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火無情,事發前預防遠勝事發時搶救】
近期火災事件頻傳,要遏止類似悲劇情事一再發生,嘉瑜認為事前的預防遠勝於事發時的搶救,昨日在內政委員會提出質詢,重點如下:
(一)基層消防員和婦宣大隊平時都挨家挨戶宣傳,希望民眾加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但有部分民眾防災意識不足,即使是免費為其安裝也拒絕,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就近期火災事件,加強向民眾宣導加裝住警器以及相關的防災逃生教育訓練。此外,住宅大樓一般都有消防設備,公寓及透天厝則沒有,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波及鄰近住戶,事涉公共安全,內政部應思考未來是否強制公寓及透天厝式的民宅需安裝駐警器。
(二)現行建築法與消防法未作整合,造成業者未提送消防防護計畫,卻仍能取得變更使用執照,此次錢櫃大火事件正是因此漏洞而發生,內政部目前僅要求地方政府建築機關未來發照前要「副知」消防機關,嘉瑜認為應該直接由建築法第74條作修正,要求將來申請變更使用執照時必須檢附已提送消防機關之消防防護計畫。
(三)目前消防法規規範醫療院所、榮民之家、長照機構等場所,需設置「119火災通報裝置」,火警受信總機系統與消防機關連線,嘉瑜認為內政部應將八大行業等封閉型娛樂場所也納入,才能解決不肖業者在通過安檢過後就關閉消防設備系統的陋習,內政部以可能會有很多誤報、量能不足為由回覆不可行,嘉瑜認為,台灣在全球科技實力國家中名列前茅,相關硬體、技術層面的問題應該都能克服,事在人為,希望內政部研擬相關辦法,才能杜絕錢櫃大火這樣的重大公安事件再度上演。
公寓 沒有 使用執照 在 張耿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首po
#5月12日/5月9日
基隆河步道串聯計畫難產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2019-05-12
基隆河沿岸步道缺廁所,議員要求比照新北市開放抽水站給民眾方便。 (記者王慕慈攝)
基隆河員山子分洪工程民國九十四年完工,市府規劃沿岸防汛步道兼自行車道並串聯新北,推動十三年來中繼、休息站、腳踏車專用道及親水公園闕如,連上廁所地方都沒有。議員張耿輝要求協調抽水站開放廁所讓市民方便。
基隆河全長九十六公里,基隆市部分十五公里。市府九十五年規劃沿岸城鄉風貌計畫,原案現因年代久遠且執行有困難度,工務處另起爐灶,一0四年起先就基隆河沿岸防汛道路兼供步道或自行車道使用串聯進行重新規劃。
市府委外進行可行性評估,規劃串接下游與新北市汐止交匯處,往上則從碇內接到新北市瑞芳區交匯處,建置完成將可與大台北路網完成串聯。
工務處長張元良說,短期目標是利用基隆河既有的防汛道路,透過斷點銜接串聯優化道路使用功能;長期則以基隆河兩岸既有防汛道路做系列完整且安全的串聯與規劃,營造優質休閒空間。
受限於河段地形起伏甚大,串聯計畫所需經費概估達五億二千萬元,水利署要地方負擔一億多元。市府認為基隆河屬於中央管理河川,將繼續向中央爭取全額補助或逐年分段辦理。
張耿輝說,市政應有延續性,基隆河步道串聯計畫,到現在中繼、休息站,或自行車充氣站闕如;那麼長的距離,連找個上廁所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找附近宮廟或加油站。沿岸有十六座抽水站,建議借鏡汐止河段,協調廠商開放讓市民方便。
張元良表示,會與新北市連繫觀摩汐止星光橋鐵馬驛站提供打氣、飲水及基本救護、廁所等公設怎麼處理,再研擬基隆抽水站有沒有條件做。同時,串聯部分現以分段辦理方式,基隆河右岸碇內段興隆路至暖江橋未串聯,過港路至尚仁街至八德路段也是。他說,興隆路砂石車多,所以優先處理;七堵與暖暖將各挑一危險路段以棧橋式串接,透過立委向水利署爭取中會°
加速危老重建 議員促提配套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2019-05-09
基隆市老舊建物多,影響安全及市容景觀,議員促以獎勵加速危老重建。(記者王慕慈攝)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獎勵重建容積百分之十,一0六年五月十日公布,明年五月底到期。議員擔心過了時效誘因不再,關心市府是否有相關配套,建議借鏡台北市設危老重建推動師,比照雙北放寬合法房屋認定標準。
議員張耿輝說,基隆老舊建物都更腳步慢,大建商要來都更蓋房子,建議容積率明確化、因地制宜、地方自治條例應考量現況。
議員鄭文婷指出,危老條例明年到期,房屋稅、地價稅獎勵也在民國一一一年到期,市府應搭配配套獎勵措施,讓民眾更有動機加速老舊房屋更新。
她認為,基隆與雙北合法房屋認定看起來比較簡便,但基隆房子很多沒有使用執照,提出解決方式加速推動都更刻不容緩。
議員楊秀玉指出,台北市有容積獎勵辦法、權利變換、畸零地自治條例等,建議基隆要因地制宜適度放寬,讓狹小基地重建可以不受寬度、深度拘限。全台危老重建最多是新北市,有上千專業經驗推手;建議學習台北危老重建推動師的培訓,加速推動。
目前基隆市政府受理危老重建計畫案三件,審查完竣一件、核定一件。都發處長徐燕興說,危老條例在經濟弱勢、結構補強補助及減稅、融資,市府在二月已權責分工,配套法令都有,加強宣導責無旁貸。此外,危老推動師也與內政部反映,建議與雙北合作,二月已納入縣市合作議題。
http://www.cdns.com.tw/mobile/news.php?n_id=0&nc_id=298090
屋頂搭建防漏設施 盼鬆綁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多雨,老舊公寓屋頂多有漏水等問題,市府自治條例規範屋頂搭建相關防漏設施,限制在五層以下、建造年限十年以上,經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專業技師鑑定確有漏水情形,同時限制屋脊高度不得超過一點五米,民眾難以據此申請合法搭建。議員九日建議放寬相關限制。
議員呂美玲指出,新北市搭建防漏設施相關規定開放七層樓以下建築,且不需經建築師簽證,只要現場勘驗確認即可搭設,高度則不得超過二點一米,建議比照新北市放寬相關規定。
議員秦鉦、莊敬聖表示,現行限制高度讓到屋頂維修、查水表,甚至是消防救災時都得彎著腰進行,不符合實際狀況;議員蘇仁和更直指,搭建防漏設施可能只要花個一、二萬元就能解決,但要建築師或專業技師鑑定簽證一張至少就要十五萬元,建議只要現場勘驗確認漏水就可申請搭設,完工後再行複驗即可。
市長林右昌指出,建築有相關法令規定,新北市的作法在適法性上有所疑慮;都發處長徐燕進一步說明,中央對於新違章「即報即拆」全國適用,新北「二米一、免查報」的規定若到中央不可能會通過。
莊敬聖指出,基隆臨海加上天候多雨,建築物比其他地方更加容易侵蝕、漏水,應該因地制宜;張耿輝也強調,「法規是死的」,應該因應各地情況不同做修正。
議長蔡旺璉決議,為有效解決老舊建築屋頂漏水問題,並配合建物維護與救災等實際需求,請市府儘速研議因地制宜之彈性調整做法,其中有關無壁式雨棚高度規範應檢討適度放寬,請市府在下次定期會將辦理情形提報議會。
http://www.cdns.com.tw/mobile/news.php?n_id=0&nc_id=297564
公寓 沒有 使用執照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第一年入住,為了要保住居住品質,在住戶大會說:「管理的越好,房價越保值,你鞋子亂放在門外,一坪就少兩萬,鐵窗亂加陽台亂推冷氣亂擺,一坪再少兩萬。」
你想想,失火的時候,只要有人踩到你的臭鞋而跌倒,就很容易變凶宅,濃煙一來誰還有眼睛看到方向?當然有住戶打死不移走,於是消防法規就出動,把所有的鞋子鞋櫃甚至是門口的腳踏墊,通通收了進去。
「腳踏墊也不行?那麼小一塊哪會影響啊!」不行,失火的時候,腳踏墊一樣會被濃煙遮蔽,增加助燃物你死得更快,我雖被罵酷吏,但還是堅持。
「我家鞋子擺得很整齊耶,而且我家還在轉角,沒有影響任何一戶的進出!」一樣不行,濃煙來的時候,你要逃都會被自己的鞋子滑倒,而平常誰要聞你的臭鞋子啊?通通收進去。
仍有打死不肯收的,我就三更半夜巡樓,親自把這些鞋子亂踢,本來是要清潔或保全拿個袋子收起來放在他門口,但怕這些人反被刁難,我自己踢最好,你要亂擺,就我剛好走過去,不小心的到處踢翻了。
聽說警衛還是被罵翻,但鞋子倒是收了很乾淨。她家也有老人,腳不太方便,你不推己及人,我只好來耍賤招。
幹了這麼多年,啥難聽的話都聽過,幸好我黑心惡名在外,早磨練出怎樣該聽怎樣不該聽的技巧,建商房仲怎麼罵我,我都是有看到的。
「隨便點交就好啦,建商看起來很有誠意啊!幹嘛刁難人家?」到時候花錢修繕的時候,用的是你我的錢,你要再多出一點嗎?
「管委會一定有A錢!」歡迎你查帳,我眼睛不好,多一個人查也挺好的。
「我有繳錢,狗可以亂尿尿,清潔要來幫我刷洗!」那我就拍照,公布在電梯內,讓大家看看你的真實嘴臉。
「警衛沒有對我敬禮,要換掉!」那我們可以多繳管理費,請帥哥美女來對你敬禮喔,要嗎?我都OK的。
「種啥花啊,根本就是浪費,全部剷掉!」建築法有規定綠覆,該綠的還是要綠,你要變更使用執照嗎?花更多錢喔。
我媽住老家,是個老公寓,一樣是樓梯超乾淨沒人亂擺鞋子,而且鄰居互相照顧,看來糾察隊是有遺傳的,我媽說:「看不爽就自己刷乾淨,某一年真的樓上不願意出錢,我就真的不刷她家的,油漆也不幫她弄,後來樓上受不了樓下乾乾淨淨,只有她家最髒,馬上願意出錢。」
還是有方法的,並且不動干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