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信任帶來新幸福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信任帶來新幸福心得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接着上一章继续讲:
为什么要把男女关系俗称"谈恋爱"而不是约恋爱?
可见语言交流在恋爱中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高情商的人,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约会中都非常善于
与女人交流。 很多兄弟错误地把口才好理解为能说会道,难道你没见过很多人讲起话来口惹悬河,头头是道,却依然惹人讨厌? 有些人话不多,却很受女人欢迎? 会说话并不是话越多越好,而是要把话说到点子
上。 当你能把话说到女人心里去的时候,女人自然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你所吸引。
黄某人先分享几种聊天的秘诀:
1、学会聆听
所有说话招人讨厌的家伙,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相信很多人都
曾经遇到过拷问型的谈话者。 翻开你和他的聊天记录,10段对话里,其中90%都是他在问你各种问题
,小到你爸妈在哪里上班,大到你的收入和私生活。 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让你有一种被敌人抓起审
问的错觉。
除此以外,我还知道一些「表演型」的谈话者,他基本不给女人说话的机会,全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多
牛逼,再塞给女人一套人生大道理,简直烦到没边儿了。 所以,不管是网聊还是约会,打开话题之后,一
定要认真聆听女人的讲课,控制聊天的节奏,及时互动。
2、精准地理解女人的信息
许多人之所以说话让人烦、说不到点子上,往往都是因为不能精准地理解女人所传达的信息,或者自以为
聪明地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了。 当你跟女人聊天时,要理解她当时的状态,情绪,懂得换位思考。 心里
非常急迫想推倒女人的兄弟,通常是没办法正常理解女人的信息的;
3、认同对方的感受
当美女心情很糟糕的时候,很多人通常故作理解地甩下几句「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啊」「这个就是你的选择
啊」,真的挺让人烦躁的,这些大道理谁不懂,谁又不会说呢? 有时候,女人向你倾诉的时候,实际上是
对你信任的表现,她这一刻的脆弱是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她这时候需要的情绪上安慰而不是人生大道理;
有时候,「被认同」是最好的疗伤药;对于陷入困境的女人,一句「我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就能快速地
进入女人内心深处!
4、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女人跟男人聊天通常并不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有想找人倾诉与交流欲望。 所以,不管你在网
络上还是生活中,当你跟女人聊天切忌一脸严肃地交谈,搞得像商务谈判一样。 要有喜有乐,有生气有冷
谈有热情,这样的交流女人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讨好她。
很多人在恋爱方面缺乏情感经历和经验,偶尔会让我觉得单纯可爱;但是单纯归单纯,你在恋爱经验上的
匮乏会让你在想得到自己喜欢的女生的时候频频受挫,作出很多无效的行为,让自己的处境变得非常糟糕
,甚至于影响到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比方说你追求自己社交圈中的某位女生,表白失败,整个社交圈的
朋友都知道这件事,会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很多人的有这样一个信念:我喜欢她,想要和她在一起,就必须要跟她表白。 而且对此深信不疑,特别是
他们看了某些爱情剧爱情电影之后,他们更想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在我高中的时候,喜欢一个女生,然后整个世界就开始绕着她转,我会情不自禁地去想到她联系她,只要
跟她有一点点关系的事情就会想到她,她说的每一句屁话我都能联系到自己身上来——她说的是不是我?
人最自恋的时候莫过于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在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 于是我会想要去表白,因为从
小到大,我姐姐告诉我,电视剧电影告诉我,言情小说告诉我,喜欢一个女生就要去表白。
但其实表白这个行为是无效的。 若一个女生也喜欢你,即使不用表白你们也会自然地在一起的;而若她不
喜欢你,你会很悲剧,她会拒绝你,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开始尴尬,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 表白只是一个选
择题,一个让你失去主动权的选择题。 当你表白之后,你就要等待女生的判决,而且从那一刻起决定你们
是否在一起的是她。
另外你要知道,这只是你让她做一个选择,一点都不浪漫,而且你会给她带来压力。 你要知道,即使女生
喜欢你,你去表白她也是可能拒绝你的,因为女生天生不喜欢做决定,你表白会让她觉得有压力,女生在
男生面前又天生矜持,她基本不会马上同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表白之后女生躲着你的原因。
追女生不要表白,而是去做情感表达。 什么是情感表达? 就是在你和女生独处的时候,告诉她,你喜欢她
,你享受跟她在一起的时光,你去倾吐你对她的喜爱之情,但是! 你没有让她做选择,你没有把责任交给
她,你没有告诉她「做我女朋友好不好」,你没有让她去做选择,所以会更加轻松和浪漫。
你可以看我曾经和女孩相处的一个场景:我和小雅一起去海边玩,当我们牵着手踏浪的时候,她脸上的微
笑很美,海风轻轻抚着她的脸庞,她的头发随风飘着,我们玩的很开心;夜幕降临,我拉着她到沙滩上,
我们坐下来看着天空上一颗一颗的星星,我搂着她,跟她说:「小雅,你知道吗? 今天跟你在一起我好开
心,我很喜欢这样跟你在一起的感觉,好想这样一直搂着你看着星星。。。 」 然后小雅羞涩地笑了笑,
我说:「我决定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朋友了。 」 之后我们kiss,她把头靠在我的肩上。
OK,看清楚了吗? 我们做的这些事比你的表白浪漫几千倍几万倍吧! 有人说:可是,我现在的状况跟你不
一样呀。 很简单啊,那你就把你的情况做到变得跟我一样,我们的关系一开始也不是那样的,一步一步慢
慢来,男女的感情不是靠表白产生的,也不是因为表白就变成那样的,而是你们一起发生的事情,你跟她
相处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你看到我黄某人的文章,就是要学习如何去好好地执行推进你和她关系的过程,
而我也就是要教你怎么去做。
下面给大家分析几个问题,你就明白了
问题 1 :我陌陌上认识了一个女孩,也转到微信了,为什么女孩对我回复并不热情。 」
通常看到这类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打开那位兄弟的微信朋友圈,而且绝大多数的状况是:微信朋友圈里
竟然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或者说都是一些很丝的自拍照,恨不得吃个麻辣烫都要拍照发个朋友圈 ; 要
么就是各种鸡汤文,「不转不是中国人! 」这种二货新闻。
那么女孩子会怎么想呢? 老娘都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凭什么要理你! 老娘虽然谈不上奢侈,但是也还不
错,怎么会跟一个吃麻辣烫都要发朋友圈的丝交往! 追老娘的人那么多,有长得帅的、有有钱的、
有做官的,干嘛要跟你这个丝约会呢?
我想你现在明白了,就是你的展示面(微信朋友圈)不过关,展示面直接决定了你对女孩子初始的吸引力
,尤其是在网上认识的姑娘。 因为对方不了解你,只有通过你的展示面获取你的信息,来判断你的价值感
。
问题2: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见了一次面,也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但是再次邀约的话,对方并不同意出
来。 」
显而易见,你在第一次约会时,呈现给女孩的那一面,一定是有很多问题的。 不过你不要灰心,因为大多
数的中国男人,都是不太懂得如何正确的面对第一次约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提升的。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穿着形象不过关,这是绝大多数中国男人的通病;聊天很无聊,让姑娘听了
就想睡觉;基本的社交礼貌和细节都不懂,这也是激起姑娘反感的一大原因。
很多兄弟以为聊天有趣就是单纯的讲笑话、讲惯例,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思维无趣。 把有趣的聊天归为
两方面:你的谈话材料;你的表达方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的生活本身就是两点一线,很无聊、
很无趣,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有趣好玩的事情,那你怎么可能话题呢?
其次,你表达能力都差,话都说不清楚,你怎么能把一件事讲清楚呢? 说句比较流行的话:话都说不清,
还学别人约? 最后,就是一些社交礼貌和细节的问题。 很多兄弟连跟男人打交道都有问题,更别说女人了
。
问题3:有个高中同学,她目前北京工作,有时我主动找她聊天,她也会回复我,我想发展她为女朋友,
我该如何才能搞定她。 」
面对这类的问题,我看了总是很心酸,因为我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曾经想追一个远在北京的一个
女同学,结果惨败而归。 我并不是一个把妹天生好手,而是通过自身的付出一点一点去改变的,最终蜕变
成别人眼中的大神。 其实你并不是有多么喜欢这个在异地的老同学,她也远远没有你想象的好,那么为什
么你还是想追她? 答案非常简单,你在你身边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你在你身边搞不定你喜欢的
女孩,你才会幻想追她。
为什么你没有选择,是因为你不够优秀,你的价值感不够,你吸引不到你喜欢的女孩子。 那么我告诉你如
何提升价值感。 如果你每天都过着枯燥的生活,上下班就是两点一线,回家之后就看看小电影、打打LOL
,那么我建议你先去充实自己的生活。
哪怕只是你下班之后多去逛逛你所在城市的商圈,关注些当地好吃的、好玩的,不仅能构成你跟女孩的谈
话素材,还能让你搭讪认识更多的女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把自己形象收拾好,告别宅男生活,让自
己走出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多认识更多的姑娘去吧!
问题4:刚认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子外形有8分,而且还是征服单位工作,家庭条件也不错,总感觉配不
上她,我该怎么办。 "
这是一个典型的想逆袭白富美的问题,自己又不太自信。 为什么你会不自信,是因为你不能够自我接
纳。 可能你个子比较矮、经济状况不是太好、长得不是太帅,你会特别在意自己的这些缺点。
绝大多数时候,女孩不会因为你个子矮、经济差、不是太帅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不喜欢你;而是因为你
不能自我接纳,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自信,造成了女孩不喜欢你。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多年前我跟一个开着捷豹的妹子约会(那时候我还比较穷),我坐在副驾驶上。 妹纸问道:「管X,你平
时都是怎么去上班的? 」 我:「当然是公交转地铁啊,我又没车。 」 没错,我就是用这么轻松自在的态
度去回答她,而且丝毫不会犹豫,我很接纳我自己的现状,妹子并没有因为我当时经济条件差而看不起我
,反而很享受我们之间的聊天。
曾经一个街搭认识的妹子在微信上跟我聊天。 问道:「你多高,我可不跟1米8以下的男孩约会」我:「呵
呵,那看来姚明挺适合你的,我有他微信,要不要介绍给你啊。 」 「好啊」 「那我介绍了你怎么报答我
呀」对,就是这种不受到她影响的回应,妹子就会觉得你是有挑战性的。 结果就是,这个女孩跟我出来约
会了,并且当天就发生了亲密关系。 (我身高175cm,妹子身高176cm)
曾经一个富二代正妹与我一起吃饭时,她问道我的工作时,我兴高采烈的对她讲起了我所在约会、恋爱培
训的工作,讲我的心得理念,讲的津津有味,妹纸听完后,就对我主动大放好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非常热爱现在的这份工作,而且我很投入到其中,我想帮助到更多的兄弟们,这绝对是社交有很大
价值的事业,姑娘就被我的这种投入的精神所吸引了。
在追一个外在价值比你高的女孩时,你更要自信一些,最关键就是自我接纳。 她比我有钱,我又不会要她
一份钱;她外表华丽,但是老子还要看她内在;其实很多官二代、富二代的生活都是比较空虚的,她们没
事就是买买奢侈品、美美容、健健身,出国旅游一下,看似高端,生活当中并没有太多乐趣。 恰巧你又是
一个有趣、并且有着强大精神信念的人,你就可以用自己的内在价值去碾压她。
写到这里,我并没有过多的告诉大家一些技巧上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你自身的提升。 因为没有这些基础
,你学再多的技巧、方法、套路,都是空中楼阁。
因为姑娘不是傻瓜,她会首先看你这方面的价值。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讲究利益的,尤其是男女关系。 金钱
、性、陪伴、乐趣、你的人格,这些都是你对于女孩子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些,你和姑娘的价值注定是不
匹配的。
接着说,什么是感觉?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男人,明明做了很多对她好的事情,她却不领情。 只是得到「对不起,我对你没感觉
,我们不适合。 」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抓狂。 为什么没感觉呢? 什么是感觉? 我现在反问一下你,你为
什么对一个女人有感觉? 漂亮的女人到处都是,为什么偏偏对她感兴趣?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情绪。
虽然出去逛街,到处都是美女,你跟她们擦肩而过,你会觉得不好受吗? 不会吧! 最多在心里YY一下,过
一阵子就忘记了。
只有带给你情绪波动的女人,才会让你上心。 范冰冰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女神,但你不会因为她不喜欢你
,就茶饭不思,愁眉苦脸吧。 所以她即使跟谁有绯闻,你也不会太伤心。
如果有一个女人,你们经常见面,会对你笑,会跟你聊天,你是不是觉得你们是有可能在一起的。 看到了
和漂亮妹子在一起的希望,你自然会心情很愉快,你开始计划怎么把她泡到手。 后来,她突然对你不热情
了,甚至经常跟其他男人有说有笑,你是不是会紧张,心里会想,发生了什么事? 我做错什么事了吗?
她突然冷落你,甚至还可以跟其他男人勾搭在一起,你肯定开心不起来。 就是这样的一喜一忧,让你产生
了情绪的波动,你会不停的想她。 慢慢的,你满脑子都是她,这个时候,你已经无法自拔的喜欢上她了。
这就是所谓的感觉,通过情绪波动产生的,这一整个过程,你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当你烦恼她到底喜不
喜欢你的时候,你已经深陷其中。
好了,现在知道你是怎么喜欢上一个女生的。 现在换过来,你应该也知道,为什么女生对你没感觉了。 因
为你没有带给她情绪的波动,你只知道对她好,却不知道怎么让她在喜怒哀乐中,体验不一样的情绪。
自古暖男多备胎,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暖男只给女人一种感觉,只会无微不至的对她好,没有产生情绪的
波动,女人当然会说「你真的很好。 可是我对你没感觉......」无可否认,暖男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但女
人对暖男没感觉,又不想失去一个「有价值」的选择,于是就把暖男当成备胎吊着。
女人对你产生感觉,是需要通过不同的情绪变化的,温馨、刺激、浪漫、紧张、苦恼、惊喜等,这样她才
会对你产生感觉。 不管怎么样,对女人好没有错,但不能让她为你产生情绪波动,还是很难让她对你有「
感觉」的,即使你对她再好。
举个例子吧,你约一个妹子吃饭,你早早就到了约好的地方,但在一个隐蔽的角落躲起来。 当妹子也到了
,你给她发条信息「对不起,我有事不能来了。 」这个时候,她肯定火冒三丈。 正在
她生气的不得了的时候,你偷偷拍一下她的后背发给她。 她马上变得哭笑不得,不出意外,她会打你一顿
,你尽情的享受小粉拳的奖励吧。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妹子产生一种情绪的波动,你们不断的调情,她对你的「感觉」肯定是越来越
浓烈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推拉,推拉的具体技巧,以前的文章讲过很多,就不赘述了。 因此,要学会做一个"坏」
男人,适当的调情,戏弄,也是必要的。 好好想想,怎么给心爱的女人一点情绪的波动吧。
人的大脑有个叫「布罗卡区」的功能区,一旦某些事情可预测,不再需要我们的注意,就会被放入可以忽
略的背景信息里。 生物学的解释,我就不仔细科普了。
例如:你突然发现上班的路上,多了一块广告牌,你会马上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很快你的大脑就会过滤
掉它,下次路过同样的地方,就会忽略这个广告牌。
为了保持女人对你的兴趣,让她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迷恋,你必须不可预测,否则就会被放进背景信息。
有些兄弟很奇怪,为什么对女生这么好,她反而对自己不感冒,用生物学也是可以解释的。 人对可以掌控
的东西,都会选择性过滤,比如父母的爱,很多年轻人都会觉得理所当然,儿女往往不会轻易对陌生人发
火,但对自己的父母有时候却能够非常暴躁。
对于那些一开始就献殷勤,百依百顺的男生,女生也会觉得已经十拿九稳,正因为如此,这些男生也会被
扔进布罗卡区,被忽略。
让一个女生喜欢你,是从占领她的心智开始的,如果她压根不会想起你,更别想让她喜欢你。 举个例子,
圣诞节,女人最激动的一刻,应该是拆礼物的时候,因为她不知道到底收到的是什么,她甚至会惦记很久
,因为这个结果她无法掌控。
现在有些兄弟在维持异地恋,维持异地恋很困难,因此未知的期待,更是维持感情的秘诀。 你们可以共同
讨论什么日子相见? 相见之后去哪里玩? 你会给她一个惊喜等等,这样即使一段时间不能相见,至少有一
个寄托,随着日子的临近,会越发的急切和想念,增进彼此的感情。 好了,现在回到主题,让妹子倒追你
,就是一种注意力的游戏,只有不可预测,才能让女人茶饭不思,思念成灾。
以前给学员们分析过好几次「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好人太容易掌控。 失
败的老实人之所以很乏味,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总不会超过女人的预期。 没有什么神秘感,也没有
情趣。 虽然说男人都应该强壮、可依靠、言行一致,但你必须在维持品格的同时,加入不可预测和风趣的
元素。 才能让女人对你产生兴趣。
当然,每个硬币有两面,不可预测也是如此。 经常性的不可预测,很容易让女人发现你的规律而变成可预
测。 即使她们无法察觉其中的奥秘,也会对每一次的失落产生排斥。 最好的办法是,不必整天想着如何让
女人惊奇,也能让女人无法预测到你的下一步。 如果有一个女人对你说:「我从来不知道你接下来要做什
么。 」这意味着她们对你的好奇已经无法控制。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欲擒故纵。
看过三国的人,都会对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迹感到钦佩,作为一种经典的行为,欲擒故纵比自大有趣更具
有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你的俘虏将对你死心塌地。 很多人排斥「欲擒故纵」,因为看起来有点操纵别人
,有点像玩游戏,有点不诚恳。 但是他们不知道,女人希望纵。 在女人看来是很有意思的事,是一项
值得去配合的壮举。
比如:圣诞节前,我会告诉女朋友,今年忙死了,爷不给你买礼物了,降低她的期望值,结果我偷偷选了
礼物,然后跟她妈妈合伙,叫她妈妈晚上偷偷塞到她的衣柜里边,然后第二天发短息告诉她:昨晚圣诞老
人来了,你家没烟囱,爬墙差点让他老人家摔死了,礼物你自己看看吧,结果女朋友喜出望外,你觉得这
样是不诚恳吗?
如果你把有趣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给对方半点,这就意味着你非常自信,而且对她没什么兴趣。 这种
技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稀缺感,进而提升了你的吸引力。 只有女人把你和一个谜语、一个秘密联系在一起
时,她才跟你有了联系。 这个时候的你完成的不仅是一次逆袭,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女人永远是你的猎物
。 进入状态,引燃兴趣,借女人的好奇心,通过欲擒故纵的手段,把小小的注意力变成巨大的吸引力。
比如:你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介绍你的很多信息,但职业信息用一种模糊的形式去描述,女人就会产生
好奇。 你:我的职业啊? 今年救了200多个人。 她就会产生联想,结果可能有很多,医生,消防队员,警
察,超人,哈哈。 总之,只要她没有知道谜底,你就掌控着她的注意力。 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种思路,
真正的注意力游戏,是可持续的,当一个谜底揭开,你可以继续新的游戏,让她持续保持聚焦。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女人不喜欢天天缠着她的男人,反而会关注一个可能只是说过几句话,有点神秘
的坏男人,谜底就是欲。
为什么女人喜欢考验男人? 因为这是一个引导投资的过程。 这个投资,是在增加男人的沉没成本,也就是
目的还没达到就付出的成本。 沉没成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和女朋友去一家西餐厅吃饭,拿了号,在外面等候,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我
们,服务员带我们进去,发现安排给我们的位置不好,不是靠窗的,没办法看广州的夜景,我刚说要不不
在这里吃,换一家吧,我女朋友坚决不同意,她说,都等了这么久了,走了太可惜。
沉没成本是很奇怪的因素,甚至会让人去将就一些本来不好的选择,比如不靠窗的位置。 在两性关系上,
也是这样,为什么很多不是很帅的男人,也能泡到女神? 因为这个男人擅长引导女人投资,制造好奇和神
秘感,让女神付出了很多心理成本。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这句话的本质,其实是坏男人善于制秘感和不确定性,让女人琢磨不透,慢慢陷进
去,进而对这个男人着迷。
为什么很多人失恋后很不甘心,因为恋爱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沉没成本,老子以前对你这么好,你就这样
甩了我? 我太亏了吧。 所以啊,女人除了「优秀的基因」,找一个帅气的小鲜肉,还要确保这个男人是「
可以留下来抚养子女的配偶"。 但后者的作用更大,因为你可以借助这个因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让女人为你投资,让她为你将就,你就算是长的一般,她也愿意将就,因为她付出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当女人稀里糊涂的为你投资了很多行为成本和心理成本,她的潜意识会开始接受你。 她会想,你虽然不帅
,没什么钱,但人特别好,又体贴,而且上进心很强,以后我们一定会幸福的。 她会不断帮你找理由,去
合理化她的选择。
我想看到这里,很多兄弟会恍然大悟,原来恋爱达人说的什么服从性测试,角色扮演,打压推拉,开放性
圈套,筛选等技巧,都是为了女人付出各种各样的成本,没错,就是这样,如果你悟透了这些,吸引到自
己的女神,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情商低的男人,总把准备一次感人的表白作为必杀技,结果往往是女神
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
让女人喜欢你的方法,不是让她知道你喜欢她,而是制造暧昧,让她去猜你是不是喜欢她,因为这会让她
付出很多时间,让你频繁的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久而久之,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难以自拔,开始喜
欢你。
我们看不懂爱情,因为我们没有读懂自私的基因,而基因这个幕后黑手,是不知不觉在主导人的行为,你
知道基因是怎么驾驭你的,你才能够去挑战它,让它去帮助你。
在男女交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很多吃喝玩乐的活动,那么,有吃喝玩乐就会涉及到「钱」的问题。 经济
问题,一直是恋爱中比较敏感的问题,而且花钱这个环节也是无法避免的。 恋爱中的经济问题也往往能反
映一段恋情的发展情况,黄某人就再来简单谈谈恋爱经济学。
第一种情况:她一直让你花钱。
在很多人的眼里,谈恋爱就必须得是男生出钱。 但是,男生为女生花钱很多时候是出于喜欢、出于爱,仅
此而已,但是有些女生却认为花男生的钱是理所应当的,你喜欢我,就必须为此买单。 共同约会的钱让男
生出,还说得过去,但是自己的生活花销也让男生全部负责就说不过去了吧。
这就反映出:有些女生在恋爱时往往是把男生当成提款机,用他们的钱各种买买买。 兄弟们,请注意! 如
果你的经济条件不错,她可能会利用撒娇、赌气等手段让你帮她买各种首饰,电子产品等。 那么,这类型
的女生极有可能是拜金女,有些拜金女表现得比较明显。 她们用各种手段让你给她买东西,之后就在朋友
圈各种秀恩爱、秀礼物,以赚取大家对她的羡慕,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情况分析】
对于这类型的女生,你一开始可能觉得没什么,买些小礼物就能让她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随着女生要
求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你就很有可能会慢慢吃不消。 等到你满足不了她的物质欲之时,她就会
开始嫌弃你,一旦遇到下一个更有钱的人,她一定会毫不犹豫转身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的。
所以,兄弟们,在谈恋爱的时候别被爱情迷昏了,还要记得擦亮眼睛看一看。 如果你们约会的时候,从来
都是你买单,除此之外,明明她自己有经济能力,但还是要你负责她日常所有或者是大部分的生活花销。
无论节日与否,都要求你买各种礼物送她,那么她喜欢你的钱多过于喜欢你。
第二种情况:她不愿意花你的钱。
如果是在恋爱初期,在你的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基础上,约会时时候,她总是不愿意花你的钱,出去吃饭、
看电影或者其他活动,她都极力要求AA制。
只能说明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她可能不是那么喜欢你,觉得与你的关系也许不会长久,不想将来欠你
太多。 第二种情况是双方现在还没好到不分你我的状态,好到她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花你的钱。
【情况分析】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女孩的确是个好女孩,值得你用心去对待,也值得你去好好珍
惜。 如果现阶段她不肯花你的钱,约会都坚持AA制,你也不用觉得没面子或者很受伤,顺着她的意思就好
了。 她这样做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在对你们之间的感情并不那么确定的时候,她的自尊心以及独立的性格
驱使她必须坚持经济独立。
如果在恋爱后期,她依旧不愿意花你的钱,或者是不希望你为她花太多钱,可能是因为她真的很喜欢你,
不舍得让你为她花钱,心疼你。 也有一句俗话说:当女人开始为你省钱的时候表明她已经爱上你了。
第三种情况:大头归你,小额归她。
恋爱中正确的经济观就是:男人负责约会中花费的大头,女人负责剩下的部分。 但这种情况应该是在恋爱
稳定期才会出现的了。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磨合期,已经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要去爱的那个人,并且希望能
一起走得更久。 这个时候,经济问题就不再是令人纠结的大问题了。
【情况分析】
进入恋爱稳定期后,该花谁的钱,都不再需要斤斤计较了。 基本能在金钱上维持一个比较平衡的关系
,双方都懂得适时适度的付出,不会只是单方一味地买单。 自己的生活花销、个人物品自己负责,共同的
约会支出共同承担。
比如说这次吃了一顿大餐,由女人买单,那么下一次出外短途游玩的时候就可以由男人买单。 男人送给女
人一件昂贵的礼物作为节日礼物,那么女人就可以送男人几件实用的礼物,这样有来有往,恋爱关系才会
平衡。
想与一个女孩子亲密? 是每个正常男人心中的梦想。 但是你必须知道你犯了以下几点后,效果会大打折扣
,但你通常都意识不到。
错误观念1:如果你长得好看,或者赚很多钱,她就会喜欢你
如果你是高富帅,至少不会阻碍你。 但是这仅仅是吸引学中最外在的东西,我长的不算很帅,我承认,但
是我曾经手拿一瓶矿泉水搭讪了一个开法拉利跑车的黑丝美女。 一个更有吸引力,更有人格魅力的男人,
和一个有钱的,长得好看的男人,女人一定会更容易被前者吸引。
所以,以后不要再说「有钱,长的帅,泡妞就很容易,美女就会倒贴」,事实并非如此,你所见到的现象
,只不过是表面的「有钱和帅气」,更是高内涵,高素养,风趣幽默,可靠,领导力等一系列品质。
错误观念2:为她着处处想,你就能够得到她。
关于好好先生的问题,今天黄某人写这篇文章就是警告大家,好好先生做不得。 最后以被女人当凯子作为
普遍結局。其實作為一個好男人,其實是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但是為什麼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壞男
人能給女人帶來有趣,浪漫等諸多的情感因素,而女人如貓,天生就是情感動物。好男人只知道對女人好
,卻不知道從動物層面去滿足女人。"女為悅己者容」任何情況下都使用。
錯誤觀念3:我們都是好男人,女人會喜歡我們。
从小我们的三观,都来源于外界灌输,这其实是主流价值观的误导。 对女人来说,这些男人似乎有点「危
险"。 你故作姿态扮好人,女人潜意识里面有反机制,男人照样更爱面子。 那么你的心里一定压抑了
一些阴暗的东西在心里,很多父亲问自己的孩子。 你谈女朋友吗? 他回答:我没谈。 其实他谈了。 而且肯
定上过床。 为何说不,因为他怕说他不老实,爱玩,其实可以理解,但他们绝对的压抑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为什么你看到那些街头黄毛,小混混能对美女搂搂抱抱,反而我一个好男人却落得单身? 因为他们
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把妞泡到手,没有道德束缚,好男人何尝不想抱得美人归,却被传统婚恋思想,各种
条条框框搞得非常别扭,反而被女人觉得「怂」。
可是矛盾的是绝大多数做「自己」的男人想要的妞却得不到。 比如我和angel在酒吧搭讪,我想要就很直
接的去搭讪,邀请她过来喝酒跳舞。 你不用装作其它人,你把握情绪主导方向,展现吸引她的分支即可。
女人会讲出来她要什么,注意是反方向! 女人永远都是口是心非的! 其实男人也是一样。
这是因为人的身边里面有两个电路,一个是理性思维电路,另一个是感性思维电路。 女人也是。 关键是女
人会爱有创造力和繁殖力的男性,哪怕他们是个trouble-maker,不是好好先生,我跟女孩约会向来不会
去听她讲什么,而是听她的情绪在讲什么,有次一个女孩叫我不准亲她,我直接把她推墙上强吻,因为当
时我强烈的感觉到两人之间的联系感和暧昧感。
通常我们如果在微信或者QQ上给女生发消息,但是女生没回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等待模式
,就是期待女生的回复,也会一直傻兮兮的等到她回复。 心理学上呢,则有一个名字,叫做等待效应。 人
在等待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焦虑。 焦虑会让时间变得漫长,明明她只是几分钟没回你消息,你会觉得过了
好长时间。 同时,等待会产生让人纠结,迷惑不解的情绪。
第一,每次发消息之前先安排好发完消息后做些什么,比如洗个澡,打盘游戏等等。 过20分钟到半小时再
去看你的手机。
第二,养成比女生先结束你们对话的习惯,也就是女生发了最后一条消息,你就不用回了。 第三,很多追
女生的微信聊天都发生在晚上,尤其是临睡前很容易聊天。 这时你发了一条消息女生没立刻回复的话就可
以立马关机,睡个安稳觉。
你就是要告诉自己,不管她今晚回不回我消息,我反正要睡觉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在追女生的时候,
女生最怕的就是男生一直给她打电话,发信息。 这样令她感觉到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占领。 渐渐的她就开始
反感你了。
因为想要追女生,就要一直发信息。 在你找到目标准备搭讪之前,心理往往会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障碍,担
心搭讪失败随之带来的一些窘境,其实,这只是你心理状态不够出色的一个表现。 在搭讪的时候,你需要
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勇敢的去表现自己,现在主要讲的就是克服社交恐惧方法:
心理障碍一:她太漂亮了,条件那么好,她肯定看不上我,我配不上她。
解读:她这么好的条件肯定要一个具有更好条件的人才能配得上她,她辛辛苦苦找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
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那就是我。 虽然我的外表和财富配不上她,但我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却足以能吸引
住她,我的很多特质远胜于她。 此时此刻,她该是多么地幸运啊,众里寻我千百度,我却在她面前,还是
赶紧上去给她惊喜吧,要让她感到今天能遇见我真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
心理障碍二:她周围已经有一个或好几个比我高比我帅的酷哥陪伴了,而且他们谈笑风生。 我上去只能是
做人家的电灯泡,是自找没趣。
解读:这些帅哥都配不上她! 只有我才配得上她,因为我比他们更自信、更优秀、知道怎么和她相处。 而
且虽然她表面上跟他们有说有笑的,但实际心里想要的却是另一种男人,就是像我这样的男人! 她可真走
运啊,因为我现在正好就来了。
心理障碍三:如果她已经有男朋友,甚至她正在等不远处的男朋友时,我岂不是糗大了。
解读:其实他现在的男朋友是根本配不上她的,只有我才配得上她,她迟早会离开他而投入我的怀抱的。
三秒钟后,就是我和她的第一次初识,而且当着她的前男友的面! 等日后我成了她的现任男友后,她回想
起来此时此刻的我们初识情景,会觉得是多么的铭刻肺腑啊!
心理障碍四:如果我一上去搭讪,她要是对我冷冰冰,或者干脆不理不睬,或者扭头就走,甚至鄙视嘲笑
我,我该会多没面子啊。
解读:她如果一开始冷淡我或不理我,那是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她梦寐以求的那个人就这么
出现了! 那是突然碰到了自己的梦中情郎的一种自然反应。 我应该帮助她稳定一下心神,好让她接受这个
天上掉下来正好砸在她脑袋上的馅饼。 要是她鄙视嘲笑我,甚至破口大骂我,那就表明她真是个傻X,居
然有眼不识真命天子,如果她不改她的禀性的话,恐怕她一辈子也找不到幸福,唉,那我真会替她惋惜。
心理障碍五:如果我和她搭上话了,但她始终对我不感兴趣该怎么办? 我看还是算了,不要费力不讨好了
。
解读:反正已经和她搭话了,她对我不感兴趣,说明她还不够了解我,不知道我的内在有多美,我和你搭
讪是看的起你,看你一个人默默无闻的走路,万一看不到脚下小蚂蚁踩到怎么办? 表示担忧! 自己走路都
没一个人陪伴的,是不是最近生活不协调? 是不是最近失去了一个闺蜜? 还是最近拉肚子不舒服? 对我不
感兴趣,实在是想不通,一个堂堂正正的本地区无敌才男,对你的不礼貌表示生气。
没错,心态就是要这么,当你内心强大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会非常简单,女孩也会被你的轻松幽默所感
染,会为你的个人魅力加分的。 克服社交恐惧,摆好心态,多多练习,久而久之,会让你在日常交流中如
鱼得水,你也就开始学着怎么把控整个谈话了,这对你在生活,工作谈判中也会大有益处。
兄弟们,我前面所说的很多都是要你扎实基本功,明确思维,从哪里走,怎么走,我给你规划一个泡妞的
思路,在你脑海里清楚原来泡妞要讲究那么多,不是眉毛胡子乱抓。 我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不折不扣,高质
量的泡妞高手,带着绅士风度,能上能下,游离于情场,灵活运用到各种社交场合。
这是一门学问,一门大学永远得不到的选修课,社会也很难教会你,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有一天,我很高
兴看到你不仅得到的是女人,而且得到的是高情商下成功的事业。 想学泡妞追女孩,有情感问题的,报名
课程,教你改变自己,提高情商,更好的经营感情,不再为情所困,做一个高情商的优秀男人,投资自己
,幸福后半生!
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 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对方也会拼命爱你
。 世俗的感情难免有现实的一面: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
信任帶來新幸福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退休人士早年存的「退休金」,到了晚年,經常是不夠用的,如果你也會有這樣的擔心,就一定要看完今天的分享。
在內容開始之前,請記得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你的具體行動,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很多人工作了三、四十年,一直支持他們繼續工作的動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存夠錢」;存夠錢之後然後退休,就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你知道嗎?近年來在很多退休人士的研究裡面,都顯示出相同的結果,那就是他們二十年前準備好的錢,等到了二十年過去之後,通常是不夠用的!
假如你也認為「只要存夠錢」就能夠退休,那麼你現在在準備的,很有可能會是讓你晚景淒涼的退休計畫。
要命的「早知道」
然而再進一步分析,有更多的數據反映出,所有失控的退休生活,最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一連串錯誤的觀念~
而什麼樣的錯誤觀念呢?最常見的就是沒有理財的觀念,所以不懂得通貨膨脹,也就不懂得「退休金」需要存多少,做怎麼樣的配置,才能夠讓自己持盈保泰。
再不然就是手頭鬆的時候,缺乏「節制」的觀念,所以讓慾望走在前面,有錢也不會多存下來。
還有另外一種奇怪的想法,就是他「不信任金融機構」,所以呢從來就沒有買保險、也不投資,然而當你聽到了這些,都還不是最危險的!
其實最危險的觀念,就是當我們身在二十一世紀,還認為我們可以做一份工作,然後可以做到六十歲退休。
而不是做好你必需要延長工作年限的準備,慢慢的從年輕的體力活,轉型成靠腦力、經驗決勝的顧問工作,讓自己越老越吃香啊!
所以呢,這些晚景淒涼的退休人士,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外乎就是什麼呢?比如說「早知道錢會愈來愈小,就應該學好理財」。
再不然呢?「早知道會活這麼久,就應該要買保險」、 接著呢「早知道會被時代淘汰,就應該學第二專長」這些話。
總而言之呢,後悔的理由真的很多啊,然而一切卻無法挽回、無能為力!
對現在的你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喔,是在你還有時間的狀況底下,往富足的思維靠近,讓你降低面對退休的壓力跟風險。
「富一代」的七個準則
國外有作者喔,為了探討白手起家的人,是怎麼樣變成有錢人;所以刻意的約訪了這些「富一代」,去歸納出成為有錢人的七個準則。這七個準則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他們量入為出,生活花費一定會小於收入。
第二、他們相信真正的金錢自由,會比「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錢」這件事更重要。
第三、他們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跟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第四、他們的父母,在他們成年之後,就不再提供金錢上面的資助。
第五、他們也會要求小孩,在成年之後能夠經濟獨立,養活自己。
第六、他們了解自己,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來發展。
最後第七、他們懂得觀察趨勢,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成為有錢人」的共同點
然而當我們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些準則光用嘴巴講講,當然都很容易啊,但如果你也想要朝著「成為有錢人」這個目標邁進。
你會不會很好奇啊,他們還只是一般人的時候,這些導致他們「成為有錢人」的想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們試著來拆解看看喔~
首先,第一個「量入為出」,並且知道真正的財富自由,會比「展現」財力更重要的這個部份。
這是因為他們有「健康」的理財方式,並且懂得「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慾望啊」這樣子更深的觀念很重要;所以才能夠駕馭自己的慾望,留住該存下來的錢。
再來,他們很早就認清時間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們能夠有效的運用時間、精力與金錢,去做累積財富的事」。
這就是把目標明確的定在「增加財富」這件事,並且「以終為始」的幫自己做規劃,決定自己眼下的時間跟精力,應該怎什麼、如何做?才能夠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目標?
接著,這些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他們的父母通常不會給他們太多經濟上的支持,這倒不是說他們的家庭就沒有溫暖!
很有可能是這些家庭,原本的經濟狀況就不好了,或者是就算經濟狀況好,也很強調孩子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親或原生家庭,有一定的「人我分際」這樣的觀念,才能夠做到不過份的心軟、被親情綁架,從而幫助孩子發展出獨立自主的人格。
而最後,他們會更了解自己,因此會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並且刻意培養「觀察趨勢」這樣的能力,所以更擅於抓住市場的機會。
我們姑且不論這些人處於什麼樣的產業,或者是擁有什麼樣的專業,單就以能夠「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看懂市場趨勢」這兩點來看。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向內看懂自己,和向外看懂世界的趨勢,這兩種探索的勇氣跟素質。
然而這份勇氣的背後,並不是為了勇敢而勇敢的莽撞行事;而是能夠獨處、靠近自己,並且俱備了「全局的思維」,不斷的跟著成長的變化而調整,才能夠穩定的培養出新的能力。
如何培養「變有錢」的能力?
那麼聽到這裡喔,如果你也想要擁有「成為有錢人」的能力,具體上到底該怎麼樣做到呢?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學習行列。
在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裡,嘉玲老師會從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經驗,陪伴你回溯根本的源頭,梳理你的金錢信念。
讓你了解自己的花錢習慣之後,更進一步的幫助你,建立健康的理財步驟,做好對自己的投資,讓你花錢啊、越花越有錢!
而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會用具體的步驟,協助你盤點出自己的「時間黑洞」,讓你看見自己的時間都花到哪去了?
並且陪伴你理解大腦是怎麼樣運作的,讓你能夠運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的切換,提高你的時間效率。
而另外呢,我們還有【人際斷捨離】的課程,幫助你澄清那些不假思索、習以為常的人情壓力。
就像親子關係會是一輩子的,我們不會完全的脫離家庭,但也不需要一直跟家人綁在一起。
因此呢,需要學習的不是切斷關係,而是斷開那些不合時宜的信念,建立清楚的人我分際、關係界限。
讓該放手的時刻發生的時候,可以心無罣礙、祝福彼此,這樣子對於自己跟他人,才能夠活出真正的獨立。
另外,我們還有【過好人生學】,無論你工作幾年,從事什麼行業,你的行業有沒有遠景?
在這劇烈變動的時代裡,你都需要先搞清楚,自己有沒有一些不自覺的想法,限制了你的眼界,讓你看不到更大的格局、讓你的職業生涯老是在原地打轉?
在此同時呢,又不知道怎麼樣培養有利於自己的生態圈?怎麼樣做決定?還有「自主學習」這些關鍵的能力?
如果「釐清自己」和「培養新的能力」都是你需要的,那麼在【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就能夠帶給你很具體的前進。
我相信啊,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變化又很快的時代裡,經常會給你很大的壓力;因此呢「存夠錢就退休」這是很多人一生努力的奮鬥目標。
然而也請你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做到的,永遠是在既有的資訊底下,為退休生活多做一些準備,就能夠多降低一點風險。
那麼現在的你,有多想要成為有錢人呢?而你想要幫自己準備幾個「成為有錢人」的條件呢?
平安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很容易讓人失去危機意識,這是很正常的人性;然而當我們處在新冠疫情,引起全球動盪的期間。
這背後為我們帶來的省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擁有長遠的安全跟穩定,那麼我們先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歡迎你現在加入「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為你想要的人生,做更好的準備;也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陪伴你一起面對危機,迎接轉機;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開通了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之外,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啟點文化線上學苑」的部分。
在這疫情肆虐的今天,我想線上學習會是你很棒的選擇,你可以在不受時間跟空間的限制底下,自由自在的進行你所需要的學習。
詳細的資訊,在我們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進前。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信任帶來新幸福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上一集的分享裡,我為你拆解了詐騙的套路之後,相信現在的你,已經對詐騙的模式有所了解,也有了最基礎的辨識能力。
那麼到了這一集,我會把詐騙事件關注的焦點,擺在那些最容易受騙上當的「特殊體質」上面;透過這一段內容幫助你理解,到底是怎樣特質的人,會吸引到騙子找上門?
事實上喔,詐騙集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呢基於CP值的考量,他們會喜歡找那些最容易下手,又容易打發的人來開刀。
而這一類的人,又有三種最明顯可見的特質,它們分別是什麼呢?「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和「不想承認錯誤」。
先來說第一個,叫做「害怕被討厭」。
這樣的情況讓我想到八零年代,震驚台灣社會的「鴻源老鼠會吸金」事件是一樣。
在當年呢,台灣合法的投資產品還不多,因此呢只要有一個產品,它宣稱可以保證提供「4分」以上的利息,就很快的成為社會大眾眼中追捧的「金雞母」;而「鴻源」的主要投資人,又以退伍軍人跟公教人員居多。
在這些公教人員「呷好逗相報」的宣傳之底下喔,鴻源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面,非法吸金了1000億台幣。
最後呢,在1989年6月30號,立法院修正了《銀行法》,而檢調單位開始強力的查緝地下投資公司。
鴻源機構在連續三個星期裡面,發生了四次的擠兌風暴,而主要的負責人,早就在案發之前脫產,所以投資人根本拿不回本金。
這個案子一直延宕至今,始終沒有辦法能夠完善的處理,也讓很多人賠掉了他自己的畢生積蓄。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會知道,每投資十萬塊,一個月就能夠領4千塊利息,這樣的一個「保證」,很明顯的就是不合理,就是一種詐騙手法。
要是天底下有這麼好本領的經營者,郭台銘又何必辛苦的經營事業,乾脆關了鴻海去投資他,不是賺得更快嗎?
「鴻源機構」呢,之所以會被餵養成為一頭金融怪獸,就是因為「害怕被討厭」這個心理因素。你想像一下喔,當年退休的軍公教人員,他們的社會和工作環境有什麼樣的特性?
他們是不是很強調合群、以和為貴、不要太計較、不要太有自己的想法?以至於呢,他們很怕提出異議會被討厭。
還有些人呢,是因為人情壓力而不得不投資,親戚朋友呢一吆喝,他們就掏出錢來,也許他們自己也想賺錢,但更多的是他們不想要破壞關係。
看著同儕或親人的一頭熱,就說服自己不要問太多,省得被排擠在小圈圈之外,所以才會受騙上當啊!
你問我為什麼對這個歷史事件這麼的清楚?因為我自己的父親,其實就是受害者之一。其實他有很多機會可以抽身,可是當法令一修正、擠兌一發生的時候。
鴻源內部上上下下,卻發起了一個叫做「支持公司」的運動,讓更多人把自己的身家財產投入更多。
在外人看來非常的荒謬,但是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你的很多親友都在這個「局」裡面,所以只要有「暗樁」一配合「支持公司」的運動。
如果你不像是個火山孝子一樣,再投錢進來、反而是要把錢領出來,那是不是變得很不合群?
所以當年呢,目睹這一切的我,到了今天我都會警惕我自己。不要為了害怕被討厭,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自己思辨的能力,才是我們戰勝各種騙局的唯一解方啊!
再來,第二種很容易吸引到騙子的特質,那就是「絕對信任權威」。
這就讓我想到,美國的前納斯達克的主席~伯納・馬多夫的「龐式騙局」。
你千萬不要以為「龐式騙局」聽起來有多高明,它其實就跟俗稱的老鼠會一樣的。用短期暴利做為誘餌,拿新入會投資者的錢,去支付舊的投資者的那些高額利息,不斷的誘騙更多人投入資金。
而這個案子最誇張的地方,就是受害者包含了好萊塢的知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美國名嘴賴端金,還有世界各地像是加拿大、西班牙、法國…,這些國家銀行機構都是受害者。
那為什麼馬多夫能夠騙倒這麼多人?這就不得不說起他的「豐功偉業」啊!
原來啊,馬多夫是從六零年代開始投入金融的經紀;於是呢,他那個時候就開始靠著挖東牆補西牆,或者是找家人借錢。
甚至於拿公司的錢,補客戶的損失,去造假很多投資報表…這樣的方法;不斷的去營造他「穩賺不賠」的好戰績,從而去奠立了他金融戰神的地位。
也因為馬多夫完美的形象,和他多年來漂亮的成績單,所以讓人會毫不懷疑他「個人誠信」的問題。在很多的死忠追隨者當中,甚至於不乏他的部屬跟學生。
這些人因為馬多夫的德高望重,把他視為華爾街之神,對他深信不疑;最後很多慘賠資本的基金經理人,更因為這份「絕對相信權威」,當東窗事發之後陸續自殺,付出難以挽回的代價。
像是這種「絕對信任權威」的背後,經常伴隨的個人議題喔,其實就是我們「把選擇權交給了他人」。
而這個背後更深、更深的部分,就是我們「恐懼權威」,才會始終沒有提出一些必要的質疑,而踏上不歸路啊!
最後呢,會增加你遇上騙子的特質,就是「不想承認錯誤」。
這裡讓我想起「女版的馬多夫」,也就是喔這個世紀的大騙局,矽谷的獨角獸公司~「血液公司」的創辦人,叫「伊麗莎白・霍姆斯」。
霍姆斯呢,在剛創業的時候,她原本是一個很受外界期待的青年創業家。而且她崛起的軌跡,和已故的蘋果創辨人「賈伯斯」很像,前景一片看好。
她還被知名的雜誌評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甚至於「2015 年最具影響力的100大人物」的這些封號。
那更不要說「下一個賈伯斯」這樣的一個名譽也冠在她頭上。而霍姆斯本人,也深信自己就是一個「下一個會改變世界」的人。
然而呢,她號稱只要通過指尖採血,就能夠完成 300 多項血液檢測的驗血機;他們在內部研發的階段,就不斷的失敗。
但於此同時,霍姆斯卻不斷的向外界誇大實驗的成果,不斷的宣稱自己的公司,即將為世界帶來重大的改變。
儘管喔,憑著她的三寸不爛之舌,和很高明的行銷手法,暫時矇騙了不少投資者;但是呢,醜媳婦終歸要見公婆,傳說中的驗血機,總是會遇到接受檢驗的時刻。
那你會不會不很好奇,霍姆斯打算怎麼跟外界交待這整件事呢?
在我自己的實體課程裡喔,我常常會提醒我的學員,你永遠沒辦法叫醒裝睡的人,除非她自己願意醒。而這位霍姆斯小姐,就是最典型的「裝睡的人」。
她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造假數據,去播出事先拍攝好的造假影片,才終於讓這個造假的驗血機順利的上市。
你聽到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造假的驗血機,有可能去測出精準無誤的血液數據嗎?
而事實證明,造假的驗血機,只會讓醫生判讀失準,讓很多人誤以為自己得到可怕的癌症,造成呢病患精神啊、工作啊、金錢啊…等等的危害跟損失。
而更弔詭的是,即使已經紙包不住火,詐騙的事實就擺在眼前;霍姆斯呢,她要面臨的是二十年的牢獄之災。但她都始終都堅信自己的發明,雖然還「不成熟」,但終究會改變世界誒!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做「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指的是在同一時間或處境裡面,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而產生了一種不舒服的緊張感。
而為了改善這種緊張感,於是呢人們會很自然的,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相信的理念跟行為保持一致、沒有衝突的感覺。於是這樣的一個人,才能夠繼續順利的生活下去。
而不管這位跌落神壇的霍姆斯,她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不肯認錯;我都相信喔,在她內心當中有某一個部份,就是這種「認知失調」的狀態;所以她才會一錯再錯,還不斷「自我合理化」自己的這一切行為。
事情發展到此喔,我們都知道霍姆斯,是一個「不肯承認錯誤」的騙子。
但我邀請你想一想,那些曾經對她深信不疑的投資人,在某個程度上,會不會也因為面子或自尊的問題,不肯承認自己「錯信他人」,才會放任霍姆斯去扯出這個瞞天大謊?
而回到你身上,在你的生命裡,是否也曾經執著在某些錯的地方裡,想要找到對的答案。像是那些不斷的容忍花心、有賭癮、酒癮的情人,去期待對方回心轉意,或者是改變自己。
或者是明明你投資已經決策錯誤,每個月都在虧錢,卻還不斷的砸錢去補洞,不肯執行停損;這些都是同一種心理機制,不想要面對自己「認知失調」所惹下的禍。
也就是說喔,會讓我們上當的,不只是只有「詐騙集團」,還有我們心中的慾望跟恐懼,它會化身成為一個生命的考驗,在情感啊、工作啊、友情裡面,顯露出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在我的實體課程裡,經常會問學員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偷車賊會偷最好的車,還是偷好偷的車呢?」
假如你曾經受騙,或者你的身旁的人就是詐騙集團,像是職場裡霸凌你的同事、危險情人、對你進行情緒勒索的家人…。
你也可以好好問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害怕被討厭」、「絕對信任權威」或者是「不想承認錯誤」這樣的狀態?所以讓你變成那一台「最好偷的車子」。
這些功課的背後,都需要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然而面對自己,它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一直不面對,你只會活得更不容易啊!
這也是「啟點文化」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們讓每個有機會接觸我們的人,開始去面對真正的核心,無論是生涯的發展、還是人際溝通。
當然,最該面對的,就是你自己。只要你願意,啟點文化都在這裡,歡迎你~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一起前進!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在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過好人生學】。
這一門課呢,集合了我這二十年自己創業、生命的實踐,還包含了超過上千人次的直接的教練跟諮詢。因為幾乎每一個人跟我談到最後,都會談到他要怎麼樣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
其實呢,人生是一個時間軸的累積,如何讓時間變成你的朋友?讓時間幫助你累積、幫助你放大,這其實不難,但它需要一些必要的觀念,跟必要的作法。
【過好人生學】這一門課,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跟你一起前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信任帶來新幸福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親密關係」相關影片看這裡~https://pse.is/GGURC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就在幾週前,我們的頻道推出了「婚姻三部曲」這一系列的內容,受到很多朋友的好評。
也因此在我的學生裡,就有人跟我提出一些問題,像是呢:「老師,如果我要把老公調教好,實在太難了,那有沒有更快、更有效的辦法呢?」
或者是喔:「老師,雖然婚姻很難,但我還是很想要進去,你有沒有什麼樣的秘訣,可以讓破關率高一點?」你們的這些聲音,我們都聽到了!
所以如果現在,正在觀看這一段影片的你,正好未婚,而且你渴望走進婚姻,組成一個家庭;或者是你已經經歷了一段,讓你痛苦不堪的婚姻,但是你仍然「唔驚死啦」!
不好意思喔,應該是說,你依然「對於愛情保有期待」,希望自己還有機會展開第二春、第三春這些朋友們;那你就一定要鎖定今天的內容,我會提供給你一些,更根本的解決之道。
其實呢,關於這方面的道理很簡單,你一定也聽過,那就是「預防勝於治療」。與其啊進入婚姻之後,跟另外一個人相互折磨,不如事先就把可能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在結婚之前,選擇好那個對的人,把一剛開始的設定就弄對,真正在操作這個系統的時候,就不會一直卡關,然後把自己累得半死。
但是呢,我要事先強調,這裡提到的「選擇」,並不是一般人說的「你感覺他很不錯」這種很籠統的;或者是「你喜歡某一種個性」,甚至於是「高富帥、白富美」這麼抽象的標準。
因為如果大家喔,回到「感覺」;感覺準的話,那現在的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孽緣、曠男怨女,不是嗎?
所以呢,我今天花一點時間喔,跟你說明什麼樣的條件,是「適合」走進婚姻的?
如果不具備這些特質,我真的奉勸各位善男信女,不要輕易的走進婚姻,因為那絕對會是一場災難。
進入婚姻呢,其實是你的一個權利,而不是你的義務或者是責任;如果你沒有先具備這樣的想法,啊你是活在清朝嗎?
所以,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行使這個權利,如果你評估走進婚姻,你的人生不會變得更好,那就千萬不要嘗試。
單身其實沒有什麼不好,更不是有病,那是一種對自己深刻的了解之後,所做的有意識的「最佳安排」。
好,談到這裡,我們回到擇偶條件。
你一定聽過一種說法,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進入婚姻五年、十年之後,都會歸納出一個很普遍的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進入婚姻生活久了,夫妻之間會比較像是「同事」,各自有各自負責的工作、分工,然後互相協調,讓家庭這個「公司」能夠運作順暢。
所以順著這個比喻,如果維持一個「家」,某種程度跟經營「一家公司」會很相似的話,那你有沒有想過,你或者是你的伴侶,是不是真的具備有「經營管理的能力」呢?
我自己就是一個創業者喔,創業的次數還不只一次,所以我很清楚知道,創業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的事情,有些人他的特質,就是老老實實的當一個上班族,反而會比較合適、比較幸福。
而且呢,就算你的能力很好,也很適合開公司,不等於你一定會成功,創業失敗的風險其實是很高的。
就像兩個再相愛的人,彼此再怎麼契合,還是會因為有很多的外力問題而分開,沒有人能夠保證努力就一定會白頭到老啊,相愛就一定可以幸福,是這樣嗎?
不過,一個人會之所以想要創業,一定是會對於某件事情,或者是更專業的開發…等等的有所熱情,所以讓他有信心可以贏得市場的肯定。
然而在這邊,如果只是要維持一家公司的營運順暢,其實光靠熱情跟專業,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像是親密關係裡面,兩個人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也會有一種想法就是只要我們愛、也只要夠契合,就可以為彼此帶來幸福啊。
可是真實的情況是什麼?當你開了公司,你設計了產品、別人認同了你的專業、做成了第一筆生意,然後呢?
你是不是還要有很強大的行政管理、行銷、業務、會計這些後勤資源啊?只有具備這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這一家公司,才能長長久久的經營下去。
所以如果你希望「婚姻」這家公司,不要倒掉、不要離婚,那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找到一個「有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人,跟他結婚。而且在此同時,你也要確認自己是不是有具備相同的能力?
因為只有你單方面要求對方優秀、能力好,而自己卻在一旁納涼、什麼都不做,那這個關係始終會是失衡、會是失敗的。
而且這些能力還得隨著時間、階段、面臨的任務不一樣,必要的時候要做很多的升級跟調整,不可能用舊的版本一路運作下去,這樣子你們的系統,只會越跑越慢、越來越沒有效率。
那麼到底要怎麼樣挑選適合的結婚夥伴呢?
相信喔,追過前面「婚姻三部曲」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正處在人類歷史上頭一遭,要和同一個人,維持一段封閉式的關係最長的時代。
雖然說現代婚姻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50年,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走入婚姻,畢竟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正因為如此,你實在有必要讓自己在進入婚姻之前,好好搞清楚自己跟什麼樣的人結婚,才有可能擁有你想要的幸福婚姻。
在年輕的時候呢,可能很多人會期待,另外一半要是白雪公主、白馬王子;而今天這個時代裡面,我必須要先打破你這個迷思。
因為你想要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不外乎是長得帥、長的美、長得高、身材好,最好還是個霸道總裁,或者是百億千金。
但是事實上呢,這種找伴侶的願望,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因為在基本上,有錢的霸道總裁、百億千金,只代表這個人具有財力,他可以付錢把小孩子養大,但是他有沒有能力維持長期、穩定、相互尊重的關係呢?這其實是個問號。
再來「長得高、長得美、身材好」,也只代表你們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有比較討喜的DNA,會長得比較好看;這樣的前提跟能夠維持一段長期的關係,一樣是無關的啊!
所以,如果你堅持要找到這樣子的對象來結婚,那其實就已經註定了,當你們完成「養兒育女」這樣的責任之後,你們的婚姻一定會卡關;因為婚姻不會只有「養兒育女」而已啊。
然而你會不會很好奇,能夠長期維持關係的伴侶,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這個答案,心理學家可以幫助你,可以給你一些解答。
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真正對婚姻關係能夠加分、願意成長,而且有能力長期維持關係的人,你必須學會觀察在他身上,是否有這五大特質?
第一個特質,你要看他在團體裡面是否合群,有沒有團隊協作的能力,是不是願意付出、願不願意妥協?不會只會要求別人配合他。
這樣的特質會關係到,未來你們組成家庭之後,他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幫手,當你的神助攻,而不是豬隊友啊。
第二個部分,你要看他的生活,他是不是能夠獨處,也能夠樂於跟朋友聚會。這樣的因素會關係到你們將來的家庭生活,是不是能夠有相處的溫情,但是也能有獨處的寧靜?
不是那種喔,會讓人窒息的存在。非得粘膩在一起,要不然或者是很疏離,因為只有這樣子,他才不會期待,你得為他的喜怒哀樂,去負全部的責任。
第三個特質,你要觀察他的個性穩不穩定,他的情緒會不會太敏感、太激烈,一點點小事,就會變得很焦慮或者是暴躁。
這個部分會關係到一旦你們結了婚,如果遇上任何難關,他能不能冷靜面對,好好的跟你溝通。
第四個觀察點,觀察他在工作或生活上,特別是面對承諾的時候他的表現。他能不能為自己負責任,說到做到,不拖延;他會在乎自己說的話。這代表著對方是否可靠。
唯有對方足夠可靠,你也才值得你去付出對他的信任。而不會讓你在婚姻裡,你得一直跟在他後面擦屁股;如果你一直需要幫他擦屁股,這樣子不斷失望的你,很快的就會對段關係,失去了信心。
第五個觀察點,當你們之間發生爭執的時候,看他能不能換個角度,為你著想;對於新的事物有沒有好奇心、開放程度。
這意味著對方,他有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更能夠有同理心,才能夠去真正的在關係裡,知道你的在乎。
我在這邊重複一次喔,挑選伴侶的時候,真正對於維持長期關係,有幫助的特質,分別是什麼?
第一個「合群的」;第二個「不會太內向,也不會太外向」;第三個「情緒要穩定」;第四個「負責任」;第五個「有自己的立場,也能夠為他人著想」。
如果你有追「理科太太」的話,她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選擇她的另外一半的啊。
那具備這五種特質的人,通常才會願意跟另一半去分享權力,能夠共同作出決策,讓彼此感覺到尊重。
所後你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特質,而這些小小的意願,其實決定了大部份的人,當我們遇到婚姻的難關的時候,是否還願意在這個關係裡面,繼續努力的關鍵。
因為當一個人擁有獨立的經濟,而感受不到伴侶的尊重,那就有很高的機率,會選擇離婚。這就是現在很多女性,她的一個思維。
所以在結婚之前喔,好好的根據這五個面向,去辨識出哪些人,是適合長期經營一段關係的這樣的人?直到你確定之後,再說「Yes!」。
如此一來,當你們走到婚姻之後,才能夠一起攜手打怪,然後呢克服難關。
而不是呢,在事前你「以為」你跟他結婚、生小孩之後,他就會變成另外一種人,或者是長出新的能力。
我在這邊要很明白的告訴你喔,這樣的機率實在太低了,他以前不會的,他未來仍然不會;這是真實的狀況,都這麼演的啊!
因為對一般的多數情況會是什麼?「啊反正都已經結婚了,謀哩係咩安抓?你能拿我怎麼樣嘛?」
所以如果你真的不想要,簽字完之後才後悔,請你一定要在結婚之前,打開你的眼睛,好好看清楚,自己選的對象,符不符合這些條件?
如果有,而且他也很渴望婚姻,而且有做好跟你一起攜手共度五、六十年光陰的準備,願意跟你一起實踐生命的夢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那我很恭喜你喔,快點把對方套住~再慢,別人就搶走了喔。
但是如果你在評估之後,覺得自己正在交往的這個對象並不合適,可是呢,你的家人一直催促你結婚。
你可以把這段視頻,或者是先前談到,關於婚姻的這些影片內容,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看,請他們清醒一點啊。
跟他們說喔:「結婚一定有風險,婚姻家庭有賺有賠,簽字前請詳閱『一天聽一點』。」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啟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凱宇誠摯的邀請你,也誠摯的期待在你的生命當中,跟你一起攜手同行,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