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發現,在和孩子共讀時,家長若能多提問、多鼓勵孩子參與故事討論,能有效刺激孩子腦部前額葉的活動性,進而促進認知、學習以及語言的發展。
但要怎麼互動,有明確的步驟嗎?推薦運用 #對話式共讀 👉問、問、重複,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內有影片示範
📌家有4-5歲小孩,這裡看進階版
>> cplink.co/J1JD9rrt
-
思比語言治療所
(預覽圖片出處:shutterstoc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經常收到家長以下這類提問,明明兒子知道打人不對,但待會他有情緒時,一樣會動手動腳。或者是每當女兒想要的當西得不到,她都會尖叫撒賴。罵也罵過,罰也罰過,家長還可以做什麼去糾正?我們今次不直接答你,但想你思考另一條問題,到底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大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因為小朋友百厭,教極唔聽...
前額葉小朋友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警親子共讀有聲書:前額葉的家
停班不停課讓你和家中的孩子都悶壞了嗎?來看看南警推出的線上親子共讀有聲書吧。各位爸爸媽媽們的前額葉都還好嗎❓那家裡的小前額葉和小小前額葉們也還好嗎❓
加入IG、接收更多訊息:https://bit.ly/3ih697o
山嵐合唱團
希望兒童合唱團 / Puzangalan Children's Choir
圖文:豆媽
配音:豆丟一家
***根據科學研究,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負責掌管思考及情緒調節,大約要到25歲才會發育完全。因此小朋友在面對生活型態的急遽改變,適應力較不如大人,若再加上大人的打罵,前額葉會暫停運作,情緒調節不良,身體直接的反應就是大暴走,打罵式的管教容易產生惡性循環,不利兒少的身心健康。
#樂活台南 #樂活玩家 #tainanlohas #tainan #lohasplayer #台南 #圖書館 #台南圖書館 #文化中心 #台南文化中心 #台江文化中心 #說故事 #台南說故事 #山嵐合唱團 #希望兒童合唱團 #前額葉的家 #有聲書 #親子
前額葉小朋友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 朋友】
雖然目前全世界正受到疫情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也受到大小不同的衝擊;但至少,我們每天仍然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過生活。但有一些家庭的人,他們甚至正面臨著生離死別的傷痛,這份難過、不捨與受傷,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在感到每天在家裡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都跟孩子困在家裡感到很煩躁、緊張、焦慮之餘,希望大家在晚上靜下心來時,也能感謝今天我們仍然可以跟親人在一起,吵吵鬧鬧地過著每一天,謝謝上天讓我們今天能健健康康地在一起。
下面這位來信的媽媽,先生在半年前不幸發生意外,被判定腦死,卻有著一位一直不願意放棄兒子的婆婆。持續用更多藥物治療,拖著生命跡象不穩定的先生,讓她對先生感到更是心疼與不捨,內心苦苦地被折磨著,無有出期...
………….
羅老師你好
團隊的成員你們好
有件事一直困擾的著我,雖然無關教養,但我實在找不到人訴說,如有打擾深感抱歉。
我的先生雖然醫生判定是腦死,但是我的婆婆一直不放棄任何的希望,所以我先生目前必須依靠儀器及藥物才能維持生命跡象,至今已經6個月了。
我能理解我婆婆的不捨,但是因為腦部的功能已經受損,所以生命跡象並不穩定而為了要讓數值穩定則必須給予更多的藥物或治療。
我也希望這斷陪伴的過程能讓我婆婆逐漸放下,找回生活的重心,然而每當我先生有狀況的時候我都覺得一定要這樣折磨他嗎?一定要等到他的身體無法用藥物控制的時候才要放棄嗎?
我真的很捨不得我先生要被這樣折磨,我只希望他能安詳的離去。
每當產生這樣的衝突時我都感到很痛苦,很難找回內心的平靜,只能一再的忽略,然而被觸動時的感受卻越來越強烈。
想請教羅老師,我該怎麼面對這段路程...?
…………..
你好我是羅老師。
感謝你的來信,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目前遭遇到的困難。
把問題說出來,有一個抒發的管道,總比一直埋在心裡面好,真的辛苦你了。
這樣的處境真的是很困難。他既是你的先生,又是婆婆的兒子,說真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的問題。
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是很痛苦的,我實在沒有方法可以幫你解決什麼、或給什麼建議,但只能跟你分享可以讓你照顧內心的方法。
1 在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空間,你可以輕輕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吸氣時感覺自己的鼻腔,吐氣時感覺自己的身體。先做大概五次。
2 繼續緩慢地做深呼吸,開始感覺自己的內心,並一項一項慢慢地問自己:現在我的內心,
有感到痛苦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難過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受傷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孤單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委屈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有害怕嗎?........ (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然後,把你感受到的用紙筆寫下來,例如:受傷、難過、孤單。
若「受傷」是最強烈的,繼續做深呼吸,在心裡告訴自己:
「我感覺到自己的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
「我承認我感到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不要去逃避這個受傷的感受)
「我允許自己感到受傷........」(做兩到三個深呼吸,感覺內心,允許這個感受的流動,若你開始留眼淚,或身體感到有些地方僵硬,只要保持著這份覺察,允許這些感受就好了,不要壓抑、控制它,但允許這些感受的發生,這樣情緒的能量就會流動,不會卡在內心裡)
告訴自己:
「就算感到受傷,我也願意照顧感到受傷的自己.........」繼續做深呼吸,利用這句話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內在,陪伴有各種感受的自己。
在使用語言點出感受、並持續陪伴著自己的感受時,這感受就會被大腦前額葉所調節,情緒就會開始流動、釋放。
你可以自己斟酌這段時間要多久,一般來講可以做到你感覺比較好為止。
最後,做個結尾:
1 輕輕呼喚自己的名字(自己喜歡被叫的名字):「______。」並感受呼喚自己名字時,心裡昇起的感受。
2 跟自己說:「________,謝謝你願意照顧自己的情緒。」
3 由衷地謝謝自己。
4 跟自記說:「謝謝就算感到痛苦、受傷、委屈,但還是這麼堅強、這麼負責任、這麼努力的 _____(自己的名字)。」
5 「謝謝你,__________。」
6 「我會好好照顧你,我會好好愛你。」
然後,停留在這份感謝裡,直到你準備好可以張開眼睛。
若你嘗試後有什麼心得,歡迎也與我分享。
深深地祝福。
………..
羅老師 您好:
不好意思帶給您這麼大的困擾,但是在訊息發出去的那一刻真的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國王耳朵是驢耳朵只能對著樹洞說。
我想與您分享這幾天我的心得,有一種從地獄爬回地面的感覺。
看到您回傳訊息才點開都還沒看眼淚就一直掉,當時正在陪小朋友睡午覺,我就陪著我自己直到情緒穩定了才開始閱讀您的回覆,照著您的方法照顧自己的內心:
我感受到我對我先生的思念...
就陪著自己好好思念先生
好好想他
好好感謝他
就這樣哭了一下午,頓時覺得輕鬆許多,也找回了自己~!
先生發生事情之後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堅強,我還有事業(我跟先生自己創業)及小孩要顧。
我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了解公司的運作(之前完全沒有參與),也讓小孩維持正常的作息,還要往返醫院探視先生。
我一直讓自己處於忙碌的狀態,我知道我很累,我卻不敢停下來,我想盡辦法“充實”自己。
直到疫情爆發,銷售量直接受到衝擊,後來決定暫時不營業(其實內心渴望能夠好好休息)。
在這段時間我獲得我夢寐以求的“時間”,不用往返醫院、不用營業、能夠好好陪小孩,一直是我所希望的然而焦慮卻完全把我吞噬。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我感到焦慮,我無法享受這難得的假期,每天都過得很痛苦,接到醫院的來電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才跟羅老師尋求幫助。
也不過就好好哭了一下午,卻有種雨過天晴的感覺,頓時覺得我能做的還很多,不是只能坐以待斃。
雖然還沒有很明確的方向,但是對未來持續保持希望,而且會勇敢的往前
因為我知道不論前方的路多艱難我都不孤單,我有堅強的自己、愛我的老公和孩子,我們是最堅強的團隊。
謝謝羅老師幫助我找回勇敢的自己。
另外我還想在分享一件事:
我的媽媽,知道我的困境之後一直很擔心,很希望我藉由這次疫情結束事業回娘家讓她們幫忙我照顧孩子,我專心去上班。
今天早上傳來的訊息充滿焦慮,我的伯母也打電話來勸說,我的奶奶也一直建議我回南部的娘家,一個人帶孩子在北部舉目無親,回去比較有照應。我感受到她們的焦慮,然而在焦慮的背後是她們對我的疼愛與不捨,我靜靜的感受她們對我的愛...
雖然一開始會覺得被她們焦慮的情緒影響,但穩定自己的內心之後就能感受到她們的愛,蠻神奇的。
如果是以前的我就先跟媽媽吵架或是直接忽略她。
內心平靜的時候真的會有充滿力量的感覺,整個人也覺得很輕鬆。
對了,我跟婆婆聊起先生的時候也不會一直有「幹嘛要折磨他」的想法了,能夠以平靜的心去看待,或許這就是他們母子的結,就讓他們自己去解吧!
祝福您。
…………..
你好我是羅老師。
心病還需心藥醫,很欣慰知道你找到了內心深處糾結的地方,並把它解開。當你覺察到它、承認它、並允許它流動,它就漸漸會解開,讓你變得輕鬆了。在黑暗的雲霧散去後,你就能找回內心的力量,繼續面對現前的世界。
情緒真是一件很弔詭的東西,我們越是忽略它、壓抑它,就越是受它影響。唯有去面對它、處理它,我們最終才有辦法放下它。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前額葉小朋友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經常收到家長以下這類提問,明明兒子知道打人不對,但待會他有情緒時,一樣會動手動腳。或者是每當女兒想要的當西得不到,她都會尖叫撒賴。罵也罵過,罰也罰過,家長還可以做什麼去糾正?我們今次不直接答你,但想你思考另一條問題,到底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大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因為小朋友百厭,教極唔聽」,這種想法還無分國界。美國2015年一個調查顯示,56%家長相信,小朋友3歲前已經有能力阻止自己做這些父母禁止的行為,只是他們頑皮,故意挑戰父母底線。
會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小朋友一到2至3歲大,語言能力會突飛猛進,能夠理解大人的簡單指示。聽得懂又不去做,還不是明知故犯?
但理解能力是否就等於控制能力?
今集由 POPA x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 香港救助兒童會 共同創作
參考資料
Arnsten, A., Mazure, C. M., & Sinha, R. (2012, April). Everyday Stress Can Shut Down the Brain's Chief Command Center. Scientific American.
Helping children to manage feelings. (n.d.). Kids Matter.
Klein, C. (2013, March 5). Maturation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Bridges 2 understanding.
Markham, L., Ph.D. (2015, June 17). 8 Steps to Help Your Child Develop Self Control. Psychology Today.
Morin, A. (2018, January 10). 10 Impulse Control Techniques That Work for Children. verywellfamily
Moyses, K. (2013, July 15). Help young children identify and express emotion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Self-Control. (n.d.). Psychology Today.
Toddlers and Self-Control: A Survival Guide for Parents. (2016, October 3). ZERO TO THREE.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2017)。兒童發展7 —— 兩至三歲大兒童的發展。擷取自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
陳永儀(2016)。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TEDxTaipei
前額葉小朋友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奉政府籲,小朋友最好每日運動一小時,但不少家長一聽見就「火都黎埋」,因為功課已經佔去小朋友大部分時間,學業跟運動豈能兩者兼得?所以大部分人最終只好選擇有時間才去做運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趕回家中做功課之前,讓孩子先運動一下,說不定就可以兩全其美?因為運動不止強身健體,還對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參考資料
Denham J, Marques FZ, O'Brien BJ, Charchar FJ. Exercise: putting action into our epigenome. Sports Med. 2014 Feb;44(2):189-209.
Huang T, Larsen KT, Ried-Larsen M, Møller NC, Andersen LB.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healthy humans: A review.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4 Feb;24(1):1-10.
Khan NA, Hillman CH. The relation of childhoo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erobic fitness to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a review. Pediatr Exerc Sci. 2014 May;26(2):138-46.
Drollette ES, Scudder MR, Raine LB, Moore RD, Saliba BJ, et al. Acute exercise facilitates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 who need it most: an ERP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hibitory control capacity. Dev Cogn Neurosci. 2014 Jan;7:53-64.
Scudder MR, Federmeier KD, Raine LB, Direito A, Boyd JK,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erobic fitness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ldren: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 Brain Cogn. 2014 Jun;87: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