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茶"
「台灣高山茶」與「台灣高山烏龍茶」
台灣高山茶的定義與產區
在台灣茶葉的術語中,「台灣高山茶」並非專指台灣某地所生產的茶葉,而是指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生產出來的茶葉。那麼若是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茶園所生產的茶葉,就稱為的「台灣平地茶」
所以「台灣高山茶」與「台灣平地茶」就是以海拔高度作為劃分標準的
台灣地理環境多山脈, 台灣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高達269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脈,故台灣可說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
台灣多高山的地形特色,加上台灣繼承了中華傳統的茶文化,造就了台灣優異的高山茶產業
臺灣高山茶區分布廣泛,從中部的嘉義、南投、台中,到東部的花蓮,以及北部的桃園山區,台灣高山茶區之分布:
1.嘉義縣:
嘉義縣的高山茶區主要分布於梅山鄉、阿里山鄉、竹崎鄉、番路鄉
梅山鄉90%屬山區,其茶園主要分布於梅山鄉之龍眼、太平、店仔、樟樹湖、碧湖、太興、瑞里、瑞峰、太和及太興等村落。其中的梅山鄉的龍眼村,更是台灣高山茶的起源之處,所種植的茶樹是以青心烏龍為主
嘉義縣的竹崎鄉、番路鄉、阿里山鄉,其茶園多位於阿里山公路旁,包括:龍美、隙頂、巃頭、光華、石桌(石棹)、十字路、達邦、里佳及豐山等地,故這茶區所生產的茶葉就通稱為「阿里山茶」
但這其中又有一些阿里山茶被冠上了特殊的名稱,其中包括:阿里山珠露茶、阿里山佳露茶、阿里山玉露茶…等。例如,阿里山珠露茶名稱的源起,就是因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巡視阿里山茶區時,發現石棹所產的茶品質優良,特命名為「阿里山珠露茶」
2.南投縣
南投縣高山茶區主要分布於竹山鎮、仁愛鄉、水里鄉、信義鄉等四個鄉鎮
竹山鎮從1980年代開始種植茶樹,目前茶區分布於照鏡山、後埔、社寮、瑞竹、大鞍、軟鞍、流滕坪、山坪頂、杉林溪、延平、延山、羊頭彎和龍鳳峽等地
仁愛鄉茶葉栽培則由天仁茗茶引進,並從霧社與高峰等地開始推廣普及。迄今仁愛鄉茶葉栽培面積已超過800公頃,年產量超過680公噸,為南投縣第四大產茶區。從霧社至清境農場,到處可見高山茶園與製茶廠
水里鄉也是於1980年代開始興起種植高山茶,目前茶區集中於郡坑、新山與上安等三村
信義鄉也是從1980年代才開始種茶,茶區分布於三十甲、羅娜、同富、神木、沙里仙和塔塔加等地,並以「玉山高山茶」稱之,對外販售
3.台中縣、花蓮縣、桃園縣
台中縣在升格之後已成為台中市,其高山茶區主要分布於和平區,也就是所謂的「大梨山地區」
花蓮縣的高山茶區主要分布於秀林鄉富世村,地理位置靠近南投台中兩縣市的交界處。此茶區還有一名稱就是大禹嶺茶區,或是合歡啞口茶區,海拔約2500~2600公尺,可說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高山茶區
桃園縣的高山茶區主要分布於復興鄉的拉拉山地區
拉拉山茶區相對於前述茶區而言,算是比較新的茶區。主要茶區包括巴陵、光華、新興、三光村等山區部落,海拔高度約1500~1600公尺,所種茶樹則以青心烏龍為主
不過若以產區面積而言,台灣高山茶主要仍以嘉義縣與南投縣為主,其海拔高度約1,000~1,400公尺,其中又以阿里山茶、玉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為代表
台灣高山茶的特色與優點
台灣高山茶之所以廣受世界愛茶人士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其良好的品質與口感,包括:茶葉柔軟、肉厚果膠多,色澤翠綠、茶湯透亮、甘醇濃郁、不苦不澀、滋味回甘…等。而這些良好品質與口感,又源自於台灣高山茶區獨特的地理條件與自然環境。其中包括:
一、高山茶區裊繞的水氣與霧氣是茶樹最愛
台灣的氣候,特別是夏天,會吹東南風。東南風就會把大海被太陽蒸發上來的水氣往台灣內陸帶。那麼如果茶園是在平原地段的話,它因為很平坦,所以那個水氣只會一走一過,而不會停留下來,所以平原地區的茶園都不易累積這個水氣。既使平原地段上空累積了很厚的雲層,然後下雨,但是這些雨水也並非茶樹之最愛,因為茶樹它最喜好的不是落在土中的雨水,而是漂浮在空氣中的是些雲氣、霧氣、水氣、山嵐這些東西
但是,當這個東南風往高山上吹的時候,水氣也沿著山坡往上攀爬。隨著海拔高度的持續增加,凝結的水氣量漸多,就產生了雲氣、霧氣、水氣、山嵐。而高山就成為一個自然的屏障,就把這些茶樹最喜歡的東西給環抱住,保留住、封存住。所以為什麼高山下午都會起霧,就是這個原因。起霧就是雲氣、霧氣、水氣、山嵐充足了的一種表現,而這種環境就是茶樹最喜歡的一種環境,能讓茶樹與茶葉生長發育良好
換言之,平原地區的茶園頂多只有雨水,而高海拔地區的茶園它會有茶樹所最愛的雲氣、霧氣、水氣、山嵐等。生長環境不一樣,茶葉品質也會不一樣,高山茶品質就會比平地茶好
二、高山茶不苦不澀且口感較好
再有一點,茶樹如果光合作用越全面的話,那個茶衍生出來的兒茶素、茶鹼、咖啡因等苦澀味物質相對也會越高。平地因為不容易累積這個雲霧,所以到夏天的時候太陽很烈,基本上是全日照,所以衍生出來的兒茶素、茶鹼、咖啡因等苦澀味物質會特別豐富,也比較不好喝。此外,咖啡因是一種可以刺激人體亢奮的物質,而平地茶因全日照,光合作用全面,茶咖啡因越豐富,所以有人喝了低海拔的平地茶,晚上就不容易睡著,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高山的茶呢?因為高山茶區下午就會起霧,導致雲氣、霧氣、水氣、山嵐在下午都會凝聚在高山,阻隔了那個強烈的陽光與紫外線等,所以高山茶區到了下午就會只會有半日照或是微弱的日照,光合作用也就不全面。也就是高山茶區上午有陽光可以進行完整的光合作用,讓茶樹生長,但是到了下午,山上通常很容易累積這個雲霧,所以就半日照或是微弱的日照。因此,高山茶區的茶樹,它累積出來的兒茶素、茶鹼、咖啡因等苦澀味物質含量會比較低,相對地茶葉中有甘味有貢獻的「茶胺酸」及「可溶氮」的比重就提高了,所以高海拔的茶口感比較好,喝起來既比較不苦澀,這就是高山茶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所造成的茶葉口感優勢
三、高山茶區平均氣溫低,日夜溫差大,有助產出高品質好茶
高海拔的地段日夜溫差大,白天太陽也很熱,晚上山上溫度快速降低,那茶樹又特別偏好這種日夜溫差大的生長環境,所以高海拔茶園所生產的高山茶品質比較好,這也是其原因之一
再來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高山茶區平均氣溫低。喜好喝茶的人都會注意到一點,就是春茶通常比較貴,品質也比較好?原因就是春冬兩季,特別是高山茶區很寒冷,寒冷也有益於茶葉品質。因為茶葉生長的速度較慢,那麼這樣這種緩慢的生長,也有助於茶葉的品質提高,不但茶葉柔軟、肉厚、果膠多、色澤翠綠,而且茶湯甘醇香郁、不苦不澀、滋味回甘,而且又耐沖泡
當然平地冬天也是冷,但是氣候卻顯得非常的乾燥,而且日夜溫差沒有像高山那樣大,所以生產出來的茶葉就沒有高山茶那麼好
四、台灣高山茶的品質好,口感佳,且物以稀為貴
所以為什麼高山茶總是比較貴?簡單地講就是高山茶品質好,口感好,不苦不澀。再者,據農委會統計,台灣進口茶則約3萬公噸,本地茶年產量僅約1萬多公噸,1萬多公噸中屬於真正的高山茶就更少了。換言之,高山茶因茶葉因品質高且產量不少,在物以稀為貴的原理之下,也會造成高山茶價格比較貴
但是,台灣市面上超過半數茶葉是來自越南、中國,但是卻以「混茶」方式冒充台灣本地茶,或是根本不標明產地,因此要喝真正道地的台灣高山茶,就要選擇「有台灣產品履歷」(或台灣農產生產追溯)的高山茶,才是真正純正的台灣高山茶。
高山烏龍茶
茶葉它本身性屬是屬於涼性的,本草綱目有記載,它性涼。那麼台灣高山茶要能夠達到像《神農本草經》中所說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及《神農食經》中亦指出:「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製茶過程中的發酵與炭焙就非常關鍵。換言之,就是台灣高山茶還需要經過發酵與烘焙,才能成為有益健康且品質穩定的好茶
發酵是在高山茶製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發酵程度低於百分之五十的話,那這個茶就屬於比較偏涼性;反之,發酵程度高於百分之五十的話,那這個茶就屬於比較偏暖性。例如,綠茶就是零發酵,所以它就屬於寒性;紅茶則是百分之百發酵,它是屬於帶暖性的;高山烏龍茶,就是介於綠茶跟紅茶中間的半發酵茶。
早期的高山烏龍茶雖然是屬於半發酵茶,但其發酵度比較足,發酵的程度大概是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就是偏溫和的中性的茶葉。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趨勢的轉變,現代的高山烏龍茶,講究高山的清香、高山的特色,那個茶水要金黃透淺綠的,所以發酵度都降為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就是偏寒性的,不適合寒性體質的現代上班族飲用
但是發酵度在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高山烏龍茶,若經過適當烘焙,就可以達到去其寒性的目的,使得高山烏龍茶變得比較溫潤爽口。即使是體質多偏寒性的現代人,只要喝經過烘焙的台灣高山烏龍茶,身體就不會因寒氣過重而覺得不舒服
台灣高山烏龍茶
在國際上廣義定義的烏龍茶是泛指半發酵茶。只是要半發酵茶,並以烏龍茶製程方式來加工,不論其茶葉品種是用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或是用金萱、翠玉、四季春或其他品種,依照國際上廣義定義都可泛稱其為「烏龍茶」。然後,若這些茶葉是產自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茶區,則可稱其為「高山烏龍茶」
但是在臺灣,所謂的「台灣烏龍茶」則有更嚴格的規範。正統的「台灣烏龍茶」是專指:用烏龍茶品種(包括: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等)、並以烏龍茶製程方式來加工的茶葉
然後,若這些台灣烏龍茶是產自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茶區,則可稱其為「台灣高山烏龍茶」
換言之,「台灣高山烏龍茶」是專指烏龍茶葉品種(包括: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等)、並以烏龍茶製程方式來加工的台灣高山茶葉
優 力 膠 加工 桃園 在 米米瘋快樂星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常自助旅遊的我們,全家都有好體力,尤其在日本旅遊需要經常走路,時尚又實穿的鞋子變得非常重要,孩子還小的時候(3Y妹5Y哥)我幫他們買厚底登山鞋,帶他們跟我在日本漫遊兩個月,安全過關都沒有足底筋膜炎。
現在女兒大班了,服裝上雖然已經度過了粉紅色蓬蓬裙公主時期,但她內心深處還是有個蝴蝶結的夢幻世界,於是我上網找了很多資料,發現了這個好萊塢明星都喜歡的品牌,就連貝克漢都為他的小公主選擇這個品牌!
小孩喜歡上山下海玩水玩沙沙,一雙防水好清洗的鞋子非常重要,軟Q舒適耐穿不咬腳,造型設計還兼具時尚感的親子鞋真的太不容易了!
#巴西🇧🇷#Melissa #梅麗莎香香鞋 這個 #好萊塢明星、#貝克漢、#吳季剛 喜愛的國際品牌,這次和女兒穿上貝克漢女兒最愛mini melissa 漂亮極了,選擇了搭什麼衣服都好好看的黃色和紅色時尚鞋款,孩子長大一點我們的親子裝風格以材質相似為主,比如說都是單寧牛仔寬褲風配果凍香香鞋,孩子的有分baby款和kid款,baby款有更多迪士尼公主、Hello kitty、可愛到爆表的款式,而女兒介在baby和kid之間,選擇更多元,陪女兒一起逛App商店,一起挑選她喜歡的,享受現代社會的親子購物樂趣,她挑選的是(Melissa 金屬蝴蝶結娃娃鞋(兒童款)-黃、白)。
另外一雙我穿去甘肅出差,爬了長城、走了絲路、戈壁、沙漠通通都OK,這麼時尚、舒適、軟Q又耐走、不磨腳的鞋鞋一定要分享🥰
🇧🇷Melissa果凍鞋小檔案
◆巴西梅麗莎果凍鞋 (Melissa) 品牌故事:
公司總部:巴西里約Grendene
梅麗莎 (Melissa) 是 Grendene 旗下品牌。 Grendene 成立於1971年里約近郊的Farroupilha,如今是年產一千四百萬雙,擁有13間國際級先進工廠、3萬多名員工,從原料開發、設計研發到品牌經營於一體的世界級企業,並成功的行銷於5大洲、85個國家;不論在日本、法國、美國、意大利等都可以看到Grendha 巴西果凍鞋的熱情倩影!
Grendha 巴西果凍鞋是以PVC材質為主要原料,並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特殊配方軟式橡膠加工技術;專業的實驗室、70余種獨特原料配方,能將鞋子的舒適性發揮到淋灕盡致,而且99%可回收PVC 材質,符合先進國家環保標準,通過如 Wal Mart、Payless、Meldisco、Target、Deichmann、Foot Locker 等世界級通路的認證,更成為FIFA (世界足球聯盟)、Barbie、Disney 及PPG 等授權的生產廠商。
行銷全世界的 Grendha 巴西果凍鞋擁有與眾不同的時尚設計研發團隊,Grendene 的設計師團隊是由一群建築師、工程師、市場分析師與時尚設計師等所組成,在風格上跳脫出制鞋的思維,而將 Grendha 巴西果凍鞋設計的更令人驚艷與激賞。
在國際的行銷上,每年的商品代言人都是國際級的明星或模特兒,如Claudia Schiffer,這幾年更以揚名國際舞台的巴西裔名模吉賽兒吉賽爾·邦辰 (Gisele Bundchen) 為代言人,這幾位國際的褶褶巨星讓Grendha 巴西果凍鞋的形象在全世界流行市場更獨樹一幟。
Grendene 不僅商品材質具防水、透氣、舒適的特性,也講究人體工學的楦模開發,系列設計上更展現有熱情時尚、都會休閒的氣息,以及精緻的異國情調與獨特的日本巴西風情。
台灣哪裡買
🛒直營電商:
官網 http://bit.ly/318Ndj9
APP下載 http://www.melissataiwan.com/ref/40008
📍櫃位資訊:
◾板橋大遠百中本店 4F 新北市板橋區新站路28號 4F
◾桃園中壢SOGO 2F 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357 2F
◾台中中友B區 B1F 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61號 B1
◾高雄漢神巨蛋 4F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777號-4F
#MIRROR #melissa
#巴西時尚膠鞋 #巴西果凍鞋 #Mel-flex環保材質 #巴西全球時尚品牌 #since1979 #漁夫鞋
家庭生活日常系列(越看越幸福慎入)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越南芽莊旅遊系列看光光(影片看到飽)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杜拜旅遊系列特集看光光 (看到飽不用錢)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米米瘋TV旅遊影音頻道
⭐️米米瘋家庭生活日常
💙Line@ : nme@9829t
💙YT:https://goo.gl/EwD5vX
💙IG :https://www.instagram.com/vivifuntv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ns3pig
💙TikTok:http://vt.tiktok.com/JHMLj6/
💙FB:https://www.facebook.com/ViViFunTV/
💙Blog:https://vivifuntv.pixnet.net/blog
💙旅奇玩家名人堂專欄:http://www.tripplus.tw
💙米米瘋VI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34927899964856/?ref=share
旅遊、景點、美食、必買、親子活動、專案優惠團購訊息🤗
優 力 膠 加工 桃園 在 陳文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在鹿港頂番婆長大,從70年代到90年代,頂番地貌與出口導向的產業變化,大概就是文中提到景像。
當然自90年代中期到2016年,這又是另外一個階段的產業變化。這階段面臨國際金融風暴與產業西進的風潮,期間新設農地工廠的生產內容與污染,又與前20年不同。
2016年520後搶搭的農地工廠是否有被依法拆除?不拆,中央與地方態度不同之處又要如何因應?這是文中沒提到的部分,也是現在進行式,更值得繼續觀察。
總之農地工廠決對不是「農地農用」或稻作生產與污染,這麼非黑即白的問題而已。這是國土規劃與土地政策,特別是「如何遏止土地炒作」政策的結構問題。
如果說「環境保護」是制定《工輔法》最終的道德問題,那我認爲還應加上「遏止土地炒作的不當得利」也就是所謂的「土地正義」。
然而在達陣之前,得先面對現實如何解決問題的技術面。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的就是「面對現實 解決問題」!
#工輔法
#農地工廠
#頂番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34791333500419&id=1608253896154169&__tn__=*s*sH-R
來講一個剛退流行的話題,問了一群產業界的前輩,不然很多東西我自己也沒那經驗。
5k字,超長慎入
==========
終於要處理工廠管理輔導法,這個台灣最大的坑了,為何說是坑?因為這是幾十年的歷史累積,馬政府時代給了十年改善,不過法案沒有、執行手段也沒有,想也知道就是什麼都沒有的過十年。也好啦,總是要處理這個問題,面對總比逃避好。
工輔法整套看下來,重點大概兩個,一個是輔導原先的違章工廠低汙染的合法化,第二個就是中高汙染的,協助降低為低汙染後納管比照處理。這兩個若在時限內做不到,就會斷水斷電改善到拆除為止。不過今天又多了一個落日條款20年,明擺著是受到壓力去制定的,理由後述。其實還有兩個極重要的點,一個比較明顯的已經有人提,就是對於低污染工業的認定標準,這還有得吵。另一個不明顯的還沒看到人講,最後面再提。
有跑過傳產的應該都知道,現行的高汙染產業,像是電鍍、化鍍類的,大致上都在工業區內,不會在路邊一片農地上。現在講的農地工廠主要兩種,一種是在農地上鐵皮搭建的小工廠,雇傭人數沒幾個,像是在台南、嘉義土地比較開闊的偏僻鄉鎮。另一種是早期城鎮擴張,多餘勞力吸引工業,農地搭建鐵皮屋後出租為輕工廠,長期以降成為產業聚落,例如新北的五股、樹林一帶。其他較少的像在產業道路邊,或是地圖上沒有的小路轉進去,整片樹中間有一棟工廠的,這數量也不少,像是桃園的龍潭楊梅之間。
這種工廠的汙染形式,硬要切開有兩大類。粉塵類的只需要集塵設施,酸洗類的通常都會有一個小儲存槽(坑),定期叫車來抽走。這兩類的汙染程度都不高,就算需要改善,也都在可以負擔的範圍內。這類工廠為何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純粹是和氣生財的理由,以前亂七八糟的年代,地主隨便收租金是一回事,近年新的工廠,要不是農地地主繼承後不想耕作,就是產業聚落擴張後,耕作農地的價值差太多。
會被檢舉的高汙染小工廠,其實你法令也管不到。這大概也分兩種,一種是農地租一間鐵皮屋,然後堆積大量高汙染廢棄物,堆到廢水外流或是臭味太重被抓,老闆反正早就跑路。另一種是擺明就是要開非法的,接高汙染也高利潤生產流程的單,跑去租便宜的農地鐵皮屋,用很簡陋的設備,也不安裝任何處理設施,賺幾年是幾年。利潤很高,也懂得用人頭,被檢舉後關廠跑到隔壁縣市繼續租,看這次可以撐多久。這些老闆沒在管你法規的,真要比喻就是超大型跑給警察追的攤販,要拿這種案例去指控其他工廠,只不過證明自己對工業的完全無知。
關鍵在哪?在用電量,後面會提到。
說到底,農地會有這種問題,就是相對務農來說,改建或是出租作為工廠,還比較有利可圖。出租者想多賺一點,自然不會去舉發,附近的鄰居比照辦理,也沒多少理由想去舉發。幾十年下來,形成一個多重疊合的奇怪結構,然後沒有人能夠處理。
在你罵非法就該關掉前,有些數字要冷靜點看。
閒置工業區大概沒有2,000公頃,而根據政府正式的統計,農地的違規工廠佔地約14,000公頃,若非正式的統計,我個人了解應該是超過30,000公頃。
簡單說,你要他搬家去合法工業區,先不管他有沒有錢應付工業區超麻煩的規定,光看土地面積就知道,要輔導全部工廠都搬家,這一點都不現實。除非你認為,現在開始規劃新的中小工業區,然後就近要求他們搬家,不過這是另一回事,而且這其實鍋更大,連住宅區都要一併處理,經典案例就是整個桃園市的發展軌跡,(不懂我在講什麼的,可能很難理解這怎麼回事)。
因為,之所以形成產業聚落,通常都是有區位優勢,設想一下你家住在新莊,卻要跑去汐止的工廠上班,在二十年前沒有捷運的狀況下會有多痛苦。沒有鄰近高速公路,隨便在一塊空地規劃工業區,是有哪個天才老闆會進駐啊,台灣的代工型態,太多加工的半成品,體積根本不適合長途運輸,大概只有像是電路板,高雄的楠梓電會下單給樹林的晟鈦去做,畢竟表面處理之後,板子還是薄薄一片,體積小裝載密度大而且單價高。然後你去看表面處理後的上件廠,幾乎無一例外都離港口較近,想想就知道為什麼,還是不懂的想一下塑膠射出廠,新北跟台南一樣叫做塑膠射出,做的東西一樣嗎,多想想會想通的。
簡單說,大型工業區的出現是政府規劃,給大型工廠進駐用的,但是一家大工廠很難有全製程的能力,多半都得要發包出去給其他廠代工。若此產品有運輸跟勞工成本的問題,那麼不意外的中小型的代工聚落,就會出現在交流道附近,或離人口密集區不會太遠的地方。這些地方,也早就因為人口擴張需要住宅,農地被蓋的亂七八糟,各位知道新莊輔大附近一圈的加工廠嗎?當年響應謝東閔「家庭即工廠」口號,三層透天厝一樓變身為小工廠,後來成長為三層代工廠的有幾間?這些都是蓋在原本的農地上喔,現在你經過新莊,會知道這邊原先全是良田嗎?
另外,政府的推估現行違規工廠大概有38,000家,我個人了解應該多個兩成跑不掉。每一家的平均雇用人數,小間的應該落在7~10人上下,產業聚落中大一點的大約30-50人,也就是說扣掉老闆,大概有約保守估計近100萬的就業人口,而且這些勞工平均都算是學經歷較弱勢的。
這些勞工,我不客氣說都是過去被政府放生的,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我們當年有分A、B段班的年代,多少B段甚至是被稱為放牛班的同學,學校完全是放置不理,畢業後跑去你聽都沒聽過的高職高工就讀,三年下來也沒學到什麼技能,人生的出發點就是活在這種被放棄的環境,他能幹嘛?幾乎都到這種工廠去,男生當學徒,女生當行政跟倉管,三十年過去熬成主管,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是非常之低。
也就是說,今天你把這些工廠全部都關掉,先不提經濟上的損失,瞬間有幾十萬的失業人口,而且都是弱勢勞工,沒有學歷也沒證照,技能只能因應這一行。我想很多人對這類人的認知不夠清楚,弱勢勞工的能力真的不好,但花時間熬出的經驗,至少在這一行可以混的下去。見過那種到水果攤幫忙削水果,時薪有夠低,還要天天被老闆罵的那種嗎?因為真的連削皮的技巧都學很慢,十年前金融海嘯掃到一堆工業區的低層勞工,有些連開計程車的能力都沒有,世界上是有這種人存在的。
更不要提,其中不少工廠,老闆跟勞工之間是一路拚上來的戰友關係,也許才十幾個人,常常要在大廠之間被砍價,但至少在產業鏈上有一個位子,接單養活員工一家老小沒問題。對這些老闆來說,員工不僅是下屬更是親友,年輕朋友的同學就不少這種家庭出身,父母拚了一輩子買了房子,把小孩拱去大學,房貸還沒清,小孩還有學貸,老闆不是不知道員工的辛苦,但自己也不是慈善事業,你真的逼到他要賠本經營,幾乎都是收掉不幹。
那些還有貸款要繳的員工呢?各位,你們真的認為50歲失業,還有10年以上貸款要繳的勞工,有多少能力接受轉業訓練?訓練了,就有與年輕20歲的少年仔同等競爭力?別鬧了,真的別天真了。
另外,這些違規工廠,其實肩負台灣代工大國的重責大任。產業聚落的意義我就不提了,不理解產業聚落的優勢者,跟他講再多都沒用。這邊要說的是,許多代工是大廠轉單小廠,一層一層的轉包出去,把多餘的產能吸收掉,有些甚至會轉到很偏僻的小廠。若沒有這些鐵皮小工廠,很可能有連鎖效應,小廠會因為產能不足,接不了大廠的臨時單,景氣很好的時候就罷了,不景氣時利潤很多都靠這種急單來撐。
此外,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所謂農地蓋違規的工廠,該繳的稅都有繳。已經形成產業聚落的,政府其實是裝死不管,因為不同的用地跟需求,能申請到的電就不一樣。怎麼解決?一種辦法,把三四塊農地合成一塊,中間蓋一棟工廠,等於把電集合起來使用,但這也不能裝置太高用電的設備;另一種是當初申請時就以輕工廠的名義,不然電根本不夠用,也就是說這都限制的工廠的營業種類跟規模,想像的那種超高汙染工業,很難出現在這種地方。
高汙染往往等於高耗電,新聞上趁颱風天亂排廢水的工廠,幾乎都在工業區,農地上蓋一間電鍍廠,然後亂排重金屬廢水到田間?你開玩笑喔,一甲地給你併用都不夠電啦,還排廢水勒。跟文青想像的完全不同,高汙染工業的廢棄物,經過處理設施後通常剩下很小一桶,只要處理廠不要黑心拿去山裡面挖洞埋了,高毒性廢棄物沒那麼多。反倒是低汙染工業甚至就是農業,汙染物毒性低但是量很大,處理起來才夭壽麻煩,只是因為不會偷排一次整條溪變紫色,才會覺得好像沒汙染,這一塊納管後才能想辦法。
至於,違規工廠怎麼繳稅?就十家工廠共同租用一間商辦啊,接單出貨跟會計都在這一層樓,國稅局才不會管你工廠在哪,只看你註冊地以及營業額來收。換句話說,幾十年來政府都是放任不管,但該收的稅都要收,有些微妙的法規邊緣地帶,甚至是黑白道尋租的空間。要解決?好啊,以後收稅用工廠所在地收,違法不違法公務員親眼見到,沒有裝死空間,超棒的。但台北市稅收剩下三成不到,如何?(那種已經變成產業聚落的,就是大家都裝死啦,假裝沒看到一起踩在農地上)
這還不提,查緝工作是地方政府的權力,中央只是設置法規,並沒有多少辦法直接干預。你選了一個不會查的首長跟議員,再來靠么政府都不管,會不會太機車?不然就下次大選,堅持合法的民眾,請逼議員表態,我們來看最後得票數如何。國民黨是知道這爛掉了,根本上就不想管,反正裝死沒看到,出事再去表態查緝就好,民進黨從賴清德開始,一路堅持要推工輔法,對幹黨內左膠覺青到1124翻船,直到蘇上來還繼續到完成,為的是什麼,只為了要讓非法變合法?
經濟部的公開說帖,太過冠冕堂皇,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不用擔心合法工廠權益受損,因為比例上低的可以,理論上違法但實際上跟合法沒兩樣的工廠一大堆。真正因為違規可以降低成本的,反倒會因為合法化後墊高成本,降低原先的競爭力。合法的工廠,也會因為產業鏈全線都合法可查後,列入生產履歷跟碳足跡,未來要銷售到歐洲之類的機車國家,難度也會比較低。
除此之外還會有受益的產業。
法條修正的第一個受惠產業,就是顧問業。
不用懷疑,這些工廠老闆並不是想一輩子違法下去,很多人是真的不曉得怎樣合法,因為當年就是「大家都這樣做,我也這樣做」,然後政府裝死沒管,就跟中國這十幾年的狀況一樣。幾十年後的今天,有機會合法的話,多數是願意的,最大的門檻是在「不知道怎樣去合法」。
也就是相關文件跟工廠需要改善的點,大部分老闆是不清楚,就算政府講了,細則部分也需要人去盯。地方政府只需要提供資料,顧問業者就會去把輔導合法的工作做到好了。
第二個受惠產業,是被創造出的環保商機。畢竟大部分這些違規工廠,最多的汙染就是廢水跟粉塵,因為工廠規模不大,高價的環保設備買不起,低價的拼裝版效能沒有很好,所以輔導轉型的這幾年,應該會有不少小型或是微型的污染處理器,甚至是回收業者都會獲利。(跟貸款有關)
第三個受惠的,是這些輔導轉型的工廠跟金融業,從非法轉為合法,有一個最大的重點,卻沒人提到的,叫做「銀行貸款」。合法才能跟一般銀行,或是政府提供的專案去申貸,這是多數人都沒想到的一點。這些老闆不見得是不願意出錢,而是因為工廠非法的狀態下,想去貸款購置新的機器或是汙染處理設備,都是不可能的。以往只有面臨倒閉危機,才有去二胎或是地下錢莊冒險的機會。
提供數千到數萬家業者,有合法申貸的機會,才能讓他們申請到足夠添置新的機具跟污染處理設備的經費,不管是要後續的擴張還是發展,這都至關重要。
你說,違法的關掉就好,多找一些人去檢查不就得了?
呃,勞基法那時候也是一樣的講法,完全昧於現實。你要關掉一家違規工廠,可不是去開張條子,人家就乖乖的關門大吉。你得要有常設人力,緊盯關廠進度,甚至是拆除時也得要人盯著。你有看過就曉得,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搞定的,出動三五個人,費時十天八天,才可能弄好一家。請人搬家到合法的工業區,時程也是一兩個月起跳,絕對沒有鐵皮工廠三天蓋好這種事。(還不包括遇到黑道,需要找警察來一起處理的狀況)
推估超過三萬家的工廠,想要一兩年內就全部幹掉,想也知道你不可能有足夠人力,也不會有夠多經費去增聘。再說,兩年後全部取締完畢,多餘人力怎麼辦,開除?做之前麻煩想一下後果。
我是覺得,後面的關鍵在於經濟部、環保署相關單位,能不能對低汙染有個明確的定義,因為標準訂出來,後面的環保產業才會知道該怎麼做,學術單位也才曉得怎樣幫忙把機器小型化。
以往對污染的定義不夠清楚,一般人在意的都是金屬類的廢棄物與紡織類廢水汙染,但各位知道像是食品加工的有機廢棄物,以及小型金屬表面處理工廠的廢水,看似無害其實蠻高的,但要處理也不需要太高價的設備。眼見不見得為真,請相信專業,但這就是下一次的法案攻防了,在意環保的覺青請去注意這一塊,一個污染標準沒列好,後患才是無窮盡。
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儘速納管,這樣才能讓工廠有合法去貸款的空間,想要轉型合法經營的老闆,才有動力去改善自家的環境。把這三萬多家工廠的老闆,都看成只想破壞地球賺錢的王八蛋,無助解決現狀問題。
其實到頭來,就是一個怎樣具體解決的老問題。
我也知道違規就抓啊,但你看違章建築拆了幾棟?台北市當初信誓旦旦講了那麼久,現在誰還記得這些事?你訂了一個不可能做到的高標準,弄了一堆理論上很棒的措施,但全部是逼人走絕路,他們一定在政治上懲罰你。
順便說,去年1124執政黨大敗的主因之一,就是賴院長想要處理這塊,但一堆小清新進步派堅決反對。等到選舉崩掉,檢討原因之後,蘇院長上台才去忽略這些反對意見,堅持要納管再說。
有實務經驗的執政者,很清楚政府解決問題就兩種。一種是直接依法抄掉,另一種是納管輔導。違章工廠這個超大的歷史問題,第一種絕對沒有用,有用早就做了。你只剩下納管輔導轉型這條路,在我們可以做的範圍內,慢慢去轉變,反正現在這種不告不理不管的狀況,也不會更糟了。
當然你有第三種選擇:繼續擺著,吵著不可能做到的全部抄掉,每天詛咒這個世界沒有照自己想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