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還記得
上個禮拜吧
在開剖腹產的時候跟媽咪聊天就聊著聊著
媽咪問到了
”為什麼我們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因為這樣我們才能跟你聊天啊”
阿不是這樣的
所以
在旁邊裝沒事的麻醉科醫師典哥就被我cue了
來
你給我把話說清楚為什麼要這樣
所以
昨天他就把功課交出來惹
全文照登👇👇👇
========================
麻醉科林賀典醫師
關於剖腹產麻醉選擇
剖腹產的麻醉方式有什麼選擇呢?
先說結論,沒有選擇。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我們叫做區域麻醉,他們是剖腹產麻醉的首選。
全身麻醉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區域麻醉或是媽寶有特殊狀況不適合區域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所以說,沒得選。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下媽媽可以全程保持清醒卻又感覺不到疼痛,雖然難免會覺得有推拉的感覺,如果太緊張只要輕微給予一點靜脈鎮靜的藥多半可以幫助媽媽輕鬆愉快地度過生產過程,另外又可以繼續提供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的術後止痛。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有因為硬脊膜漏水造成頭痛的可能,但是由熟練的麻醉醫師來執行,頭痛的機率可能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至於全身麻醉,因為怕媽媽有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險,而且部分藥物從靜脈輸注以後會經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影響寶寶剛出生時的活力,因此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執行脊髓麻醉或是母嬰有特殊狀況無法執行脊髓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
那
可以選什麼呢?
第一、
打針的過程難免覺得背後刺刺酸酸,還有手術的過程難免有些推拉的感覺,如果很緊張這時候可以請麻醉醫師給你一點短效的鎮靜藥物讓你放鬆卻又不會睡著沒參與寶寶出來的瞬間。
第二、
術後的止痛可以選擇傳統的長效嗎啡或是自控式持續輸注,這個之前有專文講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複習。我模仿老闆的語氣有像?
========================
好的
那我用最通俗的話再複習一下重點好了
簡單說就是
區域麻醉在剖腹產的運用就是利大於弊
就醬
歐歐對了
很多人對舒眠麻醉這個議題有興趣
所以最近我們也請麻醉科醫師拍了隻影片跟大家說明這個部分👇👇👇
什麼是舒眠麻醉?
https://youtu.be/IHjM6V55ukA
關於麻醉科醫師在生產所扮演的角色👇👇👇
麻醉科醫生一日直擊!禾馨麻醉科 林賀典醫師
https://youtu.be/DqNPOIPw8JI
禾馨麻醉專科醫師團隊-優雅生產的關鍵人物!
https://youtu.be/-LOxu1TmKt0
延伸閱讀👇👇👇
有關術後止痛
https://drsu.blog/2019/01/03/super190103/
減痛分娩會腰酸背痛?
https://drsu.blog/2021/03/22/super210322-1/
關於麻醉醫師
https://drsu.blog/2019/09/29/super190927/#more-3674
有關在乎與不在乎
https://drsu.blog/2018/12/25/super181225/#more-2530
關於減痛分娩
https://drsu.blog/2017/08/07/super-170807/#more-389
再來聊聊減痛分娩吧
https://drsu.blog/2018/07/13/super180713/#more-1899
關於一群永遠戴著口罩的天使們
https://drsu.blog/2019/12/12/super191212/
自然產什麼時候要住院待產呢?
https://drsu.blog/2019/11/28/super191128/#more-3917
打減痛分娩會影響生產嗎?
https://drsu.blog/2020/06/05/super200604/#more-5113
初心
https://drsu.blog/2020/09/07/super200907-1/
Coffee or tea?
https://drsu.blog/2019/11/18/super191118-1/
今天再來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9/11/14/super191114/
有關剖腹產及腹膜外手術 -影音拍攝紀錄
https://drsu.blog/2018/01/04/super180104/
再次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10/31/super-171031/
有關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08/16/super-170816/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剖腹產 副作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剖腹產會大大降低寶寶感染的風險。 缺點: 可能的副作用有 ... 的評價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剖腹產vs自然產術後調養知多少?醫生解析剖腹產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聰明就醫自然產與剖腹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防沾黏貼片副作用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剖腹產 副作用 在 防沾黏貼片副作用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苗的覆蓋率陸續提升,我身邊也越來越多非醫療人員準備要去施打疫苗。在打之前每個人彷彿如臨大敵,深怕副作用強烈,也怕做錯什麼而影響疫苗效果。
我認為這除了和covid19疫苗上市時間短,大家都是第一次施打有關外,主因還是疫苗相關資訊實在太混亂,連主流媒體也會刊登不實資訊。好比前陣子看到一篇報導指出,醫師建議打完疫苗後只能喝溫開水,喝茶或咖啡會影響吸收。還好後續原受訪醫師發現報導扭曲原意,站出來聲明他的原意是提醒打完針如果發燒要補充水分,應以白開水為主,最好不要只喝會利尿的茶或咖啡,以免水分補充不夠,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喝。
只不過這樣的報導往往吸睛度高,即使後續已撤下,仍可能在民眾心中留下印象,甚至被改寫成line群組的農場文。
🙆🏻♀️食物禁忌跟疫苗效果無關
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不管吃什麼喝什麼,都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因為疫苗不是口服藥,不會受到腸胃道中的食物影響吸收也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疫苗刺激產生抗體的機制也和腸胃道消化食物不同。因此打疫苗前後不需要刻意空腹,也不用一定要吃飽或刻意喝非常多水,當然也不需避開特定食物,包括澱粉、炸物、甜食或海鮮......甚至打完疫苗要小酌一、兩杯也無妨。另外茶、咖啡,雖然會利尿,但也不會影響到疫苗代謝。
醫師會提出的一些飲食建議,主要還是跟副作用有關。好比打完疫苗要多喝水,其實是因為發燒大量排汗,身體會排出很多水分,因此應該多補充,但是也不一定要喝到1500c.c。尤其原本腎臟不好、高血壓的人超量飲水,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另外也有人打完疫苗會腹瀉或胃痛等症狀,這時本來就該清淡飲食。
水的溫度,當然也是根據個人喜好為主。畢竟正值盛夏,真的無須逼迫自己喝溫熱的水。冰水真的是長期被污名化的飲品,這一波甚至有人謠傳冰水會讓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真的太誇大了!冰水不會讓血管收縮到這個程度,更何況打完疫苗產生血栓的案例屬於免疫的反應,並不是血管收縮引起。
至於很多人一再強調打完疫苗要避免飲酒,主要是避免部分人貪杯,喝醉導致頭痛、噁心,身體感官變得不敏銳,難以觀察身體是否有副作用產生,倒不是說碰到一點酒精就會發生什麼可怕的變化!
🙆🏻♀️要休息多久,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有人擔心施打疫苗前後的活動量會影響到抗體生成,甚至是增加副作用,也有人認為打疫苗當天應盡可能不動,少走路,才能增加吸收,這些說法也都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因為抗體的產生和肌肉收縮、心跳速率高低並無關聯,更何況要是運動後要是真的會影響疫苗作用,臨床實驗就會把受試者的運動量作為變項,甚至要求受試者打完疫苗後要限制活動。�
不過,話說回來,疫苗打完身體可能會不適、疲勞或發燒,也沒必要在打疫苗前累積太多疲勞,好比高強度運動、長跑或熬夜追劇通宵打電動,盡可能前一天睡飽一點。
而打完疫苗後還是要以自身狀況來判斷,若身體沒明顯不適,想要從事慢跑、瑜伽、微重訓放鬆情緒,又有何不可?另外,如果是本來從事大重量,長跑的人,我會建議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強度,大約一到兩週即可恢復本來的訓練。
好比我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完全沒發燒,肌肉也沒有酸痛,因此隔天我仍慢跑半小時,第三天還居家利用啞鈴重訓半小時。反過來說,有人發燒一週手臂痠痛舉不起來,當然是要以休息為原則,不可能硬去運動。總之,一切以自己身體感覺為主。
🙅🏻♀️特殊疾病的藥物,不要自己亂停藥
再來就是施打疫苗前,僅有極少數的藥物可能需要調整。好比化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這部分需事先諮詢自己長期配合的專科醫師。至於其他的慢性病藥物好比降血藥、抗凝劑、避孕藥、子宮收縮止血劑都不需要停藥。我也要提醒,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好比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好先確認控制良好,再安排施打。在沒有醫囑前就擅自停藥,非常危險!
假設打疫苗前後有安排手術、催生,或剖腹產需要施打麻醉,當然都沒問題。網路上謠傳打完疫苗無法麻醉,真的一點道理也沒有。打完疫苗,你的身體還是你的身體,你還是一般人。只是多了抗體,並沒有產生什麼驚人變化啊!只不過,我會建議你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之後較為保險,以免打完疫苗反覆高燒而影響原訂計畫。
綜合以上,我建議有特殊慢性疾病的病患施打前,要詢問自己的專科醫師特殊的注意事項,其他則是保持平常心,順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走,各種眼花撩亂的「打疫苗守則」、「打疫苗禁忌」真的是不看也罷!
歡迎大家分享,打完疫苗後的身體狀況,給其他人參考喔!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BoBoCan 寶貝幫【主播媽咪影音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寶貝幫TV_育兒大解密】《不用再等排氣了!剖腹產後早進食 可提早恢復腸胃功能》
★傳統上,婦產科醫師對剖腹產媽咪都要求禁食,直到沒腸塞絞痛!
★研究發現剖腹產後早進食是安全的,不會增加胃腸或其他副作用!
★而且能加速腸功能恢復、減少感染率、縮短住院時間!
★研究對於早進食的定義,是在術後2小時開始喝水!
★如果沒有腹脹就給乳糖、高蛋白或低渣食物!
★媽媽只要不會想吐,就可喝水,如果喝水不會吐,就可吃東西!
★最實用的影片,讓媽咪育兒更輕鬆,寶寶更健康💕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剖腹產vs自然產術後調養知多少?醫生解析剖腹產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剖腹產 後常見副作用主要是跟麻醉有關:皮膚癢、噁心不適、嘔吐。此外,剖腹產也可能有出血、沾黏或傷口感染等情況出現。 林芯伃醫師說明,大部分醫師都會建議以自然產 ... ... <看更多>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聰明就醫自然產與剖腹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錄製完成日期:2021/11/03高雄榮民總醫院http://www.vghks.gov.tw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ghks/YouTube ... ... <看更多>
剖腹產 副作用 在 剖腹產會大大降低寶寶感染的風險。 缺點: 可能的副作用有 ... 的推薦與評價
若您患有性病或病毒感染(如疱疹Herpes、愛滋病毒HIV、肝炎Hepatitis、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等),剖腹產會大大降低寶寶感染的風險。 缺點: 可能的副作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