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 談談我的志業 --- 音樂教育 }}_02
在每一屆的『製作概論』第一堂課結束前,我一定都會交代兩個作業:一. 既然選修了『製作概論』,那麼,一個完整的單曲『製作品』到底有哪些內容物,一定是需要拆解來分析、並且還應該要能『還原』回去的;所以,每一屆的同學都會拿到一首特定曲目的完整『分軌』資料,來理解在現代流行音樂的『樂器架構』上,有哪些必要的元素,以及這些元素彼此的關聯,然後,同學們有六週的時間,試著將這些分軌資料重新組合起來,盡量去還原成『原製作品』的大致樣貌。在這個我們稱之為『Rough Mix』的過程中,同學必須訓練自己的耳朵,去分析與還原每個樂器被擺放的位置以及大致的『遠近』定位。而在嚐試的同時,勢必必須強迫自己去補充關於動態效果處理的『Compressor』、『EQ』以及空間系效果器『Reverb』甚至『Echo』、『Delay』的基本知識與操作能力 --- 我的看法是:在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每一位學子『解決知識上的疑問』這種技能;在為期兩年的學習中,關於音樂製作事務的學習,永遠都有掛一漏萬的疑慮,而做為老師的角色,也常常因為『不知道學生不會什麼』,而以為一些基本知識、技能是不需要強調的,因此造成授業與學習之間的落差。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讓同學親力親為的操作,然後在過程中發現問題、理解了自己的不瞭解,才能勉強在學習上得到有用的效果。
但這只是一種理想的假設。更多時候 --- 特別是我們教育系統訓練出來的孩子,其實是怯於提問的,又或者流於不求甚解的慣性,因此,『不知為知之』,然後其實什麼也沒有因為探索而得到。
第二個作業,既然選修了『製作概論』,那麼,關於『製作』之於產業的發展沿革,勢必是一定要進行研究與探討的;所以在隔了兩週的第二堂課,同學們必須以分組的方式,對於華語流行音樂從六〇、七〇年代 (或者更早) 起,一直到現今 2018 年的四、五十年的時間軸線上,相關當時的社會、經濟甚至於政治種種因素的考量下,產業經過了哪些重大事件與發展特徵,做出完整的書面 (電子檔案) 資料,並且於課堂中,以不超過十分鐘的時間,輪流向全班進行口頭摘要報告。
這是有原因的。
[一、北藝大課堂即景]_02
如果我們同意『音樂是人的表現』,也同意『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反推回來 --- 完整而良好的口語論述能力,將有助於把『音樂呈現的邏輯』整理得更好,而讓閱聽人能更快理解、感受到你在音樂上『想要說的話』;因此,在我的課堂上,同學們都被迫要練習在眾人面前陳述自己所做的研究,而我也會在每一組的報告之後,補充強調其中也許沒有考慮到的面向,或針對報告內容提出我的疑問,讓同學進行新一輪的思考與回應。
這,只是提升你更具有競爭力的一個過程,因為,『流行音樂』,本身就是建立在『市場競爭』的機制上的;你可以選擇『不喜歡商業』,但我不可以不告訴你這個本質上的意涵。
而說到『本質』,在第一堂課結束前交代這個作業時,我一定會要求所有同學都必須要從『認識李雙澤先生』這個基準點開始。
李雙澤先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9%9B%99%E6%BE%A4 ),以及他所代表的那個年代、那個反思,應該是後來整個華語流行音樂能夠建立起產業規模的濫觴;我個人所能表達對於李先生敬意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求每一屆的學生都必須知道他。
從『唱自己的歌』這個時間點之後,每一屆的同學都認真完成了所有能夠在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分析了七〇到八〇年代,以『滾石唱片』原創歌手的『製作』掛帥、八〇到九〇年代『飛碟唱片』為首的『企劃』領軍,一直到二十、二十一世紀輪替時期,國際品牌唱片公司進入市場,以『數字管理』的方式,強調『行銷』優先的光譜移動過程。這些大致的區塊演變,來自於環境的改變,我們可能很少重新意識到當年『有線電視』頻道開放,對於音樂產業從『製作』掛帥改變成『視覺優先』的『企劃』領軍的必然性;那麼,應該也很少會再去檢討因為著重『行銷』績效而產生的『商品同質化』,導致消費市場對於音樂產品失去興趣的關聯性。誠然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科技的進步所發展的網路頻寬增加、音樂檔案 MP3 化讓音樂的傳輸、取得都更加便利,致使消費者對於『不需要那麼展現忠誠度』的音樂產品選擇了『不付費』的方式來獲得,看似重創了音樂產業的『銷售數字』,但在北藝大 IMPACT 學程中的每一位未來的音樂工作者都必須學習到:關鍵其實還是在製作物本身是否能夠引發消費者的消費衝動與後續的忠誠度。
對於這些歷史軌跡的重新溫習,當然不足以解決此刻、或未來的市場難題;我在課堂中誠實地分析:『所有我能為各位提供的,都是【過去的】經驗,對於 2018 年之後的市場,不見得可以行得通』。近日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台北市一個頗負盛名展演場地的營運者有一次短暫但很有意義的對談,她提出了一個深刻的觀察:『過去十年,我們絞盡腦汁、試圖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瓜分他們的可支配花費 (願意消費在音樂的金錢);現在,我們連他們願意付出的『時間』都分配不到了!你怎麼會想得到,我們的競爭對手,現在已經轉變成手遊與追劇了呢?』
如果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消費者更願意把『時間』分配在手遊或是看美、日、韓、中劇,他們根本不想花時間在『認真地聆聽音樂』,那麼,音樂產業還有什麼可能重見天日?
對於這些歷史軌跡的重新溫習,當然不足以解決此刻、或未來的市場難題。我們所需要從中擷取的,並不是哪一種可以重複驗證的成功模型 --- 我們真的要研究的,其實是在這些眼花繚亂的表象之外,一直都沒改變過的『人性』。
音樂製作與『人性』能有什麼相互的關聯性?
你同一個時間會覺得『好像沒關係 … 但又好像有點兒關係 ……』
這個課題,就是我們要用一個學分、18 個小時來琢磨的核心了。
------------------------------------------------------------------
謹此誌敬 李雙澤先生:老鼓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H5RF1svmI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像 飛碟 的樂器 在 工作日誌 daily-log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接觸飛碟鼓(也叫手碟,hang)是因為一位香港美術指導,當時他希望可以找到這種樂器來演出一場音樂家與朋友玩樂器的戲。
現在台灣街頭偶爾都會看到演奏這種樂器的街頭藝人,但是當年只能在國外的youtube影片上看到。那時候我找了許多樂器行都探聽不到這個樂器的下落,也因為沒有量產,所以飛碟鼓都是國外帶進來的,市場上很難看到。那場戲沒用上這個樂器而作罷,沒想到多年後我搬到花蓮,無意間在酒廠文創園區遇見了表演它的外國街頭藝人。
飛碟鼓像佛教的砵那樣有金屬迴盪的聲音,每個飛碟鼓有六個到十個不等音階,依照製造者設定可以製作成適合各國音階的樂器(理論上也可以做成宮商角徵羽的中國音階飛碟鼓),而那天我聽到的飛碟鼓演奏著阿拉伯音階組成的旋律,我被它異國風情的神秘感深深吸引。
我用破英文跟那位街頭藝人表達自己想要學習這種樂器後,我便跟著他學習飛碟鼓如何演奏。他教了我演奏的基本指法,他為了教英文不好的我花了好一番功夫。
我還記得他為了教我怎麼敲出悠揚的音色,告訴我「你要想像樂器被火燒得通紅,你的手指摸碰到樂器後必須馬上離開不然會被燙傷」。不過是用英文說就是了。
上完課之後我就沒有老師的消息了,他是來花蓮定居的外國人,以表演跟教音樂維生,我也想過總有一天要回去找他聊聊,但僅止於想想,畢盡我英文太差了。
有天跟動物醫院同事聊起學過這種樂器的事,她認識許多在花蓮的外國朋友,才知道教我飛碟鼓的老師,在我上完課後不久就因為喝醉,騎車撞進自己店面過世了。
偶爾我會想起他用阿拉伯音階飛碟鼓演奏出的加勒比海旋律。
像 飛碟 的樂器 在 生祥樂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生祥製作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大碟的心路歷程
電影明天就上映了,看過的都大讚,大家欣賞電影之餘,也記得留意生祥的音樂喔。
大佛普拉斯明天10/13上映,我把7月寫的關於大佛普拉斯電影配樂的一些事8篇文章集中在一起,修整了一下,並且把漏掉的故事補上(紅木桌下的秘密),很長。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一)
電影大佛普拉斯前幾天在台北電影節首映了,關於電影配樂的部分,我想把製作的過程寫下來,不然怕忘記力愈來愈好。
2016夏天雨季,大佛普拉斯的製片宋銘忠打電話給我,於是我開車去了高雄大寮的一家製作大佛的工廠,去感受拍片的現場氣氛。當時劇組在拍攝的片段是主角肚財(陳竹昇)與菜埔(莊益增)在貨櫃警衛室偷看董仔的行車記錄器,畫面是車子經過街道的景像,但是聲音是董仔與老相好限制級的鹹濕聲音,兩位主角坐在電腦螢幕前方做即時觀影評論,這讓我想起0204電話的時代。
2016年12月23日,監製鍾孟宏導演約我去甜蜜生活工作室看大佛普拉斯的初剪,看完之後我覺得我好喜歡,於是鍾導與大佛普拉斯的黃信堯導演開始跟我討論這支電影配樂的方向。我看了看我接下來的行程,我只有2017年的一月份有完整的時間寫曲子,於是我們相約好2017年1月24 日完成所有的創作與錄音工作,工作的時間就一個月。
會接下這支電影配樂的緣分,是來自鍾孟宏導演做一路順風電影的時候,鍾導用了我們三首曲子,分別是「宇宙大爆炸」、「仙人遊庄」以及為這支電影寫的「言午許」,其中「言午許」也收錄在大佛普拉斯電影配樂專輯裡頭的Bonus Track。
出道邁入第20年,常常在看電影的時候聽到了厲害配樂,心裡就會有一個聲音跑出來:有沒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導演喜歡我的音樂,提供足夠的製作成本,找我做一整支的電影配樂呢?
過去曾經有紀錄片、電視劇和電影找過我做配樂,但通常篇幅不大或者是資源不足,以至於我一直覺得還沒有真正經歷過為電影音樂奮力一博的感受。
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我的音樂與電影深刻結合的是大佛普拉斯,那個我心裡一直在等待的導演是鍾孟宏導演與黃信堯導演。(待續)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二)
看完粗剪,隔天我要從台北回南方之前拿到了DVD拷貝,好神秘的拷貝,絕對不能外流。
回到南方的隔天,看到MOD有北野武的影片,就點進去看,看完之後,馬上想到我的配樂工作,於是拿了電月琴插上音箱開始寫曲子,很快的就憑第一次看大佛普拉斯的印象,很直覺的就寫了「有困難呢」這支曲子。寫好之後我馬上打電話給監製鍾孟宏導演,中島(鍾孟宏導演掛名攝影的藝名是中島長雄)是我的聯繫窗口,我在電話裡彈音樂給他聽,只是想要確認最初始的音樂方向是否正確,討論中似乎還是模糊不清,於是我用電腦錄下來傳給他們。
接下來我開始猛看粗剪,裡頭有需要配樂處的參考音樂,我沒有照著順序來寫曲子,想寫哪裡就寫哪裡。我先寫了「偷看董仔漂丿」,第一個版本沒有過關。隔天我寫了「肚財的朋友」,中島非常喜歡,我覺得我已經進入狀況,我告訴中島,接下來每一天我希望能夠交一首曲子,我記得那應該是一月初的時候。
電影裏只有一句台詞的釋迦(張少懷),他唯一的朋友是肚財,所以從「肚財的朋友」的旋律截取一段發展成「釋迦的預感」。這兩首是同一系列的作品。
我打了電話給我的朋友王昭華,他是台語寫詞的強手,也是音樂人,我把「有困難呢」的Demo傳給她,並且希望她能夠填寫台語歌詞,我想用這首曲子寫片尾曲,我們約好請她來我家看粗剪的影片。王昭華是快手,她在看完粗剪的兩天後就傳給我歌詞,歌詞幾乎都沒有更動,就是配樂最後一首「有無」寫的那樣。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三)
電影開始不久,董仔、副議長和文化局長在汽車旅館的水池裡狂歡,豬頭皮在水池裡唱了「台東人」那首歌來助興,現場還有四位那卡西樂手伴奏(CD相片我們四個人的半裸身體就是他們的,劉振祥拍攝),我直覺配樂應該要跟「台東人」發生一些關係。因為「台東人」的旋律,我寫了「跟著董事長去衝浪」,曲名的靈感是來自「跟著董事長去旅行」那一本書,而曲子則混合了「台東人」以及「荒野大鏢客」的旋律元素,我的印象裡「荒野大鏢客」曾在台灣民間挪用成荒野大嫖客,所以我想到了The Ventures的衝浪音樂,電影裡頭的董事長帶著拉丁混血女孩在隧道的聯通道衝浪,燈光一閃一閃。
另外還有兩首跟「台東人」有關的配樂。其中一首是葉女士跟董事長在車子裡談判的音樂,我低聲地唱「台東人」,早川徹彈貝斯,這首歌沒收錄在配樂裡頭,主要是因為版權的問題,電影公司買的版權只能使用在電影裡頭,如果要放在CD裡頭必須再買一次版權,因為預算的關係我們割捨了這一首歌。另外一首是「飛碟」,出現在電影的尾端,菜埔第一次走進肚財家裡飛碟屋那段戲,我吟唱的旋律是從「台東人」出發寫的曲子。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四)
電影裡頭的另一個主角菜埔,我一直想幫他寫一首主題曲,後來寫成「菜埔的苦衷」,一剛開始主旋律是用口哨吹的,第一個版本原本已經交了件,細細妹好喜歡這首曲子,後來中島提出意見,那個意見我已經忘記了,所以我後來再寫了第二版本的「菜埔的苦衷」,原本錄音的時候是用口哨吹的,但混音結束後所有的音樂放入電影時,中島首先提出前一段音樂「面會菜」也是用口哨吹的,兩段口哨音樂使用的距離太近,所以後來才改成用口琴當主奏樂器補錄進去。
我回頭重寫之前被退件的「偷看董仔漂丿」那首曲子,這首曲子是電影的開端,都是因為肚財、菜埔這兩個傢伙偷看董事長的行車記錄器,才形成這個電影故事。不知道怎樣,我突然想起了007的電影,感覺好像是辦案,但是他們又偷偷摸摸,所以大竹研的電吉他扮演了肚財,我的電月琴則扮演了菜埔,偷偷摸摸的旋一前一後進行,有時候看到忘我的時候破音就出現了。
我大概寫到1月中附近的時候,幾乎把計劃要寫的片段已經都寫好了,兩個禮拜來希望自己能夠每天寫一首曲子並錄好Demo交出去,但是在中途有失手,大概有兩三次吧,這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用這樣的節奏工作。
1月7日那天,我的高中好朋友雞屎鴻(風神125)和賢仔兩家人來找我,我們大概是一個月前約好來我家聚會烤肉吃飯。當天我根本就心不在焉,講話跟不上他們,完全呆滯,連烤肉的時候東西倒在我前方,我都不知道要反應出手去幫忙。進入創作期的時候,除了創作所需要的能量,我的其他功能似乎都降到最低運轉狀態。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五)
原本在「面會菜」的那一段,粗剪的電影裡頭放了一首歌,原先的那一首歌放在那裡我也很喜歡,原本我沒有計劃要寫那一段,只是我還有時間,我打給中島詢問版權是否已經購買?他回答說還沒有,於是我說讓我來試試看,如果寫得沒有比原先的曲子出色,我就放棄這個想法。
「面會菜」的那一段是關於死亡,電影的開頭是送葬隊伍吹奏「驪歌」,於是我使用驪歌的元素寫下了這首「面會菜」。Demo交出去之後,中島與啊堯都非常喜歡,中島表示這是這支電影配樂裡頭他最喜歡的一首曲子。
寫到這裡的時候,配樂的整體面貌大致上已經成型,看了看曲子的數量,我忽然想到發行配樂專輯的可能,在我的音樂生涯裡還沒有發行過配樂,我對這件事有所期待,於是我打電話跟中島討論,他也覺應該可行。
所有寫好的曲子,我都同步傳給我的樂手們,我找了貝斯手早川徹、吉他手大竹研和新鼓手樹葉來做這張配樂。我們約好1/19-21在甜蜜生活工作室看電影綵排編曲,1/22-24在台北麗風錄音室錄音。
在這之前還有一首麻煩的曲子「謀殺」還沒有過關,印象中我之前寫了兩個版本都沒有成功,早川徹在綵排前兩天到達,我跟他約好1/18晚上在絲竹空的排練室一起想辦法解決這首曲子,但結果還是沒有過關。當天晚上覺得很沮喪疲憊又緊張,隔天將要開始綵排了,我回到旅館把樂器拿起來再嘗試寫寫看,寫完後傳出去,得到的回應是成功了,終於在綵排的前一天把所有的曲子都搞定了。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六)
一月中樹葉已經來美濃看過粗剪電影,早川徹與大竹研也在綵排前去甜蜜生活工作室看了,旁邊有工作人員為他們翻譯對白。
1/19,樹葉在台北跟朋友借了一套鼓組,我們也各自搬了吉他、貝斯音箱進駐,然後就對著電腦螢幕開始一首一首編曲。第一天的進度超過一半,第二天傍晚前所有的編曲都編過一遍。當天甜蜜生活工作室安排了一場烤肉趴,烤肉趴一開始,我們的工作就開始停擺,完全沒有工作意願了,大家都好努力認真地吃,食材非常高檔,後來中島告訴我,他烤的那條魚名字叫紅喉,非常高貴,很難得吃得到,我還是真的第一次吃到這種魚,好吃好吃。我羞愧地跟中島說,我已經不想工作了,今晚想要停擺,他回答我說這不算什麼,我們拍電影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停擺當中。
1/21,我們開始從頭把編好的曲子複習一次,忙著記憶,曲子數量不少,也做了一些修改。編到「跟著董事長去衝浪」那首曲子之後不久,突然有人來按門鈴,我們打開門一看,幹!竟然是警察,這一輩子第一次練團練到被人檢舉,警察上門來勸導,破紀錄了。
編曲的這幾天,早川徹的也即興寫了「轉身」與「平安」這兩段口風琴音樂,早川徹除了彈貝斯之外,也彈了鋼琴與吹奏口風琴,堪稱工具人。
綵排一輪結束後,中島突然跟我說:生祥,你們的音樂出場太慢了,應該要早一點。我問他要在哪邊出場?他把電影轉到高委員(陳以文)與特助瓦樂莉那段,我跟樂手看了看,早川徹先彈了bass線條,樹葉的節奏跟上,我對大竹研喊著旋律在哪裡?大概30分鐘左右即興完成了「紅木桌下的秘密」,旋律很台,早川徹說bass線條是看到高委員摸特助屁股的感覺。這是電影配樂的第一首曲子,但是最後完成的曲子。
傍晚我們結束綵排,結束之後就把所有的樂器搬進麗風錄音室,這間見證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興衰史的四十年錄音室,我們第一次來這裡錄音,這個錄音室的控制室放著一台傳奇的英國console-Neve VR48,錄音器材的藝術品。
台北麗風錄音室, 40年的老錄音室,大概1990年的時候以60萬英鎊購入了英國傳奇console Neve VR48。
當時決定好錄音時間的時候,我打電話去我們經常光顧的錄音室,但是剛好沒有檔期,我詢問了錄音界的朋友,有朋友鄭重推薦麗風錄音室,於是我打電話過去,剛好有檔期,就決定過去那邊錄音。老闆徐玉光先生,是傳奇錄音師徐崇憲先生的第二代。
1/21,鼓組大概花了兩個小時才設定完成,其他樂器依序完成設定,第一天非常順利,超前了三分之一的進度。
1/22,第二天也完成了三分之一的進度,但是這一天對我來說非常地疲憊,出道近20年來我第二次用口哨錄音,也不知道為什麼,吹口哨竟然如此耗費體力。
1/23,我們把預計三天要完成的錄音進度都完成了,當天的重頭戲是錄片尾曲「有 無」,因為我的台語並不準確,有濃重的客家腔,現場啊堯導演和錄音師徐玉光幫我矯正發音,我才得以順利完成。
在開始錄音之前,跟中島談好決定要發行這張電影配樂,所以在錄音的時候,我們會因需要而有部份曲子錄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給電影用的,另外一個版本則是給CD專輯使用的。
錄音的過程中我覺得很特別的是,所有的音樂我們都看著電影的畫面同步錄音,現場指揮我們進退的是中島,我們看著他的手勢進進出出,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中島雖然不會樂器,但是他非常喜歡音樂,在他的工作室二樓,架子上擺了很多好音樂,大部分是搖滾、藍調和爵士樂黑膠,也是重度黑膠迷。
隔天我拖著疲憊的身心,扛著三把樂器跟一個大行李箱,緩緩地走向台北車站,車站、高鐵上擠滿了人,許多人都準備回家過年。整整一個月深度浸在電影裡頭,緊繃的身心在擁擠的空間更加疲倦。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七)
錄音結束之後,錄音師徐玉光把所有的錄音檔案打包傳給混音師Wolfgang,後製在德國慕尼黑進行。Wolfgang拿到檔案以後,馬上跟我聯絡,第一個問題是這是在哪一間錄音室的錄音?用了什麼機器?他馬上就判斷出不同。Wolfgang是快手,混音的速度非常快,期間討論中他告訴我,這次混音對他來說非常簡單,他幾乎很少做聲音的修整,大概只是把音量平衡好,工作就差不多結束了。
混音的期間,當Wolfgang傳回檔案的時候,我只是下載使用我的AKG耳機聆聽,這個耳機是我在錄音室常用的型號,大致上就以耳機聆聽之後的想法回覆給Wolfgang。工作非常順利,大概在二月中旬左右混音已經全部完成。
當所有的混音都完成之後,我才把所有的曲目編排好燒成CD片,放到我的音響系統聆聽,我開始聽音樂的時候已經是半夜。音樂響起,我嚇了一跳,我驚覺這一次的錄音跟我過去的錄音有很大的不同,於是一口氣就把整張電影配樂聽完,我覺得這張專輯應該是我出道20年來錄得最好的一張錄音室作品,當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很想找錄音師說說我的心情,於是打開臉書的訊息,徐玉光還在線上,我很不禮貌的在半夜一點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我的心情,並且謝謝他的優秀工作。電話裡大概談了半個小時,談起的那一台傳奇Neve VR48 console,以及古老的Neumann前級......。
隔天我再燒錄了兩張CD,一張寄給台南惟因唱碟的許國隆先生,另外一張寄給前音響雜誌的年輕總編輯林家樑(查拉),我想請他們鑒定這張錄音的狀態。
關於電影大佛普拉斯配樂的一些事(完結篇)
我比較我過去在錄音室的錄音專輯以及大佛普拉斯電影配樂的差別,我直覺的形容詞是這樣:過去的錄音,例如說,我們努力捕捉一隻蝦子的形體、顏色,努力的讓那一隻蝦子在揚聲器之間獲得立體真實的展現。而這次電影配樂的錄音,那隻蝦子突然間在揚聲器之間活過來蹦蹦跳,並且非常肥美,有類比聲音的感覺。我覺得出道20年來,我的錄音工作多數比較靠近音樂手工業,一直到錄這張電影配樂之後,才體會到音樂工業的美,這些當年非常昂貴的錄音器材,絕非浪得虛名啊!
我期待著台南許國隆先生以及林查拉的看法,多麼希望他們聽過音樂之後,能夠將大佛普拉斯電影配樂評論為發燒錄音,這樣我就可以頂著他們的光環自吹自擂,瘋狂宣傳這張電影配樂的作品,但是事情並不如我所願。
許國隆先生給了不少的回饋,一首一首跟我討論著他的看法,最後他很謙虛的說,這只是在他的聆聽系統聽到的看法。我一直想去許先生那邊聽大佛普拉斯的配樂,了解他所說的意見,但最近幾個月我幾乎都走不開。而林查拉則直接評定為發燒錄音,並且在臉書為這張作品寫了他的評論。
大佛普拉斯的電影配樂已經在今年(2017)520發行,目前的銷售量大概是一千張,其中有一家發燒音響店直接購買了100張,應該算是給我們這張配樂錄音的肯定。
兩週之前,我的德國錄音師Wolfgang有瘋狂舉動,他幾乎花光積蓄敗下了昂貴的Neve 12軌console,這都是大佛普拉斯電影配樂害的。Wolfgang告訴我,下次我們的聲音應該會更進步!
謝謝前輩林強,我在做這支電影配樂之前有向他請教他的生涯經驗,並且在配樂完成之後跟我做了不少的討論,林強很大方跟我分享他做配樂的各式各樣的想法。
謝謝中島與啊堯導演的信任,給我們很大的揮灑空間,工作的過程辛苦,但我跟樂手們有度過非常美好的時光,那是工作的快感。中島提供了我們需要的工作條件,並且在所有工作完成之後,願意擔任我的電影配樂工作經紀人,所以如果想要找我做電影配樂,請聯繫甜蜜生活工作室,謝謝大家。
再會。
2017年10月12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