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年來,因為濫墾濫伐,導致印尼的紅樹林面積縮減,也加重海岸線侵蝕危機。有環保人士走訪部落,以有趣的演出和說故事型態,教育小朋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
侵蝕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神•超幽......]
......當他和護士們在坐上前來拯救、並且消滅小鎮上一切『證據』的軍用卡車內,眼睜睜看著荷槍實彈的數百名傭兵槍手衝進去小鎮,在喪屍出沒的各個酒吧、旅館、民宅……尤其是礦工醫院裡掃射,不斷爆掉了那些喪屍們的頭顱。
那一聲聲得意囂張的大笑聲,伴隨著轟然震耳的槍聲,喪屍們臨死前的嘶吼哀鳴聲……
約翰醫生在這一瞬間終於打了個冷顫。
他不知道該慶幸還是……恐懼……
& & &
寶圓呆呆地佇立在破舊風車下,看著原本熱情純樸貧窮卻勤奮的美國西部煤礦小鎮,經過這麼殘酷巨大的陰謀摧折凌虐下,所有的居民成了喪屍,最後又一一死在兇手們的槍下……
一陣西部特有的乾燥北風刮吹而過,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惡臭的血腥。
她看見了所有無辜喪命的居民們在成為喪屍後,連死,靈魂都不能得以解脫,他們全部被綑縛在這個小鎮上,成為了渾渾噩噩的地縛靈。
……九十多年來,沒有人知道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真正的殘忍可怕駭人事實,但卻有小鎮喪屍出沒的美國西部靈異故事傳播了出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口耳相傳,最後真正的事實卻面目全非成了後人們拿來製作成『血腥喪屍鎮』VR遊戲的題材。
棕髮小男孩喬淡薄得近乎透明的靈體突然出現在她面前。
時光流逝,近百年歲月侵蝕的不只是小鎮上的所有建築物,還有強撐著最後一絲絲魂魄元神的喬。
「我會告訴世人,關於你們的悲劇,還有你們所受到的這一切不公和傷害,」她不知該怎麼用英文告訴他,只能誠摯得近乎虔誠,柔聲鄭重地用中文道。
小男孩喬望著她。
「──我、我跟妳們的上帝不熟,還不懂得讀聖經幫你們……超度,可我們家的祖師爺也是很好很好的神,我可以試試看,請祖師爺幫忙代為轉告你們的上帝,請祂讓天使來接你們嗎?」
神奇的是,喬居然聽懂了,他點了點頭。
原來靈魂和靈魂的心念相契、交流,是不需要言語才能溝通的。
「至於那些做惡的人,他們應該都已經審判到地獄受苦罰了,」她嗓音軟軟的,卻堅定地道:「我再來……想想辦法,讓你們能親眼見一見他們的報應好嗎?」
喬還是點點頭,小小臉龐隱約透著抹期盼的紅暈。
寶圓溫柔地朝他伸手,喬遲疑了一下,慢慢地走到了她面前。
她蹲了下來,展臂輕輕地擁抱住了他。
透明的小小身軀冰冷如朝露,彷彿會在太陽升起的那一瞬,就蒸發得無影無蹤……
「為了幫家人和小鎮上所有鄉親們申冤,等了那麼那麼多年。」她抱著小男孩喬,心疼地摸摸他的頭。「苦了你了。」
喬起初有些僵硬,他已經太久太久沒有接觸到溫暖、善意和明亮的氣息,九十幾年煉獄般的絕望仇恨痛苦將他的靈魂一寸寸腐蝕即將殆盡,他只差一步就想和撒旦簽訂契約,若能為家人鄉親們報仇,若能把那些兇手一個個趕盡殺絕,連帶他們的後代子孫也一個不留……
可是小男孩喬心底深處最後勉強搖搖欲墜支撐著他的,卻是母親在全面淪落為喪屍前,在病床上含淚顫抖地用唇語對著天空的方向道──
「喬,你是個好孩子,媽媽永遠愛你。」
「無論你正在哪裡,媽媽只要你好好兒地活下去。」
「未來,我們都會在上帝身邊團聚。」
母親不知道,那時的喬並沒有成功逃離小鎮,而是被警長抓了回來,並且死於警槍下。
喬的鬼魂守在媽媽病床邊,哭得不能自己……
「Please help us(請幫我們)……」
「別怕,準備好了嗎?」寶圓眨眨濕熱的眼圈兒,起身深吸了一口氣。
小男孩喬仰望著這個遙遠的、近百年來唯一能跨越陰陽,打破次元壁的異國東方小姊姊。
她長得黑髮雪膚,嬌嫩小巧,看著像沒大他幾歲,可是身上卻有著令人情不自禁想靠近的暖意,還有隱隱約約的光。
像無邊的黑暗恐懼中,眼前突然出現的一盞燈火……
寶圓面向東方,十指翻飛比劃出道法劍指,心中一片寧靜空靈清和,曾經覺得艱澀難背的祝香神咒,剎那間自然而然吐露而出──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弟子關告,逕達九天──」
東方剎那間霞光萬丈乍亮而起,天空雲間恍惚有仙樂絲竹聲悠然蕩漾而來,空氣中不知何時漸漸飄浮著沁人心脾、寧心安神的淡淡檀香……
小男孩喬睜大了眼睛,癡癡地望著空中,小鼻子忍不住嗅了嗅這好聞的香氣。
虛空之中,隱約點點金光閃爍現出了一個八卦印。
寶圓差點喜極而泣……
感謝祖師爺庇祐,她這半桶水的請神道法,居然也有靈光的一天?
侵蝕英文 在 朱立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台獨吞噬國史,追索真相捍衛臺灣
前幾天我提到《沒有1949的國民黨 沒有今天的台灣》,民進黨與他們的附隨組織們群起圍攻,他們到底有多畏懼國民黨把史實講清楚?他們片斷扭曲臺灣歷史無非為了撕裂社會。
這幾年許多民眾向我抱怨民進黨篡改教科書,把操弄史觀當成選舉手段。我要告訴各位,民進黨操弄史觀的手法,早已不僅限於教科書。
2019年電影《返校》,曾獲得文化部補助金,電影情節描寫國民黨濫權抓捕,只是讀泰戈爾就要受到追殺。劇本所參採的歷史原型是共產黨刊物《光明報》事件,事實上,當年某民代之父為追求心儀女子,導致《光明報》暴露,情治機關循線破獲「中共台灣省工委」,拘捕台共首腦蔡孝乾,瓦解了共產黨潛伏在台灣的特務系統。那個出賣朋友的民代之父,在歷史上一度化身為進步青年,因為告發共黨而闔家安康,但國民黨追捕共諜、保衛國家的功績,卻被妖魔化成為一則恐怖的鬼故事。
還有自詡文學史家者在臉書宣稱,如果沒有1949的國民黨,天才作家朱點人跟「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不會失去生命。真正的史實是,朱點人加入台灣共產黨,意圖顛覆國家;呂赫若加入中共台灣省工委,主編共黨刊物《光明報》,並開設大安印刷廠散播社會主義文宣。若在今日,民進黨又會怎麼評價這些「中共同路人」?依照民進黨自己修的《國安法》,朱呂二人今天都將被判處至少七年以上徒刑,併科五千萬到一億罰金。依照現在的刑法,以暴動犯內亂罪,和中共裡應外合的人,民進黨政府難道不會依法求處首謀死刑或無期徒刑?
據說呂赫若死前最後的遺言是:「解放軍本月應該會來吧?」
訴求悲情,再包裝成烈士,卻不敢真正提起他們的共產思想言論?
更有甚者,該作家還把葉石濤擔任國小教師說成顛沛流離十幾年,選擇性提到日據作家龍瑛宗因不熟中文而擱筆,指控國民黨讓他「斷絕了寫作之路」,刻意無視龍瑛宗1999年逝世前,努力以中文書寫,發表作品上百篇,還出版了專書《杜甫在長安》。身為客家人的龍瑛宗,小時候因為日本粗暴的語言政策強制關閉了漢文私塾,而失去學習漢文的機會。若台灣早點光復,龍瑛宗就不需被迫學習日文,這點綠營敢不敢提?
歷史上的國民黨,有功也有過。如果只講過,對當年胼手胝足保衛台灣的軍民同胞不公平;如果只講功,則對戰爭時期承受思想管制與壓迫的受難者不敬。未來國民黨必須要把史實講清楚,但絕不容許民進黨將歷史論述任意剪裁成他們喜歡的模樣、用去歷史脈絡的謊言掩蓋鮮血寫的事實,欺騙我們的下一代。
蔡英文總統在阿富汗事件後搜腸刮肚,竟然找不出民進黨或獨派犧牲生命捍衛國家的案例,結果臉書只能舉國民黨率領不分省籍的年輕軍人用鮮血跟肉身打的823砲戰做例子,説「台灣人民不分先來後到,軍民一心擊退威脅。」還真是要感謝蔡總統對國民黨軍民一心,抵抗共黨,保衛台灣,對此一不朽功勳做了最佳的背書。
馬來西亞華裔作家歐大旭說過:「到處都有人半意識地抹除記憶,整個國家一起抹除,連同文化——所有一切。我們亞洲人非常善於此道。」人們或許為了生活,在現實中忙碌,無暇追索史實,我們對自己國家的過去、這片土地的歷史確實知道得太少,但最可怕的莫過於,一旦歷史詮釋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扭曲與遮掩,把電玩或奇幻電影當史實,掩蓋歷史脈絡專扮成「真相」,實為今天台灣社會的不幸。
「尊重過去,追索真相」是我們面對歷史應有的態度,也才能從各種政治目的的扭曲當中被釋放,得以真正尊重不同政治立場,共同抵抗強權侵略,團結一致,才能捍衛臺灣的民主自由。
曾經為這個中華民國奮戰過、在這片土地生活過的人,他們的貢獻與痕跡都不該被抹殺遺忘。同樣的,曾經想解放臺灣,開放引入解放軍的地下共產黨人,絕不能去脈絡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扭曲真相、片面解讀歷史與不尊重前人奮鬥的人,正在侵蝕與鬆動臺灣的民主體制,撕裂我們維繫國家安全的共識,我一定挺身與之戰鬥!
侵蝕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年來,因為濫墾濫伐,導致印尼的紅樹林面積縮減,也加重海岸線侵蝕危機。有環保人士走訪部落,以有趣的演出和說故事型態,教育小朋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31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侵蝕英文 在 aji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集重點在鋪陳劇情。
遊戲沒有中文字幕,也不想冒險裝漢化,就直接玩英文版了
女主角在經歷飛機失事後,在沙漠盡力求生
慢慢找回失去的記憶與真相
失憶症系列恐怖遊戲,遊戲來到阿爾及利亞
故事看似與失憶症:黑暗後裔有所關聯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
同系列影片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ftJM8PO3vID0GoWJ5iwB2E
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成為【阿津】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DsD2j3K3nJkO0ZuGwsIUA/join
侵蝕英文 在 張牧喬 Lyn Cha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一天夜裡跟Han一起在工作室喝酒,他躺在沙發上全身通紅,苦艾酒的後勁正好上來,他突然脫口而出「我好想要一把槍」。
雖然當下大家的反應都是:「幹他也太ㄎㄧㄤ了吧!笑死」而且我也不是一個會當下發表深層感性言論的人,所以這個片刻就這麼過去了,但卻在幾天之後這個畫面和這句話一直在腦海中出現,所以才有了這首歌。
其實這首歌也不完全在描述Han這個人。我只是想著這些會讓我感到心靈悸動的時刻為什麼會存在,寫歌寫著寫著就更了解自己了:「啊,原來是自己的靈魂有一部分是這樣子的。」
話說寫到「人皮蟲子」這個詞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感到異常興奮,可能是終於找到一個貼切的詞來形容我看到的世界了吧。整體情緒的走向就是很明白的憤怒,想要開槍殺蟲,但畢竟現實中並不允許真的這樣做,那先讓我活在音樂裡面,當回過神來醒在現實,我們再一起想想有什麼良善可行的方法讓這個世界更好吧,就像歌詞裡說的「I’ll do it for love」
(這首歌獻給每一個你跟我所代表的Han, 所以是Hans)
(P.S.在這裡特別感謝一下,謝謝約莫在今年二月時認識的奧斯卡哥哥幫我修正了英文歌詞。)
---------------------------------------------------------------------------------------------------------------
另外,
Painter_Lynn Tseng在我的逼迫之下寫了一段文字:
時間瞬息萬變 但大眾音樂卻停滯不前
許多皮囊行走路上 裝載著惡臭的氣息
私法不是正義 但虛偽的正義必須譴責
Hans got a gun 像是開槍前的經文
就算沒有昆丁式的濺血
也要一發子彈渡化耳道虛假的靡靡之音
---------------------------------------------------------------------------------------------------------------------
抓緊 領口快要 不能呼吸
雙腳地面 夠了距離
耳邊他說 “let go”
當我真的放手
Where will I go?
毛病 生來就有 揮之不去
總在糾結 有理無理
Why don’t we just let go
當心想往哪去
And I’ll follow
蟲子 爽披著 人 皮
我們 舌舔著 瘟 疫
是誰瘋了 頭抬著
說 你不該 被負面 吸引
用力 我扣下 板 機
媽媽 請不用 擔 心
我會笑著 帶來歡樂 在
一聲 兩聲...之後
銀色雪花在 空中飛舞
瀰漫著 紅色煙霧
I hop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show
來好好品嚐我的幽默
站在頂樓 人們來來去去
誰是螞蟻 誰有人心
耳邊他說「Let go」
風推我往前走
我說「let’s go」
銀色雪花在 空中飛舞
瀰漫著 紅色煙霧
I hop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show
來好好品嚐我的幽默
I just wanna tell you
I’ll do it for love
Oh for love
Our World is going crazy
Needs someone to fix it
I do believe that God chose me
While you thought That I was sick
害蟲 被撲殺不叫犯罪
打蟑螂不曾慚愧
為何人類 放任那些
真正會 侵蝕的 社會敗類
沒人會 願意冒 危險
去站在 錯誤的 對面
這一刻 我懂了
只三聲 四聲 還不夠
紅色血花在 空中亂舞
還留著 你的溫度
I hope you really enjoy this show
Why 你不能懂我的幽默
詞 Lyrics:張牧喬 Lyn Chang
曲 Composer:張牧喬 Lyn Chang
製作人 Producer:沈裕紘 Arthur Shen、張牧喬 Lyn Chang
編曲 Arrangement:張奕晨 Vlora、張牧喬 Lyn Chang
和聲編寫與和聲 Backing Vocal and Arrangement:黃韻玲 Kay Huang、張牧喬 Lyn Cha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黃俊憲 Huang Chun Hsi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金蘋果錄音室 Golden Apple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張奕晨 Vlora
美術設計 Artistic Designer:曾令閎 Lynn Tseng
動畫設計Animation Designer:許雯 Wen Hsu
侵蝕英文 在 勉琦的異想世界- 侵蝕、搬運、堆積- YouTube - 東原國小 的推薦與評價
侵蝕 、搬運、堆積- YouTube. 線上影片 · 流水作用; 訪客於2018-11-09 發布,已有634 人次閱讀過; 流水作用. 活動剪影秀. slider image 1; slider image 2 ... ... <看更多>
侵蝕英文 在 蔡英文:言論自由被侵蝕我做總統會奮戰到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影/蔡 英文 :面對假訊息要守護台灣民主自由】 http://bit.ly/2OWAWc9 【蔡 英文 :言論自由被 ... 【斥假訊息 侵蝕 言論自由蔡 英文 :台灣人民不能接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