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書號】
第409集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節目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prog/23/409
節目免費重溫目前只能維持24小時,如想隨時重溫所有熱血時報節目,請即訂購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主持:James 嘉賓:靳民知
首播日期:2020-11-01
節目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ll.number/
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James:
http://bit.ly/2n7ghnb
靳民知:
http://bit.ly/2wgW0Q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60的網紅動漫廢物電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Tim、Thomas 推介: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作者:張家偉 出版社: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 ISBN:9789888083961 -Video Upload powered by https://www.TunesToTube.com...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推薦]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榮獲「第六屆香港書獎」!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網路上關於香港暴動歷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網路上關於香港暴動歷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網路上關於香港暴動歷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六七暴動原因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六七暴動原因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消失的檔案》六七暴動紀錄片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日因審訊旺角騷亂案,「六七暴動」又再多次被人提及。當然,一眾舐共者以及「暴動主力」工聯會必然淡化,甚至美化當年暴行的初衷。但,歷史卻實實在在,圖文並茂被記錄下來。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個家,為何發生,不是牠們說幾個謊言就可改變。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香港警隊處理左派六七暴動有功,故被女皇冠以「皇家」頭銜,1997前被尊稱為「皇家香港警察」,亦被世人稱頌為「亞洲最佳警隊」。
四十多年過去了,特區警隊用心良苦,利用篡改(又稱"精簡")網頁中的歷史內容,引發人們重新發掘警隊此段幾乎被遺忘的「光輝歷史」,實在高招。
為了不辜負特區警隊的一番苦心,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本有關六七暴動歷史的書籍: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此書曾獲第六屆香港書獎,史料來自左中右,包括英國解密檔案,採訪多位人物,如負責鎮暴的姬達、左派的曾鈺成和曾德成,以及對立兩方的參與者等。
內容由暴動的遠因、觸發點至暴動完結娓娓道來,最後更有中英官員與暴動參與者之反思,內容深入、流暢。
推薦此書,因此書能忠實描述當時歷史,並無偏頗。
亦因此書的出版社是「香港大學出版社」。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67 vs 2017
【「刑期覆核」的政治:六七暴動放犯「大和解」】
「雙學三子」與「新界東北十三子」兩宗案件受律政司要求「刑期覆核」,公民抗命以入獄收場,令很多人聯想起香港戰後最嚴重的暴力衝突──六七暴動,其左派參與者卻相對「從輕發落」。未必為人熟知的是,六七暴動其實同樣涉及「刑期覆核」,背後更牽涉政治與法制的角力。
張家偉的專著《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早已指出,英方內部處理六七暴動囚犯的刑期上有兩派。鴿派是英國駐華代辦,考慮到在北京的立足和有效運作,主張對香港左派保持克制,甚至提出釋放被捕的新華社記者,換取中方釋放在北京軟禁的路透社記者格雷。鷹派港督戴麟趾則基於香港內部安全的原因,主張強硬對付香港左派,不減刑期。由此,我們看到刑期不止是法制問題,亦成為英方內部政治角力的場域。
城大教授葉健民的論文《六七暴動的罪與罰:緊急法令與國家暴力》亦指出,在刑期問題上,港英根本就政治考慮凌駕法制尊嚴。當時倫敦政府基於改善中英關係的原因,要求港府盡快釋放參與暴動而入獄的囚犯,港督戴麟趾不願意全面配合,但到了麥理浩時代就大幅減少刑期,於1973年釋放全部暴動的囚犯。
翻看英國外交部與英聯邦遠東事務部有關六七暴動的檔案,我們亦發現六七暴動後的幾年時間,港府頻頻召開刑期覆核委員會(Board of Review),直接看到「政治」與「法制」的對決,以及殖民政府如何據理力爭,抵抗宗主國的干預。當時六七暴動囚犯問題是中英關係的障礙,中國政府視之為中英維持良好關係最重要的指標(most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our wish to maintain reaseonable relations),周恩來更言明,對他來說這是香港最重要的事務。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亦釋放被捕的上海英籍人士,釋出善意,以換取英方的回應。
此時英國內部評估,如果維持現狀,中英關係將面對長期的凍結,因此多番向港府施壓,希望籍著釋放暴動囚犯,實現「大和解」。香港政府於是召開特別刑期覆核委員會,以「人道理由」提前釋放很多病犯,但港督戴麟趾始終堅持,香港內部的安全問題與信心問題才是重中之重。戴麟趾認為減刑將對香港信心造成極壞影響,影響穩定(a seriously adverse effect on the confidence which is so very important an element in stability here),而普羅香港人更不應冒險,承擔被中國拘留、與港人又無聯繫的英國公民之道義責任。
就著戴麟趾的態度,英國外交部內部明言港督的角色是有限制的(it must be remembered that he has been conditioned),反駁時措辭頗為強硬,強調國際關係上香港是英國殖民地,香港與中國關係是中英關係的一部分,不可能將六七暴動囚犯問題脫離於中英關係的框架(the question of confrontation prisoners must be dealt with the framework of Britain's relations with China )。其後麥理浩接任戴麟趾港督職位,放犯的進度大幅加快,包括刑罰較重的罪犯。在英方內部討論中,這個刑期覆核委員會強調要低調處理減刑問題,避免予人政治交易的觀感,但另一方面麥理浩又稱減刑一事要歸功於律政司,令人不禁質疑委員會的獨立性,是否真的維護法治尊嚴。
「政治」與「法律」問題是否可以切割?政治因素會否影響法律?宗主國的壓力如何影響本地「政治犯」的刑期長短?六七暴動的案例為我們今日的法治糾紛提供歷史的視野。諷刺的是,六七暴動囚犯因「刑期覆核」而減短刑期,今日的青年抗爭者卻被律政司的「刑期覆核」加長刑期。當年倫敦施壓港英減少刑期,港督戴麟趾在壓力下仍堅持己見,今日的特區政府置抗爭者於死地,是否意味著已經完全放棄自主,甚至揣摩北京旨意,主動出擊,以政治干預法治呢?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
文件出處:
FCO 21/1141 Release of prisoners convicted for offences committed during communist confrontation in 1967/68 in Hong Kong
https://goo.gl/YvgWTu (暫只供香港前途研究計劃研習借閱) (Courtesy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FCO 21/875 Release of communist prisoners convicted for offences during confrontations 1967-1968
https://goo.gl/jPakJj (暫只供香港前途研究計劃研習借閱) (Courtesy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FCO 21/876 Release of communist prisoners convicted for offences during confrontations 1967-1968
https://goo.gl/ZcF2tF (暫只供香港前途研究計劃研習借閱) (Courtesy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FCO 21/715 Effect on Hong Kong of relations between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https://goo.gl/pWb4hC (暫只供香港前途研究計劃研習借閱) (Courtesy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
參考資料:
1 張家偉:《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2年)
2 葉健民:〈六七暴動的罪與罰:緊急法令與國家暴力〉,收於《胸懷祖國:香港「愛國左派」運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香港前途研究計劃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動漫廢物電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Tim、Thomas
推介: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作者:張家偉
出版社: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
ISBN:9789888083961
-Video Upload powered by https://www.TunesToTube.com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李永達、Edith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榮獲「第六屆香港書獎」! 的推薦與評價
由本出版社出版之《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也獲獎! 此書也將於7月17-23日書展發售, 歡迎到我們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all1, 大學坊, 1D-A26攤位選 ... ... <看更多>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網路上關於香港暴動歷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由於歷史資料匱乏,自1967年爆發以來,50年來許多真相一直懸空,不少說法未能考證。對於一些重要疑點,左派有左派的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博客來 · https ... ... <看更多>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在 [推薦]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好讀版:https://link.medium.com/i08HBb1bH0
香港反送中運動塑造了香港共同體與身分認同的劇烈變化,香港與中國的疏遠程度已是前
所未見,更有中港玉石俱焚「攬炒」的聲音出現。
回顧香港歷史,或許有人認為天安門事件是第一次中港關係疏遠的分水嶺,而反廿三條立
法、反國教運動乃至雨傘運動是則是不斷加強。然而,真正造成中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疏遠
、塑造香港身分認同的第一場運動,其實是中國、港府乃至左派諱莫如深的「六七暴動」
。事實上,港府針對反送中動用具有高度爭議的《緊急條例》,也在這場暴動中動用過。
本書作者張家偉因為看見臺灣探討二二八事件歷史傷痕的關心,反思香港對六七暴動的冷
漠,因此致力於還原這段官方、民間下意識躲避的歷史。而理解這段歷史,或許可以明白
香港人為何對中國始終戒慎恐懼,也可以避免有心人藉錯誤的歷史抹黑反送中的可能性。
暴動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中國確立「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對港政策,不主張收回香港
。但中共港澳工委仍然利用新華社香港分社(即今中聯辦)的掩護,在香港廣布統一戰線
,對工人小販貧苦群眾、不滿國民黨的第三勢力人士、知識份子乃至海外各國與華僑進行
統戰,建立左派團體,構築情報網,與美國、國民黨鬥爭。英國為了確保香港與在華利益
,不僅與中共建交,對此亦默許,但壓迫其往地下活動,致使香港左派非常不滿,一直希
望有所動作。
香港亦得益於冷戰及其地緣優勢,成為中外間的媒介,並因此成為熱門的投資地點,經濟
前景良好。然而,社會卻出現高度貧富差距、通貨膨脹、勞動條件無比惡劣,社福、教育
體系長期缺乏,政府又以「繁榮安定」為由,徹底偏向資方,且對庶民常使用的公共服務
不斷加價,加上無法傾聽民意的殖民專制統治,使得人民內心苦悶難言。
這些都成為了六七暴動發生的本地肥沃土壤。其中,1966年港島與九龍間的交通工具「天
星小輪」加價,遂引發人民抗議,港府以警力壓制,使人民更加不滿。不過,此時香港左
派並未譴責港府與社會不公,反而支持港府「維護社會秩序」。
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中國走向極左路線,香港左派遂起躁動。周恩來雖然下令駐港成員
,勿將文革搬至香港。然而高級幹部紛紛落馬,失去外交控制權,文革小組進駐外交部,
若不走左傾路線,恐將被召回批鬥,人人自危。而澳門左派發動的「一二三事件」成功迫
使葡萄牙屈服,更使香港左派相信時機已經來臨,若暴動成功,北京將會協助甚至解放香
港。
1967年上半,全港工潮四起,新蒲崗人造花工廠的工潮,給了左派發動暴動的藉口,六七
暴動因此而起。起初左派並未插手介入,但勞資調停與政府介入未能成功,左派開始介入
、教導工人貼大字報批鬥、唸《毛語錄》等文革手法。隨後勞資因出貨糾紛,引發流血的
「大有街事件」後,香港新華社藉此口實,指揮左派全面介入。
左派發起暴動
在工潮初期,焦點在改善勞方待遇,由於香港普遍生活困苦,曾引起社會同情。然而,工
聯會、《大公報》、《文匯報》等中共直接控制的左派團體與媒體,將事件政治化,稱此
為「英美勾結反華」、「民族大壓迫」,放棄爭取改善福利的措舉,將矛頭對準港英當局
。
隨後工人的抗爭和警方的鎮壓接連上演,雙方逐漸泛暴力化。中共港澳工委發動長期潛伏
的統一戰線,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作為對外活動的統戰團體,
楊光為主席,左派團體、報刊和學校等重要人士均加入。
當時香港社會非左派各界均呼籲冷靜。然而,極左派控制的中國外交部向英國提出照會、
向外發表聲明,要求英國屈服,文革小組又以已控制《人民日報》,鼓吹香港左派發起鬥
爭,各地紅衛兵又發起支持行動,香港港左派受到巨大激勵,決心與港英政府全面開戰。
而港督戴麟趾認為,接受中國的條件無異於投降,因此採取強硬姿態,絕不退讓。
因此,香港新華社社長梁威林在背後操作統一戰線,發動人們到港督府前面示威遊行、遞
交抗議書,並發動左派電影、工會、學校、新聞、在港中資機構乃至親近團體全面支援。
由於雙方曾私下接觸,起初抗議平和。然而,雙方仍在花園道產生流血對抗,引發全面緊
張。港府實行在二戰日軍佔領後的首次宵禁,並使用《緊急狀況條例》頒布一連串緊急法
案,擺出強硬姿態,穩定人心。同時左派也決心提高對抗程度,並拒絕再與港府談判。
全面對抗
當時港督戴麟趾強硬對付左派,要求都予以拒絕。他判斷中國政府不是幕後主使,也無意
收回香港,因為中國若想收回香港,英國毫無勝算,而中國根本沒有實際出手。因此,雖
然中國輿論攻勢全面加溫、政治人物口說支持,讓香港左派更加強硬,但英國對此並不擔
憂。
香港左派不斷提升文宣攻勢,港府則查抄、撕毀左派據點和宣傳,封閉左派戲院。因此左
派遂發動第一波英資企業工人的罷工,然而不如理想,左派六月再發動全港大罷工、罷市
、罷課的「三罷」,企圖「香港變死港」,許多學校內潛藏的職業學生發動成立鬥委會,
進行遊行抗議。
由於中港互相進出口許多生活物資,因此罷市受到支持文革的中國各省運輸等部門協助,
不將物資運入香港,成功導致物價上漲。但左派未蒙罷市之利、反受其害,市民怨聲載道
,而罷工事實上也只有佔全港少數的左派工人支持,並未得到全體工人的響應,故僅有一
定程度但非致命的影響。
此時港英政府一邊粉飾太平,一邊與私營企業強硬開除罷工員工,導致大量工人失業。鬥
委會雖有北京以中國總工會撥款的兩千萬支持,但因為包辦所有工人的生活,資源消耗過
鉅。罷市和部分罷工遂在七月初平息。
港府更成立宣傳委員會,進行「心戰」,負責進行正面輿論宣傳、接露左派醜態、動員民
眾支持港府等爭取民心的行動,並開始塑造香港人身分認同,讓人們認同香港,而非盲從
中國。因為支持安定的人們並非主動支持港府,而只是對左派更為反感。此時左派已經陷
入低潮。
邊界衝突
然而,中國民兵此時卻在邊境攻擊港英警察、軍隊,加劇邊境緊張,隨後又有綁架港警事
件。這些事件後來雖經由外交談判平息,但卻鼓舞了陷入低潮的香港左派升級暴力行動。
港府此時頒布一連串緊急法令,形同戒嚴,左派則對此嗤之以鼻,雙方不斷升級對抗,導
致雙方互有死傷,港府甚至出動英軍。一些無辜市民因對抗受害,左派報刊不斷宣稱「人
民勝利」,但非左派報刊對此強烈譴責。
到七月中旬,中共港澳工委在沒有請示北京的情況下,透過香港新華社指示左派系統性地
使用更具殺傷性的武器,甚至在各地擺放炸彈,更炸死了兩名8歲、2歲的姊弟,引發民憤
與恐慌,社會開始一面倒強力譴責左派。然而左派仍持續擺放真炸彈與假炸彈,製造恐慌
。
港府判斷中國政府應無插手之意,為表強硬,再頒發數十道可能侵犯人權的緊急法令,決
心平亂。而香港各界和英國政府均對港府此舉表達關切,寄望勿侵犯人權下使社會回歸平
靜。
港府亦曾向北京溝通,但周恩來疲於應付國內政爭,僅透過辦公室表示無能為力,但仍會
盡力。港府明白北京需要時間,也沒有提供武器給左派,但港府仍得先靠自己,英國外交
部、駐北京的外交官與港府官員必須盱衡情勢,採取行動。
暴動結束
此時港府也打擊左派一向強勁的宣傳團體,但取締的是那些銷量長紅的親左獨立報章,而
不取締《大公報》和《文匯報》,以免直接與北京對抗。北京文革小組此時已控制外交部
,向英國發出通牒,然而英國明白,退縮無疑自毀長城,因此置之不理。
英國的態度激怒了北京的紅衛兵,八月二十二日紅衛兵更毆打英國外交官後、焚毀英國代
辦處。周恩來與毛澤東得知此事後大為憤怒,不僅屢次在外交場合直接向英國政府道歉,
更嚴厲訓斥和控制北京紅衛兵,關押帶頭造反派。這個態度讓英國政府和港府摸清了北京
的底線,決心要一舉擊垮香港左派。焚燒代辦處事件,最終導致了六七暴動的結束。
同時,在火燒代辦處兩天後,左派在路上淋汽油燒死一向反對左派的電台廣播主持人林彬
及族弟,又在報刊上列舉暗殺名單。但左派不僅內部產生路線分裂,在社會上業已遭到孤
立、恐懼與仇視,港府也持續鎮壓、搜捕左派和查抄據點,加上左派又失去北京支持、資
源耗竭,無力支付暴動費用,拋棄失業工人,暴動至十二月漸次平息。
影響與傷痕
回顧這場暴動,中共港澳工委和香港新華社扮演了主導角色,左派一直希望發生場大事解
放香港,但這與中國對港方針卻完全不同。所以文化大革命將中國高層鬥垮後,給予了他
們機會「迫中央上馬」,香港長期只顧富人的制度與社會不公的土壤,也給了他們點火的
燃料,導致了這場長達七個月的鬥爭。
然而這卻對中國卻十分不利。中共長期經營的統戰網絡全部暴露且被港英政府摧毀,左派
更因為產生「被北京背叛」、「被圍困」的自我封閉心理,自我與社會隔絕,左派也成為
社會上骯髒的代名詞「左仔」。而響應的工人再也回不去原本的工作,更遭工聯會遺棄,
生活無著,妻離子散,也對左派產生怨恨。學生們的前途也大受影響,幾乎無法升學。
中國政府直到現在都未對六七暴動參與者表示公開歉意或照顧,甚至左派政黨民建聯已故
主席馬力更認為不需要平反,也讓參與者極為不滿。不過不少暴動參與者也認為自己所作
所為沒有錯,即使害死他人只能算是意外和手段錯誤,他們仍然應該中國政府乃至社會得
到「肯定」。
因此,香港社會對共產黨主政的中國、發動暴動的左派產生極深的恐懼、排斥與不信任,
與中國漸行漸遠。曾經只把香港當避難所的人們轉而開始認同香港,認為香港相較中國,
仍是值得珍惜的樂土,至於年輕一代更開始產生香港認同。正視、區別中港之間的差異,
乃是踏出第一步。
長期壓制改革聲浪的港府也決心推動改革。暴動初期香港人事實上對左派較同情,因為當
時香港的社會不公與種族歧視非常嚴重,有一種出一口氣的感覺。後來香港人支持鎮壓左
派,絕非認同港府,而是「被迫支持一個比較不爛的」,因為他們更厭惡共產黨。
長期壓制改革聲浪的港府也決心推動改革。暴動初期香港人事實上對左派較同情,因為當
時香港的社會不公與種族歧視非常嚴重,有一種出一口氣的感覺。後來香港人支持鎮壓左
派,絕非認同港府,而是「被迫支持一個比較不爛的」,因為他們更厭惡共產黨。
港府明白勢必要改革爭取民心,過去一直反改革的商界也轉而支持港府改革。因此港府推
動就業與失業保障、工時、薪資、勞動條件、免費教育、公屋、強積金、交通運輸等一連
串社福與勞動改革,對無效率和貪腐的公務員進行改革,並開設吸收市民意見、解釋政策
的「民政署」,讓香港政府對市民需求更具回應性。說來諷刺,左派發動反殖暴動,卻反
而強化了殖民政府的認受性。
同時英國明白,未來終將與中國談判香港歸屬,也自此時開始準備各種談判腳本,於1971
年由職業外交官麥理浩接任港督,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反思:六七與反送中的對比
回顧這段歷史,中國一直在香港發展統一戰線,統戰各方,當他們有需要時就可以瞬間發
動。而他們的最終目的一直是收回香港,而非推動改革、為民謀福。這場六七暴動就是左
派利用社會矛盾,發動統一戰線,意圖製造港版文革「解放香港」的操演,而起初也是成
功的。部分左派聲稱暴動帶給來良好後果,不過是想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這場暴動帶來的深遠影響,不僅僅是香港後來幾十年繁榮的基礎,還有香港身分認同的形
成。香港與中國有所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六七暴動可謂香港身分形成的開端,其後
的事件,則暗中逐步加強這種想法,到了現今的反送中運動,我們可以看見以此身分認同
為基礎的共同體已然形成,但這並不是香港人全然主動形成的,而是歷經中國帶來的苦難
,而逐漸誕生的產物,而至今仍在變化。
這段歷史我們也看到一場有趣的對比。六七暴動前的港府主張維持「繁榮安定」,維護富
人利益,對一般人民漠不關心,也視種族歧視理所當然,不想推動改革,製造了社會矛盾
的土壤;而1997年將香港併入領土的中國,採取的統治做法與此如出一轍,更認為香港利
益來自中國施捨,以「中國人」歧視香港人的角度,譴責香港人就是被英國殖民所以「不
夠中國」、不夠愛國,才整天上街鬧事。
而相同的是,雙方面對人民抗爭,都採用了惡名昭彰、侵犯人權的《緊急條例》,這也是
為何中國政府希望保持殖民體制為特區政府體制的原因,因為有許多可以濫用的權力。
但是,港英明白必須改革,尊重且回應人民,才能統治長久,香港人對港英的懷念,證明
了他們的措舉是正確的。中國政府及其傀儡特區政府卻如同當年的左派,只會升級暴力鎮
壓,乃至殺人,同時又想運用「愛國主義」的道德高地,形塑抗爭者為受外國影響響「顛
覆政府」、「分裂國土」的敵人。然而五大訴求何來獨立之說?完全僅是中國政府恐懼且
反對民主,加上內部政爭和美中對抗的外部壓力,決心鎮壓,才導致至今無法和平落幕。
況且,六七暴動當年並未得到多數香港人民支持,而是由中國政府及其在港成員刻意發動
、意圖弄垮香港以回歸中國的暴動。但是反送中運動卻是多數香港人們的願望,否則早已
被多數港人「譴責、割席、篤灰」,因此兩者情勢完全不同。
香港局勢仍然很黑暗,身處海峽對岸,只能持續關心,並在看到香港人以鮮血和生命換來
的教訓後,明白不能信對岸的甜言蜜語,用選票把自己的自由交出去。
也不要再誤以為文化上認同的中國人,或者認同是中國人但不認同共產黨這些說法對中國
來說是可行的。因為香港人也證明了,愛國就必須等同愛共產黨,不僅不能忤逆黨,黨要
給什麼、要你做什麼,都只能接受。
唯有珍惜台灣現有的自由,不要再回去極權體制,你才有選擇的機會。並注意台灣是否也
有左派政黨,假社會正義之名,行奪權、協助中國代理人奪取行政、立法權之實,讓中國
對台統戰更進一步。
--
歷史愛好者,偶爾寫作書評和歷史普及文章。
個人medium:https://medium.com/@p0pblg98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78.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70787752.A.CEC.html
https://link.medium.com/mUyhpH69H0
※ 編輯: p0pblg9876 (36.227.216.17 臺灣), 10/13/2019 11:01: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