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社團,開始頻繁地參與各種倡議、抗爭行動,當然,也包含了原住民議題。這一路上,為了尋找自己的著力點,竟也開啟了追索身分認同的契機。
還記得第一次,參與成大原住民社團的歌舞排練,看著自己腰上層層疊疊的布、彩色的緞帶,端詳自己的樣子,感覺到族裔和身分;在每一個踏步、踮腳、領唱、答唱的過程裡,我感覺我不只是在練習歌舞,而也是在「練習」作一個原住民。沒有盡頭地。
我想起壢坵的小米田、想起大港口的龍的故事,想起破碎的、片段的族語單字嚼在嘴裡,原住民是甚麼樣子的?他們怎麼說話、怎麼想、用甚麼方式過生活呢?誰是原住民?那,我是誰?
這股隱晦的身分認同思索,隨著我來往更多村落、參與原住民議題更深,開始蔓延開來,形成日常的焦慮,反反覆覆。
❖「身為白浪,我很抱歉」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白浪,純純種種的白浪,甚至為此沮喪,在參與議題的時候,好像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切的發聲和行動位置。與族人互動的過程中,又好像沒有能與族人搭上話或是獲得信任的基礎。
「作為一個漢人,我的確轉換過好幾次心情,從想親近到實際上疏離、從難過自己的疏離到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窩挖深一點、鼻子隆高一點。」如果這樣就可以不必解釋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
於是當時以漢人身分作為認同的我,充滿原罪感,並帶著虧欠的情緒,在2013年的反核大遊行中把「身為白浪,我很抱歉」的字眼紋身在肩膀上。沒有想到,一個剛認識的馬卡道族朋友一臉何必地跟我說「妳不用這樣!」
我還在想那是什麼意思,結果,好不容易漸漸習慣了笑著自我介紹「我是白浪啊」,一個月內,就赫然得知自己的馬卡道族血統。
❖「被奪去名字的人」
最早我的家族住在屏東高樹鄉加蚋埔,也就是至今留有夜祭的村落,現在我外婆的幾個姊妹們都還住在附近幾個小村子。問過我母親,她說過去外婆的確曾告訴她,還有些親戚住在加蚋埔。
我的家族間從未有過跟「平埔」、「原住民」有關的耳語,後來我曾問母親,她阿公(被登記成「熟」的)長得像原住民嗎?她說:「一點都不像,他長得堂堂正正的!」
拼湊母系家族的拼圖是一場幽微的伏流歷險,除了衝擊,更有些微的憤恨。
末裔如外婆、母親與我,無從承繼馬卡道的文化、語言、信仰,不是因為我們在族別之間做了什麼選擇,而是因為其中某一些選項已經被抹除了。
我們好像以為現在的我們是自由的、依循自己的意志、掌握自己的生活,但事實上打從一開始,我們早已被剝奪了記憶自己可能/可以是誰的權利。
看到資料上用「漢化殆盡」來帶過這三四百年文化崩解的光景,都會忍不住想像,那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我怎麼不曾設想過,他們有名字、有愛吃的食物、有情人、有憤怒和憂愁,怎麼在歷史的某一個斷點全數消失呢?
「台灣」用的是他們當中某一群人的名字、凱達格蘭大道用的是另一群人的名字,怎麼憑空蒸發,成為一個永恆的、空蕪的紀念碑?
這些名字的子民在哪一刻、甚麼情景下剝去獸皮綁起衣襟、放下獵槍拿起鋤頭、把壺瓶撤下放上媽祖像、說起一口台語,把母親的傳祀改成父親的姓氏?
如果可以,很想要把麥克風嘟到1850年代的某一個他們面前,你為什麼這樣選擇?你放棄了哪些?誰使你這麼做?你遺憾嗎?你感到羞辱還是驕傲?
一群被奪去名字的人。也許我越來越能夠想像,也許永遠都不。但我開始知道的是,這群人從未消失,只是隱姓埋名地生活著,其中一些,用一個全新的身世記憶自己;另外一些,則努力拼湊還原,只求無憾無虧欠於祖源。
❖「我花了21年學習如何離棄地土
離棄母親的語言
直到夢中的庄頭呼喚著我
沒有根的孩子
依憑殘缺的地景記憶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落
找到赤腳的信仰之前
不會停歇
我是半人番啊」
經過了身分轉移走一遭,戲劇化地,看似得償所願。然而,舊的矛盾得到解決,新的思索也浮現出來。
首先,我明白原住民的課題就該是全台灣人的課題,是所有台灣人的尋根,而不僅是原住民自己的。
我將為我血緣裡原住民的成分感到驕傲和敬畏,也對漢人的成分感覺釋然,這個雜揉和混血的狀態,不就是這個島嶼的縮影嗎?
再者,如果文化早已斷裂,血緣又意謂了什麼呢?像我這樣,沒有了傳統、信仰、語言,一點點殘存的都模糊難辨,那股追尋母體的認同,究竟是誰的母體?如果我探源尋根,在我的生命經驗裡如同學習一種未曾認識的文化,「根」又何以為「根」?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是一個原住民?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原住民」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麼?
我明白的不多,「原住民」其實是相當晚近的概念,「平埔&高山」和「熟&生」也是統治者區分人群的方式,甚至於「馬卡道」這個族群名稱,屏東的族人都未必聽過;能確信的是,尋溯來時的銘印啊,是一生的課題。
從我身上,除了試圖去凸顯平埔原住民族的樣貌,我們從未消失,只是反映了被國家除名和與外來文化混血的結果;也想回過頭來,去挑戰政府透過行政體系與民族認定,為「原住民」所設下的族群邊界,看似保障、其實箝制了我們對原住民族的想像。
族裔其實沒有想像中重要,卻比想像中重要。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被歸類,而是你如何回應召喚、你如何選擇和實踐要成為誰。
現在有人問我是不是原住民,我都還未必反應的過來。然而,這是無數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雖然有點晚了,偏有人要固執地記著。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日 沒有名字的人 #陳以箴
-
全文閱讀:https://bit.ly/3ykLh7G
延伸影音:https://bit.ly/2TKURlh、https://bit.ly/3C5z0X1
《沒有名字的人》:https://bit.ly/37eT23o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的推薦目錄: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章分享
【被消費的原住民】#誰的遊戲規則
原住民都跑得很快欸!他們都住在山上啊,每天都在跑步當然跑得很快⋯⋯
除了上述刻板印象,老一輩的口中,至今仍時不時地吐出「番仔」這樣的歧視字眼。
回顧過去世大運,還有各大運動賽事,往往會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搬上國際舞台。
原住民不該只是台灣在國際賽事上所謂的「台灣之光」,也不該被政府當作是「協助弱勢」喊喊口號的群體。
我們怎麼能不承認,台灣人只有在需要原住民時,才會「看見」他們?" https://bit.ly/3kUwz3r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柯文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路名,不只是路名。
一座城市的路名,建構了城市裡生活的人的記憶與認同。任何路名的命名或更改,蘊藏了不同的文化意涵與權力關係。
為什麼明明生活在台灣,卻有那麼多取自中國省份、城市的路名呢?寧夏、天津、南京、長安、杭州⋯在高舉反攻大陸的時代,這些路是很多人心靈寄託;但時至今日,卻缺少與在地的連結,讓年輕一輩彷彿被淹沒在陌生的城市裡。
臺北改過路名,像是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還有「塔悠路」,原本是堤防外的泥土路,在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取名撫遠街,但因為跟舊撫遠街同名,容易混淆,經過里民投票後改名成功,以紀念曾在當地生活的塔塔悠社,也是台北市第二條以台灣原住民命名的道路。
其實,道路改名困難度高,為了避免政府片面決定造成民眾困擾, #台北市道路命名作業程序,明確規定 改名需要該區 #五分之一的建築物所有權人提案、 #超過四分之三以上的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才能報請市政府提市政會議,再送市議會。茲事體大且曠日費時,所以我才希望藉由倡議的方式,促進社會討論。
路名不只是路名,路名可以保留當地歷史,讓土地的故事代代相傳。讓老一輩的記憶有了歸宿,新一輩的年輕人有進一步了解土地的機會。
以台灣為主,以民眾為本。要不要改、如何改?都可以討論,藉由討論讓我們深入思考,如何讓臺灣更在地、更有主體性。期待有一天,當我們走在臺灣街頭,看著路名,不再感到困惑迷失。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夜宿凱道的八八風災災民在清晨總統府升旗前於凱達格蘭大道上唱歌跳舞,迎接一夜大雨後的晨曦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城鄉印記|《臺北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循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是北台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而十三行遺址也是#凱達格蘭族在台北最重要的文物遺跡之一。這不僅是台灣歷史很重要的一塊, ... ... <看更多>
凱達格蘭大道原住民 在 凱達格蘭大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原名「介壽路」,1996年3月21日改為現名,此名稱來自過往長期居住於臺北地區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該道路見證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歷次國家中樞儀式慶典,與自由廣場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