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對於歷史的重視程度,反映出這個國家本身認同的時間深度。
這篇探討台灣考古學的好文,背後其實還藏有認同問題的重要反思。
--------------------------
如今漢本遺址似乎正重演「搶救考古」的困境,劉益昌說:「我總覺得臺灣的考古學界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我們今天能夠這樣大規模地取得資料,多少拜文化資產所賜。」
他指出,因為《文資法》是特別法,是以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所以框限了工程必須受文資法的約束。但他也曾經撰文寫道:
「在經濟與開發掛帥的社會體系之下,(人民)很少思考臺灣這塊土地的文化資產,也很少思考多元文化未來的方向,(但)假若文化資產是一個國家或人群自我認同跟主體意識強烈的元素之一,那麼國家或者國人對於土地不認同,自然不會認同存在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資產。」(註2)
在呼籲臺灣社會應正視考古遺址在書寫歷史重要性的同時,對於當前仍以文字歷史作為主要歷史書寫方向,劉益昌也提醒我們不應忘記臺灣的確有兩大文化體系 ── 南島民族文化及漢文化:南島語族人口佔 2%,時間卻佔了 98%,其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恰恰可以反映在漢本遺址已挖掘出的三個文化層。
「臺灣就是這樣書寫歷史事件的場所,」劉益昌說,在自然災害以後,這群原來居住的人群短暫離開之後再度回來定居,表示此位置的選擇深具意義,自日常生活的場所、農業的場所,到面向海外重要的交通、貿易據點。
透過此挖掘工作可拼湊出原來住民社會的新技術人群,還原東海岸到北海岸的史前樣貌;從聚落遺址可見其嚴謹、有組織的社會結構,而從挖掘的重要標本如阿美族的銅鈴、人面青銅刀柄,可說明外來遺物、高溫技術及交通體系等複雜因素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劉益昌認為,橋墩實際上並非影響通車時程的關鍵因素,「現在的通車時程不是文化資產造成的,文化資產只是其中一個影響,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包商倒閉要重新發包。」
然而,歷史書寫關乎於整體臺灣社會 ,如今公路總局面對漢本遺址的態度,難保也會使其他文化資產遭受波及。1992 年,考古學家張光直在 〈台灣考古何處去?〉 一文點出考古資料保存對於考古學界的重要性。(註3)
當考古工作量很大,人手卻不夠時,各種工作的先後順序對考古學家來說,往往是困難的抉擇,「這個問題在經濟開發加速前進的臺灣尤其嚴重:築路、建照房屋、修水壩等等工事都不免引導到古代遺址的破壞與遺跡的湮滅。」(張光直 1992:77)
不禁想問,臺灣社會要走到什麼時候才不用「搶救考古」呢?
如今漢本遺址似乎正重演「搶救考古」的困境,劉益昌說:「我總覺得臺灣的考古學界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我們今天能夠這樣大規模地取得資料,多少拜文化資產所賜。」
他指出,因為《文資法》是特別法,是以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所以框限了工程必須受文資法的約束。但他也曾經撰文寫道:
「在經濟與開發掛帥的社會體系之下,(人民)很少思考臺灣這塊土地的文化資產,也很少思考多元文化未來的方向,(但)假若文化資產是一個國家或人群自我認同跟主體意識強烈的元素之一,那麼國家或者國人對於土地不認同,自然不會認同存在在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資產。」(註2)
在呼籲臺灣社會應正視考古遺址在書寫歷史重要性的同時,對於當前仍以文字歷史作為主要歷史書寫方向,劉益昌也提醒我們不應忘記臺灣的確有兩大文化體系 ── 南島民族文化及漢文化:南島語族人口佔 2%,時間卻佔了 98%,其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恰恰可以反映在漢本遺址已挖掘出的三個文化層。
「臺灣就是這樣書寫歷史事件的場所,」劉益昌說,在自然災害以後,這群原來居住的人群短暫離開之後再度回來定居,表示此位置的選擇深具意義,自日常生活的場所、農業的場所,到面向海外重要的交通、貿易據點。
透過此挖掘工作可拼湊出原來住民社會的新技術人群,還原東海岸到北海岸的史前樣貌;從聚落遺址可見其嚴謹、有組織的社會結構,而從挖掘的重要標本如阿美族的銅鈴、人面青銅刀柄,可說明外來遺物、高溫技術及交通體系等複雜因素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劉益昌認為,橋墩實際上並非影響通車時程的關鍵因素,「現在的通車時程不是文化資產造成的,文化資產只是其中一個影響,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包商倒閉要重新發包。」
然而,歷史書寫關乎於整體臺灣社會 ,如今公路總局面對漢本遺址的態度,難保也會使其他文化資產遭受波及。1992 年,考古學家張光直在 〈台灣考古何處去?〉 一文點出考古資料保存對於考古學界的重要性。(註3)
當考古工作量很大,人手卻不夠時,各種工作的先後順序對考古學家來說,往往是困難的抉擇,「這個問題在經濟開發加速前進的臺灣尤其嚴重:築路、建照房屋、修水壩等等工事都不免引導到古代遺址的破壞與遺跡的湮滅。」(張光直 1992:77)
不禁想問,臺灣社會要走到什麼時候才不用「搶救考古」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南島語族人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南島語族人口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G旅遊日記: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帛琉更改了入境免稅香煙的限制,由以往的200支改為19支。影片內容有誤~是一包菸不是一條菸,謝謝網友😊
⚠️ 內容純屬個人想法,主要是為帛琉行的一切留下「記憶」,別對號入座🙏🏻,另外,很感謝網友們 提供/補充 很多寶貴資訊💕👍🏻
-
👉️【帛琉Palau|潛水天堂】上帝的水族箱—水母湖|牛奶湖|藍色珊瑚礁|鯊魚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Ohl9vHaWk&t=259s
👉️【帛琉Palau|德國水道】有看過Manta便便嗎?&下水前安全檢查Pre-dive che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brKFdLf2E&t=210s
👉️【帛琉Palau|藍洞、藍角】此生必去美哭景點~帛琉出海要繳人頭稅(出海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Z3rCx0WZk&t=43s
👉️【帛琉Palau|玻璃城、烏龍水道】帛琉最有趣的潛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G1lEgt3Gc&t=206s
👉️【帛琉Palau|Iro Maru 二戰沈船】二戰沈船變身小丑魚101大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mxvcGLr20o&t=1s
👉️【帛琉Palau|新斷層】新斷層看大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Ca933tv9k&t=71s
👉️【帛琉Palau|AOW證照解鎖】83 dive center海中打雞蛋實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yP-AtPHp0
.
【帛琉機場通關過程】
00:50 出關與入關過程
【邦交國帛琉的 10大驚奇】
01:54 1. 入境帛琉要先發誓:不破壞環境
02:13 2. 網路龜速,比撥接還慢
02:24 3. 沒大眾運輸工具,搭計程車要請飯店叫
02:46 4. 市區大概只有200公尺,超級小!
03:24 5. 帛琉沒有紅綠燈
03:50 6. 帛琉馬路坑坑巴巴
04:05 7. 出海要買出海證
04:50 8. 買不到椰子
05:32 9. 物價太高,在台灣自備糧食
05:43 10. 食物受外來文化引響,沒有帛琉傳統風味餐
08:46 11. 商店比鄰皆是
09:15 12. 很多商品都來自台灣
11:22 13. 星巴克、牛肉、巧克力都超級便宜
12:54 14. 寶特瓶 / 鋁罐 不能壓扁
13:13 15. 帛琉與台灣屬南島語系
14:03 16. 帛琉母系社會至上
14:44 17. 只有一間郵局,而且一般家庭是沒有住址的
16:14 18. 大使館居然放台灣三太子
【帛琉機場通關過程】
16:59 慶祝帛琉建國25年
-
【邦交國帛琉的小檔案】
有一個島國,被葡萄牙人發現後,才出現在世界地圖上,曾陸續被西班牙、日本統治,也曾受美國託管及援助,才從二次大戰的廢墟重建。這個島國是「帛琉」。
帛琉人口僅有 21,000 人,卻擁有傲人的天然資源,例如富含火山礦物質的牛奶湖、無毒的水母湖、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以及燦爛的星空。若您已厭倦過度開發、人滿為患的渡假島嶼,歡迎來探訪帛琉的原始風貌。
帛琉人口約2萬人,面積大概是2個台北市。步調緩慢悠閒,當地工作的朋友說行政效率非常低落,可能因此開發程度不高,所以能旅遊的景點也不多,帛琉的景點都在海裡。當地氣候濕熱,全年約30度,但與台灣的夏季悶熱不同,體感溫度不會讓人感到非常不適,可能是海洋調節溫度的緣故。
帛琉是個非常漂亮、也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國家,雖然資源不多,但人民都樂在其中啊!分享待在帛琉六天的發現~
南島語族人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刺青去污名化?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3 【刺青就是沒文化?】
01:25 【刺青文化的歷史】
03:40 【刺青文化在台灣】
05:11 【可以帶來正向價值的刺青藝術】
06:36 提問TIME
06:4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最痛的「刺」文化:https://bit.ly/2Bhsiik
→ 【歐美與南島語族刺青簡史】這項身體藝術,不再僅是遠赴異地探險的水手專利:https://bit.ly/2P0adyS
→ 【美日中俄泰刺青簡史】從罪行到流行,黑道、阿宅與巨星的共同選擇:https://bit.ly/2Cd7vOE
→ 【台灣刺青簡史】文身之鄉、東瀛浮世繪、兄弟本色,社會觀感翻轉再翻轉:https://bit.ly/2SKOb0s
→ 反戰、反核、女性解放!刺青復興時期,用刺青表現自我:https://bit.ly/2Lj5nYc
→ 紋面國寶103歲簡玉英逝世 全國僅剩3位:https://bit.ly/2rAVHj5
→ 維基百科—冰人奧茨:https://bit.ly/2Exw7DO
→ 【公益刺青】修補身心靈傷疤,幫助癌友與受暴者重拾自信的「刺青美容術」:https://bit.ly/2BhtVMY
→ 【刺青數據圖表】全世界刺青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哪一國?:https://bit.ly/2DK5M5b
【 延伸閱讀 】
→ 【運動員刺青文化】從禁忌到主流,反映的是炫富還是關懷?:https://bit.ly/2RXnVjm
→ 【刺青Q&A知識篇】刺青的價格怎麼算?有所謂的「半永久刺青」嗎?:https://bit.ly/2Ev76Jw
→ 刺紋畫:用針與墨說的紋身故事:https://bit.ly/2SKutlt
→ 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https://bit.ly/2SL7sib
→ 【刺青現場直擊】刺青師告訴你,從開始到完成要做哪些準備?:https://bit.ly/2Lh75JR
→ 張美陵/意識形態的紋身:https://bit.ly/2rzGBu9
→ 不只是刺青:圖騰下的救贖與寄託:https://bit.ly/2Ge5q93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