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大銀幕的我是一片雲很Cult】
自己用串流看《我是一片雲》是覺得還好啦!或是說其實因為是知道是瓊瑤的作品,所以早有心理準備!《還珠格格》也是一樣啊!
當然更經典的絕對是《情深深雨濛濛》。
======
男:對,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
女:那你就不無情! ?不殘酷! ?不無理取鬧! ?
男:我哪裡無情! ?哪裡殘酷! ?哪裡無理取鬧! ?
女:你哪裡不無情! ?哪裡不殘酷! ?哪裡不無理取鬧! ?
男:我就算在怎麼無情再怎麼殘酷再怎麼無理取鬧也不會比你更無情更殘酷更無理取鬧!
女:我會比你無情! ?比你殘酷! ?比你無理取鬧! ?
你才是我見過最無情最殘酷最無理取鬧的人!
男:哼,我絕對沒你無情沒你殘酷沒你無理取鬧!
女:好,既然你說我無情我殘酷我無理取鬧我就無情給你看殘酷給你看無理取鬧給你看!
男:看吧,還說你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現在完全展現你無情殘酷無理取的一面了吧
【今天瓊瑤阿姨過生日】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筆名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小說家,歌曲作詞人與電影電視製作人。九歲時便由父親以「鳳凰」之名投稿發表了短篇小說【可憐的小青】,16歲以「心如」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則以長篇小說《窗外》正式出道文壇。瓊瑤作品外表看似是只專論言情的哀情小說,但人物刻畫卻又如張愛玲般的細緻而真實、有善有惡,浪漫與自然主義共存,自成「瓊瑤派」。
在觀賞或評論瓊瑤作品之前,先嘗試理解她的身家或許能更加理解體會她的作品。其父陳致平是師大國文教授,母親袁行恕是建中國文老師;母親的二叔父袁勵準是晚清翰林;四叔父袁勵衡為銀行家,交通銀行首任行長,四叔父之女袁行潔是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這書香世家、仕宦名門的袁家族譜脈絡,甚至可以推到道光年間瓊瑤的高祖父袁績懋。
瓊瑤小說被改編成的影視作品不計其數,有李行導演執導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李翰祥導演的《幾度夕陽紅》、林福地導演《窗裡窗外》、宋存壽導演的《窗外》,白景瑞導演的《一簾幽夢》。六〇七〇年代的名導都有拍過以瓊瑤小說改編的經典作品,直到瓊瑤與最後一任丈夫平鑫濤成立了自己的巨星影業,之後作品便開始由御用導演劉立立執導(《我是一片雲》的副導,該片最後由她定剪)。
而這些作品裡,最具八卦色彩與影史意義的就是宋存壽導演的《窗外》,這部片不只是宋存壽最好的作品之一。這是林青霞的大銀幕初登場:1972年,大學落榜的青霞在西門町閒晃被星探發掘,隔年就出演了《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一個為了愛上老師而與家庭對抗的角色,也是瓊瑤真實經驗的投射。雖然宋存壽導演從1966年黑白片版《窗外》(崔小萍導演)的製片公司取得版權,但瓊瑤因顧忌母親健康及家庭關係而不願讓《窗外》再度拍攝,對簿公堂的結果使得1973年版的《窗外》無法在台上映,只有在香港上映,後來林青霞等到劉家昌的《雲飄飄》才在台灣走紅。而台灣的觀眾則一直等到林青霞於2007年自己買下《窗外》的版權,2009年才有機會在台灣公映。
#要說瓊瑤大概要開一個專版才說得完
#林心如的名字和瓊瑤阿姨超有緣
#但說起瓊瑤我印象最深的竟是馬景濤
#今天其實只是想跟瓊瑤阿姨說聲生日快樂
金馬影展 TGHFF 奇幻影展今天好貼心(?)映演了瓊瑤阿姨的《我是一片雲》幫她慶生,大家有去看嗎?(聽說很整部片下來很「Cult」超歡樂
#瓊瑤阿姨生日結果放青霞的照片
#沒關係因為青霞在裡面就是演瓊瑤
更多瓊瑤▶http://pse.ee/5T75N
更多青霞▶http://pse.ee/5T75W
劉格格本名 在 哲學哲學雞蛋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週六昌董和我要在台北書林討論幸福(其實我很不想但這是少數特別吸引女生的題目)。歡迎大家來參加。
書林的note:「因此活動為免費講座,請報名者自行餘留時間前來報到並就坐~我們活動開始後就會直接開放現場剩餘座位,如果遲到的話就不會保留」
【2014書林生活哲思講座】是哲學哲學雞蛋糕和台北書林書店合作的哲學講座。
地點|台北書林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
報名|02 23658617(免費參加)
----------
4/26 [關於幸福的冷知識]
杜政昌(簡單哲學實驗室講師、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
幸福(well being)在當代是重要概念,它不但被我們用來描述理想的生活,也成為政府衡量施政效果的獨特單位。(當然,那些「幸福指數」是否準確,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幸福」在長久以來也是許多哲學家感興趣的思想主題,他們好奇:幸福為什麼是好生活的必要條件?(不幸福的生活可能是好生活嗎?為什麼?)幸福是否是主觀的?(如果是的話,我們憑什麼建議自己的子女應該如何生活?)有所謂進入幸福生活的可靠路徑嗎?有人說,我們越刻意追尋幸福,就越沒機會找到,這是真的嗎?在這場講座裡,杜政昌將向大家報告歷史上哲學家對於這些問題進展有限但啟發性無窮的研究成果。
推薦給本來不期待哲學解決人生問題的人。
----------
5/3 [檢驗神聖]
陸子鈞(Pansci泛科學主編、基督徒)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哲學普及作家、無神論者)
如果科學和哲學要辯證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意義,你猜誰會是正方?
陸子鈞是基督徒,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科學網路平台主編。在這場講座裡,他將試圖回答:為什麼這麼多科學家有宗教信仰?科學和信仰為什麼不衝突?在烽火連天的網路時代,我們可以如何看待看待科學、信仰還有三不五時信徒的亂版?
朱家安是無神論者,同時也是台灣最受歡迎的哲學部落格格主。他這次要分享:人們如何理解無限和全能?哲學如何處理超自然的論述?哲學家提出過最秋的支持和反對上帝存在的論證是什麼?
推薦給因為有信仰或沒有信仰而感到困惑的人。
----------
5/10 [臉書上的你是真的你嗎?]
海苔熊(本名程威銓、Pansci泛科學特約專欄作者)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哲學普及作家)
我們活在一個滑世代。臉書(Facebook)似乎已經變成比食物還重要的存在。辦公室、馬路上、捷運車廂、甚至飯桌上,都不乏有人滑著手機、回訊息──以及不回訊息。
程威銓是心理學科普作家,同時也是第一線輔導教師。他將和我們一起思考:這些網路互動,真的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更快樂嗎?當線上的生活逐漸取代現實的互動,這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緊密?還是更如履薄冰?
身為哲學部落客,朱家安對網路溝通充滿樂觀,但也注意到螢幕似乎成為情緒的防護罩,當我們躲在鍵盤後面,我們更容易說出平常不會用到的惡意字句。在這場講座裡,他試圖回答:為什麼人在網路上會那麼嗆?你在網路上講的話,真的能代表你嗎?我們如何達到恰當溝通?版主、粉絲頁管理員、網站設計師應該怎麼做?使用者應該怎麼做?
推薦給擔心自己被火爆虛擬人格取代的人。
----------
5/18 [吵一場華麗的架]
劉敬文(基進側翼政團總召、網路政治評論家)
網路筆戰在現代已經是茶油醋飯,就算你的臉書牆一片祥和,多少也會在網路新聞頁面或別人轉貼的文章下面不小心看到落落長的連續交鋒。更別提如果你是PPT使用者,每天都得見識BBS系統獨特的推文論戰系統。
有人覺得這些網路筆戰純粹是浪費時間,真的嗎?這場演講邀請有名的網路戰神妖西現身說法:為什麼要打筆戰?戰文、酸文跟廢文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可望在網路上達成多有深度的溝通?
推薦給看筆戰看到煩的人,以及必須為這些現象負起責任的筆戰製造者。
----------
地點|台北書林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
報名|02 23658617(免費參加)
主辦|書林書店
協辦|哲學哲學雞蛋糕
贊助|文化部
劉格格本名 在 哲學哲學雞蛋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週六就要開第一場了!「關於幸福的冷知識」,要來的快報名!
【2014書林生活哲思講座】是哲學哲學雞蛋糕和台北書林書店合作的哲學講座。
地點|台北書林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
報名|02 23658617(免費參加)
----------
4/26 [關於幸福的冷知識]
杜政昌(簡單哲學實驗室講師、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
幸福(well being)在當代是重要概念,它不但被我們用來描述理想的生活,也成為政府衡量施政效果的獨特單位。(當然,那些「幸福指數」是否準確,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幸福」在長久以來也是許多哲學家感興趣的思想主題,他們好奇:幸福為什麼是好生活的必要條件?(不幸福的生活可能是好生活嗎?為什麼?)幸福是否是主觀的?(如果是的話,我們憑什麼建議自己的子女應該如何生活?)有所謂進入幸福生活的可靠路徑嗎?有人說,我們越刻意追尋幸福,就越沒機會找到,這是真的嗎?在這場講座裡,杜政昌將向大家報告歷史上哲學家對於這些問題進展有限但啟發性無窮的研究成果。
推薦給本來不期待哲學解決人生問題的人。
----------
5/3 [檢驗神聖]
陸子鈞(Pansci泛科學主編、基督徒)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哲學普及作家、無神論者)
如果科學和哲學要辯證上帝的存在和宗教的意義,你猜誰會是正方?
陸子鈞是基督徒,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科學網路平台主編。在這場講座裡,他將試圖回答:為什麼這麼多科學家有宗教信仰?科學和信仰為什麼不衝突?在烽火連天的網路時代,我們可以如何看待看待科學、信仰還有三不五時信徒的亂版?
朱家安是無神論者,同時也是台灣最受歡迎的哲學部落格格主。他這次要分享:人們如何理解無限和全能?哲學如何處理超自然的論述?哲學家提出過最秋的支持和反對上帝存在的論證是什麼?
推薦給因為有信仰或沒有信仰而感到困惑的人。
----------
5/10 [臉書上的你是真的你嗎?]
海苔熊(本名程威銓、Pansci泛科學特約專欄作者)
朱家安(《哲學哲學雞蛋糕》作者、簡單哲學實驗室創辦人、哲學普及作家)
我們活在一個滑世代。臉書(Facebook)似乎已經變成比食物還重要的存在。辦公室、馬路上、捷運車廂、甚至飯桌上,都不乏有人滑著手機、回訊息──以及不回訊息。
程威銓是心理學科普作家,同時也是第一線輔導教師。他將和我們一起思考:這些網路互動,真的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更快樂嗎?當線上的生活逐漸取代現實的互動,這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緊密?還是更如履薄冰?
身為哲學部落客,朱家安對網路溝通充滿樂觀,但也注意到螢幕似乎成為情緒的防護罩,當我們躲在鍵盤後面,我們更容易說出平常不會用到的惡意字句。在這場講座裡,他試圖回答:為什麼人在網路上會那麼嗆?你在網路上講的話,真的能代表你嗎?我們如何達到恰當溝通?版主、粉絲頁管理員、網站設計師應該怎麼做?使用者應該怎麼做?
推薦給擔心自己被火爆虛擬人格取代的人。
----------
5/18 [吵一場華麗的架]
劉敬文(基進側翼政團總召、網路政治評論家)
網路筆戰在現代已經是茶油醋飯,就算你的臉書牆一片祥和,多少也會在網路新聞頁面或別人轉貼的文章下面不小心看到落落長的連續交鋒。更別提如果你是PPT使用者,每天都得見識BBS系統獨特的推文論戰系統。
有人覺得這些網路筆戰純粹是浪費時間,真的嗎?這場演講邀請有名的網路戰神妖西現身說法:為什麼要打筆戰?戰文、酸文跟廢文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可望在網路上達成多有深度的溝通?
推薦給看筆戰看到煩的人,以及必須為這些現象負起責任的筆戰製造者。
----------
地點|台北書林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
報名|02 23658617(免費參加)
主辦|書林書店
協辦|哲學哲學雞蛋糕
贊助|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