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極道鮮師》裡的山口老師一樣:天氣這麼熱,當然就是要吃火鍋ㄚ
⠀
⠀
乾隆是有名的火鍋愛好者,以乾隆五十四年(1789)一年的御膳菜單為例,乾隆在這一年中,起碼吃了兩百多頓火鍋,開春的早晨,他要吃「燉酸菜熱鍋」和「鹿筋折(拆)鴨子熱鍋」;初夏,御膳房進貢的是「野意熱鍋」和「山藥鴨羹熱鍋」;入秋,他的早飯裡居然還有「燕窩蔥椒鴨子熱鍋」;等到了冬至,終於可以大快朵頤,一頓飯連吃三道含有雞、羊肉和口蘑的火鍋。
⠀
⠀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乾隆御用銀製火鍋,整體由蓋、鍋、爐架、爐圈、爐盤、酒精碗六部分組成,菊花紋樣十分清新典雅,鍋底還有清晰的炭燒痕跡,可見乾隆皇帝對這件火鍋的使用頻率。
⠀
⠀
乾隆愛吃火鍋,也愛和大家一起吃火鍋。根據清代檔案的記載,乾隆宴請宗室,經常用火鍋,動不動就擺五百多桌,食材除了常見的羊肉,大多是野雞、狍肉、鹿尾等關外野味。在袁枚沒能參加的千叟宴上,擺出的野味火鍋的配菜有12 種:鹿肉片、飛龍脯、狍子脊、山雞片、野豬肉、野鴨脯、魷魚卷、鮮魚肉、刺龍牙、大葉芹、刺五加、鮮豆苗。
⠀
⠀
在大魚大肉之後,懂得在已經沸騰到濃稠的湯裡涮一味碧綠的鮮豆苗,還配了刺五加這樣的中藥材入鍋,我只能說,愛新覺羅一家子,絕對都是資深火鍋迷,因為這一道十二品野味火鍋,是按照乾隆皇帝的爺爺康熙皇帝辦千叟宴時的配菜來的喲!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ckgUFx
⠀
⠀
愛吃火鍋的慈禧太后覺得,如果自己送火鍋給哪個大臣吃,那就表示自己是掏心窩子地信任這個大臣,愛火鍋的人在這點上總是特別單純,她以為這世界上並不存在袁枚這種討厭火鍋的人。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一直密謀要廢黜光緒,立大阿哥溥儁為皇帝,便召來大臣徐桐商議。徐桐覲見之後,慈禧便請他吃飯,以示鄭重,她「特撤御筵銀魚火鍋賞之」。結果徐桐吃完一抹嘴,裝瘋賣傻不認帳,絕不同意廢立皇帝,慈禧這頓飯,請得實在冤枉。
⠀
⠀
慈禧太后的特級訂製火鍋,絕不只過年時才有。她對於北平火鍋最大的創新貢獻,是帶動了「菊花火鍋」的風氣。清末民初徐珂的《清稗類鈔》曾記載,京城冬天,酒家經常在桌上放個小火鍋,最流行的莫過於放了菊花瓣的「菊花鍋」。唐魯孫先生雖然是慈禧太后的死敵珍妃的親戚,卻十分激賞慈禧太后對於菊花火鍋的愛好,吃菊花鍋能清心肺、養肌膚,這大概是慈禧愛此一味的最大理由。
⠀
⠀
菊花火鍋的最大亮點當然在於菊花,唐魯孫說普通白菊花「花瓣多半呈蟹爪形,花心泛綠,其味苦中帶澀」,而可以食用的白菊,花瓣花心一律純白,袁寒雲在《賓筵隨筆》裡有詳細記載。慈禧太后對於菊花鍋的推崇,讓京城的女客們也蠢蠢欲動。那時候婦女並不被允許吃烤牛肉,冬季下館子,只有涮鍋和羊肉可以選擇。無論是風月場上的女子,還是深宅大院的閨秀,都和慈禧太后一樣,冬天嘴裡淡出個鳥來,幸虧有菊花鍋,好吃解饞且風雅有趣。早年有位紅過梅蘭芳的名坤伶劉喜奎,最喜歡的便是菊花鍋,乃至於只要她出席的應酬場合,主人不管她要不要,都提前叫一個菊花火鍋。
⠀
⠀
⠀
▌一年吃 200 頓火鍋的日子:乾隆、慈禧與他們的愛鍋 ➤➤ https://bit.ly/3ckgUFx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xu4SS2
⠀
#舊文沒看過就是新的|#李舒|#乾隆|#慈禧|#火鍋|#BIOS選書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阿心L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今日吃的炸醬麵! ▴ 不倒翁北京炸醬麵 ▴ 不倒翁真炸醬麵 ▴ 不倒翁炸醬麵 ▴ 農心炸王炸醬麵 ▴ 農心Chapagetti ▴ 八道炸醬麵 ▴ 八道御膳炸醬麵 ▴ 三養黑色炸醬麵 ➟ 跟上阿心 ▴ IG|jui0121|https://www.instagram.com/jui0121 ▴...
北京 御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爆肚
在北京的館子裡想找到爆肚這道菜並不難,但是如果是走進一家專賣爆肚的老店,卻根本在菜單上找不到爆肚這道菜。爆肚的肚指的就是胃,反芻動物的胃。最初的爆肚賣的是牛羊不分部位的肚子,煮熟了切成條,客人來了點上一碗,再用開水一焯就可以吃了。
但是後來大家無法就此滿足了,因為每個部份都有著不同的口感,而如果要吃到最好的狀態,所需的加熱時間也各不相同。現在按照不同的部位,一共分成了十三種,老話稱為「十三釵」。而其中羊肚分成了九種,牛肚四種。九種爆羊肚分別為肚仁、散丹、肚領、蘑菇頭、肚芯、肚板、食信、蘑菇、葫蘆;四種爆牛則是肚仁、厚頭(牛葫蘆頭)、百葉和百葉尖。
這些胃按部位來分的話,最上面是「食信」,也就是食管,口感硬。「肚板」則接在食信下面,是羊的部位最大的第一個胃瘤胃,口感也是偏硬。而肚板又分成陰扇和陽扇兩大塊(陽面肚板、陰面肚板),而這連接這兩塊之間最嫩的部份因為是白色平滑肌,而形似衣服的領子,而被稱為「肚領」,口感老嫩適中。肚領去皮的話叫做「肚仁」,是其中最嫩而視為極品的部位。此外,由於肚仁是羊的四個胃中某一段的隆起所片下來的一小塊再去掉外皮及多餘的筋肉的不位,需要8隻羊方能出一盤肚仁,因此也是爆肚中價格最高的部位。第二個胃蜂巢胃就是一般稱的羊肚和牛肚,在爆肚中叫肚葫蘆,偏硬的口感。第三個胃重瓣胃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牛百葉。而由於樣子像是一層一層疊著的布片,所以羊的這個部位叫「散丹」,是除了肚人之外最嫩的部位。第四個胃皺胃由於口感滑溜,而被稱為肚蘑菇。而與羊腸相連的細小一段叫蘑菇尖,口感適中。
而吃的時候也有順序,必須由最有嚼勁的吃到最嫩的,也就是講究先老後嫩。因此由葫蘆、蘑菇、食信、肚板先吃起,然後再吃軟硬適中的蘑菇頭、肚領、羊肚芯,再吃嫩一點的散單,最後吃最頂級的羊肚仁。這也就是老北京人吃爆肚講究的「先吃香後吃脆」,即先吃難嚼的肚仁咀嚼其香氣,後吃那脆百葉之類的各部位。
不過與其說吃爆肚講究吃的順序,倒不如說吃爆肚講究的是吃的「脆性」。爆肚這道菜自從誕生之後,就成了北京人秋天的最愛。而也就是吃這種脆性的快意,讓北京人感受到了吃爆肚的秋補。
爆肚老店「金生隆爆肚馮」創立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當時山東臨清的回民馮天傑來到北京,在東安門大街擺攤賣爆肚,後來與其它散佈於東華門街邊的攤點全部遷入金魚胡同西口路南的八旗演兵場,也就是後來的東安市場。在馮天傑的經營之下,爆肚製作技藝日漸精湛,於是人稱「爆肚馮」。馮天傑的次子馮金生十三歲隨父學徒,十六歲開始與父親一塊經營爆肚馮。經過兩代人多年的積累,終於在東安市場開了一家正規的爆肚餐廳。由於馮金生期盼生意興隆,便取自己的名字「金生」加上生意興隆的「隆」這個字,起名為「金生隆」。
現在的「爆肚馮」是清朝時一為叫馮金河的山東人所傳下來的。馮金河13歲離開老家山東德州出外打工,到天津投奔舅舅開的藥舖當學徒。但是因為當然不學好從藥舖的錢櫃偷了錢,他舅舅就把他送上了開回老家的客船。這時的馮金河十分煩惱回家該怎麼交代,要是鄉親門都知道他是偷錢被趕回老家的的話,那以後誰還敢用他!這時旁邊有艘船是去北京的,這時馮金河心一橫,想說那我就去北京吧!便跳上了開往北京的船。馮金河就這樣在15歲的時候隻身來到北京。當時他在北京誰也不認識,只知道有一個叫馮立山的伯伯,於是就靠著德州老鄉的關係找到了伯伯。他伯伯在清光緒年間就已經創立了爆肚馮,而在知道馮金河被藥舖趕走的事,便收留了他一起幹活。而馮金河則在清光緒末年接下了這間店,成為了第二代傳人。
而這馮金河也沒辜負了他的伯伯。他接手爆肚馮之後是苦心經營,並潛心鑽研如何把爆肚做得味道濃厚。後來這家的爆肚由於深受宮中太監喜愛,經宮內當差的太監推薦,爆肚馮就成了清宮御膳房專用供應這種小吃的地方,一直至清帝遜位。中華民國成立以後,為了維持生意,馮金河便把店遷至前門外廊房二條,與爆肉馬、燙而餃馬等五家組成了一個小吃店。被當時各界譽為小六國飯店。民國24年的時候則在門框胡同北段路東開設了爆肚馮飯館,成為北京著名的門框胡同小吃攤中的重要美食。
如今爆肚馮已傳到了第五代,而扛著這個爆肚的百年招牌,他們認為一定要做好四件事情,也就是選料要精、刀口要對、火候要準、佐料要全,等十六個字。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中談到爆肚的時候寫道:「肚兒是羊肚兒,口北的綿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幾部分:散丹、葫蘆、肚板兒、肚領兒,以肚領兒為最厚實。館子裡賣的爆肚以肚領兒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兒。爆肚仁兒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
不過梁實秋先生寫的這段最後提到的「鹽爆」其實是「芫爆」的筆誤,也就是以香菜調味,取香菜之氣的爆法。我們之前談魯菜時有討論過「爆」這種魯菜的特有技法,而爆肚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以山東菜「爆」的技法,結合回民飲食習慣的小吃。
而現在賣的則多為水爆肚。首先,爆肚的基本要求是肚必須新鮮,製作爆肚分為選料、洗、擇、分割、切、水爆、裝盤等幾個工序。而其中最關鍵的洗肚和爆肚。洗肚只的是洗肚子要用清水反覆徹底清洗乾淨。而水爆肚講究的是水的量要大,火力要旺、水要夠滾燙。不同的肚子爆的時間更是要分別掌握好。散丹5秒、肚板7秒、而肚葫蘆、肚領、肚蘑菇則是8秒。爆過了火候,肚子就又老又硬了。正如同《燕京小食品雜詠》中所描述的:「入湯頃刻便微溫,佐料齊全酒一樽,齒純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咽果生吞。以小方塊之生羊肚入湯鍋中,頃刻取出,謂之湯爆肚……肚既未經煮熟,自成極脆之品,食之者,無法嚼爛,只整吞而已。」顯示爆肚爆的時間一定要恰到火候,否則就無法真正享受這個美食了。
《爆肚、炒肝、滷煮火燒和褡褳火燒:北京小吃之兵法》: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44332142-
北京 御膳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落難的吃貨」#慈禧太后:連逃亡,她的那鍋小米粥也不忘要加蛋】
光緒26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光緒狼狽出逃,這一跑就是一年多。抵達榆林堡的慈禧又冷又餓,把懷來縣令吳永找過來訴苦,順便問有沒有吃的,聽吳永說有小米綠豆粥之後,慈禧大喜:「有小米粥,甚好甚好…」
但慈禧只吃粥還不滿足,問有沒有雞蛋,吳永只好親自去集市內挨家挨戶尋找…
北京 御膳 在 阿心Lia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今日吃的炸醬麵!
▴ 不倒翁北京炸醬麵
▴ 不倒翁真炸醬麵
▴ 不倒翁炸醬麵
▴ 農心炸王炸醬麵
▴ 農心Chapagetti
▴ 八道炸醬麵
▴ 八道御膳炸醬麵
▴ 三養黑色炸醬麵
➟ 跟上阿心
▴ IG|jui0121|https://www.instagram.com/jui0121
▴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liao12345
▴ 合作邀約請洽PressPlay|hsinliao@pressplay.cc
▴ 想寄東西給阿心|10343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之5號2樓
- - - - -
【阿心的一百種生活】
吃到鬼打牆!韓國炸醬泡麵盲測
https://youtu.be/D2QLUPmiwzk
最近買到該被剁手!X1兩版專輯開箱&近期購物戰利品
https://youtu.be/QdTxoJgHjiM
首次 Room Tour!比想像中整齊乾淨的心家
https://youtu.be/jS0d25vKJqs
各種多功能好物tag
https://youtu.be/1eJSAdRtv6k
50樣韓國戰利品開箱!
https://youtu.be/kjDMEbj4KPU
半夜不睡覺都在幹嘛?觀察我的夜式人生
https://youtu.be/yiPViUDjugY
手機的十年挑戰?從智障型走到智慧型
https://youtu.be/VLKrg-js5NM
一個人過生日的正確過法?
https://youtu.be/pu-TEO1gynA
一個人吃飯吃什麼?尷尬嗎?觀察奇怪的吃相!
https://youtu.be/3NHOOa19JpM
OMG!我居然回母校演講了!老師對我的評價?
https://youtu.be/4Ph7ZTKrCPY
累!一天跑5個網美景點|拍攝花絮-2018考生禁曲洗腦歌單
https://youtu.be/Rv--DJ6Px3s
我們別再用老梗過聖誕節了
https://youtu.be/vWGgjBKWUg0
我的眉毛進化史|以前根本是蠟筆小”心"啊!
https://youtu.be/XxkQFg2gtyg
女生的包包裝了什麼?What's in my bag?
https://youtu.be/iJBwqJD5ou8
我拍片前都在幹嘛?準備過程大揭密
https://youtu.be/6nrbwiqpiKc
4招拍出自然唯美IG打卡照!新竹農村好拍好浪漫~
https://youtu.be/RhfQX_4XVuI
跟我一起收行李回台中家!What's in My Suitcase
https://youtu.be/9OS64SbBhIA
- - - - -
➟ FAQ
▴ 相機:Canon EOS M6、osmo action
▴ 剪輯:Adobe Premiere
➟ 音樂資訊
♬ YouTube's Audio Library
⚠本影片為阿心Liao頻道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二次上傳影片至任何平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2QLUPmiwzk/hqdefault.jpg)
北京 御膳 在 愛玩客 iWalk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快訂閱 愛玩客帶你到處玩!
愛玩客YOUTUBE↓
https://goo.gl/AcZ9yD
#美食大三通 #北京 #夜市
愛玩客FB↓
https://www.facebook.com/isetiwalker/
愛玩客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lih_iwalker/?hl=z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tak8knr0ns/hqdefault.jpg)
北京 御膳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六福皇宮的頤園,是台北少數走北京宮廷料理的中餐廳,今年冬天的菊花火鍋靈感來自注重養生美顏的慈禧太后御膳,古代涮的是魚片、蔬菜,現代版則更奢華的用上象牙蚌、龍蝦、紅蟳......,鍋底以600朵菊花歷經兩三天熬製而成,不僅可聞到淡淡的菊花清香,湯頭入口還會喝到菊花淡淡的苦味與緩緩浮現的回甘,頂級料理吃得不比太后差。
欲看更多精彩內容,請上
VOGUE 官網:http://www.vogue.com.tw/
VOGUE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GQ 官網:http://www.gq.com.tw/
GQ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QTaiw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uxI02TXvy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