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時候,我覺得和泰國人一同共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咱們先撇除工作效率這回事啊~~)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要到泰國工作 = 泰語要很好
但其實,我的郵件都是英文,業務報告也是英文🅰️🅱️
(命運捉人,想當初我會念日文系,就是討厭英文啊!!!!!😭)
雖然說是英文,但並不會要求你的文法一定要多正確、使用多麼困難的單字,只要大家能夠互通意思,讓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即可。
也因為這樣,常發生初次合作的泰國人透過郵件或Line和我用英文打了老半天,後來才發現我其實能夠用泰語溝通時,然後相當驚訝😂
但這並不是要說自己有多麼厲害的語言天賦,相反地,我覺得這完全歸功於泰國人的友善和包容力。
依稀記得初學泰語的我,僅是說了一句 sà-wàt-dee-ka (泰文你好),泰國人都會很浮誇地讚美,讓人莫名信心爆棚啊😆
如果你曾到泰國旅遊、或是你也正在學習泰語的路上,應該懂我在說什麼吧🤣
#我是一個台灣女孩現在在泰國工作
#這是一個分享在泰國故事的粉專
#但是一堆人跑來問我感情問題和代購
#大家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圖文不符是常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另外,講講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問題,英女王在位六十三年二百多日,超過了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長的君主。其實也有幾位君主在位時間也很長的。伊利沙伯一世也在位五十年左右、亨利八世也在位四十多年。伊利沙伯二世和維多利亞很不同。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人口比現在英女王多很多,當時承認英女王為君主的地...
依稀記得相反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暮光之城:午夜陽光 Midnight Sun》
By Mr.V
首先V必須坦承:本身絕對不是這系列的書迷
曾經試著閱讀,但讀到《蝕》便放棄了
依稀記得當時束之高閣的緣由除了厚度外
便是作者用過多的形容讓貝拉成為一位可以和吸血鬼比較的煩悶人類
言歸正傳,這本的厚度是系列中的第一名
但閱讀起來卻絲毫不會乏味
也許是作者的寫作進步,抑或對於回憶的好奇使然
無論如何能夠斷定的事情是愛德華的個性更加的立體
以及充滿了人性的道德拉扯——諷刺的點他還是一位吸血鬼
看著愛德華一再的告誡自己,越靠近女孩的性命就越危險
但愛情的驟降讓他無法輕易的抗拒
縱使他不停地警告、暗示,甚至迴避,命運依舊沒有解開彼此的羈絆
在這過程中可以認同由吸血鬼視角的各種擔憂、渴求和孤寂
他的愛若要永存,勢必要先捨去性命
但私自地剝奪對方活著的權利
這樣的自私對於一段感情太過龐大也太過高昂
透過愛德華的角度,他緊握手中的石榴子
想要他的冥后吞下卻又不願她因此捨棄璀璨的天日
所謂的真愛難道不就是以對方的快樂視為優先嗎?
即使整本書不停看著愛德華猶豫、惱怒,甚至悔恨自身的存在
但都在證明這段情感的真實以及強烈
這次再也不是什麼可笑的少女情懷,沒有什麼夢幻的粉紅泡泡
只有酷似鮮血的現實與猶如毒藥般的果實
閱讀的同時也慢慢地回憶當初閱讀《暮光之城》的感受
基於一位重新回溯自己不是很喜愛《暮光之城》的讀者而言
這本續集翻轉了起先乏味的愛情奇幻故事,並帶來一層晦暗的面紗
說明這段看似神仙眷侶的愛情中,有更多的情緒起伏和跌宕
層次性的述說愛上綿羊的獅子是怎麼對抗與生俱來的天性
V也盡量有用公平的角度去評斷,沒有特別喜愛也沒有特別厭惡
但至少對於那些閱讀過這系列且深愛的書友來說
這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作品,不過如果期待一昧的甜言蜜語那最好三思
反之,如果是讀完《暮光之城》後覺得人物、故事和角色過於平面
這本續作或許可以視為一個機會——踏入那迷人且幽暗的世界
----------~分隔線~----------
書名:暮光之城:午夜陽光 Midnight Sun
作者:史蒂芬妮.梅爾 Stephenie Meyer
譯者:甘鎮隴
出版社:尖端出版
粉絲專頁:尖端EYE書坊
出版日期:2021年1月29日
有三件事我很確定:
第一、貝拉是我唯一聽不到心聲的人
第二、出於天性,我渴望喝她的血
第三、面對她,我彷彿上癮般無法自拔……
愛德華在十七歲時成為吸血鬼,之後又活了近百年,可謂在年輕帥氣的外表裡,住了一個老靈魂。也因此,面對近百年來第一個愛上的女孩,內心裡有著喜悅,喜悅之餘又覺得身為吸血鬼的自己不配得到這麼美好的女孩;雖然這麼擔心著,愛德華卻怎麼樣都無法從貝拉身邊離開,選擇了一次又一次的替自己找理由待在貝拉身邊。
對貝拉來說,愛德華之於她,就如同石榴之於冥界王后波瑟芬妮。美味、誘人,她想一口吃下,也做好一旦吃下便身不由己的心理準備。
對愛德華來說,貝拉之於他,就如同冥界王后波瑟芬妮之於冥王。他千方百計想留下她,卻又因為強烈的道德感而不想改變貝拉的命運。
然而愛德華控制不住對貝拉的好,彷彿餵她吃下一顆又一顆的石榴籽,兩人的未來終將往失控的方向走去……
我看得出來愛上貝拉多麼容易,那會像墜入愛河般毫不費力。不允許自己愛上她,則是墜入的相反,就像以凡人之力費勁地爬上峭壁。——愛德華.庫倫
依稀記得相反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 朱宥勳對《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的精闢分享與推薦~~~
📣📣📣📣
楊双子 是我認識最像柯南的人。我不是指偵探的部分,雖然她在搜羅文獻、考訂歷史的時候,確實有名偵探的風采。我指的是,她的技能。比如一夥人聚在一起吃烤雞的時候,你會看到她默默就把整隻雞分切乾淨,游刃有餘。席間要是有人驚訝,她就會淡淡說:
「我以前在雞排店工作過。」
類似的場景很多。我依稀記得,跟她沾上邊的關鍵字,就至少有:飯店管理顧問公司、西點麵包店、簽賭站、言情小說⋯⋯有些經驗甚至無法以職業定義,比如她差點在她爸爸面前溺死,只因為爸爸覺得「你會游泳了,你可以的」;或者她在農田裡玩,玩著玩著就掉到半層樓高的陷坑裡;或者小時候玩鬼抓人,不知為何玩的是閉眼抓人的版本,她就真的,閉著眼睛四處撞頭。
就是這點跟柯南一樣。柯南以一介高中生之姿,會踢足球能開車開船開飛機還會開槍。有人驚訝,柯南就會說:這是我爸在夏威夷教我的。
楊双子沒有去過夏威夷。讀了《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你就會明白,她幼年的生活就是夏威夷。
以我一個在教師家庭長大的貧乏中產階級眼光來看,我的感想就是「這樣養,還能活著真是太好了」。
在眾多經驗中,最最難以定義的,當然就是「双子」的另一半,妹妹「若暉」的故事了。如果是楊双子的讀者,想必對若慈、若暉的羈絆不陌生——才怪。我本來也是這麼以為的,我們常常聽若慈私下聊起啊,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嗎?然而一讀《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便知生命經驗之深度,實在不是幾言數語可以承載的。
如果要整理《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的結構,我會建議這樣理解:
首先,〈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這個單篇,單獨形成一個單元。這是全書風格最「濃」、最接近「文學獎散文」的一篇。相較於後續各篇,它的視角比較疏離——最初,這或許是為了參賽,但放入書中之後,卻成為鳥瞰式的「遠景」。在這篇文章裡,所有喜悲都還沒發生,但也都準備好發生了。
接著,從第二篇〈你們有心電感應嗎?〉一直到第十一篇〈肉身使用期限〉,是全書的血肉之所在。我們的視角,會逐漸從童年混亂的家庭關係,漸漸聚焦到「双子」的姊妹情誼之上。情緒上來說,是一個從微笑到痛哭的過程。前半所有甜美的、溫柔的、可愛的細節,全都將在若暉癌症病逝之後,成為火烙的刻痕。
如果可以側錄我讀此書的臉孔變化,應該真的就是「表情漸漸母湯」。前面我看到楊双子以「職務代理人」妙喻來來去去的父母;看到雙胞胎兩人騎車出去,忘了帶駕照還可以拿另一人的矇混過關,實在很難不讓嘴角上揚。
但到中段,開始各種描寫貧窮之細節時,大約就有點緊張
了——比如兩人決定去中國旅行,那時正是「千島湖事件」沒多久,親戚擔心兩個女生去會有危險,但她們擔心的卻是「會不會被詐騙」,三分之二的存款可比中國強盜的威脅可怕。(順帶一提,我覺得中段某幾篇,那才是真正的「窮中談吃」,那不是沒上班過一日的人可以想像出來的)
而至後段,疾病與死亡步步進逼,任何人看了大概都要揪心斂容。比如楊双子寫若暉癌症,要吃「花生皮」來補血一段,簡直錐心刺骨。不是外面的硬殼,也不是裡面的花生仁,是依附在中間的那層紅色薄膜。我甚至不知道該不該說⋯⋯這簡直是命運殘忍的隱喻,那麼薄、那麼柔弱易碎的一層生機。我想到小時候讀過民間傳說,講落花生的薄膜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有人徒手去挖,手指挖破的血液染紅土壤,染紅花生。就是這個痛感。
讀到這裡,你才會知道,原來前面所有「姊姊的經驗」,都是楊双子試圖逼近「妹妹的經驗」之嘗試。比如〈肉身使用期限〉這段,楊双子講到自己幼時的溺水經驗,竟然連結到若暉的臨終,每一行的轉折都是銳角:
—-
真是差一點就死掉。
沒有人生走馬燈,沒有瀕死體驗。上岸以後才後怕,要是我讓若暉眼睜睜看著我死掉呢?那未免太殘酷了。
孰料後來人生際遇卻相反。
居家安寧期間,若暉的手指式血氧計數一日一日探底,呼吸困難如身處高山,如身處深海。有人說,肺轉移的死亡,就像溺水之死。
我與若暉交換了關於溺水的理解,是嗎?那像溺水嗎?
若暉沒有經驗過溺水,我沒有經驗過肺轉移,無從導出共識。
倒是有個結論。
若暉說:「你以後不要去水邊了。」
—-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不要去水邊」,但那人已在水一方了。如果是小說,我很可以一行行分析,告訴你這幾行簡單的字,蘊藏了多不簡單的情緒。
但它不是小說。
如果你讀到這裡,那就可以準備進入第十二篇〈真的不說了,晚安囉〉。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全書的「結局」,它的前半部用一趟「巡禮」收攏了前面十一篇提到的所有故事。若暉在生命最後階段要求回老家看看,於是楊双子的筆就帶我們「看」了老家所有的細節,所有微小的變遷,曾經發生在那裡的事。這段文字冷靜到近乎冷酷,但你會知道,那是因為情感如潮,不能給任何一點缺口,否則就將土崩水潰。
而在本文後段,楊双子說起了雙胞胎的「聊天」——她們住在一起,半夜時總是不斷聊天,誰也捨不得先睡。每每都要跟彼此說晚安,講「真的不說了」,但沒隔幾秒又忍不住開口:「對了,我剛才想到啊——」
現在,對話真的必須終止了。
由此來看,全書的最後一篇〈這是文學少女的想像〉,雖然看似調性大異於前十二篇,卻在這個脈絡下有了別的意義。〈這是文學少女的想像〉是楊双子在《幼獅文藝》的專欄文章集結,表面上是其文學思考的闡述(如果有人要寫楊双子的論文,一定會瘋狂引用這段的),最值得注意的卻是其形式——這是一場虛擬的「雙胞胎對話」。這是一場永遠不可能成真,但卻又「真的有可能這樣吧」的雙胞胎對話。
楊双子沒有讓《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停在「真的不說了」。生命已經說了晚安,此夜仍然漫長,但不讓世界就這麼崩然睡去的小說家,猶然能夠以虛構延續對話、以虛構贖回時間。文學沒辦法逆轉生命,但是文學卻能成為寄寓生命的一種方式,永遠持守住「生命原點的正中央」。
依稀記得相反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另外,講講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問題,英女王在位六十三年二百多日,超過了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長的君主。其實也有幾位君主在位時間也很長的。伊利沙伯一世也在位五十年左右、亨利八世也在位四十多年。伊利沙伯二世和維多利亞很不同。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的人口比現在英女王多很多,當時承認英女王為君主的地方還有澳洲、加拿大和紐西蘭。只差一個地方,也相差很遠,就是印度。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兼任Emperor of India,但去到伊利沙伯二世的爸爸已沒有了這個銜頭。
維多利亞女自從1862年便做了寡婦,沒有出來見人,直至最後幾年。但她是prince albert 所生的子女是雄霸了大半個歐洲王室。第一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德國王室還是俄國王室都是她的外孫。但很多人不知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她大約五呎高,有種半侏儒的感覺,而她也很黑。相反伊利沙伯二世是相當美麗,她也是身形嬌小的。1952年,她登基的時候,那時有巡遊,我那時去灣仔樓上上去看,我那時只得三歲,所以我只是依稀記得,當時還有紀念品派的。
這個紀錄若以世界王室來講,中國皇帝職位上最長的是康熙,六十一年,但乾隆其實是長一點,他做了六十年便退位,再做了三年兩個月的太上皇。但以世界來講,有人做了八十多年,埃塞俄比亞的君主做了八十年。日皇裕仁也做了七八十年。法國路易十四也做了七八十年。英女王利沙伯二世死後,英國王室還會存在。因為他兒子查理斯是不太得人心,他會不會給廢除。我讀書時問過我老師英國為何要保留王室,他是英國工黨人,他只有一個答案是合理的,就是吸引遊客。儀仗和白金漢宮也是旅遊景點,他同時也是一個容易凝聚情緒,令人覺得國家有個效忠對象。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