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如何看台灣總統大選】
選後一週了,觀測站有些話想和大家說。之前我們有就有提到過,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真的是世界級,不只是選前大量外媒(據外交部統計,有超過113家國際媒體、235位外籍記者)來台報導;選舉結果底定之後,更是前所未見地有超過8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以官方或是個人的名義透過致函、致電或社群平台發文等方式祝賀蔡英文連任總統,相信這幾天大家也看到很多相關的整理了(https://pse.is/NNW6F)。有些重量級賀電(例如美國國務卿),更是史上首次。
今天,觀測站想要分享一些我們觀察到的,外媒、學者來台灣的觀選心得。
▍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這次台灣的大選,國際社會幾乎一致認為是對兩岸關係的一次公投(referendum),而選舉的結果明確且響亮地告訴國際:台灣人民選擇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拒絕中國的一國兩制。
或許台灣人覺得這只是又一次選舉投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最強而有力的事情之一。要知道,過去數十年以來,中國在全世界大撒幣做大外宣(像是到處設立孔子學院,或是贊助學校做企劃、智庫舉辦研討會),要宣揚他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
結果,我們靠著幾乎不需耗費人民任何額外成本(除了請假通勤以外)的出門投票,一個天氣晴朗美麗的星期六,就瞬間摧毀中國過去在國際苦心經營的各種宣傳(出門投票的CP值是不是很高呢?)。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台灣人沒有要當中國人,台灣人想要的是能自在呼吸、自由說話、當權者必須尊重民意的生活方式。
去年是《台灣關係法》簽署生效40週年,有許多相關的研討會都在檢討過去這40年美、中、台之間的地緣政治變化,這中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美升溫、美中競逐」的局面?美國對中國「交往政策」的期望落空並開始改弦易轍這我們現在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40年來在這三邊關係中最大的一個變動,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化。若台灣當年沒有走上民主化的路線,若我們沒有一直持續地進行民主深化,今天我們看到的美中台情勢絕對不是這樣。(話說回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美國推了好幾把。絕對不是獨裁者的恩賜喔!)
「自由民主」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價值信仰。因著這樣的信仰,讓過去這幾年來美國對台的發展策略漸漸與中國脫鉤,從兩岸關係下的台灣,變成印太地區中的台灣。儘管很多台灣人會自嘲是美國的棋子,但上述的回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能扮演主動的角色。就像這次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首次清楚拋出「不需要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樣的震撼彈,不少人猜測背後或許有美方私下釋出的善意,但這種說法卻忽視了,其實是台灣人展現817萬的民意支持蔡英文路線使她當選,這樣的表態才有可能。
台灣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台灣的民主,是所有台灣人最強的武器以及勝利。
▍令人驚豔的台灣民主特色
這次台灣選舉受世界矚目,多家外國媒體、機構,和學者都紛紛組了觀選團來台灣,有些人已經來過很多次了,有些則是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其中,不少人在這次的選舉中被台灣蓬勃、熱鬧,且草根的民主給驚豔,甚至留下了「台灣人用生命在守護民主」這樣的評語。
為什麼說是草根呢?以美國為例,因為選舉人團制度,除非你是在關鍵的初選、搖擺州,不然你幾乎看不到候選人的積極造勢。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無論都市還是鄉村選區,每個候選人都奮力掃街拜票、站路口、送遊覽車、衝菜市場,並且一雙一雙地去握選民的手拜託賜票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覺得這樣熱鬧的選舉活動非常有「人」味,也發出無怪乎台灣人如此熱衷選舉、投票率也比美國高出許多的感嘆(美國近年歷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0%多)。
另一個讓這些外國觀選人覺得驚訝的體驗,是我們的開票過程,因為在美國是沒有「唱票」這件事的。有人就表示,看到一張張的選票由選務人員揀起、唱票、亮票、最後畫上計票板,覺得這樣的畫面很令人感動:原本概念抽象的「民主」,此刻是如此真切地、由眾人協力小心翼翼地在眼前發生。而且他們也發現台灣民眾在投完票後,都會有人繼續留下來在投票所監督開票過程,並且透過科技工具即時現場轉播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人對於選舉重視和謹慎的程度,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上述幾項台灣特色的選舉文化習慣之外,要觀察一場民主選舉的水準,通常選舉結果出爐的那一刻是觀察重點。
1月11日晚間8點40分,韓國瑜率先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表達謝意之後,表示已經與蔡英文通過電話恭賀她勝選。隨後,他向支持者說:「既然人民已經做出決定,我身為參選人一定服從開票結果 ... 明天起來還是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 ... 祝福她(蔡)也期勉她。」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晚上9點舉行完國際記者會後,來到競選總部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贏是民主,國民黨贏也是民主,親民黨贏也是民主 ...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家人。」
對許多國家來說,能夠好好地辦完一場全國性選舉就很了不起了;而能夠在選舉勝負揭曉之後,第一時間各方人馬接受選舉結果,相互退讓、祝福,並要求支持者們在選後要與意見不同者團結,則是更了不起的表現。要知道,在很多地方,選舉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暴動和政變。台灣政治人物面對選舉結果的成熟態度令他們印象深刻。而讓這些外國人意外的還在後頭,原本以為投開票完之後選舉活動就可宣告結束,殊不知在台灣,這代表的是謝票活動的開始!不管你是勝選或是落選,選完之後有風度地上街向支持你的群眾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有時候一謝就是好幾天),這對這些國外觀選員來說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個美麗風景。
▍新一代的亞洲事務專家
放眼國際媒體或者智庫報告,近來對台灣的報導在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選前選後的分析超級多。這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現在關注台灣的記者以及研究者們,和上一個世代所經歷時空背景的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有許多記者常駐台北,研究者和記者們也形成了一個社群,大家平時互相討論以及傳遞資訊,所以也讓台灣相關的報導及研究更加地貼近現實。
相較於前一個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其所見證的中國是那個成功讓許多人們脫貧,並轉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新世代的研究者、具有發言權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向外擴張霸權、在新疆建立集中營監禁維吾爾人、迫害西藏人、暴力對待香港抗爭民眾、不斷文攻武嚇台灣的中國。
現在所謂「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覺得多交流中國自然就會民主化的這類觀點已經愈來愈少了,當這些新世代漸漸在決策體系中取得位置並發揮影響力時,新的國際關係和政策就會成形。而這次台灣的選舉破紀錄的外媒和學者來台觀選報導,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讓這一群新世代的影響力領袖,見證了這個台灣人用生命也要保護的民主。這些都會是往後台灣在國際上立足的資產。
▍威脅仍然存在
雖然這次選舉結果被不少人視為是對抗民粹型政治人物、中國入侵野心的勝利,但民主的威脅仍然存在。這一兩年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對假錯消息、網軍、網路滲透、資訊戰等現象的存在毫無疑問(當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無端指控),而我們也確實目睹其分化社會、激化議題的威力。在這個「似乎人人都可能是網軍」的時代(再加上政治人物也常常會這樣指控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大家把彼此之間的攻防拉得緊繃,彷彿是撮隨時等待引爆的火藥。儘管我們大概都不想承認,自己有時候也是那個跟著連鎖爆炸反應,把某一個議題炸成焦土使得各方再無轉圜餘地的人,但我們都經驗過,也知道待激情褪去後有時候會有那麼些後悔。
講這些不是要大家從此對議題噤聲,不再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理念。而是要說,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自己,我們到底是在「溝通」還是「攻擊」?有時候打臉酸民很爽,一直打臉一直爽,但爽完之後只是讓勝者與敗者各自回到自己的同溫層炫耀與討拍,同溫層更加鞏固,交流溝通更無可能,更別提絕大多數的網路論戰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勝方與負方,只有混亂和出征動員,最後受傷最重的或許是該被好好理解的議題本身。
在一個外國人看這次選舉的分享中,他說有一次身上大包小包提滿東西搭公車,上車時一位全副武裝的鋼鐵韓粉見狀便主動把位子讓給他,讓他感觸很深。儘管政治理念可能南轅北轍,但對他來說這位韓粉依然是一位熱情親切的台灣人,而這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當成「人」來尊重。網路平台以及社群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彼此的某個切面,然後不斷放大、複製、轉譯、圍觀,一不小心太過投入就會深陷其中變得麻痺,丟失了自己那溫暖的一面。
到底要怎麼面對資訊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持續去討論的事,除了提升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留意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是否過於誇大煽動、分辨訊息種類(像是我們之前講到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內容」、「報導」、「評論」、「分析」,其實都很不一樣)、了解媒體立場等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記得提醒自己,偶爾也要把網路上互動的那些帳號當「人」看吧。
#週末來點正能量
#下面歡迎分享與酸民溝通技巧
#面對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仍會盡量做多一點的背景說明補充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的推薦目錄: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外界如何看台灣總統大選】
選後一週了,觀測站有些話想和大家說。之前我們有就有提到過,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真的是世界級,不只是選前大量外媒(據外交部統計,有超過113家國際媒體、235位外籍記者)來台報導;選舉結果底定之後,更是前所未見地有超過8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以官方或是個人的名義透過致函、致電或社群平台發文等方式祝賀蔡英文連任總統,相信這幾天大家也看到很多相關的整理了(https://pse.is/NNW6F)。有些重量級賀電(例如美國國務卿),更是史上首次。
今天,觀測站想要分享一些我們觀察到的,外媒、學者來台灣的觀選心得。
▍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這次台灣的大選,國際社會幾乎一致認為是對兩岸關係的一次公投(referendum),而選舉的結果明確且響亮地告訴國際:台灣人民選擇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拒絕中國的一國兩制。
或許台灣人覺得這只是又一次選舉投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最強而有力的事情之一。要知道,過去數十年以來,中國在全世界大撒幣做大外宣(像是到處設立孔子學院,或是贊助學校做企劃、智庫舉辦研討會),要宣揚他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
結果,我們靠著幾乎不需耗費人民任何額外成本(除了請假通勤以外)的出門投票,一個天氣晴朗美麗的星期六,就瞬間摧毀中國過去在國際苦心經營的各種宣傳(出門投票的CP值是不是很高呢?)。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台灣人沒有要當中國人,台灣人想要的是能自在呼吸、自由說話、當權者必須尊重民意的生活方式。
去年是《台灣關係法》簽署生效40週年,有許多相關的研討會都在檢討過去這40年美、中、台之間的地緣政治變化,這中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美升溫、美中競逐」的局面?美國對中國「交往政策」的期望落空並開始改弦易轍這我們現在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40年來在這三邊關係中最大的一個變動,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化。若台灣當年沒有走上民主化的路線,若我們沒有一直持續地進行民主深化,今天我們看到的美中台情勢絕對不是這樣。(話說回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美國推了好幾把。絕對不是獨裁者的恩賜喔!)
「自由民主」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價值信仰。因著這樣的信仰,讓過去這幾年來美國對台的發展策略漸漸與中國脫鉤,從兩岸關係下的台灣,變成印太地區中的台灣。儘管很多台灣人會自嘲是美國的棋子,但上述的回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能扮演主動的角色。就像這次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首次清楚拋出「不需要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樣的震撼彈,不少人猜測背後或許有美方私下釋出的善意,但這種說法卻忽視了,其實是台灣人展現817萬的民意支持蔡英文路線使她當選,這樣的表態才有可能。
台灣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台灣的民主,是所有台灣人最強的武器以及勝利。
▍令人驚豔的台灣民主特色
這次台灣選舉受世界矚目,多家外國媒體、機構,和學者都紛紛組了觀選團來台灣,有些人已經來過很多次了,有些則是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其中,不少人在這次的選舉中被台灣蓬勃、熱鬧,且草根的民主給驚豔,甚至留下了「台灣人用生命在守護民主」這樣的評語。
為什麼說是草根呢?以美國為例,因為選舉人團制度,除非你是在關鍵的初選、搖擺州,不然你幾乎看不到候選人的積極造勢。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無論都市還是鄉村選區,每個候選人都奮力掃街拜票、站路口、送遊覽車、衝菜市場,並且一雙一雙地去握選民的手拜託賜票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覺得這樣熱鬧的選舉活動非常有「人」味,也發出無怪乎台灣人如此熱衷選舉、投票率也比美國高出許多的感嘆(美國近年歷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0%多)。
另一個讓這些外國觀選人覺得驚訝的體驗,是我們的開票過程,因為在美國是沒有「唱票」這件事的。有人就表示,看到一張張的選票由選務人員揀起、唱票、亮票、最後畫上計票板,覺得這樣的畫面很令人感動:原本概念抽象的「民主」,此刻是如此真切地、由眾人協力小心翼翼地在眼前發生。而且他們也發現台灣民眾在投完票後,都會有人繼續留下來在投票所監督開票過程,並且透過科技工具即時現場轉播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人對於選舉重視和謹慎的程度,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上述幾項台灣特色的選舉文化習慣之外,要觀察一場民主選舉的水準,通常選舉結果出爐的那一刻是觀察重點。
1月11日晚間8點40分,韓國瑜率先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表達謝意之後,表示已經與蔡英文通過電話恭賀她勝選。隨後,他向支持者說:「既然人民已經做出決定,我身為參選人一定服從開票結果 ... 明天起來還是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 ... 祝福她(蔡)也期勉她。」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晚上9點舉行完國際記者會後,來到競選總部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贏是民主,國民黨贏也是民主,親民黨贏也是民主 ...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家人。」
對許多國家來說,能夠好好地辦完一場全國性選舉就很了不起了;而能夠在選舉勝負揭曉之後,第一時間各方人馬接受選舉結果,相互退讓、祝福,並要求支持者們在選後要與意見不同者團結,則是更了不起的表現。要知道,在很多地方,選舉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暴動和政變。台灣政治人物面對選舉結果的成熟態度令他們印象深刻。而讓這些外國人意外的還在後頭,原本以為投開票完之後選舉活動就可宣告結束,殊不知在台灣,這代表的是謝票活動的開始!不管你是勝選或是落選,選完之後有風度地上街向支持你的群眾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有時候一謝就是好幾天),這對這些國外觀選員來說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個美麗風景。
▍新一代的亞洲事務專家
放眼國際媒體或者智庫報告,近來對台灣的報導在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選前選後的分析超級多。這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現在關注台灣的記者以及研究者們,和上一個世代所經歷時空背景的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有許多記者常駐台北,研究者和記者們也形成了一個社群,大家平時互相討論以及傳遞資訊,所以也讓台灣相關的報導及研究更加地貼近現實。
相較於前一個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其所見證的中國是那個成功讓許多人們脫貧,並轉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新世代的研究者、具有發言權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向外擴張霸權、在新疆建立集中營監禁維吾爾人、迫害西藏人、暴力對待香港抗爭民眾、不斷文攻武嚇台灣的中國。
現在所謂「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覺得多交流中國自然就會民主化的這類觀點已經愈來愈少了,當這些新世代漸漸在決策體系中取得位置並發揮影響力時,新的國際關係和政策就會成形。而這次台灣的選舉破紀錄的外媒和學者來台觀選報導,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讓這一群新世代的影響力領袖,見證了這個台灣人用生命也要保護的民主。這些都會是往後台灣在國際上立足的資產。
▍威脅仍然存在
雖然這次選舉結果被不少人視為是對抗民粹型政治人物、中國入侵野心的勝利,但民主的威脅仍然存在。這一兩年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對假錯消息、網軍、網路滲透、資訊戰等現象的存在毫無疑問(當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無端指控),而我們也確實目睹其分化社會、激化議題的威力。在這個「似乎人人都可能是網軍」的時代(再加上政治人物也常常會這樣指控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大家把彼此之間的攻防拉得緊繃,彷彿是撮隨時等待引爆的火藥。儘管我們大概都不想承認,自己有時候也是那個跟著連鎖爆炸反應,把某一個議題炸成焦土使得各方再無轉圜餘地的人,但我們都經驗過,也知道待激情褪去後有時候會有那麼些後悔。
講這些不是要大家從此對議題噤聲,不再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理念。而是要說,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自己,我們到底是在「溝通」還是「攻擊」?有時候打臉酸民很爽,一直打臉一直爽,但爽完之後只是讓勝者與敗者各自回到自己的同溫層炫耀與討拍,同溫層更加鞏固,交流溝通更無可能,更別提絕大多數的網路論戰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勝方與負方,只有混亂和出征動員,最後受傷最重的或許是該被好好理解的議題本身。
在一個外國人看這次選舉的分享中,他說有一次身上大包小包提滿東西搭公車,上車時一位全副武裝的鋼鐵韓粉見狀便主動把位子讓給他,讓他感觸很深。儘管政治理念可能南轅北轍,但對他來說這位韓粉依然是一位熱情親切的台灣人,而這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當成「人」來尊重。網路平台以及社群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彼此的某個切面,然後不斷放大、複製、轉譯、圍觀,一不小心太過投入就會深陷其中變得麻痺,丟失了自己那溫暖的一面。
到底要怎麼面對資訊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持續去討論的事,除了提升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留意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是否過於誇大煽動、分辨訊息種類(像是我們之前講到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內容」、「報導」、「評論」、「分析」,其實都很不一樣)、了解媒體立場等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記得提醒自己,偶爾也要把網路上互動的那些帳號當「人」看吧。
#週末來點正能量
#下面歡迎分享與酸民溝通技巧
#面對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仍會盡量做多一點的背景說明補充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外界如何看台灣總統大選】
選後一週了,觀測站有些話想和大家說。之前我們有就有提到過,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真的是世界級,不只是選前大量外媒(據外交部統計,有超過113家國際媒體、235位外籍記者)來台報導;選舉結果底定之後,更是前所未見地有超過8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以官方或是個人的名義透過致函、致電或社群平台發文等方式祝賀蔡英文連任總統,相信這幾天大家也看到很多相關的整理了(https://pse.is/NNW6F)。有些重量級賀電(例如美國國務卿),更是史上首次。
今天,觀測站想要分享一些我們觀察到的,外媒、學者來台灣的觀選心得。
▍對兩岸關係的公投
這次台灣的大選,國際社會幾乎一致認為是對兩岸關係的一次公投(referendum),而選舉的結果明確且響亮地告訴國際:台灣人民選擇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拒絕中國的一國兩制。
或許台灣人覺得這只是又一次選舉投票,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一個民主社會能夠做出最強而有力的事情之一。要知道,過去數十年以來,中國在全世界大撒幣做大外宣(像是到處設立孔子學院,或是贊助學校做企劃、智庫舉辦研討會),要宣揚他們的「一中原則」(One China Principle),讓大家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是中國人。
結果,我們靠著幾乎不需耗費人民任何額外成本(除了請假通勤以外)的出門投票,一個天氣晴朗美麗的星期六,就瞬間摧毀中國過去在國際苦心經營的各種宣傳(出門投票的CP值是不是很高呢?)。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台灣和中國不一樣,台灣人沒有要當中國人,台灣人想要的是能自在呼吸、自由說話、當權者必須尊重民意的生活方式。
去年是《台灣關係法》簽署生效40週年,有許多相關的研討會都在檢討過去這40年美、中、台之間的地緣政治變化,這中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美升溫、美中競逐」的局面?美國對中國「交往政策」的期望落空並開始改弦易轍這我們現在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40年來在這三邊關係中最大的一個變動,其實是台灣的民主化。若台灣當年沒有走上民主化的路線,若我們沒有一直持續地進行民主深化,今天我們看到的美中台情勢絕對不是這樣。(話說回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美國推了好幾把。絕對不是獨裁者的恩賜喔!)
「自由民主」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而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價值信仰。因著這樣的信仰,讓過去這幾年來美國對台的發展策略漸漸與中國脫鉤,從兩岸關係下的台灣,變成印太地區中的台灣。儘管很多台灣人會自嘲是美國的棋子,但上述的回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能扮演主動的角色。就像這次蔡英文選後接受BBC專訪首次清楚拋出「不需要宣布獨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這樣的震撼彈,不少人猜測背後或許有美方私下釋出的善意,但這種說法卻忽視了,其實是台灣人展現817萬的民意支持蔡英文路線使她當選,這樣的表態才有可能。
台灣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台灣的民主,是所有台灣人最強的武器以及勝利。
▍令人驚豔的台灣民主特色
這次台灣選舉受世界矚目,多家外國媒體、機構,和學者都紛紛組了觀選團來台灣,有些人已經來過很多次了,有些則是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其中,不少人在這次的選舉中被台灣蓬勃、熱鬧,且草根的民主給驚豔,甚至留下了「台灣人用生命在守護民主」這樣的評語。
為什麼說是草根呢?以美國為例,因為選舉人團制度,除非你是在關鍵的初選、搖擺州,不然你幾乎看不到候選人的積極造勢。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無論都市還是鄉村選區,每個候選人都奮力掃街拜票、站路口、送遊覽車、衝菜市場,並且一雙一雙地去握選民的手拜託賜票的時候,其實內心都是激動不已的,覺得這樣熱鬧的選舉活動非常有「人」味,也發出無怪乎台灣人如此熱衷選舉、投票率也比美國高出許多的感嘆(美國近年歷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0%多)。
另一個讓這些外國觀選人覺得驚訝的體驗,是我們的開票過程,因為在美國是沒有「唱票」這件事的。有人就表示,看到一張張的選票由選務人員揀起、唱票、亮票、最後畫上計票板,覺得這樣的畫面很令人感動:原本概念抽象的「民主」,此刻是如此真切地、由眾人協力小心翼翼地在眼前發生。而且他們也發現台灣民眾在投完票後,都會有人繼續留下來在投票所監督開票過程,並且透過科技工具即時現場轉播讓更多人知道。台灣人對於選舉重視和謹慎的程度,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除了上述幾項台灣特色的選舉文化習慣之外,要觀察一場民主選舉的水準,通常選舉結果出爐的那一刻是觀察重點。
1月11日晚間8點40分,韓國瑜率先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表達謝意之後,表示已經與蔡英文通過電話恭賀她勝選。隨後,他向支持者說:「既然人民已經做出決定,我身為參選人一定服從開票結果 ... 明天起來還是希望見到團結的台灣 ... 祝福她(蔡)也期勉她。」另一方面,蔡英文在晚上9點舉行完國際記者會後,來到競選總部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贏是民主,國民黨贏也是民主,親民黨贏也是民主 ... 我們都是台灣人,所有的台灣人都是家人。」
對許多國家來說,能夠好好地辦完一場全國性選舉就很了不起了;而能夠在選舉勝負揭曉之後,第一時間各方人馬接受選舉結果,相互退讓、祝福,並要求支持者們在選後要與意見不同者團結,則是更了不起的表現。要知道,在很多地方,選舉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暴動和政變。台灣政治人物面對選舉結果的成熟態度令他們印象深刻。而讓這些外國人意外的還在後頭,原本以為投開票完之後選舉活動就可宣告結束,殊不知在台灣,這代表的是謝票活動的開始!不管你是勝選或是落選,選完之後有風度地上街向支持你的群眾表達感謝之意(甚至有時候一謝就是好幾天),這對這些國外觀選員來說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一個美麗風景。
▍新一代的亞洲事務專家
放眼國際媒體或者智庫報告,近來對台灣的報導在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新高點,選前選後的分析超級多。這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現在關注台灣的記者以及研究者們,和上一個世代所經歷時空背景的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有許多記者常駐台北,研究者和記者們也形成了一個社群,大家平時互相討論以及傳遞資訊,所以也讓台灣相關的報導及研究更加地貼近現實。
相較於前一個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其所見證的中國是那個成功讓許多人們脫貧,並轉型成世界工廠的中國;新世代的研究者、具有發言權的人們,看到的中國,是一個不斷向外擴張霸權、在新疆建立集中營監禁維吾爾人、迫害西藏人、暴力對待香港抗爭民眾、不斷文攻武嚇台灣的中國。
現在所謂「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覺得多交流中國自然就會民主化的這類觀點已經愈來愈少了,當這些新世代漸漸在決策體系中取得位置並發揮影響力時,新的國際關係和政策就會成形。而這次台灣的選舉破紀錄的外媒和學者來台觀選報導,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讓這一群新世代的影響力領袖,見證了這個台灣人用生命也要保護的民主。這些都會是往後台灣在國際上立足的資產。
▍威脅仍然存在
雖然這次選舉結果被不少人視為是對抗民粹型政治人物、中國入侵野心的勝利,但民主的威脅仍然存在。這一兩年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對假錯消息、網軍、網路滲透、資訊戰等現象的存在毫無疑問(當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這些都是無端指控),而我們也確實目睹其分化社會、激化議題的威力。在這個「似乎人人都可能是網軍」的時代(再加上政治人物也常常會這樣指控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大家把彼此之間的攻防拉得緊繃,彷彿是撮隨時等待引爆的火藥。儘管我們大概都不想承認,自己有時候也是那個跟著連鎖爆炸反應,把某一個議題炸成焦土使得各方再無轉圜餘地的人,但我們都經驗過,也知道待激情褪去後有時候會有那麼些後悔。
講這些不是要大家從此對議題噤聲,不再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理念。而是要說,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自己,我們到底是在「溝通」還是「攻擊」?有時候打臉酸民很爽,一直打臉一直爽,但爽完之後只是讓勝者與敗者各自回到自己的同溫層炫耀與討拍,同溫層更加鞏固,交流溝通更無可能,更別提絕大多數的網路論戰都沒有顯而易見的勝方與負方,只有混亂和出征動員,最後受傷最重的或許是該被好好理解的議題本身。
在一個外國人看這次選舉的分享中,他說有一次身上大包小包提滿東西搭公車,上車時一位全副武裝的鋼鐵韓粉見狀便主動把位子讓給他,讓他感觸很深。儘管政治理念可能南轅北轍,但對他來說這位韓粉依然是一位熱情親切的台灣人,而這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值得被當成「人」來尊重。網路平台以及社群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彼此的某個切面,然後不斷放大、複製、轉譯、圍觀,一不小心太過投入就會深陷其中變得麻痺,丟失了自己那溫暖的一面。
到底要怎麼面對資訊戰,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持續去討論的事,除了提升自己媒體識讀的能力:留意訊息來源、資訊內容是否過於誇大煽動、分辨訊息種類(像是我們之前講到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內容」、「報導」、「評論」、「分析」,其實都很不一樣)、了解媒體立場等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記得提醒自己,偶爾也要把網路上互動的那些帳號當「人」看吧。
#週末來點正能量
#下面歡迎分享與酸民溝通技巧
#面對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仍會盡量做多一點的背景說明補充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 在 中國大陸、海峽兩岸及國際情勢分析- 歡迎大家今晚前來參加! 的推薦與評價
明居正- 中國大陸、海峽兩岸及國際情勢分析, profile picture · 明居正- 中國大陸、海峽兩岸及國際情勢分析 ... 彰化的聽眾,請以後分享心得. 3 yrs Report. ... <看更多>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 在 20221024 [David Chuang のLive] 持續性稽核作業的標竿 的推薦與評價
大衛時間, 每天早上八點至九點間, 和您分享公司治理, 風險及內部控制與合規相關實務討論議題, 以及如何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營運確保分析, 提供內部稽核 ... ... <看更多>
兩岸情勢分析心得 在 [新聞] 獨家/房市盛極而衰!代銷龍頭說話了: - 看板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
連結: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97504
內文:
近期房市交易量急縮,交易盛況不再!對此,代銷龍頭海悅(2348)廣告公司總經理王俊
傑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凡事盛極而衰,房市反轉是必然之事,但,這一次恐
怕不能當作是一種循環,因為受到國外政經影響過大。」
王俊傑表示,「房市的循環,當房價高到民眾口袋的錢跟不上,就會進入冷淡期,這一次
的量縮,台灣國內情況還好,資金沒有明顯外流,但國外有許多政經不確定因素,造成了
想買房子的人縮手。」
他進一步說明,「台灣人並未碰過類似2014年~2016年美國所發生的『次貸風暴』,面對
升息危機缺乏經驗,一般民眾從來不知道,國外通膨會影響台灣國內物價與消費,所以這
次被打得措手不及,所以房市交易量才會急縮的這麼嚴重。」
王俊傑分析,「台灣屬於出口導向的國家,因為民主,訊息發達,景氣更容易受到國外情
勢波動影響,但國內資金現在看來,還未真正流出,所以暫時不至於太過嚴重。」
他說,「目前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戰、晶片科技戰持續開打中,而兩岸情勢、中國的威脅仍
不明朗,這兩大利空,將導致台灣房市回彈時機不明,難以預測。」
王俊傑說明,目前國際金融情勢,在通膨之下,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大多數國家仍在等待
美國「大撒幣」,一旦美國有所動作,大家勢必跟進。
不過他也提到,「即使政府將這些事情都掌握好,對於貧者越貧的潮流下,其實一般民眾
也不會有明顯感受,最直接的,建議還是廣發消費券、刺激基層消費,才會真正改善有感
。」
心得:
房市危險了
建議央行鬆綁土建融貸款成數限制
發消費券給民眾鼓勵民眾買房
唯有房地產好台灣經濟才會好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6.85.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66616915.A.4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