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義大利是重災區之一,但同樣是南歐國家,葡萄牙感染率不到義大利的20%、也只有西班牙的28%;每百萬人口死亡率,台灣、韓國也明顯低於其他國家。雖然目前各國篩檢率及確診工具差異大,致感染率與死亡率基準不一;但是,許多科學家發現,初步看來,低感染率與死亡率的國家,多為卡介苗強制接種的國家;反之,感染率與死亡率偏高的國家,多數無強制施打卡介苗。(資料來源: 【註1】)
武漢肺炎疫情已成全球共同難題,各國紛紛研發新冠病毒的快篩試劑、疫苗等,但近期多國研究指出,用於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疫苗也能對抗武漢肺炎。
【國家衛生研究院 副院長】司徒惠康今(4/9)表示,依澳洲等國家從流行病學角度研究發現,若採施打卡介苗為國家政策的國家,在這波武漢肺炎疫情是較減緩的,目前已有多國想與台灣於卡介苗疫苗進行合作計畫。
司徒惠康說,近兩周回顧以往卡介苗相關研究,包括動物實驗,或是日本對年長者於卡介苗的中型研究等,證據均支持施打卡介苗對肺炎有交叉保護作用,但證據力還不夠強;如日本研究,篩選體內已無卡介苗效價的長者予以補打,經追蹤1年以上時間,此類長者罹患肺炎的風險比沒有補打的人下降。
司徒惠康指出,卡介苗對武漢肺炎有無預防效果仍須研究證實,但利用卡介苗對抗武漢肺炎已成全球另一個趨勢;國內也有自製卡介苗的能力,目前已有國外機構想與台灣合作,國衛院也在思考此議題,主要是該疫苗十分安全,只是不知其保護效果,而現在也無強烈科學證據,但若有3至5成保護力,有些人說不定還是會願意接種。(資料來源:【註2】)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美國、日本最近都有研究發現,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似乎可在一定程度上協助人體對抗武漢肺炎病毒,包括台灣、東歐等接種卡介苗國家疫情也較受控制。【台大醫院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解釋,卡介苗能訓練人體免疫反應,打過卡介苗的人對付武漢肺炎等冠狀病毒,或許免疫效果也會比較好。
為了預防肺結核,在台灣出生不久的小孩都要接種卡介苗,現在美日新研究發現,強制施打卡介苗的國家,罹患武漢肺炎死亡率比較低,疫情控制似乎也較成功。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這是一個觀察,不過這還沒完全被證實,可是卡介苗本身它有一個訓練,第一線免疫反應很強的功能,打了卡介苗後我們的第一線免疫反應會變得比較反應好,現在看起來很可能因為免疫訓練的關係,使得打過卡介苗的人應付冠狀病毒的時候效率也比較好。」
醫師證實打過卡介苗的人,面對病毒入侵的免疫反應,效果的確較好,但認為還得等更多臨床實驗結果出爐。如今疫情延燒,各界都在期盼快篩、疫苗或藥物能盡快上市。(資料來源: 【註3】)
■ 數據分析:強制接種卡介苗國家,COVID-19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較低
為什麼針對肺結核設計、研發的卡介苗,會被認為對引發COVID-19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有保護力?
近來國際上陸續有多篇文章指出,有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在COVID-19疫情中相對受傷較輕;有些醫療體系較脆弱的國家,也在這次疫情當中躲過一劫,引發不少科學家好奇。
4月6日刊登在《醫學假設》(Medical Hypothesis)的文章就探討全球卡介苗接種率與COVID-19大流行間的關係。研究者從統計上發現,無論是COVID-19的感染率或死亡率,有持續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都顯著低於沒有或停止強制接種的國家。
根據該研究數據,在截至3月23日、COVID-19案例數至少500名的40個國家中,無強制施打卡介苗的國家如冰島、盧森堡、義大利,每百萬人確診個案數均在1,000人以上;反觀有強制施打的國家中,感染率最高的伊朗,每百萬人個案數僅為274人。
■卡介苗為什麼可能有效?
儘管疫情數字存在多種變因,各國檢測能力和方式都是可能因素,仍須在臨床上驗證因果關係,但相關的推測也為對抗疫情帶來另一道曙光:人類或許可以透過這支「現成疫苗」防護高風險人員,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問世前的空窗期,發揮潛在保護作用。
多篇文章所指向的學理,卡介苗可能有強化「非特異性免疫」效果,所以對於不同入侵人體的病原體,也可有一定防護效果。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杜鴻運 副研究員指出,科學家最近10年從流行病學角度發現,打了卡介苗的小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比例特別低,科學家因此開始推測,卡介苗存在交叉保護效果;過去這5年,美國已有研究發現卡介苗存在「訓練先天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因此這波疫情中,很多科學家都懷疑卡介苗發揮類似功效。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台南院區】吳綺容 主治醫師解釋,人體免疫可以分為第一線的「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非特異性免疫)及第二線的「後天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過去研究發現卡介苗可以誘發自然殺手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等先天免疫細胞的免疫反應,提升他們對付病原體的能力。
■疫情下,台灣改良計畫有新目標
卡介苗改良,是國衛院原訂的任務,在COVID-19疫情中,也同時有了新目標。
杜鴻運表示,過去調查發現,台灣年輕人很多感染的結核桿菌是「北京株」,東南亞有打卡介苗的國家也發現,北京株感染率比較高。國衛院正研發「重組卡介苗」,放入北京株特有的基因,也加入可增強免疫反應的細胞激素,希望在結核病上達到較好保護力,目前也已完成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即將發表。
杜鴻運也補充道,針對COVID-19疫情,國衛院也規劃以卡介苗為平台載體,加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片段,作為此次疫苗研發上的「備案」,如此作法有潛力兼顧先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兩個層面。
想要證明卡介苗對SARS-CoV-2的防護力,須透過更嚴謹的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加以證實。國衛院團隊已開始爬梳相關文獻,也為設計相關研究進行前期準備。
「國衛院研究團隊成員-吳綺容 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先接種卡介苗,再接種流感疫苗,可提高、加快人體對H1N1病毒的抗體產生。不過由於流感疫苗為三價,對於其他兩種疫苗株沒有特別反應。不過她也指出,對於此次新冠病毒,接種卡介苗是否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引發重症,目前仍是未知,因此須釐清接種卡介苗後的細胞激素分泌趨勢。
【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 副院長則認為,卡介苗通常25歲之後效價就消失,通常有真的保護是在25歲以前,卡介苗的證據可能還要再確認。他也認為,台灣其實可以把400多病例叫出來,跟流感病例、其他非確診(COVID-19)病例來做比對,藉此評估卡介苗的角色。
其實除了卡介苗,陳秀熙認為,台灣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首度改為4價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很重要,讓患者不容易產生重症,這些都可能是保護台灣度過這一劫的解釋,值得進一步研究。(資料來源: 【註1】)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報導者 The Reporter)【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台灣、哈佛將展開跨國研究解密】: https://bit.ly/3bTfsaQ
∎【註2】: (蘋果新聞網)【多國想找台灣合作卡介苗抗疫 國衛院:已成全球趨勢但尚無有力證據】: https://bit.ly/2KK5yMK
∎【註3】: (Yahoo 新聞)【接種卡介苗的國家較能控制疫情?黃立民:免疫訓練的關係】: https://bit.ly/35g4eL4
➤➤照片
∎【註1】: (報導者 The Reporter)【卡介苗會是COVID-19「現成疫苗」嗎?台灣、哈佛將展開跨國研究解密】: https://bit.ly/3bTfsaQ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卡介苗 #疫苗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副院長 #司徒惠康 #黃立民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台大醫院 #臺大醫院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吳綺容 #杜鴻運 #台大公衛學院 #陳秀熙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感染科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台南院區 / 台大公衛學院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疾病管制署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先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比較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們 ]
由於近日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的緣故,
前陣子已經推出一系列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貼文,
這篇是集大成之作!🎉🎉🎉
而且除了維生素C、A、D、E之外,
另外補上礦物質硒以及鋅!
寫成整篇的文章發表在部落格比較方便大家爬文😁
也會把連結新增到置頂的貼文裡面喔!
如果麵粉有仔細看過置頂的貼文,
會發現三年多前也有一篇"那些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們",
現在回頭看覺得,媽呀當年也寫得太簡單了吧XD
這次將內容寫得更詳細完整,提供給麵粉們做參考!
原本想刪掉三年前那篇文章,
不過雖然簡易,當年也不是亂寫的,
所以捨不得刪還是留下來了(炸)
也可以證明這些年來我還是有些長進的XD
#營養素與免疫 #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們
#歡迎分享 #營養麵包
先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比較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維生素D篇]
☀️維生素D在免疫上所扮演的角色(Ref 1):
1. 大多數免疫細胞上都有維生素D受器的表現。(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
2. 免疫細胞有活躍的維生素D代謝功能,可以活化維生素D。
3. 先天性免疫:
(1) 可促進趨化性、自噬作用、吞噬體融合
(2) 促進物理性屏障功能
(3) 促進抗菌胜肽的分泌
4. 腸道
(1) 降低腸道通透性
(2) 影響腸道菌叢的組成
進而抑制發炎反應。
5. 後天性免疫:
調控各種免疫細胞、促進或抑制各種細胞激素的分泌,
進而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食物們的維生素D含量:
人體的皮膚曬太陽後可合成維生素D,
但現今大家普遍日曬的時間都不夠,
因此很多人都有缺乏維生素D的問題,
無奈天然食物含有維生素D的較少,
不外乎就是油脂含量較高的深海魚類、蛋跟牛奶,
比較特別的是菇類也含有維生素D。
以下列出富含維生素D的五種食物:
(標示為每100公克食物維生素D2+D3的總量)
1. 鯖魚:552 IU
2. 鮭魚:436 IU
3. 雞蛋:80 IU
4. 全脂牛奶:52 IU
5. 杏鮑菇:29 IU
註:
由於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未列出食物維生素D含量,
本含量參考美國的食品成分資料庫(Ref 2)。
上述食物不可能每天大量吃,
所以光靠天然食物較難達到每日需求,
若平常的日曬也較少,
建議可以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維生素D才足夠?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Ref 3):
1歲以下以及51歲以上:每天400 IU(10ug)
1~50歲:每天200 IU(5 ug)
早年美國RDA也是建議每天應攝取200 IU維生素D,
文獻(Ref 4)提出當初訂定這樣的劑量,
主要只是考慮到此劑量便可以預防佝僂症,
但近年來發現維生素D的功能遠不止於此,
因此2010年,美國國家醫學院提出更高的建議劑量,
以維持血清中的維生素D濃度足夠:
嬰兒:400 IU(10ug)
小孩、青少年、成人:600 IU(15ug)
老年人:800 IU(20ug)
💖祝福大家都能有良好的免疫力喔!
參考資料:
1. Sassi, F.; Tamone, C.; D’Amelio, P. Vitamin D: Nutrient, Hormone, and Immunomodulator. Nutrients 2018, 10, 1656.
2.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odData Central. https://fdc.nal.usda.gov/
3.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
4. Pludowski, P., Holick, M. F., Grant, W. B., Konstantynowicz, J., Mascarenhas, M. R., Haq, A., … Wimalawansa, S. J. (2018).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guidelines.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75, 125–135. doi:10.1016/j.jsbmb.2017.01.021
#營養麵包 #與免疫有關的營養素 #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