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交換機制》
理想的情況下,一旦我們透過意識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創造出一條通道,那麼光子就會開始雙向傳輸、彼此交換。
當我們療癒他人時,我們會將自身的光子傳送到對方身上。
不僅如此,當我們對某人感到生氣憤怒時,也會自動地在自己與那個人之間創造出通道,不自覺地想去吸收對方的光子。
但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使那個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負面精神狀態中,比如懷有愧疚、恐懼、羞恥、悲傷、憤怒、憎恨、害怕或震驚等情緒。
相反的,如果對方處於一種充滿愛且穩定的精神狀態,就能阻絕他人吸收自己的能量,同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樣一來,他就能保護好自已的生命能量,不會遭受任何損失。這是「一的法則」中最重要的教導之一,如果你想要保護自己的生命能量,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實現。
假如有人能成功地從他人身上獲取能量(也就是讓他人在精神上屈服於他的憤怒),那麼這人就能將他人身上DNA所儲存的光吸收過去,這也是直接獲取能量的一種方式。
在得到這些能量後,這人的專注力會提高,感覺自己活力四射。但是,這種獲取能量的方式實際上非常冷酷無情,而且沒有意義。
這種人常被稱做——情緒能量的吸血鬼。
「就讓她去大吼就好啦!」如果對方堅持過那種憤怒和恐懼的生活,改變他們並不是我們的責任,你完全沒有必要承受負面思考的人所帶來的麻煩,也別抱持「想讓他脫離地獄」的拯救者心態。
對付負面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任由他們繼續。
當你與具有負面人格的人相處(雖然你可能不想跟這樣的人有任何牽扯,但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可避免或無法選擇的),尤其是發生爭執時,對方一定會用偏激而負面的言語來激怒你,惹得你怒火中燒。
如果可以,盡量與他們保持簡單的關係就好。
即使對方批評我們這種「放任」的做法是不關心他們,你也不要在意。若對方是你的至親好友,善良的你實在無法對他們置之不理,也可以嘗試另一種。
你可以進一步認同他們的負面想法,譬如說:「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有多難過,這件事真是糟透了。」諸如此類的話。
這乍聽之下,似乎違反常理,但是強化對方的負面感受,他們或多或少會感到放鬆,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不需再為自己負面的態度辯解,將有助於他們朝有益的方向邁進;也或許當他們「看見」自身負面的情緒時,反而能有所突破。姑且不論結果如何,至少這個做法,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身處負面狀態時的模樣。
這個方法不僅能幫助他人,對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當我們想抵抗別人的負能量時,同時也會產生負能量。
但如果我們能夠順其自然讓對方的負面情緒產生,並讓它離開,我們將只是個旁觀者,而非像海綿一樣吸收別人的負能量。
從他人身上吸取能量時,無論從別人身上奪取了什麼,不久後,奪取的東西也將會通過一種相似方式被拿走。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有效且完全無害的獲取能量方式,那就是:內心抱持著真實的愛,讓自己活在全然的愛之中。
丹尼爾-班諾博士總共分析了一百九十一項關於精神療癒的不同研究。在這些實驗中,他讓受試者有意識地對各種活的生物體進行療癒,包括細菌、水藻、植物、昆蟲、動物,還有人類。令人意外的是,丹尼爾經過分析發現,在這一百九十一項實驗中,有64%的實驗顯示出明顯的效應,甚至在一些實驗中,受試者還能有效進行遠距治療,比如從紐約到洛杉磯這樣的距離。
這些實驗再次顯示:當我們將自己的思想及感受(特別是懷抱著愛),聚焦於一個生命體時,就會打開一條通道,讓光子進行傳輸。
這種效應非常穩定,在大部分關於療癒的科學實驗中,都能清楚地觀察到這種效應的存在。
然而,最讓人高興的是,根據「一的法則」所說:當你療癒他人時,你自己的生物光子並不曾有任何損失,在療癒過程中,你的角色類似一種能量稜鏡,只是轉送宇宙能量到療癒對象身上而已。
「一的法則」對這一點有進一步的闡述:(能量)療癒者並非是靠自己的力量對他人進行療癒。
在療癒過程中,他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通道,讓具有智慧的宇宙能量能借此為療癒對象提供自我療癒的機會……
你們人類文化中的傳統治療者,實際上也是如此運作。很多療癒者無法完全瞭解,他們的責任只是提供一個治療機會,而不是去治療他人。倘若他們能夠瞭解這一點,他們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那些無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療癒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很難接收「智能無限」的能量。因此、他們可能會變得扭曲失真,導致自己和他人的能量失調。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好馬上停止自己的療癒工作。
靜,減少消耗
虛,吸收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
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
虛極、靜篤是道家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為我所得。
首先,你要靜下來。靜下來,代表你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
而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你的內心,你有什麼樣的內心,你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
這就是同氣相求、物以類聚的道理。
智慧,也是一種能量
智慧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
智慧能量的來源需要我們能虛極靜篤來從天地吸取。
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並且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
其實,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過程。我們說,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
能量具有吸引性和傳染性兩大特性。相同振動頻率的能量會互相吸引,引起共振。
此外,能量還具有傳染的特性,如何才能讓自己時時刻刻擁有強大的正能量呢?這需要方法、需要智慧,更需要不斷地練習。
#讓生命充盈正能量的五個原則
01.鎖定好你的焦點
我們的生活,我們身上所擁有的正負能量的比例完全是由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態,即所關注的焦點來決定的!
當我們能夠掌控好自己所關注的焦點時,我們就把握了生命的主動權。
能量法則最重要的原理就是:我們關注什麼,我們自己就是什麼,什麼就會越多。
如果我們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了很多負面的能量,那這個負面能量首先會回饋給我們自己,我們生命中的負能量就會發生災難性的增長;如果我們能真誠地向自己、向他人、向世界傳遞和發射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那麼首先被愛、感恩與欣賞的能量滋養的也是我們自己,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
幸福、成功和喜悅將永遠與我們相伴。
02.應對負能量不要抵制,只能轉化
能量原理中一項很重要的法則就是:我們抵觸的東西,我們害怕的東西,我們試圖消除的東西都一定會持續存在。
因為無論我們抵觸什麼,我們害怕什麼,我們恐懼什麼,我們都是在給它關注,而給它們關注也就是意味著給它能量。
所以,我們抵觸的東西往往會持續存在,並且它的能量會越來越強大。
03.管理好語言、視聽與生活環境
我們的語言是一種頻率極高的能量。
當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實際上自己也在被祝福;當我們在咒罵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被咒罵;我們攻擊別人,其實等於是在自我攻擊,因為我們是最忠於自己感受的那個人。
04.分享帶來更多美好能量
在一生中,我們奉獻、給予的越多,我們幫助的人越多,我們的生命就越有價值,我們的正能量就會越強。當我們吝於付出,吝於給予時,也就是生命凋謝的開始。
05.愛與感恩創造世間最大的正能量
感恩,穿越時空,改變我們的過去;
感恩,塑造喜悅,彰顯我們的現在;
感恩,夢想成真,創造我們的未來。
你有足夠的尊重自己嗎?
你允許你身邊充滿可以和你進行能量交換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嗎,還是你老好人做的太久了,對於身邊大量的一味要求你付出而無法給到你情感和能量滋養的」朋友「做不到斷捨離?
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自我價值。朋友之間需要是平等的,你也需要多和高頻或至少是同頻的人交朋友。
一方不可以永無止境的付出,忽略自己被滋養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不尊重和低自我價值的體現。
我們需要足夠地尊重自己,也許我們周圍的人做不到和我們正能量的交換,但至少,我們可以多留出獨處的時間去平衡我們的需求,由內在甘泉滋養自我。
正能量,不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瞭解能量的流動韻律,在內心、人際、環境三個維度創造出你的正能量場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停止災難性思考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政治困難的地方在於,許多符號都不是「基於正常判斷的選擇」,也就是人們會將生存的座標,思維直觀性,甚至一個族群的存滅與否,寄託在上面,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選擇,實際上,是參雜了太多移情,他們選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種遺緒.
這種遺緒,是很強烈的,而且可能產生割裂的恐懼,許多人無法進行正常的判斷和行動在於,聚焦在分離後的恐慌,也就是並不是直視這一方的理性主張和判斷,而是驚恐地看著對方的不理性之處,只要對方越亂,越讓自己恐慌,我們就不是根據政見、政策、人選,而是聚焦在自己有多害怕.
我們不是看檯面上的選擇,而是不斷的在評估後果,害怕懲罰和災難降臨,這樣的觀點,亦是不理性的,比如說,當我們害怕對方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評估到會有損於和諧和自己的利益,你可能會選擇順從或者照對方的意思行走,這樣子的代價在於,等於告訴對方他的不理性是有效的,下回他還會這樣做,於是我們評判的標準,或是勝負的規則,將會變成,比誰比較不理性,比誰比較會作亂,而不是比哪一個選項可以帶來美好的未來.
無論是任何妥協或去壓抑他人正確的抉擇,理由都不能是「莫須有」,好像會發生不好的事,所以別做了吧,對方好像很憤怒,所以就不要理他吧,他們可能會失去理性,我們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必須停止,這會破壞社會和諧,所以明示或暗示,都施壓於發出正確決定的人,企圖影響他們的決定,他們的依據,是如此不清不楚,事實上,你不能把無形的厭憎,去當作實在的理據,因為那是沒有底線的,沒有盡頭的,本質上,你正在協助施壓正常的人,使這個世界更加不正常,轉嫁責任和風險.
你應該做的,是去除那個不正常的連結,比如,用今天早上緋魚罐頭的味道來決定整個家族的人生,你應該告訴他這是不對的,而不是使它成立,噢是的,萬一那魚味道不好,我就要去跳海,或者,我們全家都要去跳海.
你不能用驚嚇和恐懼還有感覺,以及災難性的想像作為衡量事情的標準,否則,除了那個生病的人,你也是必須治療的對象.
我們想像一件事情,如果韓國瑜和蔡英文,在同一個天秤上,他們被選擇是經由正常的連結,恩,我選擇韓國瑜是因為他提出的政見,或者我喜歡他的人格特質,我喜歡他的幽默,他的不拘謹,我喜歡他凡事總往正面思考,我甚至喜歡他膝蓋走路,可是否,我是經由那個遺緒去選擇他的,換句話說,並不是我喜歡用膝蓋走路,而是因為那個遺緒存在,所以我才認為那個膝蓋是值得喜歡的,是必須去喜歡的,如果我失去那個遺緒,我的思維就無法暢通,我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我不能再「想」下去,我只能責怪他人為什麼不能實現它,我將那個作為我的生命經驗,如早晨起來我在窗邊必然會看到的風鈴,小孩子床邊的故事書,若沒有它,我今晚就無法闔眼,若沒有它,我一天就無法開始.
我甚至將它做為衡量這世界是否公正的座標,若失去它,這個世界就不公正,所有人都該負起責任,我將會像迷途的羔羊般,在雪地裡亂走,像失去方向的野雁,在海面上亂飛,因為我看不到北極星了,我看不到太陽.
就好像心裡破了一個洞,我必須窮盡一切去塞滿它,所以我將兒女的房間潑滿了綠漆,我認為他欺騙我,交出身分證又去拿備份,跑去投給蔡英文,我砸毀了他的收藏,我甚至說他是因為吸毒才支持綠色.
這樣子,我的世界才能填補過來,我沒說的是,我是脆弱的,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我必須藉由韓國瑜,支撐我的世界不至於歪斜.
這就是不當的連結.
神父一向反對無責任的政治人物,那就是為了勝選或者效益,不擇手段,將某些網路行銷或者大數據的觀點,直接套用在政治上,什麼非典型政治人物,非典型戰法,為了求取聲量,好聲量、壞聲量,都當作聲量,把今天看到人們在討論什麼議題,我就跟風,拿出來講,無論是好的,壞的,正確的,錯誤的,我自己了不了解,只覺得跟風附和,我就能得到崇拜.
那其實就是把代價,給往後延,把風險,轉嫁給社會成本,人的腦袋,有許多不可控的成分,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下意識的就會去看,若求取這個,就是在帶來危險,以為是一種真理,事實上,只是在加深,加固,人思維的固著性.
好比在即將失敗的時候,不願面對問題,反而不斷提高人們的期待,認為必定勝利,已經勝利了,沒有勝利不行,當失敗的時候,沒有一絲懷疑,和預期感的人們,將會一瞬間滑落谷底,造成心中的世界徹底破滅.
你不能為了造真而失真,例如,率領群眾去和整體社會敵對,造成他們的認知脫序,你不能遇到質疑的時候,就採取本能,將群眾當成自己的防衛機制,簡單的,徹底的否定全部,把自己孤立,去消除支持者身邊實實在在存在的人.
你不能讓他們的世界,只剩下自己.
剩下了自己以後,與社會脫節.
當失去你以後,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什麼也不剩.
你不能讓人們幼稚化,去滿足自身的控制,若是如此,他們也會去控制別人.
對於那些害怕分離、割裂、混亂、對立、騷動,期望和諧、不爭吵,和平、理性的人.
你們必須要保持理性.
要擁有覺悟.
要相信民主.
民主就是擁有一條線,界定清楚是非的線,無論失去,獲得,都必須算個清楚.
然後把他們置入盤子裏面,當中,必然會產生衝突和不能理解,但他們都會發生在盤子裡.
若有人把那盤子的碎裂,連結到自己的快樂,把痛苦,連結到盤子的完整.
那麼就必須有人要去撕開那個連結.
正視他人的存在,才能和解,釐清楚對錯,才能原諒,如果不能改變,那就要保有自己的原則,
如果無法寬恕,那就要克服失去.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你我的禮,就在於腳下的立足之地,BROTHER.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33476097457290&id=472562896881945&__tn__=-R
停止災難性思考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政治困難的地方在於,許多符號都不是「基於正常判斷的選擇」,也就是人們會將生存的座標,思維直觀性,甚至一個族群的存滅與否,寄託在上面,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選擇,實際上,是參雜了太多移情,他們選的不是一個人,是一種遺緒.
這種遺緒,是很強烈的,而且可能產生割裂的恐懼,許多人無法進行正常的判斷和行動在於,聚焦在分離後的恐慌,也就是並不是直視這一方的理性主張和判斷,而是驚恐地看著對方的不理性之處,只要對方越亂,越讓自己恐慌,我們就不是根據政見、政策、人選,而是聚焦在自己有多害怕.
我們不是看檯面上的選擇,而是不斷的在評估後果,害怕懲罰和災難降臨,這樣的觀點,亦是不理性的,比如說,當我們害怕對方會做出不理性的行為,評估到會有損於和諧和自己的利益,你可能會選擇順從或者照對方的意思行走,這樣子的代價在於,等於告訴對方他的不理性是有效的,下回他還會這樣做,於是我們評判的標準,或是勝負的規則,將會變成,比誰比較不理性,比誰比較會作亂,而不是比哪一個選項可以帶來美好的未來.
無論是任何妥協或去壓抑他人正確的抉擇,理由都不能是「莫須有」,好像會發生不好的事,所以別做了吧,對方好像很憤怒,所以就不要理他吧,他們可能會失去理性,我們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必須停止,這會破壞社會和諧,所以明示或暗示,都施壓於發出正確決定的人,企圖影響他們的決定,他們的依據,是如此不清不楚,事實上,你不能把無形的厭憎,去當作實在的理據,因為那是沒有底線的,沒有盡頭的,本質上,你正在協助施壓正常的人,使這個世界更加不正常,轉嫁責任和風險.
你應該做的,是去除那個不正常的連結,比如,用今天早上緋魚罐頭的味道來決定整個家族的人生,你應該告訴他這是不對的,而不是使它成立,噢是的,萬一那魚味道不好,我就要去跳海,或者,我們全家都要去跳海.
你不能用驚嚇和恐懼還有感覺,以及災難性的想像作為衡量事情的標準,否則,除了那個生病的人,你也是必須治療的對象.
我們想像一件事情,如果韓國瑜和蔡英文,在同一個天秤上,他們被選擇是經由正常的連結,恩,我選擇韓國瑜是因為他提出的政見,或者我喜歡他的人格特質,我喜歡他的幽默,他的不拘謹,我喜歡他凡事總往正面思考,我甚至喜歡他膝蓋走路,可是否,我是經由那個遺緒去選擇他的,換句話說,並不是我喜歡用膝蓋走路,而是因為那個遺緒存在,所以我才認為那個膝蓋是值得喜歡的,是必須去喜歡的,如果我失去那個遺緒,我的思維就無法暢通,我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我不能再「想」下去,我只能責怪他人為什麼不能實現它,我將那個作為我的生命經驗,如早晨起來我在窗邊必然會看到的風鈴,小孩子床邊的故事書,若沒有它,我今晚就無法闔眼,若沒有它,我一天就無法開始.
我甚至將它做為衡量這世界是否公正的座標,若失去它,這個世界就不公正,所有人都該負起責任,我將會像迷途的羔羊般,在雪地裡亂走,像失去方向的野雁,在海面上亂飛,因為我看不到北極星了,我看不到太陽.
就好像心裡破了一個洞,我必須窮盡一切去塞滿它,所以我將兒女的房間潑滿了綠漆,我認為他欺騙我,交出身分證又去拿備份,跑去投給蔡英文,我砸毀了他的收藏,我甚至說他是因為吸毒才支持綠色.
這樣子,我的世界才能填補過來,我沒說的是,我是脆弱的,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我必須藉由韓國瑜,支撐我的世界不至於歪斜.
這就是不當的連結.
神父一向反對無責任的政治人物,那就是為了勝選或者效益,不擇手段,將某些網路行銷或者大數據的觀點,直接套用在政治上,什麼非典型政治人物,非典型戰法,為了求取聲量,好聲量、壞聲量,都當作聲量,把今天看到人們在討論什麼議題,我就跟風,拿出來講,無論是好的,壞的,正確的,錯誤的,我自己了不了解,只覺得跟風附和,我就能得到崇拜.
那其實就是把代價,給往後延,把風險,轉嫁給社會成本,人的腦袋,有許多不可控的成分,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下意識的就會去看,若求取這個,就是在帶來危險,以為是一種真理,事實上,只是在加深,加固,人思維的固著性.
好比在即將失敗的時候,不願面對問題,反而不斷提高人們的期待,認為必定勝利,已經勝利了,沒有勝利不行,當失敗的時候,沒有一絲懷疑,和預期感的人們,將會一瞬間滑落谷底,造成心中的世界徹底破滅.
你不能為了造真而失真,例如,率領群眾去和整體社會敵對,造成他們的認知脫序,你不能遇到質疑的時候,就採取本能,將群眾當成自己的防衛機制,簡單的,徹底的否定全部,把自己孤立,去消除支持者身邊實實在在存在的人.
你不能讓他們的世界,只剩下自己.
剩下了自己以後,與社會脫節.
當失去你以後,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什麼也不剩.
你不能讓人們幼稚化,去滿足自身的控制,若是如此,他們也會去控制別人.
對於那些害怕分離、割裂、混亂、對立、騷動,期望和諧、不爭吵,和平、理性的人.
你們必須要保持理性.
要擁有覺悟.
要相信民主.
民主就是擁有一條線,界定清楚是非的線,無論失去,獲得,都必須算個清楚.
然後把他們置入盤子裏面,當中,必然會產生衝突和不能理解,但他們都會發生在盤子裡.
若有人把那盤子的碎裂,連結到自己的快樂,把痛苦,連結到盤子的完整.
那麼就必須有人要去撕開那個連結.
正視他人的存在,才能和解,釐清楚對錯,才能原諒,如果不能改變,那就要保有自己的原則,
如果無法寬恕,那就要克服失去.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你我的禮,就在於腳下的立足之地,BROTHER.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33476097457290&id=472562896881945&__tn__=-R
停止災難性思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對你來說,「做決定」這件事情會不會很困難?而你通常會很容易卡在哪些事情上面,難以抉擇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學員,他自稱罹患了「選擇困難症」。
他從報名實體課程開始,就遲遲下不了決定;他很怕自己選了某一期之後,到時候會出差啊、太忙啊,去影響自己的學習而浪費了學費。
好不容易他終於進了教室,他似乎又把我當成土地公,任何事情都要先徵詢我的意見;從小到交通安排,大到選工作、買房子,他總想要透過我幫他做決定,他才敢放心的去執行。
表面上啊,這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但實事上這種決策風格,他常常會惹毛身邊的人。
他也知道自己會鑽牛角尖,可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種習慣。於是呢,我就問他:「如果不要想這麼多,直接做一個決定,那會怎樣?」
他就很驚恐的回答我:「怎麼可以呢?做錯決定會有損失,不能這麼草率啊!」
於是我接著問:「可是你再怎麼小心,也不可能事事保證成功。假使真的跟預期不同,那又會怎樣呢?」
他就回答:「失敗了很丟臉,而且會被罵……」這個話講到一半,他突然收回去,有一點欲言又止。
我意識到喔,這背後有故事,就輕聲的問他說:「那被誰罵呢?」
他說:「沒事,他們都不在了……」他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一點迷離,好像是自己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
原來啊,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對他耳提面命,說所有的決定都要小心,如果做錯了,輕考試會扣分,重呢,人生會壞掉。
像是某個親戚就是因為誤信了明牌,從此以後家破人亡;或是某個鄰居,就是因為夠幸運,他選對了產業、嫁對了人,從此以後吃香喝辣、生活無虞。
而他的父母親呢,也常常對他叨念,如果當年呢懂得多買兩棟房子,那早就當包租公、享清福了啊!
他的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他,人生只要做對一個決定,就有可能上天堂;但是也可能因為一時看走眼,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此不得翻身。
然而像這樣子過於簡略的歸因,讓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任何事情的詳細過程;他只會把結果歸因在「單一因素」上面。
進而讓他對於「做決定」這件事情喔,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深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會變成自己父母口中當中的失敗者。
日積月累下來,他變成是一個「隱性的完美主義者」。他如果沒有辦法保證這個結果是好的,他就會開始拖延、他遲遲不敢下決定。
儘管呢,他總是誠懇的待人,他對品質的要求也不至於吹毛求疵,但是這種需要「正確」的習慣,還是讓他受盡折磨。
特別啊,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一個個的被證明失效;在別人口中當中的「好決定」,放到自己身上卻變成了惡夢。
他就越來越害怕改變,他一想到要跨出舒適區,去做自己那些不熟悉的事情,腦子裡就會充滿災難性的思考;他會覺得對方不會錄用自己、老闆一定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變得越來越僵化;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產業正在走下坡,他要轉型,但卻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要當爸媽心目中的乖女兒,他企圖做對一個決定,就讓自己永保安康;而不是喔好好的去面對現實,去長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於是我試著跟他分析,父母親跟他之間的差異。也許喔,在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可以透過選對一家公司,從此就做到終老、頤養天年。
而且那個年代,民風保守,很多人呢,他可能只談過一次戀愛,就直接嫁了或娶了,根本不敢認識多一些異性朋友。
再加上結了婚,還不能輕易的離婚,所以選擇伴侶,就會像一場賭博,選錯了,就賠上了一生的幸福,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可是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開放,很多過去的禁忌,一個個的被解放;所有顛撲不破的規則,一個個的被改寫。
所以從「抉擇」到「結果」之間,它的關連性會越來越低,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這使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只是一種「校正」的刻度,它的目的是要去重新思考我們下一個選擇,可以怎麼做?怎麼做會更貼近自己的期待?
這個時代裡面的「決定」,它意味著它開始了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所以呢,關鍵已經不是「做決定」的那個當下,而是做完決定之後,的觀察跟評估,如果情況不如預期,那該怎麼調整?假如一切順利,那要怎麼樣保持水準?
同時隨時隨地的去掌握最新的趨勢,去適時的去作出一些改變。
換句話說喔,如果你想在21世紀脫穎而出,你必須學會和不確定共處,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決策模式;幫助自己在多變的狀況底下,保持冷靜,穩定的朝向你的目標邁進。
否則啊,你越害怕做決定,就代表著你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調整,當你把得失心放得太大,就沒有辦法對現況有真正客觀,而且全面的理解。
甚至於還把選擇權,交給所謂的「權威者」,讓他代替你思考,結果受騙上當,造成更大的悲劇。
如果你身旁真的有人企圖用做對一個決定,來獲得永恆不變的保障;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在他的心中有極大的機率,是想偷懶和推卸責任的。
就像有人結了婚,從此以後,就覺得伴侶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再去努力的經營關係、時時刻刻的去注意對方的需要,你覺得這樣的婚姻可能快樂嗎?
你越想要一步到位,就越容易死在半路上。
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選擇A公司一定會比B公司好,花錢學C技能,就一定能夠賺回D額度的報酬。這是沒有的事!但任何一個決定,都蘊含著失敗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克服問題的自信,遲遲不下決定,只想躲在猶豫的背後,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與世無爭啊、求穩定啊…但事實上,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到最後你的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要能夠擁有「做決定」的能力,首先你一定要能夠擁有「期望值」的概念,而不是「絕對值」的思維。
任何事情都有發生,或不發生的機率,評估可能的機率它的背後,各自去分析不同的結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哪一個代價是你負擔得起,而且更符合你的需求?
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企圖一把翻身,這樣子會落入賭徒的心態,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放更多的期待,讓自己有一種「非得成功不可」的壓力。
反過來,如果你懂得「摸著石頭過河」,用「修正」的態度,取代「一把定生死」,那麼你已經具備了「做決定」的理性思維。
剩下來就是鍛鍊「做決定」的肌肉,懂得去計算最差的結果,做出合理的歸因;如此喔隨著時間累積,你做決定的準度和品質,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員一樣,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單一因素,企圖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老想要預測未來,再回推自己現在該做的事,卻把自己卡的更死,更不得動彈啊!
假使你想精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戒除「完美主義」的習慣,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最新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上千人次的諮詢經驗。
我會跟你分享,為什麼人很容易被卡住?怎麼樣去評估自己的處境?去恰如其分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跟決定,既不猶豫也不躁進,去過上一個你想要的人生。
其實任何人或任何事的成功或圓滿,都是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結合。
你企圖透過單一決定來控制人生,你會得到的只有無止境的挫折感。你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處,任何決定不意味著此後就不能變更。
你學會「做決定」是幫助你建立修正的基準點,讓你做出下一個更適當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些參照,你就想像一個想確保行車安全的人,他卻蒙上眼睛、上路開車,那你覺得這樣的人,上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詳細的相關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幫助了很多人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去過去一個自己更想要的好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得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收獲跟發現。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