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ans University是韓國首爾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建校於1886年,是韓國第一所女子大學。原名叫做梨花學堂,是朝鮮高宗為紀念當時首先在韓國開創女子教育的監理教醫生Scranton的太太而命名的。1948年改名為梨花女子大學,被認為是韓國最優秀的女子大學。該校位於...
原境建築室內設計研究所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沒錯,倒立先生的第一本著作,賣到第十刷囉:)
《告訴世界我是誰:倒立先生黃明正的夢想拼圖》
作者:黃明正 https://m.ylib.com/book/YLK20
這本書你該知道的事
得獎推薦2011年度好書大家讀非故事文學組
其他推薦吳靜吉(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教授)、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張小燕(飛碟電台董事長)、
許芳宜(國際知名舞蹈家)、
傅娟(知名藝人)、
倒立先生演講十大防疫措施與演講邀約說明!面對疫情,我們不逞強也不畏縮,用心準備口罩、通風、距離與消毒,大家防疫加油:
#防疫措施:
ㄧ,防疫期間,原訂300人演講邀約門檻取消(明基友達基金會場次例外、小單位本來就沒有人數限制):
新演講邀約無需人數門檻限制、已邀約較多人數的場次,可調整成任何人數(比如300人想調整成30人)。
演講邀約email: [email protected]
二,倒立先生生活防疫:
1-1「沒有」收到磐石艦細胞簡訊。清明連假「沒有」出門旅遊、「沒有」收到細胞簡訊。
1-2 2020年3月起演講過單位目前「無任何單位」有疫情、目前「沒有去過防疫停課的學校」
1-3 2020年1月中開始刻意減少私人聚會,目前「都沒有」接觸到任何需要居家檢疫及隔離的任何人
1-4 與澳洲確診音樂家Brett Dean與相關人員無任何接觸史
1-5 2017年3月後就「沒有」去大陸
1-6 2020年1月21日後就「沒有」出境旅遊
1-7 不買暴露在外販賣的冷食(即使家人買了,會再用沸水煮過才食用)、餐廳員工沒有配戴口罩不進去消費、盡量挑選有戶外通風座位的餐廳、餐廳裡不跟陌生人同桌、商場購物品結帳完都會消毒或是洗乾淨、手摸過錢必消毒、回家時全身消毒並盡可能先洗澡(最少會將衣服全部換掉、洗腳洗手洗臉、擦頭髮才進臥室)。
1-8 2020年1月28日起平時生活若出門必戴口罩、盡量不出門、見面近距離談事情時若有人沒有口罩,就會取消會議。
1-9倒立先生最近一直喝自己煮的薑湯,盡量驅寒。
1-10防疫期間交通,倒立先生盡可能只開汽車與騎機車。
三,倒立先生自帶設備升級:
2-1演講全程可將窗戶打開通風,因倒立先生會自帶『雷射光源+1萬流明+4K畫質投影機』。倒立先生一個月前就已在選購雷射光源1萬流明+4K的投影機,本來沒有這麼多錢買這個高規格卻符合我基本要求的「業界俗稱天價級」投影機,目前因廠商NEC與軒甫企業有限公司盡量幫忙用專案處理,降低倒立先生貸款購買的門檻與限制(投影機廠商都疑問:我不是「有錢人要裝家庭劇院」也不是「辦活動的大廠商」而是「一個人」卻要買「天價級」投影機?在知道我主要是為了解決台灣校園聽演講的惡劣環境而且我有紀錄台灣11年的4K影像內容之後,特別是軒甫企業有限公司的詹老闆就開始幫我跟NEC洽商史無前例的「貸款購買方案」,真心謝謝他們,更謝謝他們沒有看不起我),2020年3月10日開始使用,到時即使白天窗戶打開通風,陽光只要不直射投影位置,雷射光源1萬流明+4K畫質的投影機效果仍可至少120寸的畫面看得清楚:)所以演講全程可將窗戶打開,同時觀賞4K畫質的〈倒立看台灣〉。(不過原則上遮光越好,畫面會更漂亮、清晰、可再放大)*選購過程中也感謝其他廠商的耐心,也許下次有機會讓您服務,感恩。
2-2投影機以及電腦的傳輸,搭配自帶4K光纖HDMI2.0 20公尺線,這樣倒立先生應就更不用接近觀眾去調整電腦。
四,原則上,只會有倒立先生一個人到演講現場。
五,倒立先生全程佩戴口罩(醫療口罩還算夠用,因為一直以來到處紀錄台灣,K.H.一直幫我準備好口罩,以防我在漁船聞柴油引擎油煙我會想吐或到污染嚴重的地方紀錄時使用)
六,演講前與結束,會用酒精與次氯酸消毒器材、道具(倒立先生消毒酒精與次氯酸還算夠用,原因同上,因應一直以來到處到台灣各地紀錄,平時都有準備因到較有污染的地區,如垃圾場、水溝、大魚擱淺海邊等拍紀錄畫面,回到家需先消毒的酒精與次氯酸)。
七,強烈建議倒立先生到演講現場時:
7-1貴單位人員不需迎接倒立先生(接洽人員隔距離打招呼、溝通即可,始終維持兩公尺最好),
7-2倒立先生一個人搬運演講所需設備就好(除非真的沒辦法,再請人幫忙),完全無需擔心。
7-3演講結束,倒立先生一個人收拾後離開即可。
八,觀眾距離倒立先生四公尺以上最好,保護彼此。
九,橙花想紅SPA長期用芳療專業呵護倒立先生。
十,高圓清燕窩長期補給燕窩給倒立先生。
因應疫情變化與政府防疫指引,我們再隨時調整。對看不見也還未能摸清習性的敵人,就是盡力而為!以上是倒立先生防疫所做措施,請大家再指教:)健康防疫優先之下,我們也盡量讓原本作息與運作維持下去,面對疫情,我們不逞強也不畏縮,用心應對進退,大家辛苦了!一起加油:)
+++++++++++++++++++
#演講邀約說明:
邀您一起「深度認識台灣」與完成「台灣全面大綱式紀錄工程 」
若您想深度了解台灣並幫助倒立先生紀錄台灣,目前主要可「邀請演講」以及「紀錄片片尾謝名單贊助」
建議您可以先邀約倒立先生的演講: 《家有山山% - 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4K版)》
1,可90分鐘看見紀錄台灣11年的33%面積*
2,演講使用倒立先生自帶的1萬流明雷射光源4K投影機,所以99人室內可開窗通風、499人舉辦夜間非公開露天影院同時欣賞4K台灣
3,一起思考防疫期間可去哪裏可符合防疫措施安全玩,振興台灣內需經濟?
4,同時支持一個長期紀錄台灣的紀錄片計畫
5,支持傳統雜技藝術創新傳承
6,一起思考要讓世界認識台灣,還有什麼沒拍到並且可以建議倒立先生前往拍攝?
倒立先生,企圖用傳統雜技藝術跨界紀實電影來大綱式紀錄台灣,因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沒有「台灣的整體輪廓」的學習媒材,到現在似乎仍然沒有,晚輩剛好榮幸有這個機會可以利用雜技的倒立表演跨界結合紀錄電影(在每個重要台灣故事的畫面裡倒立的方式串連台灣故事),紀錄台灣第11年,而大多拍攝經費都是經由演講賺取,接下來4、5年仍需持續將台灣面積的67%紀錄完,但仍需許多經費,同時也希望下ㄧ階段紀錄台灣時,能提前得到您的寶貴建議如何紀錄台灣較正確?同時也可以向您展示11年來紀錄到的台灣33%面積的實況:)
感恩,祝您闔家平安、健康快樂
倒立先生介紹:2017 華航全球雜誌專訪人物 倒立先生黃明正
https://www.dynasty-magazine.com/ContentList.aspx…
如您欲了解更多,請看下方文字簡介以及附件資料。更期待您的來信回覆詢問與邀約:
一,「邀請演講」:倒立先生2020年演講全開放-
1公益類型、公立學校-以單位能負荷的經費邀請
2贊助紀錄片專案-沒有演講費用門檻,演講後紅包隨喜贊助,邀約單位與贊助人將列名紀錄片片尾感謝名單(贊助人皆有倒立先生有限公司開立的合法贊助發票)
3指定學校讓倒立先生去演講
4與貴基金會合作校園巡回演講
5一般商業類型演講計價方式
6專案設計演講與表演
*以上詳情請聯繫email : [email protected] ,所有細節以溝通信件內容為主
二,贊助倒立先生並列名片尾感謝名單
郵政劃撥:倒立先生有限公司 50296903
銀行帳號:812台新銀行 ,0610西門分行 ,戶名:倒立先生有限公司,帳號:2061 01 00004932
三,演講名稱:
《 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家有山山% (4K版)》
演講大綱:
演講分三段落,實現金臺灣三金礦:
#金礦一,傳統雜技表演+當代雜技討論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與夢想?並分享校園演講近 700場後,臺灣校園教改實況。
#金礦二,當代雜技跨界紀實電影呈現10年40萬公里倒立紀錄臺灣的全部影像(已紀錄台灣33%面積,需要靠演講賺67%的拍攝經費):臺灣部分⺠族神聖空間、部分古老動植物、 約300座寺廟教堂、部分建築物、100多個節慶祭儀、部分鄉鎮城市樣貌、部分城市生 活、部分農業、許多漁業技法(含遠洋美式鰹鮪圍網)、部分高山景象、部分海洋海景,以 及相對應的破壞與污染,邀您開始深度瞭解臺灣之旅。
#金礦三,雜技哲學-「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
如何運用來經營夢想、白手創業 為何天賦與夢想是臺灣最重要的寶藏?
臺灣要轉型,為何不見顯著成效?
如果我的生活都被現實佔據了,還有機會追夢嗎?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現實與夢想的完美 比例?
怎麼用夢想、興趣創業?別人的聲音比較重要,還是自己的夢想比較重要?
實現夢想路上,對於親人親友的拉扯,該怎麼處理?
冒險的好處?無法被取代的原創性如何產生?怎麼度過低潮、懷疑?
家⻑該如何看待小孩夢想與興趣?
怎麼做才能了解年輕人對夢想與興趣的態度? 如何用自己、臺灣的獨特文化,結合自己的天賦與夢想一步一步經營自己、人生、事業? 臺灣為何進步緩慢?
誰創造臺灣生鏽?如何創造臺灣升值?
#10分鐘答客問。
四,《 沒有不可能,只要我願意-家有山山% (4K版)》名稱解釋:
1《家有山山%》4K版對臺灣社會有什麼幫助?簡單的說,就像一個「臺灣懶人包」,只是目前只大約完成「面積」的33%的拍攝。雖只有33%(約旅行台灣40萬公里里程),但應已可以觀察出臺灣因不重視興趣、天賦、夢想、想像力的價值觀,產生的發展障礙使得臺灣有些地方生鏽,也可討論哪些地方可以升值。
2台灣一直以來似乎沒有「總整理過」到底臺灣是什麼、有什麼?(日治殖民期有統計但目的是讓日本天皇知道臺灣有哪些東西可以掠奪、哪些文化需要消滅),除了日治殖民的資料書籍、影片之外幾乎找不到台灣總整理的資料,大多碎裂、有意識型態的狹隘、宗教價值觀的立場、年齡閱讀語彙限制、科目的研究界線、短暫政治不正確...等,倒立先生較沒有上述限制,並集合雜技獨特說故事方式、自由想像發揮的民間文學、類紀錄電影的臺灣大綱式總整理的「臺灣懶人包」,無論校園或臺灣社會各組織應該是很需要的。如果一個民族連自己的家鄉都不熟悉,有誰在乎其存在呢?
3《家有山山%》4K版內容大約有什麼?臺灣部分民族神聖空間、部分古老動植物、約300座寺廟教堂、部分建築物、100多個節慶祭儀、部分鄉鎮城市樣貌、部分城市生活、部分農業、許多漁業技法(含遠洋美式鰹鮪圍網)、部分高山景象、部分海洋海景,以及相對應的破壞與污染。
4對倒立先生來說,也必須再深入不段整理與不斷複習臺灣事物向觀眾展示,藉此向各地觀眾請教、集思廣義還有什麼該紀錄?該注意?
5 藉此演講升級內容,提供對台灣社會更有幫助的產品,籌措賺取剩下臺灣面積 67% (高山與丘陵、城市等)的龐大拍攝、後製經費。
6所以如果您是台灣發燒友、想短時間知道33%的台灣有什麼、想知道倒立先生紀錄台灣的最新進度以及拍攝方式、希望跟倒立先生一起完成「臺灣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並向世界發聲,歡迎您邀約演講,邀約的單位與贊助人,我們都會在紀錄片片尾感謝名單露出:)
7綜上,其實本來希望五年後(紀錄片完成)再曝光內容,但又考量當時開始拍攝的初衷是推廣臺灣,特別是校園應該更早看到這些事物,加上紀實攝影本質之一也是希望記錄到的事物可以不斷被運用、參考、反思。所以做了重大調整,決定先以4K畫質的演講方式來呈現。
8 為何堅持 4K 畫質?
8-1 李安導演在2016年推廣4K電影《比利林恩》時曾說:「我的眼睛已經不一樣了」,倒立先生2013年七月就記錄4K了,並沒有這樣的感受,本來不以為意(當時工作螢幕只有2.5K,只覺得比較清晰而已)。但後來2019年許芳宜老師贊助買給我正4K(4096x2160)影像工作螢幕,在真正完整看到4K畫面後我才真正體會李安大哥這句話的意思。我覺得,4K不是解析度的問題,而是訊息量的問題,用文字類比:書的同一頁,4K的文字量比HD多了四倍。所以如果將紀錄片拍攝到畫面盡可能用4K來觀賞,對觀眾是最好的事!也因為解析度不同,眼睛會產生自動對焦不同景深的事物,無形中產生幻覺,覺得是真的在眼前。
8-2 大陸與日本都已經 8K解析度+5G速度在傳輸 ,臺灣不能落後世界太多。所以從自己做起,堅持推出4K品質的影音作品。
8-3 除了希望向觀眾呈現倒立先生堅持的4K畫質之外,最主要是針對臺灣大部分校園聽演講時的設備與環境都很不好的問題能夠解決。俗話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自己的教育自己救。所以希望能用4K品質呈現的臺灣能第一時間讓校園裡的學生們欣賞到。
9倒立先生《家有山山%》4K演講與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曲全力導演的《美力台灣》的差別大約在哪?
簡略地說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以臺灣環保為主軸,曲全力導演的《美力台灣》以臺灣傳統手工藝為主軸,倒立先生的《家有山山%》4K演講以「大綱式紀錄全臺灣」為主軸,只是10年紀錄了臺灣面積的33%,之後還要持續記錄67%。這紀錄片的初衷是希望短時間全世界知道臺灣有什麼、是什麼?
10其實剩下“面積67%要繼續紀錄”是一個概念形容,一方面主要是形容要記錄的台灣高山與丘陵的面積,一方面是形容紀錄片完成進度,希望可以有大家的幫助後在接下來四、五年裡盡快的完成。如果需要知道較詳細的拍攝內容與計畫歡迎邀約演講:)
11取名《家有山山%》
一方面已紀錄33%臺灣,一方面取山山的諧音,象徵接下來主要要拍67%面積的高山與小山(丘陵)。如果需要知道較詳細的拍攝內容與計畫歡迎邀約演講:)需要知道較詳細的拍攝內容與計畫歡迎邀約演講:)
黃明正,1983年出生,臺灣屏東人,2013創辦倒立先生有限公司。
推動臺灣雜技(特技、民俗技藝、馬戲團)正名工程。推廣雜技哲學:沒有不可能, 只要我願意。運用雜技跨界紀實攝影與電影,企圖呈現臺灣大綱式全貌,讓世界認識臺灣, 審視跟臺灣的關係,期待天下一家親:)
2001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科(雜技)畢業,臺北,臺灣 200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臺北,臺灣
2013年至今,向臺灣紀實攝影家林柏樑先生學習攝影。
獲獎
1995 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銅獅獎,河北
1995 台灣少林拳錦標賽第一名,臺北,臺灣
2000 臺北市體操錦標賽地板項目第二名,臺北
2007 體健盃國際雜技嘉年華雜技個人賽金牌,臺北
2011 新型迴旋鏢專利申請成功。
2011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臺北
2011 Discovery頻道-臺灣真精彩影片競賽優勝
2011 著作《告訴世界我是誰》獲臺北市立圖書館年度好書
2012 中國色影無忌影展獲新銳攝影師殊榮
2012 自拍紀錄片倒立先生首步歷險 遊牧影展評審獎
2012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傑出校友
2013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獎人
攝影個展與藝術聯展
2011 個展《倒立先生夢想元年展-不要忽視一個人的力量》,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區,臺北
2011 《華山千人倒立》,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北 2011高雄美術館第九屆台新藝術獎 聯展。 2012台中美術館,M型社會 聯展。 2012高雄美術館,出社會 聯展。 2012法國吐魯斯亞洲製造藝術節 聯展 。 2013義大利威尼斯馬格拉要塞,當代藝術園區,兩個端點 聯展。 當代雜技式演講
2010-2019國際巡演近700場
2017西班牙Design For Change國際年會
2015墨西哥Design For Change國際年會
2014澳門、香港、廣州 Design For Change年會
2013 以色列、英國Design For Change年會
2012 印度Design For Change總部國際年會
201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表演藝術學系、加拿大台灣節、TED x Taipei,臺北,臺灣
策展
2011台北華山百戲雜技藝術節,藝術總監
戲劇演出(電影)
《快樂的出航人》飾演生祥。公視人生劇展/導演樓一安/獲金鐘獎最佳導演。 《練習曲》飾演獨輪車小丑/導演陳懷恩。
舞蹈演出
2009拉芳舞團創團舞者
冒昧打擾您,防疫辛苦了!
原境建築室內設計研究所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青鳥快訊 #青鳥居所活動 #十二月正式開跑
⊿ — 昨日的世界明日的我們|重回狂騷的黃金年代 — ⊿
一場重回過去,狂騷起舞的熱鬧派對,即將燦爛的大稻埕裡啟動!
青鳥居所【昨日的世界,明日的我們】系列二:#重回狂騷的黃金年代
1920年代,是電影「午夜巴黎」中的「黃金年代」。
海明威與費茲傑羅正放肆睇暢談文學與理想,而葛楚思坦、畢卡索、達利也在沙龍的圓桌上大聲疾呼何謂藝術。那是一個思潮與新想法激烈迸發的時代。
北方的德國,也在劇烈衝刺的年華裡,以信念武裝對烏托邦的美夢,那是包浩斯從漫延至今日的浪漫;而遙遠的東方島國,柳宗悅的民藝運動也正要展開,屬於平民百姓的工藝之美,逐漸內化進大和民族的血液中。
那是一個新思潮的年代,從社會主義到女性主義,從文藝到民藝,世界劇烈的燃燒,而台灣也被這把火燒出一個新時代。
在大火裡淬鍊的時代精神,是這場派對最燦爛奪目的彩球。
讓我們重回那個絢爛斑斕的舞池,重返妖嬈搖曳的「昨日世界」一同共舞,思索這百年來,歷史如何在辯證與反覆中形成當今世界的樣貌,並且對自己提問:接下來這時代,是屬於我們這代人的黃金年代嗎?
⊿ ⊿ ⊿ 首場十二月登場!!———————
◆
⊿ 活動時間|12/21 (六) 14:00-16:00
1919以來的震撼和擾動包浩斯和他的朋友們
龔書章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分別於1992 及1993 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以及設計碩士雙學位,1997 年成立「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AURA),目前為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作品總是在建築與自然間,挑戰其尺度、材料及現地環境並與之對話,除建築設計與學術教育的貢獻外,龔書章更積極地參與各項文化藝術領域的跨界展覽、會議和演講,並於《建築師》、《室內》、《台灣建築》等專業雜誌完成多篇重要的建築評論與理論文章。
⊿ 報名請進|https://reurl.cc/ZnEyx3
◆
⊿ 活動時間|12/28 (六) 14:00-16:00
柳宗悅日用之美的溫柔革命
鄭陸霖 社會學者
社會學者,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現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副教授、「JFK繪本屋」創始人。
⊿ 報名請進|https://reurl.cc/zyoD0e
◆
⊿ 活動時間|1/5 (日) 14:00-16:00
海明威文字裡的巴黎印象
陳榮彬 台灣大學台文所與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一九七三年生,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目前為台灣大學台文所與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業為英、法、美、台等國現代主義都市小說。譯作總計近三十本,包括小說大師費茲傑羅第一本作品《塵世樂園》(南方家園),曾以《繪畫與眼淚》(左岸)和《血之祕史》(大塊)兩度獲得《中國時報》開卷版所頒發之翻譯類十大好書,另有單篇譯作數十篇刊登於《BBC知識》、《孤獨星球》與《探索頻道雜誌》等期刊。
⊿ 報名請進|http://bit.ly/2XQ6nJK
◆
⊿ 活動時間|1/12 (日) 14:00-16:00
從女性服裝轉變看1920年代的女性主義
廖秀哖 Harper's Bazaar 時尚雜誌總編輯
現任《Harper''s BAZAAR》國際中文版總編輯,曾任《美麗佳人》雜誌服裝主編、《費加洛》雜誌時尚總監,蘋果日報副刊時尚組組長,擁有逾二十載的時尚媒體經驗。與臺灣時尚生態一同成長,走過瞬變媒體圈,褪盡絢爛外衣專注於時尚本質,擅於洞察媒體、時尚與藝術變遷,提供大眾經過沉澱與淬煉的厚實觀察。
⊿ 報名請進|https://reurl.cc/GkQ5Ay
#黃金年代 #德國 #日本 #法國 #女性主義 #包浩斯 #海明威 #費茲傑羅 #柳宗悅 #民藝運動 #午夜巴黎
原境建築室內設計研究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ans University是韓國首爾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建校於1886年,是韓國第一所女子大學。原名叫做梨花學堂,是朝鮮高宗為紀念當時首先在韓國開創女子教育的監理教醫生Scranton的太太而命名的。1948年改名為梨花女子大學,被認為是韓國最優秀的女子大學。該校位於首爾西大門區大峴洞,校內至今仍保存許多古老的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校門入口的大講堂(Welch-Ryang Auditorium,原為基督教教堂)。學校目前有14個學院,67個系所和主修,並另有國際教育學院。201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348,亞洲排名第45。梨花女性學(이화여성학;Ewha Women's Studies)是梨花女子大學屬下一個的與女性學相關連的研究性科目,有廣泛的公眾所擁有。透過網際網路的溝通及研究機關的交流的活性化,成為了這方面的學術情報地點。梨花女性學是由韓國女性研究院(한국여성연구원)、亞洲女性學中心(아시아여성학센터)、女性新學研究所(여성신학연구소)等女性學關連研究機關所提供的內容統合而成。 在大多數中國女人還被迫纏小腳的時代 朝鮮已成立了現代化的女子大學,女性為強國之本,所以今天南韓的先進是有其前因的。建築師Dominique Perrault在2003年學校組織的國際校舍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場地內設有教室、運動場地、辦公室、一間電影院和停車場。教學樓已於2008年五月正式完工,20000名學生在當年入駐。ECC(Ewha Campus Complex)基地位於校園中心,同時周邊環繞著眾多城市建築場地與校園、城市有著緊密的聯繫。建築埋入地底,其上的屋頂成為校園中心的公共綠地。緩緩抬升的綠地中央一條坡道逐漸下沉,其兩側是建築六層的主體空間,陽光和新鮮空氣通過玻璃幕牆進入室內,內外的界限也隨之模糊了。這道“校園峽谷”和位於其南端的條狀運動空間一起改寫了校園的景觀和環境。這裡成為了學校的“香榭麗舍大街”,引導著學生和到訪的人們繼續向北前進,穿越不同高度的場地。在緩緩下沉的“峽谷”另一端,則是可以用作露天劇場使用的大臺階,是眾多慶典和節日活動場所,是校園和城市生活的重疊部分。這裡是服務所有人,活力四射的公共場所。茂盛的樹木、花草覆蓋著校園的中央地帶,成為了這個校園最讓人難忘的特質。經過精心設計的公園充滿了田園牧歌般的氛圍,成為了聚會、室外教學和休息的最好場所。新與舊、建築與景觀、現在和過去在這裡彼此重疊,成為了建築和場地在這裡交織在了一起。建築的設計概念同時也達到了可持續性建築的標準。包擴覆土建築、綠色屋頂花園和下沉式通道在內,這些設計手段其實正是讓建築達到可持續性要求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其餘的環保策略還有結合暴雨管理、淨化水和空氣、降低建築能耗同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綠色屋頂,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源和再生能源以及節水設備的使用。
梨大前是指梨大門口一帶,是首爾西部的潮流飾物集中地。梨花女子大學的東邊與另一所著名大學延世大學相鄰,並與延世大學構成知名的學生街;而大學南面的梨大前是著名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