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信徒們,今天要來介紹【觀音佛祖】,也是我們宮廟的神明唷!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偉大,讓許多佛祖、神明,為之讚嘆,而觀世音菩薩也是天上聖母的師父,觀世音菩薩的廟更是數不清,很多廟都有供奉,觀世音佛祖可求子求女、求事業、求姻緣,只要心存善念,祈求的願望是善念,觀世音佛祖便是ㄧ位有求必應的佛祖。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求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幫助的,只要能幫忙的地方都會盡全力協助。
【觀音佛祖的介紹】:
觀世音菩薩(梵語: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手持蓮花的觀音菩薩也被稱爲蓮花手菩薩或持蓮觀音(Padmapani),在大中華地區佛教自唐代開始主要是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所有觀世音菩薩的本尊[1];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觀音娘娘、觀音媽、白衣大士。在密教中,祂為蓮華部尊,在淨土宗則是西方淨土的大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灣民眾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觀音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觀音信仰也深入其他宗教或派別,或言被其他宗教所吸收。在道教稱為「慈航真人」、「慈航道人」、「白衣大士」;臺灣民間信仰稱「觀音佛祖」(「佛祖」)、「觀音媽」;中國民間信仰稱「觀音娘娘」;一貫道稱「南海古佛」;靈山派奉為「五母」之一;在龍華教、齋教、越南高台教中都是信奉的對象。
-------------------
本宮神明,神威顯赫,幫助很多信徒解決許多問題,希望大家未來每一天都能開心健康順利平安,有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私訊我們唷!我們都可以幫忙詢問神明,給您指示,謝謝您們。
【主神】:普唵祖師
【平常會降駕的神明為(每次辦事降駕的神明,都需要博杯詢問)】:
關聖帝君、清水祖師、濟公活佛、虎爺、廣澤尊王、中壇元帥(三太子)、池府王爺。
【本宮神明】:
關聖帝君
清水祖師
普唵祖師
王母娘娘
太歲星君
濟公活佛
元始天尊
太上老君
靈寶天尊
觀音佛祖
飛虎將軍
池府王爺
中壇元帥
天上聖母
廣澤尊王
虎爺
南海普陀山觀音佛祖 在 開運大師級 余月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的信徒們,今天要來介紹【觀音佛祖】,也是我們宮廟的神明唷!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偉大,讓許多佛祖、神明,為之讚嘆,而觀世音菩薩也是天上聖母的師父,觀世音菩薩的廟更是數不清,很多廟都有供奉,觀世音佛祖可求子求女、求事業、求姻緣,只要心存善念,祈求的願望是善念,觀世音佛祖便是ㄧ位有求必應的佛祖。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求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幫助的,只要能幫忙的地方都會盡全力協助。
【觀音佛祖的介紹】:
觀世音菩薩(梵語: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手持蓮花的觀音菩薩也被稱爲蓮花手菩薩或持蓮觀音(Padmapani),在大中華地區佛教自唐代開始主要是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所有觀世音菩薩的本尊[1];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觀音娘娘、觀音媽、白衣大士。在密教中,祂為蓮華部尊,在淨土宗則是西方淨土的大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灣民眾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觀音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觀音信仰也深入其他宗教或派別,或言被其他宗教所吸收。在道教稱為「慈航真人」、「慈航道人」、「白衣大士」;臺灣民間信仰稱「觀音佛祖」(「佛祖」)、「觀音媽」;中國民間信仰稱「觀音娘娘」;一貫道稱「南海古佛」;靈山派奉為「五母」之一;在龍華教、齋教、越南高台教中都是信奉的對象。
-------------------
本宮神明,神威顯赫,幫助很多信徒解決許多問題,希望大家未來每一天都能開心健康順利平安,有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私訊我們唷!我們都可以幫忙詢問神明,給您指示,謝謝您們。
【主神】:普唵祖師
【平常會降駕的神明為(每次辦事降駕的神明,都需要博杯詢問)】:
關聖帝君、清水祖師、濟公活佛、虎爺、廣澤尊王、中壇元帥(三太子)、池府王爺。
【本宮神明】:
關聖帝君
清水祖師
普唵祖師
王母娘娘
太歲星君
濟公活佛
元始天尊
太上老君
靈寶天尊
觀音佛祖
飛虎將軍
池府王爺
中壇元帥
天上聖母
廣澤尊王
虎爺
南海普陀山觀音佛祖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影片拍攝於1937年(日治時期),日語旁白描述艋舺龍山寺的建築工法與日光東照宮(位於日本關東地方北部的栃木縣日光市)類似,並提到附近市場的食物充滿了南國風味,連市集小販的打鼓聲也洋溢著南國風情,而每當寺廟舉辦慶典時,就會出現人山人海的景況,煞是熱鬧。
在影片8秒處出現刻有對聯的石柱位於艋舺龍山寺的山川殿,對聯全文為「龍脈萃名邦南海鴛藍文甲現,山靈鍾古剎西天象教淡川來」(洪瑞耀書)。
影片來源:http://www.criticalpast.com/video/65675069922_historical-places_wares-on-display_Ryusan-shrine_people-crowd
《認識 艋舺龍山寺 及其對面的艋舺公園》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艋舺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而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的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艋舺龍山寺奉祀的神祇達百餘尊,包括佛、道、儒三教,主祀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寺內建築主要分為前殿、大殿、後殿三個殿,並可細分為許多廳;寺中共有七個香爐,分別為觀音爐、天公爐、媽祖爐、水仙尊王爐、註生娘娘爐、文昌爐,與關聖爐。
艋舺龍山寺的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則稱為三川門。前殿主祀三寶佛,此外有許多神像陪祀於該殿,可能是落難神像,在此就不一一詳述。
三川門上有護法菩薩、四大天王,兩位護法菩薩是韋馱菩薩、迦藍菩薩,繪於中門之上。兩旁的門上,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手中各自法器,象徵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前殿主祀的三寶佛為:釋迦牟尼佛(佛教教主,娑婆世界佛)、藥師佛(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消災延壽),與阿彌陀佛(佛教西方極樂世界佛,頌持該佛佛號,得以往生極樂)。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作品。
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為佛教阿彌陀佛脅侍菩薩。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一說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世」字,而「佛祖」是信眾對菩薩的敬稱。
據佛教說法,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現為阿彌陀佛脅侍菩薩,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因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也是未來佛,故信眾常尊稱為佛祖。
除了觀音佛祖,大殿奉祀的神祇還包括:
文殊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智」。
普賢菩薩:佛教釋迦牟尼佛脅侍菩薩,象徵「大行」。
韋馱菩薩:佛教護法,四大天王卅二將軍之首,為南方增長天王統率,執金剛杵。
伽藍菩薩:佛教護法。據佛祖統紀,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
十八羅漢:佛教十八位護持正法的阿羅漢,亦稱尊者。
位於艋舺龍山寺南方的一大片綠地即為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面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面為西園路,南面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面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艋舺公園的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該地的發展歷史如下:
1740年(清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整修,並於此地興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公園完工並對外開放,名為「艋舺龍山寺公園」,為台北市在日治時期所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1968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寺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台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台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台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