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thyssenkrupp - 極品碳纖輪框的如藝術的生產過程
(BMW Penz13廠隊都是使用thyssenkrupp碳纖輪框出戰2019澳門格電比賽)
相關內容:
極品碳纖輪框抵港-德國thyssenkrupp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140
碳纖的魅力沒法擋,在車界更擁有超級巨星地位,所以編者每次見到碳纖維部件都會多望兩眼,欣賞縱橫交錯的紋路,若然見到結構複雜的碳纖輪框或碳纖車架,雙手更加奇癢無比,難忍撫摸之欲,感受一下完美無瑕的外層。適逢Motard Tech引入德國thyssenkrupp Style 1碳纖輪框,因此編者在拍攝過程中可以過足手癮,然而每一下動作都要格外小心,以免Hi花嬌嫩表層,因為高質素的碳纖輪框使用高品質的碳纖維及高質樹脂製造,還有製造過程涉及大量人手及十分耗時,導致製造成本甚高,所以價格較鍛造或壓鑄的合金輪框昂貴,可是當你提起碳纖輪框的時候,就會感受到不成比例的超輕重量,這就是碳纖輪框的價值所在。然而好多人仍然認為碳纖輪框非常鬆脆,若然高速輾過「大窿」或駛上路壆,甚至被石仔擊中都會爆鈴,非常危險。不過隨著碳纖維的品質愈來愈強,廠方更可以使用高端科技協助生產,產後更得到先進光學儀器檢測,以確保精密結構,因此新一代碳纖輪框的抗爆能力及耐用度不可以同日而語。
德國thyssenkrupp不僅製造2017 BMW HP4 RACE (使用碳纖主車架及碳纖輪框) 電單車碳纖輪框,並為保時捷Porsche 911 Turbo S 生產碳纖輪框。BMW為了展示碳纖輪框及碳纖車架的輕量化,以及釋除車迷對碳纖部件的疑慮,因此在2017年邀請當今最強之一的TT人島及英國BSB超電車手-赫爾文(Peter HICKMAN-3奪澳門格電冠軍),在TT賽道上用最殘酷的方法測試BMW HP4 RACE 。在試車片段中,車迷除了可以欣賞赫爾文的精湛騎術之外,也可以看到碳纖輪框在繁忙起頭過程中承受鋤落路面的衝擊力,以及抵受高速壓彎的扭力。編者在同年(2017年)舉行澳門格欄披治大賽有幸訪問赫爾文,他說碳纖車架(包括輪框)的優點是轉向好靈活。
Motard Tech
九龍牛頭角定富街96號地舖
tel:2628 1096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詳盡資訊請登入: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140 碳纖的魅力沒法擋,在車界更擁有超級巨星地位,所以編者每次見到碳纖維部件都會多望兩眼,欣賞縱橫交錯的紋路,若然見到結構複雜的碳纖輪框或碳纖車架,雙手更加奇癢無比,難忍撫摸之欲,感受一下完美無瑕的外...
「冠軍之路面試」的推薦目錄:
冠軍之路面試 在 伍家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畀人inbox問得最多嘅問題,有三條:
1. 「想問好耐,你啲跑步相邊個幫你揸機㗎?」
2. 「諗緊買跑鞋,邊對好?」
3. 「點先可以好似你咁靚仔?」
關於3,我只能答係天生,係我衰、我冇用、我幫唔到手🙇🏻;關於1,其實之前講過,不過可能有啲朋友miss咗,等我遲啲整個詳詳細細嘅解說圖出嚟,保證大家三分鐘學識;而家,等我答咗2先。
有睇開我嘅朋友應該都知道,我不時會po下波鞋,但惟獨實戰鞋同跑鞋我唔敢立亂推薦,因為人哋真係會著嚟跑步,盲目地讚好嘅話,搞到人著壞腳甚至受傷我就真係擔當唔起。今次呢兩對,我都係實測超過一百公里之後先夠膽寫;戴番頭盔先,以下嘅純粹係個人感覺,並非專業鞋評,旨在等大家喺買鞋嗰陣有多一個參考。
如果係資深跑友,相信對跑鞋都會有一定認識,亦都有自己嘅喜好,所以inbox我嘅朋友,好多都係「想揀對鞋開始試下跑步」,又或者係喺跑咗一段時間之後有意入手更適合自己裝備嘅類型。我比較姿整,總係認為好難一鞋走天涯,因為唔同情況有唔同需要;長課、tempo、interval、比賽,各自有適合嘅跑鞋。但如果係暫時希望只買一對鞋嚟感受下跑步樂趣嘅話,我覺得React Infinity Run FK2係唔錯嘅選擇。
對上一次著React技術跑鞋,軟彈腳感記憶猶新,但今次試呢對就有極大反差,第一個感覺係:嘩,又話落咗React?咁硬嘅?
坦白講,著住佢跑完第一轉之後,就幾乎想立即擺埋一邊;但睇埋啲外國鞋評,再聽多幾個跑友嘅意見,決定畀多次機會佢。原來有啲嘢,真係值得多一次機會;就好似阿太當年第一次向我追求不遂,我到第二次先接受佢,咪到而家都一樣好地地囉。呢對鞋喺跑多幾次、俗稱「開鞋」之後,係另一個世界。
React比之前硬身,其實係為咗平衡腳感同反應。鞋底軟,實舒服,但由於緩震吸收力量,你出嘅力就未必可以完全回饋喺速度之上,簡單啲講,會嘥咗力;頂級嘅旗艦跑鞋會將力量回饋最大化,但對初學者嚟講,係有機會畀對鞋推快咗,可能會導致早發力早冇力。React Infinity Run FK2就喺兩者之間取得一個相當好嘅平衡,跑多幾次,回彈感開始出,但又唔會過軟,亦都唔會有推爆你嘅獸性,總括而言,非常啱初學者。
人無事先做到世界冠軍,呢對鞋嘅設計理念,就係幫跑者減低受傷機會。初學者通常跑街,甚少跑track,而街嘅路面就多多少少有啲凹凸陷阱;呢對鞋嘅闊底設計令你喺跑街嘅時候保持步履平穩,冇咁易拗柴;flyknit鞋面夠透氣,而且真心襟著(睇下幅圖嘅鞋底,已經跑咗過百k),想暫時一鞋走天涯的話,買呢對啦。到第時疫情過去可以去旅行,而去到外地又突然想跑下步嘅話,真係一對搞掂晒。
又,如果你有番咁上下功力,想開始追求下速度嘅話,我就會推薦你著ZoomX Invincible Run FK(個底厚啲嗰對)。佢嘅基本配置同對Infinity差唔多,都係flyknit面加闊鞋底,但就用咗ZoomX取代React。ZoomX,即係而家頂級鞋用緊嘅物料,更軟更彈,係會令你快咗,但由於對鞋嘅其他配置,一樣將你整親嘅機會降到最低,放心入手啦;順帶一提,兩對鞋我著嚟跑最長嗰課都唔超過20k,再跑長啲會點,等我試咗之後再update大家。
#亂世之中保持強健體魄
#ReactInfinityRunFK2
#ZoomXInvincibleRunFK
#NikeRunning
#NikeHKG
冠軍之路面試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疫情持續越久,觀眾的行為改變將越劇烈」
——John Stankey(AT&T營運長)
─────────────────────
本週試辦把每日讀報變成週記簿的一週大事欄位。華爾街日報說這波疫情用一把刀把世界切成兩個世界:一個是還沒有數位化的產業,和已經數位化的世界。以下是數位分隔線以上跟以下的世界過去一週忙碌的事:
開門還是不開門這是個難題
 ̄ ̄ ̄ ̄ ̄ ̄ ̄ ̄ ̄ ̄ ̄ ̄
在沒有發生COVID-19疫情的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過去一週原本應該是《No Time To Die 007:生死交戰》打破《Bad Boys For Life 絕地戰警3》和《Mulan 花木蘭》的紀錄成為今年最賣座電影的時刻。
實際上發生的是上個週末全美只剩下佛羅里達州一家放映新片的汽車電影院回報票房。所以任何電影在這家汽車電影院賣出的票房就等於該片的全美票房。
VOD市場上,直接跳過電影院的NBCUniversal電影《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連續兩週穩坐冠軍。有趣的發展是NBCUniversal嚐到甜頭後,似乎鐵了心全力發展VOD事業,不想再被Apple和Amazon抽成。該集團旗下原本經營電影售票業務(顯然現在沒有任何票可以賣)的Fandango票務系統本週傳出併購了原本屬於Walmart集團的VOD平台Vudu。
有趣的是這則新聞充滿了上個世紀末DVD大爆炸的遺跡,因為Amazon和Walmart這兩家零售業巨頭都是當時DVD最大的通路,賣DVD致富後兩家公司先後覬覦VOD市場走上這條好萊塢不歸路。好萊塢則在電影院通路面臨末日之際,才想起來是不是應該要有自己的數位通路。
如今電影院也開始像DVD一樣騎著馬迎向夕陽。
在美國總統Donald Trump誘發保守派集結抗爭之下,美國喬治亞州搶先各州宣佈明天(4.27)進入第一階段經濟重啟,允許電影院開門營業。這個冒進的重啟政策並沒有真的重燃電影業/電影院業的希望之火: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表示沒有新片上映的狀況下,電影院業主並不必然配合政策開門。中國萬達集團所擁有的全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系統AMC也發表聲明表示除非有發行商決定推出大片吸引觀眾走出家門,全美AMC電影院才有可能開門營業。
天能到底能不能
 ̄ ̄ ̄ ̄ ̄ ̄ ̄
於是所有的電影老闆都把頭轉向Christopher Nolan。
身為守衛電影院體驗的聖杯騎士,Nolan目前仍鐵了心要在7月17日上映他那部造價高達2億美元的新片《Tenet 天能》的計畫。也就是說我們大概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把自己和這個世界整理好,迎接Warner的這部暑假大片。
好萊塢票房分析師對於《天能》的上映計畫反應兩極:有分析師認為預算2億的該片需要在電影院累積4億美元票房才能回本,而且這還不包含可能要5千萬美元的行銷預算,因此認為就算Warner真的要讓《天能》上戲院,也絕對不是7月17日。
另外一名票房分析師則認為Warner應該有把握總票房落在4.5億~5億票房,而且如果到時候其他片廠還不敢上氾反而讓該片在欠缺競爭對手的狀況下得以停留在電影院更長時間,最後票房甚至有機會超過《Dunkirk 敦克爾克》的5.27億或是《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的6.78億。
在此同時,《天能》的發行商Warner卻已經開始調整他們對於未來電影產業的預期。WarnerMedia的母公司AT&T營運長John Stankey說他們正在重新評估過去的電影院發行模式。這波疫情停留的越久,消費者的行為改變會越激烈,因為他們越會習慣在Netflix、Amazon和Disney +上看電影,未來好萊塢也越來越難把他們拉回電影院。分析師認為那些有機會賣到10億美元的大片或許不可能直接上串流,但未來任何比這個規模小的電影都很可能跳過電影院、直接上串流。
這段訪談刊出不到24小時,AT&T突然傳出執行長即將卸任,受訪的John Stankey馬上要接任執行長。也就是說他在訪問中的發言即可能就代表了Warner未來的政策方向。
萬達是一個謎
 ̄ ̄ ̄ ̄ ̄ ̄
中國萬達集團本週的每一則新聞都充滿了問號。
先是美國媒體盛傳AMC電影院已經連房租都繳不出來,即將申請破產保護,萬達隨即表示純屬謠言。
緊接著這幾天發佈的萬達電影2019年年報顯示去年5月整併萬達影視後,利潤大幅下滑,同時傳出第一季虧損5.5~6.5億人民幣,並準備裁員20~30%。
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隨後表示裁員消息不屬實。
在此同時,萬達電影還發佈了非公開募資43.5億人民幣的計畫,其中有高達30.45億會用於新建電影院。萬達樂觀地預估中國電影院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而且疫情過後將會淘汰一定數量的小品牌,使具領先地位的萬達電影院有機會加速擴張。本文認為即便不考慮疫情過後觀眾是否能脫離網路影音的習慣回到電影院,原本中國電影市場就已經成長放緩,平均每一個銀幕的利潤也在下滑,萬達的不尋常樂觀,似乎有幾分當時共享單車ofo或是連鎖咖啡瑞幸的味道。
最後一個謎是萬達創辦人、曾經的中國首富王健林已經超過100天沒有露面。
數位分隔線以上的世界
 ̄ ̄ ̄ ̄ ̄ ̄ ̄ ̄ ̄ ̄
以下則是數位分隔線以上的那個忙碌的網路內容產業:
所有人都在快馬加鞭地把握機會在亂世中衝出重圍。疫情Netflix第一季暴增1580萬訂戶,是Netflix原本預期的兩倍之多。來勢洶洶的是WarnerMedia的新串流服務終於要來了,走高單價路線的HBO Max月租費確定是14.99美元,將於5月27日開張營業。預計內容包含《Friends六人行》、《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Rick and Morty瑞克與莫蒂》和HBO 原有的各種重量級節目。
本週另外一個重量級的網路事件就發生在虛擬世界中:
去年美國DJ Marshmello在線上遊戲《Fortnite 要塞英雄》中舉辦的虛擬音樂會吸引超過千萬玩家同時上線之後,今年該遊戲邀來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在遊戲中舉行演唱會。今年的活動形式不僅做到了實體演唱會也可以做的形式(比如為不同時間上線的觀眾連唱好幾場),還玩了實體演場會做不到的形式——玩家從演唱會搭台期間就可以參與,還可以在搭建中的舞台和大型充氣裝置藝術旁邊廝殺。上週演唱會開始以來已經吸引超過一千多萬玩家參與。
這個線上音樂會模式也展現了虛擬世界贏過現場表演的其中一個壓倒性優勢——幾乎無上限的人數。金氏世界紀錄演唱會參與人數最高紀錄是420萬。《要塞英雄》因此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音樂表演場館。
除了虛擬表演場館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塞英雄》其實和我們過去這一兩個月玩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一樣,是一種沈浸式社交體驗平台。科技媒體TechCrunch這兩天刊出的報導中認為《要塞英雄》不只是遊戲,還是一個聊天室,一個聚會場所,一個新世代行動裝置消費者的共通語言。因此他們大膽在報導中建議自己的母公司Verizon 應該和Microsoft一樣押寶線上遊戲的虛擬世界,迅速收購《要塞英雄》的遊戲公司。Verizon不像競爭對手AT&T(擁有WarnerMedia)那樣在娛樂產業踩這麼深,只擁有偏重新聞內容的Yahoo,更別提與媒體巨人Disney競爭。而《要塞英雄》就像是Microsoft的《Minecraft 當個創世神》一樣,只是玩家的年齡更成熟、更有經濟能力,這個充滿潛力的新業務正好可以彌補Verizon的媒體拼圖。
|新聞出處|
4/19~4/25一週大事:
Box Office: ‘No Time To Die’ Would Have Just Topped ‘Bad Boys 3’ And ‘Mulan’(https://bit.ly/2XTuTvs)
Christopher Nolan Will Have ‘Tenet’ Ready to Open July 17 — Unless Theaters Are Closed (https://bit.ly/34ZfWcV)
Box Office Experts Split on ‘Tenet,’ Christopher Nolan’s Upcoming Film (https://bit.ly/3azvrcH)
Movie Theater Owners Respond To Calls For Reopenings (https://bit.ly/2Ky9Arr)
NBCUniversal’s Fandango to Buy Vudu From Walmart (https://bit.ly/2VnzDb5)
Coronavirus Fallout May Redefine the Types of Movies That Play in Theaters (https://bit.ly/3ePefDm)
WarnerMedia Sets HBO Max Launch Date & Opening Slate (https://bit.ly/2S1FQHU)
中國首富變「負翁」 萬達王健林傳負債逾1.7兆台幣(https://bit.ly/2zrtlPb)
Travis Scott’s first Fortnite concert was surreal and spectacular (https://bit.ly/2yFO5m9)
Verizon should make an Epic acquisition(https://tcrn.ch/2VSZJls)
冠軍之路面試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詳盡資訊請登入: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140
碳纖的魅力沒法擋,在車界更擁有超級巨星地位,所以編者每次見到碳纖維部件都會多望兩眼,欣賞縱橫交錯的紋路,若然見到結構複雜的碳纖輪框或碳纖車架,雙手更加奇癢無比,難忍撫摸之欲,感受一下完美無瑕的外層。適逢Motard Tech引入德國thyssenkrupp Style 1碳纖輪框,因此編者在拍攝過程中可以過足手癮,然而每一下動作都要格外小心,以免Hi花嬌嫩表層,因為高質素的碳纖輪框使用高品質的碳纖維及高質樹脂製造,還有製造過程涉及大量人手及十分耗時,導致製造成本甚高,所以價格較鍛造或壓鑄的合金輪框昂貴,可是當你提起碳纖輪框的時候,就會感受到不成比例的超輕重量,這就是碳纖輪框的價值所在。然而好多人仍然認為碳纖輪框非常鬆脆,若然高速輾過「大窿」或駛上路壆,甚至被石仔擊中都會爆鈴,非常危險。不過隨著碳纖維的品質愈來愈強,廠方更可以使用高端科技協助生產,產後更得到先進光學儀器檢測,以確保精密結構,因此新一代碳纖輪框的抗爆能力及耐用度不可以同日而語。
德國thyssenkrupp不僅製造電單車及單車碳纖輪框,並為保時捷Porsche 911 Turbo S 生產碳纖輪框。事實上,2017年誕生的BMW HP4 RACE (使用碳纖主車架及碳纖輪框) 及新款2020 BMW S1000 RR M-Package,原裝車都是配備thyssenkrupp製造的Style 2碳纖輪框。BMW為了展示碳纖輪框及碳纖車架的輕量化,以及釋除車迷對碳纖部件的疑慮,因此在2017年邀請當今最強之一的TT人島及英國BSB超電車手-赫爾文(Peter HICKMAN-3奪澳門格電冠軍),在TT賽道上用最殘酷的方法測試BMW HP4 RACE 。在試車片段中,車迷除了可以欣賞赫爾文的精湛騎術之外,也可以看到碳纖輪框在繁忙起頭過程中承受鋤落路面的衝擊力,以及抵受高速壓彎的扭力。編者在同年(2017年)舉行澳門格欄披治大賽有幸訪問赫爾文(可按下重溫),他說碳纖車架(包括輪框)的優點是轉向好靈活。
冠軍之路面試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RIDGESTONE在2016年推出S21街胎的時候,選擇了阿布扎比F1賽車場舉辦全球發佈會。相隔三年後,BRIDGESTONE選擇西班牙Jerez賽車場發佈全新S22,而這個賽車場是MotoGP分站之一,編者也把握今次機會體驗幾款高性能跑車及S22街胎的性能。
這次S22的發佈會十分豪華,給了媒體及各地代理大驚喜,這些花絮留待另一專題報導,今次主要集中介紹S22的體驗感。
今次編者出席S22發佈會的原因,是因為BRIDGESTONE香港代理知道我的舊款R6使用S21,所以叫我比較一下。老實講,認識編者既朋友都知道我的大車經驗很少,落場經驗更少,所以今次一下子跳上1000cc的超電,的確有點壓力,還有心中有個疑問,究竟這些街胎可否抵受200匹超電的壓力!
現在市場上有兩類輪胎,供高性能NK車及高性能跑車使用,分別是賽車場專用輪胎,這些輪胎有少量胎紋,當然也有不少街道騎士使用。另一種是強調兼顧濕地及乾地的街胎,例如S21及新款S22。
那麼賽車胎與街胎有甚麼分別?的而且確賽車胎有超強咬地力,給車手在賽道大傾角壓彎的時候,大油門轟出彎道都輕易打滑,用來爭取一分一秒,可是這類輪胎的損耗速度十分驚人,玩起來好像燒銀紙。
另外,賽車胎要求極高的工作溫度,在賽道上凍車的時候,工作人員使用胎毡保溫80度以上,即使街道騎士在炎熱的天氣不斷駕駛,車速是無法產生足夠磨擦力加熱輪胎,胎溫最高只有40-50度左右,換句話輪胎長期在工作溫度以下,再加上賽車輪胎冷卻速度很快,要是在冬天使用,騎士駕駛了一段時間後座下聊天,然後再駕駛,如果不小心大油門加速,輪胎打滑好多時候就在這個時候發生。
還有賽車輪胎變質速度快,就算沒多大耗損,使用後擺放兩三個月,再經過日曬雨淋,冷縮熱脹,咬地性能出現明顯下跌,還有賽車輪胎的排水性能欠奉,路面稍稍濕很容易導致打滑,對一般騎士來講不適合使用。當然啦,對一些資深及因損耗而勤換輪胎的騎士來說,是可以掌握賽車輪胎的特性,但對一般騎,例如編者這類偶然才駕駛,又無需爭取一分一秒的騎士來說,街胎是比較適合。
因為街胎比較耐用,變質速度慢,工作溫度下跌速度慢,最重要工作溫度要求遠低於賽車胎,又有很好的排水性能,所以這類輪不僅適合返工放工,偶然放縱一下都可以。
新款S22採用非對稱設計,與S21相同,前胎有三段膠質,尾胎為五段,中間膠質較硬,目的是耐磨,因為胎中央是常用位置,愈近胎邊緣的膠質越軟,目的是讓輪胎盡快達到工作溫度,提升過彎咬地力及騎士安全。至於S22有甚麼改良?本誌已翻譯廠方提供的介紹,讀者可以細閱。
介紹了大量S22的資料後,是時候出去MotoGP場體驗一下S22,由於試駕人數比較多,所以廠方把我們劃分A、B、C組,全日每人有六節試駕,每節15分鐘,早上、中午各三節,時間非常充足。第一節有專人帶領,而帶領我們是獲得2000年及2002年WSBK世界冠軍艾華仕(Colin Edwards),還有英國BSB超電冠軍JOSH BROKE。可以跟著他們的車尾,編者的心情極度興奮。
駕駛當天早上,溫度只有9度,中午上升至16度,所以早上低溫對輪胎有一定的考驗,但由於這是街胎,所以廠方不會使用胎毡加熱,否則破懷街胎的理念。然而賽車場的速度較街道高,又沒有塞車,大直路及出彎後可以大油門加速,基本上不用一圈便可以讓S22達到工作溫度,再者編者的車速不算高,所以S22對我來說綽綽有餘。
畢竟編者落場經驗少,對Jerez賽車場的彎道不熟識,因此第一及第二節開得很保守,盡量提早縮油入彎,出彎後讓車子動直才大油門加速,順道向其他歐洲媒體試車員偷師,留意他們的線位及煞車點,因為他們真的好快,傾角又低又遲煞車,還以為他們使用賽車輪胎。
其實Jerez賽車場不算高速賽道,大部份彎道是2及3檔彎,對我這種超喜歡嘆彎的騎士來說,這裡簡直是嘆彎樂園。而我自已的最快直路車速只有240km/h左右,可是最快的試車手達到270-280km/h。
說了那麼久,好像沒有提及S22的性能。沒錯,其實玩了一整天,很多時候已經忘掉正在使用街胎,又或者說自己的技術及車速沒有必要用賽車輪胎,另外一個原因是信心來自朝早第一節,通過最後一個彎道,這是從4檔拖至2檔的彎道,是這個賽車場最慢速度及最大過彎傾角的彎道,出彎後加速可升到5檔,去到直路煞車點自己的最高車速只有大概220km/h,快的試車手達到260km/h。
可是在這個嘆彎及加速過程中,就算天氣只有大概9度,前、後胎沒有怪異行為,壓低車子及大油門加速,輪胎都沒有打滑,這或多或少是因為車子的TC(循跡系統)協助控制油門;另外還有一個上坡的大左彎及大右盲彎,呢兩個彎可以加速及磨包j轟上山,感覺超爽,而條胎是咬住入彎,所以給我愈開愈快的信心。
那麼S21與S22在性能上有甚麼分別?老實說,對我來說要比較有點困難,首先自己的舊款R6與S21開了不超過10次,車速不高,再者用不著輪胎邊緣過彎,因此S21對我來說是足夠有餘,只是今次體驗S22後,的確已經決定換胎。此外,感覺S22的前胎轉向反應較S21靈活,這可能跟新車的性能跟自己的舊款R6有關,然而尾胎的轉向反應分別不大。編者也曾經在街道大雨下使用S21,排水效能給我莫大信心,雖然今次無緣在賽道體驗S22的濕地性能,但按照廠方的說法,理論上較S21佳。
冠軍之路面試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以下連結可欣賞圖文並茂的原文:https://goo.gl/X5iMJm
進口與國產的黃金交叉
汽車銷售的不可逆趨勢
這幾年很多人可能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許多車廠逐漸以進口模式來取代原本國產的版本!而為了避免前後兩者的價差過大,造成準車主入手前的困擾,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進口車的價錢,似乎越來越親民了。👍
有人知道嗎?其實今年的汽車銷量已經大致底定了一個趨勢,就是「進口車銷售數量,終將會超過國產車。」至於這個趨勢的結果幾時會到來?除非我們的政府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來逆轉這個情形,不然,預估就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們會看到這個答案出現。👀
根據U-Car汽車網站的銷售報導:https://goo.gl/B71vQW
今年累計至11月底的汽車掛牌總數來說,進口車的數量已經佔今年銷售總數的45.2%之多。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數字尚未過半、鹿死誰手還不曉得,但我認為這數字一旦超過40%,就如同群蟻潰堤一般,越到後面、進口車數量越是會加速完成其一統市場的大業。
*詳細數字也可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供的新車領牌數資料」:https://goo.gl/NYKKPh
如果最近想要買車,真的可以開始好好考慮「進口車」了!🤔
當然,此時入手國產車,也不是說不行,但如果您考慮這部車要開個十年、八年...可能入手後的隔年,就會突然發現身邊的好友們都開上了進口車,而眼下這部國產車,想換......財務大臣並不允許您這麼敗家的。💢
過了鹹水就是好?
日系歐系如何選?
喜歡看汽車評論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個形容,就是「......這部車開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歐洲車」;這是一句褒獎含義的形容,背後代表的含義,就是這部車比較紮實,開起來比較穩重。這句話不只是我說過,我的同業朋友們說過,甚至車廠廣告都會這麼強調。😎
所以,歐洲車就一定比日系車來得好?這倒是未必。我覺得應該這麼說,如果以同級距的入門小車來說,歐洲車的紮實度會比日系車來得優異,而日系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價格水準後,才會有比較好一點的行路質感。當然,無論是歐洲車或是日系車,都是「越大、越貴」,開起來會「越爽、越高級」,這是很合邏輯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依照配備來看,即便都是進口車的版本,歐系車廠在配備選項方面,通常都是比日系品牌大方,比較不容易看到配備陽春的設定出現,尤其是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差異更是明顯。所以,很多時候歐系進口車的車型版本常常只有單一規格,廠家不會將車輛的配備過度細分,而讓準車主在選擇時,衍生出很麻煩的購車困擾。😵
進口歐系最低門檻
Fabia最獲車主親睞
就以購車預算來說,最多買家的級距,就是百萬等級以下的車主們;這也是台灣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很多,就算是進口車,可以選擇的也不少,包括日系、韓系、法系、歐系等等;而其中以歐系來說,Skoda就是近年比較紅火的品牌。
為什麼Skoda會比較得到車主們的青睞?主要還是這個品牌CP值較高的原因;翻成白話,就是-「比較划算」。💰
就以硬體來說,它同屬德國VAG集團,所以車上的許多零件不是跟VW共用、就是跟Audi相同;但就產品的定位來說,它並不是被設定在如同上述品牌那麼難以入手的範圍。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品質。Skoda這個背景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原廠官方一直以來都打著一句口號,就是「聰明的,就懂」!
另外,以價格來說,Skoda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其實有好幾輛可選,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不同尺碼的車型」;因為有時候我們要找一輛特定品牌的進口車,看來看去最後無法下手的原因就是:便宜的太小台、夠大的又超出預算!Skoda從最小台的微型車Citigo、再大一點的掀背Fabia、一直到小型的Rapid、或是中型的Octavia,你都可以用不到100萬的價格,找到想要的車型。其中,這裡面很多款都同步提供了「旅行版本」,在原廠的命名方式來說,也就是「Combi」的車型。
所以在近年來,大家逐漸選擇傳統Sedan四門房車以外的車型之際,百萬以下、不要太小、夠用省油、CP值高的Fabia,變成Skoda旗下相當熱賣的一款車型。這部車也變成許多「國產車升級進口車」的準車主們,人生的第一部歐洲進口車。
ACC主動跟車+AEB主動煞停
Euro-NCAP撞測五顆星評定
車輛尺碼的大小,一向影響人們對其安全與否的意象。首先在主被動安全的部分,Fabia這輛接近4米的小型掀背車,搭配了許多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配備。以往我們認為一部車該有的基本六具輔助氣囊、動態穩定系統之類,Fabia絕對是列為標配,而更多的是:
1.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輪在光滑路面加速時的打滑情形。
2.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確保平順的加速,或避免在溼滑路面加速時打滑。
3.胎壓偵測器:胎壓不足時,儀表會跳出警示提醒。
4.XDS+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改善過彎時的循跡性及動態表現。
5.陡坡起步輔助系統:上坡起步時,維持車輛避免下滑。
這些配備可以增加駕駛時的穩定度,另外在實用面來說,胎壓偵測器跟陡坡起步輔助系統,更是開車時最最好用的配備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更驚豔的好料,就是:
1.ACC主動定速跟車系統:全速域系統,可以定速或是跟車直到停止/再起步(最高時速160km/h),也可以一鍵設定「即時跟車」功能。
2.前方輔助系統:亦包含了AEB自動煞車功能。
3.駕駛盲點偵測警示:左右後視鏡上顯示燈號。
4.後方車流警示:有圖像及車距顯示。
看完這幾項高級安全配備,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準備開始找價錢、這部車到底賣多少錢啊?原來定價是78.8萬元,不過,如果是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
其實,就算是以原定價來說,這個價格搭配這些配備,也很有競爭力跟CP值啊。還有,搭配智慧型裝置互聯系統Smart Link+,除可上網、語音聲控外,也讓多媒體主機功能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撞測成績(Euro-NCAP),依據2014年歐盟的測試來說:https://goo.gl/qxGXzx
,這部小車拿下了五顆星的最高評定標準。其中「成人乘員」及「兒童乘員」的部分,都得到81%高分,我們可以在當時測試的影片中發現,無論前撞或側撞時,Fabia的車艙都可維持很堅強完整性,這也讓許多在意車輛尺碼的車主,後來成為其決定入手的原因。
雙廖冠軍試駕
國際引擎大獎
說到試駕的部分,我還真的沒有少試駕過Fabia這部車,從最早的【行車紀錄趣】,再到之前【全民瘋車Bar】的「雙料冠軍」,我從一般版本的Fabia試到旅行版的Fabia Combi車型,當然近期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我跟廖怡塵模仿Fabia廣告的「跳車門」畫面。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試駕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dktUAj_N-Y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Xq5liic4Zc
其實,這個部分當然比較是屬於趣味的橋段,畢竟上面就提過,Fabia可以在撞測中有效維持車艙的完整性,所以跳一跳車門也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稀奇事。但是,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試駕時,可以把重點放在「過彎時,前後軸的協調性/循跡性」、「油門的反應」,以及「車室的靜肅性」。
就以目前的Fabia來說,以前還有1.6自然進氣版、1.2渦輪汽油版,目前只有1.0三缸渦輪增壓的汽油版可選,動力輸出是:110hp/20.4kgm,並且搭配7速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的部分是每公升18.7公里,還搭配有怠速熄火裝置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就動力的數字來看,馬力似乎就只有1.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不過,開起來的感受是天壤之別,主要原因是渦輪增壓的搭配之下,它讓這部空重1159公斤的小車擁有很好的扭力輸出,相較之下,差不多就是2.0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車子開起來輕不輕快,主要還是看扭力的表現,這在山路行駛之際,更是容易體會其中的優劣。Fabia如其車身尺碼,在駕駛時顯得特別地靈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小巧的三缸引擎,還得到【2018年國際引擎大賞】「1.0升以下級距的第一名」!除了Fabia用到這具引擎之外,其實包括同集團的VW Golf/Up/Polo/T-Roc、以及Audi A1/A3/Q2等等,都使用到這具小巧先進的引擎單元。
一般版還是旅行版
推薦入手的著眼點
很多人最難抉擇的就是價差五萬元,到底要買便宜一點的標準版,或是貴一點的Combi旅行版?
就硬體來說,這兩部車的尺碼只相差在後廂空間的大小,而包括車寬、車高、軸距、輪距的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後懸的長度不同,標準版是675mm,Combi則是940mm。
就後廂來說,標準版的容積是3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150公升;而Combi車型的容積是5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395公升,其底板有一夾層,可以活動使用。
我建議如果是有男女朋友或已婚的朋友,不管有沒有小孩,Combi一定是必要首選!因為有伴的朋友,雙人出遊、甚至多人出遊的機會都比較高;所以後廂空間大一點,無論如何都會有更多機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有新的家庭小成員增加時,也很有需要在後廂攜帶必要的隨行物品;例如:手推車、毛毯、抱枕、清潔物品、濕紙巾、小玩具、兒童餐具、甚至臨時拆下兒童安全座椅時,也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先擺放一下。此外,Combi的車長也不過4262mm,在駕駛時,也不會顯得相當龐大,就算是喜歡小車的女主人,也能很容易輕鬆駕馭,不會造成駕駛時的心理壓力。
另外,Fabia的恆溫空調還有粉塵過濾器,這部分很值得家有幼童的朋友們參考。
69.9萬限時入手!
四年不限里程保固
最後,我們再回到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這件事。這除了年底的促銷價格之外,保固方面也跟原來一樣,是「4年不限里程新車保固」,以及「3年漆面保固及12年車身鏽蝕保固」,還有「2年原廠零、配件品質保固」。
最近考慮買小型車的朋友們,雖然有很多車款可以選擇,但別忘了Fabia一定得列入口袋名單!這些豐富的安全配備,會讓你在開車時,感覺相當地輕鬆與放心。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促銷優惠 #Fabia試駕 #歐洲車
冠軍之路面試 在 夢幻企業都如何挑選人才?Facebook面試必問的11個經典題 ... 的推薦與評價
社群龍頭臉書(Facebook)摘下今年「最理想就職企業」冠軍,關於如何篩選出最適合的人才,它有這11道能協助判斷的黃金必考題… ... <看更多>
冠軍之路面試 在 Yahoo TV 一起看 的推薦與評價
5種天兵 面試 者一秒讓老闆吐血 新鮮人快來看看中了哪些? ... 「台灣香」打造果醬與香水台灣女孩奪世界 冠軍之路 !【茜問精彩預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