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复必泰」的布條讓國民黨陷入了重重的公關危機。當然,這個危機是他們自找的,怪不了別人。不過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另一件事:為什麼台積電、鴻海與慈濟,這次都選擇與政府口徑一致,強調布條事件並非政治介入,而是純粹法務上的問題。
應該說,BNT疫苗購捐這整件事,台積電與鴻海這兩家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以及慈濟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慈善組織,都配合蔡英文政府的領導。
這並非理所當然的事。三、四十歲以上,親身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台灣的財經界與宗教界,其政治慣性都是偏藍的。
如果照著這個慣性邏輯去走,在這次BNT事件中,本來就藍的郭台銘應該要旗幟鮮明地站在民進黨政府的反對面,毫不客氣地從中提取個人的政治紅利。而台積電也必然會置身事外,不可能響應政府的號召出來管這件閒事。
但事實就是,台積電積極配合政府,做了超乎本份的努力。而郭台銘雖然偶爾跟府院唱唱對手戲,顯擺一下自己在兩岸之間的手腕,但實際作為上仍是以府院政策馬首是瞻。
在此先衷心感謝台積電、鴻海與慈濟的急公好義。但,我還是不免俗地在思考,為什麼他們選擇與台灣政府站在一起?
某一期的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先生的訪談,提供了一個精闢的觀點。
如果時間拉早個二十年,來到阿扁執政的時代。當時國民黨的基本人設,其實是「不以在野黨自居」,而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永久的執政黨看待。陳水扁只不過是個「暫時竊國」的民粹僭主,國民黨才能代表台灣的菁英階層,是唯一能扛起治國責任的政黨。
這不是國民黨在自嗨。當時社會上有很多人也是這樣想的。而且掌握經濟、學術、文化的中堅階層更是這麼想,也因此有所謂的「知識藍」、「經濟藍」這樣的說法:我們是有經濟頭腦、有文化、有教養的。民進黨是沒有錢、粗鄙無文的鄉民,就算暫時用民粹手段奪得了政權,負不了治理國家的重責大任。政權遲早還是要回到我們這些真正能管理國家的人手上。
但是也不過二十年的時間,這個刻板印象已經幾乎要一百八十度顛倒過來了。當初國民黨「知識藍」、「經濟藍」罵民進黨的話,現在幾乎都應驗到自己頭上了,而且還足尺加二。
不,拿現在的國民黨跟二十年前的民進黨相比,那簡直是XX比雞腿。
二十年前的民進黨,應該說是個想推動建國大業,但是志大才疏、力不從心的菜鳥執政黨。我們不能否認,當時的扁政府根本不足以駕馭深層政府(deep state),甚至也擺不平黨內的傾軋,照三餐爆發領導危機。但至少我們不會懷疑扁政府想搞好台灣這個國家的初衷。
但現在的國民黨,一言以蔽之就是個不負責任胡亂攻擊的反對黨。它的邏輯、政策與行為,已經支離滅裂,談不上任何的建設性,更遑論回到它過去的人設:「以執政菁英自居,隨時都可以取回政權,把國家治理得上軌道」
現在的國民黨的心態,更像是「得不到你就要毀掉你」的自暴自棄的破壞份子。反正破罐子破摔,只要能夠對民進黨報仇,哪怕引共產黨清兵入關,連同整個國家一起毀滅下去,他們也是無所謂的。
愈是這樣想,就離執政愈遠。
上面提到的,居於國家經濟、學術、文化的中堅地位,而政治慣性偏藍的一群人;那些曾經被稱為「知識藍」、「經濟藍」(也許他們自己也這麼看待自己)的人們,也不可能對國民黨這樣的倒行逆施無動於衷。
人的階級本能與政治慣性是很難一下子改變的。我身邊還是有很多這種「知識藍」、「經濟藍」,即使國民黨一爛到底,他們還是拉不下臉支持民進黨,有些成了韓粉,而更多是挺不下去只能故作中立姿態的。
但遲早他們會理解到,2021年的現在,民進黨才是那個能夠治國的政黨;繼續精神上跟隨國民黨,路只會愈走愈死。而且考慮到台灣在野黨的各種幼稚耍賴無能,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必須接受民進黨的領導。
「他們盡管自認為是社會菁英,但是並不能夠承擔長期跟國家政策疏離所付出的代價。這樣做會讓他們喪失自身的階級地位,因此他們必須跟現在的民進黨合作。」
看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台積電、鴻海與慈濟都選擇配合蔡英文政府的領導。這不是蔡英文政府威脅他們就範,而是蔡英文政府已經牢牢地佔住了治國菁英的生態位。她穩健的執政表現,對比到國民黨與眾在野黨的幼稚無能,只要長了顆大腦的人,都知道要表態支持誰-無論是利益上、道義上還是理念路線上的支持。
「而蔡英文政府是符合統戰政權的所有定義的。所以,時間稍微長一點,不到一代人的時間,『知識藍』和『經濟藍』就要變成歷史名詞,不存在了。」
這裡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是劉仲敬用「統戰」這個詞眼來形容蔡英文政府。這個詞眼的含義,比較像是:「蔡英文政府是一個溫和派的、花很多力氣在擴大社會支持基礎(而不是死守著基本支持者);以利誘之、以勢導之,讓加入其體系的人雨露均霑,而冥頑不靈者會遭到邊緣化的命運。」
我們做1450的,常常會為了蔡英文政府的過度溫和而感到不爽。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正是蔡英文政權這種在治國上苦幹實幹、在政治上懷柔拉攏的特質,才能爭取到許多原本不是綠營的群眾與各階級領袖的支持。
這某種程度上也是民進黨轉型為執政黨,甚至可說是「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永久執政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吧!現在這個民進黨也絕對不是沒有弱點的;尤其蔡英文「統戰政權」的特質,變成把很多當前應該壯士斷腕去解決的問題,例如認同問題,無限期地往後拖,這對台灣的長期發展將會是個巨大的隱憂。這又是一個值得長篇大論的議題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貼身參與工作的一整天,用不同的視角紀錄這一切。」 - 炎亞綸相隔多年推出新專輯《摩登原始人》,這次為了記錄這一切,我們特別從髮廊出發,陪著炎亞綸妝髮、練歌、一路走到簽唱會的舞台上!雖然這條路其實我們很常走,但是這張專輯別具意義,這條路我們走起來也更有感覺。 - 看到好多好久不見的歌迷朋友,大家都為...
「劉仲敬訪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討論] 劉仲敬訪談076 @ 20200219 論蒙古和平- 看板MGL-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刘仲敬访谈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免费版】论人民币国际化| 刘仲敬访谈第242集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免费版】论阶级固化| 刘仲敬访谈第248集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刘仲敬访谈188 @ 20220417 论大翻译运动与海外华人的未来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劉仲敬訪談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劉仲敬訪談033 @ 20190416 論殘暴,論美國的行動自由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劉仲敬訪談156 論《斯卡羅》與民族發明.md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劉仲敬先生台灣同好及後援會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轉錄] 劉仲敬訪談104 @ 20200902 論全球資本主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了解劉仲敬這人的底細(沙丁魚臉書小倩大推此人) 的評價
- 關於劉仲敬訪談 在 [問卦] 劉仲敬訪談的硬體一直不進步是為什麼? 的評價
劉仲敬訪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在前面。
事實上美國就是台灣的宗主國。不管是從盟友道義的層面,還是從台灣的國家利益,還是從台灣的建國理念,還是從客觀的地緣政治情勢來看,台灣都沒有疑美的空間。
這幾天美國撤出阿富汗,搞得有點灰頭土臉。而台灣以國民黨為首的投降主義者,便開始大吹法螺高唱「疑美論」。比較假掰的,不直接講疑美,卻也少不了要賣弄一下「雞蛋不能放同一個籃子裡」的等邊三角形論調。
在這個時間點,台灣要怎麼看待自己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我想到的是,拜登勝選隔天,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先生的第114期訪談。這一期訪談,對台灣人來說不是很愉快的經驗,陳醫師似乎因此與劉仲敬分道揚鑣。
但我認為,劉仲敬作為一個立場超然,與台灣非敵非友的旁觀者,話雖然不中聽,他的意見反而更值得我們參考。
🔹 台灣玩不起「等邊三角形」
首先要給大家一個直截了當的命題:所謂「#等邊三角形」,是有強悍實力的人才玩得起的。大前提是,你加入了其中一邊,就能助其取得決定性勝利的程度。
台灣論政經軍事實力,不能算弱咖,但也不到能在第一島鏈現場大玩「等邊三角形」的程度。稍有地緣政經與軍事常識的人,都能清楚地知道,即使台灣加入中國那一方,也不可能決定性地扳倒美國霸權。既然清楚知道這一點,台灣還有什麼理由去押寶中國?
至於國民黨式的疑美論宣傳,那真的純屬深宮怨婦式的低級文宣,話一說出來馬上迴力鏢打臉。拿這種低路的疑美論當核心思想,如果真讓國民黨當家,對台灣的弊害真有不可勝言者。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回到上面的問題,台灣要怎麼看待自己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很簡單,要倚靠美國,就別懷疑美國;要懷疑美國,就別倚靠美國。現實上吃穿都倚靠美國,又篤信疑美論這種低級文宣,這種蠢事,只有極度缺乏政治常識的軟弱者才做得出來。
「要嘛你就不要有資源,不要有資源反而安全;要嘛有了資源而且需要保衛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保衛自己,退而求其次才是指望別人。指望了別人以後,就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能在指望了別人、把希望寄託在別人之上以後,又對別人充滿懷疑。#最糟糕的方式就是用口頭攻擊,而實質上又不能造成傷害。」
「很多女人之所以鬧出離婚,就是因為她們在家裡面,對男女之間經常有的小小糾紛,一副理直氣壯地去指控男人,說是你這樣做一定是對我不忠。最初男人還會辯解兩下子,因為這根本是沒有的事情。最後被誣陷得習慣了,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反正我無論怎麼樣說,你都要說我不忠,我就索性到外面去真的不忠,這時候你就沒法收場了。』」
這個離婚的比喻不那麼政治正確,但很貼切。放到台灣的現實狀況中,就變成以下的這個蠢模樣:
「你一面在絕對依賴別人、自己的脖子掌握在別人手裡、想捏斷就可以捏斷的情況下,一面理直氣壯地罵他對你不忠,而且還是在 #沒有任何證據、#所謂的證據全都是極其不靠譜的低級文宣 的情況下,對他進行這種攻擊,這除了傷害自己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 自立自強才是當下最該做的事
這幾天在臉書河道上,看到台派對於阿富汗事件的論述,沒有上百也有幾十篇。雖然著眼點各異,但最後其實都指向同一個結論:自立自強才是台灣該走的道路。劉仲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你想要防止戰爭,那就要加快社會演化的速度……這些事情就要提前開始做。你要想避免別人傷害你,你自己就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而要製造足夠強大的力量,時間就是最重要的,越早做越好。不可能是等著美國人來替你做。美國人對你也是有相應的評估的。你越是害怕戰爭,或者說越是想推遲戰爭,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你沒有保衛自己的能力,將來你可能是我的拖累而不是我的有效幫助。……潛在的保護者就會覺得,做好人來保護你是一件很累而且不討好的事情,直截了當把你扔掉的誘惑反而會增加。」
這裡所謂的「社會演化」,指的是建立自己的軍事傳統,與強化民族認同的建構而言的。這裡的論述甚深,我們就暫時跳過吧!
誠然,一個有遠見的台灣建國主義者,會預見到一個願景:台灣脫離美國的羽翼、自立門戶。這時,它就要用一種 #更成熟的馬基雅維利主義 來處世:「在雙方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你如果覺得美國人靠不住或拜登靠不住,那麼什麼叫一個『#合格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你發現拜登靠不住以後,一句話都不要說。非但不能罵他,而且要在場面上把他捧得更好,不要讓他懷疑你有另立門戶的打算。在過渡時期趕緊準備自己的力量。因為他畢竟還是一個比你強大得多的力量,所以準備好了你能夠自立以後,你再想辦法跟他客客氣氣地分手,指望將來。」
🔹 千萬不要「扔掉教鞭換皮鞭」
然而,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台灣的實力夠了,能自立自強了,那時台灣就可以毫不客氣地甩掉美國嗎?
我不這麼看。美國是秩序高地,台灣能從一個資源匱乏的降虜社會小島,演化到現在具有相當的政經軍事實力、且有襁褓期的的福摩薩民族建構,其實都是拜從美國輸入秩序所賜。
任何帝國治術,都有現實面與理想面。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美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仁慈的秩序輸出者」,它的理想性超過人類史上任何一個帝國。你在大英帝國、大唐帝國與羅馬帝國的身上,是找不到 #威爾遜主義 的影子的。
之前敝粉專有談過,美國是一面鏡子,它對待你的方式,會忠實地反映出你如何對待自己。如果台灣自己有信心,認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擁有更強的防衛能力、建構出堅實的福摩薩民族共同體,那麼美國是很樂意幫忙的。對喀布爾政府這麼扶不起的阿斗,美國都撐了二十年,不是嗎?而你翅膀硬了以後,美國也能給予你更多單飛的自由、用更平等的態度對待你,就像他對待強大起來的日本、德國、法國那樣。
而中國呢?奉中國為宗主,想從秩序窪地中國輸入秩序,那是完完全全搞錯方向了。我們看到的是,原本就混亂的第三世界國家,在接受中國的「保護」與「資助」後,反而變得更混亂、更剝削、更深陷債務陷阱。原本治理尚可的民主國家,在中國軟實力滲透後,貪污腐敗、經濟過度依賴、研發創新怠惰等症頭都跑出來了。而要在中國的保護下自立自強?中國的「天下秩序」是無法容許有人翅膀硬了單飛的。就算中國有那個雅量,也根本無法給你自立自強的養分。
奉美國為宗主,也許不時要看美國道德說教,更少不了要為美國與其全球秩序做牛做馬。但,只要願意,有決心有努力,美國會幫助你向上提升。日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台灣也在往上的正向螺旋當中。
奉中國為宗主,能換到的,只是虛假的承諾與真實的剝削;原本就混亂的國家會更混亂,原本還可以的國家會墮落腐化。
美國秩序是助人向上的教鞭,而中國秩序是奴役墮落的皮鞭。任何能洞悉此一宏觀原則的台灣人,根本不會講出「疑美親中」這樣的蠢話來。任何有自立自強觀念的人,都不會想要「#扔掉教鞭換皮鞭」的。
劉仲敬訪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姨的說話不好懂,這集訪談的字幕,應該是工作人員辛苦聽很久打出來的 XD
最近,是我們認真思考,未來世界局勢以及臺灣定位的時候。
美國選舉的爭議跟訴訟,是他們的家務事,我們該看的,是這些爭議可能對世界、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阿姨的看法跟之前我們分享的尼爾弗格森,概念上相似。
他認為,美國將陷入混亂,暫時無法維持世界秩序,而不管是川普或拜登上台,都各自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
如果是拜登上台,因為歐巴馬、柯林頓等人那套全球化外交已經過時,行不通,兩年內一定會重新思考策略,而這個重新形塑美國世界觀的過程,會使得中國蠢動,可能開始冒險擴張。
而冒險擴張的過程中,因為政治與面子因素,習近平會想辦法讓戰爭波及臺灣,最好是能拿下。
(很幸運的是,我們過去四年,政府已經買好戰機、戰車,以及最近一批 HIMARS、無人機、反艦飛彈等。然後剛好這時候又一個颱風......。
總的來說,本島應該是沒辦法拿,但拿金門馬祖東沙太平島開刀,做宣示性質,則很有可能。)
阿姨認為,中國最近的整體形勢,會讓習近平的位置穩固,但整體中國國力可能會逐漸衰退,就是維持一個獨裁而殘破的統一,或者走向不太可能的民主而分裂。
關於中印衝突的部分,他是以趨勢跟帝國影響力輻射的概念,認為中亞與東南亞可能會有衝突。
值得聽聽並思考。
劉仲敬訪談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貼身參與工作的一整天,用不同的視角紀錄這一切。」
-
炎亞綸相隔多年推出新專輯《摩登原始人》,這次為了記錄這一切,我們特別從髮廊出發,陪著炎亞綸妝髮、練歌、一路走到簽唱會的舞台上!雖然這條路其實我們很常走,但是這張專輯別具意義,這條路我們走起來也更有感覺。
-
看到好多好久不見的歌迷朋友,大家都為了這場活動聚齊在一起,其實也是滿滿的溫馨!每次只要跟炎亞綸一起,就會不小心開始鬧他,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後台跟前台都一樣好笑!
-
開心紀錄了這一切,也喜歡這樣自然的拍攝手法,你們會喜歡:)
-
#工作vlog #職業訪談 #炎亞綸
-
【記者日常工作】專訪內幕公開!訪炎亞綸訪到哭?找到消失已久的歌手?
https://youtu.be/ag6da9mZw1Q
【工作vlog】到處都是關韶文!主持人日常到哪都要唱《刻在我心底的名字》feat.見習網美小吳、愛莉莎莎、一隻阿圓、到處都是瘋女人、紀卜心、那那大師、曾敬驊、王淨、炎亞綸、盧廣仲、鬼鬼、小鬼黃鴻升
https://youtu.be/KCFyQp-tbh8
【默契猜歌賽】炎亞綸、關韶文默契好嗎?一翻到「飛輪海」現場尷尬了!feat.炎亞綸
https://youtu.be/PrQk3ChvLm0
【工作vlog】炎亞綸出大糗「把醬包丟進鍋裡!」後台鬥嘴笑瘋feat.炎亞綸
https://youtu.be/Wa8rfigN7q8
【Bridge猜歌】關韶文逼出楊丞琳怒吼!超激「猜歌賽」這次賭大了!feat.楊丞琳
https://youtu.be/RxZgckOjmtE
【默契猜歌賽】講到楊丞琳、蔡依林,能一起唱出這首歌?feat.黃氏兄弟、許凱皓
https://youtu.be/EmSvQXdnaIY
【接歌挑戰】關韶文唱完換你唱!大鬧電視台「你唱得出來嗎?」feat.欸你這週要幹嘛、到處都是瘋女人、那那大師、阿翰、焦凡凡、Lulu、陳漢典、許凱皓、閻奕格
https://youtu.be/vHxekr6pLQI
【接歌挑戰】關韶文出題!拍到你就給我接唱!笑瘋!feat.黃氏兄弟哲哲、艾瑞絲、見習網美小吳、許凱皓、居妮、阿民、阿圓、陳彥婷、巨人、耀樂
https://youtu.be/63VvrfvJw7M
【爆笑接歌賽】禁說「你我他」超難接唱!KTV經典歌唱到笑瘋XDDD
https://youtu.be/m0uUWpJdTyU
【翻牌接歌賽】看到歌手就搶答!竟有懷舊「黑澀會、棒棒堂」主題曲feat.王子邱勝翊、任容萱
https://youtu.be/Pc-90Mcmff8
【楊丞琳猜歌賽】19週年出道快樂!史上最難「間奏猜歌」鐵粉PK feat.陳彥婷、焦凡凡
https://youtu.be/uvqsXm7AM4M
【翻牌猜歌賽】黑澀會、棒棒堂合體!「5秒速度猜歌」藏洋蔥feat.鬼鬼吳映潔、阿緯劉峻緯
https://youtu.be/knU5iX824u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劉仲敬訪談 在 刘仲敬访谈 的推薦與評價
劉仲敬訪談 019 @ 20190110 論匪諜帶路黨,論如何反制,論陷害自己子孫,論香港的末日,論小共同體的力量。 I Hung Chen · 1:13:59 · 劉仲敬訪談020 @ 20190116 再論 ... ... <看更多>
劉仲敬訪談 在 【免费版】论人民币国际化| 刘仲敬访谈第242集 的推薦與評價
劉仲敬訪談 021 @ 20190123 論羅馬與迦太基,論馬克思主義的起源。 · 劉仲敬訪談023 @ 20190206 論殖民者的退化,論被殖民者如何翻身,論沈船計畫。 · 劉仲敬 ... ... <看更多>
劉仲敬訪談 在 [討論] 劉仲敬訪談076 @ 20200219 論蒙古和平- 看板MGL-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劉仲敬訪談 076 @ 20200219 論蒙古和平,胡蘭成,海南,北京居民,以及桑德斯
免費部分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U8ldN2zBc
https://vocus.cc/article/5e5cb80ffd897800015c6bf3
劉仲敬:日本人是東北亞中心論,它的朝貢貿易體系基本上就是唐、新羅、日本、渤海的
東北亞體系,基本上不涉及東南亞的各部分,世界其他部分他們也沒有考慮在內。所以,
東北亞中心論還是一隅之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史觀。近代史要說是起源於哪裏,
那要看近代是怎麽來源的。世界史是從西方開始的,所以哥倫布時代是近代史的來源。蒙
古帝國這樣的內亞帝國在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很難說蒙古帝國這一次啓動了近代史的黎明
。蒙古帝國衰亡、被滿洲帝國取代以後,歐亞大陸的東部就基本上進入沉寂狀態了。要說
是蒙古啓動了西歐的大航海,那麽應該說這樣的學說跟“奧斯曼帝國導致哥倫布遠航”的
學說相比之下還要更沒有意義一些。它的刺激還要更加遙遠,比黑死病理論和奧斯曼封鎖
理論來說還要更差一些。
[02:20] 我們要注意,貿易綫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列維-斯特勞斯有一個說法就是,隨著
文字的産生,唯一給人類增加的就是官僚主義和奴役,它沒有能夠對真正的發明創造有
什麽貢獻,只不過它增加了記錄的便利,所以你把記錄下來的事情當作發生的事情了。所
以,才會有“張騫通西域”這樣的學說。但是很明顯,早在張騫以前,同樣的商路就已經
存在了。張騫是運用了他早就知道過的資訊,比如說他發現過蜀布在大夏和其他地方,這
很顯然是商人早已經沿途貿易過去了,根據這樣的情報讓漢武帝出兵去開拓商路。這個很
明顯,這不是開拓了商路,而是把既有的商路納入了帝國可以管理和利用的層面,把它升
級到高級政治的層面,把本來是低級的民間層次的商路升級到高級政治的層面來,不是
真正開拓了什麽。
[03:19] 蒙古帝國的和平也是這個樣子的,商路不是他們開闢的。而且,“商路需要統
一帝國才能維持”這個意見根本就是謬見。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商路是在多國體系之下維
持得最好。儘管多國體系當中是時常有破壞者存在的,但是他們的破壞比起大一統帝國造
成的破壞來說反而是較少的。比如說,最簡單的就是,內亞的關鍵在於哪裏?在於河中地
(就是所謂昭武九姓,撒馬爾罕和布哈拉)跟突厥蒙古人之間的聯繫。這個聯繫顯然不是
蒙古人首先開始的,也沒有隨著蒙古帝國的解體而結束。像永樂皇帝北伐、在蒙古人的
宮廷中抓到的大批穆斯林商人,還是從撒馬爾罕那一帶過來的。可見,蒙古帝國的解體沒有使商路中斷。而在蒙古帝國以前,回鶻人和突厥人的帝國同樣也跟河中地區的商業城
邦有非常密切的聯繫,同樣的商路沒有因爲帝國的産生和衰亡而有所改變。真正改變的
其實是成本問題。假如海路的運輸量和便捷程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的話,陸路相對而言就要
落伍了。但是這個落伍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不表它的絕對數量或者貨物質量真的有
明顯的衰退。
[04:42] 蒙古帝國的和平維持的時間是極短的。例如,海都的叛亂就切斷了大都與哈拉和
林跟河中地區的聯繫。但是沒有理由認爲中亞的貿易在這一時期有所衰退。否則的話,察
合台汗國的幾座王都是維持不下去的。它們要在今天已經變成荒漠的土地上維持下去,很
明顯是需要有大量的貿易收入的。而哈拉和林本身也是有包括法國建築師在內的一大批國
際專家建設起來的。在今天的同樣的位置上,是維持不起這樣大的城市的。所以,這個商
路不特別有賴於某一個單一政權的,只不過是某一個政權(例如蒙古帝國)有效地開
發和利用了過去分佈在多國體系不同地方的資源。而且,它起的作用顯然也是利弊參半的
。它對河中水利的摧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加嚴重的就是大都朝廷不斷推行的紙幣政策
。這個政策在波斯完全失敗了,但是在元帝國卻獲得了成功。結果使波斯的商人維護金本
位制,抵制了伊爾可汗實行紙幣制度的企圖,維持了當地硬通貨的價值,而金元兩朝卻因
爲紙幣通貨膨脹而終至於亡國。按照中古時期的標準來說的話,它那個通貨膨脹超過一千
倍,就是極其駭人聽聞的比例了。這樣的做法對歐亞貿易必然是有很大的損害。當然,這
都不是最重要的。蒙古帝國時期,歐亞貿易或者是絲綢之路那條綫沒有産生出一百年以
前沒有的新東西,也沒有催動周圍的各個帝國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所以沒有理由認爲蒙古
帝國是近代史的黎明。
----------下略, 因為下面很多與蒙古比較無關---------------
今天剛好看到這段去年的訪談放上youtube
這篇可見阿姨其實沒有把內亞過度捧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23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GL-history/M.1616679716.A.10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