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力挺市場趨勢顧問公司 挖掘樂齡商機
2019-10-02 19:43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今年甫成立的奧沃市場趨勢顧問,這個由幾位女孩們組成的研究團隊,面對研究世界中的各式命題,不只關注人的消費片段,更關心整體生活樣貌,全面梳理消費者生活脈絡,探索表面問題背後的深層需求。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共同創辦人林宛瑩在執行由智榮基金會推動的「樂樂活大家講——全台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研究中跑遍全台與外島,與團隊調查全台灣樂齡者近7萬筆大數據生活需求的市場調查報告「樂樂活大家講—未來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此原始資料已向全民公開,讓大家更注意到樂齡者的市場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林宛瑩為台大人類學系與社工系畢業,另一個共同創辦人黃祈璿則為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企管系,政大國貿所畢業,均相當熱愛人與人的對話與過程。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2012年智榮基金會成立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簡稱龍吟研論),近期共同支持龍吟研論成員成立「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公司」,帶著既有的研究能量,提供商業落地的需求應用研究與顧問服務。
從偵測趨勢到促進企業與消費者協同創新、企業納入需求洞察改變管理與決策流程,都需要更彈性的專業團隊,進一步提供完整的商業策略建議。因此施振榮、葉紫華執行長、別蓮蒂特聘教授與李竺姮副執行長,共同支持龍吟研論成員成立「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公司」,帶著既有的研究能量,提供商業落地的需求應用研究與顧問服務。
林宛瑩表示,做為一個曾受過人類學與社工訓練的學生,很幸運地在學生時期就有機會接觸到田野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近兩年陸續有和大學生們聊聊研究經驗的機會,可以感受到從未接觸過質化研究的同學,初見相關知識的迷茫和困惑。
這些課堂的學生通常面對眼前期末報告或競賽提案的任務,要找到一個有興趣的議題,在議題之下聚焦釐清欲解決的問題,發想對中問題的解決提案,議題的設定多半與「人」高度相關,第一步碰到的挑戰便是「我該怎麼了解我的使用者、消費者一點?」
林宛瑩說,其實研究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帶著觀察意識走進場域開始與人互動,就可以收集意想不到的訊息,跳脫自己內心的千百種猜測與假想。以下將以長輩的飲食需求研究為例,感受一下我們與研究的距離只差一點推進思考的好奇心。
高齡議題的相關討論或創新競賽,一直是這幾年的大熱門,長輩生活需求何其多,除了找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之外,也可以藉助二手資料來訂定命題。2017年智榮基金會推動的「樂樂活大家講——全台長者生活需求大調查」研究中,從將近3萬2千筆50歲以上填答者的有效問卷中,我們看見十大生活需求裡「吃得營養健康」為第二大的未來生活需求。
林宛瑩表示,但長者飲食情境複雜多元,需要進一步思考聚焦方向。簡單舉例:要關注的是在家吃或外食、日常三餐或是非日常大餐,想解的是一人吃的麻煩還是聚餐時的不便、關於飲食的議題要進一步探索的是方便吃、吃營養還是多變化。不同情境元素的搭配,都會影響下一步探究的重點。
她進一步表示,行為表徵是強而有力的證據,觀察現象僅是聚焦問題的第一步,對於現象產生的緣由形成假設再往下探問,才能更接近問題的全貌。
例如2017年在基隆暖暖過港社區進行長者需求討論工作坊,再次聊到與飲食相關的話題。一開始大家仍在營養攝取、健康飲食上熱烈討論,說到老了越吃越少、不愛在外面吃的時候,長輩們也很贊同,這樣的狀況用高齡者的生理狀況和健康顧慮想來十分合理。但就在往下多為一句「為什麼」的時候,有長輩幽幽的說出「唉,假牙啦!」
林宛瑩表示,一問之下小組內的6個長輩中只有一人沒戴假牙,而裝假牙初期的不適應感影響了長輩的食慾,而且之後為了維持假牙的狀態,除了不吃太硬的食物,通常吃完東西就要清潔避免細菌滋生。清洗的麻煩可以想見,但繼續探問除了麻煩外還有什麼困擾時,他們便說出要在公共廁所拔下假牙清洗真是「有點不好意思啊!」
林宛瑩說,可以發現食慾變差是容易觀察的行為表徵,但是在行為底下可能有多種我們未曾設想過的原因和需要,尤其是各種的心理門檻更是難以覺察,加上研究對象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迥異,也難以一在時間想像到可能的擔憂。所以作為一個有意識的研究者,在過程中透過層層推論思考往下發問,或許可以找到意想不到的發現。
「請記得,過程中若多發現了些什麼、多了什麼新想法,都是你自己因著對人事物的好奇與逐步思考推進找到的。」這是最近最常和同學們分享的課堂前提。林宛瑩強調,在研究世界裡、在各式命題之前,讓我們永保初心、永遠好奇。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服務的客戶包含宏碁、鈊象電子、桂冠、華歌爾等,目標以研究搭建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溝通橋樑,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開展市場機會新局面。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4081946?utm_source=Facebook_PicSee
北 商 畢業門檻 企管 在 芭樂人類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商服務] 2016人類學營招生,本屆主題是「民族誌.民族誌」,8/29~9/1,地點在台東大學,全程參與免費,報名截止日是6月20日上午11時,請把握!(新增:補充報名資訊細節)
***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學終於從谷底翻身,從最沒有實用價值的科系躍升為最能激發創造力的熱門學科。一時之間,人類學變得很夯,人類學訓練變得很重要,不只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見人類學家的蹤跡,各行各業都宣稱只要有人類學的加持就可以更加貼近人性、更有希望實現創新,彷彿有了人類學,世界因此就會變得更美好。
然而,人類學的知識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人類學家又東奔西走的做田野調查,又埋首書齋,到底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發現?人類學家憑什麼改變世界?這個世界為何不能沒有人類學家?
在四天三夜的營隊中,我們將邀請國內外人類學家,帶您越過學科的門檻,直搗人類學知識的核心——民族誌。以不同的閱讀方式探究民族誌的知識內容,剖析民族誌知識的獨到之處。同時從他者的角度,探討民族誌知識生產與再生產的過程,跳脫人類學的本位主義, 再思考民族誌知識、人類學田野調查與當代社會的多重關係。
營隊主辦人
黃淑莉/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蔡政良/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何翠萍/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主題演講
Erik Mueggler/Prof.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閱讀民族誌
林開世/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郭佩宜/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蔣斌/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魏捷茲/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再思考民族誌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導演•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夏曼 藍波安/達悟作家•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
劉紹華/民族誌作者•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圓桌論壇:新媒體時代民族誌
宋世祥/百工人類學家•中山大學企管系
阿潑/非虛構文學作家•媒體工作者
徐雨村/民族誌譯者•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孫德齡/TAAZEX左岸【人類學系列】講座策展人
彭仁郁/芭樂人類學•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都蘭田野共作
蔡政良/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中心
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
營隊活動日期
2016年8月29日至9月1日(星期一至星期四)
營隊地點
臺東大學知本校區
招收對象
招收名額以40人為限,國內外大學大四以上之在學學生(含大學應屆畢業及碩博士班),人文社會科學及相關領域者為佳,另開放部分名額,歡迎從事內容出版相關工作者報名參加。
報名日期與方式
即日起至6月20日上午11時止,請直接進入報名網頁,回答所設計的問題。回答資料不完整或有遺漏之報名者,將事先剔除於選取名單中。
主辦老師依據報名者回答的內容挑選出適當的人選參與本屆營隊活動。
預計於7月初email通知錄取與否,並同時公告錄取名單於營隊網站。
http://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
繳交費用
錄取學員必須於通知錄取後一週內以現金袋方式繳交報名費2,000元(全程參加者悉數退還);未於期限內繳交者,視同放棄。
營隊事宜
補助往返臺東知本的交通費:最高補助金額為「臺北至臺東知本台鐵來回票價」,若未達此補助金額,依據實際居住地至臺東知本的臺鐵來回票價補助。(本所保留修改或取消的權利)。
全程提供食宿,但須自備寢具、餐具與水杯。
其他未盡事宜,將於行前通知書中說明。
聯絡人
陶曉萱
TEL: 02-2652-3324
Email: anthrocamp@gate.sinica.edu.tw
北 商 畢業門檻 企管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師自己的事】臨床心理師的隱憂
◆我的臨床心理師之路
在談這些敏感的議題之前我想先交代一下我的背景,我從大學到博士班唸的都是「心理all the way」,起初就讀的是中正大學心理系,心理學雖然是一門非常廣泛的學問,但具體直接的出路在當時只有臨床心理師這個選項,大學時曾到醫院見習過,坦白說並不覺得心理師是一份體面的工作,給我的印象是必須關在一間間的小房間裡與一箱箱的心理測驗為伍,總有點「技師」的感覺(實際上早期某些醫院的確使用心理技師這個貶稱),儘管如此我對於人性與變態行為(不是日本那種變態你知道的)還是很有興趣,成績兩光的我爆氣考到成大以訓練臨床心理師為主的行為醫學所(咳,小聲地說好像還是榜首)。
在行醫所我們接受了許多關於心理病理與鑑別診斷的訓練,在研究上也是採取量化的實證主義思維,或許是處於醫學院裡,那種科學或醫學的氣氛濃烈且自然。心理病理博大精深,涉及了精神、神經與復健醫學等範疇,三、四年的訓練並不長,相較於病理與衡鑑的比重,心理治療的訓練顯得淺嚐即止。在成大精神科實習時,精神科主任陸汝斌教授同時接任行醫所所長,磨刀霍霍地我們當成住院醫師來操(實習一年都可以養出一個R1了,他說),我們幾個也就跟著住病房、半夜跑急診,分配到的扣機雖然有點些沉重,但卻也像榮耀的徽章,感覺自己成為醫院重要的一份子。還記得有次在護理站硬背各種藥的學名與副作用,有位護理師跑來問我能否下order來約束一位躁動的病人,我困惑地理解到,在階級分明的白色巨塔裡我畢竟不是醫師,難道我們的訓練等同於半桶水的精神科醫師?
心理衡鑑(評估)是我們實習的主要工作,由於評估耗時耗力,病人往往得排上數周,即使是對我們這些小毛頭也多畢恭畢敬。值班與熬夜開研究會議造成我長期睡眠剝奪,以至於脾氣暴躁,記得有一次幫一位自閉症的小朋友進行評估,媽媽怯怯地告訴我評估時她需要在場,不然小朋友無法接受,當時我面無表情地指示媽媽先離開房間,門才一關上孩子立刻大哭,用頭大力地撞牆,我嚇到馬上請媽媽進來安撫。我像是被這孩子的頭撞醒一般,看到了自己的傲慢與無知,披著白袍的我怎麼反而離人更遠了?
畢業後我在家裡附近的醫院待了兩年,很快就知道在醫院工作不是我要的,除了無止盡的評估外(才短短幾年智力測驗可能就做了幾百遍),心理師的發展也因健保給付而受限,更重要的是我不喜歡醫院的階級氛圍,以及與人較為遙遠的距離,畢竟醫院是看病而非看人。當時我迫切需要一位心靈導師的指引,而Yalom是我的偶像,我也開始接觸佛洛姆、阿德勒、荷妮等人的思想,後來決定轉換跑道到諮商心理學,在台師大完成了我的博士學位。
就如同所有學校,師大的課程並不如想像完美,但已補充我許多不足,例如失落與悲傷、家族治療等課程都開啟了不同的視域,我也更為細膩地學習到心理諮商中治療師與案主的人際歷程。坦白說更深刻的學習是身教,這是課本中學不到的。
◆臨床與諮商心理師的戰爭
有太多的新仇舊恨讓臨床與諮商心理師的關係緊張,當年臨床界辛苦耕耘才使得心理師法三讀通過,諮商界則撿便宜搭了個順風車,後來諮商心理師又努力地想打入醫院,被搶地盤的臨床界當然很不高興。互相對抗下不免開始詆毀彼此,例如聽到諮商說臨床心理師只會做心理測驗,而臨床說諮商根本不懂診斷和病理。我常戲稱自己是蝙蝠,兩邊都沒把我當成自己人,坦白說我對這樣的對抗感到厭煩,這些對彼此的貶低都隱含著偏見,即便都是臨床心理師,當中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概全,我也漸漸體會到在校的訓練只是起點,好的心理師應該根據所處的工作場域與對象自我學習。
這場戰爭一開始臨床略佔上風,掛著醫院的招牌總是多了分優越感,但談到打仗,人數才是硬道理,諮商心理師人數增加速度是臨床的好幾倍,雖然有良莠不齊的問題,但是優秀的人才肯定也不少,尤其是因為研究所考試門檻較低,吸引了許多原本其他領域(如傳播、企管)的人才來學習,更增加了諮商界的多元豐富性,漸漸在媒體曝光率取勝,大眾越來越認識「諮商師」,有sense接受諮商的民眾也增加了。人多關係也就多,後來諮商心理師進入醫院,因為姿態較低通常與醫師的關係也比較好,終於臨床心理師連醫院的城門也失守了。
當我參加臨床公會討論時,發現很多前輩們仍執著於「臨床」這塊招牌,希望能讓民眾認識臨床心理師與諮商的不同,說白一點,他們還想打這場已經輸了的仗。這裡可以發現他們少了role taking(說同理太沉重)的思考,民眾關心的是有誰可以幫到他們的問題,有太多事情要煩憂(如我有沒有病、會不會改善),誰有那個閒工夫搞懂什麼臨床跟諮商?
◆危機與轉型
臨床心理的危機真的來了,不是因為諮商,而是健保給付制度限制了心理師在醫院的發展,職缺增加速度趕不上每年新培養的新血,許多優秀且滿腔熱血的生力軍畢業即失業,被迫從事「行動」心理師,到學校、社福機構、甚至監獄接案(政府的心理衛生經費缺乏整合,工作多零散地發布,東奔西跑的心理師們其實很辛苦)但如果研究所的訓練都是以醫院工作為前提,他們又怎麼有信心在社區面臨大量的競爭? 離開醫院後臨床與諮商的區分還有意義嗎?
我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寫這篇文章,因為一定有很多前輩看了不高興,忠言逆耳,但我是真心覺得我們值得更好的發展。本文目的不在於輕臨床而重諮商,兩邊都有其優點與限制,但隨著醫院工作機會不在,臨床心理學界的大老們必須意識到這點並做出調整,究竟台灣需要怎樣的臨床心理師?
我們的心理學以美國馬首是瞻,美國是相當吃專家、實證主義這套的,但是台灣也是嗎? 從研究中發現好多的model與建構,是這些理論模型貼近民眾?
或者婆媳問題更值得關心? 光是「衡鑑」這個詞就夠讓人聞之生畏了,能不能用更為普及的話來說呢? 類似的問題有太多太多了,我沒有偉大到都提供答案,我只是想指出臨床心理學界的產學落差的問題,學會的老師們如果真的關心學生的發展,就必須跳脫學院的框架,草根地去認識台灣心理衛生的現況與需求,謙卑謙卑再謙卑(總統梗)地學習如何能學以致用。
當然工會也責無旁貸,我們需要更強的凝聚力,提攜後進,將不同場域的工作經驗予以傳承,例如最近台北市公會,由黃龍杰心理師主持的「一一成群」活動正有此意味。我也認為臨床與諮商不僅該停戰,更要開始彼此熟悉與合作,學習彼此的優點。坦白說心理師早已供過於求,與其爭食醫院這塊越來越難以下嚥的餅,不如一同開拓藍海。
我們都希望良禽擇木而棲,但現在的心理師很難待在一個安穩的位子直到退休,相反地,我們被迫去闖,去思考、開拓、改變、成長。我們更辛苦,但必定也更多元豐富,默默耕耘的同伴們一起加油吧,Rogers說 ”becoming a person” ,就讓我們becoming a psycholog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