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親的思念
寫完「讓自己幸福快樂、人生精彩,是對過世的親人好友最大的懷念」那段文字後,我冒著細雨帶我的狗去居家附近散步。斷斷續續的陣雨,窸窸窣窣的冷風,飄飄散散的落葉,柏拉阿圖(Palo Alto)小鎮街道上,呈現出秋天淒涼的肅殺。十一月底了,又是一年即將過去,走在鋪滿黃色銀杏及紅色楓葉的人行道上,我突然想起父親的生日在十一月,很久沒有的感傷與思念,又在心中浮起…..
其實,父親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月哪日,身分證上的日子是他編出來的。父親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年代,歷經了戰爭的動盪不安,也歷經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他的故事,得從我的祖父母說起。
祖父生於江西贛南的望族,祖母是新時代的女性,是位西醫,在上海行醫。他們本來可以躲在上海法租界內,安安穩穩過自己的日子、養育下一代。然而,那個時候國家受到外強的侵略,人們生活困苦,祖父秉持著讀書人對國家社會應該負擔的責任,投筆從戎,從書生變成了黃埔二期軍官。戰功彪炳,年紀輕輕就官拜軍團團長。很可惜,在對抗日本侵略、保護國人時,因為武器及後勤補給巨大的差距,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捐軀了。祖父過世後,父親和其他兩百多位為國捐軀將領的孤兒們,在名義上被蔣宋美齡女士收養,成為「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的一員,父親是當中年紀最小的一位。抗日剛剛勝利,國共交戰激烈展開,國民黨敗退台灣,「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所有的小孩子也被帶到了台灣,祖母並沒有一起被撤離到台灣,父親正式成為了一位孤兒,被安排在師範學院的體系下唸書,那時他還不到十歲。
父親倒是很樂觀,並沒有因為祖父為國捐軀而覺得國家欠他什麼,他覺得在那個窮困潦倒的年代,他有學校宿舍住、有學校餐廳吃飯、有學校教室上課,已經算是幸運的了。他最常回憶的故事是中學時代晚上和一群同學從宿舍翻牆偷溜出去看籃球比賽,看完比賽後又在大街上閒逛,直到被警察以管束不良少年的理由抓到警察局。警察們對他們這群小鬼頭們大罵,說他們家教不良,要他們叫父母來接他們回家,倒要看看他們的父母是什麼德性,會養出這樣的不良少年。這個時候,父親就會大剌剌的拿出身分證,上面父母欄位寫著蔣中正、蔣宋美齡,在那個白色恐怖的時代,這可把警察們嚇得臉色發青,不知所措,直到當地的軍區司令派人把這群「沒人敢管教」的小鬼頭們帶回學校宿舍!
隨著年紀的成長,父親並沒有繼續他中學時代的年少猖狂,反而是考上了大學,當起了老師,不過還是做了一件「前衛」的事,我母親本來是他的學生,父親成為最早「瓊瑤小說師生戀」的成員之一。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進入了快速成長的年代,父親從老師變成了學校主任,再變成了高中校長,同時也有了我們三位小孩,雖然不是什麼富有人家,有車有房,生活還算是挺不錯的。
父親有一點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人很不一樣。那個快速成長的年代,也是社會上套用關係及收受賄賂最猖狂的年代。校長職位是大家公認的肥缺之一,因為學校大大小小的工程、每一位老師職員的任用,都有公開的「紅包價格」,似乎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就好像那時候醫生不收病人紅包,病人反而會不安心、會怕出問題。然而,父親堅決不收任何紅包,該做的事、該聘任的老師,就直接去做、去聘任,人家私底下想盡辦法塞給他紅包,他一律把紅包砸在人家臉上,毫不留情的退還給人家。
父親這樣的守法守責,本來是件正確的事,是讀書人對社會應該負擔的責任。很可惜,在那個年代,你不收紅包,還強硬的把紅包退回去,不但得罪了人,對方不再尋求你的合作,更擋了許多人的財路,畢竟校長都不收紅包了,那主管工程發包的主任如何能收紅包?而父親自己不收紅包,當然也就不會對教育體系下的「長官們」阿諛奉承、送紅包。因此,像父親這樣公正不阿的校長,從上到下都給他很大的壓力,即使他辦學有成,多次受到政府公開表揚,三不五時就會有人希望他下台,換一位比較「符合潮流」的人來任職。父親堅守正義的信念近二十年,最後還是抵擋不過邪惡的明槍暗箭,鬱鬱寡歡的離開了校長的職位。雖然父親轉任私立大學教授、教務長,金錢及職務上並沒有比以前差,然而,近二十年的善惡對抗,竟然是正義的一方被擊敗,長年的壓力及後來的抑鬱,很可能是他得到肝癌的主要原因。
父親的故事,對我有很大的影響。自從很多年前開始在高科技及金融管理上闖蕩以來,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問我,我頂著史丹佛及柏克萊兩所頂尖大學的光環,加上和許多世界知名教授的關係,為什麼不「編個什麼故事」來「爭取」中美國家的大型專案補助,或者「搞個什麼公司計劃」來「換取」投資人的大量資金?轉入醫學界後,每隔一陣子還是會有人問我,我現在又增加了倪海廈老師中醫的加持,「編個什麼故事」、「賣個什麼產品」不是輕而易舉嗎?反正連高科技業都盛行「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造假心態,我為什麼那麼「死腦筋」,非得堅持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
如果我為了金錢利益去做些「斂財」的事,那麼,父親當年為什麼還需要堅持不收紅包、不阿諛奉承?如果父親當年不那麼「死腦筋」,不但名利雙收,以他會開玩笑的個性,保證人緣特別好,加上「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的光環,說不定哪天就當上了教育部長,還會是個「有錢」的教育部長!父親一生公正不阿,不僅僅是傳承了祖父秉持讀書人對社會的責任,更是為他的子女們做出好的榜樣。如果我不能堅持做對的事情,那父親一生為了正義而承受的壓力與抑鬱不就是枉然?我不但對不起父親,更無法為我的兒子樹立好的榜樣,祖上積德就斷送在我手裡,不要說是失去了讀書人的擔當,就連自己家門都無法面對!
做該做的事,是我對父親最大的懷念!明天是美國的感恩節,讓我們一起感謝家人及朋友們對我們的付出與寬容,更讓我們一起感謝世界上一大群為了公理正義而奮鬥不休的陌生人,因為他們的堅持,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
(http://andylee.pro/wp/?p=6956)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倪海廈鬼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大家為小妹妹祈福
這是我幾個月來最牽掛的病患之一,這麼多的重症病患中,她是那麼的年幼,那麼的天真單純…..
去年六月,診所收到一封從台灣寄來的電子郵件,說小女孩七歲了,突然被診斷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經過三次化療,沒有什麼效果,特意來函詢問中醫治療淋巴性白血病的可能性,以及來加州看診的細節。診所常常收到各地類似的來函,診所同仁也習慣了,問了我一下,我簡單解釋後,告訴診所同仁提醒他們,舊金山灣區物價很高,即使只來兩三週,旅行費用昂貴,最好還是在台灣找中醫師治療。之後,我沒有多想,直到八月中的一個下午,診所同仁告訴我下一個病人全家是從台灣來的,好幾周前來信詢問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那時我才再度想起了這件事。
病人全家,爸爸媽媽帶著小病人和更小的二女兒,一起到舊金山灣區來看診。病人爸爸陳述,小妹妹有一天在學校突然臉色蒼白、身體無力,送到醫院看診,被診斷為一種特殊、罕見的白血病(MLL-AF6 leukemia),當時主治醫師就認為化療和骨髓移植的效果可能不會很好,但是,基於沒有其它辦法,只好進行了三次化療。結果,化療如預期一樣,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他們除了繼續和主治醫師合作外,帶小妹妹去台北看了中醫,也是倪海廈老師的學生。他們說小妹妹對中藥的反應不錯,整體表現有進步,但是,白血球被化療大量破壞,白血球數停留在1300/µL,一直拉不起來。我仔細檢查這位小病患後,以中醫的角度看來,我覺得病情沒有很嚴重,小建中湯加一點熱藥應該就可以了。而小妹妹非常乖巧懂事,即使生病加時差,還是和我及診所同仁們打招呼、有說有笑,讓大家都留下很深的印象。
病人全家在舊金山灣區短暫停留十天左右,來診所看診了三次。回台灣後立即驗血,白血球數已經上升到2060/µL,後來幾週穩定慢速成長,到了九月下旬,白血球數到達4000/µL以上,勉強算是恢復到正常人的低標。
然而,當我正要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治療案例時,事情開始變化了。九月底開始,雖然白血球數依然穩定慢速成長,開始出現不成熟的白血球,所謂的芽細胞,這意味著病人骨髓內的癌細胞又在蠢蠢欲動。一開始,雖然我有些失望,但是並不太擔心,畢竟化療過後癌細胞會暫時減少,一段時間後會再度活躍,這本來就不該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於是,我改變藥方,開始使用重藥。接下來幾週的遠距離治療,我越來越困惑,一方面我看到了一些我希望看到的改善,另一方面芽細胞的比例不斷上升,壓不下來。我不斷地思考,一直認為是因為遠距離治療,望聞問切少了一大半的訊息,讓我遺漏了什麼關鍵線索,不然怎麼會和我當初在他們來診所看診時的判斷差那麼多?難道我們應該完全忽視西醫這項芽細胞指標嗎?
十一月下旬一個下午,看診中間的空檔,我到藥房和正在包藥的同仁聊天時,突然想到,小妹妹剛從美國回台灣的幾週,服用的中藥材是從美國診所帶回去的,之後的中藥材都是在台灣買的。雖然,我知道台灣中藥材的品質是無法和我診所藥材的品質相比的,但是我原本以為可以用劑量來彌補,會不會這個品質差異在小妹妹的情況下正好產生了無法彌補的區別?而台灣賣的中藥材,大多數都薰過工業硫磺來保存,我診所的中藥材是沒有薰過工業硫磺的,這個小小的工業硫磺殘留量,會不會推倒了小妹妹身體好不容易拾回來的平衡?病人爸爸詢問了中藥店,之前買的中藥材確實是薰過工業硫磺的,我要他改到另一家老字號的中藥店,看看能不能買到沒有薰過工業硫磺的中藥材?看看服用不同中藥店買的中藥材有沒有差別?
很可惜,雖然後來我們發現兩家中藥店的中藥材療效確實有差別,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病人父母在西醫強烈的恐嚇下,讓小妹妹再一次做了化療,病人父母打算化療後再用中藥去提升白血球數量。化療後,芽細胞比例是暫時下來了,白血球數卻掉到了100/µL,免疫系統等於是被毀壞殆盡了,如同愛滋病病患一般,即使是很普通的黴菌也可以長驅直入地攻擊身體。
沒多久,大家最擔心、最害怕的惡夢發生了。小妹妹開始嚴重感染,臉部及上顎大幅度的潰爛,感染源有強大的抗藥性,很難壓制。同時,腹水,胸腔積水、心包積液、心臟肥大、心臟衰竭、黃疸、血壓過低、敗血症等等的問題都出現了,小妹妹從可以吃喝玩樂的狀態,變成了整天只能躺在病床上的重病病患。怎麼辦?那些西醫們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按照標準流程來這試一試、那試一試,基本上他們也知道上次的化療搞砸了整個局面,害慘了小妹妹。
一月下旬,西醫們認為病情嚴重,通知病人父母,小妹妹幾天之內,有可能會守不住而過世。小妹妹的爸爸簽了安寧同意書,不去加護病房,讓小妹妹住在隔離病房,一方面讓爸爸媽媽還有機會陪伴她,另一方面也才有可能服用中藥。中醫怎麼幫助?用什麼藥方組合?遠距離無法親自看診的限制下,情況又嚴重又緊急,怎麼辦?這些以後有機會再來討論,反正我是頭大的不得了。還好我們運氣還不錯,拖過一次次的危急困境,小妹妹心臟穩定下來了、胸腔及心包沒有積液了、黃疸消了,臉上的潰爛也開始減少,暫時逃離了鬼門關。
三月初,這家台灣的大型署立醫院告訴小妹妹的父母,他們希望大幅減少病人的治療,他們承認那些西醫治療很可能是無效的,他們認為小妹妹遲早還是會病逝,而小妹妹在他們醫院病房裡撐得太久了,已經達到了台灣健保單一療程給付上限!我聽了非常火大,去年十一月時,即使小妹妹芽細胞比例很高,正常白血球數量還有好幾千,足夠維持免疫系統的運作,小妹妹也還可以像一般小朋友一樣吃喝玩樂,你們恐嚇病人父母,說不馬上化療病人會死,結果化療造成了更大、更急迫的危險,不但不承認你們自己的醫療方法錯誤,還在健保給付不足時放棄病人,那你們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不要管,讓中醫來全權治療?你們到底是在救人,還只是在賺錢?竟然還告訴病人父母,停止了西醫的治療,小妹妹大概只能再撐兩個星期,你們忍心要做父母的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小孩在兩週裡痛苦的等待死亡?
或許,老天疼惜非常乖巧懂事的小妹妹,因為西醫的放棄,小妹妹出院回家休養,反而減少了中醫遇到的阻礙,中西藥衝突的情況大幅下降,也讓病人父母專注在中醫治療。從三月上旬大幅減少西醫治療後,中醫療效明顯浮現。四月初小妹妹到感染科門診檢查,感染科醫師很意外可以在門診看到小妹妹,言下之意是小妹妹不但沒有因為嚴重感染而在病房內過世,還可以自己有精神地走入門診來看診!感染科醫師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這是他第一次遇到的病例。
現在四月下旬了,小妹妹心臟穩定、感染縮小、手腳回溫、食慾變大、精神轉化、睡眠良好、排泄良好等等。白血球數量仍然很低,但是慢慢看到了一些提升,而紅血球及血小板恢復到不需要像之前一樣的定期輸血。小妹妹爸爸媽媽在遠程視訊複診中告訴我,從上週開始,小妹妹每天回學校上一堂課,讓她精神及學習上有些鼓舞,不做一個整天窩在家裡養病的病人。
小妹妹真的百分之百救回來了嗎?原本白血病的問題怎麼繼續治療?我想,在未來許多個月裡,小妹妹依然會是我最牽掛的病患之一。所以,希望大家能幫忙為小妹妹祈福。或許,因為大家的祈福,老天會更加疼惜這位非常乖巧懂事的小妹妹。即使這樣的想法不切實際,只要有那麼一點點微小的可能來增加病人存活的機率,我們都應該全力以赴。
(http://andylee.pro/wp/?p=5469)
倪海廈鬼 在 陸駿光 Alan Lu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仲有差唔多20分鐘
【港台電視《火速救兵IV》— 《兄弟(三)》】
今晚睇大台籌款節目還是《火速救兵IV》—《兄弟(三)》? 還是兩者睇晒?
有觀眾曾經質疑黃秋生和張松枝的角色作用是甚麼?《火速救兵IV》—《兄弟(三)》或者畀到一點端倪。
今集講到荔景消防局高級消防隊長彭敖(敖爺,陳國邦 Chan Kwok-Pong飾)及消防隊目凌瞬之(啤零,gregory wong 王宗堯飾)與一眾同袍到達火警現場。該大廈走火通道堆放了大量雜物,火警期間管理員亦沒有即時報警,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凌因要獨力營救體重超過二百磅的傷者,最終體力不支,唯有呼叫Mayday。
火警升為三級,新界南消防區長鄺家輝(陸駿光 Alan Luk飾)及郭蕊喬(Sharon,Sofiee Ng 吳海昕飾)到場,分別為消防及救護作現場指揮。彭於入口指揮處得知凌遇險,馬上帶人助凌解困,在迷宮般的劏房內,彭成功救出凌與傷者,可是之後卻遇上爆炸被困火海,天花突然塌下,郭偉明 (明仔,趙善恆 恆仔@ToNick飾)與白禮仁 (鬼仔,Brian Cook - 運動Son爸 庫克布賴恩飾)危在旦夕。
火警迅速升為四級,消防處副處長卓文方 (黃秋生Anthony Perry飾)以及消防總長葉雲開(Deon Cheung 張松枝飾)也奉召到場,增派煙帽隊進入火場搜救。彭的BA所餘無幾,全體消防員無不心急如焚,在火場外的凌欲立即換樽再入火場搜救彭。
火海中的彭BA快將耗盡,彭生死未卜。
第一次看《火速救兵IV》的觀眾未必知道甚麼叫BA?參考消防員的告白專頁,BA是Breathing Apparatus的簡稱,中文是呼吸輔助器,每一名消防員上班第一件要檢查的工具就是BA。BA在火場中就是消防員的肺。消防處曾經採用過多款BA,而現時廣泛使用的BA型號名為MSA SCBA,重13.5公斤,大概是兩包米輕一點的重量。一副BA的配件包括面罩、壓縮氣樽、背架連供氣閥,及一個叫做Alpha Scout 的顯示器。簡單而言,BA的運作原理是透過背架上的調節器,從氣樽裡輸出已減壓的空氣至面罩。而剛才提及到的Alpha Scout除可提供氣樽存量外,亦可在危急時發出求救警號及查找配戴者身處的位置。
現時消防處的行動指引,但凡火警或任何涉及有毒氣體的事故,都硬性規定消防員必須配戴BA才能開始工作。事實上,在火場裡不配戴BA的話對消防員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身處在那種濃煙環境下,會讓人雙眼非常乾澀刺痛,期間眼水鼻涕會流個不停,並伴隨著可怕的咳嗽,甚至乎有致癌有毒物質。
至於Mayday,在《生死時刻》單元導讀有介紹(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66611270462739&id=223003838156819)。
今集繼續有黃秋生、張松枝、陸駿光、王宗堯、陳國邦、趙善恆、吳海昕和Brian COOK庫克布賴恩。補充番《兄弟(一)(二)》有彭正(孖七,鄭子誠飾) 、鍾志良(良仔,黃定謙 WTHimmy飾) 、許震球(玖哥,張雷飾) 、方志駒(方志駒 飾) 、凌鄭慧芳(陳安瑩飾)和Owen 吳雲甫飾演警方人員。《兄弟(三)》單元的導演是黎敏儀 。
香港消防處150週年呈獻: 《火速救兵 4》逢星期六 香港電台31晚上9:30播出。
逢星期二無線電視翡翠台 晚上6點播出。
應用程式 RTHK Screen 及港台網頁 http://www.rthk.hk/tv/ 都可以收睇到直播。
重溫第七、八集《兄弟(一)(二)》官方高清版:
https://youtu.be/FQeOx0K_JE0
https://youtu.be/VO8W4p5j5YY
重溫第一、二集《火伴》官方高清版:
https://youtu.be/CQEAOMLpcHU
https://youtu.be/FX9XBuUfvHI
重溫第三、四集《生死時刻》官方高清版:
https://youtu.be/9esNshwQZWw
https://youtu.be/SBZwjsp1eCY
重溫第五、六集《守 破 離》官方高清版:
https://youtu.be/9KBKhhJaHTg
https://youtu.be/gI-Ywt-Vof0
來源: 消防員的告白
#消防員的解說 6
https://bit.ly/2B62BkL
#我的影視隨筆 #火速救兵IV #港劇 #兄弟
#陸駿光 #王宗堯 #陳國邦 #吳海昕
#黃秋生 #張松枝 #趙善恆
#BrianCOOK #庫克布賴恩
香港電台《火速救兵 IV》 RTHK 香港電台
羅敏莊 Mimi Lo 音樂情人鄭子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