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頭條一寶 2.0:
許多男人在網路上肆意發表不負責任的厭女留言,其實就是一種在網路世界對女性施加暴力的表現。
這些人總是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些惡毒的話來攻擊女人,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網路世界也是如此。
多一點同理心,不要讓自己成為殺人兇手。
#厭女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377834316289&id=178614532992620
你有聽過「厭女」嗎?
在父權制度下,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程度的厭女,一起來認識。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9722819881791&id=178614532992620
仇女懶人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522111729508&id=633434507
INCEL厭女的發言,其實是年輕世代男性對於這個社會單一陽剛特質憤怒的表現,性別平等運動不斷強調多元與尊重的當下,獵豔文化卻還是用單一標準在強調男性的價值時;新一代的男性一方面開始有了系統性的教育在推動性別平等,另一方面卻依舊被傳統「男子氣概」的方式束縛住,在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挫折下,最後才演變成了無法挽回的暴力行動。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79
那些失意男性在網路大肆發表恐同、厭女、種族主義、仇恨穆斯林、黑人等言論。到了現實,開卡車撞人、毆打辱罵少數族裔等等,對弱勢的仇恨在現實上可是會表現出來的。
若在坐視不管,這些人真的很有可能在現實上殺人或打人罵人。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frankchen111/posts/1969686086388385…
從黃安要陪蔡英文睡,到這兩位垃圾公開討論別人是否為處女,蔡英文的女性身分讓她必須承受各種性羞辱,我們從未聽過誰用“睡”陳水扁或馬英九來羞辱他們。
https://t.co/sekLWkSz7f
https://twitter.com/bee_hsu/status/996975331075543040?s=19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94184…
制裁「壞女人」的方式很多。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溫和的提醒」,像是說教、揶揄、嘲笑;到比較「直接的手段」,像是羞辱、醜化、譴責、公審,甚至訴諸暴力、脅迫、性騷擾、性侵害。
https://www.plurk.com/m/p/mtv07t
「仇恨言論說出的當下便確認了誰該來接收。它本身並不描述任何傷害,更不是在說完後產生傷害的後果。說出仇恨言論本身就執行了傷害,它確認了社會中哪些人是比較低等的。」
Judith Butler,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1997。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從來不是「開玩笑」而已,無論是非自願性處男對俊男美女的叫囂,或是針對女權、針對男同志的嘲諷,文字會傷人,而敘述久了、多了,傷人的就可能不只是文字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28657161164&id=663261163
「因為交不到女朋友就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會怎麼對待他的另一半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1647660917497&id=100002168395737
那些塑造或好玩跟風仇女風氣的人其實全部都是共犯
因為他們散播女生就是母豬下賤活該被殺的觀念
根本邪惡源頭
這世界是很多智障的
他們會打從心裡相信這種觀念
然後付諸行動
https://twitter.com/SaloNyx/status/1008626234287255552?s=19
有些暴力是孤絕至極的產物。
情/殺:「情感」不是暴力的動機,控制才是
https://sosreader.com/…/@h…/article/5a8ea384eceaedde8df7ddec
白黴菌:滑ㄌ五分鐘臉書:
社會新聞三寶年輕男人中年男人老男人的新聞:
【年輕男人因女方不是處女,將她分屍後畏罪自殺。】
【中年男人因覺得妹妹過太好,他過不好,持刀到妹妹工作的牙醫診所,卻找不到妹妹,便砍王姓醫師和二位護理師洩恨。王醫師死亡。】
【老男人因拿不到妻子千萬房產,分屍離婚妻子死不認罪】
留言替兇手辯稱男人因有精神疾病或邊緣型人格才會殺人,一定有苦衷。女方一定有錯才引發殺機。怪女人怪法官怪廢死。
關於女人的新聞:
【美國愛荷華州即將通過全國最嚴格墮胎法,一有心跳則不可墮胎】
【愛爾蘭墮胎合法通過新聞底下:『墮胎的女人是屠夫冷血殺人!』】
以後會持續提醒這些事。
每天發生不缺題材。
仇女社會會繼續包容這些死巨嬰,放任男性巨嬰們到處傷害他人,最後怪女人同性戀性少數司法身上。
#巨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6273802409043&id=100000793172163
[ 到底是誰比較猥褻?]
最近在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吳曉樂的書《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十幾篇散文,文字如手術刀般銳利,安靜劃開人際關係的層層肌理,綻開藏在底下是化膿、是發炎、是僵硬的血肉斷面,一目瞭然地觸目驚心。其中一篇《習得復忘掉》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吳曉樂提起,為什麼現在關於女生的文章寫來寫去,都脫不了「愛自己」這三個既空泛又深刻的字?不是因為濫情,而是因為在一個厭女社會,許多女生都太善於厭惡自己。
我們討厭比自己美的,恥笑比自己醜的,嫌那些貞潔女子做作或不解風情,罵那些情人成群的女人浪蕩婊子。不只男人罵女人,女人也糾察隊般彼此監視導正,「揪出壞女人」成為史上合作度最高的的全民運動,我們生了一種來源不明的病,和其他女人相處時,不再像小時候與表姐妹或鄰居女兒們遊戲時,那樣單純地只想與對方好,而是在一次次接觸時,首先得檢視一遍對方的妝容外表、言行舉止、戀愛歷史,定位好後,才能決定自己的應對方式。
/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
https://urbananimalsabby.com/…/but-its-really-not-for-me-b…/
/
吳曉樂寫到,有一次一群好友出遊,晚上在飯店房間玩真心話大冒險。一個女孩被指定分享「夢魘」,女孩說,青春期時,在家裡舒服,歪歪斜斜地躺在沙發上,腿開開的。沒想到媽媽到客廳看見後,竟然說:「妳腿這麼開,是想要男人了嗎?」這句既惡毒又猥褻的話,從此陰魂不散地跟著女孩,後來無論在哪個場合,她都膽戰心驚地注意自己腿是否關緊了。
既惡毒又猥褻。這樣質地的話,女生們都聽過了無數次直至習以為常,從父母口中、從異性男友口中、從不認識的人口中噴濺出來,將妳刺傷,還對自己柔軟纖細的血肉感到羞恥可憎。
有一陣子,我男友剛從國外回台灣,租屋的事情出了點差錯,只好暫居在我家一個禮拜。
一天早上,我到浴室去刷牙,不過多久,男友也睡眼惺忪地出現在浴室裡,我們沒多想什麼,就站在一起刷牙。刷完後,我先走出去,見到我爸坐在客廳沙發上一臉殺氣騰騰,我還來不及意會過什麼,他突然整張臉猙獰起來,指著我的鼻子用整棟公寓都聽得見的聲音吼道:「蕩婦!」
被罵的當下,我還搞不清楚狀況,後來拼拼湊湊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爸顧忌我與男友孤男寡女在浴室,不知道是在幹什麼。我想笑也不是想哭也不是,難道他以為我與男友會在早上八點多,家人都在客廳,我們還半睡半醒的狀態中,抓緊兩分鐘打個一炮?
那句「蕩婦」,對在場人士有殺雞儆猴的意圖,是罵給我聽,是罵給我男友聽,是罵給我媽聽,是罵給我妹聽,也是罵給他自己聽。
也有不少次,我只要穿著無袖背心或低胸上衣去阿嬤家,阿嬤便會一臉不悅,最後她總是忍不住,開始對我諄諄教誨,說女孩子不要穿這麼露,「露到奶頭都給別人看了」「端莊氣質不是很好嗎?」「男人才喜歡那一款的。」
我每次聽了總是笑笑,我外婆對我很好,但時代不同,人年紀也大了,很多觀念上的事情我不願去和她爭辯,但聽了心裡難免還是不舒服。
又有一次,我在臉書上隨意瀏覽,突然在某個知名女網紅的貼文底下,看到有人留言:「死婊子裝模作樣」,讓我吃驚的是,留言的人竟然是一個我認識的男性友人。這男的平常人緣很好,形象開朗熱情,讓我那當下很難把網路上留言的「他」連結在一起。有點像目睹變態殺人魔移去了臉上微笑面具的那一刻,我起一陣雞皮疙瘩。
「妳腿這麼開,是想要男人了嗎?」「蕩婦!破麻!」「露到奶頭都給別人看了。」...... 這許許多多的話,羞辱女人的話,當真是既惡毒又猥褻。但說這些話的人就是「邪惡」嗎?對於這點我的想法趨近漢娜鄂蘭「惡之平庸」( Banality of Evil)觀念,很多邪惡的作為並非源自極端而純粹的「惡」,而是源於人類本身的平庸、盲目從眾、缺少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能力。
我並未因為家人對我一次又一次的蕩婦羞辱,而對他們產生怨懟,只是受的傷是真的,對自己的身體與性慾產生厭惡,也是真的。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惡毒與猥褻」的話語,竟然常常被視而不見。
當我們聽到一個媽媽對女兒說,「妳腿張這麼開,是想要男人了嗎?」大部分人當下的直覺反應,並不是對這言語的粗俗,以及背後觀念的扭曲感到驚訝與厭惡,而是對這句話所批評的女性產生厭惡,而這樣的反應,也包括身為女人的我們自己。
這類蕩婦羞辱的語句,多半含有猥褻的成分,女人內心那股噁心感,會不會就是經年累月被言語猥褻後的創傷沈積?但我們相信家人不可能以任何形式「猥褻」自己,也無法徹底理解他人無來由的攻擊,所以將那股被猥褻的不舒服轉化,成了檢討自己的羞恥感?
究竟是誰猥褻?是穿著短裙的女人,還是罵女兒腿張開是在想男人的母親?是情人眾多的女人,還是罵女兒「婊子」的父親?是濃妝豔抹的女人,還是在網路上用惡毒字眼罵根本不認識的女人的網民?有時候,覺得這個世界簡直本末倒置到可怕。
長大有一部分,就是學會忘掉成長過程中,不小心學起來的「壞東西」。習得復忘掉。像這樣全民彼此監督、擔心受到非議、只好修剪自我、膽戰心驚過活的日子,實在是太傷神了。如吳曉樂所說,真想回到小時候的狀態,那時候和其他女孩們玩在一起,什麼都不想,只是專心在眼前的遊戲上,玩得意猶未盡,只希望明天後天還有以後的每天,都能繼續跟她們玩在一起。
Photo via: Unsplash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吳曉樂 #書 #厭女 #少女A
大塊文化 #網路與書出版
「依 必 朗 黴菌」的推薦目錄: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Qo'eat蔻食 王美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依必朗消毒藥水寵物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 藥局查詢指南 的評價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貓咪的黴菌到底該怎麼治療好阿>"<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沙威隆黴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沙威隆黴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依 必 朗 黴菌 在 咪將塔伊達- 1.主人和貓不在的時候,關緊主人房門窗,打開 ... 的評價
依 必 朗 黴菌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卡爾維諾:月亮的女兒們】
如標題,這次分享的是卡爾維諾的短篇〈月亮的女兒們〉。
這部短篇小說,描述一個喜新厭舊的城市在即將把月亮也廢棄時出現很多女孩一路救起月亮並反撲了城市的的故事。
咳,好吧上面這段描述有點長,總之是個奇幻的、頗有深意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吧。
-
月亮的女兒們 / 卡爾維諾
地球最初並沒有表層大氣作為保護層,暴露於無休無止的隕石撞擊和太陽輻射的侵蝕之中。據康奈爾大學湯瑪斯·葛得教授所說,月球表面的岩石在與隕石粒子的磨擦過程裡被研成粉末。而根據芝加哥大學格拉德·凱柏教授的說法,從月球岩漿散逸出來的氣體可能曾使這個地球的衛星變得輕盈而多孔,有如一塊浮石。
「月亮是個老傢伙,」他表示同意,「滿臉都是坑洞,傷痕累累。它裸露著身體在宇宙中運轉,就像一條被啃光的骨頭,身上的肉被侵蝕殆盡。但這樣的事情不是頭一回發生了。我記得,有許多月亮比這個更為年邁,也更為殘破。我曾目睹這些月亮的一生,目睹他們的誕生,運轉和死亡:一個被飛射而來的星星穿刺而亡,另一個死於它上面的所有火山口發生大爆炸,還有一個身上滲出瞬間揮發的琥珀色汗珠,然後渾身覆蓋了淡綠色的雲團,爾後收縮成一扇乾燥而多孔的貝殼。」
當一個月亮死去的時候,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難以描述的,但我嘗試用還記得的最後一個例子來談談。在經歷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地球已經多少有點我們現在的樣子;換言之,它已進入一個轎車比鞋底淘汰得更快的時代。與現今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生物生產、購買、銷售各樣商品,城市的璀璨覆蓋了所有大陸。這些城市的發展類似于我們今時今日的相同地點,不過大陸的形狀有所不同。那會兒甚至也有一個紐約市,相似於你們都熟悉的紐約,但它更顯新,應該說,更充溢著各種新產品——它如同一個全新的牙刷,它的曼哈頓區向外伸展著,上面閃閃發光的摩天大廈就像那尼龍質地的刷毛一般
在這個世界,每一樣物件只要有一點點損壞或變舊,亦即在出現第一處壓痕或者汙跡時,便會遭到丟棄,並且一件嶄新而完美的替代品會取而代之——只有一個錯漏,一個陰影:月亮。它裸露著身體,歷經侵蝕地行走於天際,黯淡無光,越發與這裡地上的世界背道而馳,是過氣物品中的漏網之魚。
古老的表述,像「盈滿之月」啦,「半月」啦,「下弦月」啦,依然在延用,但事實上已經變成一種修辭手段:我們怎麼能夠說一個佈滿劃痕和坑洞,並且看上去像就要伴隨著一場碎石雨墜落到我們頭上的東西「盈滿」呢?更不要說漸晦之時的月亮了!它十足一塊被一點點啃掉的乳酪外皮,而那月朔之時總是在我們預期不到的時候到來。在每一期新月之夜,我們都疑惑他會否再度出現(還是我們期望它就此消失而去?),而當它真的再度出現,並且變得越來越像一把缺齒的梳子時,我們不由打個寒顫,側目而不視之。
這是個壓抑的情景。我們離開人群,挎著包包,從日夜開放的百貨公司出來,看見在摩天大廈上架設得越來越高的霓虹燈告知我們,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產品發售,我們突然之間見到它蒼白的身影在炫目的燈光之中緩慢而病態地移動著——一種想法便縈繞於我們腦間無法被驅散:我們所買的每一件新貨,每一個產品,都會相似地變舊,破損,褪色;我們還損失了外出購物和瘋狂工作的熱誠——一種對工商業不無影響的損失。
正是如此,我們開始考慮如何處置這個有害無益的衛星。它毫無貢獻,只是一艘無用的棄船。當它變輕之時,它的軌道會開始偏向地球:沒有其他什麼東西比它更危險了。隨著它的逼近,它的運轉週期越來越慢;我們不能再計算出月相。甚至乎連曆法,這月份更替的節奏,也變成只是一項例行公事;月亮一瘸一瘸地向前移動,仿佛它就要準備崩潰。
在這些月亮低懸的夜晚,性情變得更為躁動的人們開始舉止異常。總有一個夢遊者沿著摩天大樓的扶手緩慢向上爬,伸出雙手想要搆到月亮,或是一個變狼幻想症病人,在時代廣場的中心放聲狂嘯,又或者是一個縱火狂放火燒碼頭倉庫。如今這些都已經是尋常事,不再吸引好事者聚集圍觀。但當我看見一個少女完全赤裸地坐在中央公園的長凳上時,我還是不得不停了下來。
甚至在我遇見她之前,我便有種感覺,某樣神秘的事情將會發生。當我開著敞蓬跑車經過中央公園時,我感到自己正沐浴在一道閃爍著的光之中,就像螢光燈泡在達到穩定之前放射出的一閃一閃的鉛色亮光。我周遭的景色就如同一個陷入月球火山口的花園一般。那個一絲不掛的女孩,坐在一個反射著單薄月光的池塘旁邊。我刹住車。我想是在一秒之間我留意到了她。我走出車向她跑去,但一下子又停下來。我並不知道她的身份;我只是感覺到,我得趕緊為她做點事兒。
所有東西都散落在那張長凳周圍:她的衣服,一隻長襪和一隻鞋子在這兒,另一隻襪子與另一隻鞋子卻在那兒,她的耳環,她的項鍊,她的手鐲,錢包,裡面的東西從大大的口子漏出來的購物袋,還有數不盡的小包和小物件,仿佛她在一次大手筆瘋狂購物後的回家路上,突然聽到某種東西召喚她的聲音,然後扔掉所有東西,發覺必須把自己從所有將其束縛於地球的客體和符號中解放出來,而現在她正等待著被帶上月球去。
「發生什麼事了?」我結結巴巴地說,「有什麼我能幫助你的嗎?」
「幫助?」她朝上注視著我問道,「所有人都愛莫能助。所有人都無能為力。」很明顯,她說的話並非關於她自己,而是關於月亮。
月亮在我們之上,呈現一個中間突出的形狀,一副就要壓下來的樣子,如同一個破損的屋頂,佈滿芝士磨板上的那種坑孔。就在這一刻,動物園裡的動物開始嗥叫起來。
「到此為止了嗎?」我機械地問道,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她回答道:「剛開始呢。」或者是類似的其他說話(她說話時幾乎沒有張開嘴唇。)
「你想說什麼?是說這是結局的開始,還是其他別的什麼事情正要開始?」
她站起來,走過草地。她有一頭銅紅色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她是那麼的弱質纖纖,以使我覺得有需要以某種方式去守著她,保護她。我把手伸過去,準備若是她倒下來或者接近什麼可能會傷害到她的東西時抓住她。但我不敢用手碰到她,總是和她的皮膚保持幾釐米的距離。在我跟著她穿過花園的一路上,我發覺她的動作和我十分相似,即是,她也在盡力保護著某樣易碎的東西,某樣容易掉到地上,摔成碎片的東西——因此需要這樣子將這件東西帶到一個可以把它輕輕安置下來的地方——某樣她不能夠碰到,只能夠用手勢指出的東西:月亮。
月亮仿似迷了路一樣。它偏離了軌道,再也不知何去何從;它任自己如一片枯葉般飄零。有時候它突然出現,垂直墜向地球,在另一些時候,則以螺旋之勢打著圈兒下降,還有些時候,它看上去就像漂流著一樣。它正在變輕,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有一瞬間,它看似就要撞向廣場飯店,但其實它滑入了兩座摩天大樓之間的防火走廊,從哈德遜河的方向消失而去。短暫時間過後它再度出現在城市的另一邊,突然從一朵雲彩之後竄出,以灰白色的月光灑照著黑人住宅區和東河,然後,它似乎被一股強風吹颳到,滾向了布朗科斯區。
「在那兒!」我喊出來,「在那兒——它停下來了!」
「它不能停下來!」少女驚叫道,裸露身體,赤著腳板地跑出草地。
「你要去哪裡呀?你不能這樣子周圍走!快停下來!喂,我在跟你說話啊!你叫什麼名字?」
她喊出一個像是戴安娜或者狄安娜的名字,也可能是一聲祈禱。然後她就消失不見了。為了跟上她,我鑽進汽車,沿著中央公園的快車道搜尋。
車燈的光線照亮了籬笆,山丘,石塔,但那少女,戴安娜,卻無跡可尋。如今我已走得太遠了:我必定已經略過她了。我轉頭照原路駛去。一把聲音在我身後說:「不,就是那頭,繼續追!」
坐在車後座的正是那位赤裸的少女。她正直指著月亮。
我想叫她下車,解釋我不能這個樣子載著她大模大樣地在城市裡開車,但我不敢叫她分神。她正專心致志,以防那時隱時現的輝光從視線逃走。但不管怎麼樣——這更為詭異——似乎沒有路人留意這個坐在我車子後座的女性幻影。
我們駛過一條連接曼哈頓和主城的大橋。現在我們走在一條多車道高速公路上。其他車就走在我們旁邊。我兩眼直直地盯著前方,害怕我倆的行徑所必然引起的來自周圍車輛那兒的譁然大笑和說三道四。但當有一輛轎車超過我時,我驚訝得幾乎要把車開出馬路:一個全裸的少女蜷伏在車頂,頭髮隨風飄揚。一刹那間,我以為我的乘客從一輛開足馬力的轎車跳上了另一輛;但我只稍微轉過臉去便看見戴安娜的雙膝仍在那兒,與我鼻子持平的位置。她的身體不是在我眼前唯一的奪目之軀,我見到少女隨處都是,用各種最怪異的姿勢伸展著身體,緊貼著賓士的汽車天線,車門,或者擋泥板。她們金色或黑色的秀髮,和她們裸露的皮膚發出的粉色或小麥色光澤形成鮮明對比。每一輛車上都有一名這種謎之女乘客,全都身體往前靠,催促她們的司機追趕月亮。
她們受到瀕危之月的召喚——我敢肯定。那兒有多少這樣的少女呢?越來越多的車子載著月之少女從城市的各個城區匯合於似乎停止不動的月亮之下的地方,聚集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和道路交界。在城市的邊緣,我們發覺來到了一個廢車停置場前面。
道路消失於一片有著小型的山谷、山脊、山丘和山峰的地方,但造就這種崎嶇地勢的並非這裡的原始地形,而是那些一層層被扔掉的商品:消費至上的城市用過的東西,為了享受到使用新商品的快樂便將其拋諸腦後,讓它們在積聚二手貨的鄰居這兒壽終正寢。
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積,破冰箱壘成的堆阜,生活雜誌黃頁以及廢棄燈泡遍佈於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月亮現身於這個狼藉腐爛的王國之上,一片片變形廢舊金屬垃圾鼓起上升,猶如被洶湧的潮水沖起。老朽的月亮和那片如同焊上了一塊各類殘骸的混成物的地表十分相像;廢舊金屬的山脈變成首尾相接的一條鏈,就像一座露天圓形劇場,形狀就跟一個隕石坑或月海如出一轍。月亮懸掛在這片空間之上。行星和它的衛星就如同對方的鏡像一般運轉。
我們的車子停下來了。沒有什麼比車的墳墓更讓汽車怯懦了。戴安娜下了車,其他所有的戴安娜也一樣。但現在她們身上的能量好像在減弱:她們邁著猶豫不決的步伐,似乎她們發覺自己置身於那些廢銅爛鐵之中,就驀然意識到自己全身一絲不掛;許多少女抱著雙臂擋著乳房,就好似受涼而打著顫一樣。與此同時,她們散開來,爬上廢棄物的山脈,爬下來進入那露天圓形劇場,在中心排成一個巨大的圈。然後她們全都高高舉起雙手。
月亮動了起來,就像受到她們手勢的影響。在一霎那間它似乎恢復了能量,再度爬起來。站成圈子的少女雙手向外伸展,臉和乳房朝著月亮。這是月亮向她們要求的嗎?它需要她們把自己撐回天空?我沒有時間去細想這問題。在那非常時刻,起重吊車粉墨登場了。
這台起重機由權威設計及製造,特別用作除去那不美觀的累贅,淨化蒼穹。這是一輛加裝了一條高高舉起,蟹鉗一般的吊臂的推土機。履帶運轉,吊車前行,穩夯有力,有如螃蟹;等它到達施工地點,似乎變得更是穩當了,底盤緊貼地面。吊臂快速旋轉,起重車把它的爪子伸向天空:一輛有一條這麼長吊臂的起重吊車能被造出來,實在讓人難以置信。吊臂上的鏟斗張開,露出利齒;現在,與其說像一隻蟹鉗,不如說它更像一張鯊魚的大嘴。月亮就在那兒。它顫抖著身體,好像想要逃跑,但起重車似乎帶有磁力:正如我們所見,月亮像被吸住了,落到起重車的爪子上。伴隨著一陣乾澀的響聲——「咵!」——鏟斗的雙頜閉上了。在一瞬間,月亮似乎是像塊蛋白酥那樣被粉碎了,但是事實上它仍留在那兒,一半在鏟斗內,一半在鏟斗外。它被壓成了扁圓形,就像被鏟斗牙齒咬著的一支雪茄煙。土塵如驟雨一般掉下來。
吊車現在嘗試把月亮從軌道上扯下來。吊臂開始扭向後方:此刻,需要很費力氣才能夠扭動吊臂。在這整個過程中,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高舉雙手一動不動地留在原地,似是在期盼以圈子的力量戰勝敵人的進攻。土塵從崩潰的月亮上掉下來,落到她們的臉上、乳房上,她們才只好散開。戴安娜失聲痛哭起來。
此時,被禁錮的月亮失去了它僅餘的光華:它變成一塊形狀醜陋的黑色岩石。如果鏟斗不能將它好好卸下,它便會撞到地球上。地面上,工人們正張羅著一張金屬網,用長釘固定在地上;起重車正小心翼翼地把它的負荷卸載到這個區域。
月亮到達地面,呈現為一個佈滿坑洞的沙質巨岩,如此的黯淡、渾濁,難以想像曾幾何時它以明亮的反射光華來照亮天空。鏟斗的雙頜張開了:吊車隨著履帶運轉而後退,當卸下負重的一霎,它差點兒翻倒。工人們已經把網準備好了:他們把月亮網住,困在大網和地面之間。月亮在桎梏之中掙扎了一下:就像地震時出現的一波振盪,導致垃圾山上的空罐子雪崩般地滾下來。其後一切便再度回復平靜。現在,那片無月的天空被大型照燈的光芒所浸淫。但不管怎麼樣,黑暗總算是消退了些。
拂曉之神發現這車的墳地上又增添了一具殘骸:月亮被困在墳地中央,幾乎不能將其和其他被棄置的東西區分開來;一樣的顏色,一樣糟糕的外觀,讓你難以想像他們也曾經新淨光鮮過。一陣低沉連續的聲響在這凡塵垃圾上的火山坑中迴盪:拂曉之光照在一群懶洋洋,剛醒的活物身上。蓬頭垢面的傢伙們正在廢棄貨車被掏空了的軀殼,損毀的輪胎,受壓變形的鐵皮之間穿行。
在這堆被拋棄的物件之中居住著一個被拋棄者的社群——被排擠於社會邊緣,或者是寧願自我放逐的人;厭倦了奔走於城市,購買和銷售註定轉眼便會落伍的新商品的人;認為被丟棄的東西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財富的人。這些消瘦的人圍繞著月亮,遍佈那露天劇場似的垃圾場,或站或坐。這幫人的臉都被鬍鬚或蓬亂的長髮遮去半邊。這是一幫衣衫襤褸,穿著失禮的人,而我那全身赤裸的戴安娜,還有昨晚其他所有少女就混在他們中間。他們走上前去,動手把那些用深紮土中的長釘固定著的鋼網弄松。
忽然,如同一艘軟式飛艇從停泊碼頭飆出,月亮上升起來,盤旋於少女的頭頂和擠滿流浪漢的看臺之上,被鋼網纏著,懸掛在那裡。戴安娜和她的夥伴們正對付著那些網絲,一會兒用力拉扯,一會兒把它們抽出來。突然,少女們跑起來,月亮跟著她們,身上依然纏著網絲的一頭。
隨著月亮移動,一股浪潮從殘骸的深谷中湧起:被壓擠得像手風琴的廢車蹣跚地加入到遊行隊伍當中,踴動前進;由破罐匯成的奔流發出像雷鳴一般的響聲。你無法判斷它們是在拖動著什麼還是被什麼所拖動。跟隨著這個在垃圾堆裡被拯救出來的月亮,那些被遺棄的人和物在馬路之上捲土重來,湧向城市的富裕鄰居那頭。
那天早晨,城市裡正在歡度消費者感恩日。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在九月某一天舉辦,專為購物者向那孜孜不倦地滿足大家每一個願望的生產活動之神表達感激而設。城鎮裡最大的百貨公司每年都組織一次節日遊行:跟隨一支奏樂隊伍之後,一群盛裝打扮的女孩用彩帶牽引著一個體積巨大、顏色明豔的娃娃外形氣球招搖過市。那天,巡遊隊伍正走到第五大街:領隊的女孩揮舞指揮棒,大鼓被敲得梆梆響,而那個象徵著「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的巨型氣球,溫馴地被一群頭戴圓頂單簷帽、滿身彩穗飾物、佩戴流蘇肩章、騎著漂亮摩托車的女孩用彩帶拉扯著前行。
與此同時,另一支巡遊隊伍正穿過邁哈頓區。那乾裂而黴爛的月亮也正被赤裸的少女們拉著前進,在高樓大廈之間航行。在它後面跟著一條由報廢汽車和火車殘骸構成的長龍,被靜默不語而漸漸壯大起來的人群簇擁其中。成千上萬的人又加入了那從清晨就開始追隨月亮的隊伍當中。只見各種膚色的人們,許多帶著大大小小孩子的家庭,紛紛加入到隊伍當中,尤其是在隊伍經過黑人聚居地和哈萊姆的波多黎各區時這種情況更見明顯。
月之巡遊在市郊一帶兜兜轉轉,然後開始沿百老匯大街而下,靜悄悄而迅速地來與那拖著巨型氣球沿著第五大街行進的另一支隊伍相會。
在麥迪森廣場,一支巡遊隊伍與另一支相遇;或者可以更準確地說,兩支巡遊隊伍匯成了單獨一支。也許是因為撞到了月亮那尖突不平的表面,那「心滿意足之消費者」癟了氣變為一張塑膠布。現在坐在摩托車上的是戴安娜們,她們正用五彩繽紛的帶子拖動月亮:或著,應該這麼說,裸女的數目翻了一翻,那些女騎手們都甩掉了她們的制服和圓頂帽子。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巡遊的摩托車和汽車之上。你不能再分辨出,哪些車子是新的而哪些車子是舊的:扭曲的輪子和生銹的擋泥板跟光潔如鏡、陶瓷般地反射著光澤的車身混合在一起,。
不止如此,巡遊隊伍所過之處,商鋪櫥窗便佈滿了蛛網和黴菌;高樓大廈裡的升降電梯吱嘎作響;廣告海報變得發黃;電冰箱好像變成恒溫孵化箱,蛋架上坐滿了小雞;電視機上顯示一片雪花。城市一下子把自己消費殆盡了:現在它變成跟隨在月亮背後,作告別巡遊的一個用後即棄的城市。
伴隨著樂隊打在空罐子上的鼓聲,巡遊隊伍來到了布魯克林大橋。戴安娜高舉她的指揮棒:她的同伴們擺舞起她們的彩帶。月亮作最後衝刺,穿過大橋弧形鋼架的間隙,滾向大海,像一塊磚頭那樣墜進水中,沉下去,在水面上弄出千千萬萬小泡沫。
此時此刻,少女們並沒有鬆開抓著彩帶的手,而是繼續緊緊握著彩帶;月亮把他們甩高,飛過鋼架,飛出大橋:她們就像潛水者一樣,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然後消失於水中。
我們一部分人在布魯克林橋上,其餘就在岸邊的防波堤上,都站在原地吃驚地看著這一幕,正猶豫該趕緊跳下去救人,還是相信她們會再度像以前那樣出現。
我們無須守候多久,海上便蕩起圓圈形的波浪。在水波的中心出現了一個小島,向上升起,就像一座山丘,然後變成一個半球,再後如同一個放在水面的球體,準確說,剛升到水面之上了;不,就像一個升向天空的月亮。說是月亮,但它已經不再和幾分鐘前那個我們看到沉入深海的月亮相像:然而,這個新的月亮用一種非比尋常的方式來表現它的脫胎換骨。它從海中出現,垂著一條由閃閃發亮的綠色水藻構成的尾巴;月球上噴泉噴出的水流賦予它翡翠般的光彩。它的表面就如同被一個水汽彌漫,但沒有一點植物的熱帶雨林所覆蓋。這層覆蓋物看上去就像用孔雀的羽毛編成,上面佈滿眼睛圖案,一身明豔色彩。
在這球體轉眼升上天空之前,我們幾乎未想到過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更多的細節都佚失於一種「重獲新生」和「生機勃勃」的籠統印象之中。此時正是黃昏:顏色的強烈差異淡化為顫慄不穩的明暗對比;現在,那月陸和月樹只是這個光潔的發亮球體表面上勉強可見的輪廓。但我們能看到一些吊床正掛在月樹的樹枝上隨風搖曳。我看到,躺在上面的,正是那些把我們帶來這兒的少女。我發現了戴安娜,她悠然自得地搖著一把羽毛扇子,可能正是向我示意。
「她們在那兒!她就在那兒!」我高聲喊道。我們都在叫喊。但隨著月亮升入黑暗天空,只可看到月海和月陸反射太陽的光華,那再度見到她們的喜悅便已被因永遠失去她們而起的痛苦所代替。
我們全都喪失了理性:所有人在大陸之上狂奔疾走,穿過那些重新覆蓋大地的草原和森林,焚燒城市和公路,銷毀一切我們存在的痕跡。我們仰天長嘯,高高昂起長鼻和獠牙,甩動著屁股上蓬鬆的長毛。這股充斥我們這群青年猛獁象內心的盛怒讓我們做出了這一切——其時我們發覺如今正是生命誕生之初,才明白到,我們想要的,我們永遠都不能得到。
依 必 朗 黴菌 在 Qo'eat蔻食 王美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玉良緣極品蛋黃酥
7/31(五)前預購,買十盒送一盒🎁,可以指定以下批次出貨和自取,產量有限售完即止,務必提早訂購喔!!
金玉良緣極品蛋黃酥 一盒六入
➡限量訂購網址➡ https://bit.ly/2YZZ3gX
金玉良緣極品蛋黃酥 一盒十二入
➡限量訂購網址➡ https://bit.ly/3ixfSYg
🎁送禮送到心坎裡,蛋黃酥好吃三要件「外皮酥脆層次分明,鹹鴨蛋黃濕潤鹹香,豆沙滑順甜而不膩。」絕美滋味難以忘懷!!
💯嚴選頂級鹹蛋秘方醃漬,法國香橙干邑甜酒去腥提鮮。
💯法國頂級AOP國際級認證發酵奶油醇香烏豆沙。
💯紐西蘭無水奶油替代傳統豬油,零添加手擀外皮層次分明。
💯黑芝麻與開心果雙色點綴。
⚜️AOP指的是原產地法定保護區認證,前身為AOC。
在法國,奶油僅有夏朗德和諾曼地2個原產地法定保護區,AOP評選標準包含乳源需生產自法定生產區,奶油製程一定要在傳統攪乳器中完成,另外集乳時間、發酵熟成時間和發酵菌種、溫度都得符合規定,且認證後只要被發現不符合規定,經審查即會取消認證。
7/31(五)前預購,買十盒送一盒,可以指定以下批次出貨和自取,產量有限售完即止,務必提早訂購喔!!
⚜️出貨時間:
第一批次:
8/13(四) 宅配寄出
8/14(五)-8/15(六) 台中市西屯區到店自取
第二批次:
8/27(四) 宅配寄出
8/28(五)-8/29(六) 台中市西屯區到店自取
第三批次:
9/10(四) 宅配寄出
9/11(五)-9/12(六) 台中市西屯區到店自取
第四批次:
9/24(四) 宅配寄出
9/25(五)-9/26(六) 台中市西屯區到店自取
第五批次:
10/1(四) 中秋節 台中市西屯區到店自取
⚜️規格說明:
一盒六入/九入禮盒包裝(每三入密封包裝),附贈提袋送禮大方。
每顆重量約60g+-5g
⚜️運送方式:
黑貓常溫宅急便
(單件尺寸長+寬+高三邊合計在150公分以下,重量20公斤以內。)
⚜️運費計算:
使用黑貓常溫宅急便運送,台灣本島運費160元,外島運費260元。
合併運費規則:購買多樣商品只計算一次運費,結帳時系統會自動結算。(部分區域不提供宅急便包裹收送服務)
⚜️付款方式:
線上刷卡/ATM轉帳
⚜️保存方式:常溫保存。
⚜️保存期限:一個月
(係指未開封正常環境儲存可保存天數,開封後請盡快食用以確保品質。短時間不吃可以直接密封冷凍,可存放2個月,自然解凍即可食用。)
⚜️注意事項:
確認收到訂單後開始安排出貨。(依照指定批次出貨和自取,如有異動出貨前會再與您確認)
如果匯款通知兩天內未接獲本賣場的回信,麻煩一定要再跟我們聮絡,可能是信箱漏信,以免產生誤解!
⚜️退換貨條款:
本賣場商品為接單後客製商品或是生鮮食品,不適用鑑賞期,本商品性質具備消保法第十九條所定之合理例外情事,除商品本身瑕疵外,購買後不得退換貨。若有與訂單不符或品質上問題,請於收到6小時內速洽0909-888796(週一至週五 9:00~17:00前皆可;非營業時間請將退貨原因拍照MAIL告知我們並請記得留下連絡資訊),於營業時間即馬上為您處理退換貨事宜,逾時恕不受理,請見諒! MAIL:Qoeat988@gmail.com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已於2015/12/31公告「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並於2016/1/1正式施行。網路平台購買易於腐敗商品、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已拆封之影音商品或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等,經業者告知消費者將排除7日解除權時,將不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以下簡稱消保法)第19條規定之7日解除權。
如您收貨時發現商品本身有瑕疵或有運送過程中所致之損壞,可於收受商品(以收貨郵戳與收執聯簽收日為憑)後7天內,依退換貨手續退貨或更換新品。
下列情況者述不接受退、換貨:
(1) 因不當使用、保管等人為因素而造成商品之故障、毀損、刮傷、髒污、包裝破損不完整者。
(2) 出貨單據不齊。
(3) 超過您的收貨日期24小時,因屬生鮮產品故請留意保存時效。(以快遞簽單或相關簽收憑據為憑)
⚜️注意事項:若您是因對收到的產品不滿意而要求退、換貨服務,則產品退回時的運費或快遞費用需由您自行負擔。若退換貨原因是因運送過程造成產品毀損、瑕疵,則產品退回時的運費或快遞費用則由本賣場負擔。
Qo'eat蔻食手創立體造型饅頭 品牌介紹
⚜️品牌故事:
“Qo'eat 蔻食”意味著純淨與趣味。
用媽媽的愛心重新審視我們需要的食物,嚴選天然食材,通過SGS認證、不含人工色素、漂白劑、防腐劑,少糖低油無添加配方,減少熱量增加能量,用趣味創意裝扮每份點心,與您同享每個幸福時刻。
⚜️合法認證:
食品業登錄字號:B-200151618-00000-2
通過SGS認證,不含人工色素、漂白劑與防腐劑。
全系列產品投保五仟萬元產品責任險
符合法規的營養標示
⚜️頂級設備:
► 台灣中部電機Pro系列烤箱
► 美國Rubbermaid麵粉桶車
► 美國愛惠浦EVERPURE淨水器
► 德國壓縮機1000L上凍下藏四門冰庫
⚜️衛生環境:
採用美國杜邦可麗耐檯面面材無縫隙,不易發霉而且不會促進病菌黴菌滋生,通過NSF/ANSI標准51針對食物接觸的認證,這是食物烹飪領域中所有食物類型的最高級別認證。
採用日本製造SHARP水活力空氣清淨機,PM2.5/細菌/甲醛濾除率99.9%,搭配進口英國Dyson吸塵器和日本DUSKIN清潔用品,確保環境一塵不染。
⚜️天然食材:
採用頂級原料,通過SGS認證,搭配天然食材,常保新鮮美味。
⚜️媒體報導:
TVBS新聞台 節目專訪
廚娘香Q秀 節目專訪
兩岸電視 節目專訪
中天電視台《美的in台灣》節目專訪
三立新聞台《文創Life》節目專訪
東森新聞台《海峽拼經濟》節目專訪
八大電視台《台灣第一等》節目專訪
民視第一台《用點心做點心》節目佳賓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旺報、民視新聞、今日新聞、東森新聞、壹電視、TVBS、威海電視台、女子學-亞洲最大女子知識網站 採訪報導
壹週刊 採訪報導
廣播金鐘主持人獎林利專訪
⚜️聯絡方式:
Qo'eat蔻食手創立體造型饅頭
食品業登錄字號:B-200151618-00000-2
官網 www.Qoeat.com
信箱 Qoeat988@gmail.com
客服: 0800-526988
手機: 0909-888796
市話: 04-22558077
傳真: 04-22588872
LINE ID: 0909888796
LINE ID: @qoeat (有@符號)
Facebook粉絲頁 Qo'eat蔻食 手創立體造型饅頭
依 必 朗 黴菌 在 沙威隆黴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1何為股癬、體癬這兩個病都是由黴菌感染而引起。 ... 也不可用沙威隆或依必朗等消毒水清洗以免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而使病情惡化。 四、黴菌喜潮溼高溫之 . ... <看更多>
依 必 朗 黴菌 在 沙威隆黴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1何為股癬、體癬這兩個病都是由黴菌感染而引起。 ... 也不可用沙威隆或依必朗等消毒水清洗以免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而使病情惡化。 四、黴菌喜潮溼高溫之 . ... <看更多>
依 必 朗 黴菌 在 貓咪的黴菌到底該怎麼治療好阿>"< (第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前者Chlorhexidine Gluconate就是依必朗、沙威隆還有某些廠牌漱口水,及某些品牌寵物洗毛精的主要成分,可以抑菌和消毒,貓咪的床、衣服等清洗的時候可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