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是少年
#少年偏差輔導辦法不該兒童準用
#別傷害台灣國際形象
#拒絕違反公約及法律的行政辦法
這幾個月來,我辦公室持續追蹤今年5月預告的「兒童及少年偏差行為之預防及輔導辦法」草案,此辦法至今仍有三個重大違反:
❌違反去年立法院修法意旨
❌違反兒童權利公約
❌違反法律位階及授權範圍
三個部會卻無視公民團體的強烈抗議,執意推行。
行政院最新修改後的辦法雖然在名稱上拿掉「兒童」,但在內文卻多了許多「兒童準用」。
為此我特別質詢 #衛生福利部 #教育部 #內政部警政署,說明各年齡階段的兒童及少年,應用不同方式細緻對待。
未滿12歲的曝險兒童應回歸 #教育及社福支持,而不是納入此辦法,繼續用 #警察或司法處置。這些兒童真正需要的是重建與社會或社群連結的機會,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憐憫、懲罰或負面標籤。
因此去年立法院修法時特別要求7至12歲的觸法兒童回歸教育及社政支持,並刪除帶有負面標籤的虞犯事由,這是立法委員們的修法意旨。
然而我質詢三部會,為何現在本辦法如此傷害兒童權益?為何沒有依照立法院的附帶決議?主責的三個部會不僅無法正面回應,只是一直說明兒童部分皆已拿掉。但實際上只是改了名稱,內文仍舊涵蓋與準用。
在我持續追問下,兩位次長在現場卻無法回答,說出 #納入兒童 的原因。
重點是,目前這個兒少輔導辦法,看起來只是為了處理部會間的分工(其實以行政院層級方案即可處理);但卻可能實質傷害了 #台灣兒少司法權益的國際形象!
我已要求三個部會必須在一個月內各自提交檢討報告,並強列要求在確定此辦法能真正保障 #兒少最佳利益 前,應該要 #暫緩實施。我會在立法院內繼續監督,請大家和我一起守護兒少。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6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
兒童不是少年 在 I’m煦煦I’m睦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寶貝怎麼那~麼可愛🥰🥰🥰
然後妳們還是兒童 不是少年😝
#媽媽與搗蛋鬼
兒童不是少年 在 Rosie&Moon 少女媽咪-西米lulu 的親子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寶貝怎麼那麼可愛🥰🥰🥰
然後妳們還是兒童 不是少年😝
#媽媽與搗蛋鬼
兒童不是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兒童不是少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介紹
訪問作者:邱靖巧
內容簡介:
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得主、獸醫作家邱靖巧最新力作
《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我常往動物醫院跑,不時忘了回家的時間,甘心在獸醫師身邊做個小助手。
我想當獸醫師嗎?不斷地詢問過自己後,如果回答不想,是騙人的。
但是回答「想」,之後呢?
那看似簡單且必然的求學過程,卻讓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成績老是處在及格邊緣,真有辦法考上高中嗎?
考上大學獸醫學系?至於獸醫師考呢?
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
「你想當獸醫師嗎?」
我想當獸醫師嗎?我不斷地問我自己,矇矓中,我看見自己穿起綠色的刷手服,套著潔白無瑕的醫師袍,脖子上掛著聽診器,幫大白狗拆下外固定包紮,牠舔了我的臉頰,然後開心地在診間又跑又跳,黑白貓阿九在我褲管旁來回走動,還有矮小的臘腸狗吒吒也在,牠那風火輪不停地咻咻穿梭在大白狗腳下。我坐在地上摸阿九,越來越多的狗跟貓靠過來,唉呀,好擁擠喔!──摘自第六章跟學歷有什麼關係?
原本把上學當作混日子的家豪,面對導師給的作文「我的志願」毫無思緒,打算敷衍過去。此時上學途中遇到車禍受傷的狗,並出現了一位獸醫師,家豪當場協助了獸醫師的救援工作。之後家豪開始流連動物醫院,除了探望原本車禍受傷而住院的狗,也認識了院裡獸醫師養的狗貓跟藥廠業務。
對於動物們的興趣跟熱忱,他開始思考原本的作文,也去瞭解周遭的人有什麼夢想和志願,立定志願感覺不難,但是他卻發現要去實現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進而感到沮喪。
那麼,在志願實現前,每一個當下,可以做些什麼嗎?
作者簡介:邱靖巧
是作家,也是獸醫師。
筆名尚靖,台南人,1981年生。嘉義大學獸醫學系畢業。現職兩個孩子的媽,兼職永明動物醫院獸醫師,熱愛動物與寫作,企圖在這兩者之間創造屬於自己的道路。曾獲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極短篇優勝、九歌少兒文學獎首獎、台南文學獎短篇小說優等兒童文學佳作等。
生活大小事及文字創作皆記錄於部落格「靖的部落格有個野蠻人chchch」。著有《小獸醫大志願:關於我這個少年超煩惱的事》、《我和阿布的狗日記》、《我和小豬撲滿的存錢日記》、《短褲女孩的青春週記》。
出版社粉絲頁: 大好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兒童不是少年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可以在各大podcast收聽唷 https://linktr.ee/huanahui
你是第一代基督徒還是第二三四五六代基督徒呢?大家對於基督徒的印象是什麼?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歡歡來說,由於不是從小就在教會,沒有參加過兒童主日學、沒有參加過青少年團契,也沒有校園中團契的經驗,反而看到這些從小就在信仰中長大的基督徒,心裏不是滋味(?)今天就透過我和Waha的分享一起來聊聊彼此的經歷,以及在心情上的不同吧!
本集重點:
・我對第二代的刻板印象?信仰是被決定的?
・為什麼幫剛出生的小孩受新生洗?
・聚會只是遺傳的習慣而已?
・第一代基督徒比較火熱?
・第二代基督徒可以扮演的角色?
・傳福音不只是祝福別人,也是自己得到恩典
・感謝主只是口頭禪嗎?
・離開基督信仰,信別的不可以嗎?
追蹤歡歡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an_a_hui/
業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薩克斯風教學/譜/演出預約/更多資訊 https://www.saxh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