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成為別人眼中有趣的人也不錯」/ "It's not bad to be considered an interesting person!"
Season 洪守成師傅(Season 敦南旗鑑店、SEASON Cuisine Pâtissiartism)一直是台灣甜點界的一個異數,他不僅在甜點創作上總有源源不絕的新奇想法、還跨足餐飲。那些經典的法式料理在他手中,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另闢蹊徑,悄悄與甜點互通。
「#到現在我都會反思_我做的是不是太保守。我心裏會有一個年輕人出來質疑我」
從小就喜愛零食,別的小朋友放學回家前可能會繞去玩具店,他卻是去超級市場,在各種包裝精美的外國餅乾、糖果間流連。當兵時期被分配到伙房,從規劃菜單、採買到烹煮,開始對飲食產生興趣。後來一度被野上智寬師傅(野上麵包坊Nogami Boulangerie)的正宗法式麵包、認真的職人精神迷倒,想拜師卻被勸退,因為野上師傅認為他「太會享受了,還是去念書吧!」Season進了當時的高雄餐旅學院烘焙管理系,認識了一票特立獨行的學長與同學們,包括現在 RAW 的主廚黃以倫(Alain)、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俱樂部男孩沙龍 的老闆陳陸寬、MiraWan 的主廚鄭裕錞(Josh)。不過,在他們眼中,Season 的特異之處也不遑多讓。學校授課內容對當時的 Season 來說過於保守、沉悶,不僅曾經直接在課堂上借著酒意狂妄地嗆講師「你怎麼做這麼無聊的東西?」,還總是翹課去台北、台南等地進行「foodie 行程」,舉凡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 The Landis Taipei Hotel、台北西華飯店 The Sherwood Taipei、遠東飯店、那個時代法式餐廳、法國鄉舍、朱里兒、元寶食品 Treasure Foods的沙瓦法式烘焙等皆一一插旗。在同學與學長眼中這位「到處吃很貴的餐廳的紈絝子弟」,為各種過去沒看過的進口食材著迷、也因見到過去在書中的甜點在眼前誕生而感動不已。
「#馬卡龍讓我半夜不睡覺去鑽研_想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試」
對法式料理與甜點產生濃厚興趣的Season,雖然實習與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都在義大利餐廳(Forchetta餐廳、紅利餐廳),但始終沒有放棄對法國的熱愛。他將自己的休假慢慢攢起,將自己的 foodie 行程延伸至法國,在巴黎吃遍了如 Épicure***(Hotel Le Bristol Paris)、Pavillon Ledoyen***、 Lasserre*、 Le Meurice** 等星級餐廳,學到了世界級主廚的思維,觀察他們如何在盤中調配各種元素、揣摩他們的味覺:「Gilles MARCHAL(註 1)不是用糖片、巧克力片(去裝飾),而是在盤子上的比例,讓我見識到什麼是巴黎式的奢華。Le Bristol 有獨立一個甜點菜單,菜單裡有食材分類、還有主題式,例如柑橘類的各種變化,很有詩意。」巴黎之旅也讓他對馬卡龍(macaron)產生興趣,這個質地特殊、「不知道是蛋糕、麵包、餅乾,搞不懂是什麼東西」的甜點讓他廢寢忘食研究,更說服了紅利餐廳的老闆贊助,讓他再次前往巴黎參加 Pierre Hermé 大師於 FERRANDI Paris, l’école française de gastronomie & de management hôtelier 開設的馬卡龍大師課。台灣的氣候和巴黎完全不同,照著法國食譜操作根本無法順利做出外表光滑、有著細緻裙邊的杏仁蛋白小圓餅,他「半夜不睡覺去鑽研」,最後終於悟出讓麵糊表皮乾燥後再進烤箱是成功的關鍵,但到順利烤出一盤漂亮的馬卡龍前,他仍然「想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試,如買加熱器、擠完後放在出餐的烘盤機、買大型發酵箱烘」 。在高餐時縱然不是好學生,但從曠達不羈的老師陳千浩(註 2)身上學到「熱愛一個東西變成到變成使命」的精神,仍然深深影響了 Season 的甜點師之路。由於技術終於獲得突破,紅利餐廳也看好這個「少女的酥胸」的潛力,順水推舟開了台灣第一家馬卡龍專門店,更掀起台灣的馬卡龍旋風。
「#那時候覺得法式料理就是無國界的_什麼人都可以做」
馬卡龍風潮過後,Season 從紅利獨立,先從獨立甜點工作室做起,後來與朋友合作開店。從大直的 Season Cuisine Pâtissiartism 到敦南的 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他「始終堅持要有鹹食」。他靈活運用過去在餐廳時幫忙製作前菜、輪流做員工餐的經歷,以及自己對法式料理始終未褪的熱情、長年身為 foodie 的資歷,推出各種「甜點師的料理」,讓自家甜點店也成為台北市一抹秀異的風景。
別人看法式料理,或許看到深厚的歷史、嚴明的規矩、精細講究的細節,但 Season 看到的,卻是法式料理在發展的歷程中大膽吸收別國的精華、消化後當成自身文化一部分的自信:「在紅利時做了很有趣、很曖昧的東西,如巧克力的 ravioli。」Ravioli 是義大利麵餃,但法國人也做,Season 舉例:「江振誠待過的雙子星餐廳(註 3)也做過鳳梨裡面放料對折,就叫做ravioli。我那時候覺得法式料理就是無國界的、什麼人都可以做。譬如 Pierre Gagnaire(註 4)做了很多東西讓人摸不著頭緒,他一定還是說自己的是法式料理。」
「#我從來不會去想這樣做會不會太大膽」
在紅利餐廳時總是用法式技法來做義大利甜點的 Season,在自己開店後也從來沒有限制過自己,他會將蜂蜜丁(蜂巢塊)放入麵團中,做出純粹麥香中有若有似無甜美香氣的蜂蜜拖鞋麵包(ciabatta)、也會用製作「terrine」(法式凍派)的方法製作水蜜桃凍,芹菜搭配小黃瓜與青蘋果,對他來說也是信手捻來。今年夏季將數道經典法式甜點改成更符合台灣市場的冰品,更是極為靈活之舉。開店至今已九年,和 Season 同期開幕的店家大部分早已從市場上消失,但 Season 卻始終是那位靈感迭出、始終能會為新品研發興奮不已的季節師傅。其實,謙稱自己「一直不敢講『創意』兩個字,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做出來」的 Season、那位「覺得自己成為別人認為的『有趣的人』也不錯」的主廚,或許一直都是那個在超市為琳瑯滿目的零食流連忘返的少年、也是那個會在課堂上公然質疑「甜點師傅應該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啊!」的年輕甜點師。
📌 註解:
1. Gilles Marchal:法國知名甜點師,過去曾歷任 Hôtel de Crillon, A Rosewood Hotel、Hotel Plaza Athenee、Le Bristol 等巴黎宮殿級酒店(palace)廚房的甜點副主廚、主廚,也曾掌管 La Maison du Chocolat 五年。目前於巴黎蒙馬特開設自己的同名甜點店。
2. 陳千浩:台灣首位取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者,過去是法國勃根地大學(Université de Bourgogne)釀造系史上首位亞洲學生,曾在巴黎世界酒類競賽奪下台灣首面葡萄酒國際金牌,目前為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
3. 指由 Jacques Pourcel 與 Laurent Pourcel 兩位雙胞胎主廚在南法開設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Le Jardin des Sens(感官花園)。
4. Pierre Gagnaire:世界重量級名廚,曾與 Alain Ducasse、Joël Robuchon
並稱法國三大名廚。旗下有 14 家星級餐廳分佈全球,法國巴黎同名餐廳目前為米其林三星。
🔖 延伸閱讀: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
初訪 Season Artisan Pâtissier:https://tinyurl.com/y2khhlrg
Season 主廚的端午節「呷肉粽」:https://tinyurl.com/yxep495v
👉🏻👉🏻 更多 #台北甜點店 影音,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b3a783m
#yingc #tasteoftaiwan #SeasonArtisanPâtissier #洪守成 #Season敦南店
北 漂 返 鄉 的無菜單料理 在 高雄市議員 邱于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青年局 搞什麼🤔?!
韓市長的十大政見中,成立《青年局》是他念茲在茲的心願!想知道高雄市青年局做什麼嗎?
今天中午12:50
于軒 Ft.青年局局長林鼎超 作伙吃播^-^
談談高雄青年局到底做了哪些事~
歡迎大家一起來收看!
https://youtu.be/xjaYzee9RWA
北 漂 返 鄉 的無菜單料理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雄雄專欄_城市一瞬03
X共融:
重返夢中的星星餐桌,看時代如何注射玻尿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記得,上次真的走進「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仔細逛逛,已是2013年的事,彼時採訪完新書裡的店家後,順路拐進來幫家人買了婁記的麵條,和肉攤阿姨要了塊三層,再裝了袋板豆腐,準備拿回家燒菜,整座市場空空冷冷的,完全看不到傳統市場該有的擠簇與熱絡,過程中和擺攤長輩們胡亂閒聊一陣,你會發現,他們很容易就快要越過界線,和一個陌生人掏心掏肺怎麼想都危險,空間與人,都飄著淡淡Sabishi的氣味。
.
我這個高雄人都這樣了,遊客就更不用說,他們在大溝頂周邊巷弄四方竄流,對這路徑上必經的老市場,卻總是視而不見,老這件事,本該是個優雅的進程,但裡頭那陳與香,如果沒有一個貼近當代的語言來述說或交換,好酒不會沉甕底,只會溢滿地,最後蒸發於無形。
.
「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都是近年被火熱討論的字詞,但這篇沒有要討論甚麼硬梆梆的道理,只想談談人,因為人,才是讓旅行體驗能深化的關鍵,「#在地人逛菜市場」,某個面向,也是旅行,而當年輕人外流,當區域老化,「青銀共創」的想法或許會是對「老」這件事的好藥方。
.
藉由創造世代間經驗與創意的雙向流動,讓長輩能接觸新事物,也提供晚輩挑戰與實驗的動機,概念都必須經過實際執行方才知道藥效,或者更貼近的說,才能看到組合間的碰撞是否真有chemistry,有火花,能持續外溢,創生才會進入真正的循環。在2019年底,我報名了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裡、半年期間限定出現的「#小鉢洋食」料理體驗後,隱約有了這感覺,而這是由「#叁捌地方生活」所推動的「#青銀共市」埕市再生計劃。
.
如今已消失的小鉢洋食,是這概念性計劃中極成功的範例,堂堂走過2019年的夏秋冬三季,初登場即獲得超高網路聲量,被大量關注,討論度有如從老菜市裡發射的火箭,然後很快的,就掀起了一位難求的報名熱潮,市場也跟著被賦予了新樣貌。
.
我是在最後一季才驚險訂到位子,主廚 Marc Liao 能使用的空間僅僅三坪大,和肉攤阿姨,和其他攤販都一樣。在硬體條件極度受限下,每場只能接待8位客人,情況如此「克難」,每個人都還是能享用到七道遊走在台法間的跨界料理,他是如何辦到的?
.
我很欣賞他後來在叁捌自陳的一段話:「在這裡我沒有任何的包袱,不用去呈現我過去工作的光環或是所謂的自我優越感,我就是我,我想拋開一切做我想做的菜給想吃的人,不論是在什麼環境,這個市場不也是和我一樣嗎?」他的共感,他的設身處地,讓時空和世代得以能夠交換。而交換是共融(榮)的開始,前提是需要雙方都有些東西得放下,需要穩固的互信基礎。
.
Marc曾在雪梨、墨爾本、台北等國際大城的頂尖餐廳工作過,他在墨爾本待過的Vue De Monde,我在2010年旅居澳洲時曾經吃過,當年攢下工作的辛苦錢,跑去好好吃了一頓,那裡算是我接觸Fine dining的起點,裡頭料理呈現之精細,就像是一件件藝術品,不難想像待在後面的廚房裡會有多高壓,而回頭要再把這廚藝鍛造迎來的光環放下,不容易。
.
另外,每季菜單他都在台灣經典菜餚裡找靈感,也盡可能地擷取鹽埕在地、以及市場內長輩們販賣的食材來創作,加上太太 Mia Huang 是高雄人,為愛南漂,如今想來,在小鉢吃到的每道料理,除了有向Fine dining致敬的野心外,注入更多的,我感覺是Marc對家鄉風土、常民文化以及另一半最深沉的愛,而愛會讓人勇往直前。
.
三季小鉢的菜色不斷在進化,冬季菜單吃完,給人有種就像吃到美好熟成後的牛肉,那般的豐郁而適切。而拿台灣當令在地風土食材入西餐這件事(和中菜台菜西吃完全是不同概念),其實很早就開始陸續有廚師在做,百家百味裡,門派與路數各異,但對我來說,不管怎麼變化,最重要還是,最後呈現出的味道必須平衡,哪些味道要突顯,哪些可視作隱味,用以串連,都需要巧思,而這部份,Marc當時的確做了很棒的調度。
.
客人吃到的七道菜,全都沒有菜名,菜單只列上每道使用到的主要食材,雖然上菜時依然遵循主菜壓後的邏輯,但七道吃下來,每樣料理的強弱度相當,且都有亮點。
.
烘到香脆的腐皮,噴上的是天使紅蝦蝦殼煉出的蝦油;從南部黑白切中擷取的靈感,最後是運用傳統法式豬頭凍做法來變形;另外Marc說,他對高雄的印象就是高雄人很愛吃煎虱目魚肚,於是用了類似日式一夜干的方法將虱目魚風味進行轉化;他曾師承澳洲版Masterchef的希臘裔主廚George Calombaris門下工作,開始大量接觸直火料理,於是來自南投武界的馥桂雞經他巧手,瞬間就沾染了澳洲人熱愛的BBQ文化;台灣人愛吃的薏仁,他拿來取代香米做成驚豔的義式燉飯;宜蘭櫻桃鴨被他做成法式傳統油封鴨,配菜裡卻又有很台味的花雕酒;最後高潮收尾在用高雄Q黏的139號米,做成的冷吃版英式米布丁……
.
剝皮辣椒、金桔、蕗蕎、龍鬚海草、粉蔥、台東原生土肉桂籽、芥藍苗、玉米苗、山茼蒿、蜜金棗、山蘿蔔葉等台灣美妙的食材,也悉數全被他玩進料理之中,盤子裡左嵌右藏的,你必須要很認真很認真地吃,因為稍一閃神,可能就會錯過某個美妙的瞬間。(■#小鉢洋食_冬季菜單_料理解構全記錄,請看「#飽島不藏」粉絲頁 https://ppt.cc/fxiylx)
.
用餐過程,市場裡老字號 #婁記饅頭 的婁伯準備下班,經過時就站在料理檯外側,邊看著Marc表演邊打哈哈,那畫面,很美,很迷人,於是我幫他們拍下一張合照。會後聽Marc分享,半年來常常備料到深夜睡眠不足不說,還曾經半夜衝去找師傅推拿,放血、拔罐樣樣來,清早依然出門去買菜,但當你和他聊到做菜,他的眼睛總是閃閃發光。高雄目前並沒有米其林的星星指南,但小鉢已是那顆從城市瞬間劃過的耀眼流星。
.
在我的書《#雄好呷》中,寫到鹽埕時曾有這麼一段:「在這裡,你找得到一座城市繁華前最初始的樸直原型,繁華正盛的風起雲湧,還有衰落後洗滌出的絲絲潛沉人情。」叁捌地方生活的埕市再生3.0版本,目前正在催生中,未來市場裡會有甚麼新風貌讓人期待,或許我們現在可以說,風華其實從未褪去,時代從未被劃分和切斷,只是定期需要注射一點玻尿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Marc和Mia將有全新餐飲計劃會進行,#最新動向請關注他們IG帳號:803marketmarky
https://instagram.com/803marketmar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