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大軍要攻入錫安了,有兩百五十萬機器蜘蛛要來攻擊兩百五十萬個人類。幹嘛派出這麼多機器蜘蛛?因為一台機器蜘蛛就可以輕鬆殺死一百人。莫斐斯船長說有可能,因為這就是電腦的邏輯——一台機器負責殺死一個人類。有備無患,兵多勝於兵少,簡單粗暴。
我要說:《駭客任務》的電腦帝國思維是來自於日本思維:一台機器解決你一個生活需求。那麼……一台解決所有需求的機器?那叫萬事屋吧?看看坂田銀時的德性,還是一對一比較穩。
所以,今天這台幫妳加熱冷凍食品的機器,不會處理妳所有關於冷凍食品的問題。「冷凍食品」說起來太籠統,按照日本人的邏輯,它應該被分為下列幾種小分類:冷凍生食(食材,你需要自己料理)、冷凍即食(水餃或包子等)、微波食品、還有今天的主角,高溫殺菌包/料理包/真空包食品(レトルト食品)。
什麼是真空包?讓「滿漢大餐」成為泡麵之王的那根權杖,就是真空包:以鋁箔袋裝著的鮮嫩已熟牛肉,放在碗蓋上跟著一起加熱 3 分鐘,拿出剪刀(你最好拿出剪刀)剪開袋口然後倒入麵中,你就有一碗好吃、而且「看起來」美味的牛肉麵——你真的能看到「一塊」牛肉,還吃得到肉塊的纖維。我當兵時聽說連上有人私帶滿漢大餐,然後被圍毆。霸凌是不好的,而我理解為什麼他會被打。
某種程度上,真空包食品由於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形原味」,似乎是最完美的冷凍食品。想想微波食品常常太乾、冷凍水餃又要起鍋升火,真空包食品完美地站在「美味」與「方便」天平的正中央——它既好吃,又不會太麻煩……但說實話,這個「麻煩」還是有一點的。許多真空包食品需要你先滾一鍋水,把真空包放進去隔水加熱,數分鐘後再拿出來。確實,這種加熱法不會弄髒鍋子,真空包拿出來後也就把水倒掉、頂多沖一下鍋子就了事。不過,你還是得滾一鍋水……
專門殺害「滾一鍋水」需求的機器蜘蛛來了。今天的 #該死的這不是業配 專題要介紹的是,由廚房家電商APIX INTERNATIONAL,推出的名為「真空亭」(レトルト亭)的機器。
它的外表就像略顯小氣的烤土司機——只有一個插槽。而你只需要把真空包整個塞進插槽,再按照真空包容量調整溫度:「小盛」(容量150g)需要6~7分鐘;「中盛」(容量200g)需要7~8分鐘;「大盛」(容量300g)需要8~9分鐘。真空亭內部有兩種加熱器,會將真空包加熱到可食的溫度,而你不需要準備任何一滴水。
愛惜水資源人人有責,大概吧,也許人類的惰性比環保意識還要強。真空亭原本採用群募方式發行,目標 50 萬日圓,但群眾的支持遠遠超越這個數字,目前募款金額已經突破 800 萬日圓。如果你現在下單,還可以享受早鳥價 6,910 日圓。
不過,冷凍食品在台灣似乎總是發展平平,當然,我們是外食大國,要吃一頓飯還不需要冷凍食品來救援,而且,煮一鍋水似乎也不是太麻煩的事——與 6,910 日圓比起來的話。但是反過來說,這正是最完美的日式家電設計思維,如果你真的經常有加熱冷凍食品的需求,儘管這個需求,似乎小到連中午吃飯時都無法成為同事間的閒聊話題,但是,就是會有某個日本廠商,似乎聽到了你的聲音,然後實現它。有人說,這正是「おもてなし」精神的展現。
你常吃真空包食品嗎?大王的小祕密是,過去曾經有半年的時間,我每天都吃真空包,牛丼、咖喱、親子丼輪流吃,這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請以我為鑑XD。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i Fi 發燒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
凌 群 電腦 負責 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凌 群 電腦 負責 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84年5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臺灣第一個公共電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在中視頻道開播,它也是中視第一個使用中文電腦字幕播映的節目。
《大家來讀三字經》由格林視聽製作,請來李國英教授、吳璵教授及女師專(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專家教師擔任節目顧問,其內容乃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每集會介紹8到12句(每句3字),共384句;第一集介紹的句子為《三字經》最前面的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在《大家來讀三字經》第一集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電視節目的第一代片頭(公共電視四字匯聚在地球),不過一個禮拜後的第二集便換成了配上「大道之行」曲子和鐘聲的第二代片頭。
【工作團隊】
演出人員:周經臬、金筱玫、艾可芹、吳紀任胤
美術設計:楊德泰
編劇:古訓其、王策
執行製作:勞捷成、李玉玲
電子攝影:王煒、曾正安、趙雷平
電子剪輯:張文欽
節目顧問:吳璵教授、李國英教授
贊助單位:大同文化基金會
製作單位:格林視聽有限公司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下面是1984年5月20日的《民生報》兩篇關於公視開播首日的新聞報導:
第一篇刊在頭版:
======
充實生活內涵.提高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今天開播
【台北訊】我國公共電視節目將從今天正式開播。第一階段每星期播出十二小時三十分鐘的節目,其中國內自製的部份佔百分之五十五(七小時),購自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佔百分之四十五(五.五小時)。
節目類型,不論是健康、科技、時事、運動、兒童益智、婦女等,都將以滿足觀眾求知欲望,充實精神生活為旨趣。同時也不排除高水準戲劇名著與舞蹈音樂表演。 公共電視是我國電視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目的在培養更高尚的國民,提供觀眾更高水準的電視節目。節目完全超然於商業和政治影響力量之外,以公共利益為主,更不侷限在「政令宣導」的狹義範圍。
公共電視將朝精雕細琢、深入淺出的方向努力,以「風格高尚」「內涵雋永」「品質精美」為節目製作的標的,使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更高尚的國民生活情操。
公共電視已排定的播出時段是,周一到周五下午五時卅分到六時,九時零三分到九時卅分,十一時到十一時卅分。
周六是晚間十二時到凌晨一時,周日上午十時卅分到十一時,晚間十一時到十二時。
其中周一到周五,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採兩台合播,一台獨播的方式播出公共電視節目。播出一季三個月後,再調整播出的電視台。
公共電視目前由行政院新聞局國內處統籌規畫,已收到卅四家傳播單位的七十一個節目企劃,並已核定十幾家公司試製,目前已完成了十七種節目。
國內處負責的公視小組指出,公視節目需要大眾的參與和關心,歡迎社會上人士投入公視節目的製播。
公視節目製作經費以半小時十萬元為原則,但如有特殊的企畫,也可以酌情增加製作費用。
稍早計畫在超高頻重播公共電視的計畫,由於費用的計算仍待和教育部磋商,暫時不開始施行。
第一季公共電視節目已排定節目如下:
周日:上午十點半:「大家來讀三字經」(中視),晚間十一點:「人類的故事」(中視)。
周一:下午五點半:「小朋友時間」(台視),晚間九點:「瞭望台」(台視、華視),「科學尋根」(中視)。
周二:下午五點半:「現代企管新知」(台視),九點:「自然之美」(台視、華視),「你喜愛的歌」(中視)。
周三:下午五點半「世界著名動物園」(台視),晚間九點「靈巧的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四:下午五點半「盆景之美」,九點「放眼看天下」(台視、華視),「新聞眼」(中視)。
周五:下午五點半「小城故事」(台視),九點「文化長廊」(台視、華視),「長青之路」(中視)。
周六:晚間廿四時「睡美人」舞劇(中視)。同時每周一到周五晚上十一點在華視播古典連續劇集「傲慢與偏見」。
======
第二篇刊在第11版(影劇新聞版):
======
「三字經」率先登場 「人類的故事」晚間播出
【台北訊】公共電視台第一個播出的國內節目,是今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中視頻道播出的「大家來讀三字經」。
節目內容是依據民初修訂的「三字經」版本內容攝製,全書三百八十四句,每集約介紹八至十二句。
節目由格林視聽製作,李國英、吳璵教授及女師專幼兒專家教師為節目顧問。公共電視今天播出的第一個國外節目為「人類的故事」,節目由英國BBC製作,於中視頻道晚間十一時播出。 「人類的故事」由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理查李基「Richard Leakey」,以本人的觀點探討長久以來令他困惑的人類進化問題,他在經過人類化石遺跡學,提出對人類發展的看法,節目中,他遠赴東非肯亞、波札那、法國尼斯、美國、希臘、德國、伊拉克、祕魯等地。
======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自1980年至1998年這18年間的公視建台史吧!
1980年,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提出公共電視台的主張,他說「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1983年,新聞局提出公視節目製作中心計劃草案,但因經費過高、人力龐大而擱置。
1984年,新聞局設立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向三家無線電視台徵用時段播出,於5月20日正式開播,第一個節目是《大家來讀三字經》。
1986年,公共電視節目製作的任務,轉由財團法人廣電基金下設的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負責, 廣電基金所製作的節目,仍然沒有專屬頻道播出,在三台借用的時段經常被調動,影響觀眾收視權益。
1991年,行政院核定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設置點,公視籌委會正式運作。公視籌委會委託七位學者專家組成公共電視法草案立法小組,並經過縝密的研議,提出公共電視法草案。
1993年,行政院將公共電視法送交立法院審查。
1996年9月,一群關心公共電視的學術文化界人士 ,組成公共媒體催生聯盟,結合各界支持公共電視的力量, 以促使公視法通過。
1997年5月31日,經由民間鍥而不捨的遊說,以及立法院密集的政黨協商,公視法驚險過關,完成三讀。
1998年1月,第一屆公共電視董監事十八位人選經立法院推舉的提名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同年3月,董監事召開第一次會議,選出吳豐山先生為董事長,賀德芬女士為常務監事。
1998年7月1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歷經18年積極不懈的努力,在起跑線等候已久的公共電視台,終於鳴槍疾馳,於這天正式建台開播!
凌 群 電腦 負責 人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學習黑膠的調校細節,了解各式各樣名詞,從中知道怎樣安裝黑膠唱盤,我就是這樣開始進入“黑社會”行列。相對起今天上網找資料和看影片,要獲得調校黑膠唱盤的知識可謂容易得多,不過有時網上資訊太多,亦不是全部正確,不像書本和雜誌始終經過校對才出版,所以大家想玩好黑膠還是親身接觸,落手落腳調校來得實在。
提到黑膠唱盤相關名詞,我和大家先分享以下這些:
硬盤:當然這個不是電腦上的儲存資料的硬盤(hard disk),這是指黑膠唱盤沒有任何懸掛,是用轉盤本身的重量來對抗外來的振動,這類設計的唱盤一般稱為硬盤。
軟盤:在黑膠唱盤發展初期,軟盤是比硬盤早發展,軟盤是指唱盤的摩打、轉盤和唱臂承托部份是有懸掛結構承起,目的是阻隔外來的振動,而這些懸掛結構就包括彈弓、橡筋等物料。
帶動:驅動摩打經皮帶帶動轉盤轉動。至於這個皮帶,不同廠家會用不同物料。
直驅:這是指帶動轉盤的摩打是直接驅動轉盤轉動,摩打往往就是轉盤軸承的一部份。
世界首個直驅軟盤
為何要在這篇試聽報告之前大費周章與讀者們溫故知新?因為今次為大家介紹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它的設計是相當獨特,這是一個直驅軟盤(懸掛式)。可能大家會問這個設計有何特別?不也是上面提到這些設計嗎?大家沒有錯,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表面上也是傳統方式設計,不過當大家再細想一下,我們一般認識的黑膠唱盤當中,是沒有一個以直驅轉盤來結合軟盤設計的(如果讀者們知道有這樣設計的黑膠唱盤,請告知小弟),通常直驅唱盤大都採用硬盤式設計,這個就是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最大特色,直驅軟盤可能是世界首個!
在未開始介紹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我先簡單介紹這家來自德國的STST廠家,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和設計師是Mr. Stefan Strohmetz,而公司的名稱STST就是取自他的姓氏和名字的頭兩個字母,原來Mr. Stefan Strohmetz年青時已經醉心研究黑膠唱盤,並於1985年創立STST這家公司,而且開始設計及製造黑膠唱盤、唱臂等黑膠相關的產品。
如果大家只憑肉眼去看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外觀只是上圓下方的傳統黑膠唱盤,而廠方可提供不同木紋的唱盤外框給買家選擇,可是當用手輕按轉盤時,會發覺轉盤在上下晃動,原來轉盤與臂板是懸浮設計,當然這個也沒有什麼特別,一般軟盤也是這樣,不過當把Motus II DQ的外框拆開,這時看到一個非比尋常的內部結構,坦白說當我首次看到時,我也嚇了一跳,真的從未見過一個黑膠唱盤內面會這樣複雜。
開始試聽
這次試聽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是在寒舍進行,唱盤是放在CMS Black Diamond承板上,配合的唱臂和唱頭是我的參考組合,這包括Thales Simplicity II唱臂和Lyra Atlas動圈唱頭,唱頭放大是Burmester 808MKV前級內的MC II模組咭,經Burmester 808MKV前級以Burmester平衡線接到Burmester 909MKV後級,再以Burmester Silver喇叭線接到TIDAL Contriva G2揚聲器,而近期在Contriva G2每邊其中一隻釘腳上接了一條ASI Static Cable,據講這條線有導走振動的作用,接了之後發覺聽多了揚聲器發出的細節,今次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正好表現出這個唱盤的寧靜度。
疑問重重
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是充滿著疑問,一般說法直驅唱盤不及帶動唱盤寧靜,不過根據廠方的資料,Motus II DQ唱盤內的摩打溢散出來的抖動能量只有0.5 Watt,比起傳統帶動唱盤的5 Watt低了10倍,所以產生出來的噪音和抖動會比帶動唱盤更低。還有我也試聽過不少帶動唱盤,很多時噪音和音染的來源就是來自帶動的皮帶,到底這個直驅唱盤是不是完全可以克服以上問題?另外一個疑問是Motus II DQ唱盤採用軟盤設計,傳統說法軟盤是偏向音色的取向,還有當調校好後,經過一段時間就需要再調校,不過據STST廠方說法,就以上問題Motus II DQ唱盤採用一些嶄新的方法來處理軟盤,首先軟盤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就需要調校,最主要原因是三個受力的彈弓承托的力量不均,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三個彈弓就自然各自有不同的變化,而Motus II DQ唱盤就是採用砝碼來平衡唱臂這邊比較重和受力的問題,使到各個彈弓平衡受力,還有所採用的彈弓不是傳統的彈簧,是廠方特製品來避免以上問題。最後的疑問,直驅與軟盤結合,這是我從未接觸過,是不是如理想中兩種設計的好處也發揮出來,還是各自的缺點反而表現出來?既然是這麼多疑問,單憑外表也不能知道,最好就是親手試聽來取得結果。
寧靜度超級優異
在寒舍開聲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第一個給予我的聽感是相當寧靜,當唱針落在唱片上沒有音樂的位置時,在揚聲器好像完全聽不到有半點聲音,正常是有一點點底噪,就是因為這樣,我有好幾次落下唱針後也不奇然要看看唱針確認是否已經落在黑膠上,這是我試聽過所有帶動唱盤從來沒有的經驗,有這樣的優勢,音樂播放時自然更能播出音樂中最細微的細節,使我有點好像聽CD的感覺,大家不要誤會這個不是貶義,我想表達是這種寧靜度和安定感真的有如聽CD一樣,有以上的感覺,我相信是直驅盤免卻了皮帶,還有以浮盤設計來抵消外來振動有關。經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我發覺這個唱盤沒有特定的音色取向,這是偏向中性,盡量還原出唱片上記載著的音樂和情感,Motus II DQ沒有外加任何渲染。至於低頻的表現絕對聯想不到這是軟盤設計,低頻是充滿量感和細節,下潛力強,比起同級硬盤也絕不示弱,還有當播放大爆棚音樂這種規模感,絕對估不到是這等大細的唱盤可以做得到。另一樣優點是播放管弦樂的深度和闊度也相當理想,我估計這個與軟盤設計有關,聲音是相對寬鬆一點,而且來得穩定。
就以其中幾張用來試聽的黑膠來表達出以上聽感。先來超強的寧靜度,這張Ida Haendel《A Classical Recital》最能表現出來,Ida Haendel的拉奏力量可剛可柔,強弱之間的對比是最考驗器材,好多情況下強音是容易播得好,弱音是來得不易,而這個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這張黑膠是給我從未如此興奮,聽多了很多從前未聽過的小提琴輕微抖動的細節,小提琴泛音豐富,營造出一個非常立體的空間感,聽到小提琴發聲位置牢固地釘在空間中,與伴奏的鋼琴一高一低,比例適中,而鋼琴琴音清晰之外,這種琴腔衍生出來的低頻,給予我很少能在黑膠上感受得到這種穩定的感覺。
中性還原
Amanda McBroom的《Dreaming》黑膠可謂女聲名盤,一般聽到這張黑膠內Amanda的歌聲都是婉美、溫柔,這次經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下,使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伴奏音樂同樣細緻、鮮明,不過Amanda的歌聲就如唱片封面她所穿著的絲質外套一樣,表面是滑不溜手,不過細看之下原來是暗藏皺褶。就像她的歌聲表面是甜美溫柔,不過Motus II DQ唱盤帶我進入一個更深的層次,可以聽到歌聲帶點沙啞,表現出更為細膩和深切的情感,可能大家熟悉這張唱片的發燒友未必知道我所表達的含義,這個我也明白,因為未用Motus II DQ唱盤聽這張黑膠之前,我也未曾有以上的聽感,我知道Motus II DQ唱盤不帶任何音色上的修飾,這是完全表露出黑膠內蘊含的情感,所以才可以有這樣不同的體會。
低頻表現力超乎預期
另一個疑問是浮盤一向是低頻相對較弱,所以找來這張《Adagio Albinoni》45轉黑膠來試試Motus II DQ,這是Gary Karr負責低音大提玩,Harmon Lewis負責管風琴,收錄了兩件低頻至超低頻同樣凌厲的樂器,這張黑膠我稱為踢館碟,如果帶去家訪,機主隨時會面黑黑望住你。看看Motus II DQ唱盤可否通過這個低頻考驗,坦白說浮盤播低頻,我之前聽過不少,可以達到那一個程度早已心中有數,所以也不會有太大期望能與重型硬盤相提並論,可是今次聽到播放這張《Adagio Albinoni》出來的效果比我預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兩樣樂器同樣清晰分明,低頻毫無混濁,可聽到低音大提琴嗡嗡的低頻滾動下仍可聽到拉弦的線條,管風琴的低頻震至褲管打振,亦可清楚分辦出的管風琴的位置比低音大提琴後,還有就算播至天崩地裂的音量,也沒有半分凌亂的感覺,不知這個是否與浮盤設計有關,聽到這樣宏亮,規模感豐富,還有迫力強橫的聲音,Motus II DQ唱盤處理低頻的能力高分過關,我找不到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最後,聽聽這張羅文的《情繫佛羅內斯》45轉雙黑膠,這個錄音是向顧家煇和黃霑致敬,當年是羅文飛到佛羅內斯以管弦樂團伴奏下演繹兩位大師的金曲。播放這首《明星》至中段有一些Bass Drum輕力敲打下的聲音,這個是極難播得好的低頻暗勁,而STST Motus II DQ毫無保留地播放出來。《今晚夜》開始時羅文引頸高歌的清唱段落,清晰聽到音樂廳的迴響,非常有現場感。還有樂團各樣樂器從近而遠,從左至右營造出色彩燦爛的場面,羅文千變萬化的情感,頌放出氣韻醇厚的歌聲,好像把他畢生歌唱的功力就在這個錄音展露出來,今次聽這個Motus II DQ唱盤的發揮,完全沒有辜負羅文的一番心機。
結語
不知道閣下選擇黑膠唱盤要有什麼條件?如果是以威猛外型先行,又可能以聲音甜美,播任何錄音都一樣靚聲為先決選擇條件,或者又以可裝得愈多唱臂就愈好。要符合以上選擇黑膠唱盤的條件,我相信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未必合閣下杯茶。可是如果閣下是以播放聲音準確為先,要找一個可以靜心欣賞音樂,不要每天左調右校的玩具,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必定列入閣下選單之中,還有當我詳細試聽過Motus II DQ唱盤的聲音表現,我相信同價位的唱盤中,以聲論價這是其中一個最突出的黑膠唱盤,所以我已經把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列入我的目標。
STST 《Motus II DQ》規格:
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提供18V外置式電源供應
轉速:33 1/3 和 45
耗電量:5 W
呎吋:48 x 22 x 40 cm (WxHxD)
重量:20 Kg
定價:HK$98,800
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黑膠 #粵語youtuber #黑膠唱盤
凌 群 電腦 負責 人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要再對別人的負面情緒負責,讓他們學會處理自己的事情吧!另外粉絲團有贈書的活動,記得去看看喔 :D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追蹤NeKo的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0:36分左右有個彩蛋,如果第一個順利截圖私訊到我粉絲團的人
我直接送一本書給他XD (得獎者已經出爐嚕!!)
但是要有認真看影片關於呢~呵呵
#說書 #情緒勒索 #周慕姿
=====書籍資訊====
作者: 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2
語言:繁體中文
===== About Neko =====
一台電腦、ECM-PCV80U、終於可以開始直播的OBS
NeKo 的 Twitch:http://www.twitch.tv/pandapantus
NeKo 的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NeKo嗚喵所屬團體↓
PandaPantus 的 Band群:http://band.us/@pandapantus
凌 群 電腦 負責 人 在 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謝謝我的好朋友,越來越漂亮的甜蜜教主王心凌對小弟親研保養系列「YouGunLee」發表的祝賀!!
請同學們也要支持心凌的全新專輯唷!
【關於李佑群老師親研保養系列「YouGunLee」的誕生】
千呼萬喚下,李佑群老師親研保養系列「YouGunLee」終於誕生了!
大家常常在時尚美妝節目上看到為大家分享時尚美妝資訊的佑群老師,除了長期擔任重要的整體與服裝造型工作之外,事實上,老師在幕後工作也經常擔任總監,負責指揮統籌包括服裝、彩妝、髮型、攝影甚至行銷等各項工作,加上十多年長期擔任各大時尚美妝雜誌、網站的總編輯與顧問,更時許多國內外保養與美妝品牌活動時,爭相邀請站台的講師呢!
過去除了引進各大時尚雜誌進入中、港、台、星馬的華人界,創辦過包括mina台灣版、中國大陸版、with台灣版、香港版、引進ViVi台灣版、香港版、創刊Man’s Style男性時尚雜誌等暢銷刊物,成為亞洲最多時尚每妝雜誌創刊總編輯的紀錄保持人外,每個月超過一半以上大量保養與美妝單元的企劃與報導,以及與保養業界各大專業人士的共同討論,造就了佑群老師十五年以上,長期親自深入研究各大保養品特色的經驗。佑群老師甚至創辦了過去台灣少見的男性保養雜誌BIKEI,而且十分暢銷呢!
後來,佑群老師更引進了台灣唯一的日系美妝保養雜誌VoCE,並受邀擔任了台灣最大入口網站,Yahoo!奇摩時尚美妝頻道的總編輯顧問,目前也擔任包括女人我最大等各大雜誌的顧問,以及Fashion Guide Style Wall美圖牆的名譽總編輯,最近也出版了個人最新著作《李佑群老師的時尚筆記》,不斷為各位觀眾與讀者提供最新的保養資訊和建議,佑群老師成了各大美妝保養品舉辦活動時,都會爭相邀請的講師、嘉賓或是評審。
有鑑於長期工作的心得與經驗,加上希望能提供華人與亞洲男女更專業更好的產品,解決大家對於肌膚保養的困擾,同時企圖注入更多美與時尚的因子,讓台灣的保養品也具備國際視野,不輸給各大國際品牌的精緻度,讓美麗更加提升,於是首度推出了佑群老師的專屬保養系列品牌「YouGunLee」。
與佑群老師自己英文名字同名的「YouGunLee x Dr.Douxi」系列,首波推出了溫和杏仁系列,包括有杏仁淨白潔顏慕絲、杏仁全效煥白潤澤晶凍以及杏仁全效煥白潤澤精華三款,企圖讓打造讓中性偏油性肌膚、或痘痘肌的朋友,肌膚告別黯淡膚色不均,在夏日也能從內到外散發光澤,成為晶白透亮「透潤肌」!
「YouGunLee x Dr.Douxi」是老師花了近一年時間,與專業團隊及權威保養品牌「Dr.Douxi朵璽」共同研究,親自測試不斷調整的全新佑群老師親研系列,從此以後消費者對於肌膚保養,將有更好更有效,同時更專業更時尚的選擇了。
想要肌膚透亮水嫩看起來逆齡生長地令人羨慕? 不妨試試看「YouGunLee x Dr.Douxi」系列吧!
這裡買的到--->
>>>https://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5175594
>>>http://shopping.pchome.com.tw/prod/BEAIEG-A900551IK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5203062960
>>>http://m.momoshop.com.tw/goods.momo?i_code=2674804&mdiv=category&cc3=1101900000&cc1=1101900014
>>>http://www.treemall.com.tw/showroom/DrDouxi朵璽-YouGUNLEE-杏仁全效煥白潤澤晶凍-250g-15474923.html
>>>http://601.shop.rakuten.tw/200000003520966/
海外及內地的粉絲們也可以在以下通路買到喔à
內地淘寶星店「宋新妮的美麗日記」
手機版http://t.cn/zTeepxz
電腦版http://t.cn/zQu1ZQc
"海外"寶貝有需要代購可以加微信號:Elena-1113
有保養問題請加微信號:ninibb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