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與味覺
#內容簡介
日本國寶級料理家辰巳芳子發人深省的飲食散文作品,讀者將在本書中看到她在悠長人生歲月裡以料理體悟生命的獨特觀點。
撫育我們生命的,正是味覺。
為了成為理解「美味」的人,92歲的現在,我想傳達的只有這件事。
──辰巳芳子
糙米湯、小魚乾高湯、香菇湯、油菜花蓋飯、根莖蔬菜湯、牛筋鍋、蛤蜊法式清湯、大蒜湯、粥茶碗蒸……她的每一道料理背後,都蘊藏著對生命與自然的體悟與愛。
曾經想要獻身心理學與教育的辰巳芳子原本並不喜歡料理,年輕時因為健康與戰爭的種種限制,因緣際會成為料理家,研發的湯品不僅養護了病重的父親,也救治了許多病患與老人,邁入高齡後仍然持續投入飲食公益事業。在本書中,她寫下自己如何從「疊高再推倒」的廚房工作中活出自我,找出「人為什麼要吃東西」的答案,理解「生命藉由食與其他生命相接」,傳遞「順應風土而食」的動人智慧,希望大家都能懷抱想要看到心愛之人笑容的念頭,製作湯品與料理。
生命與味覺之間的關係是想切也切不斷,然而今日放眼望去,環境污染讓我們漸漸失去安心的食材,料理也都追求簡便快速,人們已遺忘「吃」的本質,更不知該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憂心忡忡的作者為世人提出五項指標:「敬畏之心」、「感應力」、「直覺力」、「應變、反應能力」、「溫柔的心」,期望能為後人面臨生存困難的時刻提供解方。
她在學習料理的過程中反覆思索:「人為什麼不吃東西就活不下去?」
思考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吃東西就等同呼吸,包含在生命的結構之中」。
人的身體只要三個月,就會替換成吃進去的東西。一日三餐,三百六十五日。如果說每一餐都是生命的刷新,那麼我們就必須吃。
生命藉由「食」與其他生命相接。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吃呢?答案非常簡單:讓生存變得容易而食,也就是順應風土而食。
攝取好的食物,將會確實轉換成生命。生命本身比你想像地要求更好,請大家千萬不要忘了這一點。
「細胞所追求的美味是將生命帶往更好的方向。我認為終極的美味是讓細胞開心的食物。」──辰巳芳子
🎈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內容簡介
★心理學基模療法(Schema Therapy)暢銷經典
★長銷超過20年、全球超過40萬讀者受惠,自我療癒,找回更好的人生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外在的環境,
而是不斷重複相同模式,讓自己卡住的人生困境。
別人傷害我們一時,我們不應該傷害自己一輩子。
情緒傷痕綁架了思考與行為,讓我們陷落困境而不自知
透過自我測驗,你可以勇敢面對過往的心靈傷害
學習改變的實際技術與對話,終結自我傷害的負面行為
你是否搞不懂自己為何重覆愛上同一種人,不斷與對你冷淡的人捲入關係?
最親近的人,你卻覺得他們其實不夠了解你,還總感覺所有人都會離開?
你是否重視別人的需求勝過自己的需求,甚至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在別人眼中你一切順遂、備受讚賞,但是你心底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不斷重蹈覆轍,是過去情緒陰影造成的自我傷害壞習慣
許多人生中不知為何不斷反覆出現的問題,其實是根源於早年的傷痛經驗。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感受與表現、影響人際互動方式,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模式。讓我們不斷以自我挫敗的方式重複過去負面的經驗,即使痛苦,卻難以改變,成了我們的人生困境(lifetrap)。要脫離困境,必須先看清過去的傷痛。
直面傷痕,終結重覆困擾你的行為模式,找回生活的精彩
本書作者首創基模治療法(Schema Therapy),根據長年臨床以及執業經驗,幫助讀者走出困境:
●透過書中自我評量測驗,讓你快速辨識出過去傷痛的根源與自我傷害的模式,分析11種常見的人生困境,包括被離棄、無法信任、被剝奪、疏離、自輕、自卑、討好、過度依賴、超高標準等。
●結合認知療法、行為治療、情緒與精神分析、經驗治療等,成為一套實際的改變技術,每個人生困境都有清楚的脫離路徑與解套方法。
●提供實際臨床經驗的眾多案例與對話,讀者可以自己照著逐步執行,克服生命中深感痛苦的長期困擾,擺脫憂鬱、焦慮、恐慌,克服不安全感,創造讓自己重新真正快樂的新循環。
這是一本自救書。這個路徑不僅能改變經年累月的行為模式,也是在探索希望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進而活出人生的光彩!
🎈 那些做自己的女人,和她們的餐桌
她,橫越歐洲大陸找尋自我,走進12個女主人的家,聽她們用生活樣貌說故事,重新找回女生向前走的勇氣
#內容簡介
最好的妳,一直都在路上
人生真正的美好,都是需要費心尋覓的
為了追尋自我價值,她遠走異國,結識12位來自法國、丹麥、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的女主人,住進她們家裡,走進她們心中,透過「食物」這個人類共通語言,用天生味蕾直覺和近距離觀察,引導她們以自己的生活樣貌說故事。
這些歐陸優雅、彌足珍貴的女性特寫,精采動人,溫暖地與你同行。我們將一路身歷其境,窺見女性如何在多重角色中尋找自我存在,這些在人生舞台發光發亮的歐陸女主人—有牧場裡的小提琴家、香檳酒廠主人、聖誕樹農場經營者、針織食物藝術家、城堡裡的女侯爵、水果食譜作家、餅乾裝飾藝術家等,透過餐桌分享的暖心美味、生活裡保有的尊嚴與質樸的自我滋味,找回面對青春、事業、愛情與生命,種種失去與再造的課題。
翻開這本書,讓這群勇敢且慷慨的女性,帶領你找回做自己的真實勇氣。
這世上哪有什麼最好的女人,只有成為最好的妳
原神須彌食譜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養好難好挫折,每天都是獅吼爸媽?沒事的,你只需要買這一本書,我來陪你一起讀!(任何年齡的孩子都適用)】
你看教養書嗎?
欸等等,不看沒關係的啊,我不是這個意思請快回來!!
我完全明白在每天的工作家庭尿布奶瓶進食洗澡刷牙哄睡放空累癱當中還要擠出精神來面對幾萬字的「說教」根本是虐待自己。更別說每年都有各式各樣的書出版,不小心讀到觀念不合的書不只沒幫助,還白白浪費可以追劇滑手機跟擺爛的時間。就算真的運氣不錯讀到覺得可以嘗試看看的做法卻又發現孩子根本不買單,這些專家號稱經手過各種小孩但是就是漏掉我家這一種,浪費腦力又浪費錢,還不如買繪本給孩子看。
我懂,我真的懂。但是我還是想說,做菜的人都會有幾本食譜,學語言的人也會挑個一兩本字典,就連玩遊戲都會想找攻略備著,選對「一本」合適的教養書,作為教養迷航時的指引真的可以安定心神獲益良多。
對你沒看錯,我說的是「#一本」。育兒都已經快去掉半條命了,怎麼可能還有剩下的精力爬書單? 所以我寫這篇文時內心設下的限制是,就推薦一本就好,#一本符合我對教養書的期待的好書。
我這個人選教養書的基準是什麼呢?總括來說有以下四點:
✔️ #我是個非常懶惰的人,完全沒有腦容量去記得什麼育兒三百六十招,請給我簡單萬用的原則就好。
✔️ #我對神經學名詞和實驗數據過敏,看到什麼皮質醇系統大腦中心或是冷加壓反應測試會直接整段跳過,也沒興趣知道猴子的母乳成分和育兒習性。我只養過人類的小孩,請給我人類的資料。
✔️ #我喜歡故事和實例,我需要這些來想像如何應用教養觀念,還有娛樂我。
✔️ #簡單好讀,可以隨時拿起來看也可以隨時放棄,但是內容必須豐富充實,值得一讀再讀反覆參考。
我也知道這要求很刁鑽,所以通常不會要求全部滿分。但是居然被我找到完全符合理想的寶物!就是這本「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亮出封面展示)
當你翻開這本書,他的前言是這樣的:
--------------------------------------------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親子教養書。
我不打算詳細說明怎麼教孩子如廁或斷奶。
這本書講的是如何培養親子關係,什麼因素阻礙了親子溝通,怎麼做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深厚。
這本書談的是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親子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談到我們在親子教養上可能犯下的錯誤——尤其是那些我們從來不想犯的錯——以及該如何解決。
在這本書中,你不會看到很多訣竅,心法,或教養技巧。有時書裡的內容可能讓你覺得有些不服氣,生氣,或讓你能變成更好的父母。
我寫下這本希望我初為人母就能讀過的書。我也覺得,要是我父母以前就讀過這本書,那該有多好。
--------------------------------------------
我只看了前言就買下這本書,因為我錢很多。不是啦,是因為他講到我對養育孩子最重視的兩個關鍵:「#培養親子關係」,還有「#從上一代獲得的親子教養」。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要跟孩子培養一輩子的親情,也衷心想嘗試跟自己的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我推薦你,這本書值得你擁有。
作者是英國的心理師菲莉帕・派瑞。這本書完全不傳授任何「招式」給父母,但是她分門別類,從六種不同的面向告訴我們,為什麼我明明非常希望能夠愛我的孩子,但是卻時常陷入衝突、煩躁和各種負面的相處模式。這六種面向包含:
1. 親子教養的傳承
2. 孩子的環境
3. 感受
4. 奠定基礎
5. 心理健康的條件
6. 行為
正因為作者沒有鉅細彌遺地提供一些育兒的「特效藥」,只有點明什麼樣的心態或是互動方式對彼此的關係有幫助,所以不會出現「服用之後發現沒效!」的絕望感。這本書提供的是一些非常確切的指引,溫柔地放了一隻手在我的肩膀上,輕輕地告訴我:「沒事的,先穩定自己,你就看得見孩子的需要」。對我來說,這反而更能讓我安心,讓我不需要去跟別人比較我的孩子哪裡不一樣。#他讓我有自信自己找出適合我和我的孩子的互動方式。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理由,是因為這是一本簡單的書。所謂的簡單,是他不使用任何高深的長篇大論,或是艱澀的醫學專有名詞和數字來強調作者的學識。這是一本溫柔,平實,用字淺白,不會讓人覺得被知識轟炸,或是得有什麼相關背景才能讀懂的書。
但也如同作者所說,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書。他困難的地方在於,他希望你去努力的方向,很容易令人感到不愉快。你不能再理直氣壯地說:「都是你不乖才讓我生氣!」,你得學會道歉,學會忍耐煩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面對自己的情緒和痛苦的過去。非常簡化地說,只要跟孩子有衝突,就是父母(照顧者)必須要檢討。
這是一本毫無公平可性言的書,作者要求父母為親子關係負上全責;而這個「不公平」讓你換得的,是緊密又深刻的親子關係。
如果你開始有一點好奇,歡迎你來翻開這本書。
同時,我不會讓大家孤單面對。我會持續跟在粉絲頁分享這本書給我的「加持」。我想透過自己的經驗,讓更多人相信,選對教養書真的像穿上救生衣,就算翻船也不用擔心溺水!有讀有保庇!
好啦不說笑,心動的人快去下單!
原神須彌食譜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德國政府的應急儲備建議,根本是用來擋殭屍的吧??】
幾天前,德國政府公布了一份《緊急情況的事前準備與正確處置》
本來還以為是為了應對最近疫情的,結果一看不對......
.
......這根本都可以拿來演惡靈古堡了吧??
.
你有必要這麼鉅細彌遺嗎??舉凡火災、水災、大雪、
緊急逃生背包要裝什麼、什麼放下層什麼放上層
甚至連應對某些長時間不能離開家門的情況(活屍禁區或之類的吧)
都告訴你家中應該儲備多少食水
.
突然間我就想說,乾脆就以這份文件做為基底
結合醫學系、地科系
來做個「好萊塢災難發生時的正確處置」吧!
.
應對末日疫情,你需要下列物資才能生存下去:
1. 食水:為了以防萬一,家中必須儲備10天份的糧食
此物資包含20公升的水(包括飲水及烹飪清潔用水)、主食類3.5公斤、罐裝蔬菜4公斤、水果2.5公斤、奶製品2.6公斤、魚肉蛋 1.5公斤、油 300ml
其他像糖、糖果、蜂蜜、果醬、巧克力、鹽、調理包、脫水馬鈴薯製品、麵粉、泡麵、可可粉、壓縮餅乾等
看你喜歡裝什麼就裝什麼
.
2. 藥品:為了應對各緊急狀況,家中的藥品箱要包括
止血繃帶、止痛藥、皮膚消毒藥品、傷口消毒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蟲咬與曬傷藥品、碎片鑷子及個人使用的醫師指定用藥
.
請注意:
。萬一哥吉拉上岸,電廠可能遭到破壞,
所以確定食物都是可以不用冷藏、可以直接食用的。
。面對病毒入侵,你家庭院可能到處都是殭屍
不要將物資放在庭院或外面付費的倉庫裡,而是要放在家中
.
另外還可以結合一些歷史大災難時代的好用小技巧,請這麼做:
。在鞋墊底下放一張大鈔
(1940年代猶太人的做法。人在逃離時第一個會抓的就是鞋子。在鞋底放大鈔可確保有錢用
(注意鞋子不要買太多雙,否則要藏的錢太多
.
面對疫情時,請不要這麼做:
。為了經濟原因隱匿疫情
(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因為不敢封港口造成瘟疫大爆發)(超有既視感)
。殺猶太人
(1349年法國史特拉斯堡黑死病。因為懷疑是猶太人造成的,因此把他們聚集起來燒了)
。請求國王觸摸治療
(中世紀的「國王神蹟」。認為被國王觸碰可以治好疾病,強調國王君權神授擁有如耶穌般的治癒能力)
.
另外還可以找醫學系、地科系製作出比較貼近台灣的災難手冊
還有躲避災難時如何消遣打發時間、或是怎樣用常見罐頭烹調出美味菜餚的食譜
啊啊~~想想就好好玩啊!!!
#興奮
#反正書也寫不成就先來做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