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頭條一寶 2.0:你有聽過「厭女」嗎?
在父權制度下,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程度的厭女,一起來認識。
【厭女】
「厭女」的意思是「對女人的害怕或憎恨」。追究其義,mis代表厭恨,gyny代表女性。有人以「厭女情節」或「厭女文化」表示。
「厭女」是一種存在於父權體制下的普遍信念,認為女人天生就是邪惡的、無知的、能力低下的,而且是造成人類苦難的主要原因。
從古至今人們都如此相信,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厭女文化】
厭女文化出現在暴力色情媒介中,將女人描寫成是性剝削和凌虐的自願受害者;出現在絕大多數貶抑女性的詈語中,或是女人「需要」賞幾個耳光或「好好幹一幹」之類的戲弄中。
厭女文化影響深遠,例如:古代智慧的女醫者,經過歷史的變遷,今日的形象竟成為烤小孩吃的女巫。從中世紀的女巫獵殺,到近來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恐怖主義,數百萬的女人因此遭到磨難和殺害。
【日常生活中的厭女】
厭女激起男人的優越感,合理化男人侵犯女人,使女人採取防守的姿態,並且乖乖守住自己的本分。
性騷擾、性暴力成為女人日常生活的現實;大眾媒體將女體當作物品展示,將其存在的主要目的視為是要取悅男人、滿足男性凝視。
苗條至上的文化理想,讓女人厭惡他們自已的身體,並引起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
【內化的厭女】
厭女文化對於助長女人厭惡他們身為女性特別有力,這是內化壓迫的例子之一。
愈多女人內化厭女文化的意向和態度,挑戰男性特權或父權體制就愈發困難。
事實上,一般的女人不太會將父權看成是有問題的,因為自我厭惡的本質就是將焦點放在自我,當成是造成自己不幸的唯一原因,包括自我厭惡在內。
【詈語中的厭女】
即使是對男人或者男性支配最輕微的批評,常常都會引起「厭恨男性」或「抨擊男性」的指控;但是在父權體制下,「厭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卻相對地不被重視。
舉例來說,我們常用和女人有關聯的辱罵字眼來羞辱男人──娘娘腔、娘兒們、狗娘養的、媽媽的兒子;另一方面,當人們試圖去侮辱女人時,卻是直接以突顯或惡意中傷女性本身的字詞──母狗、妓女、蕩婦等來稱呼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9722819881791&id=178614532992620
仇女懶人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6522111729508&id=633434507
社會頭條一寶 2.0:許多男人在網路上肆意發表不負責任的厭女留言,其實就是一種在網路世界對女性施加暴力的表現。
這些人總是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一些惡毒的話來攻擊女人,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網路世界也是如此。
多一點同理心,不要讓自己成為殺人兇手。
#厭女
一
竺宥璋:看了令人心碎的一則新聞⋯
哥只想說,多一點同理心,永遠不要輕易論斷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躲在螢幕後打出來的酸言惡語,會對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謹言慎行啊⋯
#新聞連結在一樓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5377834316289&id=178614532992620
【【厭女症】厭女,是男人「變成男人」的一種手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1035480576744&id=184899118190398
INCEL厭女的發言,其實是年輕世代男性對於這個社會單一陽剛特質憤怒的表現,性別平等運動不斷強調多元與尊重的當下,獵豔文化卻還是用單一標準在強調男性的價值時;新一代的男性一方面開始有了系統性的教育在推動性別平等,另一方面卻依舊被傳統「男子氣概」的方式束縛住,在不知道怎麼宣洩自己的挫折下,最後才演變成了無法挽回的暴力行動。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979
那些失意男性在網路大肆發表恐同、厭女、種族主義、仇恨穆斯林、黑人等言論。到了現實,開卡車撞人、毆打辱罵少數族裔等等,對弱勢的仇恨在現實上可是會表現出來的。
若在坐視不管,這些人真的很有可能在現實上殺人或打人罵人。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frankchen111/posts/1969686086388385?notif_id=1527559950397617
從黃安要陪蔡英文睡,到這兩位垃圾公開討論別人是否為處女,蔡英文的女性身分讓她必須承受各種性羞辱,我們從未聽過誰用“睡”陳水扁或馬英九來羞辱他們。
https://t.co/sekLWkSz7f
https://twitter.com/bee_hsu/status/996975331075543040?s=19
賴天恆/第一次「仇女」就上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89418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8artbottom
制裁「壞女人」的方式很多。這當中當然包括比較「溫和的提醒」,像是說教、揶揄、嘲笑;到比較「直接的手段」,像是羞辱、醜化、譴責、公審,甚至訴諸暴力、脅迫、性騷擾、性侵害。
https://www.plurk.com/m/p/mtv07t
「仇恨言論說出的當下便確認了誰該來接收。它本身並不描述任何傷害,更不是在說完後產生傷害的後果。說出仇恨言論本身就執行了傷害,它確認了社會中哪些人是比較低等的。」
Judith Butler,
〈Excitable speech: a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1997。
「網路上的仇恨言論從來不是「開玩笑」而已,無論是非自願性處男對俊男美女的叫囂,或是針對女權、針對男同志的嘲諷,文字會傷人,而敘述久了、多了,傷人的就可能不只是文字了。」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28657161164&id=663261163
「因為交不到女朋友就覺得全世界對不起他的人,會怎麼對待他的另一半呢?」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1647660917497&id=100002168395737
那些塑造或好玩跟風仇女風氣的人其實全部都是共犯
因為他們散播女生就是母豬下賤活該被殺的觀念
根本邪惡源頭
這世界是很多智障的
他們會打從心裡相信這種觀念
然後付諸行動
https://twitter.com/SaloNyx/status/1008626234287255552?s=19
有些暴力是孤絕至極的產物。
情/殺:「情感」不是暴力的動機,控制才是
https://sosreader.com/n/user/@haveyouheard/article/5a8ea384eceaedde8df7ddec
白黴菌:滑ㄌ五分鐘臉書:
社會新聞三寶年輕男人中年男人老男人的新聞:
【年輕男人因女方不是處女,將她分屍後畏罪自殺。】
【中年男人因覺得妹妹過太好,他過不好,持刀到妹妹工作的牙醫診所,卻找不到妹妹,便砍王姓醫師和二位護理師洩恨。王醫師死亡。】
【老男人因拿不到妻子千萬房產,分屍離婚妻子死不認罪】
留言替兇手辯稱男人因有精神疾病或邊緣型人格才會殺人,一定有苦衷。女方一定有錯才引發殺機。怪女人怪法官怪廢死。
關於女人的新聞:
【美國愛荷華州即將通過全國最嚴格墮胎法,一有心跳則不可墮胎】
【愛爾蘭墮胎合法通過新聞底下:『墮胎的女人是屠夫冷血殺人!』】
以後會持續提醒這些事。
每天發生不缺題材。
仇女社會會繼續包容這些死巨嬰,放任男性巨嬰們到處傷害他人,最後怪女人同性戀性少數司法身上。
#巨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6273802409043&id=100000793172163
【回顧】
一「全場等著看!雞排妹還原尾牙性騷現場 痛揭「不堪過程」 | 娛樂星聞」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09847929155277&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話似乸型會嬲,女性討厭依賴人,分享男女厭女症定義特質!(大家真瘋Show 2020) 雜誌式資訊節目,網羅全球新聞、趣聞、娛樂,令你盡悉天下事。 由梁思浩率領李麗蕊及陳彥行主持,保證給你無限正能量,無限歡笑,真正風騷。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傳成龍四千萬安頓卓林,吳綺莉罕有地回應內地娛...
厭女症 原因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唯一一次進電影院,選擇了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舉辦的公益包場「親愛的房客」,除了身體力行表達對國片和同志家庭的支持以外,主要也是我深深被
男主角莫子儀(飾林健一)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說的這段話「致自由,致平等,致天賦人權。致電影,致創作,致生活。」所吸引,想要進場看看他在影片中的表現。
就如同大家在網路上分享的,這部片很感人也很「好哭」,開演十幾分鐘,就聽到此起彼落的啜泣聲,當然我也不例外。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劇情不拖泥帶水,許多情節刻意留白給觀眾許多想像空間,因此幾段經典對話,都引人將自身的經歷包裹進來,讓情緒來得強又濃。比如當警察開始盤查懷疑男主角時,他和養子說「你可能會碰到很多討厭、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可是你一定要記得,這些事情都不是你的錯」,就讓我回想起求學時期因單親因素受到的歧視,以及最近纏訟一年的醫療糾紛,的確人生總會遇到許多惡意與不順心,但求一個為心無愧,清楚明白地告訴自己「我沒有做錯任何事。」以及最後房東阿姨秀玉揪心的問了健一一句「我兒子和你在一起有幸福快樂嗎?」也讓我聯想到我的一個同志好友,他這幾年歷經和家人出櫃的衝突,從激烈反抗到避而不談,至今他也仍在自我認同與親情間拉扯,我很希望他能和「一般人」一樣和伴侶幸福且受到祝福,我內心放肆地想邀請他的媽媽看看這部戲,思索一下兒子的快樂重要還是符合社會期待要緊。
電影播放後的座談會上,同家會秘書長黎璿萍分享現實中同志在收養無血緣子女時遇到的困境,即使小男嬰因媽媽在孕期吸毒產生戒斷的症狀如抽筋、癲癇發作,他也仍願意繼續走收養流程,但法官卻和社工說了一句「難道沒有比他更適合當家長的人了嗎?」聽到這段我馬上又感到糾心而飆淚。講這些當然不是要批判法官,而是藉此反思自己。因為生活中我們一定都會不經意、無心的對不同性別、性傾向和不同種族的人有著偏剖的想法,比如男同志就是沒家庭觀念、不喜歡孩子、性慾高等等,甚至脫口而出歧視的語言。當有人針對這些歧視言論極力糾正和檢討時,也別急著批判他們是吹毛求庛的「糾察隊」,大家都是希望能盡量避免偏剖的言論腐蝕我們的心,讓「微」歧視成為無意就可傷人的利刃。
另外我也想起過去在醫院曾接生過類似的新生兒,當年我就深感孩子生下來到底該何去何從?社會能接納他們嗎?也想到我曾開立墮胎藥給勒戒中的少女,當下我當然別無選擇,但我也曾質疑自己到底該不該這麼做,這樣的生命難道真的不該被延續下去嗎? 許多疑惑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也理不出頭緒,但我唯一確定我力有所及的就是去推廣青少年性教育,盡力避免非預期懷孕的發生。
也有觀眾發問導演「為何片中的主角選擇男同志而非女同志,是不是議題先行於劇本?」導演回應「因為男性在傳統框架中肩負較多傳宗接代的責任,劇中的立維因此違背自己意願結婚生子,而傷害到自己愛的所有人。」導演也打趣的澄清,他絕對不是有厭女症。
我認同劇情設定為男同志會比較有張力,因為他們要養育下一代遇到的困難確實更多,除了背負同志的污名以外,社會至今仍刻板認定男人沒有能力把小孩照顧好,隨便上網就會查到「爸爸帶孩子,活著就好」的文章、看到「孩子被釘在牆壁上爸爸在看電視」的戲謔照片,不僅是同志爸爸,爸爸只要單獨帶孩子上廁所、換尿布都很可能受限於親子廁所的不足,而得求助於異性的路人。只要孩子一哭鬧,馬上就會被關切的詢問「小孩的媽媽呢?」也曾有一個我很尊敬的老師和我說,有一次他牽著哭不停的兒子獨自走在街頭,路人因為他外表長得較高壯,臉又有點兇神惡煞,竟誤會他是綁匪,讓他哭笑不得。
不過和導演觀點不同,我認為兩性面對結婚生育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只是拿到的劇本不同。男性被期待成家立業,娶到好老婆,好好延續家族的香火,女性被盼望早點嫁個好人家,在「合適」的年齡幫夫家生個兒子。或許大部分的人不用像劇中的立維,違背自己的性向,和不愛的人結婚,但當決定生兒育女時又有多少人真的是發自內心想要,而不是為了當個乖兒子乖媳婦?
因此我認為每個正猶豫是否要為了滿足社會期待結婚生育的人,都可以看看這部片,或許你會有不同的啟發。
講座的最後,一個同志爸爸感性的說,謝謝導演拍出我們的故事與困境,雖然這僅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百分之一。
我想說的是,戲如人生。但真實人生往往更殘酷更艱辛,或許也不會有峰迴路轉的溫馨結局。不過和已寫好的劇本,已經播出的電影不同,在人生這場戲中,人人皆可是最佳編導,一個念頭的改變、一點點堅持,都能扭轉結局,讓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更圓滿更無遺憾。
講了這麼多,最重要的一句話是,買票進場支持「親愛的房客」吧!
厭女症 原因 在 女人迷 woman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月底希拉蕊表態支持拜登,消息一出,美國台灣觀測站一文底下的留言湧入大量反希拉蕊留言。作者想起兩年前一段與外國友人的對話。
「我以為在西方或民主國家內,性別歧視或厭女症只是一些女性候選人用來合理化敗選的原因⋯⋯不過在聽到老夫妻的回應後,我開始關注和思考性別影響選票的可能性。
厭女症 原因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被話似乸型會嬲,女性討厭依賴人,分享男女厭女症定義特質!(大家真瘋Show 2020)
雜誌式資訊節目,網羅全球新聞、趣聞、娛樂,令你盡悉天下事。 由梁思浩率領李麗蕊及陳彥行主持,保證給你無限正能量,無限歡笑,真正風騷。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傳成龍四千萬安頓卓林,吳綺莉罕有地回應內地娛記!藝人傳媒關係差有原因!(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ZGtKDR9Yg)
2. 思浩大談Tvb東張西望被踢爆訪問造假,搵牛雜妹港姐演員扮OL!鄭秀文私心分享最值得跟!(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UTXHw4qWc)
3. 思浩大談陳凱琳為星座系列頸鏈宣傳,網民:偽基督徒!信主的人又信星座!羅蘭姐曾糾結做龍婆!(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Zguj8o2Xo)
#大家真瘋Show #2020 #乸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厭女症 原因 在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蘇予昕諮商心理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耍心機、有不安全感、愛忌妒...
這些經常會被歸類為女性的行為,
難道真是女人的原廠設定嗎?
今天讓我來為性別脫罪一下,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我們用盡心機或感到不安呢~
FB: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https://zh-tw.facebook.com/yousing.su/
IG:the.original.you
https://www.instagram.com/the.original.you
著作:《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厭女症 原因 在 【仇視&貶抑異性的笨蛋們】厭女症口中說的「女生沒有興趣 ... 的推薦與評價
We do not monetize this video. All rights retained by the copyright holder, it will be removed if requested by contacting us)註:本頻道沒有 ... ... <看更多>
厭女症 原因 在 有春社長- #職場厭女症在做《小日子》雜誌之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跟兩性平權不是畫上等號的事情,但確是兩性不能完全平等的原因之一。這樣的男人不見得會對女人惡劣,令人驚訝的是,厭女的男人常常是 ... ... <看更多>