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幾天的情緒複雜。 一方面,我覺得我已經完成了超越自己的能力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我認為我不得不重溫我的經歷所帶來的情感痛苦。 我確實想說,我對你們所有人所表現出來的支持和愛感到非常驚訝和感謝,而且我從來沒對這個社區感覺到如此多的感謝和讚賞。
我上個禮拜前上傳的影片中,我決定公開我對離開家鄉搬到國外的感受。 在影片的結尾,我談到了前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我決定離開我的宗教,尋找我自己的幸福道路。 我來自猶他州,在摩爾門教長大,這是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我 19 歲的時候時,我搬到華盛頓特區去傳教兩年了。 這個教會是我所知道的一切,離開這個教會的過程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也是最令我最興奮和自我解放的時刻。
我上傳此影片之後,我對於大家的支持和對於此情況的了解感覺非常的驚訝和感謝! 如果不太明白的話,摩爾門教不是平常遇到的基督教會。 教會的教義、實踐和文化深入人心;一個人沒辦法簡單地離開教會。 教義和組織將你與教會的核心聯繫在一起; 離開需要力量、勇氣和面對未來鬥爭的決心。
一年前是我第一次開始質疑我在成長過程中被告知的一切。 我遇到了一些教會的操縱和威脅,基本上是被我一生努力服務的教會出賣了。 我陷入了痛苦和情感的痛苦之中,充滿了空虛和擔憂。 當時,我決定違背教會的意願,在教會媒體之外,自己研究教會。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花了 100 多個小時深入了解教會的歷史,揭露謊言、誤導的真理以及其他深深傷害我的事情。 我感覺我一輩子被騙了; 我感到很慚愧。
在摩爾門教中,我們被教導“家庭是永恆的”...... “通過天父的計劃。” 教會的核心原則很簡單,人家必須要嚴格遵守誡命才能去天堂,沒有會去地獄而不能跟你家庭永遠在一起。我長大的時候我全心全意地相信這一點,以及相信教會全部的教導和經文。我開始研究和多瞭解這個教會的一切已經一年了,一個痛苦的一年經驗。 我不僅因為被騙而受到傷害,而且從小就被強加在我腦海中的現實,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童話故事。 我感覺非常失落。
我深刻研究到我教會的一切幾個月後終於得到了結論:它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會一直努力保護自己日漸衰落的信心,但歷史不會說謊;真正的信心願意接受真理。 當我意識到我所生活的現實並不是他們所說的那樣時,我驚訝地感到興奮! 我感覺自由了、解放了,準備好體驗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是我一輩子第一次覺得我沒有被控制壓下去!
離開教會後,我遇到了許多別的的問題,這就是我為什麼畫了一年才有勇敢公開分享我的感受和經驗。 如前所述,教會教義抓住其成員,甚至以家庭為抵押。 我選擇離開摩爾門教會會令我家人感覺他們永遠“失去”我,在未了的生活永遠無法與他們在一起。 我這個過程中最痛苦又害怕的考驗是面對家人和朋友。 在這種文化中,我難免會失去朋友,被人迴避,被人評判,成為八卦騷擾的話題。 但這是我的生活,我並不害怕別人對我的看法或評論。
在我的影片中,我說到了我想家。 該影片中的主要信息是我想念曾經的家,因為我知道它再也不會一樣了。 我離開家庭文化和宗教的行為造成了無法填補的空白。 我將永遠是迷途的孩子,人們永遠不會用同樣的眼光看待我,並不會為我感到驕傲反而批評我,因為我不再相信他們所相信的。 這種痛苦困擾了我很長時間,但後來我決定了到我的生活中不需要這些人。 我在台灣有家人和家,周圍的好人都接受到我,不管我相信什麼和做什麼。 這是真愛,而不是由宗教捏造和管理的有條件的愛。
公開播放我關於離開摩爾門教的影片是我做過的最困難的事情之一。 我之前在其他四個影片中努力這樣做,但每次都被恐懼、內疚和痛苦所籠罩。 在精神上離開一種文化是一回事,但要公開出來是非常困難的。 這是一種面對現實並將自己置於脆弱境地的方式。 我很感謝你們的支持和理解,有時我希望我能完全解釋離開摩爾門教會的重要性,但這需要太長時間。 即使現在輸入這條消息,我的手也在顫抖,似乎是一種嵌入我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我可能永遠無法離開這個痛苦和感覺。
我很痛苦,但我很高興。 我很害怕,但我很興奮地展望未來。 這段過程經歷了一年多的宗教痛苦、內疚和恐懼。 我不會成為謊言的俘虜;我不會成為操縱的俘虜,我不會成為宗教的俘虜。 在我過程中,我接觸到了一些朋友,比如 Manuel 和 Cole,他們幫助我克服了一些我一生埋藏在腦海中的想法,並幫助我看到了幸福和快樂的未來。
從這個消息的語氣來看,我現在對宗教和摩爾門教的看法可能非常消極,這兩者都是真實的,也是錯的。 摩爾門教文化以及人民和傳統仍然非常貼近我的心。 我反對的就是教會的組織; 兩百多年來,它一直在向其成員提供公然的謊言和欺騙是我不可接受的。教會教導也有許多我不同意的社會問題,例如性別歧視和同性戀壓迫。 我無意對教會中的任何信徒懷有惡意或傷害。 我尊重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只要感情是相互的,信仰對社會有益。
在我的影片中,我選擇提到我離開教堂的理由非常濃縮。 我一開始上傳影片發出來我的感受感覺到非常害怕但是看到大家的支持之後,心裡湧起了一股勇氣和熱情。 在我的內心深處,我很想製作一兩個影片來談論我的這個故事,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和我對教會的了解,以及我為什麼決定離開教會對我心裡有多大的影響而帶來的挑戰和幸福。 但是,我擔心這樣做會切斷許多朋友和家人的聯繫,不過我也覺得有必要說出來。 我總是被告知,“當受害者害怕說話時,你就明明知道問題很嚴重。” 我現在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我不擔心為自己挺身而出的後果。 我的問題是,這是你們會有興趣看到的主題嗎?
我要提醒大家:我很快樂! 我覺得我可以做我到自己; 我不再被困在模糊的道德和束縛我自由的束縛之牆後面。 我覺得咖啡太棒了,我不再相信喝一杯會讓我下地獄了。 我努力成為一個好人,不是因為上帝告訴我必須這樣做,但因為我現在真的想讓世界變得更好。 我先在不需要透過宗教影響被恐懼過生活,我先在可以快快樂樂的過我的日子!謝謝大家!
I made a big boy decision.
「克服恐懼的經文」的推薦目錄:
克服恐懼的經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僧人心態》x2本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被追著跑?數位時代的快步調、社群媒體上的炫耀和比較,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焦慮和痛苦指數卻不斷節節攀升。然而,在這麼多紛亂的噪音和雜訊之外,有一種值得嘗試且千古流傳的生活智慧,叫做僧人的心態。
#數位心靈導師的三堂課 #像個僧人思考 #2020最愛的書之一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like-a-monk/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僧人心態》的作者是被媒體喻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Jay Shetty),他畢業於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拒絕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搬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吠陀教僧人。在道場的歷練之下,他悟出人生的平靜與意義,回到英國後逐步成為最具數位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他將多年來在僧人生活中學到的永恆智慧,結合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實踐步驟,淬鍊成這本書的內容,希望能讓我們脫離焦慮,回歸內心的平靜,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在書中,他引用許多印度吠陀教的經典觀念,穿插自己在道場的經驗和體悟,教我們擁抱僧人的心態來解決現代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這本書總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放下」教我們處理負面情緒和恐懼,過著有意圖、有意識的人生;第二個「成長」教我們辨認目的和養成例行習慣,學習抽離自我執著的心智;第三個「付出」談感恩的重要,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和為世界服務的態度。
.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
我第一次認識傑.謝帝,是看到了他對這支短片的旁白解說〈在你評斷別人之前,先看這支影片〉,主角因為班機延誤所以買了一盒巧克力餅乾來打發時間,故事就發生在他與另一個人分享這盒餅乾的時候。他解說這部影片的口吻和方式,讓我深受吸引,我也被故事最後的結局給完全震撼到(強烈推薦看到最後)。
後來他在臉書上面發表了另一部激勵人心的畢業演講短片〈30歲沒成功人生就很失敗?其實你只是走在自己的時區〉(英語原文連結),創下四億次的瀏覽紀錄,整段演說裡面我最喜歡他說的這句話:「不要讓任何人用他們的時間表來催促你。」但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他曾經是「僧人」。
直到最近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版,我才留意到他以前的僧人經歷。因此,這更讓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到底從道場的「出世」生活中領悟了什麼,最後決定用數位媒體這麼「入世」的方法來傳遞這些充滿哲學思考的智慧?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解答,還得到了許多的啟發,以下列舉幾項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和想法。
.
【啟發一:關於放下】
.
作者談到數位時代加劇了人跟人之間的「比較」心態,結果是:我們用周圍人的表現來定義自己的時候越多,自我迷失的程度就越大。我最喜歡他引用《博伽梵歌》的這句話:「不完美活出自己的生命,勝於完美地模仿別人」。放下跟他人的比較,力排眾議需要勇氣,才能過上最真實的生活。
書中提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區的「生物圈二號」實驗,科學家試著建立一個「完美的溫室」,使用純水、純空氣,並把濕度、溫度、照度都控制在最理想的狀態。結果裡面的植物長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傾倒,最後才發現缺少了關鍵因素:風。沒有風的吹拂,植物不會往更深處紮根、樹皮不會強韌、禁不起長高後的重力壓迫。放下對於不舒適的恐懼感,適度的壓力是必要的挑戰。
在道場時,作者很羨慕那些擁有特異本領的僧人們,例如能一字不漏背誦整本經文、連續禁食七天、連續靜心八小時。作者對師傅說:「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師傅回答:「你的動機是背誦整本經文的成就感?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第一種只是想要結果,第二種是對於學習過程的好奇。」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
.
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過別人的生活。
史帝夫.賈伯斯
.
【啟發二:關於成長】
.
作者對於「熱情」和「目的」的這番話,是我看過最精準和精煉的說明。他說:「你的熱情是為了自己,你的目的是為了別人,而當你把熱情用來服務別人的時候,熱情就會變成目的。」將自己成長的目的用來服務別人,就會願意從事別人需要的服務。你的熱情必須滿足世界的需要,而且永不止歇。
我養成早起的「晨間習慣」已經兩年,但是作者建議盡量將整天規劃成「例行活動」,包含下班後和晚上睡前,這其中也有他的道理。數十年如一日早起練球的已故NBA球星柯比.布萊恩說過:「創意往往來自結構。有了參數和結構,你就能從中發揮創意;少了結構,你就只會漫無目的做事。」他指的結構就是例行活動。為了成長,我們要建立例行習慣,如同在一條舊路上讓找新石頭,會敞開你的心門和創意。
如果任由我們的「心智」漫無目的遊走,很容易會陷入恐懼、焦慮、負面思想的念頭。作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做法來克服,寫下你心裡對自己的負面評語,在旁邊也寫下你如何把這段話說給你關心的人聽。例如你對自己說:「你毫無價值」,你卻會對你關心的人說:「我們來談談你喜歡自己的地方。」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就像從第三人的角度對待你關心的人一樣。
.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
金.凱瑞
.
【啟發三:關於付出】
.
我讀到「隨喜心」這個觀念的時候,讓我為之震撼,指的是「對他人的好運懷有一份同感或不自私的歡喜心」。在物質的世界裡,大學錄取名額、好工作缺額就是那麼多,成功和快樂是「有限的」。在精神世界裡,你能夠為別人的成功感到喜悅,體驗五十倍、百倍於自己的喜悅,隨喜的快樂是「無限的」。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
資深僧人在一堂課上,請作者和新的僧人們寫下一段「不該擁有的一次經驗」。大家紛紛寫下自己意外遭遇的事故或傷害,妹妹早夭、遭逢失戀之類的痛苦經驗。但是,竟沒有任何人寫下自己「不該擁有的奇妙事件」。我們習慣認為自己不該遭逢不幸,卻應該獲得祝福,對於平凡的恩惠,我們卻時常忽視。要懂得付出感恩的心,表達出來,包含平凡的事物,尤其是平凡的事物。
作者認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離開一個地方時,那個地方會比你來的時候更清淨,那裡的人會更快樂,世界會更美好。當你為了服務別人而提升自己的技能,就更有可能在過程中找到熱情。你不需要先擁有再付出,你會因為付出而擁有更多。
.
服務,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目的。無私,有著自我療癒的效果。
.
【後記:當科技人遇見僧人】
.
《僧人心態》是我在2020年尾讀到的驚喜之作。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如果你因為他寫的這本書、一個短片、甚至只是一段話,幫助你往內心的平靜更進一步,那麼他的目的也就功德圓滿了。
在寫這篇心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作者跟我是同年出生,當下竟然產生了一種比較的心態。但很快地,我回想起他說過的「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時區」,身為科技人的我,不就正在實踐著屬於我的服務方式?接著,內心浮出一陣喜悅,替他成功打造的數位影響力感到開心,也替自己勇於踏上的數位旅途感到開心。
推薦這本充滿智慧和溫暖的作品給你,在這個最混亂的時局,我們都需要學習找回平靜的內心。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僧人的平靜心態,在狂風駭浪的挑戰中穩舵前行。
.
【抽獎辦法】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1、抽出「2本」《僧人心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想要了解僧人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29(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30(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克服恐懼的經文 在 簡御繁-潛意識催眠療癒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出7️⃣️月份🎊
🙏【靈修懶人包系列主題】囉~🎊
►7月:只要除掉靈性的障礙,我們原本就是自由健康且圓滿俱足的~
🧘♀️💫🧘♂️
➖➖➖➖➖➖➖➖➖➖
我工作室的很多個案經常會對我說,
很害怕自己的強迫症、憂鬱、恐慌…症狀不會好了…
感覺永遠都要這樣了…😭
我告訴他們:
我們過去的種種思想、言語、行為
與所做的任何決定,
造成了現在的自己,
而此時此刻 ⏰
我們所做的任何事
與任何決定,
也將會決定我們未來
將會過怎麼樣的生活。
人生,
就是一連串修道與開悟的過程🧘♀️🧘♂️
必須去面對恐懼,
有勇氣用行動來克服👣
慣性所造成的恐懼
而那需要"覺知"
年輕的時候我得過焦慮症,
吃了好一陣子的藥,
一直莫明焦慮自己的將來會變成拾荒老人...
也憂鬱到不斷心中有個聲音叫自己去死,去跳樓...
甚至如強迫症般
開開關關十多次瓦斯的開關,
只因為老不確定開關有無確實緊閉,
生怕全家會因瓦斯爆炸而亡...💣💥
而那時透過宗教與學習許多心理學
克服了當時的沒自信與挫折感。📚
後來生完女兒,🤱
從坐月子開始算起,
整整七年的腸躁症。
我從未見過自己的正常糞便,
每天、每日不斷的拉肚子...
每晚躺在床上
腸胃就如流水聲般叫囂不止,
脹氣腹痛的,
折磨到痛苦萬分...
也認為要永遠這樣了...😭
而那只是身體呈現出來的症狀,
我的心靈面臨的卻是
女兒就是一個不易帶的寶寶🍼
(俗稱的磨娘精)
出生後就不輕易入睡,
經常到凌晨3、4點還不肯睡🤦♀️
我懷孕時胖了22公斤,🤰
坐月子期間,
立刻恢復原來的產前體重。
加上被極信任的友人背叛,
心中無法原諒、釋懷的被欺騙感...
又在孩子出生剛滿一個月
立即被教會召喚青少年晨間經文教導的事工📖
凌晨4點就得起床準備
一一的載學員們去教堂
準時上5點鐘的課程,
那時覺得無法拒絕神的召喚,
有著隨時為神、為宗教殉道👼
的大決心。
種種身心靈折磨下,
我過著一種彷彿無能為力
只能被境轉的生活...
此刻,回想起那段時光,
身心都還殘留著那些沉重的記憶...
恐懼的情緒會產生非常稠密緩慢的振動狀態
會把人的能量往下拉,
常常會讓我們處在悔恨過去,
擔心未來,
而忘記當下能改變、
能去行動的力量,
整個人都僵化在痛苦😫
且無力改變的情緒漩渦裹.……
愛因斯坦曾說:
『 全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
每天不斷地重複做相同的事,
卻期待有一天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就在那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我邁出尋找身心靈的旅程,
直至今日
瞭解到,當上帝關了一扇門🚪
必打開另一扇窗。
學習了許多潛意識的療法,
與心靈的覺醒,
都把我帶到療癒的神聖源頭。
我認清了,
是自己選擇相信許多錯誤的觀念,
與心靈被社會價值觀、文化、宗教、信仰束縛住的桎梏⛓️
現在的我,不但沒有腸躁症了
我失眠、半夜頻尿了大半輩子🛌
現在睡眠品質益發良好,
我手上的小米手環告訴我,
我的睡眠比百分之八、九十幾的人睡得香。
這真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但仍然要保持覺知與警醒,🧐
因為一個不小心,
我們的思想,
又會把我們帶回慣性的老路。👞👟🚫
「思想」擁有一種電磁性的實相,
而且還有一種內在聲音的價值。
內在聲音就是在你自己頭腦裡你思想的聲音,
對你身體所造成的影響甚至要大過外在的聲音。
它們影響組成你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你的想法和信念形成「藍圖」,
你再根據藍圖塑造你的身體,
不論你是否知道。
你的身體是個藝術性的創造,
它是在無意識層面被形成
並且不斷被維護的,
且與你對你是什麼?
及你是誰的信念相當一致。
所以透過對你的想法和
信念的運用,
你可以改變你的肉體形象。
——賽斯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肉體生病了,
其實是靈魂感到悲苦了...
箴言道:『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一個人會實現什麼樣的人生、
過什麼樣的生活,
絕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大的決定,
而是在於我們每天所做的
各種小小的決定,
以及根據這個決定
所拿出來的行動。🧗♂️🧗♀️
我們過去的種種作為
與所做的任何決定,
造成了我們現在的自己,
而此時此刻我們所做的任何事
與任何決定,
也將會決定我們未來將會過怎麼樣的生活。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選擇與決定所累積而成,
每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行動,
都在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
在賽斯相關書籍裡,非常強調一個重點:
「你創造你的實相。」
(You create your own reality)
我們的一言一行,
甚至是思考模式都是創造出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
不論是好是壞,
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没有人說這是一條容易的路,
但是,
是很值得一生去投資、修行的,
一分耕耘也絕對會有加倍的收穫,
若我們真正瞭解了宇宙運行的法則。
而我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所學
來成為此刻身陷身心囹圄你們的嚮導。🚵♂️🚵♀️
對於醫學上難以治療的
憂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慌症……
本工作室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這十次(一對一)的潛意識催眠療癒課程,
我將協助你們以潛意識的療法
去除靈性的障礙,
改變負面的思想,
並看清生命的真相,
提昇生命的正面能量,
並以快速改變信念技巧,
整合您的左、右腦🧠
意識與潛意識。
我將視客戶為夥伴,
我們是合作的關係,
是療癒的共業場域。🤹
接下來的每月的懶人包系列,
我將介紹是透什麼方式
與能量場的改變,
而達到自我與客戶的療癒~💪
根據量子力學,
當你改變能量場的時候,
你就改變了場域裡的原子,
而我們就是由原子所構成的,
所以,
當我們改變情緒(能量場)時,
實際上就改變了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
💎你真的還會認為,你的未來只是過去經驗的延伸嗎?💎
圖:改編自網路
👩🏫
我們生命中,
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都在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
此時此刻的每一分一秒,
我們都在替自己寫下自己的歷史,
所走的每一步路、
所做的每一個決定,
都在決定著我們的未來!
克服恐懼的經文 在 懼怕聖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关于克服恐惧的30节圣经经文祷告要点2018年10月12日· 当您害怕时,魔鬼就会进入您的生活,恐惧是基督徒一生中进行恶魔行动的关键。 在圣经中,很多时候我们被命令不要惧怕 ... ... <看更多>
克服恐懼的經文 在 芝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會友通信10/24/2020 『克服』 兄姐平安 的推薦與評價
行動是治癒、克服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 有些經文幫助我們明白真理良善,堅定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克服沮喪和害怕,提醒我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