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誠實中.陳時中》
#不小心一口氣讀完了
#內有珍貴照片
5月15日,國內連續8天零確診,3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擺出8顆芭樂,取其諧音「八樂」以資慶祝。是日傍晚,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後,抵達輔大醫院,參與MAC WARD模組病房發表記者會。2天之內可以快速組裝的模組病房為台美合作,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蒞臨現場,2人相見不握手只碰肘—此為防疫期間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要合照了,一群人在講台上隔出1.5公尺的社交距離,眾人摘下口罩,或者捏在手上,或對折放在口袋,唯獨陳時中,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著,彷彿手中捻著是一朵花。
.
因疫翻紅 宛如唐僧肉
講台上,他示範何謂防疫新生活的社交,台下記者為取得最佳攝影位置,相互推擠咆哮,完全無視安全距離。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其時,政府機關明白了網路聲量即民意的道理,各部會首長爭相當網紅蔚為風潮,當年的農曆年陳時中首度拍衛福部新春宣傳片,宣導國人如遇家暴、街上看到孤苦遊民,該打哪支電話求助。社群媒體菜鳥第一次拍片,臉有點僵,反應有點生澀,影片僅238個按讚。他事後自嘲:「面惡心善,不是民眾的菜。」但他現在哪裡不是民眾的菜呢?媒體和群眾看見這個66歲的阿伯,簡直像看到唐僧肉來著。
轉折點是今年1月20日,因應肺炎疫情擴大,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升為二級開設,由他任指揮官坐鎮防疫記者會,至今逾120天無間斷。日前,民調顯示他因防疫表現獲跨黨派支持,滿意度高達94%。世界遇此百年大疫,台灣抗疫可防可控,外媒頻頻報導,他被日媒封為「鐵人部長」,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中,未曾有過如此清晰的能見度。
「民調來來去去的,當然現在大家給我們的評價很高啦,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一開始目的是希望建立公信力、建立透明溝通的管道,這個我們大概有做到吧,所以大家會給我們肯定。」這一天,國內連續11天零確診,他接受本刊訪問,被問及爆紅心情,他言必稱「我們」,一樣是記者會上的和緩口吻,種種榮耀與冠冕歸於醫界專家、歸於疾管署團隊、歸於協助疫調的各中央與地方單位,當然,也不忘感謝國人的配合。
「這段時間,我們沒有用強烈的手段,去做任何我們認為防疫應該做的事,都是靠國民的配合,這是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專訪當日正值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大會,台灣又被拒於門外,他沒有憤怒,只是遺憾無法跟友邦分享「防疫台灣模式」,「有些國家激烈地封城,但國民不配合,效果反而減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跟決策者訊息夠不夠透明有關,如果我們讓民眾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大家想法會一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堅持要整個疫情公開透明,讓大家都得到一樣訊息的緣故。」
.
白話主持 收視率保證
話題一轉,他舉例疾管署如何拿出數據,跟民眾溝通不做普篩和快篩,然後20分鐘就過去了。訪問不過50分鐘,低頭瞄一眼訪綱上羅列10來個問題,他才回答2題,心裡不免暗暗著急。他每個回答都是長長的申論,有理有據,我猴急地追問自己想追問的,他慢條斯理地把話題導回自己想闡述的,恍惚的剎那,我以為置身某小鎮牙科診所,而非疾管署貴賓室。
但他的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側訪不願具名的醫藥線記者,「你在立法院觀察他,他對待立委跟這陣子直播,態度沒差太多。他被質詢時,會消化數字,很會講大白話。有些部長被問了什麼問題,就叫幕僚來回答,但他不會,幕僚就站在他後面,他在幫幕僚擋子彈,因為他對政策夠清楚。」政治人物的話術,有人如烈酒一樣刺激辛辣,有人如含糖飲料一樣甜膩,而他就跟白開水一樣,淡寡無趣,可面對如火燎原的疫情,如水一樣透明的說話之道,反而產生安慰人心的力量。他說:「有些比較緊急的情況,講出來一定會帶來人心不安,我們也會掙扎該不該講,但只要一次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公信力一旦破了,什麼都沒用了。」防疫如其名,誠實為上策,防疫台灣模式可供世界參考,指揮中心的危機處理何嘗不可作為台灣公部門的借鏡?說清楚,講明白,直球對決才是王道。
故而每個午後的防疫記者會變成全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除了疫情匯報,偶爾擺放西瓜、芭樂,幫台灣農產品業配,偶爾擺放荷蘭餅乾和鬱金香,幫外交部做國民外交。小男生戴粉紅口罩被同學嘲笑,他說不如他們幾個老男人戴一次,做個示範,讓大家去思考顏色的性別議題。
.
失控爆淚 鐵人釋懷了
現在說來是一派輕鬆,但防疫120日,有無哪一個案例爆發,會讓心裡涼了半截?「有啊,第一例武漢回來的啦,再來是武漢旅遊團在台灣,從101搭車去台大看病,事情也很大…還有高雄金芭黎女公關,任何一個小洞都會變成大洞…」每一個個案染疫都足以掀起驚滔駭浪,但他講得水波不興,講著講著就是武漢第一次包機回台事件了,「那一陣子不是有人故意把檢疫所講出來,其他縣市單位檢疫所壓力就很大,我跟地方政府拜託,說都是為了國家做事情嘛,我們選的地方都不會有問題,如果縣市長不放心,那我就留在那邊睡,指揮官跟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比較放心…」
他還原2月3日武漢首班包機返台48小時經過,當晚接機,忙碌一整晚,隔日回台北,心想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一定很擔心,不如早早開記者會,一整天人仰馬翻,得知有人確診,內心相當沉重。所以記者會就哭了?「大家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齁。我只是在記者會上想到留在武漢的人這樣多,第一班包機出問題,後來包機都不可能了。那時候武漢開始蓋方艙醫院,心想,生了病,本來人好好的,結果進去一條命都出問題,將心比心,一環一環想下去,覺得難過,可能又太久沒睡,太疲勞,一時情緒控管太差就哭了。」衛福部長管國人身體健康,也管心理衛生,問他不會覺得偶爾壓力大哭一哭比較紓壓嗎?「不知道欸,我很少哭,看到別人流眼淚,會覺得很怪,但反而哭過一次,會常常想到要哭,可能覺得用哭泣來釋放心理壓力也不錯。」
.
身段如水 同理不發火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哭泣是將心比心,在記者會呼籲大眾停止肉搜感染者個資亦然,後來,他在公視《青春發言人》被小朋友問記者會上遇到記者問奇怪的問題不生氣嗎?他的好修養也是來自同理心,「問的人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有多元想法,大家都不一樣,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同理心去思考並好好跟他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好。」
因為同理心,讓他金句一句接著一句,也是他深受信賴,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問他同理心養成從而何來?他回答任職衛生署副署長時,因處理公共事務,在開會中,養成把對方問題聽清楚的習慣,唯有把對方問題聽清楚,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
.
父為榜樣 專注教潔牙
只留下背影,因為陳時中不找記者來,也不讓拍照,甚至都不多說什麼。這樣的性格,也可能受到父親影響。
他的父親陳棋炎是台大法律系教授,為台灣民法權威,「他有從政的機會,但都拒絕。我很納悶,想說他平常意見都很多,為什麼政府請他當官,可以改變現狀,都不去?後來我才明白,在當時那樣的環境要改革是很困難的。但我爸做一件事,他寫了一輩子的判例研究,我問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他說一個學者從政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但這些判例研究做公開討論,可以統一法學的見解,可以使整個法律環境有所進步。
我對他做這件事感觸蠻深的,每個人只要找到某一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紮紮實實地把這事情做好,也許,社會會更好。」
對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的他而言,那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教大家刷牙,「我是一個牙醫師,我想教大家好好刷牙,潔牙做好,讓大家蛀牙變少。我覺得,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在診所裡面教,我沒有辦法教很多的人,所以希望利用公共力量,讓更多人能夠潔牙,所以我從事公共事務,第一個願望是要讓台灣50%的人會潔牙,但後來的事情越做越多,就變成今天這樣子。」
1994年,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率先推動試辦牙醫部門健保總額制,「牙科總額幾乎是我一手創設的,原因是想到如果我推廣口腔保健太成功,大家沒有蛀牙該怎麼辦?所以我才想說做總額好了。大家把口腔保健做好,沒有蛀牙,我們還有錢賺。這是我的初發心,但這樣的初發心反而造成我們(牙醫)費用的保障。」
當年單純只是想推廣口腔保健衛生,教會大家刷牙,結果從牙醫當到牙醫公會理事長、衛生署副署長、然後成了任期最長的衛福部長,那個初發心協助他推動了健保牙醫總額、幫蔡英文寫醫療政策白皮書、推長照2.0,也幫台灣守住了武漢肺炎的攻擊。初發心也讓他續任衛福部長,要調漲健保費用。
.
漲健保費 不惜捨官位
調漲健保費率是台灣政壇不可說的佛地魔,每次調漲幾乎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但陳時中說他已經做好隨時準備畢業的打算了,該漲的要漲,該省的要省,該改革的也要改革。「醫療費用不夠,預算當然要省,但要合理的節省,留有餘裕的錢去做改革。我們現在的醫療效率太高了,把人事算得很精,護理人員的時間、每一張病床、每一分、每一秒,都掐得很緊。這次的防疫我們就看出這個危機,雖然這次整體疫情控制得很好,對正常的醫療沒有產生影響,可是未知的疾病很多,現在十年就一發嘛,中間會有小波折,我們不會每次都運氣很好,不見得每次都能控制得住。我們的醫療量繃得太緊,平常(應該)讓醫療人員輕鬆一點,去進修,戰時才有餘裕去打仗…」
3年前就任衛福部長,上任時引用醫師誓詞表示「醫療是服務業」,引發醫界反彈,如今要捍衛醫護人員的專業,言必稱「我們」,可他還是小鎮醫生的口吻,緩緩的,淡淡的,有理有據說他要如何巧推健保調漲的計畫,「我一面推,一面注意對方(社會輿論)的想法,我可能因應他的想法,退兩步,然後進三步,來來回回,一步一步,這樣,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北醫醫學系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心得] 各醫科的比較- 精華區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北醫VS成大醫學系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會- 『只是,除非真的轉身離開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北醫醫學系ptt - Freshentertainment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找北醫醫學Dcard相關社群貼文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問卦] 台北醫學大學近年怎麼進步這麼快? - 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新聞] 指考醫學系排名翻轉北醫醫科首勝成大醫| medstudent 看板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問卦] 台北醫學大學是名校嗎? -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大學口面試介紹(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林時宜系主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北醫醫學系ptt - Active transformation 的評價
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誠實中.陳時中》
#不小心一口氣讀完了
#內有珍貴照片
5月15日,國內連續8天零確診,3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擺出8顆芭樂,取其諧音「八樂」以資慶祝。是日傍晚,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後,抵達輔大醫院,參與MAC WARD模組病房發表記者會。2天之內可以快速組裝的模組病房為台美合作,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蒞臨現場,2人相見不握手只碰肘—此為防疫期間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要合照了,一群人在講台上隔出1.5公尺的社交距離,眾人摘下口罩,或者捏在手上,或對折放在口袋,唯獨陳時中,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著,彷彿手中捻著是一朵花。
.
因疫翻紅 宛如唐僧肉
講台上,他示範何謂防疫新生活的社交,台下記者為取得最佳攝影位置,相互推擠咆哮,完全無視安全距離。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其時,政府機關明白了網路聲量即民意的道理,各部會首長爭相當網紅蔚為風潮,當年的農曆年陳時中首度拍衛福部新春宣傳片,宣導國人如遇家暴、街上看到孤苦遊民,該打哪支電話求助。社群媒體菜鳥第一次拍片,臉有點僵,反應有點生澀,影片僅238個按讚。他事後自嘲:「面惡心善,不是民眾的菜。」但他現在哪裡不是民眾的菜呢?媒體和群眾看見這個66歲的阿伯,簡直像看到唐僧肉來著。
轉折點是今年1月20日,因應肺炎疫情擴大,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升為二級開設,由他任指揮官坐鎮防疫記者會,至今逾120天無間斷。日前,民調顯示他因防疫表現獲跨黨派支持,滿意度高達94%。世界遇此百年大疫,台灣抗疫可防可控,外媒頻頻報導,他被日媒封為「鐵人部長」,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中,未曾有過如此清晰的能見度。
「民調來來去去的,當然現在大家給我們的評價很高啦,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一開始目的是希望建立公信力、建立透明溝通的管道,這個我們大概有做到吧,所以大家會給我們肯定。」這一天,國內連續11天零確診,他接受本刊訪問,被問及爆紅心情,他言必稱「我們」,一樣是記者會上的和緩口吻,種種榮耀與冠冕歸於醫界專家、歸於疾管署團隊、歸於協助疫調的各中央與地方單位,當然,也不忘感謝國人的配合。
「這段時間,我們沒有用強烈的手段,去做任何我們認為防疫應該做的事,都是靠國民的配合,這是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專訪當日正值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大會,台灣又被拒於門外,他沒有憤怒,只是遺憾無法跟友邦分享「防疫台灣模式」,「有些國家激烈地封城,但國民不配合,效果反而減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跟決策者訊息夠不夠透明有關,如果我們讓民眾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大家想法會一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堅持要整個疫情公開透明,讓大家都得到一樣訊息的緣故。」
.
白話主持 收視率保證
話題一轉,他舉例疾管署如何拿出數據,跟民眾溝通不做普篩和快篩,然後20分鐘就過去了。訪問不過50分鐘,低頭瞄一眼訪綱上羅列10來個問題,他才回答2題,心裡不免暗暗著急。他每個回答都是長長的申論,有理有據,我猴急地追問自己想追問的,他慢條斯理地把話題導回自己想闡述的,恍惚的剎那,我以為置身某小鎮牙科診所,而非疾管署貴賓室。
但他的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側訪不願具名的醫藥線記者,「你在立法院觀察他,他對待立委跟這陣子直播,態度沒差太多。他被質詢時,會消化數字,很會講大白話。有些部長被問了什麼問題,就叫幕僚來回答,但他不會,幕僚就站在他後面,他在幫幕僚擋子彈,因為他對政策夠清楚。」政治人物的話術,有人如烈酒一樣刺激辛辣,有人如含糖飲料一樣甜膩,而他就跟白開水一樣,淡寡無趣,可面對如火燎原的疫情,如水一樣透明的說話之道,反而產生安慰人心的力量。他說:「有些比較緊急的情況,講出來一定會帶來人心不安,我們也會掙扎該不該講,但只要一次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公信力一旦破了,什麼都沒用了。」防疫如其名,誠實為上策,防疫台灣模式可供世界參考,指揮中心的危機處理何嘗不可作為台灣公部門的借鏡?說清楚,講明白,直球對決才是王道。
故而每個午後的防疫記者會變成全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除了疫情匯報,偶爾擺放西瓜、芭樂,幫台灣農產品業配,偶爾擺放荷蘭餅乾和鬱金香,幫外交部做國民外交。小男生戴粉紅口罩被同學嘲笑,他說不如他們幾個老男人戴一次,做個示範,讓大家去思考顏色的性別議題。
.
失控爆淚 鐵人釋懷了
現在說來是一派輕鬆,但防疫120日,有無哪一個案例爆發,會讓心裡涼了半截?「有啊,第一例武漢回來的啦,再來是武漢旅遊團在台灣,從101搭車去台大看病,事情也很大…還有高雄金芭黎女公關,任何一個小洞都會變成大洞…」每一個個案染疫都足以掀起驚滔駭浪,但他講得水波不興,講著講著就是武漢第一次包機回台事件了,「那一陣子不是有人故意把檢疫所講出來,其他縣市單位檢疫所壓力就很大,我跟地方政府拜託,說都是為了國家做事情嘛,我們選的地方都不會有問題,如果縣市長不放心,那我就留在那邊睡,指揮官跟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比較放心…」
他還原2月3日武漢首班包機返台48小時經過,當晚接機,忙碌一整晚,隔日回台北,心想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一定很擔心,不如早早開記者會,一整天人仰馬翻,得知有人確診,內心相當沉重。所以記者會就哭了?「大家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齁。我只是在記者會上想到留在武漢的人這樣多,第一班包機出問題,後來包機都不可能了。那時候武漢開始蓋方艙醫院,心想,生了病,本來人好好的,結果進去一條命都出問題,將心比心,一環一環想下去,覺得難過,可能又太久沒睡,太疲勞,一時情緒控管太差就哭了。」衛福部長管國人身體健康,也管心理衛生,問他不會覺得偶爾壓力大哭一哭比較紓壓嗎?「不知道欸,我很少哭,看到別人流眼淚,會覺得很怪,但反而哭過一次,會常常想到要哭,可能覺得用哭泣來釋放心理壓力也不錯。」
.
身段如水 同理不發火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哭泣是將心比心,在記者會呼籲大眾停止肉搜感染者個資亦然,後來,他在公視《青春發言人》被小朋友問記者會上遇到記者問奇怪的問題不生氣嗎?他的好修養也是來自同理心,「問的人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有多元想法,大家都不一樣,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同理心去思考並好好跟他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好。」
因為同理心,讓他金句一句接著一句,也是他深受信賴,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問他同理心養成從而何來?他回答任職衛生署副署長時,因處理公共事務,在開會中,養成把對方問題聽清楚的習慣,唯有把對方問題聽清楚,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
.
父為榜樣 專注教潔牙
只留下背影,因為陳時中不找記者來,也不讓拍照,甚至都不多說什麼。這樣的性格,也可能受到父親影響。
他的父親陳棋炎是台大法律系教授,為台灣民法權威,「他有從政的機會,但都拒絕。我很納悶,想說他平常意見都很多,為什麼政府請他當官,可以改變現狀,都不去?後來我才明白,在當時那樣的環境要改革是很困難的。但我爸做一件事,他寫了一輩子的判例研究,我問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他說一個學者從政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但這些判例研究做公開討論,可以統一法學的見解,可以使整個法律環境有所進步。
我對他做這件事感觸蠻深的,每個人只要找到某一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紮紮實實地把這事情做好,也許,社會會更好。」
對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的他而言,那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教大家刷牙,「我是一個牙醫師,我想教大家好好刷牙,潔牙做好,讓大家蛀牙變少。我覺得,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在診所裡面教,我沒有辦法教很多的人,所以希望利用公共力量,讓更多人能夠潔牙,所以我從事公共事務,第一個願望是要讓台灣50%的人會潔牙,但後來的事情越做越多,就變成今天這樣子。」
1994年,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率先推動試辦牙醫部門健保總額制,「牙科總額幾乎是我一手創設的,原因是想到如果我推廣口腔保健太成功,大家沒有蛀牙該怎麼辦?所以我才想說做總額好了。大家把口腔保健做好,沒有蛀牙,我們還有錢賺。這是我的初發心,但這樣的初發心反而造成我們(牙醫)費用的保障。」
當年單純只是想推廣口腔保健衛生,教會大家刷牙,結果從牙醫當到牙醫公會理事長、衛生署副署長、然後成了任期最長的衛福部長,那個初發心協助他推動了健保牙醫總額、幫蔡英文寫醫療政策白皮書、推長照2.0,也幫台灣守住了武漢肺炎的攻擊。初發心也讓他續任衛福部長,要調漲健保費用。
.
漲健保費 不惜捨官位
調漲健保費率是台灣政壇不可說的佛地魔,每次調漲幾乎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但陳時中說他已經做好隨時準備畢業的打算了,該漲的要漲,該省的要省,該改革的也要改革。「醫療費用不夠,預算當然要省,但要合理的節省,留有餘裕的錢去做改革。我們現在的醫療效率太高了,把人事算得很精,護理人員的時間、每一張病床、每一分、每一秒,都掐得很緊。這次的防疫我們就看出這個危機,雖然這次整體疫情控制得很好,對正常的醫療沒有產生影響,可是未知的疾病很多,現在十年就一發嘛,中間會有小波折,我們不會每次都運氣很好,不見得每次都能控制得住。我們的醫療量繃得太緊,平常(應該)讓醫療人員輕鬆一點,去進修,戰時才有餘裕去打仗…」
3年前就任衛福部長,上任時引用醫師誓詞表示「醫療是服務業」,引發醫界反彈,如今要捍衛醫護人員的專業,言必稱「我們」,可他還是小鎮醫生的口吻,緩緩的,淡淡的,有理有據說他要如何巧推健保調漲的計畫,「我一面推,一面注意對方(社會輿論)的想法,我可能因應他的想法,退兩步,然後進三步,來來回回,一步一步,這樣,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誠實中/ 陳時中》
5月15日,國內連續8天零確診,3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記者會擺出8顆芭樂,取其諧音「八樂」以資慶祝。是日傍晚,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記者會結束後,抵達輔大醫院,參與MAC WARD模組病房發表記者會。2天之內可以快速組裝的模組病房為台美合作,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蒞臨現場,2人相見不握手只碰肘—此為防疫期間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要合照了,一群人在講台上隔出1.5公尺的社交距離,眾人摘下口罩,或者捏在手上,或對折放在口袋,唯獨陳時中,拇指與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著,彷彿手中捻著是一朵花。
因疫翻紅 宛如唐僧肉
講台上,他示範何謂防疫新生活的社交,台下記者為取得最佳攝影位置,相互推擠咆哮,完全無視安全距離。時間回溯到一年前,其時,政府機關明白了網路聲量即民意的道理,各部會首長爭相當網紅蔚為風潮,當年的農曆年陳時中首度拍衛福部新春宣傳片,宣導國人如遇家暴、街上看到孤苦遊民,該打哪支電話求助。社群媒體菜鳥第一次拍片,臉有點僵,反應有點生澀,影片僅238個按讚。他事後自嘲:「面惡心善,不是民眾的菜。」但他現在哪裡不是民眾的菜呢?媒體和群眾看見這個66歲的阿伯,簡直像看到唐僧肉來著。
轉折點是今年1月20日,因應肺炎疫情擴大,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升為二級開設,由他任指揮官坐鎮防疫記者會,至今逾120天無間斷。日前,民調顯示他因防疫表現獲跨黨派支持,滿意度高達94%。世界遇此百年大疫,台灣抗疫可防可控,外媒頻頻報導,他被日媒封為「鐵人部長」,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中,未曾有過如此清晰的能見度。
「民調來來去去的,當然現在大家給我們的評價很高啦,但是這不是我們的目的,一開始目的是希望建立公信力、建立透明溝通的管道,這個我們大概有做到吧,所以大家會給我們肯定。」這一天,國內連續11天零確診,他接受本刊訪問,被問及爆紅心情,他言必稱「我們」,一樣是記者會上的和緩口吻,種種榮耀與冠冕歸於醫界專家、歸於疾管署團隊、歸於協助疫調的各中央與地方單位,當然,也不忘感謝國人的配合。
「這段時間,我們沒有用強烈的手段,去做任何我們認為防疫應該做的事,都是靠國民的配合,這是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專訪當日正值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大會,台灣又被拒於門外,他沒有憤怒,只是遺憾無法跟友邦分享「防疫台灣模式」,「有些國家激烈地封城,但國民不配合,效果反而減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跟決策者訊息夠不夠透明有關,如果我們讓民眾知道我們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大家想法會一致。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堅持要整個疫情公開透明,讓大家都得到一樣訊息的緣故。」
白話主持 收視率保證
話題一轉,他舉例疾管署如何拿出數據,跟民眾溝通不做普篩和快篩,然後20分鐘就過去了。訪問不過50分鐘,低頭瞄一眼訪綱上羅列10來個問題,他才回答2題,心裡不免暗暗著急。他每個回答都是長長的申論,有理有據,我猴急地追問自己想追問的,他慢條斯理地把話題導回自己想闡述的,恍惚的剎那,我以為置身某小鎮牙科診所,而非疾管署貴賓室。
但他的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側訪不願具名的醫藥線記者,「你在立法院觀察他,他對待立委跟這陣子直播,態度沒差太多。他被質詢時,會消化數字,很會講大白話。有些部長被問了什麼問題,就叫幕僚來回答,但他不會,幕僚就站在他後面,他在幫幕僚擋子彈,因為他對政策夠清楚。」政治人物的話術,有人如烈酒一樣刺激辛辣,有人如含糖飲料一樣甜膩,而他就跟白開水一樣,淡寡無趣,可面對如火燎原的疫情,如水一樣透明的說話之道,反而產生安慰人心的力量。他說:「有些比較緊急的情況,講出來一定會帶來人心不安,我們也會掙扎該不該講,但只要一次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公信力一旦破了,什麼都沒用了。」防疫如其名,誠實為上策,防疫台灣模式可供世界參考,指揮中心的危機處理何嘗不可作為台灣公部門的借鏡?說清楚,講明白,直球對決才是王道。
故而每個午後的防疫記者會變成全台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除了疫情匯報,偶爾擺放西瓜、芭樂,幫台灣農產品業配,偶爾擺放荷蘭餅乾和鬱金香,幫外交部做國民外交。小男生戴粉紅口罩被同學嘲笑,他說不如他們幾個老男人戴一次,做個示範,讓大家去思考顏色的性別議題。
失控爆淚 鐵人釋懷了
現在說來是一派輕鬆,但防疫120日,有無哪一個案例爆發,會讓心裡涼了半截?「有啊,第一例武漢回來的啦,再來是武漢旅遊團在台灣,從101搭車去台大看病,事情也很大…還有高雄金芭黎女公關,任何一個小洞都會變成大洞…」每一個個案染疫都足以掀起驚滔駭浪,但他講得水波不興,講著講著就是武漢第一次包機回台事件了,「那一陣子不是有人故意把檢疫所講出來,其他縣市單位檢疫所壓力就很大,我跟地方政府拜託,說都是為了國家做事情嘛,我們選的地方都不會有問題,如果縣市長不放心,那我就留在那邊睡,指揮官跟大家住在一起,總是比較放心…」
他還原2月3日武漢首班包機返台48小時經過,當晚接機,忙碌一整晚,隔日回台北,心想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一定很擔心,不如早早開記者會,一整天人仰馬翻,得知有人確診,內心相當沉重。所以記者會就哭了?「大家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齁。我只是在記者會上想到留在武漢的人這樣多,第一班包機出問題,後來包機都不可能了。那時候武漢開始蓋方艙醫院,心想,生了病,本來人好好的,結果進去一條命都出問題,將心比心,一環一環想下去,覺得難過,可能又太久沒睡,太疲勞,一時情緒控管太差就哭了。」衛福部長管國人身體健康,也管心理衛生,問他不會覺得偶爾壓力大哭一哭比較紓壓嗎?「不知道欸,我很少哭,看到別人流眼淚,會覺得很怪,但反而哭過一次,會常常想到要哭,可能覺得用哭泣來釋放心理壓力也不錯。」
身段如水 同理不發火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哭泣是將心比心,在記者會呼籲大眾停止肉搜感染者個資亦然,後來,他在公視《青春發言人》被小朋友問記者會上遇到記者問奇怪的問題不生氣嗎?他的好修養也是來自同理心,「問的人不會覺得奇怪,這個社會有多元想法,大家都不一樣,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用同理心去思考並好好跟他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好。」
因為同理心,讓他金句一句接著一句,也是他深受信賴,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問他同理心養成從而何來?他回答任職衛生署副署長時,因處理公共事務,在開會中,養成把對方問題聽清楚的習慣,唯有把對方問題聽清楚,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
父為榜樣 專注教潔牙
他的父親陳棋炎是台大法律系教授,為台灣民法權威,「他有從政的機會,但都拒絕。我很納悶,想說他平常意見都很多,為什麼政府請他當官,可以改變現狀,都不去?後來我才明白,在當時那樣的環境要改革是很困難的。但我爸做一件事,他寫了一輩子的判例研究,我問他為什麼要寫這個?他說一個學者從政沒有辦法改變什麼,但這些判例研究做公開討論,可以統一法學的見解,可以使整個法律環境有所進步。我對他做這件事感觸蠻深的,每個人只要找到某一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紮紮實實地把這事情做好,也許,社會會更好。」
對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的他而言,那件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教大家刷牙,「我是一個牙醫師,我想教大家好好刷牙,潔牙做好,讓大家蛀牙變少。我覺得,我一個人很認真地在診所裡面教,我沒有辦法教很多的人,所以希望利用公共力量,讓更多人能夠潔牙,所以我從事公共事務,第一個願望是要讓台灣50%的人會潔牙,但後來的事情越做越多,就變成今天這樣子。」
1994年,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率先推動試辦牙醫部門健保總額制,「牙科總額幾乎是我一手創設的,原因是想到如果我推廣口腔保健太成功,大家沒有蛀牙該怎麼辦?所以我才想說做總額好了。大家把口腔保健做好,沒有蛀牙,我們還有錢賺。這是我的初發心,但這樣的初發心反而造成我們(牙醫)費用的保障。」
當年單純只是想推廣口腔保健衛生,教會大家刷牙,結果從牙醫當到牙醫公會理事長、衛生署副署長、然後成了任期最長的衛福部長,那個初發心協助他推動了健保牙醫總額、幫蔡英文寫醫療政策白皮書、推長照2.0,也幫台灣守住了武漢肺炎的攻擊。初發心也讓他續任衛福部長,要調漲健保費用。
漲健保費 不惜捨官位
調漲健保費率是台灣政壇不可說的佛地魔,每次調漲幾乎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但陳時中說他已經做好隨時準備畢業的打算了,該漲的要漲,該省的要省,該改革的也要改革。「醫療費用不夠,預算當然要省,但要合理的節省,留有餘裕的錢去做改革。我們現在的醫療效率太高了,把人事算得很精,護理人員的時間、每一張病床、每一分、每一秒,都掐得很緊。這次的防疫我們就看出這個危機,雖然這次整體疫情控制得很好,對正常的醫療沒有產生影響,可是未知的疾病很多,現在十年就一發嘛,中間會有小波折,我們不會每次都運氣很好,不見得每次都能控制得住。我們的醫療量繃得太緊,平常(應該)讓醫療人員輕鬆一點,去進修,戰時才有餘裕去打仗…」
3年前就任衛福部長,上任時引用醫師誓詞表示「醫療是服務業」,引發醫界反彈,如今要捍衛醫護人員的專業,言必稱「我們」,可他還是小鎮醫生的口吻,緩緩的,淡淡的,有理有據說他要如何巧推健保調漲的計畫,「我一面推,一面注意對方(社會輿論)的想法,我可能因應他的想法,退兩步,然後進三步,來來回回,一步一步,這樣,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522pol001/
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北醫VS成大醫學系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妹(北部人)今年正取北醫跟成大醫學,如果以綜合考量來看,各位會推薦哪間學校呢?感謝大家!,P.s. 妹妹希望未來能夠去台北的台大醫院 ... ... <看更多>
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會- 『只是,除非真的轉身離開 的推薦與評價
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學弟妹都舉了手;我又問學弟妹:「覺得北醫醫學系是個完美的學系請舉手!」只有一個學妹在媽媽的陷害下舉起手又害羞地立馬放下;我再 ... ... <看更多>
北醫醫學系評價 在 [心得] 各醫科的比較- 精華區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SENIORHIGH 看板]
作者: zhilone (修業中的魔術師)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心得] 各醫科的比較
時間: Wed Jul 21 00:52:11 2004
在下由於待過一陣子台大,高中的時候去過陽明的醫學營
跟裡頭一些學長姊之後還蠻常聯繫的
另外我弟弟念長庚,而我現在念北醫,我是高雄人,我表哥是高醫的醫生
我有認識的人念輔仁,此外我媽媽是慈濟人,我去當了好幾次志工
因為本身還挺愛聽人家聊天的,所以知道多提供一些內容給大家做為參考
簡單的來說,我只是想說,我講的這些東西比較是內部人透露的訊息
當然不一定正確,也可能有刻板印象存在,
另外,成大、還有中國中山還有國防,比較不熟,所以我就不敢枉自發表意見
首先,我想台大、陽明、成大、長庚,這四間應該牌序是沒有問題的
那大家會有一點困擾的可能是在北醫、高醫、慈濟跟輔仁這些醫科的差別
北醫:
最近在大興土木,附醫第三醫學大樓,還有雙和醫院都在興建中
公辦民營的萬芳醫院績效良好,最近似乎升格成為醫學中心
北醫的老師咩,我想很多都是混血兒,也就是不太以一定要某學校血統為取向
所以教學比較多元一點,此外,北醫資訊流通比較快速,
畢竟一些台大或是榮總的期刊資料取得都會容易很多
而且北醫的校友很多,許多也相當優秀,所以在醫院也容易被照顧
不過,雖然很多好老師在北醫任教,不過更多北醫的校友發光發熱都不是在校內,
比如說,現在榮總的院長就是北醫的學長,所以雖然北醫附醫不是醫學中心
不過,出來的醫生評價都還不錯
鄰近信義計畫區,所以很多展覽都很方便看,離中研院也很近,
不過相對消費比較高
高醫:
有一棟高雄地區頗負盛名的高醫附醫醫學中心
學術風氣在南部恐怕為南霸天,歷史悠久,而且前幾天也大興土木
興建了許多大樓,他也跟屏東醫院開始有公辦民營,不過不像萬芳模式
是向簽約制的,是簽十年約,除此之外,高醫歷史更久
不過高醫的血統風氣比較盛,非高醫出身的,比較不容易在她們體系的醫院存在
整體而言,就一般教學品質而言,我覺得高醫相當的不錯
另外,他在高雄,消費相對便宜,對面就是電影院跟大賣場,生活機能方便
慈濟:
地處花蓮,消費便宜,有宿舍住,慈濟的醫療網也很大
除了花蓮慈濟、還有嘉義大林醫院、台北新店醫院,還有不少的分院所如玉里分院等
由於上人的感召,所以在慈濟內部妳比較容易培養讀書風氣,相對自由少一點
不過若妳想好好唸書,兼好山好水,這裡絕對是個好選擇
慈濟的董事會也是私立醫學院中,比較不用擔心經營問題的一家學校
生活費用超便宜,在院內一餐我印象沒錯只要10元,不過全為素食
輔仁:
輔仁是全台灣第一所全面PBL教學的學校,什麼叫做PBL教學
PBL顧名思義為Problem Base Learning,為問題導向學習
這是由美國前幾年的醫學改革興起的一套教學方式
摒除掉大班教學的一些弊病,所以現在幾乎所有全部醫學院校都會有
開設PBL教學,輔仁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全面採PBL教學制度
雖說PBL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可是也需要很多的小導師做為小班教學的引導
此外,也容易造成非問題討論,流於各組分組報告的弊病。
所以PBL也不是萬靈丹,需要課程縝密的規劃
成效如何,由於輔仁尚未有畢業生,所以還不知道結果
不過,她們由於是全面教學,所以比較不容易有包袱,可以放膽作作看
扣除這些,輔仁是上述四所校園最大的,相對比較像大學
美女也是前四所最多的 T_T
有些人會因為他在台北的理由選擇他,這我也不否認可能有這因素啦
不過醫學院的師資恐怕相對的弱勢一點,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地方
BTW,陽明從今年開始也全面採PBL教學
提供一些醫學系的資訊供給學生作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我當年志願順序是填北醫(公)北醫(自)高醫(公)慈濟(公)
高醫(自)慈濟(自)輔仁(公)輔仁(自)
排序的理由是依學費,還有未來發展,還有區域發展來選填的
其實,北高在我心目中是差不多的,可能高醫又會好一點
當時把北醫(自)填前面,是個人因素,相對的不客觀,故不說了
提供一些醫學系的資訊供給學生作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中山中國跟國防由於不熟,故不加以評論
不過,現今台灣政治紛亂,健保搞到現在也搞的有很多毛病
政府在這方面也不認真規劃,許多東西都是有症狀再來處理
沒症狀就不理,所以健保的隱憂也不少,而且現在醫院巨大化機構化
已經變成醫療巨獸,政府規劃的許多如分層就醫往往圖具形式,實行率不高
而且給付方案年年變,給付點數年年減,高齡化化社會的同時
我們並沒有在健康衛生醫療上,投入更多的預算,反而是東刪西扣醫生們的錢
或是給付給你的點數在往下打幾個折扣,今日,醫生不再是高薪一族的保證
相對的,版上的高中生該問問自己
你是為了什麼想當醫生的,若理由只有為了錢
那我勸你還是不要選擇這個科系,因為投資時間長,報酬率其實相對不高
過幾年,你如果看到醫生因為生存不下去要走上街頭,大家也不用太意外
--
學歷證明你的過去,實力保障你的未來
如果還活於過去的時空,未來自然也就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5.199
--
學歷證明你的過去,實力保障你的未來
如果還活於過去的時空,未來自然也就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3.253
> -------------------------------------------------------------------------- <
作者: zhilone (修業中的魔術師)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Re: [心得] 各醫科的比較
時間: Sun Jul 25 14:12:39 2004
※ [本文轉錄自 SENIORHIGH 看板]
作者: zhilone (修業中的魔術師)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Re: [心得] 各醫科的比較
時間: Wed Jul 21 19:30:08 2004
我補充一下,有人問我就講一下(我也嚇到,回信的人怎麼那麼多阿)
我本身唸過台大,也在醫學院,所以對台大還算熟悉,
此外因為因緣際會,所以現在來北醫唸書
似乎版上的很多人都說高醫比北醫好
我是覺得,北高醫各有不同特點吧!
y版友說北醫資源不足,也說不出資源不足在哪裡
高醫資源不錯,也說不出充足在哪裡不是嗎?
我表哥就在高醫阿,我們家族有三個醫生
一個現在在高醫,一個現在在高榮總
我還有一個表哥在高醫醫檢部,所以我對高醫的印象不會太差
大家可能覺得高醫好,是因為在南部提不出比他更好的
(成大可能大家還不一定這麼覺得)
而北醫在台北,光是台大、陽明,連北醫人可能有時候自己都會有點覺得輸人家
再者,講明白一點,高醫附醫比北醫附醫經營的有聲有色許多
不管在醫學研究,跟整體營運,或是規模上,都強上許多
(高醫附醫是醫學中心,北醫附醫是甲級區域醫院)
不過,北醫附醫自己也知道,所以她們自己也在力求進步
包括蓋第三醫學大樓等。
此外,北醫不只有一家附設醫院,萬芳醫院也是屬於北醫的附屬醫院
(高醫也有,不過高醫的模式不一樣,不是公辦民營的)
在升格上,北醫有天生的弱勢,因為台北市是醫療過剩區域
所以醫院要升格,天生就比較難一點,
像這次的萬芳醫院的升格,就受到不少阻力,雖然我自己也覺得
萬芳還不夠好到我心目中醫學中心的水平(我心目中的水平大概是跟榮總一樣吧)
可是跟某些醫學中心比起來(我就不講哪些了)我覺得萬芳還可以跟她們相提並論
然後你們說硬體資源的部分,兩家醫院校地都很小
所以雙方都各自在尋找發展空間
高醫在燕巢打算開分院,而北醫也標下的雙和醫院各自作為第二校地的打算
高醫那方面我沒問,所以不清楚。不過北醫這個相對聰明許多
因為雙和醫院的規模是醫學中心等級的,而事實上在台北的南區,
並沒有比較大型的醫學中心(相對於北區榮總振興一堆醫學中心齊聚)
南區可能的大概就是慈濟新店醫院吧,不過他在新店地區
在該塊區域,選擇建設醫院,對於學校本身的發展是有利的
那網路資源方面,高醫公開的部分比較多一點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精美的解剖切面圖形(在解剖網頁在這部分高醫應該首屈一指吧)
而北醫由於有my tmu系統(簡而言之就是web版的BBS啦,
只是老師也會來看,而且跟妳討論)
一些跟課業相關的資源外界的人就看不到......
出外就業方面,北高醫校友都很多,所以大概差不多
不過如果你要在北醫附醫或高醫附醫工作的話
我前篇文章就講過,北醫的人在其他地方更會發光發熱
所以也就是說,畢業生中,有一部分的人就會想要往外跑了
而高醫咩,基本上你不是那裡畢業的,就很難幾進去...
這就是我說的血統,北醫是混血兒,高醫的話,可能自認為高雄的台大吧
血統可是純的很....
此外有人回信給我,我一併在這裡回答
第一點,關於北醫董事會的事情,在距今十多年前,北醫驚傳財務危機
故北醫董事會全面撤換,除了創校七董事之一之子胡董事
其他的董事由教育部指派,以掌控財務問題。
至今,北醫的負債,也在醫學院中我印象沒錯還是最高的
不過這會不會影響營運哩,基本上北醫在營運上目前是沒有聽說任何危機啦
充其量每年入學都會在提起那財務危機董事會遭測換的事情
在學校營運上,也沒有聽說什麼財務短缺危機
你換個阿呆的角度想,北醫的董事會幾乎都是教育部,
所以北醫從另外的角度來說,也是一間國立學校阿 >"<
不過,我說實話,我們政府對於教育,一直缺乏妥善規劃與管理
而且,太過短視近利,所以有一天發現有大學倒了,也不用太意外
不過前幾間應該都不會有北醫的名字,北醫的名號就算不是純金字招牌
也至少是鍍金的,就我片面的瞭解(我跟北醫某財管老師尚稱熟悉)
想要貸款給北醫的銀行,還不在少數,而且北醫董事會成員也頗有錢
我印象沒錯的話,我看過一個數據,若教育部把教育津貼全刪,還有一些什麼費用全刪
總之,醫學院中,可以自主營運的,大概只有慈濟吧
也就是說,若你擔心的營運的問題,您不妨選擇慈濟
第二點,北醫的特色有哪些?說實話,我不清楚ㄟ
現在每間學校的特色都模糊掉了吧!
不然你說高醫不同於其他醫學院的特色是什麼?
這樣子講我也說不出來,就連輔仁,我也只知道他是全面PBL
可是現在哪一所醫學院沒有PBL教學的.....
如果以學生特色的話,北醫的學生相對的多元很多
也就是思考方式也比較多層面,價值觀也不一定萬般皆下品,唯有從醫高
所以以自己志願為導向,不當醫生的也不少,
當作家的也有,當歌星的也有,從事政治的也有
如侯文詠、羅大佑、游鴻明、邰正宵、洪奇昌等
不務正業指數,應該跟台大並列雙雄吧!這算不算特色?
不然我提提另外一個特色好了,北醫的特色就是小,因為小
所以往往可以直接跟學校高層對談,校方還算重視學生心聲
我在北醫一年,就有兩次跟校長談話的經驗
(我不是什麼風雲人物,我本身在學校很低調)
第三點,北醫有些老師是兼職的,這對教學品質有影響嗎?
當然有影響阿,我說過了阿,北醫很多傑出的校友是不會想留在北醫服務的
所以當然讓那些老師來教,教學品質當然好,基本上,北醫的老師,在臨床的
不少老師還不錯,我之前有在台大唸過,所以知道,台大醫院有一些萬年大老
上他們的課都會覺得臨表悌泣,不知所云。(當然很多台大老師也上的很棒啦)
這種老師北醫也有,只是比率相對少(畢竟敢稱大老的人不多)
第四點,薪資的問題,等你念到了,就業了在說唄
你說:「長庚的薪資優渥 但是工作份量也是出了名的多@@||
請問北醫的薪資給付如何」
健保年年變,給付制度年年調整,不過,現在幾乎所有醫院都是按件計酬
你作多少點,跟醫院拆帳。長庚的作五份事領三份薪水的情形
在偉大的新制的總額預算還有自主管理下,還能不能這麼做,我也不知道了
不過北醫這部分,由於也知道自己的好學生都會外流,這幾年待遇也有調整
希望把自己培養的好學生都可以留住
補充一下,輔仁的教學醫院是耕莘,耕莘可以視為她們的附設醫院
其他醫院算是搭配的,實習時會跑到,
不然這樣子的話北醫的醫院也有新光、馬偕、國泰、奇美
(榮總台大也有北醫的實習醫生... T_T)
我當年選擇北醫,是因為其他的理由,基本上,若不是因為這個理由
我兩間會大概擲骰子吧!兩者在就學上,個人認為是差不多的
※ 引述《yutim (我過得很好...)》之銘言:
: ※ 引述《galachung (gala)》之銘言:
: : 如果現在再給我選一變~
: : 我會選成大
: : 阿至於北醫喔~~其實我對於北醫的印象不是很好(原PO對不起喔)
: : 我覺得北醫的資源比較不夠的感覺~~(硬體上)
: : 而高醫我就覺得相當不錯~~無論是軟硬體的資源都相當充足~
: : 慈濟在軟硬體的設備也都頗為充足~~只不過在較偏遠的花蓮
: : 看個人考量吧
: : 阿輔大喔~~恩~他的教學醫院好像是"耕新"吧~(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打)
: ^^^^^教學醫院現在是耕莘 新光 國泰三間
: : 設備還不太夠~~我去輔大的時候覺得~~太年輕了~可以在努力吧
: : 至於中國中山國防~
: : 大部分的人都是照成績填
: : 中國我不太清楚~
: : 不過中山好像聽說設備不足~而且體制跟台灣其他都不同
: : 國防阿~~聽說很操~不過教育的很像很紮實~~~
: :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學歷證明你的過去,實力保障你的未來
如果還活於過去的時空,未來自然也就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5.199
--
學歷證明你的過去,實力保障你的未來
如果還活於過去的時空,未來自然也就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3.2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