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推理小說的封面,當成一場「看圖說故事」寫作引導的隨堂測驗,將會對我們的寫作閱讀有什麼幫助】12/4隨堂小考
這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當某年某月某天,我們走進圖書館/書店,看見一本疑似推理小說的推理小說封面,是位女孩…但不管正面背面,回眸一笑側臉等,我們可以推理,這個故事可能跟什麼有關?
(A) 消失(屍)的女孩妳在哪裡?
(B) 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
(C)平行雙女之過去現在母女姐姐妹妹姻親或無血緣的閨密混淆?
(D)我愛你你愛她她愛他的霧裡看花或情人間的復仇心計?
(E)以上皆是/以上皆非/各種混搭組合自行搭配?
先說沒冒昧意思,不過這是我自己走進圖書館/書店喜歡跟自己玩的遊戲,因為很喜歡這一類的推理,看得多了,SOP自然爛熟於心。
但最叫人驚奇的是,這一類的作者,有時也常用詭計設計詭計的詭計設計來逆轉驚奇;或將女子生命之旅的心緒,寫的無比的細膩。
本人並不是書出版相關的專業人員,但我聽說,一本小說的誕生,至少在成書過程裡,小說的標題與封面都有可能與內文核心相應。
那也就是說,我們應該也有百分之幾的可能,能夠從一眼瞬間的推理小說封面,合理且邏輯的逆向回推到,這個故事正在說些什麼!會有怎樣的劇情發展?
我個人認為這其實也很有助於訓練我們寫作的思路:例如從標題封面=看圖說故事的寫作練習,然後閱讀/推理的過程中,從名家的作品來學習如何應用詭計的設計或跳出框架的創意等。
我想起人們常喜歡說閱讀是一場冒險旅程,那麼或許前往推理小說的世界,就代表接受一樁燒腦解謎的戰帖,只不過自己所猜測的劇情能否為真,這就必須要從閱讀之中尋找解答了!
https://www.facebook.com/ChiChaoChun/posts/1269886786703061
所以偶爾我也會想,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或許不僅存在於小說內文的翻轉意外或詭計設計,或許從封面,推理這件事就已經開始了。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推理小說的時候,推理都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冒昧意思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湯姆.瑞斗和佛地魔什麼關係,推理小說就是怎樣設計詭計】易位構詞遊戲與角色人物設計 #舊文新改懇請多多支持謝謝
當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上映時,登上鄉民熱搜排行中的一個問題是-後來那隻老虎去了哪裡了?牠真的有存在過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不過先別管那隻老虎到底有沒有真的在那裡惹,推理都虛擬實境還平行時空了,要生一隻老虎,還不容易嗎?
這也不僅僅在推理而已,其實只要想想,在奇幻經典《哈利波特》中,湯姆.瑞斗和佛地魔什麼關係,推理小說就是怎樣設計詭計。
相信如果問說湯姆.瑞斗和佛地魔什麼關係,讀者用膝蓋都知道答案-他們就是同一人!只是用構成名字字母的順序重組變化而已。
湯姆.魔佛羅.瑞斗(TOM MARVOLO RIDDLE)=我是佛地魔王(I AM LORD VOLDEMORT)就是江湖人稱的「易位構詞遊戲」(anagram)。
那這個易位構詞遊戲非常神奇,常出現在類似「想像朋友」(來找我玩)或「幻想情人」(我宣佈放棄當彭于晏老婆)的特殊情境。
也就是說,這些以角色某的名字,字母順序重組虛構出來的角色,登場現身時,往往會作為主角伙伴(群),集體行動中的其中之一。
不是在一起調查任務,就是幫忙發現關鍵線索的伙伴,最後因為這樣一直和主角「出生入死」的形影不離,所以和主角的感情最好。
某種程度上,這或許也可以算是「你的名字不是你的名字」,只是說,有時作品虛構的角色,箭頭不止指向別人而已,還會是自己!
例如伊恩.里德(Iain Reid)還以為是靠北男友「見家長怪現象分享」的《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或是卡莉雅.芮德(Calia Read),像極了愛情的《是誰在說謊》(Unravel)。
不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虛構了誰,冒名頂替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那麼多半是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中的解離。
彷彿靈魂出竅從外看自己,但卻覺得那樣的自己並不是自己…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批踢踢鄉民問卦表示-這是我朋友絕對不是我!
另外一種比較複雜,是角色原主真的有存在,但有原本與後來的差異,像《聊齋》〈畫皮〉中,披著美女皮的鬼究竟是美女還是鬼?
結合以上多種複雜變化,則有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隔離島》(Shutter Island)和乾綠郎《完美的蛇頸龍之日》等最能代表。
虛構角色的原主身份,通常都是主角的愛人親人與朋友,彼此具有強烈羈絆關係,這樣發生不測風雲時,衝擊力道才足夠導致PTSD。
所以這類故事也像極了愛情/親情/友情-不是讓一直在一起的麻吉閨密其實是易位構詞;就是宣佈放棄前,幻想情人早已死去多時!
這都是因為這類故事選擇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主角擔任偵探來解謎,結果想當然爾,霧裡看花花非花,叫人更眼花繚亂。
還有因為故事的設定,地點常在醫院、精神病院或治療中心之類等的場所,所以其他配角便多是任職其中的專業人員醫師或治療師。
有時則會讓這些人其中之一(或以上),混入冒名頂替的主角伙伴(群),用以主角行進中,劇情所需各項的冒險戀愛解謎或策反等。
所以這類的作品,絕大多數,會是與意識不清(夢/潛意識/意識不清/失憶/對自我身份認同的混淆錯亂等)的劇情設計,搭配使用。
所以讀者讀到最後,常會很吃驚的發現,從頭到尾這(些)人,可能沒有真正的存在過,或者僅僅只不過是主角自己的認知迷離而已!
這與神秘組織「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和「最熟悉的陌生人」逆轉不同;神秘組織裡角色頂多不主動揭露真實身份,但非虛構是真人。
綜合結論就是,一以誰的名字字母順序重組虛構,二是自己的名字/臉孔/身體不用,用別人的名字/臉孔/身體,就是要搞得讀者好亂~
而且一剛開始時,根本沒有誰可以未卜先知的知道,即將要登場的人物,究竟是真是假,還有數量,甚至語言的隔閡也會影響判斷。
無怪乎有時,作者常會被類比為上帝的角色(沒有冒昧意思),因為作者筆下創造的故事,還沒讀完之前,一切都還不能拍版定案。
結果分析到最後,人們又會靈光一閃的發現,那這樣寫作不就跟虛擬實境推理的原理一樣「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啊!
所以如果你問我,到底那隻老虎(角色)真的存在嗎?我只能說,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如果沒有,也可能別人覺得有,誰知道呢?
這大概就是推理趣味所在,所謂一樁懸案各自表述觀察,就算是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更何況是不同世界觀裡面的人事物各項~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
★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隔離島》(Shutter Island)主角亡妻朵莉絲.香奈兒(Dolores Chanal)徘徊不去的陰影,和後來出現的神秘女子瑞秋.索蘭度(Rachel Solando)的存在之謎。
★乾綠郎《完美的蛇頸龍之日》沙灘少年木內一雄(KIUCHI KAZUO)與弟弟和浩市(KAZU KOUICHI);還有麻耶雄嵩《有翼之闇》僉鳥鬱子(MINATORIIKUKO)與絲波小陸(ITONAMIKORIKU)之間的關係等。
https://www.facebook.com/ChiChaoChun/posts/1163131017378639
冒昧意思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理小說中,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看見犯罪相關(?)要怎麼寫】
話說,我們世界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在她《殺人一瞬間》(4:50 From Paddington)這本書中,是這樣開場的:
有位老太太-這裡沒冒昧意思,大概就是一般生活日常會看到,有事沒事,就扯開喉嚨大聲嚷嚷,到處串門子話家常的那種歐巴桑。
在聖誕假期附近,搭乘四點五十分,從派汀頓始發的列車上,驚見了前往相反方向的平行列車裡,一個男子正扼住女子咽喉的謀殺!
不幸的是,當她把這樣的「目擊證詞」說與旁人聽時,沒人把她的話當一回事,只覺得老太太是不是吃飽太閒沒事生事刷存感而已?
因為說巧不巧,那時她正從打盹中醒來,而她腳上,又正好有繪製一樁「男子扼住女子咽喉兇殺」的雜誌,讓人更不得不往此處想。
但還好所謂人生大道理,心靈雞湯平常就要知道-有關係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就是有關係,老太太的閨密恰恰就是有名的瑪波神探。
於是這樣乍看荒誕不羈的故事得以繼續,就像後世珀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一樣荒誕。
《列車上的女孩》故事講說一對恩愛夫妻,如何因為求子失敗,結果不知不覺間,各以酗酒外遇來逃避現實的難堪,最後離婚收場。
可更令人難堪的是,男方與小三再婚後,前妻卻始終陰魂不散-不是天天乘車望向他們住宅的方向,就是在他們住家附近徘徊遠望。
無巧不巧,這位記憶常出現空白的前妻,失魂落魄到處遊蕩的區域,卻發現了一具屍體,且被害者更與她曾經出入的地方有關…
雖然劇情寫法是心理驚悚推理中,相當標準的一女/男繞二男/女,甚至以上的粉紅泡泡:每隔幾段就對誰有好感,每個人都是對象。
但故事內容三線並述,是結構佈局很平整漂亮的「一樁懸案各自觀察」,並利用時間順序的揭曉,還有銜接上的誤導,來請君入甕。
劇情故事大概是推理金三角之一對夫婦加上外遇對象就可以寫推理的再變化-離婚的前妻、現坐寶座的正宮,還有不為人知的小三。
原來命運蛛網的命中註定,沒有誰與誰的相逢,只不過是場偶然與巧合,都是有其意義的,甚至可以目擊犯罪線索、甚至聯手犯案。
兩者同在火車移動瞬間,讓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看見疑似犯罪的線索相關-不是女人被男人扼住咽喉,就是妻子幽會外遇對象(?)。
一個會被視為不可信任敘述者的目擊證詞,最後竟將案件導向意外方向,但過程中無論如何就是要粉紅泡泡充滿的感覺,有87分像。
不管是接受委託或跟蹤騷擾的女偵探,只因這樣赴湯蹈火、涉險犯難的探查謎團,結果開外掛的全世界都愛上她,都要向她求愛(!?)。
如果讀者誤以為這只是女方單方面的花痴爛漫,粉紅泡泡充滿,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男方對象也不遑多讓,處處留情春風吹又來。
可故事的結局,或是說故事裡,主角設定的人生劇本,就是這樣亂套的,走向了誰也沒有預見過的走向,叫人無比遺憾,甚至悲傷。
其實說穿了,這上述兩者,就是使用不可信任敘述者,及口述記憶不能相信的粉紅泡泡,列車移動間的驚鴻一瞥,最後真相大逆轉。
詭計設計大致和希區考克(Hitchcock)《後窗》(Rear Window)與A. J. 芬恩 (A. J. Finn)《後窗的女人》(The Woman In The Window)一樣。
只是不同的是,一個因身/心創傷,被迫「居家隔離」的焦慮,衍生出從窗戶窺看他人生活的好奇心,由此發現蛛絲馬跡的窗外推理。
一個則是列車上的女孩/歐巴桑,在移動中驚鴻一瞥犯罪線索相關,然後在嘮嘮叨叨與與過度粉紅泡泡的不可信任敘述者中尋求真相。
一個受傷了不能動,一個受傷了,所以到處走,看來想如古人說:動如脫兔、靜若處子,動與不動間,靜與不靜裡,人生都好難。
主要參考推理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殺人一瞬間》(4:50 From Paddington),臺北:遠流,2010。
珀拉.霍金斯 (Paula Hawkins)《列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臺北:寂寞,2015。
冒昧意思 在 冒昧-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的相關結果
鹵莽。《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冀於不試,冒昧來赴,既到審試,遂不敢 ... ... <看更多>
冒昧意思 在 冒昧的意思- 漢語詞典 的相關結果
冒昧 詞語解釋 · 冒犯,無知而妄為。多用于自謙。 · 引申為魯莽輕率。 《朱子語類》卷七六:“今行險徼倖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明史·楊恂傳》:“使大臣清節素孚,彼 ... ... <看更多>
冒昧意思 在 漢典“冒昧”詞語的解釋 的相關結果
冒昧 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mào mèi,是指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做謙詞);引申爲魯莽輕率;猶苟得;.猶埋沒。 © 漢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