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育,回歸教化人心、終身學習的本質吧!
「明智之人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不明智之人執意努力讓世界去適應他。因此,一切進步都仰賴不明智之人。」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這兩天網路上流轉一部”控訴現代教育”的影片,我昨天也在臉書上轉貼。如果你不曾看過,很建議你抽空看看。這是網路饒舌歌手Prince Ea的新作品,雖然我沒有去考究影片的原始構想,但內容所述確實也是各級學校的現況,如果我們想深遠一點,確實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特別是片中所說的,學校教育為的是甚麼?我記得一個多月前,我跟紀錄片"學習的理由"的導演楊逸帆碰面時,他所提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一進入學校體系,許多朋友的天份、興趣、熱情通通都不見了?
剛好我這幾天利用國慶的假期,將《教育扭轉未來》這本書看完,這是由美國哈佛創新教育學家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以及一位優秀的企業家泰德汀特史密斯(Ted Dintersmith)所共同討論撰寫的一本書。華格納前一陣子剛出了一本《哈佛教育學院的一門青年創新課》是年度暢銷書,而汀特史密斯剛獲選為美國 Business 2.0雜誌最優秀創投企業家。這兩位分別在產業和學界非常有成就的人士,因其身為父親的角色,目睹學校教育越來越跟不上不斷創新的全球環境,回過頭來檢視現代的教育制度,他們大聲疾呼現代教育要好好檢討,從書的副標題大大的寫著”當文憑成為騙局”,大家應該可以猜得出來,他們竭力要求學校教育改變的聲音與網路饒舌歌手 Prince Ea 幾乎一模一樣。
書裡提了很多,但基本的觀點和我對台灣教育界的「學用落差」的想法非常一致,現代企業變化非常快速,日新月異的創新發展將使經濟體系中的傳統職業消失無蹤,企業要招募的是可以用創意解決問題的人,組織需要的是能用創新方法幫助提升價值者。但學校似乎從招生開始,一直到課堂訓練,都刻意消磨學生的創造力!就像 Prince Ea 在片中所比喻的,我們的學校教育要求”魚”要能爬上樹,還要求能爬下樹後,繼續來段長跑!看到這一段,我都不禁歎氣,我們要求未來所有學生要記錄所有的高中學習歷程以作為申請入學的參考,是不是有點像?
也許有網友不知何謂”高中學習歷程”,我稍作說明。簡言之,為了因應 107 課綱而著手修改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未來的大學入學考將有 X-Y-P 三大項。X 大約就是我們以往熟悉的國、英、數,Y 則是相當於 理化、生物、社會科學。新增的 P 是我最近才學會的,叫做”高中學習歷程”。據說這是由非原本 X-Y 等考試科目的老師們極力推出來的。就是將高中學生所有選讀科目以及各種活動的成果全部登錄的電腦檔案中,等到申請大學時,學生可以直接拿出來作為審查參考。
這是我以前不曾深入探究的題材,好像已在招聯會討論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都支持這種作法,而且似乎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是,老實說,我是越聽心裡越擔憂。當然,我也怕自己因專注於工程科學教育以及一路鼓勵創新的教育工作者,而會有所偏差,也許大家可以給我更多意見,作為我思考的參考。
以前有人說教育不該為產業服務,這句話我同意,但有人說,以考試引導教學,這句話我基本上是不以為然! 我深深覺得教育不該是為”升學”服務,也不該是為”考試”服務,當然也不是為”教育”的存在服務。教育應該是教化人心,學習帶著走的技能,並能學會終身學習。新課綱的精神是增廣增寬的探索,因此會有更多選讀科目,這應該是好事。可是若為了怕因為考試不考,學生就不會好好研讀,又因為希望考試科目簡單些,不能再增加考科,因而創造出把所有學習都記錄成案。我覺得珍是會扼殺所有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高中時期原本就是人生最狂妄不拘的時刻,是想像力、創造力和企圖心最強的時期,給於足夠空間鼓勵學生不怕失敗、勇於探索未知,是這時期許多傑出人士轉變的階段。然而,如果學生在探索過程,心裡一直存著這些是要記錄為申請入學之所需,我相信大多數學生會趨於保守,Play safe! 做個好學生才有進入好學校的機會。反過來看,這也像是個前科紀錄,只要高中生曾在某個學期放蕩不拘,這些紀錄也會跟著他一路到大學!
作為一位來自偏鄉的小孩以及一位鼓勵創新的教育工作者,我心裡還有一個恐懼,直覺上,這又是一個讓鄉下、偏鄉更居於弱勢的措施,鄉下的老師和小孩,先天條件就比較不足,有些同學更是邊工作的苦讀,如何能跟都市同學有那麼充沛能力、資訊可以填寫!
除了入學考試,教室內的教育顯然也有很多改進空間。誠如影片中或書裡面所言,現代科技在這二、三十年內,有非常驚人的進步,學校做為學習知識的殿堂,真的必須要重新定義。看看作者所提的未來七大核心能力,幾乎都不是現今教學方式所能滿足的,這也難怪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很低落。書裡也提詳細說明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應該要有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學習、思考。
我在上個月立法院舉辦的最後一場高教改革論壇就曾說過,如果要知道二十年後的社會,就看看現在的大學。學校要培育的是未來能繼續帶領社會、帶領我們往前進步的人才。我覺得教育必須回到她的本質,教化人心與學會終身學習。我知道,這也許只是理想,但是就像,華格納和汀特史密斯在書中的最後一句話是: 「是重新思考學校教育的時候了,就從我們每個人開始動手吧!」。如果我們一齊努力思索改變,我們的下一代也許就可以有不一樣的學校教育。我深信大家心目中一定會有一所夢想中的學校,是希望我們親愛的家人可以去接受教育的學校,就讓我們開始一起動手來打造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