻起就已經完全掉進何千娜的圈套裏。
我記得,何千娜曾經多次向我暗示,叫我不要插手,而我卻小看她只是個小孩。
『叔叔,我以為你還其他大人不一樣呢。』
『叔叔,小心唷,你是聽故事的人,還是故事中的人,就看你唷…』
『叔叔其實你跟爸爸一樣,也特別容易動怒呢。』
『叔叔,別再說什麼鬼魂了,你…會被當成瘋子的。』
當然…我不是瘋子,就算那份報告說什麼也好,那只是一張沒用的廢紙,我絕對不可能是瘋子。
「所以,只要確信你自己沒有瘋掉,你就不是瘋子。明白了嗎?」我向面前的客人說。
客人點頭。
「好,今天會面時間夠了,下星期同樣時間來找我。」我。
記得我一開始說過的吧,因為何立邦這件事,我已經沒做諮詢師了,也搬到其他地方。
因為那份報告以及判刑,我只好暫時將工作搬到精神病院內,繼續為幾個熟悉的院友做諮詢。
「這種平淡的日子,對大家都有幫助。不用把這裏當作精神病院,外面的世界才是精神病院,明白嗎?」我對下一個客人說。
客人點頭。
「喂,你!」突然,一名醫護人員走過來:「有人來探你了。」
「我?誰?」從來沒人來探我的。
「你外國讀書的女兒回來了。」
「咦?!我沒有…」
「別廢話,趕快出去,見面時間三十分鐘。」
我帶著滿腦子的疑惑走出去會客室,在香港我沒有親人,也沒有伴侶,所以一直以來也沒人來探我。
我走進會客室,熟悉的身影已經坐在梳化上,她帶了一包精美包裝的曲奇放在茶几上,還有用紙杯盛著的熱咖啡,我僵住了腳步。
「何千娜…妳…妳…還想怎樣。」我由不得渾身顫抖起來。
「要喝咖啡嗎?還是吃曲奇?」
我搖頭。
「記得嗎?每次見面,我都會說一個故事。」
我的身體完全不受控制,也沒法理解自己會這樣做的原因。只知雙膝突然軟頹地跪下,我彎腰把頭貼在地上:「我求妳…我求妳…把答案告訴我…妳想把我埋在樹裏也好,要我當植物人也好,我想知道答案。」
「把你埋在樹下?哈哈,叔叔你在說什麼?你以為我在那張圖畫上畫的是你嗎?」何千娜從背包裏把圖畫拿出來。
原來,當時警察找不到那張圖畫,就是被她拿走了。
「我畫這張圖畫的時候,我跟你還沒見過面呢,怎麼可能把你畫上去?不過說起來…」何千娜將咖啡拿起,慢慢倒在圖畫的那棵樹上:「叔叔,你上次來得太早了。」
「太…太早?」我。
「現在,樹已經長大了。我今天就會回去,把那張圖畫完成,所以特地來告訴你呢。」
「那到底為什麼?車禍發生的時候,妳只得三歲,單憑母親之前寫的日記,沒可能記得這麼清楚。」
「叔叔,你是心理諮詢師,一定有聽過『超憶症』吧?」
超憶症,指一個人擁有超常的記憶,不需特意回想,便能記住自己一生中所有的個人經歷和事件,就連正常人會忽略的細節,超憶症患者都會記得一清二楚。
英國電視台曾製作過一套叫《無法忘記的男孩》的記錄片,影片中一位叫奧雷利安·海曼的男子,清楚記得自己10年來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跟誰打過招呼,對方穿什麼衣服,都能清楚描述。
「對我來說,這個病是個詛咒。叔叔你說過,一個七歲的小女孩,沒可能有這麼深的怨恨吧?
從意外發生之後的每一天,我都能輕易記住媽媽是怎樣被殺死的,我想忘也忘不掉,這痛苦的記憶會跟著我一輩子,媽媽對爸爸的痛恨,她受到的屈辱,我全部都記得一清二楚。」
(待續)
這麼長還是沒法寫完,大家應該會原諒我吧?
明天就是何千娜視角講述的故事了。
10000讚好,1500分享!
每晚10PM準時連載!
【小孩的畫】會出版在
《如有雷同 實屬不幸》短篇故事集
4月初發貨!
實體書獨家內容:
•妻子視角,解開所有謎團。
•到底誰在說謊呢?
•何千娜出生前,到底發生過什麼事?
•何千娜一個7歲小女孩為何懂得這麼多?
•何立邦與妻子,到底誰比較恐怖?
•心理諮詢師調查結束後的真正結局
•額外5個不幸的短篇故事
購買連結: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W90CbogAA
你有 哪種植物系 人格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翻轉」這個詞算是在「文創」熱潮後另一個熱門關鍵字,不僅政治上要翻轉黨國威權,美學也要翻轉出屬於新一代台灣人的呈現,近年來市政逐漸開放設計師進入施政核心,導入「Design Thinking」到政策規劃的趨勢,我想台灣應該是後來居上成亞洲第一,在中央到地方,每個施政首長都積極作為時,桃園市長 鄭文燦 與 格式 InFormat Design Curating 這一記合作強打《走桃花》,又刷新政治人物與設計展策單位合作的新高度。
.
.
在眷村策展可能不是什麼太新奇的事,而眷村因年久失修,如何讓人走進展區瞬間得到一個全新的世代記憶,考驗策展單位功力。展區以「桃紅、艷青、螢藍」(我擅自取名)分為「走桃花」、「結桃子」、「大桃林」三區,用顏色形塑記憶上的定錨點十分簡單而聰明,也帶給人們對桃園市全新的印象。走進「#走桃花_三分之一桃園」展區時彷彿走進一扇通往自然秘境的任意門,腐土青苔的氣味,閉上眼彷彿能側耳聽見的蟲鳴鳥語,這樣的觀展體驗十分新鮮。或許是策展人格子希望帶著觀展群眾,瞬間移動走一趟覆蓋桃園三分之一土地面積的山林,如同他導覽時說「以後你從桃園機場下飛機,不是趕著要搭機捷去台北,而是要去北橫國家風景區走一趟那結山。」
.
.
這種人與土地的連結也可以在隔壁展區「#結桃子_如果山是一所學校」中看見。其實山林教育在先進國家中已是一個顯學,台灣也有這樣的教育方式,該進步的是家長對傳統科舉教育制度銜接社會的狹窄看法,如果認同孩子的教育能有更多可能,那我們大人應該要能創造出更多對「教育現場」的想像。大自然無疑是一所學校,格式帶著桃園八德大忠國小的師生與花藝師凌宗湧、蛾類研究者吳士緯等人一同走訪桃園「復興三尖」之一的那結山,展開一場3天2夜的自然探險。
人類可以跟山林學習的很多,尤其當你走進盤根錯節的山路,向上仰望樹梢日光、向下撫摸土壤植披,你會徹底感受到台灣作家吳明益所說「與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相較,現代智人在地球上的出現實在太過短暫,我們只是一首長歌裡的四分之一音符,只是一齣舞劇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瞬間。」人類的渺小,應當讓我們都能向任何事物虛心請益。
.
.
展覽的格式上除了讚嘆之外還是讚嘆,我真心認為台灣國內。這種能讓人一踏進展場就瞬間移動至另一個非日常場域的策展單位,目前無人能出其右。此外我想稱讚一個小細節,這次「走桃花」中減少許多文字說明,讓人少了許多逛展的壓力。看過無數場展覽,我對大圖輸出、螢幕看板式那種充滿文字與數據的展覽已經非常無感,看展覽的確會需要閱讀一些脈絡上的東西,但我希望策展單位在講一大堆故事前,請先讓你的展覽形式耳目一新,讓人覺得好玩,等到讓人喜歡後,你再來講故事。
此外,這場展覽為不破壞眷村原有建築量體,利用各種鋁管鐵架從原有空間長出另外一個結構,讚嘆空間設計師 #彭一揚、#李翊勤 功力。搭配的布幕、印刷輸出等,幾乎全是桃園在地工業支援,這種隱藏在展覽背後設計與產業的總力結合,更是讓我刮目相看,讀得出市府與策展團隊上下齊心合力的訊息。
六都中我個人比較沒記憶點的桃園,近年來強化設計的跨界合作, 桃園誌 已可說是台灣地方政府出版印刷物中最強最美,現在又以 #桃園文博會 創造城市設計博覽會新高度,看來其他縣市政府若要仿效舉辦,可能會有一個不矮的門檻需跨越,但在這種良性競爭下,我衷心期待台灣各城市能競相追逐,讓我們逐漸進步成一個以設計立國的國家!
.
.
▬▬▬▬▬▬▬▬▬▬▬▬▬▬▬▬
🅐 走桃花 —— 文化展區
#創造認同,藉由地理地貌(空間)、人文的演變(時間)的梳理,建構一種內觀的城市演化秩序。
▍一種高度|三分之一桃園 ▍
▸ 分區策展人 / 王耀邦( 格子 (Pang Wang) )、 參展人 / 呂忠翰. 吳士緯. 李秉軍. 林暐翔. 凌宗湧 Alfie Lin 花藝生活美學 . 詹偉雄. 陳敏佳
▍一種頻率|多元的桃園之聲 ▍
▸ 分區策展人 / 黃偉倫 Frank Huang . 梁懷志
▍一種共生|桃園的記憶 ▍
▸ 分區策展人 / 方序中
▬▬▬▬▬▬▬▬▬▬▬▬▬▬▬▬
🅑 結桃子 —— 議題展區
#創造機會,藉由文化議題的擾動,媒合地方政府、產業與設計進行未來性的實驗探問。
▍一種回歸|翻轉客家新花布 ▍
▸ 分區策展人 / 劉正堃. 張芝菁、共同策展人 / 齊振涵
▍一種探索|如果山是一所學校 ▍
▸ 分區策展人 / 王耀邦(格子)、參展人 / 呂忠翰. 吳士緯. 李秉軍. 林暐翔. 凌宗湧. 陳子倢(扣扣老師). 陳敏佳
▍一種創新|新芽浪潮 ▍
▸ 分區策展人 / 徐景亭 (GinaMummum Hsu)
▍一種在地|發現!最野桃原味 ▍
▸ 分區策展人 / 郭庭瑋. 王耀邦(格子)、參展人 / 陳志煌
▍一種未來|2020 桃園設計獎 —— 前衛創造 ▍
▸ 分區策展單位 / 前未創造有限公司
▬▬▬▬▬▬▬▬▬▬▬▬▬▬▬▬
🅒 大桃林 —— 體驗展區
#創造體驗,藉由消費性的文化商品與美學引導,讓民眾從生活中感受到五感的文化魅力。
▍大桃林市集 ▍
文化從哪裡來、產業往哪裡去?「大桃林市集」集結在地文化、產業與創意的跨域能量展現,透過五大桃林展售合一的實際體驗,邀請民眾從議題過渡到體驗,結合日常生活、飲食文化,一窺桃園文創產業的多元可能。
▍桃林工作坊 ▍
從「文化」、「設計」、「產業」三個面向切入,結合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各展區主題及內涵,邀請桃園在地產業、客家原民文化職人、藝文工作者、展覽參展人等,為走桃花 RUNNUNG TAOYUAN 客製超過18場系列工作坊,匯聚地方魅力及設計能量,將桃園文化以活的姿態與民眾分享,開創對於桃園的城市品牌印象。
▍桃林講堂 ▍
邀集臺灣各方好手,以文博會著眼議題,從地方到世界、從創意到經濟、從人文到山林,透過對談形式展開交流思辨,引領民眾重新挖掘桃園的多元族群及自然山林,解析地方文博會的前瞻性與經濟力。
Read more|
www.runningtaoyuan.com
#2020桃園文創博覽會
#走桃花RUNNINGTAOYUAN
#分享會走桃花運
▬▬▬▬▬▬▬▬▬▬▬▬▬▬▬▬
▧ 展覽日期|2020/10/31 (六) - 2020/11/8 (日)
▧ 展覽時間|9:00-18:00 每日開放
▧ 展覽地點|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桃園市中壢區龍吉二街155號)
▧ 指導單位|文化部、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
▧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經濟發展局、原住民族行政局、客家事務局、農業局、教育局、青年事務局
▧ 總策展執行|格式設計展策
▧ 總策展人|王耀邦
▧ 分區策展人(按展區排序)|黃偉倫、梁懷志、方序中、劉正堃、張芝菁、徐景亭、郭庭瑋、SyndAvant、地平線文化事業、禾云創意
▧ 參展人(按展區排序)|呂忠翰、吳士緯、李秉軍、林暐翔、凌宗湧、詹偉雄、陳敏佳、齊振涵、陳子倢、陳志煌
▧ 在地合作(按展區排序)|新光紡織 SHINKONG TEXTILE、桃園藝文陣線、和成客家八音團、望見書間、桃園市大忠國小、桃園復興區卡普部落、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洄游創生
▧ 展覽植物景觀統籌設計|CNFlower
▧ 展覽攝影|汪德範
▧ 展覽影像紀錄|叄喜映畫
▧ 展覽行銷短片|dosomething studio、尖蚪映畫
▧ 展覽行銷文案|阿潼
▧ 執行企劃|陳瑞淩、許瑄芮、熊品勛、王昱惟、陳映璇
▧ 視覺設計|鄒昀達、劉子琳、楊順志
▧ 空間設計|彭一揚、李翊勤
▧ 行銷暨公關統籌|胡蘭玉
▧ 展務營運|翁熒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