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後遺症: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台灣從5月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防疫在家,靠打電玩渡過漫長時光,轉眼間暑假過去了,即將開學,你家裡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
宅在家期間對我們身心的長遠影響,似乎現在才浮現。例如,螢幕成癮問題。疫情爆發前,家長們從來不用擔心螢幕時間的問題。不是因為紀律嚴明,而是因為生活中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天氣好的日子可以游泳、可以跟朋友打球,天氣不好的日子也有各種室內遊戲場、購物中心裡的遊戲區可供選擇,家裡兩個小小孩,七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壓根兒不會主動想去看電視或玩電玩。
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活動都沒有了。居家防疫期間,兒子開始跟同學連線玩「太空狼人殺」,女兒開始在迪士尼頻道上看「米奇妙妙屋」。我跟女兒約法三章:「每個週末可以看三集米奇妙妙屋」,但每次關掉電視時,她總會撲倒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大哭至少半小時。兒子的談話內容也總是圍繞著狼人殺遊戲打轉,好像對生活中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了。
跟媽媽朋友們聊天時,我開玩笑地說:我的小孩玩電玩、看電視上癮了。她們都表示有類似的困擾,我們互相表示同情,但都解決不了問題[1]。
■電玩的回饋造成高濃度多巴胺上癮
「多巴胺」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酬賞物質,當我們從事任何讓人快樂的事情時,就會產生多巴胺,讓我們感覺無比的美妙興奮。但這些都是透過自然途徑,刺激的頻率也正常,沒有任何人需要持續不斷接受多巴胺刺激,也絕對沒有人受得了。
當打電玩的回饋或是往返不止的社交訊息沒日沒夜地大量湧入,大腦就會被迫一直處在高度興奮之中。但人類尚未發展出抵擋多巴胺攻勢的機制,所以就形成不斷被勾引以維持高濃度多巴胺的上癮行為[2]。
■「成癮症」有兩大條件:耐受性和戒斷症狀
▸耐受性
指的是成癮者必須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玩遊戲,才能帶來快樂感,這代表主掌情緒中樞的大腦前額葉、杏仁核等部位已經受損。
▸戒斷症狀
則是指只要不打遊戲,就會出現焦慮、憂鬱、不安等情緒障礙;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暴力、自殺傾向。
不過,與菸癮、酒癮、毒癮這類的「物質成癮」不同,像網路成癮這類的「行為成癮」並沒有讓人體攝入像尼古丁、酒精這樣的額外成分,但在精神醫學上看來,也確實影響到大腦運作,達到精神疾病的等級。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正式承認電玩成癮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2018年衛福部也追隨WHO的腳步,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之內,加以預防及推廣相關輔導治療[3]。
■「電玩成癮症」: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王文隆醫師說,「成癮」是指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方面的不良後果,假若無法控制,比如迷戀電玩遊戲無法自拔就叫做電玩成癮,迷戀上網無法自制就叫網路成癮,如是攝取某種物質就稱為物質成癮,如毒癮、酒癮、菸癮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電玩成癮」加入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之精神疾病當中,主要症狀為「無節制沈溺於網路遊戲」,「即使有負面效果仍持續遊玩」,而諸多研究亦發現人際關係困難或個性內向或有憂鬱及焦慮症狀的人比較容易「成癮」。
▶大帥,被媽媽帶來安南醫院精神科就醫。大帥低頭不語,但媽媽卻一直駡他:「整天都在打電玩講不聽才讓成績一落千丈,再這樣下去真正就要撿角了...」
王文隆醫師表示,有這樣的困擾可以到精神科求助,而不是一味的責駡,處罰與禁止,若造成個案選擇化明為暗將更難解決。他也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學生及家長們,應把玩電玩成癮看成是一種疾病,所以更應迅速就醫,就如同身體疾病一樣,若不及早治療,病情可能因此日益嚴重。
個案中的大帥在經過幾次心理治療後,真正發現其打電玩背後主因竟是因為缺乏愛及為了填補空虛,在王醫師引導方向後,其更懂愛惜自己身體與學會正向思考,面對困難時亦能更加冷靜來處理,也讓人際關係明顯改善許多,真正邁出電玩成癮的深暗黑淵世界[4]。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將過去使用的「網路成癮」聚焦在「網路遊戲成癮」上,針對沈迷於遊戲內容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其中,網路遊戲成癮中的「手機遊戲成癮」類型值得關注,其判斷成癮的主要因素,包括「過度沉迷,產生負面影響」、「耐受性」、「戒斷症狀」,也與傳統上的「成癮行為」相當類似。
為了解國內學童、青少年手機成癮情形,「國衛院群體健康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針對全國1萬775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做大規模調查,當中113名高中生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性會談,以驗證手機遊戲成癮量表與專業人士評估結果的一致性。
▶研究結果發現,手機成癮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明顯較長,在手機遊戲的消費意願也較高,手機遊戲成癮的國小學童中,有21.4%願意花錢購買手遊點數或寶物,國中生為36.3%,高中生更高達42.2%,遠遠高於一般學生的消費意願。
▶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
只要回答4個問題,每項敘述可選擇1(極不符合)到4分(非常符合)若得分超過10分以上,就可能有成癮風險。手機遊戲成癮評估量表題目如下:
1.我曾因長時間玩手機遊戲而眼睛酸澀、肌肉痠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2.我常常原本沒有打算玩手機遊戲,卻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一下。
3.在過去3個月裡,我感覺需要更常玩手機遊戲,或玩更久的時間才覺得我玩夠了。
4.如果不能玩手機遊戲,我會覺得靜不下心,感到很煩躁[5]。
■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
根據世衛網站的資訊,包括打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或電玩(video-gaming)的行為,連續長達12個月以上,已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學習和工作等,並危及身心健康者,就可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症。
「這個問題被關注十多年了,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網路成癮後的症狀和酗酒、吸毒很像,都有戒斷問題」,「衛福部心口司」諶立中司長說,令人擔心的是,臺灣、大陸、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網路成癮高風險族群,比歐美國家高,尤其臺灣兒童和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時間少,民眾上網時間早已名列全球前茅,很需要提醒。
根據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民國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可發現,全球青少年網路成癮高風險比率約為4.6%,台灣的網癮高風險族群,國小為9.9%、國中19.2%、高中職19.4%,均較其他國家高出甚多。以假日實際上網時數來看,國小平均3.5小時、國中5小時、高中職6小時。
研究「網路遊戲障礙症」的林煜軒醫師,曾以8000名青少年網路玩家為分析對象,發現經過專業診斷後,被確診的比例是3.1%。[6]。
■遊戲成癮具體有哪些表現?
《國際疾病分類》中,專門為「遊戲成癮」設立條目,並明確「遊戲成癮」的多項診斷標準。確診遊戲障礙疾病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也可以縮短。
現行標準中一共列出了9種症狀:
1. 完全專注於遊戲
2.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
3. 玩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4.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5.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專注遊戲
7.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的時間
8. 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7]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黃彥勳醫師建議,遠離誘惑、增加多元興趣,改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協助是成癮行為改善的不二法門。
「減少生活上使用網路、手機、電腦的機會,並且開發其他的興趣,當有更多時間投入不同的興趣或是人際活動時,花在網路遊戲的時間相對就會減少,就能降低網路遊戲的誘惑性。」[8]
■網路遊戲成癮是警訊,家長應及時介入
「桃園療養院」邱献章院長表示,網路遊戲成癮這個現象或許可發揮預警功能,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孩子的心理危險因子或精神疾病。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精神科」林峯立醫師提醒,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經由謹慎且完整的評估,再採取不同的介入協助方式。
林峯立醫師強調,即使沒有被診斷為網路遊戲成癮,家長們仍需注意隱藏在背後的心理健康危機。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除了積極就醫外,他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家人更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和加強溝通技巧[9]。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親子天下)「居家防疫後遺症:我的小孩電玩成癮了嗎?」: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857
[2](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為什麼別人小孩打電動不會成癮?彭菊仙:把孩子從電玩拉走,你要把孩子拉到哪兒呢?」: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88
[3](數位時代)「電玩成癮「5年增3成」!不上網就無法生活,科技發展何以讓網路難以戒斷?」: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099/internet-addiction
[4](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電玩成癮症 人際關係困難者較高比例 醫呼籲尋求專業幫助回歸正常生活」:http://www.tmanh.org.tw/NewsInfo/NewsArticle?no=796
[5](媽媽寶寶-懷孕、生產、育兒) 「4題判斷你家的孩子有沒有「手機遊戲成癮」,10分以上即有成癮風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989
[6](Yahoo 新聞)「別小看網路遊戲成癮症 世衛已列入精神疾病」:https://bit.ly/3jwva2a
[7](風傳媒)「孩子一直打遊戲怎麼辦?心理師以過來人角度現身說法,4招帶孩子走出遊戲成癮」: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427615?page=3
[8](健康醫療網 )「你遊戲成癮了嗎? 出現這些症狀提高警覺」: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639
[9](健康2.0)「孩子整天上網玩遊戲 家長務必留意:恐暗藏這5種精神疾病!」: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6168
➤➤照片
[2]
[10] (Yahoo新聞)「遊戲成癮成新疾病,有戒斷問題」:https://bit.ly/38vDWXy
▶圖說:網路遊戲成癮症狀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精神疾病 #成癮 #成癮症 #遊戲成癮 #電玩成癮 #螢幕成癮 #手機成癮 #手機遊戲成癮 #網路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 #網路遊戲障礙症 #多巴胺上癮
衛生福利部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衛福部心口司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署立桃園療養院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經常收到家長以下這類提問,明明兒子知道打人不對,但待會他有情緒時,一樣會動手動腳。或者是每當女兒想要的當西得不到,她都會尖叫撒賴。罵也罵過,罰也罰過,家長還可以做什麼去糾正?我們今次不直接答你,但想你思考另一條問題,到底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大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因為小朋友百厭,教極唔聽...
前額葉兒童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警親子共讀有聲書:前額葉的家
停班不停課讓你和家中的孩子都悶壞了嗎?來看看南警推出的線上親子共讀有聲書吧。各位爸爸媽媽們的前額葉都還好嗎❓那家裡的小前額葉和小小前額葉們也還好嗎❓
加入IG、接收更多訊息:https://bit.ly/3ih697o
山嵐合唱團
希望兒童合唱團 /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圖文:豆媽
配音:豆丟一家
***根據科學研究,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負責掌管思考及情緒調節,大約要到25歲才會發育完全。因此小朋友在面對生活型態的急遽改變,適應力較不如大人,若再加上大人的打罵,前額葉會暫停運作,情緒調節不良,身體直接的反應就是大暴走,打罵式的管教容易產生惡性循環,不利兒少的身心健康。
#樂活台南 #樂活玩家 #tainanlohas #tainan #lohasplayer #台南 #圖書館 #台南圖書館 #文化中心 #台南文化中心 #台江文化中心 #說故事 #台南說故事 #山嵐合唱團 #希望兒童合唱團 #前額葉的家 #有聲書 #親子
前額葉兒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也不讚成動手動腳體罰❌
我是孩子的托管者 🙏🏻
*** *** *** *** ***
#研究咁講|打罵可能會令小朋友變腦細!?
唔係講緊佢大個做人 Boss 呀!係真係個腦會細咗!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今年三月一個研究發現,不斷重複地呼喝孩子、打罵和怒氣沖沖的教養方式,跟孩子青少年時期腦部結構較細有關聯。
在參與研究的 94 位孩子兩歲到 9 歲期間,研究人員每年都會就著他們父母的教養方式,及孩子的焦慮情況作評估。到他們 12 到 16 歲,研究人員再評估孩子的焦慮情況,並進行磁力共振。結果發現這班青少年人腦部前額葉皮質區和杏仁核的灰質較少,研究亦指出教養方式和前扣帶皮層厚度及杏仁核大小有顯注關係。
講咗一大堆腦部結構,咁個腦細咗又點!?
個腦細咗唔一定係唔好,但今次發現受到影響的腦部區域,主要功能是用於調節情緒,出現結構性改變就有機會影響一個人的焦慮抑鬱情緒!
過去有不少研究都曾經指出,虐待兒童會導致孩子腦部受損,意想不到的是這次研究發現嚴厲教養方式對孩子腦部發展造成長期負面的影響,與受到虐待的受害者相近!
好多時家長問點可以讓孩子學會管理好情緒呀,原來,係我哋要先檢視自己嘅教養方式~!
參考資料
Sabrina Suffren, Valérie La Buissonnière-Ariza, Alan Tucholka, Marouane Nassim, Jean R. Séguin, Michel Boivin, Manpreet Kaur Singh, Lara C. Foland-Ross, Franco Lepore, Ian H. Gotlib, Richard E. Tremblay, Françoise S. Maheu. Prefrontal cortex and amygdala anatomy in youth with persistent levels of harsh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ubclinical anxiety symptoms over time during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21; 1 DOI: 10.1017/S0954579420001716
University of Montreal. (2021, March 22). Does 'harsh parenting' lead to smaller brain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22, 2021 from ScienceDaily
轉載自POPAChannel
前額葉兒童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經常收到家長以下這類提問,明明兒子知道打人不對,但待會他有情緒時,一樣會動手動腳。或者是每當女兒想要的當西得不到,她都會尖叫撒賴。罵也罵過,罰也罰過,家長還可以做什麼去糾正?我們今次不直接答你,但想你思考另一條問題,到底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大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因為小朋友百厭,教極唔聽」,這種想法還無分國界。美國2015年一個調查顯示,56%家長相信,小朋友3歲前已經有能力阻止自己做這些父母禁止的行為,只是他們頑皮,故意挑戰父母底線。
會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小朋友一到2至3歲大,語言能力會突飛猛進,能夠理解大人的簡單指示。聽得懂又不去做,還不是明知故犯?
但理解能力是否就等於控制能力?
今集由 POPA x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 香港救助兒童會 共同創作
參考資料
Arnsten, A., Mazure, C. M., & Sinha, R. (2012, April). Everyday Stress Can Shut Down the Brain's Chief Command Center. Scientific American.
Helping children to manage feelings. (n.d.). Kids Matter.
Klein, C. (2013, March 5). Maturation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Bridges 2 understanding.
Markham, L., Ph.D. (2015, June 17). 8 Steps to Help Your Child Develop Self Control. Psychology Today.
Morin, A. (2018, January 10). 10 Impulse Control Techniques That Work for Children. verywellfamily
Moyses, K. (2013, July 15). Help young children identify and express emotion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Self-Control. (n.d.). Psychology Today.
Toddlers and Self-Control: A Survival Guide for Parents. (2016, October 3). ZERO TO THREE.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2017)。兒童發展7 —— 兩至三歲大兒童的發展。擷取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陳永儀(2016)。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TEDxTaipei
前額葉兒童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花蓮縣的秀林鄉。秀林位於魯翁溪上游,海拔1995公尺,因地形、氣候的影響而形成潮溼多雨冷涼的霧帶,以西漸出現以針葉林為主的混合林,生長在其間的林木又稱『霧林』。且地理位置在中央山脈東側,地勢相當陡峭在氣候和景觀上面都有相當大的落差,因此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
1.細腳騷金龜:細腳騷金龜體長約 27 - 30 mm,大型金龜,體色有明亮的光澤,閃光的照射下會出現微微的銅色。為台灣特有種,通常會在6月份開始出現,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是日行性昆蟲,喜歡訪花、吸食樹液,屬於常見的金龜種類。
2.赤腹山雀:為台灣特有亞種的第二級保育鳥類。頭頂、後頸、喉部及前胸黑色,前額至臉頰及頭後中央線白色,胸、腹部栗紅色,相當醒目,背部及尾羽藍灰色。棲地在森林中上層。喜好闊葉林中、上層,牠們會飛啄空中飛蟲,或直接獵食葉子上的昆蟲與蜘蛛,也啄食果實。昆蟲、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果實、種子是牠的食物來源。春、夏季時,常成對或是一個家庭一起活動。
3.星鴉:星鴉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身體是咖啡色,臉頰、頸至背部及上佈有白色的斑點喜歡停棲在高大的針葉樹頂端,常單獨或小群在針葉樹冠層活動覓食,特別喜歡冷杉、鐵杉及二葉松,常倒吊在松枝上啄食毬果內的松子。這些裸子植物毬果內的種子是牠們的主食。
4.巒大杉: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臺灣中部、北部及東北部,於海拔1300至2800公尺山區常混生於檜木林中,也與闊葉林混交。又名台灣杉木,因為其木材香氣特濃,所以又名香杉。樹皮呈淡紅褐色,其葉線形略呈彎曲的鐮刀狀;跟杉木最大的分別在於,葉片前端沒有骨質化成為鋒針形狀,巒大杉的葉片質軟觸摸起來較不刺手。
5.切葉糙頸螽:普遍分布於中海拔山區,局部地區數量很多,夜晚有趨光性,直到清晨才會躲到叢林裡。體態及顏色跟台灣的蘭嶼大葉螽斯近似,但切葉糙頸螽的前胸背板邊緣有黃色邊紋,中央有一條黃綠色的細線自前胸側緣達翅端斜切。母蟲具發達湯匙狀的產卵器,懷孕的母螽斯要產卵時,會先尋找安全且隱密性高的植物的莖,然後將身體抬高、腹部捲曲,伸出尾部片狀的產卵管,利用尖銳的產卵管切開植物的莖部,將卵產在植物中。
6.山羌:為台灣鹿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也是台灣特有亞種。棲息在低海拔至海拔3000公尺的山區之間,能夠在天然闊葉林或混生林,發現山羌的蹤跡。是草食性動物,以細葉幼芽及嫩草為主食。大多獨居,且全日活動,但日間活動較晚間活動多,凌晨時為活動高峰。山羌的叫聲像狗吠。生性膽小,遇到敵人會先靜止,躲藏後再迅速逃竄。
7.黑腳深山鍬形蟲:為台灣特有種。分佈於海拔1800-2300公尺山區。成蟲主要活動季節為5-7月,夜間具趨光性。中型鍬形蟲,體色深棕褐至深黑褐色,雄蟲30-45mm,雌蟲,27-32mm,外型跟栗色深山鍬形蟲非常相似,但黑腳深山鍬形蟲的體色較深、較暗,而且金屬光澤較強。雄蟲大顎端部上下分叉,內側具數個左右對稱的小齒突,頭部後方有對不明顯的圓弧形耳突。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前額葉兒童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奉政府籲,小朋友最好每日運動一小時,但不少家長一聽見就「火都黎埋」,因為功課已經佔去小朋友大部分時間,學業跟運動豈能兩者兼得?所以大部分人最終只好選擇有時間才去做運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趕回家中做功課之前,讓孩子先運動一下,說不定就可以兩全其美?因為運動不止強身健體,還對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參考資料
Denham J, Marques FZ, O'Brien BJ, Charchar FJ. Exercise: putting action into our epigenome. Sports Med. 2014 Feb;44(2):189-209.
Huang T, Larsen KT, Ried-Larsen M, Møller NC, Andersen LB.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healthy humans: A review.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4 Feb;24(1):1-10.
Khan NA, Hillman CH. The relation of childhoo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erobic fitness to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a review. Pediatr Exerc Sci. 2014 May;26(2):138-46.
Drollette ES, Scudder MR, Raine LB, Moore RD, Saliba BJ, et al. Acute exercise facilitates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 who need it most: an ERP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hibitory control capacity. Dev Cogn Neurosci. 2014 Jan;7:53-64.
Scudder MR, Federmeier KD, Raine LB, Direito A, Boyd JK,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erobic fitness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Brain Cogn. 2014 Jun;87: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