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女「人」交流|May/劉雨涵講座回顧】
「我好像是一個社會的革命者。」
Mayfit創辦人劉雨涵、知名健身網紅在【跨世代女「人」交流】講座中這樣提到。曾經,作為台大人類學的學生May卻覺得人類學好遙遠,文本中觀察的異文化都看似脫離我們的生活。但隨著浸潤修習不同的課程,May開始感覺到文化的範疇十分廣泛。尤其在「民族誌寫作」課堂後,May在大二就開始運用自己和外籍生的相熟,觀察他們不同的生活風格,並加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在那一刻開始,May意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學,人類學其實就在自己身邊。
在成為健身kol前,May的家庭也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認為女性讀到高學歷反而可能變成結婚生子的阻礙。高中和大學生活的巨大落差,加上科系中沒有人分享對健身的熱情,May曾經感到無比孤單,只能透過ig作為一個自我展現的小舞台,連結更廣泛的社群。
原本只是藉由社群網路尋找志同道合的傾訴對象,May在畢業後也考慮過接手家業,抑或出國進修研究所,在遠赴柬埔寨實習後,意識到製造業無法發揮原本的熱情,才回頭成為全職創作者。
所以,May創作的根基從來就不是金錢,甚至一開始有廠商合作時都十分抗拒,擔心粉絲的眼光和內容的變質,但吸收《第四消費時代》書中所謂「當物質已經過度豐饒,大眾反而需要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形塑購物模式」,May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形式,將我們的物質進行重新的分配。
同理,當自己出於一顆分享的熱誠之心,業配其實也是一種分享。昭示著所以現在的消費思維已經和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社群經營中尋找社群歸屬感】
「instagram改變了我的人生」
IG平台上的形象展演,搭配上指導教授建議下開始的1990年代的網路社群研究,May發現——網紅打破了傳統上對下的資訊傳播,甚至沒有任何的門檻,透過一段照片、影片,可以影響到大量受眾,甚至爭取和其他大平台平等洽談合作的機會。
同時,may也不諱言,Ig符合行動裝置的設計,也使虛擬的社群交往無孔不入的侵入我們的生活。
在幾乎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下,ig的舞台又有更多的展演空間,濾鏡的內建、相似的風格等,這個社群已然脫離以往奠基於親友的連結方式,儘管帶來無遠弗屆的影響,但九宮格下的自己也開始變得模糊。
每個人畢竟都會有對自己不自信,或者因為他人的言論而質疑自己的時段。但May在對自我身分的不斷摸索中,學會藉由回到身體,單純健身、調整飲食,感覺自己在過程中的快樂,學會與現在的自己對話共存。
在過程中,May也不斷思考什麼是女性的新身份,並希望可以引領更多女性勇敢展現自己。
正如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不斷自問「人類學家還可以是什麼?」,May也不斷思考「網紅還可以做到什麼?」,思考哪些東西是自己應該捍衛的堅持?
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深耕領域,遑論面對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價值。
所以,當別人用自身的框架和理解質疑時,也不妨用自身的框架回應對方。
【探詢女性新的身份認同】
「如果自己不覺得自己值得這份美麗和自信,即使是單一標準的美,都會被流言蜚語輕易擊潰。」
Ig起源於歐美,所以不少人會追求健身的美麗;但台灣女性比起地域差異,更像是時態的變遷。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審美也會逐漸改變。美到底是什麼樣子?東西方和時代都會不一樣,但沒有一個特定的模樣是不得不去追求的。
對May而言,美不一定單純是外在,而該要對其所展現的美抱有自信,並進而去認可自己。
獲取證照、展現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引體向上、肌肉量等等),May認為將外界的酸言酸語轉化為女力前進的動力,並在領域中成為佼佼者,可以更有力量的抵抗外界的攻擊!
因為跟外界的互動,並非去服膺外界的主流,更重要的是照顧在生活在社會中的自己、保守本心。
【人類學讓May回到自己】
在我們的線上展覽中,May寫下「透過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享受美味的食物,讓生活充滿愉悅與幸福感」。
人類學帶給May的是在外界的追求下,焦慮和不安都能以同理、關懷的視野,思考如何多感受自己的身體,以人為本去關切自己。
May讓我們看到,儘管網路的比較讓人動搖,擁有打磨過的信心和堅定的內心,反而可以藉由網路打破距離的藩籬,成為影響力者。
藉由革命的過程,去影響到別人。
【展覽持續開放中】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劉耕名學歷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曾幾何時,台灣漫畫界有著鄭問、劉興欽、蔡志忠等不同風格的創作者,卻在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逐漸沒落。不過,在文化部與中研院的推動下,中研院的數位文化中心開始推廣CCC創作集,試著為創作者提供各式歷史與文化性的資料來進行與台灣歷史有關的創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台灣的漫畫界又重新煥發活力,新銳漫畫家搭配著近幾年流行的台灣史、原住民或世界貿易話題創作出一本一本新的漫畫,雖然還沒有完全走向大眾市場的方向,但從耕耘台灣本土文化開始的台灣漫畫,未來將有機會與日本漫畫比肩而立。但是,台灣漫畫並不是從鄭問的年代才開始,其實在那之前就有漫畫家以漫畫的形式來針砭時弊、評論時事。他們又是誰?漫畫看起來又是如何呢?
———————
20 世紀初,漫畫已經成為報章雜誌上的通俗娛樂,而在西方報章雜誌上針砭時事的「潑克」漫畫文化傳到日本後,也進而影響當時被日本統治的臺灣。不同於《東京潑克》,《臺灣潑克》多了臺灣的地方色彩與人文關懷。
這時期的漫畫須有一定知識文學素養才能創作,漫畫家雞籠生(本名為陳炳煌)正是此時期的代表,十三歲開始就隨父親到福州、香港、上海念書,並取得紐約的碩士學歷,在美國留學時曾在校刊上畫過諷刺漫畫,開啟了他的漫畫生涯,1935 年出版了《雞籠生漫畫集》,堪稱第一本臺灣人創作的漫畫單行本,他的畫作風格幽默淺白,包含名人畫像、時事諷刺、社會關懷等內容。
1940 年,臺灣第一個漫畫團體「新高漫畫集團」成立。是一群有志於漫畫的知識青年,他們熱愛漫畫,有些人還到了日本接受美術教育,並創立交流漫畫的團體和《新新》雜誌,藉漫畫評論時事。
1949 年國共內戰結束後,梁中銘、梁又銘、牛哥等漫畫家隨著國民黨一同來到臺灣,並創辦了《圖畫時報》(後來成為《中央日報》中的「漫畫半週刊」版)。當時,漫畫被政府列為對人民進行心戰的策略之一,甚至當時的政治作戰學校還會開設漫畫課程來培育人才,其中一位老師就是梁又銘,連載許多反共抗俄的漫畫。
1951 年《豐年雜誌》開辦了,這是在美援的支持下,由美國大使館臺北新聞處與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合辦的官方農業雜誌 ,目標是振興農村經濟,並以圖像為工具,向基礎教育不足的農民進行政令宣導、農村知識、衛生習慣改善等資訊,創刊初期,由楊英風先生擔任美術編輯,包辦了封面、設計與插畫,用淺顯易懂的漫畫呈現臺灣早期農村的風土人情,成為農民的精神娛樂。
50 年代末期,市面上有 20 多種漫畫雜誌,為漫畫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沃土,而武俠漫畫也在這個背景下興起一波盛況,有陳海虹在《模範少年》連載了「小俠龍捲風」、葉宏甲在《漫畫大王》連載的「諸葛四郎」系列,以及陳海虹的徒弟游龍輝的《仇斷大別山》等,而其他故事題材的漫畫,則有內容逗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劉興欽、以鳳眼美人的漫畫角色出名的陳定國、豪放孤獨風格的淚秋等人,臺灣漫畫曾在1960年代發展至高峰。
要特別介紹葉宏甲先生帶動的武俠漫畫成就,1923 年,葉宏甲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新竹,曾到日本接受美術教育,也參與過「新高漫畫集團」 ,1945 年戰後創辦了《新新》雜誌,用通俗的漫畫揭露當時貧富不均、物價高漲等社會問題。
他畫筆下的「諸葛四郎」系列,當年可是轟動全臺,結合俠義、冒險、懸疑的元素,劇情相當緊湊,此外主角諸葛四郎與義弟真平,一起斬妖除魔、鬥智鬥勇,成為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兒時偶像,甚至衍伸出周邊的臺語電影、電視劇作品。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comics/
劉耕名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人的出海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北宋泉州惠安人謝履有這麼一首《泉南歌》:「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闢,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南宋文學家,福建莆田人劉克莊在《泉州南廓》二首中也如是說:「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耕樵必業儒。惟有桐城(即泉州)南廓外,朝為原憲暮陶朱。海賈歸來富不貲,以身殉貨絕堪悲。」
中國人衝向海洋,尤其是福建閩商的勇敢出海,始於唐宋。中國與海外的交通,古已有之,但在唐朝以前大抵是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東南亞商舶來中國為多,中國人主動之出海遠航未成氣候。日本學者斯波義信在《華僑》(1995)一書中指說:中國人之海上活動,始於唐代中期(公元8至9世紀),至北宋(公元11至12世紀)更是劃時代的擴展。南宋、元、明(公元13至16世紀)則是其世界最初之海上帝國期的確立。
陳高華、陳尚勝《中國海外交通史》認為:宋元兩朝是中國歷史上海外交通鼎盛時期。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廈門大學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一書中更是說得直接:「宋元時期,中國商船的活動範圍,北自朝鮮、日本,南至爪哇和蘇門答臘,東起香料群島,西及阿拉伯和東非。這是近代以前中國民間商船空前絕後的壯舉。明初官方組織的鄭和下西洋,其活動範圍也沒有超過宋元時期的民間商船業已開闢的龐大交通網絡。」
宋晞教授的統計,從1012年至1258年的266年間,宋代商人出海貿易朝鮮半島高麗者多達129回,人數五千餘人,其中,福建泉州商人高居首位。
海外華人移往東南亞,基本上也是從宋代開始出現(相關論述可參見陳碧笙《南洋華僑史》,1989)。宋代文獻已有記述中國人在海外「住蕃」、「住冬」的記錄。有的甚至「住蕃十年不歸」。
在東南亞海域從事遠洋海洋貿易,叫得出名字的宋代中國海商,計有北宋時期前往占城(今越南南部)的華商邵華、「綱首」(船主)陳惟安、陳應等人。綱首吳岳的船舶到占城貿易,並載回了占城國王進奉的物品。
宋代中國海商之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泉州大商人王元懋。他精通多種語文,泛海經商占城,深得占城國王寵信,把公主嫁給他。王元懋在占城住了10年才回歸中國,遂成巨富。
南宋,官僚張俊曾派一老卒,携50萬貫資本造船採辦絲綢、瓷器出海貿易,獲利數十倍。另有泉州綱首朱紡,駕海船至三佛齊國(即室利佛逝),「往返不期年,獲利百倍」。三佛齊是當時東西海上交通之要地,主扼馬六甲海峽,是島嶼東南亞盛極一時的海上帝國。宋代曾任提舉福建路市舶司的趙汝适,在其所著的《諸蕃志》書中記載的蓬豐(即彭亨)、登牙儂(即登嘉樓)、吉蘭丹等馬來半島邦國,均是當時三佛齊的屬國。
在闍婆(亦即爪哇),《宋史》記載,北宋時期有一位舶主大商人毛旭(建溪人),經常往來其間,後來還當了闍婆使節的响導,促使闍婆朝貢中國。
在「東洋」部分,宋代海商已打通菲律賓、婆羅洲的海道。《諸蕃志》記載中國海商每到渤泥國(即今汶萊、東馬)貿易時,「日以中國飲食獻其王」。當地人喜愛中華美食,中國商船到往,「必挾善疱一二輩與俱。」
中國人之廣泛出海,至元代更是達至另一高峰。文獻所記,有元末往返高麗、爪哇的泉州商人陳寶生和孫天富結拜兄弟。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曾記說「刺桐及蠻子之商人」在爪哇「大獲其利」。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蠻子」是指中國商人,「刺桐」就是泉州商人。宋元時期,尤其是福建泉州海商,特別活耀於海上貿易。
元代汪大淵,是偉大的航海家,曾親自從泉州乘船航向東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至阿拉伯世界,甚或非洲。其著作《島夷志略》所記,更是處處華蹤。長程遠洋貿易的魅力,促使東南亞各地「每歲望唐舶返其地」,備受禮遇,「尤敬愛唐人」。
宋元時期,福建泉州是世界性的大海港。1292年馬可波羅就是乘中國船隻從泉州出發,下南中國海,過馬六甲海峽,渡印度洋,至波斯灣的忽里模子。14世紀初,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在印度的喀里克脫(今卡利卡特)港口看到13艘中國商船。他認為,印度與中國的交通貿易,皆操之在中國人之手。「中國舶商欲往大食(阿拉伯世界),必自故臨(今印度奎隆)易小舟而往」。元代官方文書《通制條格》卷二〈雜令.蒙古男女過海〉中指說,從泉州出發海貿者,至「回回田地裡,忻都田地裡」。「忻都田地」指的是印度次大陸諸國。「回回田地」指的就是阿拉伯世界。
著名學者寺田隆信說得明確:其實早在有宋一代,中國海外貿易就已呈現了空前活躍的局面,特別是從11世紀末到12世紀這段時期,是中國遠洋航海的發展時期。當時的中國商船,不僅航至印度、波斯,其船跡也擴展到東非沿岸。「中國商船『戎克』之名傳到遙遠的西方,並一直流傳到現在。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出色而又最勇敢的航海者。」
中國人這種超越性的海洋事業的氣象,非始於「突如其來」600年前的明代鄭和,而是在至今一千年前的宋元時代就早已開展了。今人只談鄭和,不識宋元閩商,那是對中國海洋發展史的一知半解。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劉耕名學歷 在 XUAN 劉軒- 蘇格蘭威士忌與高端美食的搭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lower總監凌宗湧、超有才華的動畫導演劉耕名、曾與我合作過新書排版設計的IF ... 對於這次的演講邀請,我深感榮幸,不過也坦白說,面對這麼高學歷的聽眾(也聽說他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