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田馥甄單飛10年封后,教我們學到一件事]
(職場易經筆記-18)
恭喜🎈!田馥甄Hebe昨晚奪下第32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一直被認為是金曲遺珠的她,兩次叩關,都與獎座擦身而過。這次憑著第五張專輯《無人知曉》(Time Will Tell),終於封后。
近年田馥甄迷上登山,目標是爬百岳。當她拾梯上台領獎時,她打趣說剛剛那一段才真的讓她腿軟,暗喻得獎是多麼不容易。這是她單飛10年後,在金曲獎首度封后,而她致詞時,特別強調這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因此感謝了很多人,包括:
去年加入的何樂音樂
之前的老東家華研唱片
當年的S.H.E.女團的姊妹Selina﹑Ella
在娛樂圈,每隔一陣子就出現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男團或女團,但是正如三國演義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觀眾看他們還在日正當中時,卻聽到天團要拆了﹑散了,無不感到惋惜。其中不免傳出成員不合的消息,唯獨S.H.E.沒有,還打出「單飛不解散」的口號,至今三人感情甚篤,誠屬不易。
後來田馥甄再出走培育她近20年的華研唱片,好聚好散,後來卻被寄存證信函求償,還好平和落幕,這裡面顯示的是高超的人際智慧。我得說一句,難得呀﹗面對分分合合,不要說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無法完美處理,即使我們普通上班族的職場,都未必能夠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以處理分與合,是職場重要的一課。
這次我想用易經緊臨的五個卦,來談如何面對分與合,幫助你在三個不同階段,都能掌握到關鍵要領:
💚合時:人皆有情,恆久不移。
💚從合到分時:相時而退。
💚分時:步步為營,邁向光明。
易經分為上下兩部分,第1至第30卦是上經,第31至第64卦是下經。上經是乾坤兩卦開始,講天道與地道;下經是咸卦與恆卦開始,講人道,指的是各種人際關係,像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老闆與員工關係﹑主管與屬下關係等。所以像Hebe田馥甄的分分與合合,要看下經,而我要從下經的前五卦來說明。
💚第一階段看咸卦(第31卦)
咸卦,指的是「感」沒有「心」,包括感覺﹑感應﹑感情等。我們一般人會以為沒有心的感情,是把別人的心偷走,騙人感情;但在易經裡,解釋恰好相反,無心的感情反而純真,不存在心機與算計,喜歡你就是喜歡你,不去看你家裡是富或窮﹑不去看你未來是有出息或沒前途。
這種感情會出現在什麼時候?少男少女情竇初開時 ,還未轉大人,心思單純,只看現在,不看未來。把時空移到職場,這種感覺會出現在兩人初見面,志趣相投,攜手合作。雙方都是從零開始,誰也別計較誰,因為都沒得計較呀﹗剩下的念頭只有一個,先把事情做起來再說。
人一生最難忘的是什麼時刻?若是戀愛,當屬初戀;若是創業,當屬創業維艱的那段日子,為什麼?因為單純無雜念,最能見到人間真情,也最能培養出革命情感。不論Hebe田馥甄未來有多麼飛黃騰達,若問她最懷念哪段日子,八成應該會回答S.H.E.這段,因為當時一無所有,彼此只有對方,處於「人皆有情」階段。
💚第二階段看恆卦(第32卦)
隨著咸卦不分彼此﹑有志一同的齊心努力,發展會越來越穩定,如果是男女便會走入婚姻裡,如果是S.H.E.便會走向一體,如果是職場便會走往安穩,這時便來到下一卦:恆卦,求的是你我關係的恆久不移,自然出現各種規矩。可是人會動﹑會變,規矩就成了束縛,有人適應,有人不適應,所以聖經說婚姻是—
恆久忍耐。
在婚姻關係中,西方人講「恆」;在職場發展上,又講「有恆為成功之本」,足見恆卦之重要,可是真情大考驗也在這個階段。易經的智慧在此再度顯現,恆指的不是固守一隅,竟然是變動不居,意思是唯有適時求變才能有恆有守。換句話說,攻擊是最有力的防守。恆卦上面是震雷,下面是巽風,這是什麼畫面?
風起雲湧,雷鳴大作。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想要在職場恆久,就必須奮進,而不是安逸。婚姻也是,它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一座花園,春夏秋冬都得換著不同的花來種。
💚第三階段看遯卦(第33卦)
遯是遁走,來到分手﹑拆夥﹑或離職的時刻,因為有人受不了恆卦裡的規矩,覺得人生被綁架﹑情緒被勒索﹑前途被束縛。這個遁不是退逃,而是以退為進,是一個轉進的策略,求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S.H.E.的各自單飛就是好例子,彼此鬆綁,放其自由,各做擅長的事,Hebe做歌手,Ella演戲,而Selina主持。
易經很看重天時,時機對了,鼓勵人放手一搏;時機不對,則勸暫時退避,以期東山再起。用這種態度來面對職場的起伏,最是安適自在。遯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山,教我們抬頭看看天色,必要時進山洞歇息一會,想想再從哪裡轉進。
💚第四階段看大壯卦(第34卦)
Hebe田馥甄單飛後10年,都在做什麼?她用大壯卦的精神,步步為營。大壯卦的上面是震雷卦,下面是乾天卦,天上閃電成光,遠遠就看得到;雷鳴成聲,遠遠就聽到,這代表田馥甄的聲名遠播﹑聲勢壯大。不過易經妙就在這裡,看似好卦卻也隱藏著凶險,所以田馥甄仍然必須步步為營,是不是像極了職場之道?
💚第五階段看晉卦(第35卦)
走到晉卦,來到邁向光明的階段,便能夠全面奮進﹑火力全開。一樣的,仍然無法掉以輕心,需要不斷自我反省,修身修德。而第二件重要的事,照顧更多人。一個人之所以成功,誠如田馥甄在領獎致詞說的,是一路上很多人成就的,因此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才能夠永保光明。所以當我們升上主管,要做的也是照顧屬下。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職場的分分合合是常態,並學會處理分與合,合時有情有義,分時相時而退。
💚2.分開時,沒得倚靠,唯有自己,就要全力以赴、步步為營,從無人知曉做到家喻戶曉,Time Will Tell,時間會給你答案。
本文讀了受益,請留言+1。
圖:台視
八隅體例子 在 林暮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方格子專欄 #隅世界】這段時間大大小小的媒體相繼離場,這是預料得到的結果,但並不是結局。不是說真相的傳播不重要,而是在有限的空間需要更重視文化的延續。
⠀⠀⠀⠀⠀⠀⠀⠀⠀
最近有媒體翻出中共的大數據,資料顯示港人極度抗拒普通話滲透。曾幾何時,比如零八奧運的時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提高,但是否真的認為香港人等同中國人呢?其實甚至是「愛國人士」亦對香港人身份有根深蒂固的認知。舉例而言,觀察簡體字與正體中文的使用就可以發現港人甚少全文盡用簡化字。就算是馬來西亞華人也有部分使用正體中文,盡用簡化字之人固然是大陸地區民眾以及其養育之子女。
⠀⠀⠀⠀⠀⠀⠀⠀⠀
文化入侵是兵家必爭之地。遑論中共,英美日韓等地都正強力侵入各地本土文化。保育本土文化之前,必先保育本土語言及方言。
⠀⠀⠀⠀⠀⠀⠀⠀⠀
在台灣,國語與台語為主要語言,但是台語在年輕人群體中是否正在式微呢?再者客語、軍家話、泰雅語、西部及西北台灣南島語等語系均需要保育。在香港,港式廣東話地位無可取代,客家、蛋家、閩南話等方言則極速式微。城市發展同時,政府漠視文化保育,結果就會如香港一般,文化變得單一,產業亦變得單一,最後則不得不依靠鄰國「救濟」,換來更強力的文化入侵。
⠀⠀⠀⠀⠀⠀⠀⠀⠀
回到文化入侵的話題。文化入侵並不是指一般在電視台看韓劇、聽日本流行曲之類的事,而是改變日常生活的端倪。例子呢?很簡單就是我們常提起的「支語」,也有不少人忽略了的「支持本地製品」。這類入侵都是吞噬了原生的日常,而且弊多於利。
⠀⠀⠀⠀⠀⠀⠀⠀⠀
先說「支語」的問題,華文的好在於語文蘊含的意義,而某華文國的用語卻與此道背馳。修讀中華文學必先閱遍各朝、各代,各國的古詩文,又要理解各時代的書法與語言的不同,才能理解與解釋不同詩詞歌賦的含義。
⠀⠀⠀⠀⠀⠀⠀⠀⠀
再說支持本地製品,此處更想重點提出的是支持地域農產品、加工製品等。如果閣下有留意日本教育法的話,您或者會知道日本學校提倡校內設立食品工場(即廚房)並使用在地食材製作營養膳食。支持在地食材不但能夠令地域小農能夠讓持續發展,增加中小型商家的競爭力以避免企業獨大壟斷巿場,另外更能夠減輕運輸成本,不但環保而且能以較低價獲取更新鮮的食材。在工藝方面,相信近年各地都開始看見文化及工藝產業的重要,支持本地創作同時亦是支持自身軟實力的發展,以至在世界層面能與其他文化交流、抗衡其他地區的文化入侵。
⠀⠀⠀⠀⠀⠀⠀⠀⠀
在某些話題上,社交媒體的聲量並不會因為獨立發聲的媒體結束就減弱。社交媒體甚至社會都是獨立而連結着的群體,在網下的交流並不比網上的少。保持理性、批判思考、樂於討論,不要為自己設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媒體。
⠀⠀⠀⠀⠀⠀⠀⠀⠀
#林暮雪 Medium同步更新。
八隅體例子 在 Linn / 老娘才不是日本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問問題的藝術】
來到日本又開始經營粉專之後,常會收到五花八門的私訊問問題。有的人把我當氣象台,問我下禮拜東京天氣怎麽樣;有的人會問東京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會問日本留學、工作的相關事宜。
其實在我能力範圍內並且不涉及隱私的問題,基本上我(心情好的時候)都會回答。但有時候常會遇到那種讓人不知道從何回答起的問題。不只是粉專,親戚朋友或是工作上偶爾也有類似情形,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談談問問題的藝術。
先說結論,要問好問題,就不要問「範圍太廣的問題」。
例如,你突然問我「下禮拜要去東京,請問你有什麼推薦的點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回答。
因為我就會開始想,東京跟大台北一樣大,我怎麼知道你是要去哪裡,而且每個人喜歡的都不一樣,想看夜景、想購物、想體驗日本風情,每種路線都有推薦的點,根本沒辦法馬上回答。更何況同一類型的景點裡面也是各有千秋,例如夜景的話晴空塔最高最震撼、六本木最浪漫、都廳不用錢等等。水族館也是,隅田水族館適合情侶、池袋 Sunshine 水族館適合家族、品川 Aqua Park 表演精彩等等。所以我要問清楚你喜歡什麼才有辦法推薦啊~
另外一個類似的,也很多人愛問「東京有什麼推薦的餐廳嗎?」拜託喔東京有 80,342 間餐飲店(是真的我剛剛查的),你要找哪一區的餐廳?是要跟誰吃、幾個人吃?預算呢?有沒有不能吃的食物?想要居酒屋類型還是精緻類型?每次被問這個問題後我就要反問一大堆條件,才有辦法從我那長長的口袋名單裡面找出幾間,不然根本選不出來!
老娘就曾經遇過,問我是否有推薦餐廳,我隨意舉了幾間壽司店,結果那個人說不敢吃生的。之後推薦拉麵店,又說想吃好一點的不要拉麵。乾是不會早點說逆~!這樣一來一往真的很浪費人生,老娘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很想叫他自己去估狗 80,342 間店!!!自己去下載食べログ!!!
並不是不能請人推薦餐廳,而是你應該這樣問:
「我中午想去惠比壽吃飯,有推薦情侶去吃氣氛不錯的店嗎?」
「東京御茶水附近有推薦的泰式料理店嗎?」
「晚上想喝一杯,有沒有推薦新宿附近預算4000日圓以內的日式居酒屋?」
條件越明確,對方就越容易回答,不用耗費太多認知資源,而你也會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試想你問了太廣的問題,對方又必須再花時間回問你的條件是什麼,太麻煩他可能就會已讀不回你了。(還是只有我這樣呢畢竟我人很差)
也有很多人喜歡問我「在日本留學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嗎」「在日本找工作會很難嗎」,這類問題也是太空泛,很浪費彼此的時間。
要注意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我又不是算命師,難道有辦法幫你算出你下週有車關出門要小心車子,或者你有小人纏身要注意身邊口蜜腹劍的人這樣~
來日本留學跟工作的人百百種,每個人背景都不同,擁有的特長也都不同,本就不能一概而論。你問在日本找工作難不難,那我也只能回答「(對我而言)不難」(啊我就在這裡工作了咩),但實際上你的日語能力、專業技能以及你找工作的管道才是關鍵啊!太空泛的問題,就只會得到很空泛的答案,那實際上應該也對你沒什麼幫助。
比較好的例子是,在問問題之前會詳細說明背景以及狀況,並且明確表達想問的事情以及希望獲得哪方面的建議。例如想去日本留學這件事,有的人可能只是一個想法剛萌芽,有的人可能是在準備考獎學金,有的人可能是在煩惱如何選學校等等,那你所需要的資訊就都不一樣。所以發問會被罵伸手牌的,基本上就是問題不明確,或是問題太簡單到估狗就能找到。多花幾分鐘思考,你可以不用當伸手牌又能獲得你想要的回答。
再重複一次,要問好問題,就不要問「範圍太廣的問題」。好好思考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問好問題大家都開心。下次再沒頭沒尾丟一句「日本找工作會很難嗎」就不要怪我已讀不回好嗎謝謝~
又到了厭世的星期一,祝大家平安渡過這一週~
#老娘才不是日本人
🔽老娘IG🔽
https://instagram.com/linzoma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