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AI #長照 #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區塊鏈Blockchain #智能合約
【醫療數據的使用是否合乎情、理、法?】
上週談到:「連網、遠距、精準、個性化、行動邊緣」已成智慧醫療關鍵字 (https://www.facebook.com/lookcompotech/posts/1699933786772571)。
●連網:藍牙低功耗 (BLE)、ZigBee、衛星、Wi-Fi 近場無線通訊 (NFC) 和蜂巢通訊是關鍵連接技術;
●遠距:資通訊技術的發展與醫療保健意識的抬頭加速推動市場,加上數位聽診器、數位 X 光和手持式超音波系統的出現,不少加護病房 (ICU)、急診室 (ED) 和專業護理設施 (SNF) 皆已開設遠距醫療;
●精準:醫療方式與目標市場更聚焦,繼而帶動基因圖譜、FemTech 的興起,曾為人詬病量測不夠精確的智慧手錶,亦漸達醫療級水準;
●個性化:智能植入物更講究匹配度;
●行動邊緣:「資安與權限管理」多需獨立於雲端之外作業,且場域中不同設備對於網路延遲率要求差異大,行動邊緣運算的就地處理能力更形重要。
收集密度越高、顆粒度越細的醫療數據,會比健康檢查的有限抽樣次數更具參考價值;與此同時,AI 在醫療應用將更見寬廣,場景包括:1.數據管理:自動從多種管道彙整病歷或藥物資料並進行管理與分層;2.診斷:分析醫學圖像和症狀以檢測身體部位是否發生異常;3.治療:建議相關治療方案或程序以符合特定患者的最佳利益;4.預測:分析患者病史和病歷,推測疾病發展的可能性;5.手術輔助:協助手術過程須遵循的程序或評估手術風險、生存機會。
然而,物聯網 (IoT) 與人工智慧 (AI) 為智慧醫療帶來百年機遇,但也伴隨諸多挑戰;資料安全、隱私與法規特別是其中關竅。不管是遠距醫療或 AI 應用,「資料的傳遞與分享」都是極其嚴肅的議題,尤其在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法規」(GDPR) 正式上路後,更讓有識之士為之憂心忡忡。雖然此前有人主張以「去標識化」匿名取代,但其實,這是一個灰色地帶。要解除身份訊息,組織仍須了解各種數據處理要求及實施的法律依據;否則,恐仍存在合法爭議風險。
號稱去中心化、不容竄改的區塊鏈 (Blockchain),也可望加入遠距醫療照護行列;不過,最原始的區塊鏈並無「分區管理」觀念,只要隸屬同一個網路,當中所有交易都是公開的!這是它的主要賣點、卻也是令人不悅的缺點;即使在私人區塊鏈中,交易也可公開給網路中的所有參與者。但事實上,由於財務條款、競爭戰略、個資保護或其他原因,多種交易需要保持私密;更何況,資料全面公開明顯與 GDPR 有所抵觸。於是,改良版的智能合約來了!
延伸閱讀:
《醫療數據能否視為無形資產?打哪兒來,往何處去?》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8/0619/39148.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勤業眾信Deloitte #德國萊因TÜV #Lightstreams #PermissionedBlock
★★【智慧應用開發論壇】(FB 不公開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mart.application/) 誠邀各界擁有工程專業或實作經驗的好手參與討論,採「實名制」入社。申請加入前請至 https://goo.gl/forms/829J9rWjR3lVJ67S2 填寫基本資料,以利規劃議題方向;未留資料者恕不受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