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發燒 我應做好流感防治
金傳春/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台北市)
每年感恩節後,北美洲的流感疫情拉開序幕。今年美國的流感人數比往年同期的平均值還高,也較早出現流行,導致在印地安那州、加州等地流行較大,至十二月中旬,初估全美將有二千六百萬病例,其中約二萬三千人住院與一千三百人死於流感。更重要的是今年美國流行的是B型流感病毒維多利亞株為最多,與往昔多A型先發飆而至流行尾才出現B型有所不同。
流感病徵包括上呼吸道的鼻(流鼻水)、喉(喉痛、咳嗽)、下呼吸道(細支氣管炎、肺炎、氣喘),有時也會出現消化道病徵(嘔吐、腹瀉)及其他病徵(發燒、發冷、頭痛、疲倦、肌肉痠痛)。若有這些徵狀,應立即先戴口罩後就醫。多數病人會痊癒;少數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藍色)、血痰、胸痛、血壓低、意識改變,甚至有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併發症,此時宜盡速轉診至醫學中心醫治,降低重症率與致死率。流感流行嚴重度常用的三指標為住院率、肺炎與流感超額死亡率與各年齡的致死率。一般而言,A(H3N2)亞型引發的重症較A(H1N1)亞型及B型為多。
台灣的流感流行,往往在天冷時發威,自溫度低的北部開始流行,波峰陡升陡降較明顯,三到四周後南部會發生流行;偶有幾年是一年有兩波流行。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的高危險群除了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與嬰幼兒之外,還包括先天或後天免疫缺失者、糖尿病、心臟病、腎病患者、肥胖者及在人群密集處(如長照中心、護理之家、社區活動中心、育嬰中心)的工作者、警察及醫護人員等,均應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其在人群擴散。尤其已得流感者的周遭親友更應常洗手,減少傳播。最重要是若患者出現嘔吐、不喝水、呼吸喘不過來、胸痛/胸悶,或小孩活動力與食慾變差等警示徵象,必須盡早就醫,減少往後心肌炎與腦病變等惡化病徵。
抗病毒藥劑的服用,必須遵從醫囑服完療程,減少抗藥病毒產生;老人常遇細菌共同感染易讓病情雪上加霜,宜由常見細菌感染的肺積水、心肌炎、鼻竇炎等病徵即先慎用抗生素。
我國健保資料庫應蒐集疫苗使用,便於流行時迅速得知疫苗效益。其他防治之道,包括凡具呼吸道病徵與體弱多病者,不宜參與人群活動,應在家充分休息,切忌通宵達旦!所有跨年活動均宜盡早結束,共謀大眾健康。
流感防疫小自個人健康防護著手,大至須以全球觀點關切國際疫情,提醒旅遊者留意。地方衛生單位尤其是有禽流感疫情縣市,更要防杜人畜交互傳播,教導禽畜業者防範之道與動物流感的全球疫情現況,提早做大流行的萬全準備。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