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核四、藻礁公投如何,有些事是不用公投,也不會改變的。
歡迎報名參加,限定前50名,當天現場直播。
出席者請全程配戴口罩,或疫情指揮中心當天規定指示。
報名表如下:
https://forms.gle/wtT8er4nTkRxowuY9
======
2021全國NGOs環境會議
311福島10週年前夕看 核一廠燃料池危機 論壇
核一廠燃料棒目前已於2018年12月15日除役,不再發電,但未停止運轉,因為2座反應爐和燃料池仍有3千多束廢核燃料無法移出,最長存放有四十多年,而且燃料池已漏水長達多年,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事故等級」事件,而核二廠的2部機組,也有相同情況。
由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承包的核一廠乾式儲存場已經於2009年完工,尚未完成冷測試、熱測試,水土保計畫也未通過新北市核發執照,且經民間檢視,不符合美國核管會的審查作業標準,存在諸多風險,如使用設備、材料未達標準。這造成短期(3-5年)之內皆不可能執行,而迄今仍無解決跡象。
現況根據國際標準,燃料池燃料只能供10年移出2個反應爐的燃料,而至今40年,共有8爐廢核燃料,造成燃料池超過原設計、超載運轉,風險極大。延宕了40年沒有移出燃料池進行乾式或濕式儲存。除了造成燃料池核災無法承受的風險外,沒有移出就要持續編制人力與相關設備繼續運轉核電廠,理論上,一座核電廠發的電1/10要用於自身使用。
台灣核電廠年發電量為400億度電,不發電的核電廠一年光是用電就要40億度,即使1度電為2.5元成本,也要100億元的電費,還有人事、營運、維修等成本,亦不低於百億,每年合計至少200億。而後端營運基金(核電廠的棺材本)僅3200億元,只夠16年,如果核電廠除役無限期延宕,除了成本開支黑洞外,更大的危機是核電廠結構、系統、組件的老化,再加上興建核電廠時未考慮的山腳斷層、恆春斷層的巨大地震、海嘯風險,再加上台灣缺乏除役方面的人才、技術、資源,政府與民間更無除役期間核災的危機意識,最壞情境將使台灣亡國滅島。
台灣位於太平洋、歐亞、菲律賓板塊擠壓的斷層活火山帶上,再加上人口稠密,與週邊國家毗鄰,無論本島、外島,有人、無人,都沒有可讓廢核燃料存放超過百年之地,如發生事故,不僅台灣,週邊國家亦無法倖免於難。未來勢必運送到國外適合存放之地,今天必須未雨酬綢繆,不能因沒有最終處置場所,而無限保持現狀,必須有完善的短(3-5年)、中(5-10年)、長期(10-30年)的規劃和專案管理,責任有司,負責完成。
目前核一廠廢核燃料束之護套(95噸)、護箱(228噸)設施設計過於重大,不符合美國核管會的審查規範,且週邊道路、橋樑無法承重,也無超過50噸承載力的直升機,根本不可能移出。如此問題之原因根源於長期原能會非核能管制機構,下屬核研所承包台電乾貯計畫設計、規劃、執行工程,完全違反國際核安標準規定。
國際上處理使用過燃料棒方式有三種:1. 立即拆除移出、2. 封存、3. 石棺。第一種就現況而言,已不可行;應考慮2. 、3. 選項。
壹、主辦單位:
立法委員陳椒樺國會辦公室
立法委員洪申翰國會辦公室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
(邀請中)
貳、論壇日期:2021年3月10日上午09:30(記者會)10:00開始
參、論題地點:立法院群賢樓802
肆、論壇主持:立法委員、何宗勳
伍、引 言 人:
一、地震、海嘯對核電廠的衝擊,陳文山(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
二、預警下個核災形成的假設,賀立維(核工專家)
三、核一、二廠的經驗談,李桂林(前核一、二廠儀器課技術員,輻射職災受害者)
四、國際輻射安全標準,方儉(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陸、討論題綱
一、從311福島看台灣核一廠燃料池問題:肇因、風險與成本
二、從311福島看台灣核安的法規與政府組織再造和民間教育與溝通
原能會編制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核能電廠進入除役階段所面臨的考驗(2021/02/16 北海岸反核自救聯盟)
黑道綁標,這樣拆廠安全嗎?
去年八月,從新聞報導中得知,因除役工程引起黑道砍殺包商的事件,多年以來,也曾聽聞核電廠有各項標案工程進行時,各地核電廠一時間有如黑白兩道辦公室,以方便進行監視、圍堵執行工程標案業務。近年更有傳聞,為了除役工程,各方人馬時常相聚餐敘喬生意,酒杯乾到都快破了,因無法進一步得到證實,也只能聽聽就罷了。龐大的「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確實能引起各方垂涎覬覦,但是,核電除役工程事涉核能安全,若不能嚴格把關,恐造成嚴重核輻射事件,將後患無窮。無能為力的老百姓,只能期盼有較專業的廠商進場,平安的送核電廠最後一程。
拆廠是另一種專業,需要全新思惟與人才
自核電廠開始進入除役階段,除役專業及人力編組,隨著各階段的進程而有所變動,2020年初,個人陸陸續續收到來自台電內部,各單位相關人員種種的陳訴,就其中某些信息發出的軌跡判斷,也輾轉到了立法院諸公諸母的手上。但台電部分的回應與作為,竟只是呼嚨這些少不更事的立委,將因應例行工作人員的編補派任,說成除役拆廠專業人員的更動,如此牽強附會說成為了因應核電廠除役組織變動的決心,著實荒謬至極。於是在事隔將近一年,整件事情幾經立院諸公諸母的處理未獲改善之後,謹以此文對外揭露。
核一廠於108年7月16日正式除役,為三座核能電廠正式邁入除役的開端,然而台灣過去完全沒有核電廠除役的經驗,因此,整體社會正面臨著一個全新且未知的巨大挑戰。
核能電廠由發電營運階段轉為停機除役階段,其工作任務有極大差異,運轉發電階段的重點,是在確保維持發電與保證運轉時機組的安全;而停機除役階段則必須確保核電廠拆除時,受輻射汙染的設施能得到妥善的處理,不要發生核汙染擴散;同時,也須保障拆除工人的安全,拆除後核廢料得到處置,土地得以復原,環境可以修復,生態得以復育,地方可以重生。
核電廠除役與一般火力、水力等電廠最大的不同,在於拆廠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核廢料產生,所以核電廠除役的首要任務,便是輻射特性調查與拆除作業的安全防護。為此,台電公司必須審慎規劃、建立專業嚴謹的量測方法、制定拆除程序與工法,針對拆除後的設備、混凝土、土地等物質進行量測,一一分類、進行安置。
台灣除役專業人才的困境
核一廠為台灣第一座除役中的核能電廠,而整個國家過去並無除役經驗可供參考,因此必須大量研讀國際除役相關技術文獻,甚至須派員至國外除役電廠實習訓練,向世界各國學習除役技術及經驗回饋、尋覓教材。
參酌國際除役經驗報告文獻中得知,從生產的運轉階段進入停機除役階段,人員的訓練、工作組織架構的再調整、重新學習新技術、擴大輻射防護組織編制、縮小發電商轉等相關措施,至關重要,整個工作重點已由核能發電轉至輻射安全拆除階段,但台電至今未見應有的作為,竟還呼嚨誤導立法委員。
除役開始時,最重要的量測輻射計畫叫做「輻射特性調查計畫」,該計畫顧名思義,就是訂立一套為了除役拆除工程進行輻射量測的計畫,台灣過去並無經驗,因此撰寫此計畫必須參考大量國際文獻,並理解核一廠周邊自然環境,方能達成。核一廠員工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以台電國營事業的風氣,恐有一部分人是抱持著等退休的心態在做事,不太願意學習新的技術,況且還須具備外文的閱讀能力。這風氣可能不容易改善,但是面對除役工作最重要的組織內部,並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若不能做好輻射防護,那怎麼能保障民眾的安全?
除役期間最重要的內部工作環境如此蕭規曹隨,主事者消極應對、資深員工不願配合,甚至抵抗年輕主管的指令,整個電廠瀰漫著核工業沒有未來的言論,讓電廠內有心做事的底層主管與基層執行者,受到壓迫,看不到未來,士氣低彌,如何有動機和能力來進行除役工作?整體的工作進度恐將因此而延後,目前許多輻射防護與拆除分類相關技術及程序必須撰寫,屆時除役恐將無法照原定計畫25年完成!而終日文恬武嬉的主管與資深員工,反正剩沒幾年就退休了,若不深思電廠經驗傳承與除役人才培育,將來受到最嚴重影響的,就是人民的安全。
除役執行與除役安全,政府應嚴格督導
參酌國際除役經驗文件,除役要做好,物質輻射量測與分類安置計畫、人事組織架構調整、技術經驗學習交流,至今看不清台電應有的完整作為;後端處到底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訓練、人力編制執行除役計畫?還是須由長久在核電廠掌管核能運轉的核發處承接?兩個單位的專業取向與能力落差為何?而這些能力對除役的影響是什麼?原能會亦應負起訪察查證、監督管制之責,一併對外說明。
台電公司對外宣稱,核一廠除役已拆除了兩座鐵塔,好像除役有順利推動,其實那兩座鐵塔根本不在輻射污染範圍,除役的重點在於拆卸機組,而非只是那些外圍的鐵塔而已。距離專業的除役工作,台灣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NHK紀錄片]核電廠除役:來自全球核電廠的警告
https://youtu.be/Qw6vkH1AhqI
【後記】
要當個立委(議員麻共款),須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與特質
此事輾轉在立法委員手中處理,經歷了將近一年時間的等待,並未獲改善,諸多陳請人與投訴者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最終還是要人民自己出手,當2020年1月13日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開票後,曾在自己的臉書寫下對於臺灣未來的祝福與擔憂,對於從政者的期待,現在看來是以失望收場,尤其是立法委員,沒有規劃與章法,四年任期,一晃蕩就過去了,除了少數幾位優秀立委的表現(非公督盟的名單),只能說不知道他們在立法院衝三小?
後來看到這一屆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名單,無論是分區立委或不分區立委,真的驚訝到快說不出話來!其中有哪一位是長期關心核電核廢?或者在此領域中有其專業?更不用說了解台灣當前以及千萬世代將面臨的核廢問題?
附上2020年初,個人臉書摘要:
“..... 臺灣選舉,一部份還是停留在,只看藍綠,不問是非,以及大部份中共的因素,要當個立委(議員麻共款),須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與特質。
希望,接下來的立法院,不再噴口水、灑麵粉、和稀泥!不是網紅的秀場轉播站!
不要成為政二代的練兵場!也不要做為演唱會的化妝間!
更不要淪為角色扮演的更衣室!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前進指揮所!
恭喜所有當選人與政黨,期待他們在未來,能認真、守本分,為人民、為國家,謀求最大的福祉。感恩所有長期以來,不時的看顧與愛護的長輩、鄉親、朋友們。祝福大家!祝福臺灣!繼續努力,走下去!....."
本文作者:郭慶霖 /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
♡
原能會編制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林宗堯先生核四解決方案的看法
賀立維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子工程博士
2013.3.8
自林宗堯先生提出核四論後,最近又提出
了核四解決方案,他認為若照此方案執行,核四就可以續建與運轉,以下是個人對這個方案的看法,本文先列出林宗堯先生的方案,再提出我的問題。
方案:I. 實質確保安全品質
1. 建議組織編制重編
a. 獨立於電廠運轉外,成立測試小組,由前三廠另調45位20年以上運轉經驗值班工程師組成。
問題:由前三廠另調45位20年以上運轉經驗值班工程師,則前三廠勢必大幅度的以資淺的人員或重新招募新進人員接班,是否會影響前三廠現行運轉的安全?核一核二為BWR,與核四世界上少有的ABWR相比,在經驗上是否用得上?核三為PWR,與ABWR差異更大。若以開螺旋槳飛機的飛行員去試飛噴射機是否合適?
方案:b. 聘二位具「主持」全廠試運轉測試經驗之外籍顧問及十數位具實際測試經驗之外籍工程師擔任顧問。
問題:是否能找得到有測試過世界上少有的ABWR經驗的外籍顧問與工程師?當然曾擔任過福島測試而仍釀成巨災的人員要排除在名單外。而這些台電自行編撰且問題百出,品質不合格的測試程序書,有再厲害的外國專家還是於事無補。
方案:2. 重新移交
a. 將四年來施工處已移交電廠測試小組之近百個系統全數退回施工處,並終止所有測試工作。
b. 施工處整理系統移交文件後,重新移交至獨立之測試小組。
問題:針對施工期間偷工減料,品質不符規格牽涉弊案的模組,測試小組如何進行測試?試運轉測試只能針對當時的狀況測試,對品質不良的零件,無法作長時間運轉的可靠度保證,如對已封閉於混凝土內的材料作應力或材料疲乏測試等等。
方案:3. 重新測試
a. 由具測試實務經驗之外籍顧問主持並協同具20年運轉經驗之前三廠工程師,重新徹底執行每一系統測試。
問題:與第1.a及1.b的問題相同。
方案:b. 第二道把關:電廠運轉人員以驗收者身分參與測試,深入細節及過程,挖掘問題,務求就每一系統徹底清查,要求無瑕疵驗收,以利40年之安全運轉。
問題:電廠運轉人員非採購人員,平日只負責對設備的運轉,對設備採購時成千上萬的品名、規格、型號、功能等等的驗收程序不一定有經驗。試運轉測試無法對不良品質的零件作40年的環境測試,只能在運轉功能上做把關,而弊案卻多發生在驗收上的放水。但這道把關的好處是可能會揭露出更多的弊案。
方案:4. 詳擬工作項目及內容
a. 安全在「繁複的細節及嚴謹過程中」: 將第一道把關之移交,試運轉測試及第二道驗收所清查出之問題,詳列工作項目及內容。其間細節之深入及過程之嚴謹程度,即決定了核四之安全程度。
問題:在試運轉程序書未被認可前,第一道把關之移交就有問題。
方案:5. 工作劃分與編組及專案計畫
a. 依工作項目及內容細項,編組現有台電公司內部所有可用人力資源
問題:台電現有試運轉專業人員的能力已被質疑,如何再去找更多的可用人力?
方案:b. 依工作細項內容需要,依履歷表聘請國內外具實務經驗之專業顧問。
問題:與第1.b點相同。
方案:6. 重建獨立監工及品管機制
台電監工及品管始終薄弱,制度上可行,執行卻未落實,另調派總公司及前三廠可用之品管人員,及其他各廠之監工人員進場,確實落實監工及品質。
問題:與第1.a點相同。
方案:7. 試擬工程計畫及進度
問題:在台電日夜趕工的政策下,是否願停工等待試擬工程計畫及進度?
方案:II. 建立獨立具公信力之驗證機制
1. Wano (世界核電廠協會)
a. 由Wano現在立刻派10餘位專家駐廠,每日參與開會。現場實地以未來安全運轉之觀點監督查核
b. 每週出具查核報告,列舉問題及建議
c. 追蹤及再驗證
問題:Wano的10餘位專家,由何人來評鑑他們的能力?是否都有評估過ABWR的經驗?他們所能承擔的責任範圍如何?當然曾參與過福島駐廠的人要排除在外,並了解他們對福島事件承當過什麼責任?
方案:2. NRC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
a. 由NRC現在派7-10位專家駐廠,每日參與開會,現場實地以世界各國安全經驗監督查核
b. 每週出具查核報告,列舉問題及各國經驗及建議
問題:NRC人員為美國官方公務員,可以為我們做任何安全文件的簽署與保證嗎?美國NRC允許他們這麼做嗎?
方案:III. 公開公正之溝通平台
於立法院 (或新北市政府或媽媽監督聯盟)成立監督工作小組
a. 6位工程師: 機械、電氣、儀控、土木、系統及品管。2位駐立法院,4位駐
現場。
b. 4位駐廠,每日參與開會,不發言。傾聽及收集資訊,至現場實地觀察及詢問。不具監工性質。
c. 每日將問題、改善措施及進度回報立法院工程師。
d. 整理報告,呈報立法院參考,並備詢。
e. 以現場實際實況回應國人之質疑及建議,不需依賴台電或原能會回應。
問題:這些臨時招聘的工程師對核電廠懂嗎?對ABWR的試運轉懂嗎?現場傾聽能聽得懂嗎?現場實地觀察及詢問,問得出問題嗎?他們反而阻斷了外界監督台電與原能會的管道。
方案:IV. 原能會
a. 國家法定安全監督機關,並掌核發執照大權。
b. 需明確定位立場。
c. 急需大幅徹底改善人力編制,監督機制,現場實質監督功能及監督範圍。
問題:原能會多年來承包台電數十億的工程,早已失去監督的立場與公信力,人民對此單位已失去信心。解決辦法為退還台電以前所有承包的工程款,對已承包的工程重新招標,重新改組以重建人民對它的公信力。
綜合結論
林宗堯先生對核四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仍然是局限在試運轉的範疇內,他認為若它所提的這些意見都能落實,則核四仍可續建與運轉。但在燃料棒裝填前的試運轉,只能說是「冷機」的試運轉。就如一架新設計的飛機,只在地面上測試,沒有飛到天上去試飛,完全無法模擬出在空中所遇到的狀況。除非像歌手陳昇所說的,在原子爐裡邊裝一個柴油引擎,將爐心的溫度與壓力升到與反應爐運轉時的狀況一樣,產生高溫高壓蒸氣,去推動發電機。看看管路會不會破裂,輻射線會不會洩漏,輻射線對訊號干擾如何。即使如此還是無法測試控制棒對核燃料次臨界、臨界、超臨界以及跳機核反應急停的功能測試。其他還有一系列與燃料棒裝填後的測試,均無法模擬,如廠內輻射值分佈、廠外輻射值分佈、off-gas輻射值分佈等等。核一至核三的試運轉,無論是燃料裝填前或裝填後,均由有經驗的統包商負責,台電只負責最後的接收,就是所謂的Turn Key方式,就可避免許多風險。
若一旦將核燃料裝填,進入核燃料臨界測試,而發生如前段時間層出不窮的意外,如電路燒毀廠區全黑或廠區淹水事件,那將是一場大浩劫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