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壽與醫聯網、華碩電腦策略聯盟,推出一站式健康自主管理平臺,依照民眾健康管理旅程需求,提供紀律量測、風險評估到遠距醫療諮詢,及保險規畫服務。該平臺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可讓個人分散在各類載具上的健康數據彙整在一起,並搭配疾病風險進行評分,預測與警示健康管理,一旦保戶了解自身健康狀況與潛在風險後,便能在平臺上直接規畫個人化保單。
-更多FinTech新聞-
🔹 歐洲央行正式啟動數位歐元專案,為期2年調查階段率先登場
🔹 新加坡星展銀行推出數位債券自動發行平臺,跨國公司吉寶企業率先採用
🔹 IBM運用區塊鏈與AI技術,為小農改善咖啡與可可農場商業決策並促進公平交易
🔹 Visa已與全球50家加密貨幣平臺展開信用卡發行計畫,今年上半年消費額突破10億美元
🔹 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在2025年將建立48億個行動錢包
🔹 加密貨幣USDC發行商Circle即將借殼上市
🔹 因維護IT系統的供應商遭駭,摩根史坦利成為Accellion事故受害者
🔹 美國大型保險公司CNA勒索軟體攻擊事故調查有新進展,超過75,000人受影響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5704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保單 彙整 系統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SC創新學院 】疫情時刻,讓我們一起拼下去!
全國共同實施的三級疫情警戒已經邁入了第四週,無論是上班族、創業者、學生、或是家長,在這段時間裡都開始透過各式數位化的新工具,努力讓每一天的日常重新接回軌道。疫情雖然帶來了危機,但也加速了數位化升級的浪潮,同時啟動了全新一波的轉型革命。
.
還記得實名制登記該開始實施時,每當進入店家或是公務機關時,我們都得親手填寫各個地方不同的登記表單,過程中除了增加接觸的風險,填寫後的資料也無法有效的進行追蹤。首先是台北市政府於「台北通 App」內新增了掃描QR Code 實聯登記的功能,緊接著政府也彙整民間通信業者,共同推出了「簡訊實聯制」的便利系統。
.
透過創新的思維,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透過科技的力量,完成了實聯登記制的數位轉型升級。除了使用上快捷便利,也能即時追蹤確診者的軌跡,更能有效的過濾出接觸人員進行匡列以及隔離,再次提升了防疫系統的應變能力。
.
再舉個例子:
五月中疫情剛開始升溫的時刻,台大教授葉丙成老師迅速成立了 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 的臉書社團,透過香港翻轉教學協會的分享,開始協助台灣的老師們學習線上教學的方法,同時傳承過去一年來香港的執行經驗。
.
這個社團目前已經有超過八萬兩千名成員加入,正在同步提升台灣教育體制的資訊教育能力,所有的老師跟學生們都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數位升級革命。疫情帶來的停課效益正式引爆了一連串的教育破壞式創新,線上教學的方式在日後將成為常態,徹底顛覆未來的學習生態系。
.
除了上述的兩個案例之外,各行各業都已經陸續加入了創新的行列,正在積極地應用資訊科技的力量,升級改變過去的工作方式。像我剛才收到保險公司的通知,即將正式開放「線上錄影簽約」的新功能,讓服務人員與客戶可以保持社交距離,安全無慮地完成保單的交易。
.
這就是透過創新帶來的力量,你準備好搭上這波轉型升級的浪潮了嗎?
這是個最糟的時刻,卻也是充滿希望的瞬間。讓我們透過改變,擁有全新的生存能力,一起繼續拼下去!
.
#SC創新學院
商業周刊 商周執行長郭奕伶
#商周大串聯 #一起拼下去
保單 彙整 系統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年後,台灣醫院距離 AI 會更近一步嗎?兩位前線醫師:流程線上化是第一步!
Posted on2020/10/28
採訪統整/鍾佳瑀;文字攝影/盧亞蘭
在 2020 幾乎被疫情籠罩之下,數位醫療的概念無疑是整個國際的趨勢,對此,我國 經濟部近日也首度將「數位醫療」的項目, 加入 了租稅範圍,修訂「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但除了公部門的推動、科技業的發展、及學者的研究外,要 真正暸解「數位醫療」,或許還少一塊最關鍵的觀點——究竟醫生們自己是怎麼看待與科技碰撞的火花?身處其中的 醫療體系人員們,對於「數位轉型」的實際心境又是什麼 ?
這次專訪到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明源、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除了要提供前線視野、也要帶讀者深度理解距離數位醫療的「最後一哩路」有什麼門檻?未來台灣要是有 AI 醫院,會長什麼樣子?
除了解開「法規限制」,政府還需思考「誘因」配合
要談醫院的數位轉型前,或許該先了解醫療體制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仰賴健保制度之稱的醫院體制,要燒光柴火了。黃明源醫師表示,身為健保的供給端,深知 台灣保險制度長久下去會失衡 ,因為目前只有單一給付單位,產業利潤不夠高,卻要求越來越多,沒辦法繼續發展。
曾赴英國深造的黃醫師也以當地體系——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解釋,雖然英國也有「照顧全國醫病」的這種單位,但不同的是 英國政府連醫院都全部一起經營,所以很清楚成本、利潤、等營運端問題 。
照理來說,控制病人少進醫院、少浪費資源、減少開支、醫療服務品質才會上升,但台灣的情況是,假設病人不來,醫院就沒得賺,得多看一個病人才能多賺一塊錢,所以當前要提升品質的話,就要找第三方進來。但首先,是政府要鼓勵 。
上一篇專訪提到,陽明大學前教授張正說:「法規要怎麼修改,業者可以提出來討論」,而黃醫師聽到後,表示這後面還要再加上一句:「而且 醫生們想問的是『給付』要怎麼跟進配合?」簡單來說,政府一隻手是「法規」、另一手則是「給付」;一邊應該解開限制、另一邊則尚需要誘因配合。
黃明源分析,以本次企劃專題的 第二篇 、及 第三篇 的遠距醫療平台來看,長期使用的話,的確可以節省病人時間、及成本效益,但在 健保不會給付之下,最終醫院的品質就一樣無法提升 。再以 第四篇 提及的科技醫廠來說,其實台灣有許多此類型的新創醫材廠商,但產品卻鮮少用在台灣醫院,原因是,儘管政府可能有鼓勵「創新」和「數位化」,但還沒有配套措施來激勵大家去用,等於科技業者被鼓勵嘗試,但產品卻賣不出去,或是只能賣給國外廠商,然而 最大客戶——健保單位,卻沒有要買單 。這如同政府一邊喊著「鼓勵創新」,但另一邊又呈現「有新技術我也不買單」的窘境。
遠程科技,只是推動醫療數位化的「第一個門檻」
黃明源表示,在數位醫療領域裡,其實 最重要的是「流程線上化」 ,並以他為癌症中心做的優化來解釋。首先要了解,癌症病患在醫院的時間通常只有一個晚上,且在施打完化療藥物後,便會返家,所以絕大部分的痛苦都在家裡發生,幾週、幾月才見一面的主治醫師,在診間其實幫不上太多忙,因為除了調配針藥外,舉凡飲食營養、居家照護、心理支持、針灸按摩…… 等各種輔助支持,都不在診間發生,平常病患有問題,通常都個別用 LINE 聯繫個管師 。
黃明源解釋,若醫病之間的溝通管道是院端的 Facebook Messenger,病人在家有問題就可以先問機器人,機器人也會將該病患的紀錄統整,當發現狀況緊急,則會通知個管師介入。而這些 虛擬帳號要怎麼設計、怎麼應答,就是一種「流程改造」,所以這不單單是打造一個軟體,而是一種服務模式、給病人的工具、及醫療端監看的數值紀錄整合。
儘管黃明源的診療間已經開著一台桌機,但訪問的同時,他又打開了自己隨身攜帶的筆電,裡面出現一套簡易、但一目瞭然的系統,上面記錄著癌症病患哪天、哪個時間、出現程度多嚴重、多頻繁的疼痛。但黃明源笑說:「這個系統太陽春啦,被科技廠商看到會笑掉大牙」,他表示,其實最需要的是「流程整合」,而非引進高端技術。
黃明源強調,遠距只是一個初階的「門檻」,因為當前大家在講 AI、5G 等數位革新,但回過頭來需要「看病」時,又得回去掛號排隊,等於一切又回到原點。 假設醫生不能在線上有互動,那軟體、服務、器材怎麼做先進創新都沒用 。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則表示,AI 的導入就是醫院的數位轉型,但 醫院流程的確要先轉型,才會符合 AI 的效益 。
李金美以近 11、12 年來,醫院在推動「無紙化」為例。她表示,其實醫師們最在意的不是手抄資料的繁複,而是事後查資料方不方便,假設讓資料科技化後,流程沒有優化,反而會給醫療團隊增添麻煩。
十年後的台灣醫院長什麼樣子?
以李金美所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來說,近年引入許多 AI 工具,例如與 HTC 的健康醫療事業部—— DeepQ 合作的機器人「蘭醫師」、及與華碩智慧雲端軟體研發中心(AICS)合作的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這些 AI 工具能幫醫師做 臨床影像的風險判斷 、以自然語言搜索把 病例文本做分類 。李金美表示,雖然 AI 是醫院高層的策略,但醫生們也都很有興趣,好奇 AI 具體能幫醫療團隊做到哪一步。但 AI 要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因為一個新的的模式要結合在醫療場域,需要來回驗證,並不是想像中,一只戴上就會自己運行的 Apple Watch,且一個醫院適用的,另一家也不一定能用。
黃明源則表示,首先要思考的,是 如何把醫療團隊線上化 ——把多方單位的溝通做線上流程設計,因為不是丟出新軟體,病患和院方就能馬上使用。但比較可惜的是,台灣很少醫院有在經營這塊領域,因為研究開發很花時間,也不會賺錢,而有在執行的大醫院也多是仰賴政府的「計畫」來試辦,等於研發也不永續。
黃明源補充說到,要把病人照護線上化、效率化,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的技術、或專利,但比較好的情況是,任何醫療體系研發出來的東西,可以跟外面世界的新創公司聊過,因為 外部會比院內更懂「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做到規模化的問題 。這當然也會比反過頭來,由新創進入醫院,探討院方內部系統來得有效。簡言之,就很像學校做研究後,把想法執照出去的概念會比較順利。
但要負責「找商模」的醫療軟體新創,其實也面臨到一個難題。 假設以「訂閱制」的購買模式來使用新系統,在醫院有提升營收的前提下,通常一個月、一個科別願意撥一萬元,但試想,一個販售「醫療科技產品」的公司,不太可能一年只能賣一位客戶 12 到 15 萬元,絕大部份的營運模式,還是如運用在手術相關的系統,一次就要花個幾百萬買斷。
其實 AI 要落地最辛苦的,是把想像貼近實際、貼近臨床可以用。從前期用醫師人力去「貼標」、訓練機器,到後期結合進醫院資訊系統系統、等待法規通過,時間會拖很長。 至於問及醫師們對台灣 10 年後「智慧醫院」的想像是什麼?李金美則答,希望 AI 能讓醫生更專注在病人,彙整蒐集等的工作就給科技處理,讓醫院品質上升。
附圖:醫療團隊使用數位化程式示意圖。圖片來源:24 Hour Health Store,CC Licensed。
黃明源醫師使用自己與團隊研發的系統,輔助影像追蹤紀錄。圖片來源:《科技報橘》攝影。
彰化基督教醫院,資訊部副主任李金美。圖片來源:李金美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10/28/ai-for-doctors/?fbclid=IwAR3swRvdyvZfGT78kpIqG1-FmuvYy8RHxjxepRDRdaSi_hCJczrKcwcWH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