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中譯本《#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而特意前來(其實去年就來了,但因同行友人都不懂日文,不好久待),這回專程來看書。
其實不太喜歡中文書名,因特色一是市場的書香味,猶如我喜歡傳統市場突然發現角隅有咖啡香。二是選書,正因空間小,選書考驗主人功力。
仔細看,四之五之一新書及特色二手書組成的書店,小歸小,還是可分成五個空間組合(一大一小,三陳列式),也正因沖繩歷史背景的特殊性,所以從琉球王國、沉重歷史文史、特殊生活文化,乃至長壽之島的飲食文化,民俗藝文,又或移居者眼中,筆下的沖繩,都成了主要選書題材。
當然也另有些如全日本離島書店,或當下熱門書(如『82年生まれのキム・ジヨン』)也有。
若是一般書店,可以理解,那是外來者(日本外縣市)感興趣的,但一個人書店時,分享的是外來人?本地人? 或從閲讀裡創造一個閲讀的需求,不完全理解,但至少以我一個常在日本的外國人,這市場書店倒是如人市場咖啡館,給心靈一個換換口味的瞬間。
#沖縄旅行 #那覇 #本屋 #牧志公設市場 #書店 #古書店 #bookstore #naha #urara #okinawa
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青鳥主題選書】
🎁同場加映《 #街角的書店》電影贈票抽獎
▼在本文底下留言Tag你的好友:「@___,跟我一起去看《街角的書店》!」
▼將在7/5(四)18:00截止後抽出五名幸運兒獲得《街角的書店》雙人電影票卷
▼限公告中獎名單後於青鳥營業時間至書店領取電影票卷
《街角的書店》改編自潘妮洛普費茲傑羅的小說「書店」。這部悲傷中又帶點詼諧的作品,講述主角芙洛倫絲人生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在英國鄉間的寧靜小鎮開設一家書店。故事描繪了芙洛倫絲在開設書店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阻礙,來自小鎮居民們的無視、妒忌,以及扭曲的道德觀,將無可避免地重擊她的夢想。(資料來源: 天馬行空)
------------------------------------------------------
▼青鳥選書---關於我們所知道的書店事
《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在地的風景,多樣的可能》, 宇田智子 ,圓神出版
《東京本屋紀事Tokyo’s Constant Booksellers》, 吉井忍,聯經出版公司
《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八木澤里志,馬可孛羅
《續.在森崎書店的日子》,八木澤里志,馬可孛羅
《我在書店等你:三浦紫苑的私房書評集》,三浦紫苑 陳佩君,天下雜誌
《散步讀冊好日頭:高雄作家帶路、在地讀物、獨立書店的美好旅程》,巴代/等著,高寶出版
《書店怪問》,珍.坎貝爾,高寶出版
《迷宮書店》,羅智成,聯經出版公司
------------------------------------------------------
【活動推薦】
電影講座-《街角的書店》獨立書店的生存備忘錄
時間: 6/30(六)14:00~15:30(13:30開放入場)
地點:光點台北|2F藝文廳
講者:詹正德(前有河book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理事主席)
入場方式:免費入座,額滿為止
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孤讀者的每月選書
宇田智子——《#全日本最小書店URARA》
「想學編織、想結婚、寫辭職、想養生治病、想打發時間⋯⋯無論是什麼心願,一定有能夠為人們帶來幫助的書。世界上的書這麼多,我想好好整裡這些書,把它們交到需要的人手中,我想做這樣的工作。
與其說開店需要勇氣,我想更重要的應該是信念。在這裡,我能完成有趣的事,也唯有在這裡才能完成。
當你遇到一個讓你產生信念的地方,一切就開始了。」
本書由店長本人宇田智子小姐所寫,講述一個人經營二手書店的各種甘苦談,除了有實際的書店知識外(二手書店與一般書店的差異、二手書店如何收書與定價等等),還有她經營書店時所遇見的人事物,也許正因為喜歡與人藉由書本相遇相惜的際遇,讓她毅然決然的接下這家空間狹小的書店,並將之打造成富含沖繩文化的天地吧。
推薦給所有喜歡閱讀,看著書架成排的書就會感到滿足,還有熱愛逛書店的所有愛書人。
#也好想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啊
#讀這本書對於開書店的人充滿敬意
***
韓江——《#少年來了》
「那段經歷就像是一場核災,附著在骨頭與肌肉裡的放射性物質,存留在我們的體內數十年,並且讓我們的染色體變形,將細胞變成癌症來攻擊我們的性命,就算死掉或者火化後只剩下白骨,那些殘留物也不會消失。」
曾經以《素食者》一書得到國際布克獎的韓國女作家韓江,在這本以數個短篇集合而成的小說中,透過不同人物與角度的敘述,勾勒出韓國史上最慘烈的政府鎮壓人民事件之一——光州事件。在光州出生並度過一段童年時光的她,雖然在光州事件發生以前就搬到首爾,但是從小聽聞大人對該事件的耳語,讓她開始寫作以後,都格外關注人性的暴力與殘忍。
那十天的屠殺,帶走了許多年輕勇敢的生命,而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們,都帶著為何是我活下來的罪惡感,在往後的人生中繼續背負著那場夢魘、宛如行屍走肉般活著。有些人因而自殺,有些人的人生因此有了難以抹滅的污點,有些人再也無法信任他人,畢竟,是親眼目睹過本該保衛人民的國家政府,反過來拿槍指著手無寸鐵的他們。就像是第一篇的主角東浩曾經質疑過,為何在追悼會上,還要罹難者家屬唱國歌?難道不是國家殺了這些人嗎?然而,真正有錯的並非國家,而是以愛國之名行屠殺之實的獨裁者。
在第三章裡,韓江以舞台劇形式寫下的這段台詞也頗耐人尋味,「在你死後,我沒能為你舉辦葬禮,導致我的人生成了一場葬禮。」若是這段血腥的歷史未能受到正視,死者未能從叛國者平反成罹難者,那麼曾經因為此事件受到傷害牽連的人們,該如何去過接下來的人生?還有,那些在當時未能了解發生什麼事的其他國民們,該怎麼看待這樣一場軍隊殘殺人民的悲劇?
而對於經歷過類似歷史的台灣人來說,讀這本書就像看電影《1987》時一樣,能夠從中反省我們該如何去面對同樣慘痛的歷史,才能讓這樣的慘劇不會再次上演,也讓曾經被誣衊、被錯待、被壓抑、被掩蓋的一切,都能有重新檢視及還原真相的一天。
#雖然是讀了會心情不好的小說
#但還是很推薦大家去找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