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榴槤」,於夏日進入盛產期,主要產於汶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品質優良並供給全球需求。其果肉呈淡黃色、果肉綿密、軟香味甜,因氣味特殊且口感濃郁如冰淇淋,讓許多人愛不釋口,但也有不少人因其特殊氣味或口感而避而遠之
榴槤為何會散發濃烈且揮之不去的氣味?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經科學家破解其基因,並將研究發表在《自然遺傳學》中指出,該氣味與其內部產生的硫化物有關,是一種由脂類化合物合成之醇厚果香。當中控制合成硫化物的相關基因在成熟時會被刺激,便讓果肉在成熟時散發出刺激張揚的氣味。而氣味感受十分主觀,所以有人覺得奇香無比,自然也有人聞之色變!
就中醫觀點而言,榴槤屬性溫熱,味甘,歸肝、腎、脾經,有強健身體,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活血散寒的作用。體質偏寒、虛弱的人,可適量食用榴槤,以補充體力。產後的婦女體質虛弱,忌吃生冷食物,也可根據體質吃些榴槤來補充營養。而燥性體質者,則應適量或避免食用
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指出,100克榴槤含有維生素B1(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33%)、B2(17%)、B6(24%)、C(24%)以及多元維生素B及少量維生素A,亦含鎂、鉀、磷、鋅、鐵、鈣等富足的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100公克的果肉含有170大卡的熱量,食用前應注意分量。若一次吃一顆榴槤,就會忽然攝取近千卡的熱量,可能會影響健康,這可不能開玩笑!以下「5個榴槤忘煩的理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❶膳纖順暢促消化
一瓣榴槤的膳食纖維達9.23克,相等於一天攝取量的36%。,其豐富的膳纖能有助消化系統分泌並增進腸胃蠕動,以避免便秘與腹瀉
❷情緒愉悅助安眠
當中含色胺酸,屬胺基酸的一種,可有助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又因糖分含量高,適量食用後可令人心情愉快,且有利提升睡眠品質
❸心血養護記性佳
含豐富鉀元素,可平衡人體細胞內之水分,使血壓平穩,減低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並有助增進腦部血液循環,對於減低失智或失憶狀況有加分作用
❹滋陰補陽好健康
其含葉酸、鐵和銅等元素,能助女性紅血球的製造,亦可保護胎兒的腦和脊椎發展。而根據馬來西亞賽城醫藥大學學院基礎醫學系的研究,榴槤亦能提升性功能和體力,可提高男性精子的活躍度及雌性激素含量,以降低不孕機率
❺養顏美容增青春
蘊藏豐富維生素C,有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將氧化壓力降低;亦具提升肌膚潤澤力,以減緩早衰及老化等現象,並包括皺紋、老人斑、黃斑點退化、脫髮、牙齒鬆動、關節炎等症狀。另,B群等植物營養素,則可避免壞細胞的形成,以保護身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正常化
#榴槤異味消
▶️口腔
將茶葉放入口中咀嚼30秒,漱口後便可去除異味。因茶葉的孔隙能夠吸附異味,原理與活性碳相似
▶️室內
將活性碳放置在吃過榴槤的地方,原理在於利用其碳中的多孔洞結構去吸附異味分子進而達到除臭的效果,不僅是異味,香味分子也能被吸附
▶️冰箱
用榴槤皮加適量清水燒開,如果有柚子皮、檸檬皮或橘子皮可同煮,煮好後再加適量清洗劑混合均勻,用抹布沾取擦拭冰箱內部,即可有消除異味作用
#榴槤的品種
1.D24
果肉色澤淺、纖維高,果核較大。口感滑順綿密,味道香甜並帶有奶香味
2.金鳳
果肉偏奶白色,果型偏細,個頭較小但肉厚核小。入口甜中帶微苦,尾韻帶有花香味
3.貓山王
產自馬來西亞,果肉呈薑黃色,味道濃郁,甜中帶甘,特徵是底部呈五角星形或六星形
4.寶石球
被喻為泰國高級的榴槤之一,青綠色外殼,體積較一般泰國榴槤小。果肉綿細爽口,果核較大
5.青尼
外觀與金枕頭相似,但外型較小,外殼顏色較綠,尾錐凹陷,果肉呈深黃,肉少果核大,香味濃郁
6.金枕頭
為最常見的品種,巨型呈橢圓狀,果皮帶有粗刺,尾錐凸出,果肉呈淡黃色,肉多種子小,味道清淡
7.干堯
來自泰國中部的特波爾Thonburi,當地農業部更將其選定為皇室御用的榴槤。其外型呈圓球狀,圓錐刺較細圓,頂部有根長莖。因產量較少,故價格高昂
#榴槤這樣吃
▶️現剖現吃,新鮮味美
▶️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冷凍後食用,口感猶如冰淇淋
▶️榴槤殼放入鍋內加水煮開,加適量鹽,放涼或冷藏,吃榴槤後可適量飲用,有利清火
#榴槤停看聽
⚠️榴蓮含有的糖分多屬單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其升糖指數GI值82,高血糖者和糖友應盡量避免食用
⚠️當過量會使腸胃無法吸收且上火,易出現眼睛生分泌物、牙齦腫痛或生口瘡。中醫認為,其性熱而滯,不可過量,易導致生痰、呼吸困難、面紅胃脹,甚至流鼻血等不適症狀
⚠️屬高鉀水果,患腎臟、心臟等疾患者應慎吃食;罹癌或有發炎症狀的人也不宜食用。榴槤屬性溫熱,燥熱體質(如口乾、長痘、便秘)者應少吃,一般人也該酌量,避免上火或造成身體負擔
⚠️榴槤與酒類勿共食,因身體攝取酒精後,需要分泌「乙醛脫氫」來分解酒精,但是榴槤當中含有「硫」的成分,會阻礙分泌,導致血內酒精含量過高,有可能造成酒精中毒,徵狀包括噁心、嘔吐和心跳加快等
#凱鈞話重點
#5個榴槤忘煩的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做的塔皮、派皮質地正確嗎?其實不萊嗯經常看到很多食譜或網路成品照片,它們都並非完全正確,或說沒有達到經典法式塔皮的細膩要求。有些食譜或做法會以多放麵粉、並減少奶油、再多一些水份來讓操作變得容易,或是將塔皮擀開得厚實讓入模變得容易,這些外型或許看起來彼此類似的塔皮做法,只有在你有機會吃到正確質地時才...
冰鹽冷劑原理 在 摳媽與摳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實驗:在家玩什麼5️⃣本週必玩小科學
🍦一起來DIY無電做冰淇淋🍦
想教Kobe怎麼樣不用放冰箱也能自己做
冰沙冰淇淋😋
是極好玩的互動遊戲「冰鹽法🧂」
Principal原理
鹽加入冰塊製作冷劑,使溫度下降至-20C
液體受到周圍低溫的影響後慢慢變成固體的熱平衡現象。�(Anyway 以上假掰講給孩子聽 3歲男童也是黑人問號看著我😶)
You need to prepare⬇️
•Ice冰塊300g(半包冰塊)
•Salt鹽100g
(鹽與冰塊比例為1:3)
⚠️But!!!
個人的心得是冰塊和鹽巴越多越好!
便利商店的碎冰3包+粗鹽半包 下去啦~
溶解出水時的狀態是最冰的👍倒入的牛奶液體最容易結冰
•Favorite fruit最喜歡的水果
有些人會用鮮奶油和煉乳來提高凝結度和甜度(但我用香蕉的黏稠度和甜度來取代)
其實我們前後做了兩次
因為第一次下方的容器用錯了改成鐵製不沾鍋
冰塊與鹽不再按比例直接靠感覺加進去 越多越好
(因為你會一直做⋯小孩會一直要⋯
冰塊融化的太快會不夠冰喔)
蛋糕鏟換成鍋鏟
🥸訣竅拿對 僅需1分鐘就能凝固製作完成🍦
有個智囊團友 @milk2071991 總讓我💡
不用花錢就能玩好完滿啦~
(還有很多爆笑活動 分享一起渡過難關啦~)
#親子活動
#在家玩什麼
別再說 #好無聊 惹⋯
冰鹽冷劑原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子共學 幼兒STEAM好好玩:冰雪橋
📖繪本共讀:歌唱家、愛蓮(啟思教育)
🧪實驗:冰雪橋
利用「冷劑」的形成方式,將冰塊吊起來!
⛄️實驗遊戲:
將帶有染劑的冰塊,在盒子裡來玩滾動畫吧!
📝實驗材料:冰塊、棉線、彩色墨水、鹽、盤子、托盤
👉🏻實驗原理:當冰塊遇到鹽,鹽在溶解的過程會吸熱,會讓溫度下降,
溫度可下降到零下20度,會讓冰塊的水再次結冰,棉線因結冰跟冰塊黏再一起了!❤️
🌟星期一、二、四、五,下午四點,
歡迎到「醒醒吧女孩們」線上直播親子共學,一起聽繪本、做實驗
冰鹽冷劑原理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做的塔皮、派皮質地正確嗎?其實不萊嗯經常看到很多食譜或網路成品照片,它們都並非完全正確,或說沒有達到經典法式塔皮的細膩要求。有些食譜或做法會以多放麵粉、並減少奶油、再多一些水份來讓操作變得容易,或是將塔皮擀開得厚實讓入模變得容易,這些外型或許看起來彼此類似的塔皮做法,只有在你有機會吃到正確質地時才會恍然大悟。影片示範 適用於鹹派塔皮,如要作成甜味,請看下方相關配方連結。
怎麼運用「奶油」與「液體」這兩個食材,是讓塔皮邁向更完美質地不可忽略的關鍵,這篇文章與示範短片,就是將重要科學原理予以說明,讓你知道溫度、先後順序及拌合方式如何直接影響你的塔皮質地。奶油比例增高時操作變得不易,部分麵粉替換成杏仁粉時,固然香氣大加分,但同樣也讓操作變得不易,這些都需要一些練習與留意溫度的變化。
[材料 ] - 起司酥油塔皮麵團
冰涼雞蛋:1顆
冰水:50g
中筋麵粉:280g
新鮮帕馬森乾酪細絲:30g
冷凍奶油絲:140g
【註】
完成麵團分割為2份時,每份重量約為270g。如將麵團擀開為3mm厚度,則可完成9吋塔2份。
油酥塔皮配方 (內有巧克力風味):
https://www.briancuisine.com/?p=2700
★新美式派皮配方:
https://www.briancuisine.com/?p=4940
★烤出完美焦糖奶色塔皮(含隔水效果):
https://www.briancuisine.com/?p=6659
[ 做法 ]
冰涼雞蛋與冰水拌合均、新鮮帕馬森乾酪刨成細絲、冷凍奶油刨成細塊,全程保持冰涼狀態備用。
中筋麵粉、冷凍奶油絲及新鮮帕馬森乾酪細絲,在寬口缽中以指腹或2只硬質刮片輔助,採翻拌與切拌交錯運用將材料混勻。
接續將蛋液水採繞圈方式,盡可能均勻倒入攪拌盆,同樣以翻拌、切拌交錯運用方式,將材料混拌至均勻、細緻。目視材料均勻,在手中可容易捏合成團、不鬆散即可。
將完成塔皮麵團均分成等重2份 (每份約270g) ,各別捏合成團後以,再以包鮮模包裹、再以擀麵棍壓整為扁平狀,放入夾鏈袋移放冰箱冰涼一夜、鬆弛麵筋,也讓水分子滲透更為均勻後使用。次日不在3天內使用的塔皮麵團,採密封後冷凍保鮮,時間可達一個月。
這個運用刨絲「冰凍奶油」的塔皮麵團製作方式,可套用到任何塔皮、派皮麵團上,它們的共同邏輯都是,預先將粉類 (如麵粉 + 糖粉 + 杏仁粉 + 鹽 + 可可粉 + 茶粉 + 烘焙小蘇打粉...等) 拌合,然後加入冰凍刨絲奶油 (或冰涼乳酪塊...),讓奶油細塊都先均勻沾裹到粉類材料,最後再加入預拌好的液體 (水、雞蛋、鮮奶、鮮奶油、醋....等)。
運用雙手溫度最低的指腹,或硬質切刀採翻拌與切拌交錯運用方式,將麵團拌合至均勻,這能提供家中沒有食物調理機,但想做出完美塔皮的朋友,一個最為完美的解決方案。
塔皮的正確質地完全來自於保持奶油全程冰涼,及它與麵粉接觸的融合方式,以下是塔皮新手最容易犯的失誤。
這些失誤你犯了幾個:
1. 奶油不夠冰,且升溫過快 (高過18℃),開始黏在手上、工作台上與攪拌盆裡。
2. 加入順序錯誤,讓液體先與麵粉接觸造成筋度自然形成。
3. 奶油塊分切不夠細緻,造成拌合不均勻,麵團擀開時容易鬆散。
4. 過度操作、奶油融化時,其中16%水分與麵粉開始結合產生筋性。
5. 加入不夠冰涼的液體或是同樣過度操作,水與麵粉產生麵筋鏈結。
6. 硬在高溫環境中操作,造成麵團愈來愈黏。(中途應該放冰箱降溫)
7. 拌合成團後冰涼鬆弛麵筋時間過短 (建議至少4小時),讓水分毛細現象完成。
8. 麵團未經過冰涼完成毛細現象,就直接送進冷凍,造成擀開龜裂。
9. 麵團擀開破裂、失敗,重新黏合時,採用『揉』的方式造成出筋。應該改用推整。
10. 擀整麵團高過3次,塔皮成品變得「硬脆」而非「酥鬆」。
11. 自行將糖粉置換成細白砂糖,或自行減少糖粉用量,造成質地錯誤。
12. 自行將「無鹽奶油」置換成「無水奶油」,因此烘烤中無法產生水氣撐開麵團。
13. 提高可可粉在麵團中比例時,麵團也容易可可脂干擾變得較硬脆。
科學原理說明:
麵團筋度生成就是因為液體的加入,液體雖然是麵粉成團的必須黏合劑,但如果液體被採用揉整方式與麵粉結合,它就形成延展性,類似揉製麵包麵團一般,產生塔皮質地裡不需要的筋度,讓口感錯誤。
無論是Shortbread (油酥) 或是Sablé (沙布蕾) ,它們的完美口感就是來自於『能宛如沙子一般在口中鬆散開來』。它們都是以極低水分讓麵粉產生黏合,多僅利用一般奶油脂肪中,那16%的水分,因受熱產生蒸氣而膨脹形成組織的空氣感。為何我前面要說不該揉拌麵糰而是改用推壓麵團的方式呢?其目的是為了讓奶油在麵團中以「片狀」方式形成結構,只有這樣在受熱時,奶油所自含的水分才能更均勻的分布在麵團組織,形成類似千層派的那種狀態。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9018
冰鹽冷劑原理 在 生活裡的科學- 鹽來如此(冷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鹽來如此生活中鹽的妙用在哪裡? 這一次要來介紹「鹽」當 冷劑 的製作方法~ 只需要冰塊、食鹽、水,就能夠在炎炎夏日簡易的降溫啦! ... <看更多>
冰鹽冷劑原理 在 物理題:冰塊加鹽巴可極速冷凍,但可延長保鮮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摘錄片段我們就找出最佳的水與鹽的比例為100:14,溫度會較低,比較符合被當成保冷劑的需求。為什麼加入鹽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因為鹽要溶解需要溶解熱要 ... ... <看更多>
冰鹽冷劑原理 在 強瘋來習-物理化學02-冷劑實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利用鹽加 冰 ( 鹽 1:冰3)的比例混合,將所產生的 冷劑 ,在常溫下製作出零下20度C的環境,產生果汁結冰。藉此提升學生對熱與溫度的學習樂趣。強瘋來習自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