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吉他的淵源》之五
至此,才恍然大悟:那一把「台中馬丁」,和接下來的 FG-140 為甚麼會不見了:原來是 FG-140 的出現,造成了「台中馬丁」的失蹤;而,Adamas 的出現,則是 FG-140 不見了的原因。
至於,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的發生。。。。。。我就不想講了。但是,我知道吉他主人必須為所有這一切的後果負責。
話說到,畢業以後,除了考醫師執照以外,就是真的面對錄音室裡面的錄音了。
在1979年底,坂部在大阪幫我在找來的樂手和錄音室,錄音師等,都是很棒的專業好手;經過選擇,我還是必須自己完成一些歌。而且,還有幾首歌曲,我必須自己編曲,錄音完成的:包括,後來完成的「之乎者也」,「鄉愁四韻」,還有會重唱的「光陰的故事」等歌。看來有的歌勢必得要自己來彈吉他,而且,有的歌根本沒辦法找別的吉他手來彈。
比如說那一首 譜曲余光中先生詩的「鄉愁四韻」。這首歌「鄉愁四韻」的旋律誕生的很早,在 1975 年大三時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出版的「中國現代民歌集」經過楊弦先生譜曲錄音發表之後,我也根據唱片後面的這首歌的歌詞,試譜了一首自己的版本。
這首詩因為它的節奏非常好,格式非常整齊典雅,很適合用吉他來伴奏成一首當時七零年代正開始展現雛形的 現代民歌。楊弦的版本 可能因為跟詩集「白玉苦瓜」的淵源連結的比較緊密,詩意歌聲蕩氣迴腸,鄉思家愁四溢環繞。
我想做的是另外一種東西:那幾年我很入迷於前衛搖滾,一些樂隊,“Yes”,“Emerson, Lake and Palmer” , “Pink Floyd” , “ Jethro Tull” 的音樂我聽得非常多 (對了,奇怪,怎麼好像都是英國的樂隊?)。
其中尤其以 前兩者 我最入迷。
ELP 有一張唱片,將 穆索斯基 的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全篇用電子合成器樂團的方式改編成了搖滾樂,其中有一首歌是用唱的(是的,他們音樂以演奏為主),由貝斯手兼主唱 Greg Lake 作唱的 ”The Sage” 是我在大學前期幾年非常愛好的一首歌。 這首歌應該是前所未有的用鋼弦的木吉他獨奏伴唱,而且被彈出來的樂句,全是古典吉他的模式。
我為這樣的模式感覺非常的著迷。
那「鄉愁四韻」這首歌,是不是能夠用這樣的吉他的演奏方式,來彈奏一段很長的間奏呢?
另外,因為「鄉愁」這樣的一種時代的大主題,在 1950 年,二戰以後出生的我們這一代,已經比較遙遠了,用吉他來彈奏一段相對遙遠,但是其實從小就接觸在環境裡的一種濃厚情緒情感,應該是可行的。
為了這樣的一種音樂的表達,我花了大約整個的一學期,數個月的時間,在那一把「台中馬丁」上面不斷地摸索 吉他可能的指法來仿效 中式樂器應該有的彈奏方式。好了,這首歌和它的間奏,我應該彈了有五百多次有了。都很熟了。
但是,錄音用的樂器呢?我需要一把木吉他。一把好的木吉他,而且不能是仿製品,比如那把「台中馬丁」。是時候買一把正經的原廠馬丁(MARTIN,是的,這樣拼音)了。
很奇怪的,有一些朋友,日後大家詢問起來,第一把買的馬丁,都是買 D-45。
D-45 是馬丁的最高級數的琴。
價錢當然很貴。但是你如果覺得自己是真的音樂的愛好者,你就會把它買下來。當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說過了,在它的琴頭的正中央,方方正正大大的用珍珠母貝鑲得很漂亮的「MARTIN」 那六個大字母。
誰都看得到。
這樣的心態,其實不難理解。一個試圖要在音樂界闖出一個名堂的年輕小傢伙,必須讓人家要真真實實的看得起他的第一步,應該就是要買一把馬丁吉他。
而且要 D-45。
你看那支琴的琴身,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條邊,包括正當中圓形的 大音孔,都整整齊齊,閃閃亮亮的,潔潔淨淨而且 溫柔七彩的 用那可貴的珍珠母貝的飾條 鑲得像一件珍貴閃耀的古董樂器;擁有它。
並且,年輕的彈奏這樂器的主人啊,以後不變成塞哥維亞 或是鮑布狄倫,都不可能。現在還記得起當初想要擁有這把 真實的馬丁吉他的,那股狂熱。
這裡要提到,在我三十歲之前,有任何在樂器方面的需求,我就會去找我的老友,位於西門町中華路一段 七十八號的「新麗聲樂器行」的老闆 阿忠,楊上忠。阿忠和我都是從小就在西門町長大的小朋友。從我們開封街的家走到他們家的樂器行,不超過兩百公尺,一路上都是福星國小的校區。
阿忠和我並不同年紀,他大我六歲,在對面的福星國小,他和一樣是大我六歲的哥哥是同班。我從最早組 洛克斯合唱團用的那些樂器, YC-45, Leslie 900 型的鍵盤樂器和喇叭;還有那一把 Adamas 的吉他;還有後來為「劉文正時間」當音樂總監要用而購買的 Roland 電子合成器;還有後來在中華體育館開演唱會用的鋼琴 YAMAHA CP-80;一直到後來,連 爸爸想要買一套爵士鼓到高雄家裡「健身」,都是找阿忠老友為我解決這些其實一般來說不易解決的需求。
阿忠,就幫我從香港的通利琴行,訂了一把 D-45。
_____
#You編
圖片的這把琴就是 D-45,圖中的背影是當年在紐約林肯中心一起演出的 Fabio。愛琴故事來到了第五篇,未完待續!還有更多琴中故事會在百年百琴特展裡展出......
#愛琴故事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免費開放入場@華山中四A館
#因為愛琴演唱會@華山Legacy #購票請洽:
http://bit.ly/guitarmaniac2020
光陰的故事吉他譜 在 Z-Chen 張智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些年 她身在幕後的黑暗中
成就我們記憶中星光璀璨的經典
這一次 她在幕後歌的感動裡
圓滿自己前半生豐富的音樂旅程
天王天后背後 最信賴的眼眸
無數情歌背後 最重要的推手
馬毓芬
2018〔愛的旅程〕音樂會主題曲「幕後歌」
馬毓芬〔愛的旅程〕音樂會
時間:2018/4/18(三)19:30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
此音樂會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
屬公益性質 將不對外售票
詳情請洽 林姁瑤小姐 0921-859-926 或 方嘉璇小姐 0972-278-355
從80年代至今,三十幾年的光陰,從歌手、從歌曲,從聽音樂習慣的改變等等….,長期關注華語音樂的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歌壇幾次巨大的世代交替。但無論時代怎麼轉換,翻開許多專輯的歌詞本,在製作人、合聲編寫、合聲的欄位總還是可以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馬毓芬。從80年代參與劉文正(愛像什麼)、楊林(玻璃心)、齊秦(原來的我)等歌曲的和聲,到90年代打造張惠妹天后之路重要歌曲(剪愛、解脫、聽海、三天三夜)的製作;近期為金曲歌王林俊傑擔任配唱製作人的「偉大的渺小」,足以可見人稱小芬姐的馬毓芬三十幾年來,在每一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歌手音樂生涯中的依賴與份量。
馬毓芬是一位極難得,幾近全方位的音樂人,不僅集創作、製作、和聲的能力,自己也當過歌手,推出過五張專輯。引領馬毓芬正式進入音樂圈的,是當時已是知名製作人的哥哥馬兆駿。馬兆駿在2007年不幸驟逝,當時馬毓芬在傷痛中擔任音樂總監,為哥哥籌辦的「發光如星」紀念音樂會,至今仍然令人難忘。當年,久違的黃鶯鶯現身又現聲;幾乎不可能合體的木吉他也音樂會中演出;還有劉若英、張惠妹、周華健、范瑋琪、伍思凱、庾澄慶、王力宏、趙傳等跨世代巨星空前的聚集,當然除了為了追思馬兆駿,也因為馬毓芬在音樂圈的好人緣,才能促成這個不可能中的可能。
過去,馬毓芬除了擔任專輯製作人、合聲外,也參與如江蕙、張惠妹、劉若英、梁靜茹、蔡依林、王力宏、范瑋琪、羅志祥、SHE等歌手的巡迴演唱會合聲。如今,馬毓芬漸漸放輕自己工作上的比重,前半生幾乎都與音樂共存的她,決定往後多留時間給最親近的家人和朋友。於是有了馬毓芬〔愛的旅程〕音樂會這個想法,除了為自己過去三十幾年的音樂歷程做一個回顧與總結,也同時和大家一起懷念已經過世十一年的哥哥馬兆駿,到時勢必又將是一個眾星雲集的音樂大Party。
為了4月1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愛的旅程〕音樂會,馬毓芬也特別錄製了一首全新單曲,同時也是演唱會主題曲「幕後歌」。「幕後歌」由知名作詞人黃婷填詞、木村充利譜曲。歌詞字字寫中馬毓芬這三十幾年在音樂圈中的心路歷程,馬毓芬說,差點以為完成不了這個歌,因為從試唱開始,每唱一句就哭到不能自己,光第一段歌詞,「燈光下的歌手 背對著我的表演 是我習慣 看的畫面 錄音室黑暗中 藏著完美與殘缺 我聽過了 千百萬遍」就如縮時攝影的功能,快速回放了這三十幾年的光陰。
馬毓芬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簡單,她感謝這些年裡,所有合作過的歌手、音樂人,這每一首歌裡,和他們的故事,豐富了她的人生。馬毓芬始終如一的溫暖性格,也讓她成為最讓歌手放心,把自己最私密的心事,最赤裸情緒交給她的製作人。她說,「幕後歌」不僅是唱自己,也是唱給那些所有在舞台燈光背後,舞台下不可或缺的任何一個工作人員。
#重返寂寞 #在ktv過夜 #forever 的製作人,小芬姐no 1 。
-
https://youtu.be/mQiPlyUERG8
光陰的故事吉他譜 在 典歌王小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細品味李劍青!
補聽這邊請 https://youtu.be/60hq6naDj_M
忘了是哪一年,聽李宗盛閒閒提起他身邊有一個年輕人,從廣西到北京,有科班底子,做音樂很認真,又耐得住性子。後來,我就注意各方製作物上偶爾會出現的「李劍青」這個名字。第一次見面,是白安發首張專輯來上通告,身為製作人的李劍青作陪,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簡直像個企宣助理。我請他彈吉他為白安伴奏,也聊了不少製作過程的故事,當時自然還不知道,李劍青除了幕後編曲製作的功夫了得,身兼樂手身分,作曲演唱也很厲害。若要往幕前發展,論顏值、論才氣、論技巧,都沒有問題。他偏偏始終一貫地低調,讓許多人都替他著急了。
2013年李劍青終於發表了第一首專屬於自己演唱的歌「匆匆」,李宗盛作詞,他自己作曲,在李宗盛北京演唱會首度公開。那天只有手機私錄的實況存世,瘋傳一時,聽哭了無數人,包括我自己。彷彿壓抑遲疑了許久的情感,都在這短短五分鐘裡一口氣爆噴宣洩出來。在那之前,我已經領教過他小提琴的功夫,聽過他作曲的許多厲害的歌,還在李宗盛演唱會聽他唱了《詩經》改編的「關雎」和「伐檀」,大氣淋漓,精采極了。「匆匆」一出,大家都以為李劍青該發個人專輯了吧,結果也沒有。又等了四年,他才終於發了這張迷你專輯《仍是異鄉人》,這七首歌,是至少用了十二年的歲月換來的。
最近幾年偶爾遇到劍青,有時是在北投李宗盛工作室,有時是在李宗盛演唱會的後台,閒閒聊起,知道他全職投入音樂工業的幕後工作,編曲製作演奏錄音,忙得團團轉。問起他自己的作品什麼時候問世,也總是露出歉然的微笑。我想,他的朋友肯定有人會為他打抱不平的:這個李宗盛什麼玩意兒,簽了劍青十多年,專輯還是做不出來,只知道支使他幹活兒,這不是占人家便宜嘛!就是見不得他紅!
不過在節目裡,李劍青首次透露:這幾年屢屢有人拿著大筆銀錢招手要他跳槽,要幫他出唱片,把他捧紅,這些事他也沒和大哥提過,因為根本不考慮。他說:除非李宗盛決定退休不做音樂,他是下定決心跟著大哥的。一是大哥從來不限制他,二是他跟著大哥,偶爾看他露兩手老師傅的功夫,總覺得還沒看清楚,還沒學夠,還有太多太多東西想學。當年簽給大哥,自然做過出道走紅賺飽飽的明星夢,但是很快他就知道:李宗盛在他身上看到的,不是一顆暴起的「明星」,而是一個「音樂人、手藝人」的資質。漸漸他也悟到了大哥三十年前悟到的同一件事:音樂這條路,走幕後,或許可以走得更長久。
於是他慢慢磨,慢慢學,學編曲,學製作,學彈吉他,本來以為自己會的,在跟著李宗盛做案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原來很多都不懂。想紅想當明星的心,便這麼擱下了。李劍青用十多年的光陰,把自己磨成了中國青壯世代流行樂界品質最好的作曲人、編曲人、製作人。
然後,在2017年,他自己也不大有把握究竟「是不是時候」的情況下,總算發行了人生第一張作品集《仍是異鄉人》。李宗盛擔綱製作,寫了大部分的歌詞,還有兩首詞出自我素喜歡的作者公路。這些歌,就像李劍青這個人,內力深厚卻不張揚,細節豐滿,極有畫面感。你得耐著性子多聽幾遍,纔能好好領受旋律和編曲的層次,咀嚼消化那些意象綿密的歌詞。但是,一旦你這麼做了,這幾首歌會變成你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關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這期節目,李劍青知無不言,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及這些年音樂生涯的體會。兩首現場彈唱的歌,更是熠熠生光,值得珍藏。
這天錄訪播的最後一首歌是「姥姥」,藍藍的詩,李劍青譜的曲。那首詩是一天深夜李宗盛傳給他的,說他讀了很感動,讓劍青也看看。李劍青讀得淚眼迷濛,彷彿對未曾等到自己長大就過世了的姥姥的想像和期盼,都被這首詩寫完了:
姥姥 我終於可以給你寫一首詩了
在你去逝三十二年之後
你是我唯一的同齡人 你是我的小樹
我的夜空和夢
是風 在四季不停向我吹拂
是我可以想到所有陳詞濫調 也是它絕對的敵人......
姥姥 你是我永遠的同齡人
聽我這麼說
你就會微笑著坐在葫蘆架下盤起那條童年時我枕過整整一生的瘸腿......
我們聊了這首歌,然後和聽眾道別。播歌的時候,劍青仍然沉浸在那個情境裡,他說:他的姥姥也有一條瘸腿,編曲的時候,他刻意用了不規整的節拍,向他那總是一跛一跛的姥姥致意。這樣的曲式,想來在他接受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師長同學耳裡,是難以成立的吧,卻是他真心喜歡的表現方式。
播出曲目:
出城
在家鄉
芥末不辣(江美琪)
匆匆(2013李宗盛北京演唱會,李劍青首唱實況)
匆匆2017
伐檀(2013李宗盛紐約林肯中心演唱會,李劍青演唱實況)
平凡故事
平凡故事(李劍青彈唱 @Alian963)
匆匆(李劍青彈唱 @Alian963)
讀‧匆匆
不變的事
姥姥
李劍青
光陰的故事吉他譜 在 光陰的故事~烏克麗麗 的推薦與評價
光陰的故事 ~烏克麗麗(影片對照簡譜分享) 初聞不知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 這首歌在20歲的時候聽,只覺得旋律很好聽, 30歲的時候聽才開始細細 ... ... <看更多>
光陰的故事吉他譜 在 吉他譜_光陰的故事(Story of Past) Guitar Pro 7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說明:本譜為主旋律與伴奏譜合併,為簡化指法,修改了伴奏部分。 吉他譜 _ 光陰的故事 (Story of Past)參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