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樓豪宅 #一種理解心智的模式
🏠身體-情緒-思考-靈性-🏠
我們的心智很複雜,因此需要簡單好用的工具來管理。我為了將神經科學的發現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融合為一,成為人人在任何情況下皆可使用的系統,努力了好幾年。我希望它是連小孩子都聽得懂的系統,即便是遇到很糟的一天、突發的緊急事件或危機,你也能使用它並俐落地向孩子進行解說,最後,我的大腦浮現了「四層樓豪宅」的比喻。
正坐著讀本書的你,一起來試試吧。注意自己是怎麼坐著的,你坐得舒服,還是不舒服呢?持續關注自己全身的狀態,你的腹部有什麼感覺?背部有什麼感覺?你的臉上有什麼表情?你有在呼吸嗎?
一樓是決定你是誰的根基,是那個能動作且有感官的哺乳動物身體。身體需要食物、需要睡眠、需要移動、跳舞以及玩耍。這些看似很天經地義的事,現代人卻常常忽視,並同時思忖著為什麼萬事不如意。請記得,一樓就是你的身體,它總是在那裡,而且值得探訪。
接下來,我們往上走一層,就是那個會從身體冒出來,且擁有自己樓層的情緒層。我們有一顆充滿感情的「心」,情緒會從身體中冒出來,但它不同於單純的感官反應。例如,在施行節食或健康齋戒時,你感到飢餓但欣喜,而且一切進行順利。同樣處於飢餓的情況,可能這次你生氣了,因為你把午餐放在沙灘上,暫離一會兒後,竟然被海鷗偷吃了。又或是,登山時你不小心迷路了,因為身上食物不夠吃而感到害怕。這些都是相同的感官感覺,但是發生的事件全然不同。
情緒比單純的感覺要更為鮮明與強烈,因為它們背後是有涵義的,代表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需要你弄清楚。恐懼、憤怒、悲傷和歡樂,這些情緒通常就是在告訴你當下某件事深層的真相為何,也會以其他方式讓你獲得力量,好度過眼前的難關。情緒是一種智力,在與他人的相處上尤為重要。
現在,我們再往上一層來到頭部,這是三樓,位在身體與情緒之上,你有個能思考的頭腦(雖然不總是很靈光)。頭腦裡有前額葉皮質,是你的執行腦以及分析腦,大多數人想到自己時,想到的只會是自己的想法。我思故我在──這可是大錯特錯啊!我們確實迫切地需要好好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為你提供強大的工具,以琢磨並增強你的思考能力。
「思考」是我們理解生活的方式,也是我們與周圍其他人交流的方式,把事情轉換成文字然後向外發送。用傾聽和轉變態度來回應他人的想法,有助於我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並更新或挑戰自己舊有的觀點,獲得更寬廣的視野。言語是通往他人的橋梁;這是個活生生、閃亮亮的樓層。然而,請注意一點:言語不是你的全部,它只是一種工具,而真正的你是遠比「思想」還要更多的。就像大型組織一樣,執行長很重要沒錯,但前提是該組織的每個人都得完全參與並共同努力,才能運作順暢。一旦大腦學會尊重所有其他部分後,事情就可以真正開始運作了。
我們現在已經探索了這棟豪宅的三個樓層,很多人可能會說,沒了吧,身體、情緒和思想,就是人類全部的配備了。當然不是這樣。現在請改為向外思考,思考那些圍繞在你身邊的人事物,甚至是範圍更寬廣的事物,例如浩瀚宇宙。然後想想不停流逝的時間,過去與未來,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鏈──那些出現在你之前的先祖,與在你之後誕生的後代。
從這觀點來看,不難理解你是宇宙中微小的一個塵埃;然而,不論是否理解這點,許多人常會犯下兩個嚴重的錯誤:第一、覺得自己無關緊要;第二、認為自己獨自活在一個沒有溫情的世界裡,並因此變得抑鬱沮喪。
我要鄭重告訴你:你並不是個分離的個體,也不是個無關緊要的存在。你是萬有的一部分,就像葉子是樹的一部分,或雨滴是海洋的一部分一樣。沒有葉子,就沒有樹;沒有雨滴,就沒有海洋。這個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果想要在生活中實際些、理性些,就必須想到這一點。我們是偉大存有的一部分,也朝著更大的成就邁進,如果能明白這一點,我們的生命就會更加茁壯且益發重要。
人生是場舞會,一場等著我們加入的盛會,然而它也是個需要我們貢獻的計畫:一個豐盛人類的大工程。本書將提供多元的方法,不僅讓你能從智力上掌握這點,而且還可以讓你真正感受到融入自然世界的豐盛感,融入人類兄弟姐妹情誼的親密感,讓你不再覺得孤單。也就是體會到許多偉大的宗教都在傳達的核心概念:你是被鍾愛著的。
豪宅的四樓,是我們與萬有連結的所在,我們靈性的家。你與周圍神聖合一的萬事萬物連結著,這與有沒有宗教信仰無關,而是一種更直接的經驗和感覺。在世界上找到歸屬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甚至願意窮盡一生去追尋。靈性位處最高樓層是有原因的,因為靈性是讓我們身心系統能正常運作的必要存在。
這個最頂層與其他樓層不同,它是個空中花園,向天空敞開著。我們都知道,靈性很難用言語表達,因為言語旨在傳達細瑣且分散的事物,像是湯匙、貓狗等,而不是規模宏大的神妙之事。但是,你還記得小時候那種純然喜悅的感受嗎?我記得自己還是個小男孩時,在沙灘上迎風奔跑,海鷗在天空盤旋,海浪拍打出朵朵浪花,雲朵聳立在海洋上的經驗,我感到全然地自由自在,而且某種程度上「成了萬有的一部分」。
當你向外凝視時,會逐漸了解到自己甚至完全不需要這棟豪宅,你能無懼地活著,並做著非凡的事。實現這想法會需要透過一整本書的協助,然而我們已邁出了第一步。旅程就此展開。
--
本文節錄自《#順應人性》,作者史提夫‧畢度夫為來自澳洲的家庭諮詢師、親子關係作家。讀讀本書 👉 https://reurl.cc/7rOkjl
「光遇雲野先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米亞妲の手藝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雲野先祖動作全收集】加快版- Sky光遇2020 [附星座圖]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Sky光遇】雲野先祖動作全收集新手須知!【Claire】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Sky • 雲野• 所有季節先祖(一級表情動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sky光遇】云野!8个先祖! (⁎⁍̴̛ᴗ⁍̴̛⁎) 如此绝美风景!不 ...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光遇]全復刻先祖位置/雲野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光遇雲野先祖位置攻略光遇雲野先祖在哪裡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光遇雲野先祖 在 #攻略光遇國際服英文用語 - Sky 光遇板 | Dcard 的評價
光遇雲野先祖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突圍(選段) ◎楊智傑
(一)
是沙塵暴中
一粒沙的失眠
或篩自海面
又落回海面的雨。寂靜
重組
又完成了細節
從虧損到完足,辭海中同字首單詞
衍生著
未定義的事件──
是溫熱的沙,昏沉
的雨
微觀構成的整體亦容許例外
並在足夠遼闊的
可能性中,有限的移動
是沙(或者雨)
其意志皆不可逆。唯一的傾聽者
離去時刻
是太陽
曬暖無處不在的陽台
是沙或者雨
所有的存在
(三)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
延緩著抵達
本質
黑暗冰涼的心
室內的燭火循環
雨滴表皮輕微
蒸發
破裂。旋即恢復下墜
一切努力,無一不是關於
必要性的推遲
像屋簷的雨
分流、匯聚、迂迴轉進
看雨的孩子
溫柔的眼睛,一切的抵達
與岸邊
銀亮、冰涼的潮汐──並無分別。
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
--
◎作者介紹
楊智傑,一九八五年生於台北,南國孩子,人模狗樣。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等。詩集《深深》、《小寧》、《野狗與青空》。
(出自《野狗與青空》作者介紹)
--
◎小編宇翔的最後一篇賞析
(本賞析略為脫離本周主題,不以時序前後的差異作為研究基礎,〈突圍〉與〈超上海2019〉為同年發表的詩作。本篇將以兩首詩各自但隱隱相連的寫作策略為討論對象,擴充詮釋並比較分析)
我們既是眾生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孤獨、苦悶與哀愁。即便是沙也有它的失眠,它的破碎。一個人躺臥的睡姿竟也與沙漠中一座月牙狀沙丘如此神似,在風中消磨。一個人流下的淚,當中的水分竟可能是千百年前另一個人撫摸過的浪。這首詩所揭示的微細與共通,甚至科學一點的解釋也有無限的詩意,譬如海洋中礦物質微量元素組成的比例總是維持恆定,正恰好與人體血液中礦物質的比例一樣,我們的先祖來自海洋,我們曾是海洋的一部分,正如你我也都是《辭海》中的一部分,萬物與萬物相應而生,互文並且創造,當一雙眼搜索到早晨裡的葵葉上,葉上三點水,當水的意志從偏旁介入心中,心中暗湧的詞彙定然不止一個,萬物在複雜中衍生著自身,有時不可定義,有時訴諸於詩意,憑藉想像,且這想像只屬於你。
這首詩中渺小的意象正〈突圍〉著它的主題,是這樣的宣示:例外可以被容許,整體由微觀構成,像沙粒堆砌出大漠,水分子激湧著洋流──無限的碰撞與巧合,一切都可能發生,這世界足夠遼闊(在此是帶著詩人的溫柔與樂觀的,毋寧說是他的詩觀),因此我們理應移動,讓沙去傾覆它的大漠,讓水去改向它的洋流,縱然我們的移動有限,但正因有限而無限激勵、挑釁,並且一旦為之便不可逆,縱然僅只一粒沙的滾動,一珠水的蒸散,微觀必然推動龐觀,那沙可能已經吹到某人的窗前,那水可能正在某個孩子的眼中滿溢、流動,承載透明。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屋簷」的意象值得深究,其實下一行就已透露,抵達正被「延緩」,因此這溫馨的意象,無非要求著旅人停留。在此,旅人其實也就是萬物,不信你問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天地是旅舍,開放、包容著我們。幾百年後蘇軾進一步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這概念向「個人」推進,假若我將自己的肉身看作旅舍,我也只是我人生中所走過的行人。又過了幾百年,楊智傑在〈突圍〉中,或許在哲學上又更進一步,反對這個人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姿態,也就是說:假若我們的一生只在自己的屋簷下獨身度過,我們的本質無非向內塌縮,自己的一顆心,黑暗冰涼而已。
在這獨身的屋簷下,詩人點起了一根蠟燭,這火的元素驅動燃燒,讓萬物以輪替、交換、延異,繼續下去──果然元素被推動了:雨水開始蒸發、破裂,聚合復下墜,流動、集合、形成烏雲,開始大雨,最終抵達一個孩子看雨的眼中,盈盈中充滿光輝,比看燭火的眼睛更亮,更有情。這孩子的眼睛如一滴露,裡頭因絕對的孤寂而得以剔透,容納全世界──水的元素因火的協助,抵達了無窮的愛與好奇。
這愛與好奇如此有說服力,因為這一切都只是物質在試圖完整自己,無形中表達了自己,在自然中整合並擴及。
而這孩子眼中的水,又與岸邊的潮汐有何分別呢?沒有分別,因為萬物不再是自己的屋簷,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最後一個「仍」字多安慰,彷彿前面的誤解都不算數,我們也曾眼看著一個人自私、背叛、逃離,但我們篤信還有相遇,胸懷諒解,心中對他說:「我們仍是朋友」、「仍然可以依靠彼此」,是這樣一種化解,直接全不隱諱,抵達不可思議的同理、共情,僅僅一個「仍」字,沒有別的語言,惟堅信的「仍」,在詩的最後,給人一瞬震懾與長久的鎮定。詩人的意志柔軟循環,透過詩,以水象,迂迴轉進我的眼底,幾乎改變了視網膜的構造,修正了折射的曲度,彷彿我正視見的這世界不再窮兇、暴力。
〈超上海2019〉(請見文末附詩)則是完全不同的路數,它試圖揭示這世界的窮兇與暴力,因為溫柔的世界固然真實,但真實的世界不免充塞暴力。
在這首詩中,意象突然闊大了起來。我尋思這作詩法,似乎的確是逼不得已,或者一種涵括的,網狀的,設計的,幾近3D建模的困難。彷彿不那麼巨大就無法將當中的迷惘、錯亂化為具象,就無法承載這世界中,種種細微的爆炸。超上海是虛構的,如真實世界的投影,毋寧反過來說,真實世界才是它的投影,因為真實世界更加虛構、不可捕捉、猶疑,一旦微觀去看,就會陷入這萬花筒與幻燈片,看似真切、鮮豔、明亮,其實單薄、重覆──沒有生命的實感。因此,詩的一開頭就以矛盾修辭法揭示了這困境: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虛構到底,反而突然立體。整個東亞可能僅是腦中幻象,所有現實細節:石牆、粉塵、麵館、影像,都可能只是一場夢的繁殖、量產,永遠如陀螺旋轉,不為了甚麼地,那樣空轉。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
楊牧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在〈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楊牧說,當外頭嘈雜趨於休止,風雨打落了蕉葉,天空投下虛假的陽光──這強烈的時空感,卡爾維諾也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說:「幻想即是下雨的所在。」一瞬間,一個人對於時空的搜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幻想,想到這雨勢擴及到了哪裡;想到世界之大,有些地方也萬里無雲;想到雨水作為象徵,這複數的龐雜;想到歷史或許是分歧的,並且進一步,將在此刻分歧得更多,如一棵博弈樹開枝散葉。不僅是意象龐大,在細微之處,甚至連量詞都乘載著超負荷,諸如「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甚至「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這些人影重重如鬼魅,其數目當然也是不可窮盡。
這量與質的放大、壓迫、瘋狂,近乎吞沒了我的閱讀感官,我很好奇它將如何接續下去,即便它的斷句與分行帶來頓挫的節奏,有效地推進,鏡頭長短交錯,適時抒情,我確然仍處在不安之中,我渴望某種秩序,或許這正是作者要求的效果,不安。而詩歌最終拒絕了單一的律法,揚棄秩序,它走向了矛盾的揭示,並整合矛盾。當我讀到這一段時,彷彿全明白了: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紛雜的雨聲消失了,一個人的心中無比靜謐。因為一切都是矛盾、對比,龐大混沌畢竟只是兩極的一面。因此現實無非就是超現實,未來無非就是過去,反之亦然。而敘事者無非就是那重重的鬼影,同時是我的祖輩,也是劉。
我注意到,縱然可能只是我的超譯,但我發現,「劉」這個姓氏與「留」和「流」完全同音,而這兩個同音字又是矛盾的對比。似乎指涉著時間的主題,2019的難題,超上海的困境──留就是流,流就是留,如果2019是過去,也絕對是未來。那麼到底甚麼是2019?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想到援引一個古老的典故,一講就能明白。
葉維廉在《比較詩學》中指出「時」的字源,在古字的形象上乃一個人「足踏地面」,形象的演變引發了「止」和「之」兩個字的誕生,同時兼含動(之)和靜(止),因為足踏地面既是行之休止,亦是止而將行,近乎一種舞蹈的律動。太陽的行而復止,止而復行,這瞬間的停駐與延續,同時包容過去與未來,對初民來說,便是「時」──這原本抽象的意念,存在於古字之中,其實是具體事象的活動,也是生存環境的提示,不如說,是太陽與時間在表達自己。漢語的這種結構甚至影響了大導演艾山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在電影中發明了「蒙太奇」的技巧。
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是什麼?毋寧問,時空是什麼?「2019超上海」既是過去,又是未來。但也絕對可以倒過來說:它不是過去,更不是未來。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位於什麼時空?這時間與空間所拼組而成的標題,中間夾了一個「超」字,是暗指時間與空間彼此超趕,永遠變動、不可定義嗎?這兩極的融合與騷動,無休無止,詩中不斷出現過去與未來,卻絕口不提「現在」。如果再自問一次,什麼是時空?劉,我想,現在,答案已經在你我心底。
--
超上海2019 ◎楊智傑
—— 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東亞的腦皮層上
發燙的金融區靜靜產卵:
石牆、粉塵、一些粗劣麵館、中央電視和賽博格電影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增加了歷史分歧的維度──
2019我與劉在半島酒店碰頭
劉,一如既往,從未出現。像一個殘次的幽靈
思緒清晰,但呈像模糊……
擴增實境、浮空投影、行動支付。各種奇觀驅使我們
閉眼走向祖輩的外灘,在麻將館與
二胡聲中尋求對抒情時代最後的誤解
從2019到2019。沒有一次我真正
想起過去。出租車師傅拉嗓:「对美贸易战
我看还要再打十年以上」
烈日一片漆黑
我變得更盲,也許,更不確定
──又一座新上海懸浮於上海上空!
往東,往電視塔。往北
工人體育場、「冰雪大世界」。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
同時故障
劉似笑非笑,像那唯一不願透露結局的人
「明日我們都將更容易
讓兒孫
從擦亮的空氣中看見未來的財政部門。」劉不明白
時間,這全新的信貸業務
正迫使另一代人在黑暗中屈膝、倒下
成為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
確保未來和
未來間的包裝,嚴格遵循明亮清晰的標示……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我知道他將是最後被傾倒在江面的人。顱骨碎裂
永遠改變了記憶的環並一一被回收至黑色塑膠袋裡
劉。
2019,要理解現實僅屬
一次性的超現實
此後我們身體、心靈和家族史將異常柔軟
讓孫輩在彩繪飛機上,滑iPhone,等傳到前頭的好消息──
四面八方都是陰沉、明亮而非物質的蛹。
而那曾在強光中破產的祖輩背著我
陌生的方言對我說
「劉,你從外幣到房產金融的知識都不夠」
2019。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但它仍然是過去。
也毫無疑問是未來。
(本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文學獎是波是浪,卻不是海的本身。
——向陽,2003年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楊智傑 #林榮三 #林榮三文學獎 #時空 #渺小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4/20210403.html
光遇雲野先祖 在 米亞妲の手藝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創★】Sky光遇-飛翔雲野的光之子
最近才入坑的一款遊戲,美麗的畫面與故事讓人著迷,沒有多餘的文字,利用搜集來的肢體動作與聲音進行與其他玩家的互動,玩的時候總是暖暖的!
以前總是看著藍天白雲幻想自己能自由自在的飛翔,在遼闊的草地放縱奔跑,所以挑了遊戲最喜歡的雲野地圖來製作,明亮的顏色讓人心曠神怡,搖曳燭光賜予光之子滿滿能量,迎接下一場飛行!
光遇以愛與給予作為遊戲主題,玩家在遊戲中將操控一名孩童在天際間翱翔,與同伴共同探索天空中的秘密。
在探索廣闊世界的旅途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相遇,與陌生人相互照亮、共同前行,是獨特的社交冒險體驗。(介紹出自維基與Play商店)
與陌生人用文字以外的方式一起探訪先祖的記憶,也是一種浪漫呢!
________________
【超輕黏土的不思議森林】新書&套組 預購開始!!
★新書一本 480元(16K、128頁)
★新書+材料套組 1230元
☆預購時間: 即日起至 7/20
☆出貨時間: 預計7月底到8月初左右
☆海外提供paypal付款
★詳情請至至頂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miyataxmiyata/posts/3346857408681801
光遇雲野先祖 在 【雲野先祖動作全收集】加快版- Sky光遇2020 [附星座圖]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