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哥哥主持教育電台「超級公民go!」
5/1精彩節目內容馬上聽: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d9/607010b33457de000844073a
本週主題:與勞工來作陣
本週來賓:林立青
內容簡介:
"做工的人"一書作者林立青先生,以他在工作做監工的時間,將工作中所見到的底層勞工生態,透過文字生動的描畫出來,讓大家認識到勞工除了體力上的付出外,還有一些大家所不知道辛酸。
適逢5月1日勞動節,我們邀請林立青先生跟大家分享他在書中所提到一些問題:
1.「賊頭」、「公權力」、「進修部」:為何勞工永遠與公權力站在對立的立場,中間的愛恨情仇到底是甚麼?
2. "八嘎冏"與廟會、工地的關係。"八嘎冏"被林立青戲稱是台灣在地的獅子會與扶輪社,為何會如此形容?
3.「台灣媳婦」、「檳榔西施」、「小吃店陪酒女」或「茶室姊妹」與勞工的生態的關聯
由林立青的觀點告訴我們,大家對於這些人物的認知又有甚麼不同。
教育電台聲動全世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
超級公民go!
做工的人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XMEN330 身心靈學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零極限音樂 讓心歸零,真實的自己才會出現;如果沒有真實的自己, 就沒有愛;活出真實的自己,你就自由了! 當我們將荷歐波諾波諾,也就是「讓內心歸零的方法」, 融入我們每天的生活方式中,就會看見自己、家庭、社會產生驚人的改變。 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零極限(Zero Limits) ...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蘇哥哥 蘇銘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心得] 做工的人-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電影:做工的人作者_林立青|人物專訪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心得#做工的人- 書籍板 的評價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當工人之子遇上做工的人】part1開場#直播螢幕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Re: [心得] 做工的人 的評價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買了一本中文書叫做「沒鰭」
是跟生態有關的童話
蠻厚的一本,與其說像故事書
其實更像小說~
一開始本來哥哥也沒興趣
但老木已經買了😅
覺得我應該有機會可以讓他喜歡
所以嘗試引導~
我:「哥哥!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很有意思,我們一起看好嗎?!」
哥哥:「好~那媽媽你唸給我聽!」
我唸完大概十頁以後,
我說:「媽媽唸累了,我們下次再唸好嗎?」
哥哥這時竟然回答
「媽媽~我想繼續看下去耶!
那我自己先看好了」
原來媽媽沒有白做工,唸的那十頁,已經讓他對這本書有了興趣~
這個方法當然有時候也會沒用
如果孩子們不願意
其實也不用勉強
只要持之以恆
用心陪伴支持
還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沒鰭
#生態童話
#這本書連弟弟也愛聽
#但弟弟聽一聽偶爾會覺得內容很可怕會逃掉😅
《沒鰭-陳素宜生態童話》
內容簡介
人類究竟是「朋友」,還是「天生的殺手」?
本書收錄金鼎獎作家陳素宜的四篇生態童話,分別以「大翅鯨」、「黑鳶」、「臺灣獼猴」和「陸蟹」為主角,生動詮釋動物如何看待人類、如何突破牠們既有的框架與視野,讓善惡、是非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
★本書所收錄〈沒鰭〉一文榮獲九歌106年度童話獎
本書是用動物的視角來看待人類、如何突破牠們既有的框架與視野,讓善惡、是非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絕對。
—————————————
🌈🌈《最接近生活的科普百科_小小地球人現正開團中!適合四到九歲!有興趣了解的可以私訊我喔❤️》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憂鬱實紀 #帶著憂鬱逃離職場
#要找出生存之道 #還是非得工作不可
#曾被困住的人 #才能看到的景色
.
二○一○年九月,我二十三歲的夏天也宣告結束了。
.
自殺未遂後,家人帶我回千葉老家生活。藥物害我頭腦昏沉、四肢無力,我每天都過得像行屍走肉。可能是吞服大量藥物的影響,抑或是精神科開的抗憂鬱藥,導致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被灌了鉛塊一樣沉重。我只能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
.
幾個月前的正常生活,彷彿黃粱一夢。我躺在床上,想起過往的種種。
.
我本來在非政府組織中工作,在工作之餘,還會練團彈貝斯、寫小說。
.
我參與的非政府組織,專門從事國際互助活動,主要負責支援東南亞的貧困階層,例如幫助失學的小孩子、推廣正確的農業知識、救濟天災發生的地區等。
.
我們的辦公室是一個約莫四坪大的小套房,正職員工包含我才三個人,另外還有一個會計和事務人員,他們都是兼職員工,我們只是一個小團體罷了。職員平常工作也挺忙,我們要用英文聯絡當地團體、想辦法張羅活動資金等等。
.
我沒有被派往海外,而是負責處理國內的活動和宣傳業務。工作內容包含召集義工、準備現場活動的介紹看板、更新團體的官方網站等。雖然跟國際互助活動有關,但我做的是支援性質的文書工作,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種實地工作。
.
我會來到非政府組織完全是偶然。大學時代我是念社會學系的,我的選修課程就是國際互助,那一門課的教授很照顧我,而且還是該團體的代表理事。
.
大四時我決定放棄求職,一心想當小說家和音樂家。教授不忍心我畢業後毫無出路,就收留我在此當個小職員。
.
非政府組織沒有一般企業嚴格,除非舉辦特別活動,不然通常晚上八點前就能回家了。白天我會早點起床,跑去咖啡廳寫小說;晚上就去練團,跟樂團的朋友聚在一起作詞作曲。
.
各位看我這樣,可能覺得我生活過得很充實對吧?事實上,我從十二歲開始寫小說,寫了整整十年也沒什麼成果。我害怕承認自己缺乏才能,也不敢投稿參加比賽。音樂我也練得滿認真,可惜同樣沒有靠音樂吃飯的本錢,這讓我漸漸產生焦躁遠大於開心的感覺。
.
不過,我還是在這兩件事上付出不小的心力。畢竟我也找不到其他想做的事,萬一失去夢想,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才好。
.
我也交過女朋友。大學時代我們是同一個社團的,她比我小兩個學年。這段感情在我出社會以後,同樣維持得不錯。她很喜歡音樂和次文化的東西,下班後我們會一起吃飯,一放長假就到全國各地旅遊,不然就是到市區散步,互相抱怨學校和職場的鳥事,就是隨處可見的交往模式。
.
然而這些平凡無奇的生活片段,對我來說就像前世的記憶一樣。
我吞藥自殺兩天後才恢復意識,一醒來就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
.
我想不起來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曉得為何自己會躺在這種地方。虛弱消瘦的身體逐漸恢復知覺,腦海中回顧著自己失去意識前做的事,絕望感也跟著浮上心頭。
.
我的身體無法使力,意識也朦朧不清,如墜五里迷霧。我的嘴裡有幾十處潰瘍,一開口說話就會產生激烈的痛楚。喉嚨深處像是塞了什麼乾硬的東西,無法順利呼吸。後來我才知道,院方為了幫我排出大量的藥物,在洗淨我的胃腸後,還往我體內塞了醫療用的活性碳,吸收身上的毒素。我的口腔會潰瘍,就是營養也一起被吸走的關係。現在的我就跟腐朽的木頭一樣癱在床上,連起身或哀號都做不到。
.
一切的意念都消失了。不管是追逐夢想的熱忱、喜歡別人的心情、不惜熬夜也要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氣魄、對工作的煩惱和不安⋯⋯這些統統都不見了。
.
醫生診斷我失去工作能力,理由也合乎情理,因此在我領不到薪水的療養期間,可以用健康保險領取「傷病補助金」。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需要提出業主的證明文件和醫生的診斷書。經過核准後,每個月領到的補助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薪水。補助提供的時間也很長,最久可以領一年半。像我的離職是出於個人因素,加入勞工保險也不滿十年,失業補助只有九十天可領。相形之下,傷病補助給了我一段很長的療養時間。
.
這個制度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要在職超過一年以上,離職後也能領取補助。我簽下正式的雇用契約後,工作了一年又兩個月,算是勉強符合領取資格。
.
由於我整天臥病在床,父母也沒催我趕快去找工作。他們只是默默地照顧我,希望我用這一年半的時間,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
父母不會強行帶我出門,也不會問東問西,連三餐都幫我備好好。他們看到自己兒子每天躺在床上,眼睛跟死魚一樣缺乏生氣,一定也不好受吧。不過,有件事他們講得很清楚。
.
「你要是死了,我們也不想活了。所以你千萬不要自殺,別再做那種事了。」他們不在乎我變成怎麼樣,只希望我活下去就好,這種認同對我是莫大的救贖。
.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我得接受醫生的診斷,填妥申請表格才行。因此前往鄰鎮的大醫院是我唯一的外出時間。
.
「你以前把自己逼得太緊了,現在先好好休息,重新瞭解自己。等恢復健康了,再來打拼就好。」
.
我的主治醫師是個中年人,每次只會講同樣的幹話。
.
你最近怎麼樣啊?你的身體還好嗎?這禮拜做了哪些事啊⋯⋯反正就是確認我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份量。
.
根據我看書和上網查的資料,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有人長時間工作,在慢性疲勞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經過充分的休養後,放棄高薪改做工時較短的工作就康復了。也有年輕人厭倦人際關係而罹患憂鬱症,結果搬家後換了一個新環境就痊癒了。至於在工作和生活上缺乏成就感的人,也有可能一談戀愛就康復。當然,也有人患病多年沒有痊癒,只好得過且過。
.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如何?
.
出社會以後我有工作上的壓力,承認自己沒才能也帶給我很大的絕望感,被女朋友拋棄的喪失感更是無比沉重,另外還有我本身的性格問題。我的憂鬱症似乎是各種原因累積而成。我必須釐清每一個因素,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
最重要的是,我得再一次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否則同樣的問題會重複上演。
.
可是,我很害怕治好憂鬱症。
.
萬一休養後康復了,我該做什麼才好?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二十三歲青年,必須出社會工作才行。生活要過得充實,也得有夢想和人生目標;不想寂寞度日的話,也得多多結交朋友和戀人。不過,「憂鬱症」可以讓我擺脫這一切義務和社會枷鎖。有憂鬱症這個藉口,我就能名正言順地賦閒在家,接受自己沒朋友沒女人的孤獨現實。更重要的是,我不必追求夢想或目標,也不用為此努力。憂鬱症這個擋箭牌,可以用來逃避一切可能傷害我的事物。而且,沒人對我有怨言,至少家人、醫生、社會都容許我得過且過,我還能拿到一定的補助款,至少生活無虞。
.
明知自己跟社會日漸脫節,性情也越來越墮落,我卻有種奇妙的安心感,不願離開這樣的舒適圈。
.
我光是打開房間的電腦,螢幕的光線就會讓我頭暈,我的眼睛也同樣無法聚焦在書本的文字上。電影和電視的聲光效果也令我頭昏腦脹,我看一下就馬上關掉了。
.
起床活動三十分鐘我就累壞了,只好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過得如此頹廢真的非常痛苦。
.
因為躺太久的關係,我的背部和臀部還長了褥瘡,褥瘡不是老人才有的毛病嗎?那種皮膚好像要爛掉的痛楚,彷彿在無聲指責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
那一年的夏天持續創下高溫記錄,窗外始終是萬里無雲的藍天,湛藍到很荒謬的地步。二十三歲的我,只能待在充滿自己味道的小房間,那個我從小熟悉到想吐的小房間,抬頭仰望那一片藍天⋯⋯
.
世界上一定有各種可能性和生活方式吧?想必有很多人享受著那些可能性,感受著多采多姿的生活,跟喜歡的人幸福度日,努力達成自己的夢想。當我眺望窗外的天空,就覺得自己看穿了世間的繁華,看透了社會的紛擾和形形色色。
.
我已經沒有心力去死了,腦中思考的只有活下去這件事。拿自己來跟整個世界相比,其實只有空虛而已。我別的沒有,時間特別多,偏偏我卻活得一點意義也沒有,連一本書或一部電影都看不完。
.
所以,未來的人生我決定盡可能降低成就感的標準。我放棄寫小說,只保留寫日記的習慣。我告訴自己,哪怕只寫下一行字,那一天就算過得很有意義了。
.
#如果連寫一行字都嫌痛苦,
#那就慶幸自己還活著、#還有在呼吸就好。
.
#專注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會讓我相信活著是有意義的。
.
好比觀察美麗的雲彩、品嚐晚餐美味的炸雞塊、早上鞭策自己不要賴床等等。不然,連續兩三個月躺在家裡,完全沒有從事建設性的活動,這麼沉重的事實我真的承受不了。
.
三個禮拜左右吧,我漸漸能認同自己了。或許是我專注於生活、不再想死的關係吧。自殺未遂後那段臥病在床的日子,我就是這樣撐過來的。
.
--
.
👉本文摘自《憂鬱擱淺的我,也想好好工作: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作者 #阪口裕樹,1987年生於橫濱,千葉縣長大,立教大學社會學部畢業。不隸屬任何公司,憑自己的本事環遊世界,邊旅行邊在旅途中賺取生活費,並將這種生活方式稱為「自立旅行者」;本書由 采實文化 出版。
.
📖 這邊看看簡介 👉 https://tinyurl.com/y36zc2hu
💌 電子書59折ing 👉 http://moo.im/a/28qtIM
.
--
.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買電子書,輸入心理師想跟你說專屬優惠碼:「KnKpsy-ifTpU」,消費滿250現省五十元!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零極限音樂
讓心歸零,真實的自己才會出現;如果沒有真實的自己,
就沒有愛;活出真實的自己,你就自由了!
當我們將荷歐波諾波諾,也就是「讓內心歸零的方法」,
融入我們每天的生活方式中,就會看見自己、家庭、社會產生驚人的改變。
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零極限(Zero Limits)
見、理解、清理、愛
「愛可以療癒一切。」
在生命至少有三個層面:
1. 一開始你認為你是受害者。
大多數人都是無助的狀態,認為社會在剝削和壓迫自己。
你覺得這都是社會的錯,政府的錯,上司的錯,別人的錯,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你掙扎、抱怨、抗議、聚集起來與掌權的人抗爭。
你的生活一團糟,欠債、入不敷支、人際關係惡劣、工作壓力大、被人針對。
你認為你沒有任何影響力,無法改變。
2. 接著你認為你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有一天,你看了改變生命的影片、書籍文章。
如:《秘密》、《與神對話》、《比神更快樂》、《秘密》、《魔力》、外星人巴夏訊息。你開始覺察到自己的力量,開始了解信念的力量和這些宇宙的法則。
如:顯化法則、吸引力法則。你開始有一些神奇的經驗,體驗令人開心的結果,生活開始有所改變。
3. 最後,如果你夠幸運。你將成為神性的使者。
你開始覺醒,你了解了世界的真相。
你內心有一股正義感及直覺驅使你去做些什麼,你希望能改變世界!
甚至,你開悟了。你的意識成長到佛陀、耶穌、賽巴巴的層次,成為一位覺悟者,向大眾傳遞宇宙真理。
本文的精髓可以歸結為一句話,
一句你要學著去用的話; 一句揭示了宇宙奧秘的話; 一句我想現在對你和神性說的話: 我愛你。❤
❤零極限簡介
被稱為「零極限」的「荷歐波諾波諾」大我意識療法。
簡單地說就是不斷清理自己內在潛意識重播的負面能量、負面記憶和限制性信念。
當中最簡單、直接的清理方法是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當時修藍博士曾經只是運用零極限療法,沒有見過任何一位患者,
治好美國夏威夷一整間具高度危險性、被鎖上腳鐐和手銬,
更需要服用高劑量精神藥物的精神病院的重犯。
❤《零極限》節錄:
他(修藍博士)說到,他在夏威夷州立醫院裡乾了三年。那裡關押的都是極危險的心理性重罪犯。
心理學家基本上每月一換。工作人員要不是三天兩頭兒請假就是乾脆辭職不幹了。
誰要是經過病房都要背貼著墻走路,生怕被病人襲擊。那可不是個人該去的地方,更別說住那,在那做事了。
修藍博士告訴我說,他從沒正式地見過病人。他從沒會見過他們。他的確看過他們的檔案。
當他看那些檔案時,他就在自己身上做工。當他在自己身上做工時,病人們就開始康復了。
當我聽說了以下的內容時,這段經歷更讓我心馳神往:“幾個月後,那些加了手腳鐐銬的病人也准許自由活動了,
”他告訴我說。“其他有些用藥劑量很大的病人也減少了用量。
還有些被認定是要判無期的人也獲得了自由。”我為之肅然起敬。
還不止如此,”他繼續說到,“工作人員也開始喜歡回來工作了。
曠工和遲到早退的事也銷聲匿跡了。
到最後工作人員的數目遠遠超出需求,因為病人們都獲釋了,
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回來工作了。
今天,那所醫院已經停業了。
此刻我不得不問一個價值百萬美金的問題:“到底你在自己身上做了些什麼,導致了周圍那些人的轉變?”
“我只是清理了我跟他們共享的那部分東西,”他回答到。
啊?我不明白。
修藍博士解釋到: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意味著,
在你生命中的每件事——只因為它們發生在你生命裡——就該你負責。
某種程度上說,這整個世界都是你創造的。
噓(口哨聲)。
讓人難以接收。為我自己所說、所做負責還行。但是為在我生命裡的每個人的所說、所做負責真是不可理喻啦。
(每一個在你身邊發生的事,都是跟你有關的,因為你都在場所以吸引過來的事件,在你自已的生命中)
然而真相是:如果你對自己的生命完全負責,那麼你就是對——你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觸摸到的,或是以其他方式經歷過的,統統負責——只因為它們發生在你生命裡。這意味著,恐怖分子,美國總統,經濟體制——任何你經歷的和不喜歡的——都該你去治瘉。從某種意義上說,要不是你內在的投射是這樣,它們是不會存在的。
問題跟那些無關;但跟你有關。
要改變它們,你得要改變自己。
我知道這很難理解,更別說去接受和活出來了。
譴責比完全負責來得容易得多。
但當我跟慧林博士聊時,我開始意識到:在呼珀珞珀珞裡,治療對他來說就是愛自己。
如果你想改善你的生命,你先要治愈你的生命。
如果你想治愈每個人——哪怕是個心理性重罪犯——你只要治愈自己就可以了。
我問慧林博士,他是如何治愈自己的。
確切的說,當他在看那些病人的檔案時,他到底做了什麼?“
我只是不斷地重複說‘對不起’和‘我愛你’,”他解釋到。就這樣?就這樣!
❤荷歐波諾波諾清理五要訣
1. 注意到有問題發生了。
內在的程式記憶的資料,被啟動了。
(不是別人,而是自已本來就有的程式被點開了。所以我吸引它幫我打開了。)
問題不是那個人,而是別人啟動了,你的情緒按鈕(程式)。
情緒按鈕(程式):讓你感到批判、憤怒、背叛、怨恨、嫉妒、敵意、悲傷、煩悶、羞愧、急燥、逃避、不安、沮喪、恐懼、暴力、孤單、無能為力、絕望。
因為你們之間,有共同的程式:來表現給你看,你是不是有一樣的共嗚,如果之間沒有一樣的程式,就不會有感覺,也不會在出現於你的身旁。
覺知這「不快樂的」情緒或感覺:你熟悉嗎?去理解它背後的原因。
EX:你很難過(情緒按鈕(程式))
你為什麼會難過? 你難過的點是什麼? 曾經有一樣的事情發生嗎?
直覺的感覺讓你難過的事情。
2.開始清理感覺(情緒-記憶程式)
★請在記住一點:不是要你去清理對方、想法、狀況、或任何事情。
問題在於你自已本身的程式,我必須要覺察到將它清理掉。
請對自已說:這四句話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說的順序隨意。
3.你也可以把這四句話的念頭運用在其它的方式為你清理
EX:找個藍色的玻璃容器,在喝的水倒在裡面,放在太陽光下照射15~60分,可以用在飲用、噴灑等...。
這就是轉化為祝福改變的能量。(請看最底下其它清理方式,可以當做參考。)
4.放手,等待靈感促使你採取行動
放手也是一個學習的重要功課。但是…
★★採取行動之前或下決定或一個念頭和想法,出現了!!!
請先清理三次,如果清理完畢。你覺得還是非行動不可,那就去做。
請要覺察自已是不是因為(想做的記憶程式,不是你真正的想做的事)
立即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是記憶在作崇,催促我們要立即獲得滿足。
●想要(欲望)>需要( 檢視 )>必要( 去做吧 )
5.持續重複地做-信念帶來為自已改變的力量
天天覺察自已的想法和念頭是不是一直在重覆無法跳脫的模式。
用宇宙愛的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給你改變轉化能量的力量。
「清理」是通往「零」與靈感的唯一道路 – 伊賀列阿卡拉・修・藍博士
保持無時無刻的清理,你會發生,很多捆綁在你身上的「記憶程式」被解開了。漸漸地你逐漸平靜也較自由和自在了。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的六項原理
1. 我們所居住的宇宙,是我們思想的產物。
一切都是由一個思想開始的,如:你走路,那就必須先有一個走路的思想。
另外,如果你是有了解過宇宙法則,如顯化法則,你更明白思想和信念的力量。「思維是純能量。」 物質是由能量組成。
2. 如果我們的思想致命,我們的實際生活環境也必然致命。
同(1),如果你把思想和注意力放左「致命」上,那便會創造出一個「致命」的實相。
3. 如果我們的思想完美,我們的生活環境將充滿了愛。
同(1),如果你把思想和注意力放在「愛」上,那便會創造出一個充滿「愛」的實相。
4. 我百分之百的需要為我現在所創造的這個宇宙負起責任。
因為你的世界是由你的思想創造出來的,所以你必須負責任。
5. 我百分之百需要負起責任,來改正因致命的思想而創造出的這個致命的現實。
若你願意負起100%的責任進行清理,你可以改正這個世界。
注:許多事物都是大眾的集體潛意識創造出來的結果,如:希特勒、世界大戰、耶穌、佛陀、賽巴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小希特勒」碎片、「小鄭捷」碎片、「小耶穌」、「小佛陀」
6. 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身外之物,所有事物都是以思想型態存在於我的內心。
佛語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跟零極限的原理是一致的。
修藍博士講得好:「你有沒有注意到,每當你有問題,你都在場?」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的清理方法
★★先往上看過原理再做清理。
四句真言:這是最簡單的清理方法,就是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清理步驟:
1. 心想著需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自己的疾病(精神病的效果最明顯)、深愛的人的疾病、欠債、經濟困難、人際關係差等。
2. 開始清理自己,最好有15分鐘以上。
向自己內在不斷說四句真言: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3. 聆聽神性的靈感和包含愛的內在指引,若有需要便馬上采取行動
(注:有些問題,例如疾病,可能不需要獲取靈感也能解決。)
❤零極限的作用
零極限(荷歐波諾波諾)的主要作用是「改正錯誤」,
清理自己內在潛意識重播的負面能量、負面記憶和限制性信念。
你可以這樣理解:人際關係差、欠債、疾病、戰爭、政府腐敗等任何問題是結果,負面思想或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是原因。
由於原因永遠導致結果,所以真正解問題的方法就是移除原因。
零極限就是幫助你移除原因,而不是只移除結果。
【注:若你了解吸引力法則和顯現法則等宇宙法則,
並且你便明白我們身處的地球是在三密度,故若要達成目標,行動是必要的。
運用靈極限清理自己不是意味著什麼行動也不采取,請聆聽內在包含愛的指引、靈感而行動!】
❤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方法
零極限的清理方面有很多,
比較推薦方法是:四句真言(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冰藍、開燈、捕蠅紙、露珠清理法、祈禱文、藍色太陽水,方法很多,
但原理都是基於愛,所以不必去追求各種各類的清理方法,單純幾種方法夠用便可。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素的下飯菜:輕鬆做出 100 道中西式扒飯料理」介紹
專訪作者:瑋廚(高振瑋)
內容簡介:
吃素不再只有青菜配豆腐
從今天起,家裡就是五星級素菜館!
別以為素食就只能清清淡淡無滋無味?每餐不知煮什麼好嗎?
有了這一本《素的下飯菜》,讓吃素料理變得好好吃、好簡單、好美味!
餐飲科班出身,從國中就開始吃素的瑋廚,擅長把複雜的烹調簡單化,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本書運用中式十大料理手法,做出 100道讓人食指大動的下飯菜,不論是重口味的爆炒&燒煮類,還是清爽可口的涼拌&小菜類,或是讓人欲罷不能的煎烤&炸物類,每一道都兼具美味與營養,其中有 38 道「★」料理新手入門款、34 道「★★」挑戰自我中階款及 28 道「★★★」晉升高手高階款,不論是料理新手或是烹飪高手都適用,同時每道菜都貼心地設計「瑋廚小叮嚀」,提醒讀者料理時要注意的小細節,讀者做菜更安心、更得心應手。
只要學會這 100 道,料理三餐超簡單,吃素再也不是天天燙青菜了!
本書特色:
100道素的下飯菜,道道美味、盤盤好吃,小心連扒3碗飯!!
●5大單元10大類料理手法,煎煮炒炸任君挑選。
●區分料理難易度,入門、進階、高階款統統有。
● 最受歡迎 + 吃不膩經典菜,想吃什麼就做什麼。
● 每道菜附上「瑋廚小叮嚀」,讓做菜既省事又順手。
作者簡介:瑋廚(高振瑋)
人稱「瑋廚」的高振瑋,是當紅的素食料理直播主,經常在臉書粉絲專頁教授素食料理。他開朗大方、不藏私的個性,深受許多粉絲喜愛,同時在說唱逗趣下,完成一道道料理教學。
瑋廚擅長把複雜的烹調簡單化,讓素食不再只是做工繁複、清淡養生的精進料理,而是人人都愛吃的家常下飯菜。他樂於在粉專或 Youtube 上無償分享料理蔬食的技巧,就是希望帶給大家好做又好吃的蔬食料理,推廣無肉飲食。
未來瑋廚仍將稟持他熱愛推廣蔬食的態度,繼續在臉書、IG、Youtube 上提供各種蔬食食譜,同時也會不斷精進自己的手藝,研發出更多美味的料理。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如此人生」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立青
內容簡介:
台灣人笑貧又笑娼,
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做工的人》林立青為邊緣勞動者發語,以金石作聲。
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社會暗角的笑、淚與傷,以及被視而不見的一切,說出來哀傷,卻真實存在。
女孩穿著墊出乳溝、短裙搭超高跟鞋的酒促制服,迎向一整桌男客,人身安全只能靠老天保佑,因為醉翁當然意不在酒,更沒人在乎深夜裡,她因腳底板抽筋的啜泣。
「好手好腳就能做工!」中年失業者帶著誤解轉行,卻因專業掛零、體力太弱,在工地窘態百出,受盡奚落,但工廠一夕關門,成為「很棒的工人」是他們最後的出路……
清潔婦每年都得乖乖簽下自願離職單,才能繼續被雇用,那一年,她拒絕簽名,公司竟讓另一個同事「合法」代簽而解雇了她。基層勞動者,真的就只能認命嗎?
社會把他們擠壓至最邊緣,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然後指責他們不夠努力。
「八大女孩」認真工作卻不受尊重,大眾一方面喜愛消費女性的青春肉體,撇過頭又輕視以此為生的人。夜間鋪路工以毒癮換取溫飽的可能,然而當工作沒了,徒留傷悲難戒。工地師傅流行傳長輩圖刷存在感,只為告訴大家「我還在」,不讓生活把自己遺棄。
階級乃人造。沒有任何人應該為自己所處的境遇背負原罪。林立青真誠、平實地道出他們的故事,但這些當然不只是故事。
本書特色:
◎《做工的人》讓社會第一次聽見工地圍籬內的聲音,不卑不亢,不掙同情,觸發大眾抛開長久的偏見,學習平視地去理解。
《如此人生》則將視野移往幽微角落,「市場養大的孩子」林立青寫下邊緣勞動者受大社會的正當性所擠壓,相較之下擁有的資源極少,他們認命地承接輕視,或者他們不甘示弱地拚搏──儘管他們長久以來被視而不見。
◎林立青說:「當細節愈多時,人們愈能理解『另一個世界』的人在做什麼,也愈能夠彼此理解,進而同理對方。」所以這些故事,他要繼續說下去:
*身為邊緣勞動者,能有的選擇真的不多,能預支就預支吧,有啥能做就做吧,人生無奈,但活著總還有些希望。
*現實的歧視赤裸而明顯,社會在塑造女性的美德樣貌時,對於無力選擇的人也是一種壓迫。她們只能讓自己堅強。
*社會是殘酷的,無論對於年長或年幼者,這社會給予弱勢者的機會愈來愈少。掌握資源的人所做的永遠是把資源掌握得更牢。
*「學歷並不是唯一能讓你被看見並且認證的管道,更重要的是你的應對、能力和經驗。」這麼說著,我卻有點心虛,因為我很清楚,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理解這樣的說法。
*任何人都是靠著自己的天賦能力,或外貌、身材,或者體力、耐力,又或是聰明才智、口才、觀察力等,在社會上謀生,只是由於大眾接觸的深淺、社會對於不同職業的保障與關注,而有不同差異。自身的長處,又為什麼不能作為謀生與改善生活的方式?
作者簡介:林立青
本名林亞靖,1985年生,畢業於東南科技大學進修部土木工程系。
是景美市場養大的孩子,如同台灣人的生產履歷般,照著考出來的分數選擇學校,照著這樣的模式一路讀完了私立科大。畢業後拿著文憑進了工地,擔任監工十餘年,既是第一線管理者,也周旋於業主、雇主、公部門等各路牛鬼蛇神之間,接受了社會不公,相信法律、制度和習慣都會造成現實社會的壓迫。
由於發現「大多數的人真的不懂工地」,於是決定「寫到別人懂」,相信深刻的描述可以引人同理,進而減少誤解和歧視。
著有《做工的人》,這是第一本由現場視角為工地師傅的尊嚴發聲之作,甫出版便登上各大暢銷排行榜,引發各界熱切討論與持續關注,榮獲2017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2017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以及2017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賣」、「年度最期待在地作家」。並售出簡體中文版,為新浪好書榜、中華讀書報好書榜等暢銷好書。
他會寫作的原因只是想找回真實,因為多次祈求仍不可得一個不需說謊的人生後,唯有文字是最好的卸妝品:將平日堆疊在自己和周遭人的謊言、謠言一句句抹去,留下一個完整如初,卻又無法訴說感受的現實人生。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電影:做工的人作者_林立青|人物專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 做工的人 作者_林立青|人物專訪. 36 views · 2 months ago ...more. 豐賦數位. 26. Subscribe. 26 subscribers. 2.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心得#做工的人- 書籍板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做工的人. 書籍. 2017年3月28日10:15. 作者林立青是位工地監工, 從自身出發,說著遇到的事。 "我在寫作當下已將真實姓名隱去,地點也做了變更,但完成後我卻 ... ... <看更多>
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在 [心得] 做工的人-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goo.gl/QCnXrr
書名: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
分類:社會科學
閱讀難度:★☆☆☆☆
推薦程度:★★★☆☆
前言
作者是一位長期與工人們共事的監工,他將工作歷程中遇到的各色族群紀錄在此書中,不
僅限於「做工的人」,作者表示,書中的人名雖然已經使用了的化名,但無論如何更改這
些人名和地點,總會又影射了現實中的其他人。
(1)八嘎囧
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管理一大群「八嘎囧工人」的,畢竟這群人以往在學校的時期,若是
存心作亂,師長根本就鎮壓不住。
沒想到作者根本就不是「由上而下」的管理,而是放低姿態「由下而上」的管理,作者稱
之為「虧」。例如要他們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就要跟他們說,這樣可以讓來收垃圾的
低收入戶拿去賣錢;如果他們某部分工程做錯了要改,就要開玩笑的說:「都是師傅了,
還考我有沒有來監工喔?」。
(2)止痛藥
年紀稍長一些的工人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長期累積下來的職業傷害,例如:夜盲
、肺部纖維化、足底筋膜炎…等,但因為慢性病的醫療費和家庭的生活費勢必無法兼顧,
他們最後決定犧牲了哪一方面,結果大家也猜想得到。
面對身上的病痛,唯有藉由嘗試各種止痛藥強行鎮壓,運氣好一點的,還能等到兒女長大
開始賺錢,再強行拖著老父老母就醫;運氣差一點的,一次倒下,垮下的便是整個家庭。
(3)工地外勞
年輕力壯的外籍勞工的實領月薪僅有一萬到一萬五左右,使得台灣本地技術較為低階的年
長勞工大受其苦,不得不與其削價競爭原本的工作機會。
有些對待外勞比較好的台灣師傅,會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但當這些外勞掌握了高階技術
之後,又會回過頭來,在並非刻意為之的情況下,以相對較低的期望薪資跟台灣本地技術
較為高階的勞工競爭工作機會。
如果說工地外勞就是既得利益者,這說法也不見得對,若是遇上惡質仲介,薪水有一大半
都會被騙走。
本地勞工的敵人不應該是外籍勞工,而是官商勾結的政策(引進過量外勞),假借人力不足
之名而行壓低成本之實。
(4)違約逃逸的外勞
有些外勞不堪原合約雇主的壓榨,會違約逃逸,冒險尋找其他打黑工的機會,作者將追捕
非法外勞的警察們描繪成張牙舞爪、助紂為虐的反派角色,我覺得這種行徑是有些過分了
。
作者大概忘了會來追捕非法外勞的警察,多半都是基層警察,他們也只不過是聽命行事而
已,就跟各行各業的基層人員一樣沒有選擇權,作者說不抓就不抓,那這位認真工作的警
察如果「考績吃丙」了,這一切又能算得上是「公平正義」?不把砲火瞄向惡質仲介和雇
主,而是基層警察,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雖然外勞逃逸的大部分責任在於惡質仲介和雇主,但你能說外勞「主動違約」的這項行為
,完全沒有錯嗎?
(5)工地大嫂
在工地工作的女性們,以平均來說,雖然在先天的體力方面不如男性們,技術上卻未必會
輸,除此之外,在男性較不擅長處理的事務上,她們也建立了許多功勞,例如:請款、調
解紛爭和照顧傷病…等。
有些男師傅雖然技術還可以,個性卻不穩定,一個人在工地就是愛喝酒、賭博,與妻子一
起工作後,往往有所收斂,工地大嫂的價值有時便是如此地「曖曖內含光」。
(6)進修
工地所謂的「進修」,指的就是「坐牢」。
工地其中許多人前往進修的原因是源自「對法律知識瞭解的不足」,因而成為了代罪羔羊
,例如:收到工地負責人的指示,將工程廢棄物倒往某處的司機,在倒完廢棄物的幾個月
之後被查到,他所傾倒之處是水土保持地,然而下達指令的負責人早已逃之夭夭,因此這
位司機只能入監「進修」。
「進修部」的學生們在真正的學生時期,通常書讀的不多,對於法律的知識便是在監獄中
進行補課。
從「進修部」畢業出來的學生們,幸運一點的還能將人生重新開始,有些人被貼上標籤後
,在人生四處碰壁之下,則可能成為真正的犯罪專業者,反覆出入 「進修部」,直到再
也無法出來…
(7)走水路
阿欽為了讓自己忘卻身上的病痛並專注於工作,他開始用安(安非他命)。
同樣在做工的哥哥因為長期累積的職業傷害倒下了,確診為中風,全身僅剩左手和左眼能
動,哥哥身上所有的病痛,在此時全部爆發開來,在兩兄弟終於有機會私下相談時,哥哥
用僅存的左手握住阿欽的手,慢慢地擠出了一個要求,左眼還流著眼淚。
趁著某次哥哥的妻女不在家,阿欽前來照顧哥哥的機會,阿欽將那「強力的一針」打入了
哥哥的體內,兄弟倆手牽著手一起哭,然後哥哥的聲音越來越小…
哥哥的遺體沒有進醫院,而是由葬儀社直接收走,這是他們說好的。阿欽之後回到了廠區
,繼續工作,偶爾回去祖墳探望哥哥。
阿欽還有一支強力毒針,那是留給自己的。
註:「走水路」的意思為「將毒品注入靜脈,會讓身體迅速起作用(快速死亡)」。
我剛看完這篇的時候,也是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之中,但接著我眉頭一皺,開始懷疑起這則
故事後半段的真實性。
根據本魯對我國法律的理解,死因可疑者,檢察官應該是會主動調查的,應該不是說家屬
說不查就不查吧?歡迎具有法律專業的鄉民們幫忙解釋。
(8)隔閡
作者對於《商業週刊》報導說「泥水工周薪10萬」感到不高興,於是便寫了一篇文章,打
臉這篇歪曲事實的報導。
然而諸如「清潔工隨便做,月入百萬好輕鬆」和「小吃店老闆躺著做,月入千萬超舒爽」
這類狗屎新聞也常常映入我們的眼簾,我覺得大可不必跟這類報導認真,因為越是有人罵
它,這類報導就會越大量的產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必盡信這類報導,而裝睡的人是永
遠都叫不醒的。
(9)小吃部
「小吃部」其實就是平民的酒店,是部分工人們會前往「放鬆身心」的場所。
有一次,作者陪著兩位殘疾工人前往廉價小吃部喝酒,發現了兩位大齡小姐也是殘疾人士
,一位身上有著大面積的燒傷(因而無法久站),另一位少了四根手指,看著整間店都是殘
疾人士,作者有點難過的走出店門透氣。
作者說他再也不想踏入酒店,因為他不願再想起那燒傷的紋路和那隻只有拇指的右手。
也許有人會認為作者是在「歧視殘疾人士」,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作者若是「歧視殘疾
人士」,又怎麼會願意陪兩位殘疾工人喝酒?作者應該是對此情景感到深沉的無奈,卻又
無能為力。
殘疾工人因為能做的工作內容簡單,因此收入也低,在填補情慾的缺口這方面,他們就只
能去找大齡殘疾小姐尋歡;而大齡殘疾小姐若不從事這行,要賺到可以養活自己的收入是
相當不容易的。一切秩序看似找到了平衡,實則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互相慰藉。
(10)檳榔西施
無論你是欣賞還是鄙視,不可否認地,「檳榔西施」就是台灣特有文化的一環,即使是在
寒冬的凜風之中,仍然敬業地穿著「衣不蔽體」的小塊布料工作著。
作者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會幫工人們買檳榔,因此會跟一些檳榔西施們聊上天,根據作
者的說法,檳榔西施領的是基本薪資,剩下靠的是業績抽成,實際月薪約為35K左右,也
因為有一大部分的薪水是靠業績抽成,因此檳榔西施們必須練就一身與客人們「應對進退
」的本領。
作者形容檳榔西施看過的豬哥就跟作者看過的工人一樣多,從檳榔西施眼中看到的豬哥們
,是猥瑣、扭捏、自以為幽默的,喊兩句髒話就自以為豪氣干雲,抓個鳥窩頭就自以為帥
氣。
(11)阿霞姐的鹼粽
在某段工程期間,作者暫住在阿霞姐管理的旅社(也是私娼寮),在浴室還可以聽到隔壁房
小姐喊著「好大」、「好強」、「要死了」的叫春聲。旅社的對面是一間熱炒店,方便小
姐和客人們吃飽好辦事,熱炒店的老闆夫妻也是這間旅社的所有人。
某個刮颱風的中秋晚上,阿霞姐拿出鹼粽給大家品嘗,這些鹼粽原本是某個攤販預定端午
節要拿來賣的,結果那個無良攤販卻自己跑了,工錢也沒有付,這些鹼粽就從端午一直放
到中秋(他們還真的把那些鹼粽吃了,我是不敢吃放了三個月的鹼粽啦!)。
阿霞姐15歲時嫁到了台中的工廠,夫家用她的名子當公司負責人,用她的名義開票,後來
公司跳票,阿霞姐19歲時入獄,當她出獄時,夫家已經人間蒸發,她身上卻背著夫家欠下
的債務,從此她過著被追債、逃離、再被追債、再逃離的生活。
其他大姐們的故事與阿霞姐大同小異,照著大姐們的說法,以前的警察還會「白嫖」她們
,因此她們自嘲人老珠黃的好處是「免去警察的騷擾」,她們還說,那些自己以前害怕又
討厭的警察們,現在看來都成了善良的孩子,對於她們這種沒有戶口、沒有駕照的老人們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2)看板人
在建案附近舉著廣告看板的人,作者稱之為「看板人」,這些弱勢族群舉一整天的看板,
日薪只有600元左右,最差的只有400元。
這類工作毫無未來且無法成長,他們就這樣被「困在原地」,舉著永遠都不可能買得到的
房子。窮人沒有說不做的權利,只要一、兩天不做,全家就要喝西北風,「團結抵抗慣老
闆」在社會底層完全無法奏效,他們不可能團結,因為每個人都只能求著領到當天的那一
份薪水。
結語
作者對於社會底層的人們付出了許多關懷,唯獨忘了關懷基層執法人員所遭遇的難處
,這種偏見下的關懷就是我無法給到四顆星推薦的原因,他在書中將執法人員「妖魔化」
的行為,對於化解紛爭不但沒有幫助,還可能會造成「加劇對立」的反效果。
撇除這項缺點,對於想要瞭解「做工的人」與他們周遭的生命故事的讀者來說,我認為這
本書是值得一看的。
沒有人要按讚的邊緣粉絲團
https://goo.gl/3GP75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69.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44618238.A.AEB.html
※ 編輯: yao9527 (1.164.69.191), 12/12/2018 20:46:40
自然死亡跟被毒品毒死的,在他們眼裡,死狀會像到無法分辨出來嗎?
※ 編輯: yao9527 (1.164.69.191), 12/12/2018 23:46:23
※ 編輯: yao9527 (1.164.69.191), 12/12/2018 23:56:31
錢的話應該是看個人吧,有人一天3包,也有人三天1包的
※ 編輯: yao9527 (1.164.60.205), 12/14/2018 13:30: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