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2工商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買房新手必看6大重點
工商書房→https://ctee.com.tw/bookstore/selection/477016.html
買房除了自身的喜好及挑房哲學,買房之前如何培養財力證明以爭取優惠房貸更是重要!尤其我買的是限制更嚴格、權狀未達15坪的套房,讓我來分享與銀行交手的過程中,究竟有哪些眉角是要特別注意呢?
堅守預算上限
雖說買房是一個妥協的過程,但有些底線不能退讓。以條件設定來說,過去我(房仲)都以「符合客戶需求」找房,預算其次,畢竟出錢的不是我,何況買家通常對房仲也會有所保留,所以剛開始我總會介紹價格超出一點或接近上限的房子。
如今換成我是買家,反而以「預算」為最優先前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投資是該有壓力,但不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我曾經高估自己的賺錢能力,買了高額儲蓄險,帶來長達6年的自虐式生活,但我不願再為了置產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我堅持預算不調升,改放寬其他條件後繼續找房,畢竟銀行最後給我「搞什麼花招」我不會預先知道,唯有保守評估才能守住安穩的心。
談到房貸,主要分4大項目:還款年限/年期、貸款成數、房貸利率、只繳利息不繳本金的寬限期/寬緩期。以我從業10年的心得,影響這4個項目的因素,屋況其次,購買人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
還記得2013年「頂新魏家買帝寶貸款99%」的新聞嗎?那時因為還沒有「豪宅限貸令」(台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元以上房貸上限6成),所以再天價的豪宅也能跟普通住宅一樣最高貸款至85成,而頂新魏家的財力已經大到銀行不怕它倒,又渴望賺取客戶的利息,兩情相悅最終取得超優惠貸款成數。
我想表達的是,房子條件再爛或是總價超高,導致銀行不願意放款太多時,如果購買人的財力證明夠雄厚,通常貸款仍不是問題。然而,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培養財力證明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以我為例:我待的公司規模並不大,又是零底薪的業務型態,像我們這種人在買房時,銀行給的條件通常不太好,所以我努力在其他財力上培養證明。除了買房自備款的活存加定存共上百萬元,長達1年以上的時間維持有增無減的趨勢;還有2張在2018年已繳清的6年期高額美元儲蓄險保單,且不解約亦不申請保單質借;以及每月的信用卡帳單都繳清不拖欠,也沒使用過最低應繳金額,維持零負債及良好的信用評比。
我發現,現代銀行普遍已與時俱進,知道許多行業看的是「年收入」而非「固定月薪」,所以在申請貸款時,有的專員甚至不要求看存摺,而是請我簽名授權,讓銀行直接向國稅局調閱我近2年的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
像我接觸的其中一位房貸專員甚至挑明講,縱然我能提供每月穩定且高額的薪資證明,他們也會因為我的職業是業務員而不採信。講更直白點,對於收入不穩定的職業,如果希望爭取好的貸款優惠,財力證明必須在「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且「2年前」就開始培養!
還款年限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20年期及30年期兩種,有的銀行為了搶客甚至推出40年期專案,而還款年期的長短,攸關屋齡與購買人的年紀。
以人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法定退休年齡為依據(也就是65歲),假設購買人年紀低於25歲,那麼65−25=40,也就可以爭取到40年房貸。假設購買人年紀已達40歲,那麼買房還款年限最長就是20年了。
以房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行政院頒布的「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為依據判斷房子的壽命。加強磚造為約35~40年,RC(鋼筋混凝土)、SRC(鋼骨鋼筋混凝土)、SC(鋼骨)的耐用年限為約50~65年。算法跟人的退休年齡一樣,簡言之,屋齡越新,貸款年限越長。
以我為例:我買的是SC結構,屋齡約10年的房子(代表建物壽命還有至少40年),雖然我已37歲(距離法定退休年紀尚餘28年),但由於我具備「首購」身分,所以銀行經綜合考量之下仍願意給我30年期。
要注意的是,雖然年限拉長讓每月繳款的負擔變輕,但銀行賺的利息也就越多。所以我的策略是,30年期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每月的繳款壓力,但不代表真的要繳滿30年,只要有賺到較多的獎金或意外之財就早點繳清。因為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已經消逝的時間。
貸款成數
一開始,我找的是中國信託,才知道原來它們不承作套房,縱然我是VIP客戶,最高也只能貸6成,後來換國泰世華,沒想到它們最高能貸85成,這樣一來一回就差了25%,也就是將近250萬元的自備款!
不過每家銀行的政策都不同,且每年都在變動,今年國泰世華銀行承辦小套房最優惠,並不代表明年也是喔!
房貸利率
每家銀行略不同,甚至同一家銀行會出現2種方案。像我選擇兆豐列為我申貸的銀行之一,核貸下來後竟端出2種方案讓我選擇。
方案1:貸款7成,利率1.48%,無寬限期。
方案2:貸款8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但要加收1筆48600元的房貸型壽險。
起初,兆豐為了引誘我找它們申貸,只講方案2卻絕口不提「房貸型壽險」,直到核貸下來後才說因為我買的是套房,加上我本身是零底薪的業務等因素,因此必須加保才可以啟動方案2。原本我被唬住了,後來問朋友才知道,這筆費用其實在一開始申貸時就該讓客戶知道,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兆豐了,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勸讀者,不管如何,買房一定至少要找2家銀行,貨比三家不吃虧。
寬限期
還沒有買房經驗的人,或許只知道寬限期的意思是只繳利息不繳本金,但這樣代表你並沒有完全搞懂。
以20年期搭配2年寬限期來說,我發現有人竟誤以為是頭2年只繳利息,等2年過後再啟動20年的本利攤還,也就是2+20=總共22年。正解是,頭2年只繳利息,剩餘的18年本利攤還;換句話說,原本可用20年攤還的本金,卻因為寬限期導致剩下的18年都要多繳一點錢,先樂後苦的概念。
我要強調,這並無所謂對或錯,只是偏好使用寬限期的人與我觀念不同罷了。以我朋友為例:他的房子價值1000萬元,月租金行情約2萬元,如果啟動寬限期,每月只需負擔約1萬元利息,只要寬限期一到,就轉貸(換銀行)並持續使用寬限期,就這樣無限循環,他可以永遠不繳本金,每月只付1萬元的利息,就能住在月租行情2萬元的房子裡,如果有閒錢,還可以去享樂或投資。從這個角度看,買房似乎比租房划算,差別只在能否湊出自備款而已。
最後我選哪種方案?
兆豐的方案2:貸款8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房貸型壽險48600元。
國泰世華:貸款85成,利率1.31%,無寬限期。
以上是銀行核貸下來的2個方案,最後我選擇了國泰世華,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如果選兆豐,代表未來3年期間我可以光靠月租金2萬元去繳1萬元的利息,每月還有1萬元零用錢可花用,同事也附和說:「3年很長,3年內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只繳利息,及時享樂,等3年後說不定房價漲了,到時再賣掉,獲利了結,豈不爽快!」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
只是,寬限期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一來我的個性偏好「先苦後樂」;二來這是我人生的第1間房子,算是「起家厝」,我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三是我把買房當存錢,所以沒有不繳本金的打算;四是小套房可以貸款85成,且不需購買房貸型壽險,某個角度也算證明自己的財力被銀行認可的里程碑。
還有1個觀念也很重要:只做自己擅長的投資。我的強項就是不動產,如果我把閒錢拿去轉投資不擅長的股票或其他,反而可能虧錢。寬限期會讓人留下更多的現金在身上,而閒錢越多則越想作怪,這是人性。既然這樣,不如一有閒錢就乖乖提前繳清房貸吧!
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本文摘自陳泰源著《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7/210622-6.html
「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心得] 美金定存,提前解約的解說(適合小額存戶) - 看板CFP 的評價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試問美元定存一年, 途中利率提高1%, 該解約重存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升息4次利息到底有多少?銀行定存的三大技巧和一個注意 的評價
- 關於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閒聊] line bank 1.2%定存解約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022房仲買房初體驗(下):與銀行打交道—零底薪的財力培養法@文陳泰源
【前言】
買房除了關於自身的喜好以及如何挑好房之外,買房之前如何培養自身的財力證明以爭取優惠房貸更是重要的一環!尤其我買的是限制更嚴格的小套房,而在申請貸款與銀行交手的過程中又有哪些眉角要注意呢?接下來讓我娓娓道來……
【堅守預算上限】
雖說買房是一個妥協的過程,但有些底線是不能退讓的,以條件設定來說,過去我(房仲)都以「符合客戶要的屋況」去找房,預算則其次,畢竟出錢的不是我,何況買家在預算上通常對房仲也會有所保留,所以剛開始我總會介紹價格超出或接近上限的房子給買家。
如今換成我是買家,反而以預算列為最優先前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投資是該有壓力,但不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我曾經歷過「高估自己賺錢能力買了高額儲蓄險」所帶來長達6年的自虐式生活,讓我不願再為了置產而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因此我堅持預算不調升,改放寬其他條件後再繼續找房,畢竟銀行最後給我「閉瞎抹蚊」(台語的搞什麼花招),我不會預先知道,唯有保守再保守才能在買房時守住安穩的心。
【如何取得優惠房貸?】
談到申請房屋貸款,主要分4大項目:還款年限/年期、貸款成數、房貸利率及只繳利息不繳本金的寬限期/寬緩期。以我從業房仲10年的心得是,影響這4個項目的因素裡,屋況其次,購買人本身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讓銀行看得起你?》
還記得2013年「頂新魏家買帝寶貸款九成九」的新聞嗎?那時因為還沒有「豪宅限貸令」(台北市總價超過7000萬元以上的房子,貸款上限最高六成),所以再天價的豪宅也能跟普通住宅一樣貸款最高至八五成,而頂新魏家之所以可以貸至九成九不外乎是財力已經大到銀行不怕它倒閉又渴望賺取客戶的利息,在兩情相悅的情況下最終取得超優惠貸款成數。
我想表達的是,房子條件再爛或是總價超高導致銀行不敢放款太多時,如果購買人的財富實力夠雄厚,通常貸款仍舊不會是問題。然而,每個人因為工作性質的不同,培養財力證明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以我為例:我的公司規模並不大,又是無底薪,像我們這種人在買房子的時候,銀行給的條件通常不會好。
所以,我努力在「其他財力」上培養證明。除了買房自備款的「活存加定存」共OOO萬元長達1年以上的時間維持有增無減的趨勢之外,另外還有2張在2018年已繳清的6年期(累計共8年)高額美元儲蓄險保單並且不解約亦不申請保單貸款,以及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也都繳清不拖欠也沒使用過「最低應繳金額」,維持零負債及良好的信用評比。
不過,我後來發現銀行普遍都已與時俱進了,知道許多行業看的是「年收入」而非「固定月薪」,所以我在申請貸款時,有的專員甚至不要求看存摺,而是請我簽名授權讓銀行直接向國稅局調閱我「近兩年」的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像我接觸的其中一位房貸專員甚至挑明講,縱然我能提供每月穩定且高額的薪資證明,他們也會因為我的職業是房仲業務而不採信,好在我去年跟前年的所得紀錄都還算亮眼。
講更直白一點,對於收入不穩定的職業,如果希望銀行給你好的貸款條件,財力證明必須在「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紀錄」且「兩年前」就得開始培養起了!
《還款年限》
目前市面上的貸款年限主要有20年期及30年期兩種,有的銀行為了搶客甚至推出40年的專案,而還款年期的長短攸關屋齡與購買人的年紀。
以人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法定退休年齡為依據(也就是65歲),假設購買人年紀低於25歲,那麼65—25=40也就可以爭取到40年房貸。假設購買人年紀已達40歲,那麼買房年限最長就是20年了。
以房來說:通則非一定,銀行會以行政院頒布的「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為依據,判斷房子的壽命。加強磚造為約35~40年,RC(鋼筋混凝土)、SRC(鋼骨鋼筋混凝土)、SC(鋼骨)建築耐用年限則為約50~65年。算法跟人的退休年齡一樣,簡言之,屋齡越新,貸款年限越久。
以我為例:我買的是SC結構,屋齡約10年的房子(代表建物壽命還有至少40年),雖然我已37歲(距離法定退休年紀尚餘28年),但因為我具備首購身份,銀行經綜合考量下願意給我30年期。
要注意的是,雖然年限拉長讓每月繳款的負擔變輕,但銀行賺你的利息也就越多,所以我的策略是,30年期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減輕每月的繳款壓力但不代表我要繳滿30年為止。只要有賺到較多的獎金或意外之財,能提早還款就早點繳清。
因為,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已經消逝的時間。
《貸款成數》
由於我買的是套房,銀行的限制比較多。通則來說貸款成數會落在6~7成。
以我為例:我一開始找的是中國信託,才知道原來它們不承作套房,除非我是VIP級客戶,縱然如此最高也只能六成,真是氣死倫!可後來我換國泰世華,最高卻能給我至85成,來回就差了25%將近250萬元的自備款!是不是差非常多?
強調,每家銀行的政策不同且每年都在變動,今年國泰世華銀行承辦小套房的貸款成數最高,不代表明年也是喔!
《房貸利率》
每家銀行略有不同,甚至同一家銀行會出現兩種方案。以我為例:我選擇兆豐列為我申貸的銀行之一,核貸下來後竟端出2個方案讓我選。
方案1:貸款七成,利率1.48%,無寬限期。
方案2:貸款八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但要加1筆48600元的房貸型壽險。
一開始兆豐為了吸引我,直接拿方案2引誘,絕口不提「房貸型壽險」,直到核貸下來後才說因為我買的是「套房」加上「我本身是業務工作」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必須加保方可啟動方案2。
一開始我被唬住了,後來問了許多朋友才知道這筆費用早該在一開始申貸時就要讓客戶知道,有點讓人「奇摩歹」,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兆豐了,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勸大家,不管如何,買房一定要至少找兩家銀行,貨比三家不吃虧。
《寬限期》
還沒有買房經驗的人,或許只知道寬限期的意思是只繳利息不繳本金,但光知道這樣代表你「並沒有真正搞懂」寬限期。
以20年期搭配2年寬限期來說,我發現有人竟誤以為是頭2年只繳利息,等2年過後再啟動20年的本利攤還也就是2+20=總共22年。其正解是頭2年只繳利息,剩餘的18年本利攤還。換句話說,原本可用20年攤還的本金卻因為寬限期導致剩下的18年都要多繳一點,這是先樂後苦的概念。
偏好使用寬限期的人,只能說觀念與我不同,強調,無所謂對錯喔!以我朋友為例:
他的房子價值1000萬元,月租金行情約2萬元,如果啟動寬限期,每月只需負擔約1萬元利息,而只要寬限期一到就立刻轉貸(換銀行)並持續使用寬限期,就這樣,他可以永遠每月只付1萬元的利息就能住在月租行情2萬元的房子裡,如果有閒錢還可以拿去享樂或轉投資。從這個角度看,買房似乎比租房划算?
【我最後選擇哪個方案?】
兆豐的方案2:貸款八成,利率1.31%,3年寬限期,房貸型壽險48600元。
國泰世華:貸款八五成,利率1.31%,無寬限期。
以上是銀行核貸下來的兩個方案,最後我選擇了國泰世華,想法如下,……↓
如果選擇兆豐,代表未來3年期間我光靠月租金2萬元去繳1萬元的利息,每月還有1萬元零用錢可以花用,同事也附和說「3年很長,3年內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只繳利息及時享樂,等3年後說不定房價漲了,到時再賣掉獲利了結,豈不爽快。」好像很有道理?
當我與自己對話後,發現「寬限期」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一來是我個性偏好先苦後樂,二來這是我人生的第一間房子算是「起家厝」,我本來就打算長期持有,三是我把買房當存錢,沒打算不繳本金,第四個原因是,小套房可以貸款八五成且不需購買房貸型壽險,某個角度也算是證明自己多年的努力被銀行認可的里程碑。
還有一個觀念也很重要:只做自己擅長的投資。
理性思考,我的強項就是不動產,如果我把閒錢拿去轉投資不擅長的股票或基金,萬一虧錢怎麼辦?寬限期只會讓人留下更多的現金在身上,而「閒錢越多越想作怪」是人性,既然這樣不如一有閒錢就乖乖提前繳清房貸吧!
【原來,房貸是個好壓力】
租房子好比與人交往,住不慣(相處不來)就換一個,挺自在也蠻自我的;買房子,感覺像是生小孩,背房貸就如同背負著孩子的吃喝等生活開銷,花費變大了,壓力也隨之而來,這也許是有些人罹患所謂「產後憂鬱症」的原因吧?
其實,我自己也察覺到,無債一身輕並有了閒錢之後,我的情緒管理變差了,做業務開始有些隨興,我知道這並不利於我的事業,這也是我想藉著揹房貸重回「負債狀態」的動機之一。然而從交屋的那一刻起,我意識到責任感無形中提升了,遇到奧客時也變得比較有耐心,為人處事漸漸圓融了起來。
一直以來我常常被問:到底租房好?還是買房好?
過去沒買過房子的我會客觀地分析兩者的利弊讓民眾自行判斷,因為這不過就是每個人的「選擇」而已。如今,若你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的答案肯定是買比租好,因為我體悟到:「適度的」房貸壓力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後記】
對於買房經驗不足的首購族來說,預算拿捏過份樂觀讓自己深陷極大經濟壓力是常犯的毛病,而買房除了自備款之外還有哪些其他費用呢?以我買的房子權狀14.39坪、總價約1000萬元來說,……↓
契稅:29574元
印花稅:3957元
實價登錄費:1500元
地政規費(過戶):5961元
地政規費(貸款):10008元
貸款設定費1筆1棟:5000元
申請銀行貸款的開辦費:3000~5000元
代書費(土地所有權過戶)1筆:7000元
代書費(建物所有權過戶)1棟:7000元
上述這些稅費加起來大約7萬元,如果再把交屋後的屋況整理(非裝修)費用算進去,差不多就是買房總價的1~2%。因此請記得,除了自備款及2%買方服務費之外,至少還要預留2%的費用喔~
希望我的買房經驗能幫助到你一點點,只要能幫助到你一點點,就不枉費我打那麼落落長的文章啦!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10/201022.html
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試問美元定存一年, 途中利率提高1%, 該解約重存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試問:如定存一萬美元, 利率2.53/年於兆豐, 存了三個月後發現美元定存一年利率調高到3.5%, 如果是你的話解約重存划算嗎?可是解約利率就要打8折,會被 ... ... <看更多>
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升息4次利息到底有多少?銀行定存的三大技巧和一個注意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以來央行連續 升息 了4次 ,總共 升 了2.5碼,目前台銀一年期的定儲利率就有1.465%,已經比疫情前的1.09%還要高上許多。剛好最近有一筆150萬的 定存 到 ... ... <看更多>
升 息 定存 解約 划算 嗎 在 [心得] 美金定存,提前解約的解說(適合小額存戶) - 看板CFP 的推薦與評價
美金定存,提前解約的解說
前陣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在台北時間3月22日凌晨2點發布最新貨幣決策聲明,
結果如市場預期的升息1碼,
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從1.25%到1.5%
調高到1.5%到1.75%,是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
如果您剛好手上有美金定存,
到底要不要解約,轉到利率較高的定存?
這個要自己實際去計算過才會知道。
利率走勢的『簡易』判斷,請參考下列文章[版上舊文]
[心得] 利率的死亡交叉是啥東東?
https://www.ptt.cc/bbs/CFP/M.1450367275.A.B43.html
基本上,建議懂個大概就好,其背後的黑手還是央行跟聯準會,
利率的升降是他們說了算。
檯面上看得到的東西,都只會用『市場預期』來簡略帶過。
此文是寫給『小額存戶』看的,
若是VIP或大額的客戶,可以自己去跟銀行談(凹)美金定存利率。
或者自行多加比較,或上網查資料,底下只是舉例,
美金定存利率並沒有比市場高,純粹是以現有的資源與工具來投資。
之前美國升息,台灣卻反而降息,一堆人罵翻了,
聽說連儲蓄險的利率也跟著降。
當時央行總裁說台灣還有降息的空間,
個人的解讀是,台幣沒有升息的本錢......
利率本身是一把雙面刃,
升息,對定存的人,是好事,利息可以收多一點。
選擇固定利率的,只要算好既定的利息收入,是不會被扣到補充保費。
若選機動利率,又剛好很不小心的讓利息收入超過20000,
那被扣走補充保費後,未必會贏過固定利率的利息收益。
然而,升息對於有房貸的,有債務的,然後利率是非固定的,
就會有差別,利息可以少繳一點,相對的,房貸月付金就會下降。
台灣之所以沒有升息的本錢,其中一點是貸款的違約率。
利率每上升一個基點(0.01%),就會增加多少信用違約率。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要向銀行借錢,借到銀行不敢讓你倒。
另外,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用一塊錢在做十塊錢的生意,
要這樣開槓桿,就必須要有銀行的幫忙,提供週轉金。
而銀行的收益,大部份都是來自於利息差的收入。
所謂利息差的收入就是,銀行透過定存吸收資金,
借給有需要的人或者是公司行號,並酌收一些規費,以及『利息』。
銀行收到利息之後,在依約(依照定存所約定的給付條件),
付利息給民眾,如果您是按月給息,銀行就是按月付息,
整存整付,就是定存到期後,本金加利息轉入指定帳號。
假設銀行一年期定存1%,銀行的放款利率2%,
這中間的差異就是『利息差』,銀行是做貨幣仲介生意的,
從進貨與出貨這角度來微觀,銀行是做無本生意的。
也就是拿『存款人』的錢,去借給別人,並從中獲取利潤。
以上,算是定存為什麼會有利息收入的簡單解釋。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跟各位聊聊,
萬一升息了,剛好我選的是固定利率,到底要不要解定存,
去換更高利率的定存單?
以美金為例,如果你只有定存六天以內,可以解掉沒關係,
以升息前的美金定存利率(03-27之前),一千美金的定存來討論之
假設您美金定存設定一年利率 1.55%,結果不到七天,銀行調整利率了。
這時候把定存解掉,你頂多只損失這幾天的利息。
然後換上新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就會是1.70%。
【 提前解約的損失要怎麼計算? 】
市場謠傳『聯準會預備要漸進式升息』,不排除有繼續升息的可能,
註:可供參考與判斷的指標,固定利率(大) > 機動利率(小)
但這個講的是美金,台幣利率會不會跟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看來是脫勾的狀況。機動利率 > 固定利率(台幣現況)
第一步,您要去先看,從定存的第一日起算,已經經過了多久的時間。
小弟獻個醜,弱弱的一千一百多美金的定存。
這是台企銀的網銀轉定存,牌告是 1.70%,一年期,固定利率。
不過實際上轉到美金定存裡面是變成 1.75%,打過0800客服,
客服建議打去分行詢問。因此,為啥會差0.05%,就要等我問到答案,
才有辦法補上來。
台企銀的截圖
假設定存三個月過後,6月22日聯準會又升息一碼(0.25%)
美金的牌告利率,一年期來到1.95%。(1.70 +0.25 = 1.95 )
這時候後『解定存』換單到底划不划算,會拿到多少利息?
答:其實並不會賺太多。如果有新的資金,那倒無坊。
如果台灣的銀行在7月9日過後開始升息,也就是7月10日實施日期,
以上面的範例,4月9日的定存,假設在7月13日解約。
這樣利息該如何計算?(註:定存金額改以1000美金計)
【 觀念解說 】
一、雖然小弟是設定一年期的定存,但是實際上只有定存三個月,
又多幾天。(10、11、12、13,畸零天數為四天)
其利息的計算方式,並不是用1.75%打八折計算。
而是以你當時的牌告利率之三個月期的定存利率『再打八折』。
不是以新的利率來計算之。
根據截圖,所記錄的三個月期之定存利率為1.05%,
因此,解美金的定存可以拿到的利息為:
1000 X ( 1.05% X 0.8 ) / 12(一年) X 3(三個月) = 2.10元
畸零天數:4天。註:畸零天數的利息依各銀行規定計算之。
1000 X ( 1.05% X 0.8 ) / 365(一年) X 4(天) = 0.092元,
四捨五入後,應當為0.09元的利息錢。
合計為: 2.10 + 0.09 = 2.19元的利息
若您原本只設定三個月,本應可領到的利息為,
1000 X ( 1.05% ) / 12(一年) X 3(三個月) = 2.625元
實際上的差距是不大的。
若用一年來比較
1000 X ( 1.75% ) = 17.50元,17.50 / 12 X 3 = 4.735
4.735 - 2.625 = 2.11元,假設不解約,還可以多賺2.11元的美金。
二、若遇上『解定存,本金被倒扣』的情況。
如果您選擇的給息方式,是按月給息。
1000 X ( 1.75% ) / 12 = 1.458元,(每一千美金的按月給息)
如果您是定存一萬美金,每個月就是領 1.458 X 10 = 14.58元
因為您已經領走三筆 (四捨五入後)1.46元的利息,共 4.38 美元。
若三個月就解約,銀行只需付您 2.1元的利息。
4.38 – 2.10 = 2.28(這是多付的),多付給您的利息,就會從本金倒扣。
以結果論而言,您解約時,只會拿到 997.72元(要扣掉 2.28 美元)。
如果是整存整付,就不會有倒扣本金的問題。
按常理說,除非是把美元定存配置在退休規劃的投資組合中,
不然很少有人會選擇月配息。
另一種狀況是,金額太過龐大,就要用月配息來規避補充保費的課徵。
大多數的人買美金,都是為了讓錢變多(算投資),或者繳美元保單。
繳美金保單的,就存短期定存即可,只要來得及扣款。
算是可以多賺一點點利息錢,加減賺。
若是要賺匯差的,等甜蜜點一到,就直接定存解掉換成新台幣。
外匯操作,小賺個3%,不是難事,只要你有耐心。
還有別自找麻煩,在別處造成資金缺口(例:融資券、保證金需求等等),
最後只能砍掉外幣部位,去補救其它的部位。
第二步,自己算利息,去比較優缺利弊。
選機動好還是固定好?
關於這問題,因為我的資金算是相當有限,而且我不想殺死太多腦細胞。
也懶得去模擬多種狀況,所以都『直接選固定』。
如果您的資金有點龐大,可以花點時間設一些模擬條件比較看看。
不過提前解定存利息打八折,再怎樣,都不划算。
於是乎,賺利息錢只是附加的,主要目標是在賺匯差。
有句話各位可能聽過千百萬遍了,還是來複習一下吧!
當心『賺了利差,賠了匯差』。
以目前即期賣出價29.245(台灣銀行),要賺 3%,
您就要等到銀行端的『即期買入價』來到 29.245 X 1.03 = 30.122。
看到大於這個數字,就賣掉,大約會賺個3%多。
【 外幣的交易手續費 】
可能有人會很好奇,外幣買進與賣出,到底有沒有手續費?
實際上是有的,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注意到罷了,
當您要向銀行買美金的時候是看『即期匯率本行賣出』(台灣銀行的網頁)
然後要把美金賣回去給銀行的時後,
要去看『即期匯率本行賣買入』(台灣銀行的網頁),
這中間會有0.1元(新台幣的價差),這個就是隱藏在其中的手續費。
而且是以量計價,如果您今天買了10萬美金(292萬4500元),
就會產生1萬台幣的價差。
如果馬上賣回去給銀行,你只能拿到 291萬4500元。
這中間的價差,就是銀行沒先收的手續費,認真討論的話,
算是後收手續費的投資,至於要如何運用到『免手續費』,
就端看您是如何操作自己的投資部位了。
ameryu. 2018-04-10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234.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523299474.A.52A.html
央行被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他還是要順應民意,微微升息意思意思一下。
房板,應該有大神寫過分析文吧!?
房價要穩定的先決條件是基本工資不漲。
建商漲價的理由,千百萬種,最常用的就是我們是要高級食材。
七包一千五的水果???
現在東西都漲價了,我們幾乎沒有什麼利潤......這是銷售人員的說法。
你還能夠保有這份工作,就代表公司還是有賺錢的,
如果賠錢,早就惡性裁員,斷尾求生了。
另外,基本工資的說詞,你很難反駁,
因為基本工資的調漲,所以我們的建造成本就會增加很多,
而且那些都是付現金的,我們的利潤已經抓的很薄,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
然後你就看著他們的經理,把保時捷停好,優雅的走進辦公室。
請問你會相信他們沒有賺錢?
很多企業的老闆都會說,我們公司沒賺錢,結果自己買地蓋豪宅。
這說法,是政府種下的因,然後要全民買單,無條件接受這惡果。
另外,若要分析房地產,我需要親自走一趟該行政區域,只能小範圍的討論。
關於房地產的分析文,我沒辦法只透過google到的資訊,
就寫出分析文,至少要現場勘景多次,才不失偏頗。
在台灣的外幣轉帳(跨行),好像也要收三段手續費,
利用資訊落差的套利模式,早期好像可行,現在都是電腦同步更新。
這樣不太容易賺到錢。
※ 編輯: ameryu (36.239.234.153), 04/10/2018 10:08:33
謝謝IAmaMouse大大的回覆。
※ 編輯: ameryu (36.239.234.153), 04/10/2018 20:57:49
原來如此,因為我是賭他一年之內會回到30.xx以上,有賺就要烙跑了。
這次做自動續存,是因為發生了一點冏事,在連續假期之前,
外幣定存剛好到期,然後工作忙到忘了手動續存,
整整浪費了五天=_=!美金定存的最短週期可以是七天定存。
不過利息真的不多就是了,算是實驗性質的定存,正在研究美金版的循環式定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