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讀 ] 知識文青的中二熱血:看《誰殺了羅蘭巴特》/ 李長潔
.
身為文青的你/妳,對「符號」、「文本」、「資本主義」、「差異」、「書寫」、「體系」等詞彙必定不陌生,也一定朗朗上口「沙特」、「巴特」、「德勒茲」、「德希達」這些當代著名的思想家。先前網紅黃大謙拍了部影片說:「#如何讓別人誤以為你是高知識分子」,就是在閒聊中穿插「#文本」(text)一詞,就會讓你的言談聽起來格外有水準。那《誰殺了羅蘭巴特》(La Septième Fonction du langage 一定要用法文)一書必定是箇中翹楚。
.
■ #復活的思想家們
.
讓我們來看看本書作者內比(Laurent Binet)在《誰殺了羅蘭巴特》中所書寫的片段:
.
「晚間八點二十四分:「羅蘭巴特今天下午......(PPDA又猶豫了)於巴黎硝石醫院辭世。」
(季斯卡暫停批閱,密特朗不再擠眉弄眼,索萊斯抽出原本在褲襠裡磨蹭的菸管,克莉絲蒂娃停止攪拌鍋裡的小牛肉並跑出廚房,哈邁德穿了一半的襪子卡住了,阿圖塞中斷自己和妻子吵架的意圖,巴亞放下了熨斗,德勒茲對瓜達里說:『等一下再打給你!』,傅柯中止思考生命權利,拉岡繼續抽他的菸。)
這位作家與哲學家,是一個月前一起車禍的受害者。(PPDA只停了一會兒)六十四歲的他以現代文學與溝通為主題的作品出名。貝爾納畢佛曾在「猛浪譚」(Apostrophes)節目上訪問羅蘭巴特。當時他介紹了那本獲得廣大迴響的書籍《戀人絮語》(#傅柯翻了白眼);下面這段影片是他以社會學的角度(西蒙翻了白眼)說明情緒意念......(PPDA停了一下)與性之間的關係(#傅柯又翻了白眼),請聽(#拉岡翻了白眼)。」
.
這一小段文字中出現了幾位真實與虛構的人物,好幾位是70年代法國學界的重要文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精神分析師、符號學家,如拉岡、傅柯、阿圖賽、索萊斯、克莉絲蒂娃等。透過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的真實死亡事件,小說讓當時整個法國學界(也政治界)的重要人物,活靈活現,甚至,有點過分浪漫想像地讓他們復活於紙上。還真的沒有想過,傅柯與拉岡,後面還有德勒茲,會翻白眼,而他們翻的點,都與其思想脈絡有關,是種高級又小眾又文青的學術幽默。
.
■ #符號內爆的小說
.
《誰殺了羅蘭巴特》這小說,一方面向用符號學寫出對《玫瑰的名字》翁貝托埃科(Umberto Eco)的致敬,另方面搭著丹布朗(Dan Brown)《達文西密碼》所帶起的符號解謎偵探風格,實現了許多「知識文青」讀者內心的夢想:一部真正帶有符號學理論的刺激偵探小說。
.
的確是滿滿的符號。在內比試圖運用大量的符號(人名、地名、物件、事件)建構小說的敘事環境,在本書的第一章節「巴黎」的第一頁裡,出現了羅蘭巴特、比耶芙街、階梯教室、布魯斯特、日本俳句、法蘭西學院、帕斯卡的享樂、能指與所指、戀人絮語、寫作零度、毛主義、夏多布里昂、傅科、布萊希特、拉辛、Au Vieux Campeur、布爾喬亞,洋洋灑灑數個接續的符號佈滿在「#文本」之中。內比想要營造某種氛圍,70年代巴黎的社會—歷史架構,裏頭充滿著中產階級的休閒、知識分子的優雅與傲慢、公共討論興盛、左派右派的對立,那是法國思想影響全球最重要的年代,一個思想革命的當代。
.
■ #符號學的方法與偵探
.
接續著結構主義的發展脈絡,符號學在60年代自法國興起,並迅速流行於西歐和北美各國。符號學者們將自然科學進行真理探索的語言分析典範,推廣到社會科學領域,把語言結構分析作為一切人類行為的分析形式。更進一步地說,探索符號就是在解析事物內在的「#意義」。所以說,從《達文西密碼》到《誰殺了羅蘭巴特》中運用的符號學方法,便符合了偵探小說抽絲剝繭、翻轉真假、探索真實核心的情節需求,這些符號學家、語言學家,根本就是訓練有素的解謎高手ㄚㄚㄚㄚ。
.
■ #中二熱血的思想家
.
不過,整本小說所營造的氣氛實在是挺「中二」的,串場的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社會理論家各個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猶如黃易的《大唐雙龍傳》或《翻雲覆雨》裡的江湖人物,動不動就「身形高大但氣質內斂」或是「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老頭,但一發言則聲若宏鐘」。
.
以傅柯為例,一段他在同性戀三溫暖的場景這樣描述著(身為文青的你,應該都知道傅柯的性取向吧…),他像是神一般坐在木凳上讓年輕男子服侍著,用一派輕鬆的語氣與銳利眼神,輕鬆地應付前來問案的警探,當然話語中不免穿插著艱澀的古希臘思想脈絡,與苛薄的學術玩笑。《誰殺了羅蘭巴特》中的角色描寫,具體化了讀者們對自己心儀已久的知識分子的崇拜。
.
■ #知識文青當代思想讀本
.
大量的學術玩笑、學術幽默,讓《誰殺了羅蘭巴特》看起來很像一本,當代法國思想的「#同人誌」。內比以自己的敬意與樂趣,將學院內再熟悉不過的各類情境、手段、程序、概念、詞彙、地域、人物、時間、事件,構成了一大本的滿滿的熱情。比較好奇的是,如此一般的閱讀樂趣,似乎只能引起一小群人的興致。當我讀到瀕死的巴特在彌留狀態中碎碎念道「星形散裂的文體」(text etoile)時,我做了三件事:
(一)大笑
(二)google
(三)覺得自己去google很愚蠢。
.
傅柯又翻了白眼 在 林秀蓉博士舞鶴《拾骨》研究研究生 的推薦與評價
兩者共存卻又不矛盾的時間結構,這是舞鶴小說內部結構的奇特意象。 ... 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 年-1984 年):「瘋癲是從人與真理的關係被攪. ... <看更多>
傅柯又翻了白眼 在 連環泡有芒果- 正所謂「八年癡肥無人問,一舉白眼天下知。」 酒 的推薦與評價
知名粉絲專頁「連環泡有芒果」昨日貼出影片,只見柯基「酒酒」躺在地上昏昏欲睡,不過一旁的主人幾哩呱啦講不停,害牠硬撐著睡意、忍不住白眼狂翻。網友們看完全笑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